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詩歌"短歌行"的教案怎麼寫
《短歌行》教案
教學目標:
通過誦讀和分析討論,體味《短歌行》「憂」中奮發、慷慨悲涼的思想感情;希望能為學生學習古詩文提供一個一般性的樣例(誦讀熟悉-解決詞句疑難-領悟思想情感-誦讀鞏固)。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領會全詩的主旨。
2、反復誦讀,體會本詩的藝術特點,學會鑒賞詩歌的方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設想:
1、貫徹兩個思想:誦讀是基礎,盡量讓學生自己討論分析。
2、本詩的思想感情還是較明顯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卻是個難點;應該通過分析曹操的生平、為人及寫作背景來評析,給學生一些相關的補充閱讀材料是必要的。
3、全課教學分為三塊:初步體味(熟悉內容),深入體味(討論分析其思想感情),鞏固體味(誦讀)。深入體味部分用三個問題來結構(你對詩中哪個句子有感觸?「憂」、「求賢」各為了什麼?曹操何許人也?)。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懷天下、壯志凌雲的英雄。可以說,曹操的功績是非常大的。但是為什麼歷來人們對他毀譽參半呢?當時的汝南名士許邵shào曾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戲曲舞台上也給曹操畫上了代表奸臣的白臉。其實,站在客觀歷史的角度上來看,曹操確實對歷史做出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作家介紹及背景
(一)作家介紹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說他是政治家呢,是因為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 ,知人善察,唯才是舉;說他是軍事家呢,是因為他指揮了官渡之戰,逐漸統一了中國北方;說他是文學家呢,則是因為他是建安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既然我們現在知道他是個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那麼今天,我們就從文學家的角度上來看一看他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的抱負和情懷。
作為文學家:曹操精音律,善詩歌,即使在鞍馬勞頓中,也常常橫槊賦詩,隨章命題。他的文學成就頗高,與其子曹丕、曹植成為建安文壇的領袖,開創了一代文風,其詩語言質朴,情感深沉,格調蒼涼悲壯,被稱譽為「建安風骨」,他用樂府古題寫時事,繼承漢樂府民歌「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真實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社會現實。他的詩歌內容較為豐富,風格蒼勁悲涼。有反映戰亂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個人政治抱負的《短歌行》;有寫景的《觀滄海》和抒情的《龜雖壽》等。
他以海納百川的胸襟,招集當時的許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鄴下,公讌倡和,形成一個文學集團。曹操自己的文學路線和寫作態度對於其他作家起著更具體的領導和倡導作用,促進了建安文學的繁榮。
(二)解題
我們先看下題目,了解些基本知識,這是一首樂府詩,是漢樂府的一個曲調的名稱,樂府詩有「長歌,短歌」之分。一般是根據歌詞音節的長短而言。一般說,長歌比較熱烈奔放,而短歌的節奏比較短促,低吟短唱,適於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因此我們從題目可以知道這首詩的音節較短。行,則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可配樂歌唱。這些,大家作為常識了解即可。
(三)、相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擊敗呂布、袁術等豪強集團,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戰一舉消滅了強大的袁紹勢力,統一了北方。這年冬天,親率八十三萬大軍,列陣長江,與「孫劉聯盟」戰於赤壁之下,想一統天下,結果大敗。當時曹操已經五十餘歲,面對戰亂連年,統一中國的事業仍未完成的社會現實,因而憂愁幽思,苦悶煎熬。但他並不灰心,以統一天下為己任,決心廣泛延攬人才,招納賢士致力於建功立業,並寫下了這首詩《短歌行》。
三、整體感知 誦讀熟悉-解決疑難
1、朗讀感知:所謂詩歌是「三分詩,七分讀。」下面我們聽下《短歌行》的配樂詩朗誦,體會詩歌的情感基調,聽後我請同學來談談有什麼感覺體會?看我們從中能得到什麼啟示?(給紅色的字標音)
2、字詞點撥:朗讀詩歌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用自己的情感去解讀詩歌,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現在請同學們扮演一次曹操,來次橫槊賦詩。如今你就是那位文才武略,領軍出征,欲一統天下的曹操,你該怎麼去讀?請學生翻譯。
3、明確「憂」和「求賢」的思想情感內涵。
提問:你以為在本詩中曹操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呢?(憂)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憂的是什麼呢?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
板書:
(人生苦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賢才難得)(求賢才為己用,實現統一天下的宏偉壯志)從「青青……斷絕」
(功業未就)作者為了什麼而「求賢」呢?「山不厭高……天下歸心」
(求賢若渴,求的是一統天下)
4、解決「憂」和「求賢」的統一問題:
既然曹操那麼「憂」,又深知「人生苦短」,為什麼沒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還要那麼辛苦地「但為君故,沉吟至今」,還要去「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呢,還要去「憂從中來,不可斷絕」呢,還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麼「統一大業」呢?豈不很苦嗎?因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較安逸的人。(曹操何許人也?)
