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構建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主觀能動性是人自身積極主動地去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意向,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的前提就是要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當今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就是打破傳統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從「要我學」到「我要學」有一個質的變化。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既是新課標對教師的要求,也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關鍵。
新的教學理念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傳統的教學,教支配學,師生關系成為: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給,你收。學生成為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主觀能動性根本無法發揮出來。此教學方式嚴重窒息了學生的思維和能力,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發展,反而成為一種發展的強大阻力。數學家皮亞傑說過「一切真理都要由學生自己獲得,或者由他們主動發現,至少由他們重建而不是簡單地傳遞。」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必須通過他們自身的主觀努力才能實現。如何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我覺得應該做到如下:
一、做好減負工作
「考——教師的法寶,分——學生的命根。」「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這種教育方式已嚴重阻礙了學生智能的發展,「減負」喊了多年,但表面的素質教育,實質上的應試教育仍大量存在。究其原因,從根本上講,以分取人的升學制度,造成學校領導者追求高升學率的辦學思想,也就有了以學生考試成績為主來評價教師工作業績的管理制度。農村的基礎教育比較薄弱,絕大部分教師的素質達不到創新教育的要求。於是,「時間+汗水+題海戰術」就成了大多教師的法寶,他們就把學生推上「書山」。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使得他們又把大量的學習資料塞進學生的書包。學生整日在題海中摸打滾爬,頭昏腦脹,不堪重負,主觀能動性怎能發揮出來?
「減負」是一項艱巨的教育工程,需要家庭、社會、學校聯合互動,齊抓共管。國家應建立一套以考核學生整體素質為宗旨的教育評價體系,從改變人們傳統的教育觀念入手,加大宣傳力度。教育主管部門要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一抓到底,打持久戰。學校領導要更新辦學思想,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優化課堂教學,摘掉學生身上沉重的學習枷鎖,給他們鑄造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二、把好課堂教學關,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主動學習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實現學生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與之密切相關。要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教師必須把好「課堂教學」關。
1、創設和諧、溫馨的課堂氣氛
有的教師採用「警察式」的課堂教學管理,總是板著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動輒就訓斥一番。學生緊綳著心弦,學習的主動性還怎麼發揮?教師要真正樹立教育民主的思想,努力營造和諧、溫馨的課堂教學氛圍。溫和的教態,幽默的談吐,真誠地相待,使得師生關系融洽,心靈相通。師生之間既有追求知識的共振,又有思想交流的情感上的共鳴,這樣的情景才有利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2、 教法靈活,精講精煉
千篇一律的教法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教師要結合教材特點採取靈活多變的教法,設法讓學生感到有新意,有新意才會有興趣,有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探索。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利用現代教學手段,以目標教學為基調,結合「以讀代講」法、「情景教學法」交叉進行,靈活多變,學生興趣高昂,積極思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精講要結合精練。設計課堂練習,題型要新穎,量少而精,有梯度,同時結合討論、辨證、動手實驗等活動,學生既掌握了知識要點,學習又有興趣,這樣主觀能動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3、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恰當的問題情境能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把教學活動安排在一定的合乎實際的教學情境之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積極進行問題情境之中,自覺地思考問題,主動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如教學「10的加減法」時,安排了這樣的情境:電腦演示「小雞吃食」的動畫故事情節(有一個小朋友拿出兩個食盤喂小雞。出現了左盤4隻,右盤6隻),鼓勵學生提出數學問題,要求學生根據這個畫面提出問題,並列式計算。這個問題提出以後,學生就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激發了學生想像和猜測的慾望。他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1)一共有幾只小雞吃食?(6十4=10)。(2)左盤吃食的小雞比右盤少幾只?(6-4=2)。(3)一共有10隻小雞吃食,左盤4隻,右盤有幾只?(10-4=6)。其中,提出第1、2、3個問題的學生人數依次遞減,也有極個別的學生提出其它問題,共提問題6個,有兩個錯誤。教師順水推舟引入新課。這個情境問題的創設不僅包含了與數學知識內容有關的信息,還包括那些與問題聯系在一起的事物背景。它能使學生發現生活中蘊藏的數學知識,反映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實際」這樣一個道理,使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了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三、 讓學生在競爭過程中主動學習引導健康的競爭,激發雄心壯志,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策略之一。