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學策略的含義是什麼
教學策略是教學心理學中的術語。
廣義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學的策略,而狹義則專指教的版策略,屬於教學權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學情境中為完成教學目標和適應學生認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學程序計劃和採取的教學實施措施。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而採取的一系列教學方式和行為。教師可根據學科特點、題材及兒童的年齡階段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討論法、發現法、指導發現法、自學輔導法等。
(1)教學策略實例擴展閱讀:
教學策略是實施教學過程的教學思想、方法模式、技術手段這三方面動因的最優化框架式集成整
體,是教學思維對其三方面動因的進行思維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
教學策略是為實現某一
教學目標而制定的、付諸於教學過程實施的整體方案,它包括合理組織教學過程,選擇具體的教
學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師與學生所遵守的教學行為程序。
基本類型:
產生式教學策略
讓學生自己產生教學目標,學生自己對教學內容進行組織,安排學習順序等,鼓勵學生自己
從教學中建構具有個人特有風格的學習。也就是說,學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處於主動地處理教學信息的地位。
② 常用的課堂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作為教學方案的總的抽象描述,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方案。
1.訓練與練習策略
這是一種比較機械的接受學習策略。由於學習的最終結果是記憶感知材料,因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需進行復雜的思維活動。教學中教師只須示範做什麼並提供練習,而學生只需記憶學習內容,並不需要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推理等思維活動,因此基本上是屬於機械記憶的策略。
訓練與練習策略的模式如下:提供示範→鞏固練習→反饋遷移
訓練與練習策略盡管不利於發展學生思維,容易導致死背硬記,但是作為一種在教學中比較常用的策略,對於陳述性知識的學習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2.演繹策略
演繹策略也是基於接受學習而設計的策略,但這種接受學習是奧蘇伯爾所提倡的意義接受學習而非機械學習。由於演繹推理是從一般(某種形式的抽象觀念——概念或概括)到特殊(得出特定的結論),因此,運用演繹策略設計課堂教學,須考慮學生是否已掌握了成為推理過程起點的物理概念,及他們能否通過觀察將現象與概念聯系起來。
演繹策略的模式如下:提出物理概念(原理) →進行演繹推理→實驗(例)驗證→概括得出結論
演繹策略是一種教學效率較高的教學策略,由於省略了學生用來探究、發現的時間,因此在單位時間內可以容納較多的信息。但與此同時,正是由於這種策略設計的教學強調概念之間的關系,教學基本上是講解式的,因而學生的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從這一點看,演繹策略對於發展學生的遠遷移能力不利,而有助於近遷移能力的發展。
3.歸納策略
歸納策略是由教師展示定律和定理的發現過程,因此,歸納策略既具有發現策略對過程學習的特點,又具有接受學習的講解特點,故也稱為「思考性講解」。較演繹策略而言,運用歸納策略學生能夠從教師那裡獲取概念或定理的發現過程——由於歸納推理是從特殊(個別的事物)到一般(概念和原理),因而教師必須向學生呈現形成概念和定理的過程——故有利於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及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歸納策略的模式如下:演示(或列舉)個別實例→進行歸納推理→實驗(例)驗證→概括得出結論
歸納策略是一種能夠達到多種教學目標的教學策略。首先,歸納策略是概念教學的有效手段,學生通過對物理事實的觀察和思考,對概念形成的來龍去脈有了較深入的了解,必然會從本質上理解和把握它;其次,歸納策略也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一種有效方式,由於課堂上大多數教學活動是採用實物演示或實例說明,而多樣化的活動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從而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活潑。同時,與演繹策略相比,歸納策略的課堂教學學生參與的程度更高。相對於演繹策略而言,歸納策略是比較費時的。
4.啟發式教學策略
孔子的啟發式是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處於主動地位,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去探索,從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只是從旁邊加以點撥,起指導和促進作用。孔子的啟發式有更深刻的認知心理學基礎,更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首創精神,更有利於對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啟發式教學策略的基本思想是要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提倡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獲取知識,是以辯證唯物論的方法論為理論基礎的,是唯物辯證法在教學上有具體應用。
