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畫家筆下的色彩教案

畫家筆下的色彩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26 15:06:07

⑴ 小學美術 星空的聯想教案中 組織教學 怎麼弄

體化設計

課型

造型表現

課題

星空的聯想

課時

2課時

執筆人

教學目標設計

1、通過學生課前查詢資料了解宇宙特點,相互交流啟發想像,通過欣賞一些科幻片,開拓學生思路。
2、指導學生用刮蠟的繪制技法和表現形式。創作出富有個性特點和形式感的星空圖。

教學方法設計

啟發引導法、直觀演示法、情景創設法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出示課件

學生欣賞

(播放課件展示「神六」升空過程。)

板書課題

二、探究感悟,激趣立志

1. 欣賞課件圖片,交流感受

2.生介紹對太空的了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難點:運用各種相關知識豐富學生想像力與創造力。

(一)課前准備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二)課堂教學

1、 引導階段
讓學生分成甲與乙兩組,相互交流自己對星空的理解與想像,比一比甲乙兩方誰了解的知識多?誰的想像力豐富?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星空的理解與想像,交流表現它的設想。
讓學生欣賞科幻片作品,進一步了解星空的特點,揭示它的秘密。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顯示網頁課件出示「神州六號」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飛船的名字嗎?你們知道楊立偉叔叔嗎?——2005年10月12日,中國實現了載人航天的夢想,神州六號滿載著中國人的夢想,成功地飛上了太空。讓我們一起來再次重溫當時激動人心的場面吧! 師:神州六號宇宙飛船帶著中國人的驕傲和夢想,在浩渺的宇宙星空中穿行,進入太空了!你們此時此刻再重溫這庄嚴的場面,有什麼感覺?——生:心情非常激動、驕傲。
師:是啊,茫茫宇宙令人神往,美麗的星空讓人遐思無限。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宇宙、對星空的嚮往。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嘗試用美術的形式來表現——星空的聯想(出示課題:星空的聯想)

二、探究感悟,激趣立志

1、師:我們來欣賞一幅照片( 課件) ——深藍色的天空,星光燦爛,點點繁星好似顆顆明珠,鑲嵌在幽蘭的天幕上,閃閃發光。面對這樣的夜空你會產生什麼樣的感覺呢 ?學生:美麗、深遠、寂靜、曠闊、神秘……

2、教師:神秘而美麗的星空,給遠離它的人類帶來無限的遐想。你對太空有多少了解,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互動設計

3、交流太空知識

4、感受太空的美

三、欣賞學習 突破難點

欣賞畫家筆下的科幻太空世界和小朋友的畫。

四、合作探究,學習技法

1.小組研究,總結步驟

2、學生演示用各種油畫棒塗蠟——實物投影儀展示過程

3、嘗試操作,學習技法

五、自主表現,想像創作

學生創作,教師巡視:
(1) 發現學生遇到的問題及時採用同伴互(2) 及時鼓勵肯定做到要求的學生

六、展示作品,欣賞評析

七、總結激勵,啟迪志向

2、發展階段
(1)通過教師演示,指導學生設計一張背景紙,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創作。
(2) 通過大膽的想像與構思,用點,線,面表現形式創作一幅較有新意的畫面。

注意事項:
1、大膽地進行奇思妙想。
2、注意構圖飽滿,突出主體物。
3、巧妙使用工具,注意保潔。助、教師指導的方式解決

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有關星空的材料向大家介紹自己眼中的星空。

3、師:我們一起到太空里去感受一下星空的深遠和神秘,也許你會在那裡找到更多的答案。
課件展示星空的資料。提問:

1、你們知道誰是登上太空的第一人么?——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
2、誰是登月第一人?——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他有一句名言很好地描述了他踏上月球後的感受:對個人來說,這是一小步,對人類來說,這說一大步。
4、你長大後准備為祖國的航天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嗎?學生交流,談自己的感受。
教師:星河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美麗,人類為了了解和開發宇宙星空付出了艱苦的努力,乃至生命的代價。很多科學家為此付出了畢生的精力。神秘的宇宙以它迷人的魅力始終吸引著科學工作者和藝術工作者為它而奮斗。你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美麗的星空嗎?——引導學生從星球的色彩、形狀與布局、日月星辰的運行與變化、形態與明暗的對比等方面交流,從而獲得色彩美、節奏美、造型美體驗……
教師小結:各種形態的行星、閃爍的星星、一掠而過的彗星以及人類探索宇宙各種飛行器的圖片,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星空的美麗,那你們知道這些圖片是通過什麼手段取得的呢 ?
學生:天文望遠鏡、人造衛星等……
教師:是啊,人們利用這些現代高科技手段,獲取了大量豐富的視覺形象,激發了藝術家的藝術創作的靈感,可以說現代藝術離不開科學,科學為藝術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三、欣賞學習 突破難點

師:看了這些作品,你有什麼感受? 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談一談在神秘的星空中還居住著哪些意想不到的成員?還會出現那些不可思議的現象?(小組同學討論,舉手發言。)
學生聯想回答——科幻畫家和這些小朋友都有著豐富的想像力,那些太空城和未來世界都很新奇、神秘,引人入勝。
教師點評:你們對這些話的評論和分析充滿了豐富的想像,可以寫一篇科幻故事了。你們想不想把你對太空的聯想用畫筆畫下來呢?——想!

