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學評價方法有哪些
第四代教育評價觀80年代,以古巴(Egong Guba)和林肯(Y.S.Lincoln)等人為代表創立了"第四代教育評價理論"。他們認為評價就是對被評事物賦予價值,評價本質上是一種心理建構。他們進一步強調"價值多元性",提倡在評價中充分聽取不同方面的意見,並把評價看作是一個由評價者不斷協調各種價值標准間的分歧、縮短不同意見間的距離、最後形成公認的一致看法的過程。
二、教育評價觀的比較
經過近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和研究,西方教育評價流派林立,對教育評價本質的認識至今仍歧義互見,沒有定論。各種理論指導下的評價模式也種類繁多,各有千秋。這里,我們試圖把幾種頗具代表性的觀點或模式加以比較,以認識其分歧所在,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教育評價的本質和發展趨勢。
1、行為目標模式與CIPP模式行為目標模式,亦即泰勒模式,即是在泰勒評價思想的指導下,以目標作為評價過程的核心和關鍵,通過對學生行為的考察來找出實際活動與教育目標的偏離,從而通過信息反饋,促進教育活動能夠盡可能地逼近教育目標。這一模式結構緊湊,邏輯脈絡簡潔清晰,容易實施,在教育評價理論中佔有重要地位。
CIPP模式是由背景(Context)評價、輸入(Input)評價、過程(Process)評價和成果(Procluct)評價這四種評價組成的一種綜合評價模式。它以決策為中心,為決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背景評價形成計劃決策,輸入評價為組織決策服務,過程評價指導實施決策,成果評價為再循環評價效力。CIPP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把背景、輸入、過程和結果綜合加以評判,突出了評價的"改進功能"。
比較行為目標模式與CIPP模式,可以發現除了方法上兩者都同樣重視定量方法外,其它方面都具差異,主要有以下幾點:(1)評價的目的不同。行為目標模式注重教育目標達到的程度,基本屬於事後評價,亦即對結果的總結性評價。CIPP模式注重評價的改進功能,強調為決策過程提供全面的信息,為後來的形成性評價拉開序幕。(2)評價的時空不同:行為目標模式將評價重心放在行為的結果上,評價領域只涉及事後。CIPP模式拓寬了評價的時空,評價范圍涵蓋了活動的整個過程,涉及到事前、事中、事後各個環節。(3)對待目標的態度不同。行為目標模式以目標為中心,目標一旦確立就不容懷疑,反映了泰勒價值觀上的收斂性。CIPP模式則認為目標本身的合理性是需要受到評價的,必要時可以根據對象的需要對目標進行修正和改進。這一觀點突破了泰勒的框架,把評價從范圍與內容上給予了拓寬,深化了對評價的認識。(4)評價的對象不同。行為目標模式主要適用於評價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教學活動的有效性。CIPP模式用於評價計劃制定的合理性和各種教學活動。(5)評價的作用不同。行為目標模式用來判斷教育效果,控制教育活動達到教育目標。CIPP模式除了控製作用之外,還必須為決策提供全方面的信息,達到改進決策的目的。
由此看來,行為目標模式所存在的某些局限,如評價目標的凝固性、評價過程的封閉性、價值觀上的收斂性等在CIPP模式中得到了較好的修正,故而CIPP模式較之於行為目標模式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可以反映評價對象的全貌,也因此具有較為廣泛的民主性。當然,我們也並不否認行為目標模式的價值,在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鑒別、確證和檢查時,該模式的優越性就不言而喻了。
2、比貝的評價觀與泰勒、克龍巴赫等人的評價觀之所以把比貝的評價觀與其之前的評價觀加以比較,主要是因為比貝首次表述了教育評價是一種目的在於行動的價值判斷,這一表述無疑對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我們甚至可以把比貝的觀點作為評價概念嬗變的分水嶺,因為在他之前,無論是泰勒、克龍巴赫,還是斯塔弗爾比姆,他們都未提及"價值判斷",而把描述看作是教育決策者的事情。
在泰勒模式中,強調的是用行為描述目標達到的程度。在強調客觀描述的背後隱藏著價值求同思想,即把預定的目標作為評價的統一參照系和統一標准,所謂進行判斷就是檢查實現了多少原定的目標。克龍巴赫和斯塔弗爾比姆則是忽略了評價的判斷性質,他們把評價定義為為了決策或其他目的收集信息的過程,因而也就避免了選擇評價准則的問題。然而,不論承認與否,評價的本質乃是一種建立在事實描述基礎之上的價值判斷,比貝恰如其分地揭示了這一本質,他認為教育評價是,"系統地收集信息和解釋證據的過程,在此基礎上作出價值判斷,目的在於行動。"事實證明,評價不可能只是對信息作簡單描述,它總是包含著對一定價值關系及後果的預見和推斷,沒有價值判斷的描述只能稱之為認識,不能稱為評價。基於對這一點的認識,繼比貝之後的各評價流派更加註重對於評價標準的研究,這也使得價值標准由一元轉向多元化,這其中比貝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3、預定式評價與應答式評價應答式評價模型由斯塔克提出,他認為,"該方法以犧牲某些測量上的准確性換取評價結果對方案有關人員說來更多的有用性。"⑩他把過去的評價統稱為"預定式評價",以便與其"應答式評價"對應。他認為預定式評價多帶有預定性質,即強調目的的表述和客觀的測驗,由方案執行人員掌握的標准,以及研究性的報告的應用。而應答式評價與之相比,則具有明顯的差異:(1)評價標准不同。預定式評價堅持目標求同觀點,以評價者自己的價值觀來進行價值評判,實際否認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其價值觀是單一的,在思維上是收斂而非發散的。應答式評價堅持價值存異觀點,充分尊重所有人的需要,承認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其價值觀是多元的,在思維上是發散而非收斂的。(2)評價方法不同。預定式評價採用的是科學主義的方法,如測驗、測量和建立指標體系等,操作性強,在判斷結論上運用的是定量分析。應答式評價採用的是自然主義的方法,如觀察、交談、采訪等,較少依賴正規的信息交流方式,在判斷結論運用的是定性分析。(3)信息交流方式不同。預定式評價事先限制好了信息交流的領域,在此領域中"生產"所需信息,並要求准確、精煉。應答式評價則給予被評價者以自由的交流領域,並允許不斷推銷各種有價值的信息,不要求准確但力求有效。(4)評價者作用不同。從事預定式評價者把自己理解為一種剌激物,而非反應物。他只需要產生標准化的刺激,如考題、測驗等,以引起一系列反應,即他所收集的作為評價報告材料的信息。從事應答評價的評價者把方案自然發生的東西,如學生的反應和以後彼此間的對話視為主要刺激物,他既要了解事實又要了解價值傾向,即是共鳴者,又是反應者,在與被評價者的相互作用中,將所得到的信息融合進評價報告之中。(5)被評價者反應不同。人們在預定式評價面前總是有負疚感,挫折感,很難有成就感。評價就好像是一把當空的懸劍隨時會落到自己頭上。在應答式評價當中,人們感受到的是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容易與評價者產生心理相融與共建。