要求學生講講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對曹操的評價,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態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
結論: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板書:英雄之慷慨悲歌)
5、詩歌的主旨 :
這首詩感慨光陰易逝,功業難成,抒發了作者求賢若渴,共圖大業的急切心情。表現出建功立業的強烈願望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6、解決疑難(內容、手法、情感)
①如何理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四句詩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詩人奮發進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對酒當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消極調子,而其實大不相同。這里講「人生幾何」,不是叫人「及時行樂」,而是要及時地建功立業。又從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個人之情,發愁時間過得太快,恐怕來不及有所作為。實際上卻是在巧妙提醒廣大賢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樣易於消失,賢士應該珍惜時間,及時施展才華。
在這四句詩中,詩人主要的情感特徵就是一個「愁」字,「愁」到需要用酒來消解的地步。「愁」這種感情本身是無法評價的,能夠評價的只是這種情感的客觀內容,也就是為什麼而「愁」。由於自私、頹廢的緣故而愁,那麼,這愁就是一種消極的感情;反之,為著某種有進步意義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放到具體的歷史背景中看,曹操為了實現統一中國的雄心壯志而苦苦追求。這個「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遠大理想還沒有實現時所產生的煩惱,是一種積極的情感。
②如何理解「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四句詩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於《韓詩外傳》,據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周公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時洗一次頭,吃一頓飯,都曾中斷數次,這種傳說當然是太誇張了。不過這個典故用在這里卻能突出地表現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二句也是通過比喻極有說服力地表現了人才多多益善。
7.這首詩的藝術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比興。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賢才喻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達賢才難得而憂慮不絕的心情。
「烏鵲南飛」一句,以烏鵲比喻賢士;「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則比喻賢士徘徊選擇明主之意;烏鵲南飛比喻賢才尚在徘徊選擇之意,流露詩人惟恐賢才不來歸附的焦急心情。
「山不厭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廣招人才的博大胸懷。意在表明詩人以開闊的胸懷接納賢才,唯才是舉,多多益善。
⑵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鄭風·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賢才。本意是傳達戀愛中的女子對情人愛怨和期盼的心情。這里詩人化用詩意,比喻熱烈期待賢士的到來。古樸深沉,自然妥貼。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表達詩人禮遇賢才的態度
周公吐哺:作者以周公自比,表達求賢之誠懇,用周公禮賢下士的精神自勵。
(3)借代。唯有杜康:以發明酒的人名來代指酒
四、思想教育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處亂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業的堅定信念,我們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發憤圖強,鑄造絢麗輝煌的人生。
五、課外探究
(1) 魯迅: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
(2)、許紹對曹操的評語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3)、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既而凄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武帝紀》
以上是一些關於曹操的資料,請你結合《短歌行》詩人的形象來評價歷史人物曹操。
非原創,摘自蓮山課件。網路也可搜索到。
㈡ 觀滄海的詩歌體裁是什麼
曹操的《觀滄海》來,從詩的源體裁看,他是一首(樂府 )體(四言 )詩,從表達方式看,他是一首(感懷 )寫景詩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觀滄海》是後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行軍到海邊,途經碣石山,登山觀海,一時興起所作。
這首四言絕句是詩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托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觀滄海》是建安時代以景托志的名篇,也是古典四字絕言詩中出現較早的名作之一。
㈢ 觀滄海教案(備課筆記)
《觀滄海》 ——曹操
教學目標
1、在反復朗讀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領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培養學生的遠大的志向。
3、品味詩句,感悟詩歌的意境,培養賞讀詩歌的能力,增強古文修養。
4、了解詩歌情境交的特點,培養學生讀古代詩歌的節奏感。
5、揣摩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誦讀詩歌,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2.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數教學時數教學時數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教學方法 朗讀法;聯想、想像法;討論、點撥法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有人用這樣的話來評價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1800年前他統一了連年動亂的中原大地;他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人,他的詩篇流傳千古。他以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才能在三國時期獨領風騷。他就是三國時期的三絕之一——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今天我們就要學習曹操樂府詩《步出夏門行》組詩中的第一章——《觀滄海》。什麼是樂府?原來是漢武帝時掌管音樂的官署機構名稱,後來演化為詩體名稱。 《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歸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的。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等過的碣石山,又當秋風蕭瑟之際,展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副怎樣的圖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觀滄海》,來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二、 整體感知,充分讀書
1.教師泛讀,正音。
2.學生自讀,整體感知詩詞大意
3.字詞句基礎知識舉要 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河北省昌黎縣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滄:通「蒼」,青綠色。
海:渤海
何:多麼
澹澹(dàndàn):水波盪漾的樣子。
竦峙(snssssǒ):高高地挺立。竦通「聳」,高。
峙:挺立。
蕭瑟:是聯綿字,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陽和月亮
若:如同
星漢:銀河。 燦爛:是疊韻聯綿字,光彩耀眼的意思,
幸:慶幸。 至:極。 幸甚至哉:真是幸運極了啊。用這首詩歌來抒發自己的心願志向。
詠:歌吟 詠志:即表達心志。 志:理想
三、 賞析品讀,深入理解
1、《觀滄海》這首詩的題目是什麼意思?「滄海」的「滄」字作何解,能否換「觀大海」這個題目?