1、課堂上創造競爭的環境,激勵學生產生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激情,將會調動學生身心的巨大潛能去克服困難,去積極思維,去大膽實踐。如在計算教學中經常設計「爭當速算標兵」、「奪紅旗」、「開火車」、「數學接力賽」等游戲活動,學生對這些游戲特別感興趣,並且在競爭中把個人與集體融合起來,形成了團結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道德品質。在應用題教學中設計一些「解題能手」、「爭當智慧星」、「評選火箭組」等競賽活動,培養了學生鍥而不舍的進取精神,更鼓勵了那些肯動腦筋、勤於思考、勇於攀登的奮斗精神。2、設置合理科學的評價方式,引導學生沿著健康軌道開展競爭。在學習上不僅賽知識、技能,還要賽習慣、意志力,賽學習方法,賽思維的敏捷性、嚴密性、獨創性,賽語言的表達是否流利、簡潔、完整、准確。不把考試的分數作為唯一評價標准。如學習有困難的同學經歷了艱苦努力,取得了進步,與考試分數第一名的同學同樣得到肯定和贊揚。對取得同樣高的分數的同學,還要評比誰的方法更優越、誰的解題思路更簡捷。從而讓學生朝著更高的標准努力。3、樹立學習的榜樣。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課堂教學中,常選擇時機給同學們講述優秀少先隊員的故事;講述科學家的故事;講述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奮斗事跡;有了競爭意識,同學們在學習上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學習效率也就會提高。
四、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創新
創新能力的培養得從小學教學開始抓起,在教學中對小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主要是指激發學生創造慾望、創新意識,形成有利於創造的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和獲取嘗試創造的初步方法,主動學習是創新的基礎,創新過程是主動學習的真實體現。1、營造創新氛圍,細心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小學生的特點之一是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什麼都感到新奇,對什麼都要問個「為什麼?」而好奇心是創造的起源,正是獨創思維的火花的閃現,教學時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如教師微笑的面龐,親切的話語,信任的目光,平等的角色使學生如沐春風之中,感到安全,心情舒暢,學生便會有許許多多稀奇古怪的念頭涌現,思路開闊,思維敏捷。教師加以鼓勵、啟發、誘導、呵護他們的好奇心,便會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2、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樹立自信心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不怕說錯。膽小、內向的孩子不利於創造,而勇敢、自信的性格是創造的重要條件,要讓學生說自己所想到的,說自己所看到的;允許他們說錯,說不完整的還可以補充,允許他們提出質疑。在教學中,若遇到學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不是隨便指責,應及時鼓勵並大加贊賞。
總之,學校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要積極探討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方法,才能使學生自主學習,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教師要善於營造平等交流的氛圍,重視學生「問」創造條件讓學生「做」,選擇時機讓學生「寫」並注意「問」「做」「寫」的結合,把學習的主權還給孩子,讓學生在課堂上釋放生命的活力,閃耀智慧的光芒,飛揚起自主的個性,讓數學課堂既扎扎實實,又充盈活力。
⑵ 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摘要]我們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教學實踐中發揮教師教學藝術,通過創設有效教學情境、營造和諧教學氛圍,突出學生主體、應用現代教育手段、聯系生活實際等策略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讓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新課程引領教學理念的更新,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潛心研究新課程標准,研究教材和學生,採取恰當的方法和策略,優化自己的教學,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數學學習氛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一、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數學課程標准》強調:「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著名特級教師於漪也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見,一個精彩的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出一個十分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見過的車輪是什麼形狀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車輪嗎?為什麼?」「那麼橢圓也是沒棱沒角的,橢圓形的行不行?」隨著這幾個問題的討論,促使學生進入深思,教師順勢引導,把學生的思維逼近圓的特徵。這樣的教學,學生容易理解,又能激發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愛學、樂學、會學、善學,從而增進知識,增長才幹。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我經常採用表演游戲、編講故事、製造懸念等,具體教學中可根據班級學生情況具體掌握。比如我在教學「最小公倍數」時是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的:在美麗的太湖邊上有一個小漁村,村裡住著一老一少兩個漁夫。有一年,他們從4月1日起開始打魚,並且每個人都給自己訂了一條規矩。老漁夫說:「我連續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輕的漁夫說:我連續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路遠的朋友想趁他們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們,同時想享受一次新鮮美味的「太湖魚宴」。可他不知道選哪個日子去才能同時碰到他倆,同學們,你們會幫他們選一選嗎?