由此看來,應答評價強調價值觀念的多元性、思維形式的發散性,以及方法上的自然主義,具有更加廣泛的民主意識,它與西方整個社會的意識相吻合,一經提出就受到了重視和歡迎。
三、教育評價觀嬗變的啟示
縱觀西方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進程,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1、關於教育評價發展階段的劃分綜合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可以把教育評價劃分為四個理論階段:第一代稱為"測量時期",時間在19世紀末-20世紀30年代,其標志是"測量"理論的形成以及測驗技術的大量實際運用,評價被簡單地等同於"測量",追求的是教育客觀化。第二代可稱為"描述時期",時間從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其特徵是對測驗結果進行"描述",並力求教育標准化。第三代稱為"判斷時期",大約出現於1950-1970年,"判斷"是其主要標志。評價者不僅要運用測量手段去收集各種信息,還要根據一定的價值取向評判教育,追求教育多元化。第四代教育評價出現於70年代後期,強調評價是一種"心理建構"過程,提倡價值多元、全面參與和共同建構。力圖實現教育民主化。
盡管每一代評價理論都力圖克服前一代的缺陷,並使之更符合時代對評價的新要求,但是前三代評價卻存在著某些共同的弊端:(1)"管理主義傾向"。前三代評價往往把評價對象及其他一切有關人都排除在外,管理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一致關系很少受到挑戰。這種關系在實際活動中常常造成四個不合理的後果,即管理者無過失,如果有問題評價結論一定指向其他人;管理者與被評價者關系有失公平,被評價者處於無權地位;被評價者不能維護自己的利益,闡述自己的見解;管理者想方設法保護自己不受損害,被評者只有迎合管理者的需要。(2)"忽視價值的多元性"。所謂"客觀"的評價結果難以被具有不同價值觀念的人所接受,當被評價者受到傷害時,往往會採取不合作態度。(3)"過份依賴科學範式"。使評價者忘記了"科學方法"、"實證技術"只是人類認識、評價事物的一類方法技術,而不是全部;使評價過於依賴"數的測量"而忽視"質"的探究;使得評價活動缺乏必要的靈活性和彈性。
針對前三代評價的不足,第四代評價在實證的基礎上,引進了定性方法,並注意了評價過程中評價雙方的互動作用及動態分析。其貢獻在於"它把評價過程的控制特點與評價對象的倫理要求成功地協調起來"。教育評價理論出現的這種新特點,向我們及時地展示了這一理論的發展趨勢。
2、關於教育評價發展的趨勢從教育評價發展的歷史來看,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樣,其發展趨勢是十分明顯的:(1)評價過程,由封閉轉為開放。泰勒模式以目標為出發點和最終歸宿,組合成一個封閉的環路。CIPP模式及應答模式則不再局限於目標本身,而將各種背景環境、外部因素都納入評價過程,呈開放式的網路。(2)評價內容,由片面轉為全面。早先的教育評價只評價學生的學力,然後發展到評價課程,以至進一步發展到對教育活動的方方面面作全方位的評價,評價的內容更為寬廣和全面。(3)評價功能,由單一轉為多樣。早先通過測驗來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發展到診斷問題、改進教育、以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從總結性評價發展到注重評價的形成性作用。(4)價值觀念,由收斂轉為發散。泰勒模式中,目標成為統一的評價尺度,而應答模式則要求根據被評人的需要作出判斷,價值觀念由一元轉為多元。(5)評價手段,由定量轉為定量、定性相結合。從推崇各種客觀的、標准化的測量,發展到提倡觀察、交談等定性分析,再進一步發展到廣泛收集信息,進行解析論證,作出價值判斷的一種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
注釋
1.參見陳玉琨著:《中國高等教育評價論》,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8頁;2.王致和主編:《高等學校教育評估》,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頁。
3.陳玉琨等選編:《教育學文集教育評價》,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63、160頁。
4.陳玉琨等選編:《教育學文集教育評價》,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01、298、326、325頁。
5.陳玉琨著:《中國高等教育評價論》,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頁。
6.王致和主編:《高等學校教育評估》,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9頁。
參見周朝森:《教育評價理論的新探索》,《教育研究》,1992年第2期。
❷ 教學評價有哪幾種方式
第四代教育評價觀年代,以古巴(Egong Guba)和林肯(Y.S.Lincoln)等人為代表創立了"第四代教育評價理論"。他們認為評價就是對被評事物賦予價值,評價本質上是一種心理建構。他們進一步強調"價值多元性",提倡在評價中充分聽取不同方面的意見,並把評價看作是一個由評價者不斷協調各種價值標准間的分歧、縮短不同意見間的距離、最後形成公認的一致看法的過程。
二、教育評價觀的比較
經過近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和研究,西方教育評價流派林立,對教育評價本質的認識至今仍歧義互見,沒有定論。各種理論指導下的評價模式也種類繁多,各有千秋。這里,我們試圖把幾種頗具代表性的觀點或模式加以比較,以認識其分歧所在,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教育評價的本質和發展趨勢。