四、合作探究,學習技法
1.小組研究,總結步驟
課件出示刮蠟畫。
師:今天我們來學慣用一種特殊的表現方法來表現太空,肯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的方法來表現太空你覺得效果好么?——生:很好,把太空五彩斑斕的色彩表現出來了。(看書,小組同學研究刮蠟畫的製作方法)
師:你們看出應怎樣操作才能達到書中畫面的效果么?
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2、學生演示用各種油畫棒塗蠟——實物投影儀展示過程新課標第一網
(1)用油畫棒塗蠟之後再什麼辦?採用什麼材料呢?指名學生嘗試用水粉塗色,發現問題:怎麼塗不上,蓋不住呢?教師推薦介紹小竅門,演示過程:將水粉顏料加入肥皂再塗色。
(2)塗完色後是否馬上就可以進行刮蠟創作了?(須等顏色幹了才行)
(3)師生一起小結刮蠟畫創作步驟。
板書:刮蠟法:1、塗蠟。2、上色。3、晾乾。4、刮畫
3、嘗試操作,學習技法
師:你們想用什麼工具(牙簽、尺子……)
這些工具都可以,還可以用刀子、圓珠筆等工具。
學生嘗試,教師巡視。提示:將蠟屑倒入小紙簍中
展示學生嘗試結果:有點、有線、有面
請幾個學生介紹一下使用了工具的什麼部分產生了這樣的效果
教師示範用力輕重不同產生的不同效果,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兩種不同的效果呢?你們也試一試。

五、自主表現,想像創作
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大家對刮蠟法的步驟、技巧有了一定的認識,進行了
初步的嘗試。請同學們啟動你們聰明的智慧,使用你們靈巧的雙手,把對星空無限的遐想盡情地表現出來吧!
六、展示作品,欣賞評析
1、誰願意到前面來介紹自己的作品?(師生共同依據作業要求評價分析典型作品)
2、這么多的作品,你比較欣賞哪一幅?為什麼?
七、總結激勵,啟迪志向
同學們今天表現得太出色了,我們用豐富的想像船做出了一幅幅色彩絢麗、繽紛奇幻、神秘莫測的太空畫卷。展望了人類開發太空、利用太空的美好前景。老師真為你們感到自豪。關於星空還有很多未知的謎等著我們去解開,大家一定要努力學習,希望不久的將來你們也能學有所成,做一個像楊立偉叔叔那樣的偉大的宇航員,為中國的宇航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板書設計

星空的聯想

刮蠟法:

1、塗蠟。

2、上色。

3、晾乾。

4、刮畫

課後反思

今天在三年級四班上了《星空的聯想》一課,總體感覺還比較成功。一開始我出示古代帛畫星空圖,讓生對此觀察並說說上面有什麼,由此聯想到你心目中的星空是什麼樣的,並讓生進行回答。這一環節使生能夠展開回憶,很快的就進入狀態。緊接著,播放星空視頻,帶領學生進入浩瀚的星空,進行此項能讓生更清晰地觀察和認識星空,了解宇宙的特點。接著就是介紹著名藝術家和小朋友對星空瑰麗、美妙的聯想的描繪,使生知道了浩瀚的星空如何去表現,拓寬了表現的空間。最後出示用刮蠟法製作的星空圖,先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再講解刮蠟法的製作步驟,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講效率。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們不僅進一步了解了宇宙的特點,而且還學會了製作刮蠟畫,由於方法的奇特大部分同學都已掌握,個別同學由於課下沒准備好刮蠟紙而耽誤了時間,使作業未完成,對這部分同學要求下節上課之前完成。

⑵ 急需中專美術課的教案~!

一、引 言
美術欣賞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傳播知識,讓學生看懂幾幅美術作品。它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有主動性、能動性、創造性的高素質的人。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加強對美術欣賞教學中一些具體而微觀的欣賞策略如感覺能力、描述能力、言語交流與闡釋、美術評論短文寫作的指導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與作品的對話,與作品的交流,從而體現學生審美的發展,學生審美個性的流露,學生良好的審美情緒的表達。

目前中小學美術教育研究正蓬勃開展,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深度,但涉及具體的微觀角度而又牽系學生美術素質根本發展的學習策略指導則較為薄弱,在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這樣的缺失表現在:1、美術教育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當作自己的職責,而審美能力首先是從感覺開始的。培養學生的感覺能力,理應是欣賞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在現實的欣賞教學中,常有部分教師忽視學生的存在,不給學生充分感覺的時間和機會,而是以教師的感覺作為結論,從而使欣賞教學變得簡單、膚淺;2、過分注重對作品表現形式中色彩、形體、光線、線條、肌理等因素的分析和體味,缺乏欣賞過程中對作品整體審美意味的體驗和理解;3、學生在課堂上的被動欣賞,體現在一方面只聽教師的講解,另一方面總想以作者表達的思想作為理解的准則。如果年代久遠無法查閱作者的想法,就以美術史論的結論作為依據,這種「標准答案」式的欣賞,忽視了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忽視了對作品的有意味的品味和語言表達,更談不上描述、對話、闡釋等支柱性欣賞能力的提高,創造性欣賞能力的培養更無從談起。
二、欣賞中的人文與對話