啟發式教學模式是:准備→誘發→釋疑→轉化→應用
5.探究策略
探究策略是基於這樣一種理念,即在研究客觀世界的過程中,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發展他們的探索能力,獲得理解客觀世界的基礎——科學概念,進而以此為武器,培養學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積極態度。
③ 小學教學常用教學方法主要有哪些結合自己的教學實例把這幾種方法的一般步驟一一
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是一種最古老的教學方法,也是迄今為止在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泛、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講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師講、學生聽,具體地說,又可以分為講述、講讀、講解三種方式。
講述:教師向學生敘述、描繪事物和現象。
講解:教師向學生解釋、說明、論證概念、原理、公式等。
講讀:教師利用教科書邊讀邊講。
以上三種方式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在教學活動中經常穿插結合地使用。
講授法的優點在於,可以使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的知識,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於教學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講授法的缺點在於,容易束縛學生,不利於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而且對教師個人的語言素養依賴較大。
教師運用講授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保證講授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教師講授的概念、原理、事實、觀點必須是正確的,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備課和教學。
2.講授要做到條理清楚、重點分明。講授邏輯清楚,學生才能夠理解清楚。
3.講究語言藝術。教師的語言水平直接決定著講授法的效果,因此必須不斷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首先要做到語言清晰、准確、精練,既邏輯嚴密又清楚明白;其次,要努力做到生動形象、富於感染力,這對於小學生尤其重要;再次,還應當注意語音的高低、語速的快慢,講究抑揚頓挫。
4.注意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使用。小學生的注意時間有限,在整節課中完全採用講授法很難取得良好效果,教師應當善於將講授法與其他教學方法和手段交叉替換使用,避免學生因長時間聽講出現疲勞和注意渙散現象。
(二)談話法
談話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藉助啟發性問題,通過口頭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活動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談話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獨立思考進行學習。
談話法的優點在於,能夠比較充分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對於學生智力的發展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有助於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和提高。談話法的缺點在於,與講授法相比,完成同樣的教學任務,它需要較多的時間。此外,當學生人數較多時,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談話法經常與講授法等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教師運用談話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做好充分的准備。圍繞什麼內容進行談話?提出哪些問題?提問哪些學生?以及學生可能做出什麼樣的回答?怎樣通過進一步的提問引導學生?等等,教師都應當在事前周密考慮和安排。
2.談話要面向全體學生。盡管談話只能在教師與個別學生之間進行,教師還是可以通過努力吸引所有的學生。首先,談話的內容應當是能夠引起全體學生注意的、在教學中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問題。其次,教師應當盡可能使得談話對象有代表性,比如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再次,在談話時適時加以適當的解釋、說明作為補充。
3.在談話結束時進行總結。在談話中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往往表達得不夠准確、精練,因此在談話的最後階段,教師應當用規范和科學的表述對學生通過談話所獲得的知識加以概括總結,從而強化他們的收獲。
(三)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圍繞某個問題發表和交換意見,通過相互之間的啟發、討論、商量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討論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藉助獨立思考和交流學習。