1、行為目標模式與CIPP模式行為目標模式,亦即泰勒模式,即是在泰勒評價思想的指導下,以目標作為評價過程的核心和關鍵,通過對學生行為的考察來找出實際活動與教育目標的偏離,從而通過信息反饋,促進教育活動能夠盡可能地逼近教育目標。這一模式結構緊湊,邏輯脈絡簡潔清晰,容易實施,在教育評價理論中佔有重要地位。
CIPP模式是由背景(Context)評價、輸入(Input)評價、過程(Process)評價和成果(Procluct)評價這四種評價組成的一種綜合評價模式。它以決策為中心,為決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背景評價形成計劃決策,輸入評價為組織決策服務,過程評價指導實施決策,成果評價為再循環評價效力。CIPP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把背景、輸入、過程和結果綜合加以評判,突出了評價的"改進功能"。
比較行為目標模式與CIPP模式,可以發現除了方法上兩者都同樣重視定量方法外,其它方面都具差異,主要有以下幾點:(1)評價的目的不同。行為目標模式注重教育目標達到的程度,基本屬於事後評價,亦即對結果的總結性評價。CIPP模式注重評價的改進功能,強調為決策過程提供全面的信息,為後來的形成性評價拉開序幕。(2)評價的時空不同:行為目標模式將評價重心放在行為的結果上,評價領域只涉及事後。CIPP模式拓寬了評價的時空,評價范圍涵蓋了活動的整個過程,涉及到事前、事中、事後各個環節。(3)對待目標的態度不同。行為目標模式以目標為中心,目標一旦確立就不容懷疑,反映了泰勒價值觀上的收斂性。CIPP模式則認為目標本身的合理性是需要受到評價的,必要時可以根據對象的需要對目標進行修正和改進。這一觀點突破了泰勒的框架,把評價從范圍與內容上給予了拓寬,深化了對評價的認識。(4)評價的對象不同。行為目標模式主要適用於評價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教學活動的有效性。CIPP模式用於評價計劃制定的合理性和各種教學活動。(5)評價的作用不同。行為目標模式用來判斷教育效果,控制教育活動達到教育目標。CIPP模式除了控製作用之外,還必須為決策提供全方面的信息,達到改進決策的目的。
由此看來,行為目標模式所存在的某些局限,如評價目標的凝固性、評價過程的封閉性、價值觀上的收斂性等在CIPP模式中得到了較好的修正,故而CIPP模式較之於行為目標模式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可以反映評價對象的全貌,也因此具有較為廣泛的民主性。當然,我們也並不否認行為目標模式的價值,在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鑒別、確證和檢查時,該模式的優越性就不言而喻了。
2、比貝的評價觀與泰勒、克龍巴赫等人的評價觀之所以把比貝的評價觀與其之前的評價觀加以比較,主要是因為比貝首次表述了教育評價是一種目的在於行動的價值判斷,這一表述無疑對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我們甚至可以把比貝的觀點作為評價概念嬗變的分水嶺,因為在他之前,無論是泰勒、克龍巴赫,還是斯塔弗爾比姆,他們都未提及"價值判斷",而把描述看作是教育決策者的事情。
在泰勒模式中,強調的是用行為描述目標達到的程度。在強調客觀描述的背後隱藏著價值求同思想,即把預定的目標作為評價的統一參照系和統一標准,所謂進行判斷就是檢查實現了多少原定的目標。克龍巴赫和斯塔弗爾比姆則是忽略了評價的判斷性質,他們把評價定義為為了決策或其他目的收集信息的過程,因而也就避免了選擇評價准則的問題。然而,不論承認與否,評價的本質乃是一種建立在事實描述基礎之上的價值判斷,比貝恰如其分地揭示了這一本質,他認為教育評價是,"系統地收集信息和解釋證據的過程,在此基礎上作出價值判斷,目的在於行動。"事實證明,評價不可能只是對信息作簡單描述,它總是包含著對一定價值關系及後果的預見和推斷,沒有價值判斷的描述只能稱之為認識,不能稱為評價。基於對這一點的認識,繼比貝之後的各評價流派更加註重對於評價標準的研究,這也使得價值標准由一元轉向多元化,這其中比貝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3、預定式評價與應答式評價應答式評價模型由斯塔克提出,他認為,"該方法以犧牲某些測量上的准確性換取評價結果對方案有關人員說來更多的有用性。"⑩他把過去的評價統稱為"預定式評價",以便與其"應答式評價"對應。他認為預定式評價多帶有預定性質,即強調目的的表述和客觀的測驗,由方案執行人員掌握的標准,以及研究性的報告的應用。而應答式評價與之相比,則具有明顯的差異:(1)評價標准不同。預定式評價堅持目標求同觀點,以評價者自己的價值觀來進行價值評判,實際否認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其價值觀是單一的,在思維上是收斂而非發散的。應答式評價堅持價值存異觀點,充分尊重所有人的需要,承認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其價值觀是多元的,在思維上是發散而非收斂的。(2)評價方法不同。預定式評價採用的是科學主義的方法,如測驗、測量和建立指標體系等,操作性強,在判斷結論上運用的是定量分析。應答式評價採用的是自然主義的方法,如觀察、交談、采訪等,較少依賴正規的信息交流方式,在判斷結論運用的是定性分析。(3)信息交流方式不同。預定式評價事先限制好了信息交流的領域,在此領域中"生產"所需信息,並要求准確、精煉。應答式評價則給予被評價者以自由的交流領域,並允許不斷推銷各種有價值的信息,不要求准確但力求有效。(4)評價者作用不同。從事預定式評價者把自己理解為一種剌激物,而非反應物。他只需要產生標准化的刺激,如考題、測驗等,以引起一系列反應,即他所收集的作為評價報告材料的信息。從事應答評價的評價者把方案自然發生的東西,如學生的反應和以後彼此間的對話視為主要刺激物,他既要了解事實又要了解價值傾向,即是共鳴者,又是反應者,在與被評價者的相互作用中,將所得到的信息融合進評價報告之中。(5)被評價者反應不同。人們在預定式評價面前總是有負疚感,挫折感,很難有成就感。評價就好像是一把當空的懸劍隨時會落到自己頭上。在應答式評價當中,人們感受到的是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容易與評價者產生心理相融與共建。
由此看來,應答評價強調價值觀念的多元性、思維形式的發散性,以及方法上的自然主義,具有更加廣泛的民主意識,它與西方整個社會的意識相吻合,一經提出就受到了重視和歡迎。