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人文性,是《藝術課程標准》、《美術課程標准》基於對藝術包括美術課程的學科性質的基本定位。它反對任何功利性目的,要求課程的全部重點,必須從事物的世界轉到人格的世界,強調人文學科的價值。在廣泛的文化情況中認識欣賞這一理念,明確指出「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的觀點。唯有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去學習美術、感悟美術、理解美術,才能真正擴大和加深學生對美術的體驗、對生活的體驗、對人類社會及文化的體驗,才能讓學生體悟到美術、文化及生活的多樣和豐富的內涵。有了深刻體驗支持的美術學習,才能突破滯留於純粹的技能技巧訓練的局面,將人類的精神財富深化至人的內在世界,確確實實地促成學生人格的完善,在這個基礎上,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完善才產生具體實際的意義。
,美術論文,美術課件,美術教案,美術課例,美術課題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畫作品,國畫作品,手工製作
美國教育家列維認為美術教育應以人文學科為基礎,創作過程就是將形式賦予物質的過程,該過程從一個理念入手,通過一種媒介來表現這一理念,如果忽略了作品的形式和作者理念,人文精神就勢必被忽略,所以在欣賞教學中,從技能性的傳授提高到美術文化的層面中,就更能反映素質教育中變專業教育為通才教育的改革思路。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審美素質的主要途徑,突出人文關懷,與兒童的年齡特點相結合,掌握兒童的欣賞習慣和欣賞特徵就十分必要。

而有效的言語對話、畫面闡釋、美術評論是學生欣賞能力得到切實提高的關鍵。「接受美學」認為,並不是畫家創作了作品就是作品的終結。相反,讀者才是決定作品命運的決定因素,沒有讀者的參與,任何優秀的藝術只是一堆物質材料而已。在欣賞課上最有價值的不是美術作品本身,而是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因為在理解的過程中,滲透著學生的想像與創造。而這些,無不需要學生通過有效的言語闡釋與美術評論加以表達。「人的語言表達之質量的提高,展現出人自身存在之質量的提高」(滕宋堯《文化的邊緣》)。因此,欣賞過程中學生有質量的言語闡述與美術評論,對一件作品的形式與內容、意義與價值上的探討,在學生沒有建立起歷史概念的情況下,對提高欣賞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對話平台上的欣賞流程設計與運用,美術論文,美術課件,美術教案,美術課例,美術課題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畫作品,國畫作品,手工製作:
以欣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造性欣賞行為的策略指導為中心,研究者把指導的步驟擬定為下列三個階段
1、教學觀察、師生溝通階段:此階段的主要任務為通過教師在欣賞教學過程中的觀察研究,摸清學生對欣賞信息的特點與缺點,有意識地創設良好教學氛圍,師生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達到情感的交流與溝通。
2、分析改進、策略指導階段:此階段的主要任務為根據教師在欣賞過程中對學生欣賞行為的觀察,師生一起分析存在問題或缺陷的原因,教師進行欣賞過程中的策略指導,有針對性地滿足學生在欣賞過程中對提高欣賞能力的「需要」。
3、創設欣賞流程,強化創造性欣賞行為階段:此階段的主要任務為創設具體可行的欣賞流程,沿用研究者自己獲獎的結題成果《中國畫欣賞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研究》(全國二等獎、杭州市一等獎)中的欣賞流程(觀察感受——分析理解——闡釋交流——價值判斷),在流程中強化學生對創造性欣賞行為的靈活運用能力。
(1)描述階段的指導:對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一種瞬間的強力感受,一種單純的視覺快樂,是兒童直覺地面對作品產生閃光式的認識。對第一印象的描述,就是要兒童說出美術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出的視覺對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包括三方面的指導:一是給學生足夠的觀察欣賞時間,讓他們用簡潔的語言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二是耐心傾聽學生的描述,讓學生充分表達;三是教師用啟發、提問的方式給予線索,引導進一步觀察、想像、陳述。
(2)形式分析階段的指導:形式分析就是分析作品所表現的美的形式,是加深學生的審美經驗、提高審美理解能力的關鍵環節。在分析階段,要求學生表達對作品的感受。教師要用啟發誘導性的語言,如"你喜歡什麼?為什麼?"引導兒童反復多次地深入感知、體驗作品,理解藝術語言與形式美原理的內涵,適當地用欣賞所得的體驗進行創造性形式模仿,幫助學生
(3)解釋階段的指導:解釋就是學生通過探討一件美術作品所蘊含的內在意義。把握欣賞作品的所再現、表達出來的情感、意義。在這一階段的指導中,著重於兩個方面:一是適當地介紹作者的小故事、作品的創作背景等,擴大學生對作品欣賞的人文底蘊,形成一個或多個合理的解釋。二是鼓勵學生不拘泥於教師的解釋,不拘泥於作者的原有創作意圖,對作品所傳達信息的體驗和理解,充分發揮想像力、創造力,發表自己的見解
(4)評價階段的指導:評價是判斷欣賞作品的價值。對小學生來說,如果學生能夠對優秀作品說出自己的喜歡之處,說出自己對作品含義的某些理解,或欣賞作品的某些方面能積極影響自己的創作,那麼這種評價的作用是必要而且是非常有用的。
四、引導學生創造性欣賞的策略指導,美術論文,美術課件,美術教案,美術課例,美術課題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畫作品,國畫作品,手工製作
(一)文化心境的激發
在美術欣賞過程中,學生接觸到不同歷史年代和題材的作品,這些作品既是從藝術的角度進行審美欣賞的材料,也是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了解歷史事件、社會生活、東西方文化差異和人類復雜感情的材料。這有助於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大其知識面,使他們在欣賞名家名作的同時,也得到一定的社會歷史文化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在這欣賞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創設特定的欣賞情境,有助於學生在審美的同時,學到優秀的人類美術文化,培養人文精神。欣賞心境的創設可分為:
(1)主題式心境:根據某一主題,在欣賞活動開始前或開始時有意識地營造一種情境,學生在這一情境中身臨其境地對作品展開欣賞,如以美術作品所展現人類情緒(喜、怒、哀、樂)為主題的欣賞活動等。
(2)專題式心境:根據一個鮮明的專題,羅列歸屬於這個專題的美術作品進行欣賞。如畫家筆下的「樹」為專題展開的欣賞等。,美術論文,美術課件,美術教案,美術課例,美術課題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畫作品,國畫作品,手工製作(3)背景式心境:在美術作品的欣賞過程中,為了達到深化主題,突出欣賞作品的鮮明時代、民族個性特徵,藉助於視覺形象、聽覺形象等創設的情境。如欣賞中國古代山水專題時,藉助於《高山流水》、《雨打芭蕉》等民族名曲作渲染的背景,引發一種古典的心境。
o (4)引導式心境:在美術作品的欣賞中,藉助於語言、音像、動畫等媒介,為即將欣賞的作品作必要鋪墊的情境、氛圍。如講述耶酥與弟子的故事,就耶酥在晚宴上的一句話:「你們中的一個人背叛了我」而引發的名畫欣賞《最後的晚餐》。
(二)感覺能力的誘導

