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口風琴教學教案

口風琴教學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27 22:50:13

㈠ 《綠柚子》口風琴演奏教學視頻

《綠袖子》《多年以前》《丹尼男孩》《夏日裡最後一朵玫瑰》《愛爾蘭畫眉》……

㈡ 為什麼學校都要開設口風琴教學課程什麼品牌的口風琴質量最好

口風琴是鍵盤與吹奏相融合的樂器,是兒童及學生音樂啟蒙教育的好幫手。口風琴在國外已經普及很多年了,雖然在中國的大城市相對普及,但與國外相比還遠遠落後,甚至比東南亞如:馬來,印尼等國都落後很多。口風琴是一種價格相對便宜但又能學到豐富知識的樂器,學會口風琴後再接觸鋼琴等鍵盤類樂器,笛子等吹奏類樂器就不費勁了,因為口風琴已經給您的孩子打下了深厚的樂理基礎,所以說國家教委選擇口風琴作為學生的「樂器進課堂」普及樂器之一還是比較英明的決策!
口風琴的維護和保養最讓家長和孩子頭痛了,在這里我們首先呼籲學校不要將口風琴公用,只要求學生換吹管的做法根本不能杜絕疾病的傳播。小孩子沒有自控能力,他們不僅僅是吹,而且還經常吸著玩,這樣會造成琴裡面其他孩子的唾液和病菌吸到使用者的嘴裡,造成疾病交叉傳染,鍵盤上也會存留其他使用者的細菌造成傳播疾病的危險。口風琴屬於個人樂器,建議人手一台,不要公用,不要互借,用後及時清潔琴身及吹管,並甩出琴體里的唾液。如果不及時清潔口風琴,用的時間長了裡面就會堆積很多唾液,這樣不但會腐蝕琴里的部件,還會滋生大量的細菌,為了讓口風琴發揮出應有的貢獻,家長一定要經常幫助孩子清潔口風琴,只有多注意清潔保養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注意:口風琴吹管組屬於接觸口腔的易耗品,時間過長會老化和滋生大量細菌,請不要用熱水清洗否則會造成變形,建議吹管組每三個月或半年更換一次)
口風琴的品質也非常的重要,隨著口風琴教學越來越普及,很多假貨也開始流入市場,用廉價或回收的材料製造的口風琴不但音色差,漏氣,跑音等問題時常發生,而且琴體材料本身對孩子就是一種威脅,這種親密和孩子接觸的樂器必須使用環保的材料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購買口風琴時首先要聞聞琴體有無異味,外觀是否粗糙,高品質的口風琴都是採用優質ABS樹脂材料製作的,做工精細平滑,高品質口風琴的簧片等精密核心部件也是仿造不了的,只要懂音樂的人或音樂老師一試用便知道音色的好壞。為了您孩子的學業和健康,建議家長購買有質量保證的高品質口風琴,學校也可以採取團購的措施以保證口風琴的質量和售後,這樣即能保證教具和顏色統一一致,維護學校形象的同時,又能降低成本,給學生和家長帶來更多的實惠。

以上是在京東商城看到的,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㈢ 如何提高小學口風琴課堂教學有效性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音樂課堂教學越來越生動,越來越豐富,教學手段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不斷拓展,音樂課堂氣氛寬松而和諧。然而靜下心來思考,也難免會有疑問產生。音樂課堂上老師帶給學生的究竟是什麼?看似豐富多變的教學活動中蘊涵的教學有效性有多少?本文從教材分析、教學手段、課堂教學有效性、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突出來論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