三、教育評價觀嬗變的啟示
縱觀西方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進程,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1、關於教育評價發展階段的劃分綜合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可以把教育評價劃分為四個理論階段:第一代稱為"測量時期",時間在19世紀末-20世紀30年代,其標志是"測量"理論的形成以及測驗技術的大量實際運用,評價被簡單地等同於"測量",追求的是教育客觀化。第二代可稱為"描述時期",時間從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其特徵是對測驗結果進行"描述",並力求教育標准化。第三代稱為"判斷時期",大約出現於1950-1970年,"判斷"是其主要標志。評價者不僅要運用測量手段去收集各種信息,還要根據一定的價值取向評判教育,追求教育多元化。第四代教育評價出現於70年代後期,強調評價是一種"心理建構"過程,提倡價值多元、全面參與和共同建構。力圖實現教育民主化。
盡管每一代評價理論都力圖克服前一代的缺陷,並使之更符合時代對評價的新要求,但是前三代評價卻存在著某些共同的弊端:(1)"管理主義傾向"。前三代評價往往把評價對象及其他一切有關人都排除在外,管理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一致關系很少受到挑戰。這種關系在實際活動中常常造成四個不合理的後果,即管理者無過失,如果有問題評價結論一定指向其他人;管理者與被評價者關系有失公平,被評價者處於無權地位;被評價者不能維護自己的利益,闡述自己的見解;管理者想方設法保護自己不受損害,被評者只有迎合管理者的需要。(2)"忽視價值的多元性"。所謂"客觀"的評價結果難以被具有不同價值觀念的人所接受,當被評價者受到傷害時,往往會採取不合作態度。(3)"過份依賴科學範式"。使評價者忘記了"科學方法"、"實證技術"只是人類認識、評價事物的一類方法技術,而不是全部;使評價過於依賴"數的測量"而忽視"質"的探究;使得評價活動缺乏必要的靈活性和彈性。
針對前三代評價的不足,第四代評價在實證的基礎上,引進了定性方法,並注意了評價過程中評價雙方的互動作用及動態分析。其貢獻在於"它把評價過程的控制特點與評價對象的倫理要求成功地協調起來"。教育評價理論出現的這種新特點,向我們及時地展示了這一理論的發展趨勢。
2、關於教育評價發展的趨勢從教育評價發展的歷史來看,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樣,其發展趨勢是十分明顯的:(1)評價過程,由封閉轉為開放。泰勒模式以目標為出發點和最終歸宿,組合成一個封閉的環路。CIPP模式及應答模式則不再局限於目標本身,而將各種背景環境、外部因素都納入評價過程,呈開放式的網路。(2)評價內容,由片面轉為全面。早先的教育評價只評價學生的學力,然後發展到評價課程,以至進一步發展到對教育活動的方方面面作全方位的評價,評價的內容更為寬廣和全面。(3)評價功能,由單一轉為多樣。早先通過測驗來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發展到診斷問題、改進教育、以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從總結性評價發展到注重評價的形成性作用。(4)價值觀念,由收斂轉為發散。泰勒模式中,目標成為統一的評價尺度,而應答模式則要求根據被評人的需要作出判斷,價值觀念由一元轉為多元。(5)評價手段,由定量轉為定量、定性相結合。從推崇各種客觀的、標准化的測量,發展到提倡觀察、交談等定性分析,再進一步發展到廣泛收集信息,進行解析論證,作出價值判斷的一種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
❸ 急!急!急!小班英語教案:teacher,或者是sister的教案,不要全英語的! 拜託大家幫忙!(應用者加賞)
This is my sister說課稿
各位評委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七年級上Unit 3 This is my sister. 本單元學習的是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家庭成員。我要談的是本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我的說課內容。
一、對教材的分析和理解
從教材編排上說本單元是就第二單元認知物體之後學慣用英語認知人,而與學生最為熟悉的人就是家庭成員。Is this your eraser? 很自然過度Is this your sister? 以前學的What』s this?轉變Who is this?但本單元生詞較多。出現在第一課時的就有十五、六個同時還要認識語法現象復數。本課時任務比較艱巨。
二、教學目標
依據初中英語新課標的要求,並根據素質教育中面向全體培養學生素質的要求,我為這一課確立三項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
1、知識目標 幫助學生四會掌握以下單詞: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rents, father, mother, parents, son, daughter, sister, brother, aunt, uncle, cousin, friend, these, those。並對復數形式有初步了解。
2、能力目標 通過本節課學習,學生就家庭成員相互之間應該能用英語介紹、詢問、交流。並能用英語在腦子里對個家庭成員的關系進行思考。例如,見到father』s mother,他們能反應出是指grandmother。同時基本上能辨別什麼時候用單數什麼時候用復數。
3、情感目標 通過對家庭成員的學習,學生對自己的家庭成員會有更清晰的印象,從而激發起他們對家人的熱愛。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本課重點:熟練掌握各家庭成員的名稱,會讀會說會用這些詞彙交流。這個單元最主要的就是學習家庭成員英語的表達,而幾乎所有的單詞都集中在第一課時。所以這課時掌握這些單詞應該是重中之中。
難點:復數的認識和正確運用。漢語表達中完全沒有復數概念,這是一本書,這是三本書;除了多了個數字其他沒有任何變化。而英語必須這樣說This is a book. These are books.所有的單詞都相應的發生了變化。因此中國學生在學習復數的時候特別難。我們的語言沒有這個習慣!