「 審美主體通過感官(主要是視聽感官)對審美對象的感覺,是審美的起點。」(《美學:審美理論》戚廷貴)美學既然是審美理論的科學,我們的美術教學就應當遵循美學理論,把學生的感覺做為審美的第一步,給予重視和培養。研究者在具體欣賞中對感覺能力的培養方法從以下幾種入手:
1、增加感受、體會欣賞對象的機會和時間。良好的感受能力的培養有賴於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沒有一定的教學活動做保障,能力的培養就成為一句空話,感覺能力的培養尤其如此。現在學生花在感覺能力培養上時間和機會不多,研究者在本課題的研究中寧可放慢教學的速度,也要多設計一些感受審美對象的活動。如在欣賞《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時,能傾聽一下《伏爾加河船夫曲》,就會從聽覺上加深對作品的認識。在上《樹皮的花紋》一課時,把學生帶到室外,去摸一摸生長校園內的大樹的樹皮,以觸覺親自感受樹皮的紋路變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只有學生在欣賞過程中對作品有充分的感受和體會,欣賞才會更現實、生動。美術論文,美術課件,美術教案,美術課例,美術課題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畫作品,國畫作品,手工製作
2、以視覺為主,聽覺、觸覺、嗅覺相互作用培養通感能力

課上的感覺培養,應以視覺為主。在本課題研究過程中,給學生創造充分感受作品的機會,引導他們認真分析畫面上的形式語言、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畫面線條的粗細,色彩的冷暖,造型的寫實與象徵。同時加強聽覺、觸覺、嗅覺與視覺的相互作用,有效而完整地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
(三)作品形式分析的指導

美術是一種能夠學習和弄通的語言,也是一種通過學習和實踐可以會「讀」與「說」的交流方式。「讀」指的是作品的視覺表述,「說」指的是創作出視覺表述。對作品形式分析的指導,主要是從色、形、構圖等藝術手法角度出發,理性地探討與分析作品造型的特徵與特點。在欣賞過程中對提高學生作品形式分析能力的策略指導大致有以下幾種:
中國 1、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營造作品形式分析的學習平台。

現代教育技術形、聲、色並茂,教育表現手法多樣,富於變化的多樣性,對欣賞過程中付諸於視覺形式的美術作品,都能在現代教育技術作用下,完成形象、線條、色彩、肌理、質感、空間視覺直觀性的再現,易於營造良好的欣賞教學的氛圍,宜於在此種氛圍中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作品的欣賞。
2、利用比較欣賞把相關的美術作品置於同一欣賞環境中,提高分析能力,加深理解。