【關鍵字】有效教學課堂教學

一、教材分析具體細致、教學目標准確清晰,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前准備很重要,而備課則是重中之重。我們很多老師在備課時注重的是目標和過程,往往忽視教材分析這一環節,通常都是照教參上照搬照抄。而我認為教材分析要和本課的教學目標相結合,突出鮮明、具體的特點。只有教師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音樂作品中哪些要素是真正對學生有用的,對本課有用的。因此在分析教材時,首先要反復聆聽,把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感觸和理解記錄下來,再用音樂術語進行整理,尤其要把本課涉及到的音樂要素分析透徹。一旦把音樂作品分析透了,目標自然而然也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相應的水到渠成了。
當然必要時除了分析教材,也要分析學生,即學情分析。在第十冊的欣賞課《阿細跳月》中,我做了如下的學情分析:「學生對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知之甚少,而事實上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是一個大寶庫。通過音樂教學,讓學生對我國的民族音樂(本課是以彝族的民間音樂為主)有初步的了解,使他們對民族音樂產生興趣,知道一些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間樂曲,進而產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而學生對於彝族這個少數民族並不是很陌生,因為在二年級學習過彝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聆聽過彝族民間音樂《快樂的羅嗦》,因此對彝族的文化、音樂有淺顯的了解。」據此,學生在這個知識點上現有的音樂水平一目瞭然,教學中才能更有針對性、實效性。
有了教材分析具體細致這個前提,教學目標定位準確清晰也很重要。在每堂音樂課中,大目標是靠小目標去實現,小目標靠大目標去統一,它們之間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所以有了大目標後,制定小目標時必須注意,若干小目標都必需為實現大目標而服務,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坡度,讓學生的思維經過「爬坡」的過程,而不是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同樣的道理,教學中教師除了對整堂課的教學目標要清晰外,對每一個環節的小目標也要清晰。在教學環節的每一步都要清楚地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怎樣才能達到我預設的目標?」也就是在學生已知與未知之間架橋設階,以不斷激起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熱情和慾望,開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只有圍繞目標,環環相扣,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簡潔明了、輕松便捷的教學手段,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點。
[片段一]:學唱歌曲《法國號》,先讓學生熟悉3/4拍子的強弱規律,方法如下。
1、出示大軍鼓和小軍鼓,問:這是什麼?
2、分別敲擊,問學生能用聲音來模仿嗎?有什麼不一樣?
3、教師用「大、小、小」的方法來敲擊,請學生用身體動作學出來。
4、請兩個學生分別敲大、小鼓,其他學生隨節奏拍手、拍腿。
5、請學生按三拍子敲擊,教師用口風琴吹旋律。
反思:第一冊的學期目標中要求學生能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的節拍規律和韻律感,這對於學生來說不難掌握。通常我們採用對比聆聽和身體律動的方式,使學生感受和體驗。該教師變化方法和手段,在形式上有創新,但過程過於繁雜。通過老師敲、請個別學生敲、集體模擬敲擊、再隨音樂敲等一系列活動,學生的確是掌握了,但時間卻浪費了很多。有沒有必要花這么多的時間和力氣去教本身並不難理解的內容呢?
[片段二]:欣賞器樂曲《三隻小豬》,聆聽並熟悉主題音樂,方法如下。
1、這三隻小豬肥嘟嘟的身體,大大的耳朵,可愛極了,聽一聽,它是怎樣向我們走來的?能用動作告訴我嗎?(學生聽主題音樂做小豬動作)
2、豬媽媽家有很多小豬,聽,這是一隻怎樣的小豬?教師分別用低音慢速和高音快速哼唱旋律,請學生說說並模仿。
3、簡介三隻小豬的故事。看,第一隻小豬蓋了一間稻草房。(聽主題音樂)
4、讓我們一起幫小豬割稻草。(隨主題音樂做割草動作)
5、第二隻小豬蓋了間木頭屋,我們也來幫小豬打木樁。(隨主題音樂做打樁動作)
6、第三隻小豬是怎麼勞動的?讓我們來幫幫它。(隨主題音樂做運磚動作)
7、小豬的房子蓋好了,他們開心地跳起舞來。(隨主題音樂跳舞)