(屏幕上打出兩個漁夫的對話和一張四月份的日歷)這樣創境入課,象磁鐵一樣,一開始就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漣漪,產生急欲一聽的感染力,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二、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增強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學環境與學習有著必然的聯系。民主、平等、和諧、互動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學習的思維處於最佳的狀態,而緊張的課堂氣氛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教師要對所教的科目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愛好,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要轉變角色,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某一位老師,必然也喜歡這位老師上的課,形成老師越喜歡我,我越喜歡這位老師的課,越學越起勁的良性循環。所以教師要愛每一個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都喜歡的老師。教師的每一個親切的稱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關切的手勢和充滿愛意的微笑都可以無形中縮短師生情感上的距離。最後,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共同探究知識,共同解決問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使課堂充滿激情與活力,這樣的課堂必然高效。
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領學生自主探究。
新課程把「自主探究性學習」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其目的是從根本上改變以單純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落後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增強探究意識,學會探究式學習,在能動的參與和探究中自主獲取知識。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讓學生組成四人小組合作探究,利用手中的工具,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圓,看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多。同學們情緒高漲,思路各異,有的小組竟然用了五、六種畫圓的方法,如用圓規畫圓;把圓形物體放在本上沿著它的邊畫圓,用繩子和鉛筆畫圓;用圖釘、繩子和鉛筆畫圓等等。在用繩子和鉛筆畫圓時,中間的學生按住繩子,其餘同學用接力的方法把圓完整,還有的轉不動筆就乾脆轉本子。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從而使學生和諧地發展。應該說:只有在課堂教學把探究式學習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擺正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高效課堂的構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四、應用現代教育手段,點燃課堂趣味亮點
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多媒體,為課堂教學創造了圖文並茂、聲色俱佳、動靜皆宜、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景,使課堂教學更加充滿活力。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比傳統的教學手段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在學生的知識建構過程中能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止為動態,變復雜為簡單,變枯燥為有趣。在教學「角的度量」一課時,我們用flash設計一些新穎動畫課件,演繹引領做角、玩角、變角等一系列遞進學習活動,學生通過對動畫的觀察,從認識靜態的角過渡到了認識動態的角,並在這個動態變化中體會、理解、認識了廣義的角。在此基礎上課件再出示兩個一樣大的角(角1的邊長一些,角2的邊短一些),讓學生猜想這兩個角的大小。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有的說角1大,有的說一樣大。然後,教師課件演示把兩個角移動在一起正好重合。這就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到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跟邊的長短沒有關系。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畫面清晰,直觀動感,趣味橫生,學生看得仔細,想得認真,既獲得了正確、清晰的概念,又能充分感知到知識的形成過程,自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
五、聯系生活實際,,重視數學實際應用
任何知識均來源於生活,數學知識也不例外。新課程倡導「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識的和富有挑戰性的。」強調「數學應來源於生活,又要運用於生活。」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挖掘教材生活因素,從小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把數學內容與數學現實聯系起來,給學習材料以豐富的現實背景。啟發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把應用的意識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中,使學生通過數學課堂學習增進對數學的理解,體驗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數學的學習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之上的,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例如在教了"兩步計算應用題"後,教師在教室裡面布置了一個簡易花店,標上"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問:老師想買7支菊花可只帶了30元,你們說老師帶的錢夠嗎?那你能幫老師想辦法嗎?老師又想買一束又漂亮又實惠的花,請你幫老師設計一個買花方案。此時,學生的學習慾望大增,學習興趣高漲。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但掌握了知識點,更重要的是通過它讓學生展開了想像的翅膀,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掌握了技能,激發了他們的自主創新意識。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在教學"7的組成"時,可先讓學生到操場上揀7個小石子,然後在畫有一個圓圈的桌上反復投擲並記錄每次投擲後圈內、外的石子數,從而使學生在游戲中感知和更新數的組成;在"元、角、分"的教學中,可開展模擬購物活動;在"分類統計"的教學中,可讓學生統計一周所要學的功課,每門功課的節數等;在"比和比例"的教學中,可讓學生測量計算操場邊的水杉樹高……