突破:通過真實的情景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通過反復操練,加深印象。
再循環記憶達到最終目標。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助於把學生引入到身臨其境當中,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要求學生提前把自己的家庭照片帶來,真實的人物縮小英語與他們生活的距離,從而優化英語教學過程。
學法指導:為學生創設真實的學習情景,讓學生以小組形式交流學習,並在課堂上循環訓練。
四、教學設計過程
課堂的整體設計遵循循環記憶反復操練思路,運用情景法和交際法,分五個主要步驟進行,即:導入呈現, 鞏固操練, 拓展,5分鍾檢測包括小組比賽和布置作業。
第一、引入呈現。(10′)I want to be your friend.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e? Do you to know about my family?課件展示
1、的家人。認知son, father, mother, parents, wife, husband這幾個單詞,並馬上回顧重新呈現我的家人學生說出他們和我的關系。
2、的父母。認知grandfather,grandmother,grandparents,並認識復數。
3、我姐姐及其家人的照片,認知sister,aunt,daughter,cousin。
4、我哥哥的照片,認知brother,uncle,並再次認識復數。
5、回顧我的家人,並幫助學生羅列出family tree。
第二、鞏固操練(20′)
1、小組學習,拿出自己的照片相互詢問認識別人的家人(8′)老師在這過程中及時幫助學生學會他們不會的單詞。
2、讀書上的單詞,聽錄音圈出聽到的單詞。小組學習認識David的家人。(7′)
3、表演對話,在講台上指著屏幕認識David的家人。(5 ′)
第三、拓展(8′)小組表演。假設你的朋友來到你家,你來為他介紹認識全家,有爺爺奶奶叔叔姑姑父母及兄弟姐妹堂兄妹等。
第四、5分鍾檢測:(5′)主要是be動詞單復數用法及各家庭成員單詞的掌握。小組之間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反應最快。
第五、最後作業布置(2 ′)
❹ 炎症介質來源及具有什麼生物學活性
去年剛學的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總的來說,雖說知識點雜了些,但仔細些還是蠻好學的,我就都考了90多分。不要擔心。按大綱掌握知識就好,要把每一章的知識聯系起來才好。給你發個大綱吧,那個「目的要求」里的「掌握」一項,就是你要背記的。
《醫學免疫學》
醫學免疫學(第五版)教學大綱
(供臨床、口腔、預防、檢驗、影像等專業用)
第一章 免疫學概論
【預習要求】
預習免疫系統的基本功能以及免疫應答的特點。
【目的要求】
1、掌握免疫系統的基本功能,免疫應答的種類和特點;
2、了解免疫性疾病和免疫學應用;
3、了解免疫學發展簡史和現代免疫學的發展。
【教學內容】
1、免疫與醫學免疫學概念;
2、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3、免疫應答的種類和特點。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組織
【預習要求】
預習免疫系統的組成及其基本功能。
【目的要求】
1、熟悉免疫器官和組織的組成;
2、了解中樞和外周免疫的基本功能;
3、自學淋巴細胞歸巢與再循環途徑。
【教學內容】
1、中樞免疫器官和組織;
2、外周免疫器官和組織;
3、淋巴細胞歸巢與再循環途徑。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三章 抗原
【預習要求】
預習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完全抗原、半抗原、表位和異嗜性抗原的概念,抗原的異物性與特異性。
【目的要求】
1、掌握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完全抗原、半抗原、表位和異嗜性抗原的概念,抗原的異物性與特異性,根據誘生抗體時需否Th細胞參與而分的抗原的種類;
2、熟悉共同抗原表位和交叉反應;
3、了解超抗原、佐劑的概念和表位-載體作用;
4、自學影響抗原誘導免疫應答的因素。
【教學內容】
1、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完全抗原、半抗原和異嗜性抗原的概念;
2、抗原的異物性:異物的概念;
3、抗原的特異性:抗原表位、抗原的結合價、抗原表位的類型、T細胞表位與B細胞表位、共同抗原表位與交叉反應;
4、抗原的種類:根據誘生抗體時需否Th細胞參與而分的TD抗原、TI抗原;
5、超抗原:超抗原的概念;
6、佐劑:佐劑的概念;
7、表位-載體作用。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預習要求】
預習免疫球蛋白基本結構、水解片段、J鏈和分泌片;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抗體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2、熟悉單克隆抗體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J鏈和分泌片;
3、了解各類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4、自學免疫球蛋白的異質性。
【教學內容】
1、 抗體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2、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
3、 免疫球蛋白的結構域;
4、 J鏈和分泌片;
5、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6、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7、 各類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8、 單克隆抗體的概念。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五章 補體系統
【預習要求】
預習補體活化的經典途徑、MBL途徑、旁路途徑,補體的生物學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補體系統的概念,補體活化的三條途徑的特點及比較,補體的生物學功能;
2、熟悉經典途徑、MBL途徑、旁路途徑,共同終末過程;
3、了解補體系統的組成、命名,補體與疾病的關系。
【教學內容】
1、補體系統的概念、組成、理化性質和命名;
2、補體活化的經典途徑;
3、補體活化的MBL途徑(簡要介紹);
4、補體活化的旁路途徑(簡要介紹);
5、補體活化的共同末端效應;
6、補體的生物學作用:溶解細胞、細菌和病毒,調理作用,免疫黏附,炎症介質作用。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六章 細胞因子
【預習要求】
預習細胞因子的概念、細胞因子的共同特點;細胞因子的種類(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趨化性細胞因子、生長因子)。
【目的要求】
