A.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ppt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北師大版第五冊第44—頁。
二、教材分析:
《什麼是周長》是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周長》的第一節課,本節主要教學內容有:通過描一描、量一量、摸一摸等實踐活動,理解周長的含義,為後面認識各種圖形周長的含義,及周長的計算做好鋪墊。計劃一課時進行教學。
本課教材有以下編寫特點:首先通過螞蟻爬過樹葉的邊線一周,使學生初步直觀認識什麼是樹葉的周長;然後又通過操作活動理解周長的意義;最後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轉化」方法是研究和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有效的思考方法,是運用事物運動、變化、發展和事物之間互相聯系的觀點,把未知變為已知,把復雜變為簡單的思維方法。課後的練習向學生滲透了平移的數學思想。因此,在教學中,力爭做到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滲透數學轉化思想,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會用"轉化"思想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數學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2、過程與方法:在「描一描、摸一摸」等學習活動中培養獨立思考,動手操作的能力;在估腰圍、測腰圍的過程中培養估測的能力,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四、學生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學習平面圖形,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習熱情,通過描樹葉的邊線、摸物體的面的邊線,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通過讓學生量一量、算一算自己摸的面的周長,關注學生對測量的體驗。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六、教具學具准備:
課件、直尺、線、皮尺、各種實物、樹葉等。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老師剛才給每個同學都分發了樹葉,今天我們就藉助樹葉來學習知識。大家又會想了,樹葉怎樣才能輔助我們學習知識呢。首先,我們就來描一描把它的形狀畫出來.怎麼樣,像不像上美術課?
(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
2.誰願意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是怎麼描的 (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裡開始的,到哪裡結束.)
3.剛才大家描的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沿邊線圍著圖形,描了一周)
4.小結:看來,不管從哪裡開始,大家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了一周 (結合實物演示),這一周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什麼呢 我們能幫它取一個名字嗎(樹葉頁面的周長)
老師在課前也描了一片樹葉,誰來判斷一下,老師描出來的是不是樹葉的周長呢?(出示未封閉圖形)
老師描的不是封閉圖形,這種圖形沒有周長。怎樣的圖形才有周長呢?
(引出周長的概念,結合封閉圖形與未封閉圖形,強調周長的意義.)
(二)、實踐探索,理解新知。
1、通過分一分,畫一畫,讓學生初步感知周長。
第一步:用cai課件顯示多個圖形,讓學生在比較中給圖形分類,揭示封閉圖形與非封閉圖形。
第二步:請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幾個封閉圖形。
第三步:有選擇性的展示學生畫圖。請同學評一評,並指出所畫圖形的周長,使學生獲得一種滿足感,進一步體會到在同一平面內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2、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深入感知周長的意義。
(1)有了上面的前提教學,我就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拿出課前准備好了的各種葉片描出一周的長度,在描的過程中體會周長是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裡面部分不是周長。再完成課本p45第1題。(強調是邊線)
(2)引導學生找一找身邊物體表面的周長,如:課桌面的邊線、數學書封面的邊線、黑板、文具盒等多個物體表面的周長。並動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組內說一說。
(3)提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怎樣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長度?怎樣走才是操場的周長?
(4)認識平面圖形周長.談話:剛才我們指的都是物體面的周長,現在我們來看看平面圖形的周長,這是什麼圖形 (課件顯示三角形類似p45第2題1圖)這個圖形的周長在哪呢?小黑螞蟻很感謝你們為他做裁判,它為我們指出了三角形的周長,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動態演示小螞蟻沿著三角形的邊走一周)小螞蟻走的這一周的長就是三角形的周長.我們一起來指一指.(強調圍成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三)、自主操作,鞏固新知
1,量一量平面圖形的周長
(1)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平面圖形的周長,那麼平面圖形的周長該怎樣求呢?(課件逐一出示:第45頁第2題).