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我們必須深諳新課程理念,使教學風格朴實一點,教學方式靈巧一點,雙基訓練扎實一點,教學容量厚實一點,學生思維活躍一點。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動」起來,個個「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在快樂輕松中主動學習數學。總之,讓學生真正成為具有靈性的人,成為生命涌動的主體,這也是新課程小學生數學課堂學習充盈活力的詩意追尋。
⑶ 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概念課堂教學
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打造高效課堂是當今課改的一項重要內容,每一名教育教學工作者,在教學中都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初中物理教學要構建高效課堂,就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正如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的:「人的內心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這句名言明確地告誡我們:要打造高效課堂,就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徵,讓他們「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
一、抓住學生特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認為:「教育者的藝術表現在使學生能夠透徹地、迅速地、愉快地學習知識技能.」教學的技巧和藝術就是要使學生渴望獲得知識和不斷追求真理,並帶有強烈的情緒色彩去探索、認識客觀世界,所以教學過程必須遵循這一真理,精心設計教學程序,以啟迪學生的心靈,點燃其思維的火花,來激發學生的情感、興趣和意志,使學生的認識活動成為一種樂趣、成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學藝術的表現,首先在於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設激勵性的探究活動,不斷滿足學生的成功心理期待,讓學生獲得充盈感來鞏固、提高學習興趣,由此使學生的學習信心、決心、恆心、毅力進一步得到加強,從心理上達到抗挫的目的.同時教師還要抓住教學內容的精髓,創設有利於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情境,並通過積極的引導使興趣保持持久,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另外物理學與生活實際關系密切,教師還要善於將探究問題與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現象聯系起來,因為學生對這樣的探究活動興趣盎然,必然想探究、愛探究.例如在教「光的折射」現象時,介紹一個實驗情境:實驗裝置是一個玻璃槽中裝水,水中插上一個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貼一條用塑料紙剪成的魚,讓幾個學生各用一根鋼絲猛刺水中的魚.由於學生總認為眼睛所看到的魚的位置與其真實位置一樣,在這樣錯誤的前科學概念的影響下,自然會出現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對一些自然現象憑自己的經驗或直覺形成錯誤的判斷.教師把泡沫片從水中提起來,發現幾根鋼絲都落在魚的上方,接著說:要知道這個道理,就得學習「光的折射」現象.
二、巧妙誘導啟發,培養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斯賓塞指出:「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探究性教學法的前提是「自主學習」
.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在好奇心驅使下、以問題為導向、學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內容和形式都十分豐富的學習活動,是根據青少年身心特點提出的學習方法,是培養現代公民和創新人才的需要,是物理教學改革和研究的重要課題,是探索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整合.
其次,在小組內進行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其中有一部分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常常受挫,因而有一些學生不能或不願意進行探究學習,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厭學心理,還有一些學生因屢屢不能獲得探究學習的成功,影響了學業.基於上述問題,我們進行了一定的調查和研究,初步歸納總結出學生受挫的主要原因及解決問題的對策.(1)性格內向,不善與人溝通;(2)學習基礎差,有自卑心理;(3)適應性不強,沒有掌握探究方法.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提出了以下對策:(1)舉行活動,鼓勵參與;(2)樹立自信,補習功課;(3)相機誘導,授之以漁.
教師在小組探究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兼顧到個體學習發展過程,僅以部分「優生」的行為作為學習節奏的標尺而演繹學習進程,導致部分學生沒有收獲而沮喪,不再願意主動參與小組探究學習,就會導致探究教學法效果不佳,就不能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三、創設愉悅的學習環境,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創設有利於科學探究的教學情境,是每個物理教師應認真思考並付諸實踐的一項重要工作.愉悅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學生投入學習,能使學生在自然和諧的氛圍中進行探究學習.教師要積極營造有利於學生好奇、感悟、反思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到物理學科是那樣生動、有趣;要努力構建有利於學生想像、質疑、理性思維的學習環境,想方設法創設民主、平等、自由的學習空間.這就要求教者周密思考,做好必要的准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巧妙設置探究問題,科學安排探究作業,使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不斷提高.如在學習《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一節內容時,從實驗過渡到實際應用,我們設計了以下問題:將托盤天平做成不等臂的可以嗎?——引導學生想到托盤天平的製作原理;為什麼要調節天平?——引導學生想到在設計製作托盤天平時,要考慮到杠桿等臂和平衡螺母.學生的能力不斷提高就能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就能形成樂於學習、勤於動手、努力求知、發奮進取的積極狀態,從而避免產生學習受挫的誘因.