8、小豬藏在了音樂里,你能從音樂中找到它們嗎?(聽全曲,並和著主題音樂拍手拍腿)
反思:雖然教師預設的目的很清楚,讓學生在活動中反復聆聽,熟悉並記住主題音樂,但大量的律動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事實上在生成的過程中學生仍對主題音樂不夠敏感,當音樂中出現主題時不能立即有所反映。我想以上的教學設計雖然較新穎,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不夠直接、有效。如果能請學生模仿小豬的樣子哼唱主題旋律,可能效果會更好。
試想,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為了達到同一目的,為什麼舍近而求遠呢?教師要善於運用最簡潔明了、輕松便捷的教學手段達到教學目的,而不要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花哨。如何用最少的時間、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使學生最快地掌握所學內容,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教師值得深思的。
三、教師真正放手、暗示適度,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難點。
教學中要「精講多練」是教學的基本原則,音樂課中尤其要做到「少說多聽」。但還是有很多老師在教學中顯得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即語言不夠精練。比如:《三隻小豬》是一則經典童話,學生早已熟悉,並迫不及待地想要表達時,老師還在以故事的形式引導激趣,顯然有點畫蛇添足了。再比如:在欣賞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時,老師生怕學生對主題不敏感,於是在每一遍聆聽時都加以暗示。幾遍下來,從表面看學生的確對主題音樂有了反應,而且動作整齊。但實際上很多學生的反應不是靠耳朵聽出來,而是由老師的暗示傳遞給他們的信息。長此以往就容易形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思想,對音樂的敏感性自然就差了,一旦老師不作暗示,學生就無所適從了。
問題在哪兒呢?我想還是教師的主導性沒有把握好。我們常說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放手讓孩子自己去享受音樂、學習音樂,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還是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放手。老師們總是象母雞一樣帶領著、呵護著學生,給予過多的暗示,使學生對此習以為常,由此他們的很多潛能也在百般呵護中被抹殺掉了。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暗示適度呢?保加利亞心理學家奧格爾基•洛扎諾夫首創的「暗示教學」認為:要通過各種暗示手段,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無意識心理活動,不斷促進學生的生理潛力和心理潛力的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想像力、辯證思維能力,及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他主張:教學要從各種因素相統一的角度來加以組織。通過各種暗示手段的有機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內在學習動機。其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學得好些、多些、快些.獲得更多的信息量,更主要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自我發展。也就是說,音樂課上教師要巧妙地運用各種暗示,包括環境暗示、言語暗示、體態暗示、閑逸暗示等,力求把學生的各種「無意識」組合起來,使「有意識」和「無意識」充分協調。同時在學習交流過程中,要重視教師與學生暗示的相互作用,建立民主的、開放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對音樂作品產生內在的、強烈的學習動機,更有效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四、課堂節奏動靜有度、充滿美感,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音樂教學是一門藝術,如何合理調控音樂課堂節奏也是一門學問。音樂課是學生享受美、體驗美、感受美的場所,音樂體驗不僅可以在「動」中參與感受,也可以在「靜」時細細品味,關鍵就在於老師如何調控。可以打一個這樣的比方——教學節奏猶如一個頑皮的精靈,跳躍在於每一節課中,有人巧妙地指揮它,有人卻無奈地受制於它。能夠指揮它的老師,總能夠讓課堂如行雲流水般奪人眼球;而受制於它的老師,總是讓人感覺上課好像老牛拉車般力不從心。