同學們打開課本第45頁的
B.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北師大版第五冊第44—45頁。
二、教材分析:
《什麼是周長》是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周長》的第一節課,本節主要教學內容有:通過描一描、量一量、摸一摸等實踐活動,理解周長的含義,為後面認識各種圖形周長的含義,及周長的計算做好鋪墊。計劃一課時進行教學。
本課教材有以下編寫特點:首先通過螞蟻爬過樹葉的邊線一周,使學生初步直觀認識什麼是樹葉的周長;然後又通過操作活動理解周長的意義;最後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轉化」方法是研究和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有效的思考方法,是運用事物運動、變化、發展和事物之間互相聯系的觀點,把未知變為已知,把復雜變為簡單的思維方法。課後的練習向學生滲透了平移的數學思想。因此,在教學中,力爭做到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滲透數學轉化思想,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會用"轉化"思想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數學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2、過程與方法:在「描一描、摸一摸」等學習活動中培養獨立思考,動手操作的能力;在估腰圍、測腰圍的過程中培養估測的能力,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四、學生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學習平面圖形,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習熱情,通過描樹葉的邊線、摸物體的面的邊線,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通過讓學生量一量、算一算自己摸的面的周長,關注學生對測量的體驗。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六、教具學具准備:
課件、直尺、線、皮尺、各種實物、樹葉等。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老師剛才給每個同學都分發了樹葉,今天我們就藉助樹葉來學習知識。大家又會想了,樹葉怎樣才能輔助我們學習知識呢。首先,我們就來描一描把它的形狀畫出來.怎麼樣,像不像上美術課?
(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
2.誰願意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是怎麼描的 (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裡開始的,到哪裡結束.)
3.剛才大家描的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沿邊線圍著圖形,描了一周)
4.小結:看來,不管從哪裡開始,大家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了一周 (結合實物演示),這一周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什麼呢 我們能幫它取一個名字嗎(樹葉頁面的周長)
老師在課前也描了一片樹葉,誰來判斷一下,老師描出來的是不是樹葉的周長呢?(出示未封閉圖形)
老師描的不是封閉圖形,這種圖形沒有周長。怎樣的圖形才有周長呢?
(引出周長的概念,結合封閉圖形與未封閉圖形,強調周長的意義.)
(二)、實踐探索,理解新知。
1、通過分一分,畫一畫,讓學生初步感知周長。
第一步:用cai課件顯示多個圖形,讓學生在比較中給圖形分類,揭示封閉圖形與非封閉圖形。
第二步:請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幾個封閉圖形。
第三步:有選擇性的展示學生畫圖。請同學評一評,並指出所畫圖形的周長,使學生獲得一種滿足感,進一步體會到在同一平面內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2、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深入感知周長的意義。
(1)有了上面的前提教學,我就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拿出課前准備好了的各種葉片描出一周的長度,在描的過程中體會周長是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裡面部分不是周長。再完成課本p45第1題。(強調是邊線)
(2)引導學生找一找身邊物體表面的周長,如:課桌面的邊線、數學書封面的邊線、黑板、文具盒等多個物體表面的周長。並動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組內說一說。
(3)提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怎樣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長度?怎樣走才是操場的周長?
(4)認識平面圖形周長.談話:剛才我們指的都是物體面的周長,現在我們來看看平面圖形的周長,這是什麼圖形 (課件顯示三角形類似p45第2題1圖)這個圖形的周長在哪呢?小黑螞蟻很感謝你們為他做裁判,它為我們指出了三角形的周長,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動態演示小螞蟻沿著三角形的邊走一周)小螞蟻走的這一周的長就是三角形的周長.我們一起來指一指.(強調圍成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三)、自主操作,鞏固新知
1,量一量平面圖形的周長
(1)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平面圖形的周長,那麼平面圖形的周長該怎樣求呢?(課件逐一出示:第45頁第2題).
同學們打開課本第45頁的第2題.你想怎麼量 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量一量.帶著問題思考,動手.像這種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圖形,量出各邊長度,相加就行了.以後遇到這樣的題目我們就這樣做.
2,.量一量樹葉的周長
(1)談話:我們已經會量平面圖形的周長了,你們手中都有一片樹葉,那麼你手中樹葉的周長到底是多少,大家想不想知道 怎樣才能得到樹葉的周長呢學習小組可以討論討論.(課件播放輕音樂)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並進行指導.
(3)全班交流,集體評議.
3.量一量腰圍
(1)周長在生活中運用也很廣泛:比如,做褲子時,裁縫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長,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腰圍.
(2)估計同學的腰圍大約是多少厘米
(3)根據這個結果,請你估計一下自己的腰圍是多少厘米.
(四)鞏固練習
(1)課件出示p45第3題圖1:這兩個圖形原來是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把第一個長方形剪掉一塊,補到第二個長方形中,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它們的周長的大小.