四、設計探究實驗,體驗科學探究成功的快樂
物理探究性實驗的實質是學生自主地進行實驗,在實驗前對於將要得到的實驗結果並無真正了解,通常由學生自主地進行各種探究活動,包括形成問題、提出假設、提出模型,進行實驗、觀察、測量、製作,對觀測結果或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解釋、評價和交流等,教師只做組織引導.如「密度」教學時,就可以指導學生「實驗探索」
,教師對教材可作創造性的處理,而不必完全形式化地依據教材展開和進行.密度是初中力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個教學難點,可以用「實驗——探索」貫穿全課.首先教師提出問題,拿出兩塊大小不同塗上顏色的金屬塊,問學生:能否很有把握地判定它們是否屬於同種物質?當學生感到困難時,教師指出:鑒別物質可以根據物質的特性來鑒別,只憑氣味、顏色、軟硬等這些物質的明顯特性來鑒別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探索物質的一種更隱蔽的特性,這種特性可以從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中發現.要求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出研究幾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關系的實驗方案.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誘導啟發:每一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能夠改變(如分別取幾塊大小不同的鐵、鋁等固體,幾杯體積不同的水、酒精等液體),分別測出每一種物質幾組對應的質量和體積,再來研究質量和體積之間的關系.接著讓學生分組設計實驗,開展全班討論,確定出最佳實驗方案,讓學生自選器材,分組實驗,得出數據,引導學生分析數據.對於同種物質體積越大質量越大,讓學生猜想:它們之間可能存在什麼關系?估計學生會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教師指出:質量與體積究竟是不是成正比關系,必須通過數據處理才能下結論.當學生發現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個恆量(成正比),不同種物質其比值不同,便可找出物質隱蔽著的重要特性m/v:其大小是由物質種類所決定的,反映了物質種類的一種特性,物理學上把物質具有這種特性叫做密度.這樣緊緊圍繞密度這個概念,創設情境置疑,讓學生大膽猜想,並設計實驗驗證猜想,教師善於啟發誘導,絲絲入扣,讓學生動手實驗主動探究,發現物理規律.當實驗探索發現伴隨著學生的學習過程時,學習將會充滿樂趣,將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
⑷ 如何實施數學教學高效課堂
新課程引領教學理念的更新,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潛心研究新課程標准,研究教材和學生,採取恰當的方法和策略,優化自己的教學,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數學學習氛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一、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課程標准》強調:「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著名特級教師於漪也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見,一個精彩的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出一個十分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見過的車輪是什麼形狀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車輪嗎?為什麼?」「那麼橢圓也是沒棱沒角的,橢圓形的行不行?」隨著這幾個問題的討論,促使學生進入深思,教師順勢引導,把學生的思維逼近圓的特徵。這樣的教學,學生容易理解,又能激發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愛學、樂學、會學、善學,從而增進知識,增長才幹。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我經常採用表演游戲、編講故事、製造懸念等,具體教學中可根據班級學生情況具體掌握。比如我在教學「最小公倍數」時是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的:在美麗的太湖邊上有一個小漁村,村裡住著一老一少兩個漁夫。有一年,他們從4月1日起開始打魚,並且每個人都給自己訂了一條規矩。老漁夫說:「我連續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輕的漁夫說:我連續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路遠的朋友想趁他們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們,同時想享受一次新鮮美味的「太湖魚宴」。可他不知道選哪個日子去才能同時碰到他倆,同學們,你們會幫他們選一選嗎?(屏幕上打出兩個漁夫的對話和一張四月份的日歷)這樣創境入課,象磁鐵一樣,一開始就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漣漪,產生急欲一聽的感染力,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二、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增強師生互動的有效性。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學環境與學習有著必然的聯系。民主、平等、和諧、互動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學習的思維處於最佳的狀態,而緊張的課堂氣氛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教師要對所教的科目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愛好,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要轉變角色,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某一位老師,必然也喜歡這位老師上的課,形成老師越喜歡我,我越喜歡這位老師的課,越學越起勁的良性循環。所以教師要愛每一個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都喜歡的老師。教師的每一個親切的稱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關切的手勢和充滿愛意的微笑都可以無形中縮短師生情感上的距離。