討論、歸納、明確:「滄」是暗綠色的意思,「滄海」就顯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動,所以不能換。
2、本詩是寫景詩,還是抒情詩?寫了什麼景?抒了什麼情?
景: (實)海水、樹木、草、秋風、洪波生機勃勃 (虛)日月星漢寬闊、博大
情: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勾畫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圖景,表現詩人開闊胸襟,抒發了詩人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理想。
詩的正文可分三層: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這是繼承《詩經》中直陳其事的寫法,顯得很質朴。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以敘事發端,起調平穩。「觀「字統領全文。是詩的線索,由以下「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東:方位名詞,這里作臨的狀語,表示向東、朝東。臨:到,這里是登上的意思。
以:連詞,連接「東臨碣石」和「觀滄海」兩個短語,所連接的後一部分表示前面動作行為的目的。觀:看,這里是遠眺、眺望的意思。
滄海:東海,這里是泛稱。
第二層(「水何澹澹」至「洪波湧起」)描寫海水和山島。海水盪漾,是動態;山島聳立,是靜態,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再寫草木,仍然是靜態,次及「洪波」,又回到動態,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實景。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接著描繪登山觀海所見壯麗景色。這兩句寫大海雄渾開闊的氣象,是遠景,全景全景全景全景。
水:指海水。
何:副詞,用在形容詞謂語前,表示程度之深。可譯為「怎麼這樣」「多麼「那麼」等。
竦:同「聳」,高起,高聳。峙:直立。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這兩句寫,,突出其林密草豐的特點,是近景,是局部。
樹木:指山島上的樹木。叢生:(草木)聚集在一處生長。這里是說林密。
豐:茂密,茂盛。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從結構上看,把海水的正面寫實推向了高潮,也自然的過度到了下面的虛寫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這兩句寫大海波濤洶涌的動態。以上六句描寫,有靜有動,有遠有近,有主有從,都是實。
詩人這時的視線從山島又轉移到哪裡呢?(明確:海面上) 蕭瑟:秋風聲。洪波:巨大的波濤。洪:大的意思。涌:形容大波掀動的樣子。 第三層(最後四行)藉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這寫的是虛景即詩人的主觀感受,是從兩個「若」字看出來的。這首詩的基調是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賞析玩全詩後,想必大家也知道這首詩的大意了吧,下面我們一起描述一下大意。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 海水多麼寬闊浩盪,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秋風颯颯,海上湧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運行,好象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象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深入理解後,大家考慮這樣幾個問題, 全詩是圍繞哪個字展開來寫的?觀。
曹操的這首詩有什麼寫作特點?
明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虛實結合,動靜結合。
1. 豐富奇特的想像。 《觀滄海》這首詩最大的亮點就是詩人在表現滄海之壯觀、之雄偉時,他除了直接描寫大海本身之外,還從浩瀚壯闊的海景展開想像寫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樣的佳句。表現出了滄海吞吐日月蘊含群星的氣派。讀到這里,我們眼前就會浮現出天連水、水連天,浩浩盪盪無邊無際的宏偉景象,這一切都歸功於詩人豐富奇特的想像。
2. 合情合理的誇張。 從表現形式上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運用了誇張的手法,運行不息的太陽,星光燦爛的銀河,竟然蘊含在滄海之中,由於前面在描寫滄海本身時,無論是整體,還是局部都表現了它雄壯的氣勢。所以這是用誇張的手法進一步來突顯它的這一特點,使讀者在為滄海的氣勢所折服的同時,覺得誇張也合情合理了。
3. 准確恰當的借景抒情。 如果《觀滄海》僅僅局限在大海氣魄的刻畫與表現上,這樣的滄海雖雄壯但缺乏靈性。詩人巧妙地賦予大海以人的性格,它的雄渾、它的沉穩、它的動盪不安,這些無不是詩人自身真實的寫照,詩文表面句句是在寫景,實則時時又在抒情,結尾「幸甚至哉,歌以詠志」一句,詩人直抒胸臆,把自己的雄心壯志與滄海的雄偉融合在一起,不僅表現了滄海的宏偉,還抒發了詩人博大的胸襟。
四、 拓展延伸,鞏固積累
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是由全景到局部,由遠到近來描寫登海後看到的景物和感受的。 在這首詩中,景和情是緊密結合著的。作者通過寫滄海,抒發了他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但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寓情於景中,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全詩語言質朴,想像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為歷代讀者所激賞。 他們以質朴剛健、清新自然的語言、比興的手法真實地再現現實,抒發強烈的思想感情,表現出鮮明的個性色彩和時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後人稱這種文風為「建安風骨」。