討論法的優點在於,年齡和發展水平相近的學生共同討論,容易激發興趣、活躍思維,有助於他們聽取、比較、思考不同意見,在此基礎上進行獨立思考,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此外,討論法能夠普遍而充分地給予每一個學生表達自己觀點和意見的機會,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且有效地促進學生口頭語言能力的發展。討論法的缺點在於,受到學生知識經驗水平和能力發展的限制,容易出現討論流於形式或者脫離主題的情況,對小學生而言更是如此,這需要教師加以注意。
④ 教學策略主要包括哪幾個步驟
一:按教學策略的形成分類
1.生成性教學策略
所謂生成性策略,即「鼓勵或允許學生通過生成教育目標、內容的組織、細化、排列和強調、理解的檢驗,以及向其他方面的遷移,從教學中建構他們自己特有的意義」。
2.替代性教學策略
相對生成性策略,教學的替代性策略(supplantivestrategies)「傾向於通過提供全部的或部分的教育目標、教學內容的組織、細化、排序和強調、理解和檢驗,以及遷移的建議,較多地代為學生加工信息」。
3.指導性教學策略
前兩種教學策略適合於不同的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應該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有所側重,而指導性教學策略則是一個偏於「中性」的、適用范圍較廣的教學策略。
教學步驟如下:(1)導入階段(2)主體階段(3)結尾階段(4)評價階段
二
按獲得學習結果的類別分類
心理學家加涅把學習結果分為言語信息、智力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和態度五種類型。所以教學策略也可以根據學習結果的類別分為以下五類。
1.言語信息的教學策略
首先提供先行組織者,用邏輯的順序、或根據有意義的上下文組織言語信息,然後用概念圖、記憶術等方式講授新課。
2.智力技能的教學策略
(1).教學概念的具體教學策略
教學概念的具體教學策略包括引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動機;確定教學目的;預習課文;回憶原有知識;加工信息和實例;集中注意;練習;評價反饋;運用學習策略;總結和復習;遷移知識;再激發和結束;評估作業;評估反饋和尋求補救等策略。
注意:要用准確的語言,揭示概念本質;突出關鍵特徵,並控制無關特徵;正例和反例的交叉利用;運用變式和比較;具體運用概念;規則學習的設計。
(2).教學規則的具體教學策略
教學規則包括關系規則和程序規則。關系規則是指描繪兩個或多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如「如果——那麼」、「原因——結果」;程序規則是指為了達到某個特定目標而產生的一系列步驟,如求平均數。
教學規則的具體教學策略包括:引起注意;確定教學目的;提高興趣和動機;預習;回憶已有的相關知識;加工信息和實例;集中注意;運用學習策略;練習;評價反饋;總結和復習;遷移知識;再激發和結束;評估作業;評價反饋和尋求補救。
3.認知策略的教學策略
認知策略是指學生用來監控自己的認知過程的那些技能。加涅認為有兩種基本的認知策略,即學習的認知策略和思考的認知策略。學習的認知策略是一種集中注意、組織信息、細化內容、熟悉使用和檢索知識的智慧策略;思考的認知策略是一種導致發現、發明或創造的理智技能。
認知策略教學的基本方法有:①發現和引導發現;②觀察用圖像或文字提供虛擬的符號模型等;③指導的參與;④課本和課堂中的策略教學;⑤直接解釋;⑥配對教學;⑦自學的訓練。
4.動作技能的教學策略
動作技能也是一種需要通過獲得的能力,表現在迅速、精確、流暢和嫻熟的身體運動之中。它實際上有兩個成分,一是描述如何進行動作的規則;二是因練習和反饋而逐漸變得精確和連貫的實際肌肉運動。
動作技能的教學策略包括:吸引注意和確立目的;激發興趣和動機;預習技能;回憶原有的相關動作;加工信息;集中注意;運用學習策略;練習;反饋;評估和總結;遷移和再激發動機。
5.態度的教學策略
態度的教學策略的具體實施過程的步驟包括:由榜樣任務演示某種行為;讓學生練習這種行為;對學生的行為提供反饋等。
⑤ 四種主要的教學策略
四種主要的教學策略一、高效課堂教學的界定
《新語詞大詞典》對高效的解釋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中國中學教學網路全書》對課堂教學的解釋是:又稱班級授課制,是將學生按年齡和知識水平分成有規定人數的教學班,教師根據規定的課程、教學進度和時間表,用適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高效課堂教學是指班級授課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從課程改革的角度講,是指在班級授課中實現新課程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落實的最優化。具體講1、要以盡量少的時間和師生物化勞動 ,靠提高課堂45分鍾師生教與學的效率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教學效益的最好;2、要以教師、學生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為本,實現「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
二、備的策略
在我們常態的班級授課中要實現新課程改革三維目標得以最優化的落實,教師的課前准備是重要的前提,對課堂教學進行中諸要素以及之間的關系要瞭然於胸,並做精細化處理。具體講涉及四要素:學生、教材、媒介、教師。所以課前的准備主要是四備:
1、備學生。首先,要對班級整體和學生個人的原有認知結構,最近發展區的情況搞清楚。其次,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否在課堂教學結束時得到根本性落實、在促進本課知識與技能落實上學生的學習是否主動有意義,而不是被動機械性掌握,是否具備相關的學習方法,若沒有是否授予;情感、態度、價值觀都應該有一個先期的預設,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否始終具備積極的情感。應該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因為學生的狀況,很大程度上就是課堂教學是否高效的根本性指標。
2、備教材。首先,要站在單元、整章、整冊、乃至整個學段教材的角度進行系統的備課,這樣處理教材時才會避重就輕、駕輕就熟。其次、指對於課堂教學要呈現材料的掌握應該很熟練,達到脫稿的水準,這樣在巡視、指導,精講時才會干凈利落,不出現拖泥帶水的低效現象。這樣做的目的是利於學生學會,落實好知識與技能。
3、備媒介。媒介在課堂教學起到輔助性的作用,運用得好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加大課堂教學的密度和節湊,易於學生理解教材內容、掌握事物的本質,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實現課堂教學高效率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媒介包括1、非投影視覺輔助如黑板、模型、實物、提綱等,2、投影視覺輔助如電腦多媒體技術等;3聽覺輔助如錄音機;4視聽輔助如電影、電視、錄像。
4、備教師。備教師是備課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首先,教師應該把備學生、備教材、備媒介中考慮到的問題進行思想上位的融合。在實踐下位上,要考慮在課堂教學實際的進行中,教師自己的擺位問題,即課堂教學45分鍾自己以什麼狀態出現在學生面前,是講授者、指導者、組織者等等要有一個先期的考慮,其次、如果條件准許,可以問問經驗豐富者的處理辦法,還應該看看與本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前沿的雜志、書籍,是怎樣進行的,如此教師在課堂上才能做到左右逢源,相得益彰。
總之,單就每節課在上課之前教師對於課堂教學中教、學各個環節教師、教材、媒介、學生有個精細的設計,包括在反思中遺留問題的講解都應考慮在內。如是實現新課程改革三維目標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落實有一個先期的與預設保證
三、教的策略
在常態課堂教學中實現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最優化,教只是落實的一方面。那麼在教的方面怎樣實現課前准備的預設,並創造性的發揮呢?教育心理學史表明,對學習造成重要影響的學生自身因素是原有的認知結構、學習動機、個體心理發展水平和智商水平。由於目前學校教學一般是按照年齡分班的班級教學,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大體相同,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大致概括學生自身因素與學習成績的關系:學習成績=f(動機、IQ、原有的認知結構),即學習成績是學生個人動機水平、IQ、原有的認知結構的增函數。也就是說要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效果,只要做好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和搞清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並按照學生思維發展的主線展開教學即可。
⑥ 教學策略有哪幾種
教學策略有先行組織策略、認知發展策略、概念形成策略。
1、先行組織策略
源於奧蘇伯爾的意義學習理論,主要實施步驟為:准備預備性材料、設想學習進程、呈現預備性材料和新材料、從預備性材料中抽象出新信息,運用活動加以強化。
2、認知發展策略
是根據皮亞傑的研究建立起來的,運用時的主要原則為:兒童從實踐活動中獲得知識;教育活動以兒童為中心;教學是個別化的;社會交往在教學中起重要作用等。
3、概念形成策略
包括選擇性策略和接受性策略兩種。源於布魯納等人的研究。主要實施步驟為:呈現實例、確認概念、強化練習、發展思維技巧。
(6)教學策略實例擴展閱讀:
教學策略的重要性:
缺乏課堂教學策略是很多青年教師的通病,這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也成為影響他們個人專業成長的瓶頸。在一些青年教師的課堂上,人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不到10分鍾,一部分學生已經如坐針氈,開始交頭接耳或東張西望;教師鞭敲講台,學生無動於衷;教師點名批評,學生過一會依然如故……
改變「學困生」學習現狀要從激發學習動機、開發思維、指導學習方法等方面去努力,而課外閱讀完全具有激發這些方面的教學功能。兒童的學習越困難,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就越應當更多地閱讀。
教學策略也可謂教師必修課,優秀的教師應靈活設計和及時改變教學方法,讓各種學習活動像磁石一樣吸引學生,讓學生來不及走神,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
⑦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例說說你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它們存在哪些優勢與局
1 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回原理和闡明答規律的一中教學方法.
2 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 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4 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 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