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安全過馬路教案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走在馬路上要注意安全,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內識。
2、培容養幼兒清晰的口語表達能力及辨別能力。
3、幼兒能認識簡單的交通標記並了解安全通過馬路應遵守的交通規則。
活動准備:掛圖四幅,紅綠燈標牌各一個。錄像片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幼兒觀看錄像片:寶寶版《交通安全》,引起孩子們的關注。
提問:1、你們覺得故事裡的巧虎會過馬路嗎?為什麼?
2、巧虎是怎樣過馬路的?(巧虎不看紅綠燈就穿馬路)。
3、巧虎不看紅綠燈就闖馬路,差點發生什麼事?(被車撞了)。
4、是誰教會了巧虎正確的過馬路?(紅綠燈超人)
5、紅綠燈超人教巧虎怎樣過馬路的?(看到紅燈要停,綠燈亮了也不能馬上過馬路,要左看看、右看看,看到沒人在過馬路再走)
6、巧虎學會了過馬路了嗎?
(二)展開:
1、出示掛圖認識簡單的交通標志:人行橫道線、信號燈、停車線等。
2、提問:如何過馬路?安全過馬路有什麼好處?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三)結束:進行體育游戲《紅綠燈》,通過游戲,進一步教育幼兒過馬路要注意安全。
2.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怎樣安全過馬路
設計意圖: 城市交通的不斷發展促使我們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讓幼兒了解一些危險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設計這個活動時,我首先根據小班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與認知發展水平,將目標定位為:了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則,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由於小班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因而活動內容不能過於繁雜,而應簡單明確。為此,我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幾個場景,教育幼兒不在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我採用多媒體課件、情景模擬游戲等引導幼兒參與活動,並請家長在平時參與教育活動,實現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3、不走斑馬線會肇成事故的危險性。 活動重點: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識——過馬路要小心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 活動難點:日常生活中,較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准備: 紅綠燈圖片、畫有十字路口(有斑馬線)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發生車禍圖片,請幼兒觀看。幼兒討論,為什麼會發生交通事故呢?(幼兒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規則)引出主題。 2、教師出示十字路口的圖片提問: ①這是哪裡?小朋友在什麼地方見過它? ②上面的白線叫什麼?有什麼作用? 3、出示紅綠燈圖片提問:它有什麼作用呢? 4、讓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怎麼過馬路。 如果沒有紅綠燈,行人怎麼過馬路?(學生表演)總結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過。 5、教師小結 小朋友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紅綠燈,綠燈可以走,紅燈不能走,走的時候要走斑馬線,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要兩邊看一看,沒有車子才能過,要慢慢走,不能亂跑。要小手牽大手靠右走。 6、游戲:紅燈停、綠燈行 玩法:請一個小朋友當交通燈,一隻手拿紅燈,一隻手拿綠燈。其他小朋友開著車子過「馬路」時看紅綠燈,綠燈往前開,紅燈停下來,如違反罰停玩游戲一次。
3. 幼兒過馬路安全知識教育內容
幼兒過馬路安全知識
一、講解安全過馬路常識
家長要教育幼兒:過馬路時要緊緊地牽著大人的手,走斑馬線,注意觀察左右來往的車輛,紅燈停步綠燈行,也可以過地下通道與天橋。
二、說情境引導判斷正誤
家長可以舉例幼兒過馬路時的情景,分別描述正面(文明)與反面(不文明)的事例,鼓勵孩子判斷哪些小朋友做得對,哪些小朋友做得錯,並講明判斷對錯的理由。通過判斷對錯,讓孩子明辨是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深刻、記憶長久才能指導今後的行為,知錯不犯錯。
三、誦讀安全過馬路兒歌