請小組討論後說明理由
(2)課件出示p45第3題圖2:這兩個圖形原來也是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把第一個圖形剪掉一塊,現在兩個圖形的周長還會一樣嗎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學會了什麼?今天,我們認識了周長,並且用周長的知識解決了一些問題.你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嗎 ?
(六)、布置作業
量一量你家桌面,卧室地面的周長.
八、板書設計:
什麼是周長
樹葉葉面的周長
封閉圖形的周長
九、教學反思
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並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周長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整體設計體現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
1、我給學生提供充分地進行實踐活動的機會,是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 「 空間與圖形 」 這部分知識,更要注重學生在實際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直接經驗。這節課中,我讓學生通過一連串的活動,自己感悟、獲取周長的概念。
2、我為學生創設開闊的、自由的學習時空,讓他們在充滿操作性、探索性、愉悅性的實踐活動中自己探索未知,解決實際問題。數學活動的設計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特徵。我讓學生選 —— 選你喜歡的樹葉、平面圖形;選喜歡的方法量周長。讓每一位學生產生對活動的興趣,在張揚個性的活動中,同學們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功或愉悅,增加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3、好的實踐活動能讓學生主動合作與交流。我在這節課中設計了兩次 「 量一量 」 ,一量樹葉的周長,二量老師和同學腰圍。學生自己量樹葉的周長,可有的同學覺得兩只手不夠用,主動請求同桌的幫忙。他們是那麼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當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這樣主動的合作與交流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得到高度發展。他們還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即使學困生也不感到困難,輕松學會了「周長」。
C. 小學數學優質課《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及課後反思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進一步學習平面圖形周長的計算的基礎.本節課在小學數學「空間圖形」的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情分析:
「周長」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比較抽象,這是由於在實際生活體驗中,學生見到、摸到、用到的圖形的形狀、大小比較多,而感受和關注周長的時候比較少.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這樣的設計很符合學生的接受心理.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景和具體圖形和物體,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意義.並能測量和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
數學思考:經歷觀察、測量等數學活動過程,讓學生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解決問題:在學習活動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體現問題解決方法的多樣性.
情感與態度: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含義,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設計:
(一) 看一看,描一描.
1.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是樹葉飄落的季節.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些美麗的葉子圖片!多漂亮的葉子呀!可愛的螞蟻看到它,高興極了!它說它會畫樹葉,一筆就能畫成美麗的樹葉!看!(出示課件)仔細觀察兩只小螞蟻是怎麼畫的?誰畫的好?
師:這樣由一點開始,再回到起點的一圈,在數學中叫做一周.這外面的邊叫做邊線.
師:沿著樹葉的邊線畫一圈,一個美麗的葉片圖案就出現了.現在誰再來說說,螞蟻是怎麼畫的?
生:小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畫一周,最後又回到起點.
師:小螞蟻也能做老師,它教我們畫出漂亮的葉子,你們學會了嗎?
請你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來.開始吧!
2.好!誰願意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是怎麼描的?(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裡開始的,又到哪裡結束.)
3.小結:看來,不管從哪裡開始,大家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了一周,請看(動態演示).你們知道樹葉邊線的一周的長度在數學上叫什麼嗎?這一周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樹葉的周長.(板書課題:周長)
4.再來看(出示圖),你能描出下面圖形的邊線嗎?
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用一筆描出來.
剛才同學們沿著圖形的邊線描了一周,這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D.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課後反思:
「什麼是周長」一課的教學,遵循了課改的新理念,採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學習時間和空間.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意識、教學思路、教學實施都立足於學生的未來發展.本節課突出了以下的特點:
【課題】什麼是周長?
【教學內容】認識周長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3、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初步體驗周長的意義.
【教學准備】樹葉,毛線.
【教學過程】
一、認識周長.
1、請同學們用一筆劃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樹葉的外形.
2、請學生匯報:你畫了那些漂亮的樹葉?
3、你有辦法得出那片樹葉的長度嗎?請試一試.
請學生單獨測量或者小組合作測量一片樹葉.
4、請學生匯報測量方法和結果.
5、定義:周長:一個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二、測量和計算圖形的周長.
1、討論:要想得到這些圖形的周長,需要測量幾條邊?為什麼?