作品的比較能產生雄辨的說服力,有較強的針對性。在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把同一畫家不同時期相關題材的作品、不同畫種同一題材的作品、不同民族、國家同一題材的作品、同一繪畫內容不同處理樣式的作品置於同一欣賞環境中,課題研究者將對欣賞作一分析與比較的深度思考。,美術論文,美術課件,美術教案,美術課例,美術課題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畫作品,國畫作品,手工製作 (四)畫面闡釋與對話交流的引導,美術論文,美術課件,美術教案,美術課例,美術課題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畫作品,國畫作品,手工製作
闡釋學運用到美術欣賞教學中,一方面可以改變傳統欣賞課堂中教師「霸佔」講台一統天下的「教」,轉到學生對美術作品真正的「學」上;另一方面闡釋學的運用有利於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欣賞課主要培養學生的視覺能力和語言能力,學生不但要會用眼睛分析美術作品,還要學慣用語言表達理解,如果教師重視學生對畫面描述能力的培養,重視對觀看作品後感覺的表達,重視對作品作出評價能力的培養,那麼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作品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就可能成為現實。提高的將是包括思維、創造、感覺、人文精神在內的學生的整體素質。本課題在欣賞過程中對提高學生闡釋交流能力的培養策略基本從以下幾方面開始:

1、對話氛圍的創設:對話是人類的一種特殊語言交流方式。
在對 話中,交流雙方很快達到視野融合。在融合中,相互擴大眼界,使精神生活進入新的更高的層次。這里說的「對話」不是日常生活中的隨便交談,而是在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創設的一種平等、開放、自由、民主、協調的具有情趣和美感的氛圍。能夠在此間激發學生對作品發表有新意的見解,能夠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作品之間產生多向交流,成為真正有「人」、以「人」為主的欣賞學習。

F 新課程標准使我們認識到,教學本質之一是交往,把教學本質定位為交往,是對教學過程的正本清源。"那麼,如何實現這種交往?合作學習不失為一種比較理想的方式。在美術欣賞過程中,無論是對作品主題等的描述,還是對作品的形式分析,或者是對欣賞作品的價值判斷,合作學習都可能開啟學生的新思路,帶給學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增強學生間的合作意識。

2、描述能力的培養:在欣賞活動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用語言對作品進行描述。一方面教師有目的的對作品的適當描述可以喚起學生審美的體驗;另一方面描述能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藝術作品,能有力地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是學生對作品進行美術評論的一個重要基礎和途徑。本課題在欣賞中通過教師半成品式的描述引導來培養學生的描述能力。比如:媽格利特的《比利牛斯山之城》,是一幅超現實主義繪畫,對兒童來講,接受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一個學生對這幅作品的描述,非常漂亮地道出了超現實主義繪畫之美「……白雲漂浮的藍天,浪潮拍岸的大海,城堡高距的巨岩,這些尋常的景物重新在一起,構成了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另一個世界,不免令人驚異。在畫家媽格利特的想像世界裡,可以違反地球引力的存在,而讓巨岩好象白雲一樣漂浮在空中!」

3、差距欣賞的開發:學生與被欣賞作品之間存在著差距,差距妨礙著他們對作品的理解。在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利用學生與作品的差距,引導學生以自己的知識和體驗,主動地去理解作品,充分利用這種差距的積極因素,鼓勵學生努力探索的精神。在研究中通過學生生活實際差異與文化差異兩方面來展開,使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理解落到實處。比如:學生有各種各樣的的氣質與個性,有的天真活潑,有的沉穩少語。欣賞藝術作品時,往往會受其影響。一位六年級的女學生性格開朗,喜歡色調明快的藝術作品,所以不喜歡拉菲爾的名作《椅中聖母》,雖然她知道這是世界名作,也承認畫得非常出色。和那些准備把畫掛在家中最明顯位置的同學相比,她要把畫藏在床下,因為她覺得「畫面太暗,有點沉悶」。這不能被認為是一種格調低下的反映,恰恰是在理解中的主動選擇。

4、人文精神的強化:在目前的欣賞課堂中,一些教師對作品的講解只偏重於技能技巧方面的分析,忽視了人文精神的教育。欣賞中作品的形式因素與作者的理念之間內在的聯系被忽略,人文精神勢必被忽略,使學生造成這樣的錯覺:作品的技能技巧與作品的理念是毫不相關的。本課題通過欣賞過程中對人文精神的強化,提高了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深層次思考。比如:欣賞米勒<的拾穗》,單從色彩、光線、構圖等方面去分析畫面,是遠遠不夠的。這些色彩、光線、構圖的處理,其實都是為了表現米勒對法國農民的深情熱愛。

(五)欣賞與創作相結合的倡導
在美術欣賞活動中,我們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對話,不是說教師不可以作任何背景知識的介紹和講解。相反,適當背景鋪墊是為了對話的進一步深入展開。在這過程中,教師以平等的態度參與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同時引導學生指出作品存在的問題,允許學生對作品作各種符合自身要求的改動性創造,進一步提高和加深對被欣賞作品的理解和體會。如在欣賞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後,同學們對這幅名畫的歷史及藝術特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就趁熱打鐵,提倡學生結合現實進行自己心目中的蒙娜麗莎形象再創作,結果出現了《舞台上的蒙娜麗莎》《穿工作服的蒙娜麗莎》《象媽媽的蒙娜麗莎》《胖胖的蒙娜麗莎》等等。