1、 掌握細胞因子的種類(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長因子、趨化性細胞因子);
2、 細胞因子的概念;
3、 熟悉細胞因子的共同特點;
4、 了解細胞因子的生物學活性,細胞因子受體,細胞因子與臨床。
【教學內容】
1、細胞因子的概念 ,共同特點;
2、細胞因子的種類: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長因子、趨化性細胞因子。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七章 白細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預習要求】
預習白細胞分化抗原、CD、黏附分子的概念。
【目的要求】
熟悉白細胞分化抗原、CD、黏附分子的概念;
了解CD和黏附分子及其單克隆抗體的臨床應用。
【教學內容】
1、白細胞分化抗原、CD的概念,常用CD分子;
2、黏附分子的概念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八章 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及其編碼分子
【預習要求】
預習HLA基因復合體中經典的MHC I類和II類基因的定位和結構,I類和II類基因的表達產物---HLA I類和II類分子的結構、組織分布及功能特點。
【目的要求】
1、掌握HLA基因復合體中經典的MHC I類和II類基因的定位和結構,I類和II類基因的表達產物---HLA I類和II類分子的結構、組織分布及功能特點;
2、熟悉MHC的概念,抗原加工提呈相關基因:PSMB基因、TAP基因、HLA-DM基因;
3、了解抗原肽和HLA分子相互作用,MHC的生物學功能,HLA與臨床醫學。
【教學內容】
1、MHC的概念
2、經典的MHC I類和II類基因;
3、I類和II類基因的表達產物:HLA I類和II類分子的結構、組織分布及功能特點;
4、免疫功能相關基因:抗原加工提呈相關基因:LMP基因、TAP基因、HLA-DM基因;
5、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MHC的生物學功能。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九章 B淋巴細胞
【預習要求】
預習B細胞在中樞免疫器官中的分化發育。BCR復合物的組成成分;參與B細胞活化及免疫應答的分子。
【目的要求】
1、掌握BCR復合物的組成成分;
2、熟悉B細胞共受體、協同刺激分子:CD40、CD80、CD86;
3、了解B細胞在中樞免疫器官中的分化發育,B淋巴細胞的功能。
【教學內容】
1、B淋巴細胞表面分子:BCR復合物的組成成分;
2、參與B細胞活化及免疫應答的其它分子:B細胞共受體、協同刺激分子:CD40、CD80、CD86;
3、B細胞在中樞免疫器官中的分化發育。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十章 T淋巴細胞
【預習要求】
預習T淋巴細胞在胸腺內的發育與成熟。TCR-CD3復合物、CD4和CD8分子、協同刺激分子受體,T淋巴細胞的亞群的分類,CD4+輔助性T細胞的功能,CD8+殺傷性T細胞的功能。
【目的要求】
1、 掌握TCR-CD3復合物、CD4和CD8分子、協同刺激分子受體:CD28;
2、 熟悉T淋巴細胞亞群的分類,CD4+輔助性T細胞的功能、CD8+殺傷性T細胞的功能;
3、 了解T淋巴細胞在胸腺中的發育;
4、 了解調節性T細胞的功能及其他協同刺激分子。
【教學內容】
1、T淋巴細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TCR-CD3復合物、CD4和CD8分子、協同刺激分子受體:CD28、CTLA-4、CD40L、CD2、LFA-1、ICAM-1、絲裂原結合分子:PHA受體、ConA受體;
2、T細胞亞群的分類;
3、T細胞功能:CD4+輔助性T細胞、CD8+殺傷性T細胞;
4、T淋巴細胞在胸腺中的發育:胸腺微環境、T細胞在胸腺中的選擇。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細胞與抗原的處理及提呈
【預習要求】:
預習MHC I和MHC II類途徑對抗原的加工處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抗原提呈細胞、專職性APC、非專職性APC的概念;
2、掌握MHC I和MHC II類分子途徑;
3、熟悉APC的種類;
4、了解非經典的抗原提呈途徑,脂類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徑。
【教學內容】:
1、抗原提呈細胞的概念、種類和特點:APC、專職性APC、非專職性APC的概念及其主要代表細胞;
2、MHC I類分子途徑對抗原的加工處理;
3、MHC II類分子途徑對抗原的加工處理;
4、MHC 分子對抗原的提呈。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十二章 T淋巴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
【預習要求】:
預習TCR識別抗原肽的MHC限制性,T細胞活化涉及的分子,Th細胞的效應:Th1細胞的生物學活性和Th2細胞的生物學活性,CTL細胞的效應,記憶性T細胞的形成。
【目的要求】
1、掌握TCR識別抗原肽的MHC限制性, T細胞活化涉及的分子,CTL細胞的效應;
2、熟悉T細胞對抗原的識別,Th1細胞的生物學活性,Th2細胞的生物學活性;
3、了解Th17細胞的生物學活性,記憶性T細胞的形成,抗原特異性T細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
【教學內容】
1、T細胞對抗原的識別:TCR識別抗原肽的MHC限制性,APC與T細胞的相互作用;
2、T細胞活化的過程:T細胞活化涉及的分子(T細胞活化的雙信號);
3、效應性T細胞的應答效應:
(1)Th細胞的活性:①Th1細胞的生物學活性:Th1細胞可產生多種細胞因子,通過多種途徑作用於巨噬細胞引起炎症、Th1細胞對淋巴細胞的作用、Th1細胞對中性粒細胞的作用;②Th2細胞的生物學活性:輔助體液免疫應答、參與超敏反應性炎症③Th17細胞的生物學活性;
(2)CTL細胞的效應:①效-靶細胞結合;②CTL的極化;③致死性攻擊:A:穿孔素、顆粒酶途徑;B:Fas/FasL途徑
(3)記憶性T細胞的形成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十三章 B淋巴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
【預習要求】
預習B細胞對TD抗原的識別、B細胞活化需要的信號、B細胞的激活、增殖和分化;B細胞對TI抗原的免疫應答;體液免疫應答的一般規律。
【目的要求】
1、掌握B細胞活化需要的信號,初次應答、再次應答的概念,體液免疫應答的一般規律;
2、熟悉B細胞對TD抗原的識別;B細胞對TI抗原的免疫應答;
3、了解B細胞增殖和終末分化;B細胞在生發中心的分化成熟。
【教學內容】
1、B細胞對TD抗原的免疫應答;
(1)B細胞對TD抗原的識別,B細胞活化需要的信號:Th細胞在B細胞免疫應答中的輔助作用;
(2)B細胞增殖和終末分化;
2、B細胞對TI抗原的免疫應答;
3、體液免疫應答的一般規律。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統及其應答
【預習要求】
預習固有免疫系統的組織屏障及其作用;
【目的要求】
1、掌握模式識別受體的概念和種類,病原相關模式分子的概念;