2、學生活動.
3、匯報結果.
三、每題中的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嗎?為什麼?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通過測量、移動等方法,做出判斷.
2、在小組中討論交流.
四、教學反思
1.聯系生活實際學數學.
本節課以學生熟知的生活素材為載體.新課開始又創設了小螞蟻繞樹葉的邊緣爬一周的情境,找身邊物體的周長等活動,從多角度讓學生建立「一周」的空間概念.能夠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徵等,設計了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教學內容,使學生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尤其是讓學生描樹葉的周長、量圓的周長讓學生在自己最感興趣的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培養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2.創設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
教學方式真正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由教師提問題,指名個別學生回答,教師牽著學生走的現象.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廣闊空間,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新課伊始創設各種情境,不但為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的機會,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合作交流的活動中互相學習,培養合作意識與探究能力.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學得輕松愉悅,積極主動.
3、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指導.
「不僅重結果,更要重過程」是課程標準的又一新理念.我在引入「周長」這一概念時,沒有過早地給出什麼是周長,而是讓學生通過眼、口、手、腦多種感官參與活動,逐步認識「周長」的含義.每個知識點的學習都是讓學生親自去參與,親自去體驗,親自去經歷,充分體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E. 北師大版《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2、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3、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認識周長,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
正確建立周長的空間觀念。
教學方法:
實踐操作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
多媒體教學課件、樹葉若干。
學具:
皮尺、彩色筆。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初步感受周長。
1、教師板書課題:周長。
(1)齊讀課題。
(2)提問:聽說過周長嗎?怎麼說的?學生嘗試說一說生活中聽到的周長。
(3)揭題: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研究研究周長。
2、找一找:
(1)師:昨天老師讓同學們准備了樹葉,請拿出一片(學生根據老師指令拔出一片樹葉)。
(2)你認為它的周長在哪?請用小手描一描:(指名學生上台演示)
(如果學生沒有準確描出,請其他學生補充說明,並讓他上台演示)
3、感悟周長的特徵:看清楚了嗎?他是怎麼描的?
學生嘗試說一說周長的特徵:
(1)沿著樹葉的邊緣,描了一周。
(2)從一點出發,最後又回到這個點。
(3)中間不間斷。
4、小結:
說的好,從這個點開始,連續的描完一周又回到原點,這個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
二、摸一摸,深入探索物體周長。
1、師:不僅樹葉有周長,在我們的課桌上也有很多周長,和你的同桌一起去找一找並摸一摸吧!
2、同桌合作:找一找課桌上物體的周長,說一說、摸一摸。
3、匯報交流:你找到了誰的周長?
(1)課桌:
①、(手指著課桌的不同面)你指的是這里?還是這里?還是?(桌面)
看來你找到的是課桌桌面的周長,再完整的說一次(我找到了……)
用手摸給大家看一看。
②、看清楚了嗎?他是怎麼摸得?(回顧周長的特徵)
③、課桌桌面的周長,你的課桌上有嗎?一起摸一摸!
(2)數學書:
①、還有其他的嗎?(學生說數學書)
②、你描給大家看看。
質疑點:(摸得是數學書的側面)你們認為他摸得是邊線嗎?那該怎麼摸?(強調出所摸得周長是數學書中一個面的周長——封面、封底)
③、你的數學書上有嗎?摸給大家看看吧!
(3)文具盒、橡皮等:
①、還有其他的嗎?(學生說文具盒、橡皮等)
②、描給大家看看。(指名學生上台演示。)
三、量一量、算一算圖形的周長。
1、師:(走到學生座位中,拿起一片樹葉)剛才我們找到了這片樹葉的周長,能將它描下來嗎?
(1)、學生獨立將樹葉的周長描在紙上,教師巡視:提醒學生壓住樹葉,不能移動樹葉。
(2)展示:看看大家的作品,真美!
2、練習題1:用彩色筆描出下面圖形的邊線。
師:書本45頁也有些圖形,能描出它們的周長嗎?試試!
(1)學生獨立在書本上描。
(2)匯報交流:
圖一:
①、指名學生說一說並在投影儀下演示。
②、還有誰想來試試?(兩位同學的起點不同,可以嗎?)