最後,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共同探究知識,共同解決問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使課堂充滿激情與活力,這樣的課堂必然高效。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領學生自主探究。新課程把「自主探究性學習」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其目的是從根本上改變以單純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落後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增強探究意識,學會探究式學習,在能動的參與和探究中自主獲取知識。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讓學生組成四人小組合作探究,利用手中的工具,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圓,看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多。同學們情緒高漲,思路各異,有的小組竟然用了五、六種畫圓的方法,如用圓規畫圓;把圓形物體放在本上沿著它的邊畫圓,用繩子和鉛筆畫圓;用圖釘、繩子和鉛筆畫圓等等。在用繩子和鉛筆畫圓時,中間的學生按住繩子,其餘同學用接力的方法把圓完整,還有的轉不動筆就乾脆轉本子。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從而使學生和諧地發展。應該說:只有在課堂教學把探究式學習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擺正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高效課堂的構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四、應用現代教育手段,點燃課堂趣味亮點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多媒體,為課堂教學創造了圖文並茂、聲色俱佳、動靜皆宜、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景,使課堂教學更加充滿活力。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比傳統的教學手段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在學生的知識建構過程中能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止為動態,變復雜為簡單,變枯燥為有趣。在教學「角的度量」一課時,我們用flash設計一些新穎動畫課件,演繹引領做角、玩角、變角等一系列遞進學習活動,學生通過對動畫的觀察,從認識靜態的角過渡到了認識動態的角,並在這個動態變化中體會、理解、認識了廣義的角。在此基礎上課件再出示兩個一樣大的角(角1的邊長一些,角2的邊短一些),讓學生猜想這兩個角的大小。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有的說角1大,有的說一樣大。然後,教師課件演示把兩個角移動在一起正好重合。這就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到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跟邊的長短沒有關系。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畫面清晰,直觀動感,趣味橫生,學生看得仔細,想得認真,既獲得了正確、清晰的概念,又能充分感知到知識的形成過程,自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五、聯系生活實際,,重視數學實際應用任何知識均來源於生活,數學知識也不例外。新課程倡導「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識的和富有挑戰性的。」強調「數學應來源於生活,又要運用於生活。」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挖掘教材生活因素,從小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把數學內容與數學現實聯系起來,給學習材料以豐富的現實背景。啟發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把應用的意識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中,使學生通過數學課堂學習增進對數學的理解,體驗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數學的學習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之上的,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例如在教了"兩步計算應用題"後,教師在教室裡面布置了一個簡易花店,標上"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問:老師想買7支菊花可只帶了30元,你們說老師帶的錢夠嗎?那你能幫老師想法嗎?老師又想買一束又漂亮又實惠的花,請你幫老師設計一個買花方案。此時,學生的學習慾望大增,學習興趣高漲。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但掌握了知識點,更重要的是通過它讓學生了想像的翅膀,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掌握了技能,激發了他們的自主創新意識。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在教學"7的組成"時,可先讓學生到操場上揀7個小石子,然後在畫有一個圓圈的桌上反復投擲並記錄每次投擲後圈內、外的石子數,從而使學生在游戲中感知和更新數的組成;在"元、角、分"的教學中,可開展模擬購物活動;在"分類統計"的教學中,可讓學生統計一周所要學的功課,每門功課的節數等;在"比和比例"的教學中,可讓學生測量計算操場邊的水杉樹高……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我們必須深諳新課程理念,使教學風格朴實一點,教學方式靈巧一點,雙基訓練扎實一點,教學容量厚實一點,學生思維活躍一點。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動」起來,個個「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在快樂輕松中主動學習數學。總之,讓學生真正成為具有靈性的人,成為生命涌動的主體,這也是新課程小學生數學課堂學習充盈活力的詩意追尋。
⑸ k12體系是什麼
K12體系是復K12教育體系。