2、熟悉固有免疫系統的組織屏障及其作用,NK細胞殺傷作用的機制;
3、熟悉固有體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4、熟悉固有免疫應答的特點及固有免疫應答和適應性免疫應答主要特點的比較;
5、了解巨噬細胞的調理性受體和細胞因子受體;
6、了解NK細胞活性的調節;
7、了解固有免疫應答作用時相。
【教學內容】
1、固有免疫系統的組織屏障及其作用;
2、巨噬細胞及其受體;
3、NK細胞殺傷作用的機制;NK細胞活性的調節;
4、固有體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5、固有免疫應答作用時相,固有免疫應答和適應性免疫應答主要特點的比較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十五章 免疫耐受
【預習要求】
預習免疫耐受的基本概念。
【目的要求】
掌握免疫耐受的基本概念。
【教學內容】
免疫耐受的基本概念。
【教學方法】
課堂講授。
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十六章 免疫調節:自學
第十七章 超敏反應
【預習要求】
預習各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目的要求】
1、掌握超敏反應的基本概念、分型和Ⅰ、Ⅱ、Ⅲ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2、熟悉Ⅳ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3、了解常見的各型超敏反應性疾病。
【教學內容】
1、超敏反應、變應原的概念;超敏反應類型;
2、Ⅰ型超敏反應的主要特徵;
3、參與Ⅰ型超敏反應的主要成分:變應原、IgE、肥大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
4、Ⅰ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5、臨床常見的Ⅰ型超敏反應性疾病:全身過敏反應:葯物過敏性休克(青黴素過敏性休克)、局部過敏反應;
6、Ⅱ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7、臨床常見的Ⅱ型超敏反應性疾病:輸血反應、新生兒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葯物過敏性血細胞減少症(青黴素)、Graves病;
8、Ⅲ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9、臨床常見的Ⅲ型超敏反應性疾病:Arthus反應、全身性免疫復合物病:血清病(青黴素引起的血清病反應)、鏈球菌感染後腎小球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10、Ⅳ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11、臨床常見的Ⅳ型超敏反應性疾病:感染性遲發型超敏反應、接觸性遲發型超敏反應:接觸性皮炎。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十八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預習要求】
預習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點;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的相關因素。
【目的要求】
1、掌握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病的概念;
2、熟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點,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的相關因素:抗原方面的因素;
3、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類;
4、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損傷機制及典型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的相關因素:免疫系統方面的因素。
【教學內容】
1、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點和分類;
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損傷機制及典型疾病;
4、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的相關因素:免疫隔離部位抗原的釋放、自身抗原的改變、分子模擬。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十九章 免疫缺陷病
【預習要求】
預習X性聯無丙種球蛋白血症、DiGeorge綜合征、ADA和PNP缺陷引起的SCID的免疫發病學及免疫學特點,AIDS的發病機制。
【目的要求】
1、掌握免疫缺陷病概念、分類;AIDS的傳播途徑;AIDS的發病機制:HIV侵入免疫細胞的機制;
2、熟悉X性聯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症、DiGe orge綜合征、ADA和PNP缺陷引起的SCID的免疫發病學及免疫學特點;誘發獲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AIDS的預防和治療;
3、了解遺傳性血管神經性水腫、中性粒細胞數量減少;AIDS的發病機制:HIV損傷免疫細胞的機制;HIV誘導的機體免疫應答;臨床分期及免疫學特徵。
【教學內容】
免疫缺陷病概念、分類;
原發性B細胞缺陷:X性聯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症的免疫發病學、免疫學特點;
原發性T細胞缺陷:DiGeorge綜合征的免疫發病學、免疫學特點;
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ADA和PNP缺陷引起的SCID的免疫發病學、免疫學特點;
補體系統缺陷,吞噬細胞缺陷;
誘發獲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AIDS的概念;
HIV侵入免疫細胞的機制;
HIV誘導的機體免疫應答;臨床分期及免疫學特徵;
AIDS的預防和治療。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二十章 腫瘤免疫
【預習要求】
預習機體對腫瘤抗原的免疫應答、腫瘤的免疫逃逸機制。
【目的要求】
1、掌握腫瘤抗原,TSA,TAA的概念;
2、熟悉腫瘤抗原的分類,機體對腫瘤的免疫應答;腫瘤的的免疫逃逸機制;
3、了解腫瘤抗原產生的分子機理;腫瘤免疫診斷和免疫治療及預防。
【教學內容】
1、腫瘤抗原產生的分子機理;
2、腫瘤抗原:腫瘤抗原的分類和特徵;
3、機體對腫瘤抗原的免疫應答:(1)體液免疫應答;(2)細胞免疫應答;
4、腫瘤的免疫逃逸機制:(1)與腫瘤細胞有關的因素;(2)與宿主免疫系統有關的因素;
5、腫瘤免疫診斷和免疫治療及預防。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課堂討論。
第二十一章 移植免疫