圖二:
①、指名學生說一說並在投影儀下演示。
②、讓我也來露一手,我想從這開始描,可以嗎?和他有什麼不同(起點不同),沿著邊線不間斷的描完一周。
圖三:
①、從學生中找出錯誤的在投影儀下呈現,說一說。(如果沒有,直接請學生說怎麼描。)
②、描這兩個輪子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麼?(學生說,教師演示描。)
③、教師提醒:如果描了上半個圓,邊線就會重復。
3、練習題2: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師:既然大家已經會描周長了,那咱們來量一量、算一算周長吧!
(1)、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第2題。
(2)、匯報交流:
圖一:
①、這是什麼圖形?(三角形)
要想求出它的周長,需要量出哪些數據?(三條邊的長度)
然後怎麼求周長?(把三條邊的長度相加。)
②、小結:三角形的周長是三條邊的長度總和。
圖二:
①、通過測量,你可以知道這是什麼圖形?(長方形)
它的周長怎麼求呢?
2+2+3+3=250px,2+3+2+3=250px
——看來,長方形的周長是四條邊的長度總和。
2×2+3×2=250px,(2+3)×2=250px
——對嗎?為什麼可以這樣算?(長方形對邊相等)
②、小結:根據長方形的特點,我們有了以上不同的演算法。
圖三:(看看教參,是否提出時梯形了)
這個圖形的周長又該怎麼求呢?
2+2+1+3=200px,1+2+2+3=200px
——它的周長也是四條邊的長度總和。
這又是什麼圖形?怎麼求它的周長呢?
2+2+1+3=200px,1+2+2+3=200px
——梯形的周長也是四條邊的長度總和。(手指兩條腰)這兩條邊相等,這個特殊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總結:通過測量、計算,我們發現,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的長度總和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4、練習題3:每小題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嗎?
(1)師:我們再來比一比每小題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嗎?小組討論一下。
(2)匯報交流:
①、你用什麼方法比較?(移一移)。
F.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學內容: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五冊第41頁。 教學目標:1、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構建和理解周長的含義。 2、讓學生通過動手測量平面圖圖形的周長,促進對周長的理解。 3、初步發展學生的客觀空間。 教學重難點:建立並理解周長的概念。 教學准備:一片樹葉、一本數學書、一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一個圓。 學生准備:小組一張碟片,一張長方形,每人一張題卡。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感知周長。 今天,老師想請孩子們幫幫忙,你們願意嗎?前幾天,老師去商店買了一塊圓形的桌布,老師覺得這塊桌布不夠漂亮,想用絲帶在四周圍上花邊,老師要買多長的絲帶,既夠用又不浪費呢?(課件顯示出桌布一周的長度) 生:買和桌布一周一樣長的花邊就可以。 師:我們只要知道桌布一周的長度就可以了。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用什麼方法才能知道桌布一周的長度?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用米尺量、用軟尺量、用繩子量。。。。。。。。 2、孩子們想的辦法可真不少呀,那桌布一周的長度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周長,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這位生活中的新朋友。板書課題:周長的認識。孩子們,齊讀課題。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周長。 (1)、師:剛才我們找到了圓形桌布的周長,那其他圖形的周長在哪裡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孩子請看,這片樹葉,它的葉面也有周長,誰能指出它的周長?(找一個學生指一指)他指的對嗎? 師邊指邊說:對,像這樣從一個點起繞葉面一周,又回到起點,這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孩子們只能是這點能作為起點嗎?還可以從哪裡開始呢?請個孩子指一指。(貼樹葉)
師:是啊,無論從哪一點開始,只要繞葉面一周又回到這個起點就是葉面的周長。(課件顯示葉面的周長並且出示:葉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生讀一讀。 (2)、師:孩子們,我們最親密的夥伴------數學書,它的封面是什麼形狀的?你能邊指邊說出它的周長嗎?同桌相互說一說。孩子們說得可認真了,誰願意站起來給全班的同學們演示一下。(聲音真響亮,說得很准確)對,數學書封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課件顯示)孩子們,舉起數學書,咱們一起來一邊說一邊指出它的周長。(老師領著說) (3)、(舉起手中的三角形)這是什麼形狀?你能說出它的周長嗎?學生描、說。課件顯示出三角形的周長。 (4)、小結:(課件顯示)剛才咱們一起找到一些圖形的周長,桌面是一個圓形,葉面是一個不規則圖形,數學書的封面是一個長方形,還有三角形,我們發現這些圖形都有周長,那什麼是圖形的周長呢?用一句話把它說出來。(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板書。
2、描周長。 剛才孩子們已經找到了不同圖形的周長,那你能一筆描出不同圖形的周長嗎?這是什麼?(碟片、正方形)請兩個孩子上台試一試。他們描得對嗎? 孩子們是不是也想試一試呢?拿出題卡,用彩色筆描出圖形的周長。 展示學生作品。 孩子們請看,這些平面圖形,老師描出了它們的周長,老師描的對嗎? 小結:原來必須要一周的長度才是它的周長。(老師在一周的下面加重點號) 3、理解封閉。 孩子們真棒,那老師要考考你們了,這個圖形你能找出它的周長嗎?為什麼沒有?和之前圖形有什麼不一樣? 生:有個缺口、不能從起點饒一周又回到這個起點。。。。。。。 師:不能從起點繞一周又回到這個起點,就是沒有封閉,所以這個圖形沒有周長。前面的這些圖形都是封閉的,因此它們才有周長,為了讓周長的概念更完整更清楚,我們在這前面加兩個字------封閉。(板書)只有封閉的圖形才有周長。(老師在封閉的下面加重點號)讀一讀。讀出關鍵詞。這就是周長的概念,打開書本41頁,把這個概念的關鍵詞標上小圓點。讓我們響亮的齊讀一次。