(六)美術評論短文撰寫的激導,美
艾斯納的DBAE美術教學思想中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美術評論能力的培養。在DBAE教學中,美術評論決不是要學生尋求對一幅美術作品的標准答案。學生通過與美術作品的「對話」,增強了視覺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一方面體現在對作品的描述、闡釋過程中,另一方面可通過書面形式表現出來。本課題通過欣賞後寫評論短句、評論短文的策略指導,促使學生積極參加討論,進行美術評論,並物化為文字形式,進一步深化了欣賞見識,提高了欣賞能力。如在欣賞補充教材《韓熙載夜宴圖》時,學生立刻被整件作品五段式有機聯系的形式相吸引,教師用錄音根據畫面內容分別播放琵琶演奏、舞曲、輕音樂、笛子和篳篥演奏,引導學生隨音樂而感受夜宴圖的具體內容。學生談感受時,有的說:「夜宴圖首尾統一了聽琵琶演奏、觀舞、休息、聽笛和篳篥演奏、送別五個場面好象看小人書,是一個小小的故事。」有的說:「夜宴圖中這么多人,或站或坐、或正或倒、或抑或靠或動或靜,簡直是生動豐富。」有的說:「畫面顏色金碧輝煌而又古樸可愛,紅綠色相穿插,大塊黑白相間隔,有對比有呼應,色彩不多,卻非常豐富。」

五、突出人文精神與創設對話平台的欣賞實踐反思
1、有利於教師全面綜合、完善的美術教育觀的樹立,美術論文,美術課件,美術教案,美術課例,美術課題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畫作品,國畫作品,手工製作
由於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快速發展,人文精神正在不同社會領域不斷突顯。當今美術教育界在人本主義理論的影響下,揉和了費德曼教授提出的探究型欣賞教學法與DBAE四階段審美教學模式之優點,在美國已逐漸被「全面綜合性的美術教育」所取代,成為一種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的新思想、新模式。全面綜合的美術教育關注的是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對學生的美術學科教育負責,同時對學生的整體發展負責。全面綜合的美術教育標志著學校教育從美術學科教育向美術文化教育發展。美術文化教育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啟迪人生,關懷生命,提倡審美——利於人格的健全發展。美術文化教育最有價值的超越是培養多元開放的文化胸襟——利於創造性學力的培養。「美術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綜合性質的人類活動之一」(尹少淳《走近美術》),因此,提倡審美和人文精神教育,在欣賞過程中展開全面綜合的完善人格的欣賞活動,必將促使學生人文教育觀念的植根,有利於教師全面綜合、完善的美術教育觀的樹立。
,美術論文,美術課件,美術教案,美術課例,美術課題研究,素描作品,水粉作品,油畫作品,國畫作品,手工製作
2、有利於教師對美術課程教育理念的實踐
新的美術課程標准闡述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課程標准指出,我們應當相信每個學生都具備學習美術的能力,均能在自身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因而美術課程要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形成其健全的人格。在課程內容上強調課程的基本內容必須具備基礎性,是對學生未來發展有用的,同時要注意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素質差異。美術學習應當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基礎。因此,關注學生的欣賞學習,把教師情感因素添加到欣賞教學中去,保證思維、情感、行動的整合,欣賞內容與學生的基本需要及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在課題研究中得到了生動、活潑的個案例證,必將充實研究者對新課程教育理念的認識
3、有利於學生欣賞評價和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
美術欣賞教學過程的本質是交往。「因為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表現而無實質性交往發生的「教學」是假教學」(余文森《教學是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在欣賞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改變學生學習方式過於單調的局面。在欣賞過程中採用滲透自主學習和探索性學習的合作方式,在欣賞成果的闡述上本著「為促進學生發展而評價」的理念,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欣賞學習狀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欣賞能力和藝術批評的水平;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多方收集美術作品,對感興趣的美術欣賞作品上得獨特的見解,大大地提高了學生欣賞評價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4、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欣賞能力的發展
「培養創造性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今天能得到這樣廣泛的重視,與人本主義心理學對創造性意義的拓展是不無關系的。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富有創造性是健康人格的表徵之一,它賦予了創造性較之從前廣泛和普遍得多的意義——創造性可以表現在人們所從事的任何活動之中。人們無論做什麼,都應該以創造性的態度或精神去做,這種態度或精神是根植於人的本性特徵中。創造能力不但包括創新的精神與意識,還包括將新的觀念轉化成為具體事物的能力。所以新的美術課程標准提出要特別注意對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的培養,應多方面、多維度、多層次地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並且要培養學生將創新觀念轉化成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鼓勵學生主動進行綜合性、探索性學習,學會發現問題、探究問題,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老子所著《道德經》的開篇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突出人文精神的美術欣賞教學強調對話與交流,可謂是「教可教,非常教;本可本,非常本。」這種美術欣賞學習中的教師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師的主導作用更多地體現在對學生欣賞活動中的指導和點撥。教有課本,但已非傳統意義上的課本,生活中到處是美術欣賞的內容。人的自信一半來自自己,一半來自別人。一個人如果從來就不欣賞自己,他就不會擁有自信;一個人如果從來沒有被欣賞,他就不會獲得自信。美術欣賞,欣賞名作,欣賞自己,被別人欣賞。對話可存,人文可存.