美國是世界上制教育質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它有完整的而獨特的教育體系,即K12教育體系。從整體上說,美國教育可以分為四個遞進的階段: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初中和高中)到高等教育。
【K-12】美國基礎教育的統稱。「K12」中的「K」代表Kindergarten(幼兒園),「12」代表12年級(相當於我國的高三)。「K-12」是指從幼兒園到12年級的教育,因此也被國際上用作對基礎教育階段的通稱。
(5)盈建科教學擴展閱讀:
K12,教育類專用名詞(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是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縮寫,現在普遍被用來代指基礎教育。
K12主要被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國家採用。
K12 是北美小學和中學教育的簡稱。這個短語是幼兒園到12年級的縮寫,是美國和加拿大的免費教育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年級。
⑹ 新課標教學中數學教師怎樣打造高效課堂
一、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數學課程標准》強調:「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著名特級教師於漪也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見,一個精彩的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出一個十分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見過的車輪是什麼形狀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車輪嗎?為什麼?」「那麼橢圓也是沒棱沒角的,橢圓形的行不行?」隨著這幾個問題的討論,促使學生進入深思,教師順勢引導,把學生的思維逼近圓的特徵。這樣的教學,學生容易理解,又能激發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愛學、樂學、會學、善學,從而增進知識,增長才幹。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我經常採用表演游戲、編講故事、製造懸念等,具體教學中可根據班級學生情況具體掌握。比如我在教學「最小公倍數」時是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的:在美麗的太湖邊上有一個小漁村,村裡住著一老一少兩個漁夫。有一年,他們從4月1日起開始打魚,並且每個人都給自己訂了一條規矩。老漁夫說:「我連續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輕的漁夫說:我連續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路遠的朋友想趁他們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們,同時想享受一次新鮮美味的「太湖魚宴」。可他不知道選哪個日子去才能同時碰到他倆,同學們,你們會幫他們選一選嗎?(屏幕上打出兩個漁夫的對話和一張四月份的日歷)這樣創境入課,象磁鐵一樣,一開始就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漣漪,產生急欲一聽的感染力,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二、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增強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學環境與學習有著必然的聯系。民主、平等、和諧、互動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學習的思維處於最佳的狀態,而緊張的課堂氣氛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教師要對所教的科目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愛好,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要轉變角色,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某一位老師,必然也喜歡這位老師上的課,形成老師越喜歡我,我越喜歡這位老師的課,越學越起勁的良性循環。所以教師要愛每一個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都喜歡的老師。教師的每一個親切的稱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關切的手勢和充滿愛意的微笑都可以無形中縮短師生情感上的距離。最後,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共同探究知識,共同解決問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使課堂充滿激情與活力,這樣的課堂必然高效。
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領學生自主探究。
新課程把「自主探究性學習」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其目的是從根本上改變以單純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落後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增強探究意識,學會探究式學習,在能動的參與和探究中自主獲取知識。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讓學生組成四人小組合作探究,利用手中的工具,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圓,看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多。同學們情緒高漲,思路各異,有的小組竟然用了五、六種畫圓的方法,如用圓規畫圓;把圓形物體放在本上沿著它的邊畫圓,用繩子和鉛筆畫圓;用圖釘、繩子和鉛筆畫圓等等。在用繩子和鉛筆畫圓時,中間的學生按住繩子,其餘同學用接力的方法把圓完整,還有的轉不動筆就乾脆轉本子。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從而使學生和諧地發展。應該說:只有在課堂教學把探究式學習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擺正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高效課堂的構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四、應用現代教育手段,點燃課堂趣味亮點