孩子們讀得真響亮,現在請孩子們來找找,下面的圖形那些有周長,那些沒有周長? 4、師:其實圖形的周長指的就是它一周的長度,也就是它所有邊長度的總和。所以,量周長要用什麼單位?(長度單位) 四、探究求周長的方法。
孩子們已經能找出一個封閉圖形的周長,那你能量一量、算一算封閉圖形的周長嗎? 現在四人一小組坐好,課前老師發給小組長的學具拿出來,每個小組都有兩個物體,碟片和撲克牌,請你們先找出他們的周長,然後用手裡的工具去量一量、算一算。 匯報,你們測量碟片用的是什麼方法。 生1:用繩子圍出它的周長,再量出繩子的長度。 測量撲克牌用的什麼方法。 生1:用直尺量出每邊的長度再加起來。 生2、量出兩條邊的長度,就知道對邊了,然後再加起來。 小結:通過剛才的結論我們發現:一個物體的邊是直的,我們可以直接用直尺來量,一個物體的邊師彎曲的,我們就用繩子圍出它的周長,在量出繩子的長度就可以了。 五、拓展運用。 我用兩根同樣長的繩子圍城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誰的周長大?為什麼?
六:總結。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2、孩子們,周長在生活中的用處可大了,我們買褲子,要知道腰圍,也就是腰的周長。我們操場上的圍欄的長度就是操場的周長,孩子們,課後去我辦公室去量辦公桌的周長
G. 三年級數學上冊 什麼是周長 4教案 北師大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什麼是周長》。
此單元內容包括:周長的認識,周長的測量與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交通與數學。而《什麼是周長》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認識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平面圖形的周長,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初步感知周長的含義,為後面認識各種圖形的周長,及周長的計算做好鋪墊。
2、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通過數學學習,學生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結合教材特點及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及心理特點,認知規律,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
(1)認知目標
知道周長的含義,建立周長的概念。
(2)能力目標:結合具體實物,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初步測量計算三角形、四邊形等圖形的周長。
(3)情感目標:通過演示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從而使學生達到自主學習、參與學習、合作學習的目的。
(4)創新目標:在學生充分參與學習過程的基礎上,培養和發展學生多向思維,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測量與計算圖形的周長。
4、教學重點和難點。
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含義,發展空間觀念。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我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建一個感知、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計算平面圖形的周長,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運用了CAI輔助教學,使課堂生動、有趣。以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為教學資源,通過小組探究、合作學習,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中去感知事物的特徵,去發現事物的規律,去探究事物的本質,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概括、探究、創新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識。
教學中,充分運用電教媒體,精心設計情境,激發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加強教具演示及學具操作,讓學生手動、腦想、眼看,使學生在多種感觀的協調活動中積累感性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周長的含義,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為了更好實現以上的教學理念,我在課前准備了CAI課件,直尺、皮尺、測繩等測量工具,同時讓學生採集樹葉,准備測繩(或捲尺)、彩筆、直尺。為更好地學習知識作好了充分的硬體准備。
三、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首先運用CAI課件演示,故事引入:小螞蟻練長跑情境圖,一隻螞蟻把一片漂亮的樹葉當作運動場,沿著樹葉的邊爬了一周,並活潑可愛的向同學們打招呼。採用音響型媒體與圖象型媒體結合,聲形互補,相得益彰。形象的演示螞蟻爬過一周的長度是周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從一開始上課就帶著強烈的求知慾和愉悅的心情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二)實踐探索,理解新知。
1、為了讓學生初步理解「周長」的概念,我設計了比一比、畫一畫、評一評三個環節,喚起學生的學習慾望,使學生感知周長。