如果孩子不知道安全過馬路,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誦讀安全過馬路的兒歌,讓孩子記憶深刻。兒歌語言簡潔,意思明了,便於理解,易於記憶。比如:過馬路時不亂跑,斑馬線上要看清。十字路口指示燈,紅燈停步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交通安全記心中。
孩子過馬路的陋習
過馬路要仔細觀察後從斑馬線通過
「過馬路時一定要提起精神,仔細觀察,然後從斑馬線通過。通過時,首先要向左看,然後向右看,確定沒有車輛通過,或者通行的車輛停下來之後,再向前走,走到道路中間的分界線時要停下來,這時要先向右看,再向左看,確認安全後再通過。」孟垣瑾說。孟垣瑾告訴同學們,過馬路盡量結伴同行,過馬路的時候禁止打罵嬉鬧。
同學們認真聽完講解後,3名小學生按照交警的講解,手拉著手從斑馬線過馬路,他們先向左看,再向右看,確認安全後,順利走到了道路分界線,接著又先向右看,再向左看,而後順利抵達馬路對面。
交警又組織其他學生實踐,大家都能按指示順利通過。
學校措施
錯時放學 班主任帶學生集體過馬路
西安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教育局對學生上放學的交通安全非常重視,全市中小學每年的安全課不少於12節,均是通過主題班會、知識競賽、專題講座等形式開展交通安全教育。
想讓孩子安全通過馬路,學校採取相應措施至關重要。大雁塔小學保衛處主任朱隆說,學校在學生交通安全方面採取的措施很全面,學校共有3000多名學生,放學後要過馬路的有1000多人。為避免擁擠,學校實行錯時放學,一、二年級學生比高年級的放學早20分鍾,每天放學時間固定,且告知每個學生家長。
學校將每班過馬路的學生和不過馬路的分為兩隊,過馬路的學生由班主任帶著集體過馬路。其次,學校在校門外設有4名專門的安全員,同時還有4名值周人員外加一名領導,一共9人在每天上下學高峰期保證學生安全過馬路。
4.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故事《過馬路》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內容比較短小的故事,通過小老鼠在晚上看不見的情況下如何安全過了馬路,來引導孩子們感知馬路上的各種危險,從而讓孩子們知道過馬路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機,這樣才能確保自己的人生安全。 活動目標: ★傾聽並模仿故事中的各種車聲,大膽猜測判斷,感知過馬路要選擇合適的時機。 ★學會安靜聆聽,知道馬路上的各種危險,體會安全行為對自己的和重要。 活動過程: ●聽一聽,說一說 聽課前錄制的馬路上的車聲(根據故事內容錄制相應的聲音),再說一說這是什麼聲音?能不能過馬路?為什麼?引導幼兒感知故事內容,初步體會馬路上的各種危險,知道要選擇合適時機過馬路。 意圖:藉助聽、猜、說這樣一個過程,在過程中理解故事的內容,發展孩子們是非判斷能力,初步感知了馬路上的多種危險,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安靜聆聽的習慣。 ●完整講述故事 結合掛圖,完整講述故事內容,因為故事的內容比較短小,所以,在講述的時候我分兩次:首先,我結合掛圖引導孩子們看、聽我的完整講述,然後我和孩子們一起講(如我講到叮鈴鈴,孩子們隨即跟上講:自行車來了,小老鼠你不能過馬路)。 意圖:完整聆聽故事,讓幼兒的腦海里留下一個完整故事;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講述,即使幼兒關注故事內容,而且給幼兒搭建了又一個聽、說的平台,促使幼兒在說的環節里進一步發展語言的表達能力,同時為更多的孩子掌握故事內容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也從側面讓孩子們進一步體會到過馬路要選擇合適的時機,這樣會更好保護自己。 ●游戲:聲音從哪裡來? 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隨即藉助小鈴聲、腳步聲等讓幼兒閉上聽一聽,再睜開眼睛說一說是什麼聲音?從哪個方向傳過來的。 意圖:藉助游戲的內容,培養幼兒仔細聆聽的習慣。從而也讓幼兒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時候需要我們安靜的聽。 活動後反思: 本次活動結束後,感覺我和孩子們的互動很好,孩子們主動地說,也很會說,不管是環節一還是二,孩子們始終興致十足,課堂上的氛圍始終是那樣的自然、和諧又活躍!作為一個語言活動,有這樣的效果應該不錯!游戲活動放在第三個環節,應該說照以往第三個環節孩子們的聽課關注力會下降,但因為是一個游戲,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安靜地聽,大膽的猜,為培養孩子們聆聽習慣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台。 不足:首先是自己錄制的聲音在播放時出了點小意外,導致沒有按照一步步的過程來來說,而是一起聽好後再猜是啥聲音?給第一個環節有序講述設置了很大的障礙!其次本人認為:如果第三個環節來一個續編故事更好!小老鼠又一個晚上要過馬路,它又會聽到些什麼聲音?它會怎麼過馬路的?這樣不但給幼兒充分的想像空間,讓幼兒自己去挖掘馬路上的各種危險,鍛煉他們的判斷能力,更多的學會了自我保護!同時語言的能力也在過程匯總較好地發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