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多媒體,為課堂教學創造了圖文並茂、聲色俱佳、動靜皆宜、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景,使課堂教學更加充滿活力。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比傳統的教學手段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在學生的知識建構過程中能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止為動態,變復雜為簡單,變枯燥為有趣。在教學「角的度量」一課時,我們用flash設計一些新穎動畫課件,演繹引領做角、玩角、變角等一系列遞進學習活動,學生通過對動畫的觀察,從認識靜態的角過渡到了認識動態的角,並在這個動態變化中體會、理解、認識了廣義的角。在此基礎上課件再出示兩個一樣大的角(角1的邊長一些,角2的邊短一些),讓學生猜想這兩個角的大小。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有的說角1大,有的說一樣大。然後,教師課件演示把兩個角移動在一起正好重合。這就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到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跟邊的長短沒有關系。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畫面清晰,直觀動感,趣味橫生,學生看得仔細,想得認真,既獲得了正確、清晰的概念,又能充分感知到知識的形成過程,自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
五、聯系生活實際,,重視數學實際應用
任何知識均來源於生活,數學知識也不例外。新課程倡導「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識的和富有挑戰性的。」強調「數學應來源於生活,又要運用於生活。」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挖掘教材生活因素,從小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把數學內容與數學現實聯系起來,給學習材料以豐富的現實背景。啟發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把應用的意識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中,使學生通過數學課堂學習增進對數學的理解,體驗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數學的學習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之上的,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例如在教了"兩步計算應用題"後,教師在教室裡面布置了一個簡易花店,標上"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問:老師想買7支菊花可只帶了30元,你們說老師帶的錢夠嗎?那你能幫老師想辦法嗎?老師又想買一束又漂亮又實惠的花,請你幫老師設計一個買花方案。此時,學生的學習慾望大增,學習興趣高漲。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但掌握了知識點,更重要的是通過它讓學生展開了想像的翅膀,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掌握了技能,激發了他們的自主創新意識。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在教學"7的組成"時,可先讓學生到操場上揀7個小石子,然後在畫有一個圓圈的桌上反復投擲並記錄每次投擲後圈內、外的石子數,從而使學生在游戲中感知和更新數的組成;在"元、角、分"的教學中,可開展模擬購物活動;在"分類統計"的教學中,可讓學生統計一周所要學的功課,每門功課的節數等;在"比和比例"的教學中,可讓學生測量計算操場邊的水杉樹高……
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我們必須深諳新課程理念,使教學風格朴實一點,教學方式靈巧一點,雙基訓練扎實一點,教學容量厚實一點,學生思維活躍一點。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動」起來,個個「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在快樂輕松中主動學習數學。總之,讓學生真正成為具有靈性的人,成為生命涌動的主體,這也是新課程小學生數學課堂學習充盈活力的詩意追尋。
⑺ 你對線上教學課程開設,網路授課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網路授課有以下問題:
1、線上教學教師面對的畢竟是一堆冷冰冰的「設備」,不能和大部分學生很好的互動,導致教師無法很好地根據學生的聽課狀態去調整授課步調。
2、管理失控。直播課上看不到學生,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聽課狀態,不能及時聽到學生對知識的反饋,學生間也不能合作交流了。還有學生的作業,有一部分學生不交了,無論你在群里怎麼說他就是不交,打電話也不交,家長也不監管,沒有課下的練習教學效果可能好不到哪,怕最後是事倍功半。
3、還有的學生不聽課,不做作業,任你怎麼打電話也不接,要麼家長答應得好好地,到了第二天還是不聽課,不做作業,家長根本不理你,任你怎麼說,反正我沒空監管孩子。還有的家長去上班,把手機帶走了,孩子沒法聽課。還有的進入了掛上就完,不知道幹嘛去了,根本沒坐在屏幕前,點幾遍名字也沒人回應。
建議:
時間上靈活機動,結合農村實際情況安排教學時間和內容,加強監管力度,切實做好線上教學。
(7)盈建科教學擴展閱讀:
網路授課的優點:
1、擴大招生范圍
可招收「千里之外」的學生,不再有地域的界限。
2、豐富教師資源
提高教師教學效率,讓更多名師為你做「貼身」輔導。
3、降低教學成本
無需租用教室,降低學校運營成本。
4、排課簡明方便
可按教學計劃提前排課,系統自動提醒與課老師、學生。
5、管理一目瞭然
輕松管理學生、教室、課程,操作簡易方便。
6、學習身臨其境
完全模擬真實上課場景,無障礙學習。
7、授課形式多樣
除黑板講解外還可應用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資源,教學生動有趣。
8、課程自動錄制
課程可自動錄制、回放,方便學生復習,教學存檔。
9、板書輕松保存
上課板書一鍵保存,高效又環保。
⑻ 八一小學校的教學建設
學校科學預設每個環節,用心操作每個細節,讓思想、智慧、快樂、關愛充滿校園的每內個時空,以容優美的壞境陶冶師生,以親和的情感交融師生,以優良的校風影響師生,以高雅的品質感染師生。校園中充盈著「互相關愛,互相支持,彼此喝彩,共同進步」的綠色和諧的人際關系。隨著師生共同體和家校共建工作的不斷深入,家長、學生、教師心相通,情相親,志相同,力相合,學校越來越讓家長、學生、教師感到滿意和自豪。
單位名稱:太原市小店區八一小學校
地址: 塢城北街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