第一步:用CAI課件顯示多個圖形,讓學生在比較中給圖形分類,揭示封閉圖形與非封閉圖形。這樣,抽象的數學知識有了媒體的直觀演示,便於學生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交互使用,發展了思維能力。
第二步:請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幾個封閉圖形。
第三步:有選擇性的展示學生畫圖。請同學評一評,並指出所畫圖形的周長,使學生獲得一種滿足感,進一步體會到在同一平面內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2、通過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體驗周長。
(1)有了上面的前提教學,我就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拿出課前准備好了的各種葉片描出一周的長度,在描的過程中體會周長是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裡面部分不是周長。
(2)引導學生找一找身邊物體表面的周長,如:課桌面的邊線、數學書封面的邊線、黑板、文具盒等多個物體表面的周長。並動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組內說一說。
(3)提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怎樣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長度?怎樣走才是操場的周長?學生從生動的媒體卡通形象螞蟻練長跑情境中得到啟示。
這樣,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過這些活動,拓寬了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初步認識周長的意義,體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三)操作實踐,鞏固新知。
1、量:在量腰圍、頭圍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自主選擇測量的工具和方法,並在小組交流中說一說測量的過程。活動形式也靈活多樣,可以一個人單獨操作,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只要能測得結果,都給予肯定,而且測量的內容也是生活中常見的。最後,配合電腦媒體演示操作過程,完善認知,統一方法。
2、圍:用學生喜歡的彩色筆描出圖形的邊線(即周長)
課件形象直觀的演示描圖過程,讓圖象媒體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使學生知道可以有不同的起點,但只能描一周,鞏固周長的含義。
(四)實踐訓練,深化新知。
1、想:提示性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三角形要量幾條邊?」「四邊形要量幾條邊?」「為什麼?」逐漸使學生初步了解求一般三角形、四邊形周長的方法。
2、算:課件顯示幾幅平面圖形,驗證結果,揭示算理,通過量一量、算一算活動,鼓勵學生用多種計算方法正確算出圖形的周長。
3、練:再次運用多媒體教學,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引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課件中的兩組圖形,並通過測量、移動等方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全班匯報,結合學生的想法,藉助多媒體展示邊線的移動過程,直觀地比較出兩組圖形的周長,從而深化了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五)歸納總結,完善認識。
這節課,你知道了什麼?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懂?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給他們一個梳理知識的機會,通過提示性的引導,讓學生聯貫的概括出什麼是周長,補充板書,完善內容,提示課題。
H.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數學《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什麼是周長》的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①建立周長的概念。
②結合具體實物,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讓學生「動」起來,親歷「做數學」的過程。
③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習慣,從而使達到自主探究學習、主動參與學習、合作交流學習的目的。
2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認識了常見圖形及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特徵,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初步感知什麼是周長,為以後學習各種圖形周長的計算鋪路搭橋。本節課通過描、找、說等活動讓學生感知和理解「一周」;再通過「比一比、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地設想、推測、表達、交流,逐步探究「周長」的含義。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周長,培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學難點
在具體情境中,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4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一天,小螞蟻來到一所小學,很想見識見識小學生怎樣上數學課,老師送它一片樹葉……請看大屏幕,它是怎樣與樹葉交朋友的。
課件演示:小螞蟻爬過樹葉一周的動畫情節。
引導觀察,建立認知:(指著畫面上小螞蟻走過的路線)小螞蟻是怎樣走的?你能像小螞蟻一樣,用你的手指在沿著數學課本的輪廓「指一指」嗎?
(二)提供機會主動參與
1、畫一畫,描一描
畫一畫:你最喜歡的樹葉,有興趣嗎?