怎樣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學節奏,使音樂課堂教學更為有效,從而構成音樂課堂中的一種和諧美呢?在研究實踐中我體會到,音樂課的課堂結構要動靜有度、充滿美感。這里的「動」與「靜」,是指教學形態的表現而言的。所謂「動」,是指課堂教學活動的一種活躍狀態。如學生積極參與、涌躍發言、熱情舞蹈、愉快歌唱等,是「有聲有色」的教學。所謂「靜」,是課堂教學中的一種相對安靜狀態,如學生靜心聆聽、深入思考等,是「無聲世界」的境界。如果一堂音樂課一直處於動態,「動」多「靜」少,以致於學生興奮過度,容易使課堂處於失控狀態;如果自始至終寂靜,課堂氣氛十分沉悶,「靜」多「動」少,則學生容易疲勞,抑制學生的思維,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使「動」「靜」合理搭配。在低年級要以「動」為主,但也要有適當的「靜」進行調節。讓學生在激烈的活動後靜下來,給他們以舒緩調節的空間和時間,往往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隨著年級的升高,要增加「靜」的次數,延長「靜」的時間,給學生留有充分思考的餘地。總之,音樂課堂教學應該是動與靜的交替與有機結合,這樣才能營造出一種和諧的、美的教育氛圍。
五、注重主體感受,不輕易把音樂情境化,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按照音樂教學的審美規律,精心創設音樂審美情境,是音樂教學得以成功和優化的保證。因為師生在特定的音樂審美情境中能觸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能獲得審美情感體驗,陶冶性情。創設良好的音樂情境,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心境,喚起學生的音樂審美注意,但並不是所有的音樂作品都適合用情境化的手法來表現。比如欣賞《野蜂飛舞》時,學生能敏銳地感受到這是一種在「飛」的動物,但有的認為是蜜蜂在采蜜或是在打仗;有的說是蜻蜓在捉蟲子,也有的說是蒼蠅嗡嗡亂飛,這些音樂形象都很相似,也都符合音樂本身所表達的意思。如果教師只是按照音樂的本來面貌一味強調其情境性,而不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具體感受,就會把他們創造的思維、探究的願望扼殺在搖籃里,這樣的教師也只能培養出「人雲亦雲」的學生,怎麼可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呢?
《音樂課程標准》指出,要「通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引導學生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活動,重視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因此教師不能輕易把音樂情境化,也不能隨便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學生身上,相反的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鼓勵他們與眾不同的想法和獨到的見解。
六、疏密得當、重難點突出,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障。
就教學內容來說,有難有易,有重點與非重點。所以教師無論在設計教學還是課堂教學時,都宜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做到詳略得當,切忌平均用力。一般來說重點要突出,則反復地聽、唱;難點要分散,則緩慢地、循序漸進地講;學生易懂的、附帶的知識點可一帶而過,學生容易混淆的內容則要重錘敲打。就一個音樂作品而言,不論是欣賞還是學唱,傳遞給我們的音樂信息是豐富的。要想在短短的40分鍾時間里,把那麼多的信息都傳遞給學生是不行的。只有抓住一個重點,沿著一條主線貫穿下去,整堂課才能緊湊而有效。比如:在欣賞課《阿細跳月》中,我抓住音樂要素的變化這一主線,設計了游戲「是真是假」了解彝族文化——熟悉音樂主題,感受主題的樂句感和強弱變化——聆聽全曲,體會主題變奏——游戲「看誰反映快」聆聽樂器變化——學習「跳月舞」,參與跳月活動,這樣一系列教學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要知道「一口氣吃成個胖子」是不行的,音樂知識、音樂學習也需要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當然這個問題也是很多老師的通病,需要引以為鑒。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中呈現出來的這些問題,是筆者在課題的實踐研究中感悟到的,當然如何真正落實這幾點,使音樂課堂教學更為扎實、豐富而有效,需要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探索,望同行商榷。