【預習要求】
預習同種異型移植排斥反應的本質;同種異型移植排斥反應的靶抗原;受者T細胞對供者MHC分子的直接識別的概念、受者T細胞對供者MHC分子的間接識別的概念及基本過程。
【目的要求】
1、掌握T細胞識別同種抗原的機制:受者T細胞對供者MHC分子的直接識別的概念、受者T細胞對供者MHC分子的間接識別的概念及基本過程;GVHR和HVGR的概念;
2、熟悉同種異型移植排斥反應的靶抗原;移植排斥反應的類型;
3、了解移植排斥反應的效應機制,移植排斥反應的防治原則。
【教學內容】
1、移植、供者、受者的概念;
2、同種異型移植排斥反應的靶抗原;
3、T細胞識別同種抗原的機制:受者T細胞對供者MHC分子的直接識別的概念、受者T細胞對供者MHC分子的間接識別的概念及基本過程;
4、移植排斥反應的效應機制;
5、移植排斥反應的類型;GVHR和HVGR的概念;
6、移植排斥反應的防治原則。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二十二章 免疫學檢測技術的基本原理(實驗小班講課)
【預習要求】
預習凝集反應,沉澱反應,酶免疫測定。
【目的要求】
1、掌握檢測抗原和抗體的體外試驗:凝集反應(直接凝集反應和間接凝集反應)、沉澱反應(對流免疫電泳);用標記抗體或抗原進行的抗原抗體反應(酶免疫測定:雙抗體夾心法和間接法);免疫細胞功能的檢測:外周學單個核細胞的分離;
2、熟悉檢測抗原和抗體的體外試驗:沉澱反應(單向瓊脂擴散、雙向瓊脂擴散、免疫電泳)、用標記抗體或抗原進行的抗原抗體反應(免疫熒光技術、放射免疫測定法、化學發光免疫技術、免疫膠體金技術、免疫印跡技術);體外抗原抗體結合反應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3、了解免疫細胞功能的檢測:T細胞功能測定:T淋巴細胞增殖試驗。
【教學內容】
1、體外抗原抗體結合反應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2、檢測抗原和抗體的體外試驗:凝集反應(直接凝集反應和間接凝集反應)、沉澱反應(對流免疫電泳、單向瓊脂擴散、雙向瓊脂擴散、免疫電泳);用標記抗體或抗原進行的抗原抗體反應(酶免疫測定:雙抗體夾心法和間接法、免疫熒光技術、放射免疫測定法、化學發光免疫技術、免疫膠體金技術、免疫印跡技術);
3、免疫細胞功能的檢測:外周學單個核細胞的分離;T細胞功能測定:T淋巴細胞增殖試驗。
【教學方法】
1、課堂講授;
2、多媒體輔助教;
3、課堂討論。
第二十三章 免疫學防治(實驗小班講課)
【預習要求】
預習人工主動免疫、人工被動免疫、計劃免疫。
【目的要求】
1、掌握人工主動免疫、人工被動免疫和計劃免疫的概念。
2、熟悉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類毒素、抗毒素、人免疫球蛋白制劑、細胞因子與單克隆抗體;疫苗的基本要求,我國兒童計劃棉衣的常用5種疫苗;
3、了解新型疫苗及其發展(亞單位疫苗、結合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疫苗的應用以及免疫治療的概念和分類。
【教學內容】
1、人工免疫:人工主動免疫、人工被動免疫、計劃免疫。
2、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類毒素、抗毒素、人免疫球蛋白制劑、細胞因子與單克隆抗體;疫苗的基本要求,我國兒童計劃棉衣的常用5種疫苗;
3、新型疫苗及其發展(亞單位疫苗、結合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疫苗的應用以及免疫治療的概念和分類。
人首先應當遵從的,不是別人的意見,而是自己的良心。
❺ 教案裡面都是要求寫教學目標或者教學內容與目標,可這次教師資格技能考試怎麼讓寫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
用漢語來分別理解:
目標:目的+標准,說一句說在要有目的,做一件版事也要有目的,權但話達到什麼效果,事做成什麼樣,要有標准。
目的:行動和努力最終要達到的地點或境界。
在教學中,特別是教案編寫,二者的區別不鮮明的。
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強調的是教師欲達到的教學成效及目的實現時要執行的操作規范。
教學目標強調從課標出發,教學達到的標准。
❻ 參與I型超敏反應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一)變應原
變應原是指能誘導機體產生IgE,引起I型超敏反應的抗原物質,可為蛋白質和與蛋白質結合的小分子半抗原物質。
臨床常見的變應原主要有:①葯物或化學性變應原,其多為半抗原,進入機體與某種蛋白結合後獲得免疫原性,成為變應原;②吸入性變應原,如花粉顆粒、塵蟎排泄物、真菌菌絲及孢子、昆蟲毒液、動物皮毛等;③食物變應原;④某些酶類物質。
(二)lgE
變應原誘導特異性IgE產生是I型超敏反應的先決條件。IgE主要由鼻咽、 扁桃體、氣管和胃腸道黏膜下固有層淋巴組織中的漿細胞產生,這些部位也是變應原易於侵入並引發I型超敏反應的部位。
IgE為親細胞抗體,可在不結合抗原的情況下,通過其Fc段與肥大細胞或嗜鹼性粒細胞表面的高親和力IgE Fc受體結合,而使機體處於致敏狀態。
(三)肥大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
1、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
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在形態學上非常類似,均來源於骨髓髓樣前體細胞。肥大細胞主要分布於呼吸道、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黏膜上皮及皮膚下的結締組織內靠近血管處。嗜鹼性粒細胞主要分布於外周血中,數量較少。
兩種細胞均高表達IgE Fc受體,胞質中含有嗜鹼顆粒,顆粒中儲存已合成的組胺、肝素、類蛋白酶等生物活性介質。細胞活化時釋放這些預先儲存的介質,還可產生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和脂類介質。
2、嗜酸性粒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來源於骨髓髓樣前體細胞。主要分布於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上皮下的結締組織內,外周血中僅有少量存在。
胞質中含有嗜酸顆粒,顆粒中儲存已合成的嗜酸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主要鹼性蛋白、嗜酸性粒細胞衍生的神經毒素、過氧化物酶和膠原酶等。嗜酸性粒細胞活化也產生炎性細胞因子。
(6)再循環教案擴展閱讀
根據反應發生的快慢和持續時間的長短,可分為速發相反應和遲發相反應兩種類型。速發相反應通常在接觸變應原後數秒鍾內發生,可持續數小時,主要由組胺、前列腺素等引起,表現為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強,平滑肌收縮,腺體分泌增加。
速發相反應中肥大細胞等釋放多種細胞因子,可吸引大量嗜酸性粒細胞到達反應部位,又可促進嗜酸性粒細胞的增殖和活化。
遲發相反應發生在變應原刺激後4~6小時,可持續數天以上,表現為局部以嗜酸性粒細胞(約佔30%)、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Th2和嗜鹼性粒細胞浸潤為特徵的炎症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