描一描:這片樹葉的邊線,OK?
(學生們動手操作)
思考:你打算用什麼辦法?
提示:邊畫邊想,從哪裡開始畫,畫到哪裡結束?
(畫完之後,利用課件動畫展示畫邊線的方法。)
提問:你認為這片樹葉的周長指的是哪裡嗎?
小螞蟻說(課件實現):「我爬過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他的話中哪個關鍵詞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過渡:你能畫出樹葉的一周,也一定能畫出下面這些圖形的一周。
課件出示:45頁練一練第1題,再另外增加幾幅圖,如
比一比:看誰畫得又快又好?用我們剛才畫樹葉一周的方法,來畫這些圖形的一周?開始吧……
(學生動手畫一畫圖形的邊線。畫完之後,利用課件演示畫邊線的動態過程。)
2、試一試,說一說
引導觀察:所描出的圖形邊線
摸一摸:數學課本一周的邊線。
試一試:給這些邊線起個名字?
學生各抒己見。
選一選:哪個更確切?(舉手錶決)
參照選擇結果,引導分析,確定概念(周長)。
學生舉例:從我們身邊找一個實例來說明什麼是周長……
說一說:什麼是圖形的周長?(讓不同學生根據理解,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3、辯一辯,論一論
演示:將一根鐵絲折成三角形的框架
說一說:它的周長在哪兒?
指名學生上台指出。
演示:把鐵絲的接頭放開
質疑:這個圖形有周長嗎?
小組討論
代表匯報討論結果,並簡要說明理由(鼓勵組員補充)
小結:開口的圖形沒有周長,只有封閉的圖形才有周長。(指名學生上台板書,齊讀兩遍)
列舉:你熟悉的圖形中,哪些有周長,那些沒有?
(三)實際測量,深化理解
1、量一量
剛才我們畫周長、摸周長,看來周長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做褲子時,裁縫要量一量腰的一周有多長,也就是腰圍。
猜一猜:老師的腰圍,看看誰的眼力最好?(指名學生板書記錄)
部分學生演示測量過程,教師適時指導方法
估一估:自己的腰圍
量一量:你估得准嗎?
2、算一算(45頁練一練第2題)
課件出示:
算一算:這些幾何圖形的周長。
說一說:什麼是三角形的周長嗎?長方形、梯形的周長呢?
啟發:你發現了什麼? 歸納:將圖形各邊的長度加起來就是圖形的周長。
(四)闖關游戲,鞏固認識大家已經初步感知了什麼是周長,願意參加「過三關」游戲嗎?(課件出示45頁練一練第3題)
分組討論:每小題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嗎?
(五)完善認識,課堂小結。
談一談,你這節課最大的收獲是什麼?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懂?
由動畫引入本節課,正投學生之所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給整節課起了個好頭。通過觀察螞蟻三次爬樹葉的過程,學生清楚的辨析出什麼才是完整的一周,給後面理解周長鋪平了道路。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前提,應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把學生從無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從而激發了學生探究未知的迫切慾望。
為學生創設了主動參與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來,使孩子們在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及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在畫一畫,摸一摸的活動中感悟周長的含義,變「老師講授、學生接受」為「自主發現、共同交流」。引導體會圖形一周的長度。
幫助學生近一步掌握畫邊線的正確方法。圖、文、聲結合,有助於加深學生的記憶。給學生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並順利過渡到下面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訂正糾錯、達成共識,了解基本圖形的周長。
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體現課堂活動的民主。鼓勵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辯論分析,弄清周長的特定對象是封閉圖形。啟發思考。在交流中深化認知。培養學生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通過舉一反三,深化理解通過量一量、算一算等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周長的含義和它的應用。教師引導學生積極發現問題、自主探索方法,初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發揮小組合作的實效性,使孩子們各盡所能。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能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
兒童的智慧出於手尖上,在動感的實踐活動中,使孩子們把所學的抽象知識積極主動的轉化為「真正的理解」。
自我檢驗,掌握測量方法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通過互相補充,不斷完善,深化理解。多媒體課件的適時播放,化靜為動,有效地突破了組合圖形的周長這一難點。
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給他們一個梳理知識的機會,通過提示性的引導,讓學生連貫的概括出什麼是周長,補充板書,完善內容,體驗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