http://www.21blue.cn/e/List/List_98.html

⑶ 如何教小學生欣賞美術

《美術課程標准》指出,欣賞是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學習領域,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它是指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逐步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學習領域,欣賞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間來回碰撞,從中升華出各種能力,同時也使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像能力。雕塑大師羅丹曾說過:「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美術教學中,教師的任務就是讓學生用慧眼去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這一點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教師要不斷地豐富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手段,採取多種形式搞好美術欣賞教學。
一、充分運用多媒體創造別樣的美術欣賞意境
欣賞本身需要以強烈而直接的視覺感受為基礎,而多媒體具有強大的圖形功能、豐富的色彩和逼真的音響效果,能以多種方式傳播信息,並能提供友好便利的交往方式。通過視覺、聽覺、乃至觸覺等多種方式,多媒體可以將多種感官活動融為一體,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感受到美的氛圍,更易讓學生進入創造的情境中去。
如在上二年級《雄偉的塔》這一課時,課前幾分鍾伴隨著優美的音樂,多媒體大屏幕循環滾動播放各種塔的圖片,我和學生一起美美地欣賞圖片,並提出問題。然後,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從而為他們營造了一個快樂、輕松的學習空間,也為下面的新課講解做了鋪墊。在上《會變的線條》這一課時,我用一段線條魔術動畫來導入,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魔術動畫更為直接形象,聲形並茂,為下面更好地豐富學生的想像力和激發他們的創造能力做了鋪墊。隨著輕松的音樂,小小線條在屏幕上奇妙地變化著,學生時時發出贊嘆聲,這一段線條魔術動畫用多變的線條來展示教學內容,從而激發了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點燃了學生「創新的火花」。
二、引導學生從畫面和情感兩個方面去欣賞和分析美術作品
在欣賞美術作品尤其是名家名畫時,教師應從畫面和情感兩個方面去引導學生欣賞和分析美術作品。教師可採用討論法、發現法、探究法、講授法等方法來進行教學,並提出問題,學生小組合作探究,針對教師設置的問題進行賞析和交流探討,從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形成民主、輕松、舒暢的學習氣氛,讓學生體會到課堂是自己活動的天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在六年級美術欣賞教學中,我讓學生賞析劉文西的國畫作品《黃土情》,結合畫面我用誘導性的語言、啟發式的提問,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欣賞、去發現、去思考,由淺入深,逐層深入。我先通過出示該幅作品,創造了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視覺上對作品有了初步的感受。然後,我提出問題:畫家筆下的安塞腰鼓是怎麼樣的呢?學生根據教師有針對性的設問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賞析和探討。接著,我從這幅畫的構圖、畫中線條的用筆、墨色的變化、線條的粗細等方面去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交流。教師圍繞畫的一些表現技法、內容、形式等方面來進行問題設置,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可以加強學生對美術專業知識特別是對國畫的理解。在互動式的交流中,教師還應傾聽學生的見解,循循善誘,耐心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討論學習中,提升了自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設計讓每個學生都有效地參與到了課堂教學中,體現了生態課堂的教學理念。
任何美術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創造出來的,畫家在創作繪畫作品時,定會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所創作的作品也一定蘊涵著當時的歷史文化和時代背景等內涵。在美術欣賞教學時,教師不能單講技法,要把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去讓學生體驗感受。因此,賞析環節中的情感分析的設計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在教學《我喜歡的鳥》這一課時,我讓學生欣賞了齊白石的國畫《和平鴿》。在情感分析設計中,我提出問題:畫家齊白石筆下的鴿子多麼生動啊,你們知道這幅畫的寓意嗎?他為什麼要畫這幅畫?然後,我讓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和探討來理解作品的內涵,了解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同時,我還創造了一些教學情境,如作者生活經歷的介紹,來幫助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境,體會畫家傳達給我們的情感,體會齊白石想要表現的思想內涵。這樣的情感分析設計喚起了學生熱愛和平的情感,達到了藝術審美與道德教育的統一,促進了學生人格的發展。最後,我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了總結性的評價,進一步讓學生了解並掌握欣賞繪畫作品是一個怎樣的過程,需要從哪些方面去觀察、思考、討論,從而使學生真正學會了欣賞繪畫作品的方法。
三、欣賞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並給予恰當的評價
欣賞過程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原則,教師不能一味地注重欣賞的結果,而是要特別關注學生審美欣賞的過程。欣賞並非是單純的觀賞,它同時也是一個尋找、發現、探索和思考的過程。欣賞環節的設計要關注學生主體的審美情趣的培養,關注學生的審美參與、主體體驗和主體評析,從而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掌握了該從哪些方面去欣賞、評價一幅畫的方法,這種由學生自己在相互的交流合作和探討中得出的結論,遠比教師直接告知的更為有效。「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孩子的眼光和角度都是不同的,他們的看法也許是幼稚和片面的,但只要是真切的感受,我們就應該給予尊重和認可。在欣賞過程中,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和人格,以一種平等、博愛、寬容、引導的心態來對待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的身心都能夠得到自由的表現和舒展。教師不能輕易批評學生的審美觀點,只有這樣才能讓每位學生都能輕松地講出自己的感受和觀點,從而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
總之,美術欣賞教學極為重要。欣賞的過程是一個開放的、互動的、愉悅的過程,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用「智慧」收獲著知識。在今後的美術教學中,我將以先進的教學思想為指導,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欣賞中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從而真正達到欣賞教學的目的,並使美術欣賞教學成為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促進學生智力和身心健康發展的有力手段!