㈣ 口風琴的技巧

口風琴教學初探

北京崇文小學付寶環
[內容提要]"器樂教學的本質是教兒童通過樂器來表演音樂,器樂教學實際上教的是音樂 ,而不是樂器。"(見詹姆士.L.穆塞爾和梅貝爾

㈤ 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開展口風琴教學

器樂教學在音樂教育體系中是學生學習音樂和表現音樂的重要手段。筆者嘗試將版口風琴與音樂課堂緊密權結合,做到唱中有奏、以奏助唱、以奏助賞。使每個孩子能掌握口風琴的基本演奏方法,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和音樂素養。

㈥ 幼兒園大班口風琴總復習教案

目前口風琴牌比較樓主選擇前先igoo品牌排行網查詢新推薦品牌先般都場鼻祖品牌要購產品看看產品購物指南我購物前經逛覺自幫助建議看參考比再購比較容易些吧希望能想要口風琴

㈦ 如何提高口風琴課堂教學效果

一、課堂組織要規范
在教學中,很多老師反映,小學生好玩、好動,對學習口風琴有著濃厚興趣,他們往往還不等老師指導,就自己吹起來,經常出現老師的聲音還比不過學生的吵鬧聲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先從課前准備抓起。上課鈴響後,值日生檢查學生的准備情況,要求書放在課桌的左上角,口風琴橫放在課桌前方,端正姿勢坐好。這樣,就有了一個好的開頭。課堂上,學生不能夠隨便碰口風琴。練習時,教師發口令「拿口風琴」,學生統一用左手拿吹管,右手拿口風琴;練習指法時,學生一律不能把吹管放進嘴裡;練習完畢教師發口令「放口風琴」,學生統一放口風琴。這樣可以防止學生一拿起口風琴就吹,保證了課堂的安靜。由於學生對學口風琴有著很濃的興趣,所以這些要求他們都能接受,並能很好地執行,整個課堂始終保持規范卻又充滿積極好學的氣氛。
二、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吹奏姿勢和呼吸方法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見到學生不良的吹奏姿勢和呼吸方法。如:低頭,擠壓喉頭,鼓腮,坐立不直,吸氣淺,吹奏時過分用力或用氣緊張等。如果不及時糾正,將嚴重影響口風琴教學的質量和學生裝的身心健康。如果發現了學生的問題,一定要及時糾正,可用一些簡短的話語和手勢引導學生。如:抬頭、挺胸、手指自然放鬆,強調輕輕吹氣、微笑等。我們還可以用正確的歌唱姿勢和呼吸方法來啟發學生,因為吹奏的姿勢和呼吸方法與歌唱是大同小異的,所不同的是,口風琴在吹氣是要注重:「輕」,要有意識地控制氣息,才能吹出優美動聽的旋律。
三、練習形式要多樣,要與其他教學相結合
由於學生體力有限,特別是初學吹奏者更容易疲勞,所以教師應切忌讓學生「滿堂吹」,或讓學生長時間練習一種技巧。教師應科學地安排時間,激發學生學習口風琴的興趣和激情,力求用最少的訓練時間來收到最佳的吹奏效果,在練習形式方面應是靈活多變的,應將口風琴教學和其它教學相結合,以達到互相促進的效果。如:可採取口風琴和視唱相結合、口風琴和歌曲相結合等。
下面我來介紹幾種結合課堂教學進行的練習:
1、口風琴進行視唱練習:如教師先引導學生揮拍念節奏,再用口風琴演奏,然後再唱。這樣,只要掌握了節奏,學生都能自己唱出視唱曲。久而久之,視唱曲就多由學生自學,教師只要糾正一下就行了。
2、用口風琴學習歌曲:學習一個聲部的歌曲時,可以用口風琴熟悉旋律。學習兩個聲部的歌曲時,可以用口風琴合奏體會聲部間的均衡和統一。 這樣,在練習口風琴的同時,又對學生的視唱和歌曲的學習有所幫助,經常運用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四、注重合奏練習
合奏練習可以培養學生密切合作、團結向上的良好品德,同時對於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合奏有許多的優點:其一,豐富的聲部,立體的音響令學生耳目一新,克服了口風琴音色單薄的缺點。其二,大大增強了口風琴的表現力。其三,一部分吹得不好的學生,因有「隨眾」效應,克服了自卑心理,大膽吹奏,所以技巧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再者,合奏中,學生的激情也得到了激發,興趣也隨之越來越濃。
五、給學生提供表演的機會
現在的學生有著很強的表現慾望,音樂教師應充分運用學生這種心理為教學服務。方法之一是:課堂上可以讓吹得較好的學生范奏,並加入一些打擊樂器伴奏,使其內容更加豐富,教師作簡要講評,並及時表揚和鼓勵。方法之二:參加舞台表演,如班隊活動表演節目等,因為學生參加演出有一種壓力,促使其加強練習,以求演出成功。方法之三:比賽,可以舉行口風琴專項比賽或與其他樂器混合的比賽。經過以上活動,相信學生的吹奏水平會有很大的長進。

閱讀全文

與口風琴教學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