⑷ 我需要蘇教版小學一年級美術課件和教學設計《這就是我呀》和《手印變變變》。好的狂加分。在線等,跪求。

教學設計《這就是我呀》
課時: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學目的:
1、認知目標:觀察自己的面部特徵,了解五官的形狀與特點。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抓住五官的特點並表現的能力。
通過比較自己與同學的五官的不同,從而了解五官的 特點與 差異。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激發學生通過表現自己的臉表現自己的性格特點。
教學重點:大膽畫出自己的相貌,抓住五官特點,表現自己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能找出自己五官與同學的不同,了解五官的差異才有了每個人不同 的面貌。
教學准備:鏡子、表現工具(自選)。
註:兩節課連堂完成本課學習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教學活動——設計思路——教學反思
一、情景設置,激發興趣
1、游戲:首先所有學生閉上眼,趴在桌上,然後選4位同學藏在面具後,讓大家認是誰。
問:你能認出他們是誰嗎?
問:為什麼我們可以一下子認出每個人是誰?
生:學生會從服裝、頭發、空缺的位置來判斷。
教師引導:露出眼睛、眉毛,臉。
問:每個人區別最大的是哪裡?
生:臉。
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引導學生關注人物的臉部特點。
發現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強烈的好奇心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每節課都應考慮更為豐富 的形式吸引學生、激發興趣。
二、觀察分析,了解自畫像。
1、了解人們的相貌的區別。
師:為什麼老師能區分大家呢?
生:因為我們每個人長得不一樣,所以老師認識我們。
師:是什麼不一樣呢?
生:是五官、臉形、發型不同。
師:誰能說說自己的特點?
生:我的臉圓圓的、眼睛大大的,扎著兩個翹翹的辮子。
(多請幾個小朋友說)
引導學生用正確的觀察方法觀察人物的主要特點。
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之一就是要學生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相貌特點。並知道自己的相貌特點。
通過賞析畫家作品,了解簡單的美術知識。
從感覺想造型表現轉化。
用手摸摸看,有什麼感覺?(互相討論、觀察)
2、出示課題:《這就是我呀》
3、你認為自己什麼表情畫起來最好看:(對鏡子做表情欣賞,請幾位表情生動的同學上台表演)。
4、欣賞課本范作,觀察不同的表現方法。
問:小朋友為什麼把自己畫成這樣?(邊欣賞邊分析表現形式)
學生的回答不能確定。
5、賞析徐悲鴻《自畫像》
師:看看畫家筆下的自己。知道徐悲鴻嗎?
——他是我國近代著名的畫家,早年留學歐洲學習西方油畫,回國後結合我國傳統繪畫「中國畫」創造了很多優秀作品,其中,他最擅長畫馬。他筆下的馬栩栩如生。
師:知道這張畫是用什麼畫的嗎?
生:油畫。(教師提醒)
三、學生作畫,教師巡視。
1、學生作業。
師:你們想怎樣畫自己?(請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是什麼樣的表情或自己最美的時候。
2、帶了小鏡子的同學可以看看鏡子中的自己,作出一個表情試試。別忘了抓住自己五官的特點。
3、本課時完成基本形的表現
雖然認識自己,但不一定畫得出來。藉助小鏡子更直接的、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五官特點。進行個別針對性輔導,鼓勵好的,指出不足,幫助有困難學生.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畫自己,並剪下來,粘貼到一張紙上,全班同學的集體照。
增強集體意識,感受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
教學重點:畫好自己,並剪貼。
教學難點:大膽表現,抓住特點。
教學准備:剪刀、膠水、一張大紙。
1、以頭部為主,主要表現面部特徵。自由作色,大膽表現。
2、及時表揚落筆肯定、表現大膽、畫出自己特點和個性的作業。
3、對表現拘謹的孩子作鼓勵性指導。
四、欣賞評價及教學延伸。
1、點評:選3-4張較好的畫,請作者自己從構圖、色彩、表現手法、表現心情等方面講解。
2、學生評價。
3、分小組欣賞,每組選1-3張作業展示在黑板上,介紹挑選原因。
4、把所有作業貼在大紙上。
師:這是我們全班的集體照,長相不一樣,個性不同但都聰明、可愛、充滿自信。
學生的自由評價可以顯現出學生自己的審美特點。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我很喜歡這種形式,希望能以次增強班級集體意識。
我將進一步了解班級「集體照」的再次利

閱讀全文

與畫家筆下的色彩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