建安風骨是漢魏之際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詩文的俊爽剛健風格。漢末建安時期文壇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普遍採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並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之氣,形成了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 曹操的歷史評價 曹操在亂世中積極追求個人抱負的實現,自我的不斷超越,以最終獲得完全的「優越感」。由此,曹操一生以「安民定天下」為己任,以齊桓公、晉文公為榜樣,追逐「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境界。對於自我的掩飾,曹操由於對自我有著許許多多的自卑和不安全感,所以信奉「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使得他可以變得極為猜疑和殘忍,行為復雜多變,令人難以捉摸。換言之,人格狀態不協調是曹操的悲劇。 史書評論曹操:「明略最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孫權評價曹操:「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 鍾嶸: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詩品》 唐太宗說曹操:「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五、 總結 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為達到目標堅持努力,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在社會生活中,不要斤斤計較,要互相謙讓。做一個像曹操一樣有雄心壯志、博大胸懷、遠大抱負的人。不要做有目標,但是不堅持,甚至不擇手段的人。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O(∩_∩)O~
㈣ 曹操《觀滄海》1、設計一段導入語,說明類型、設計意圖及希望達到的教學效果。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首句"楊花落盡子規啼 ",是寫李白"聞王昌齡左遷"時的暮春景象 。"楊花落盡"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杜鵑泣血悲鳴,進一步渲染環境氣氛的黯淡,凄楚。次句"聞道龍標過五溪",龍標 ,今湖南省黔陽縣。五溪指湖南西部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詩中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內心凄楚更兼環境蕭涼,更顯出李白對詩友遠謫的關切與同情。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是寄情於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意思是,我將自己對你的一片情思寄與明月,希望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帶著我的思念隨你直到你遠謫的偏遠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在李白的筆下,明月是高雅、純潔的有情物 。這首詩中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不僅表現出李白王昌齡的心靈都如明月般純潔、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還在,他們二人的友誼就會象皓月一樣永遠長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況王昌齡知己甚眾!
《登飛來峰》
王安石是封建社會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詩人和散文大師。他在北宋文壇上有傑出的地位。他的詩繼承了杜甫、韓愈的傳統,善於翻新出奇,它有獨創性,無論是思想內容或是藝術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飛來峰在杭州西湖靈隱寺附近。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縣(現在的浙江寧波)做知縣,任滿以後回江西臨川故鄉,路過杭州的時候,寫了這首詩。這一年王安石三十歲。
第一句「飛來峰上千尋塔」,八尺是一尋,千尋塔是極言塔高。第二句「聞說雞鳴見日升」的「聞說」,就是「聽說」。作者說:我登上飛來峰頂高高的塔,聽說每天黎明雞叫的時候,在這兒可以看見太陽升起。第三、四句寫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層,站得高自然看得遠,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覽無余,不怕浮雲把視線遮住。 「自緣身在最高層」的「緣」,當「因為」、「由於」講。我們不要小看這首登高游覽的小詩,它體現了詩人的理想和抱負。
雞鳴看日出是很壯麗的景緻。今天我們還把太陽比革命領袖,把陽光普照大地象徵革命的輝煌勝利。在北宋仁宗時候,國家表面上平安無事,實際上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銳起來了。王安石作為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一個進步的知識分子,他懷著要求變革現實的雄心壯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國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嶺塔頂,就聯想到雞鳴日出時光明燦爛的奇景,通過對這種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對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浮雲遮望眼」這句看去很淺近,其實是用了典故。西漢的人曾把浮雲遮蔽日月比喻姦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對賢臣進行挑撥離間,讓皇帝受到蒙蔽(陸賈;《新語·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就寫過兩句詩:「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見《登金陵鳳凰台》)意思說自己離開長安是由於皇帝聽信了小人的讒言。王安石把這個典故反過來用,他說:我不怕浮雲遮住我遠望的視線,那就是因為我站得最高。這是多麼有氣魄的豪邁聲音!後來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時候做了宰相,任憑舊黨怎麼反對,他始終堅持貫徹執行新法。
他這種堅決果斷的意志,早在這首詩里就流露出來了。我們認為,這首詩和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
《題破山寺後禪院》
晨游山寺,看到幽靜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煥發、鳥兒歡唱,裊裊的鍾磬聲時隱時現。如此清幽的環境使詩人頓去雜念,心中豁然開朗。全詩雖詠禪房寺院,實抒寄情山水及隱逸之情。
語言古樸,意象深微;構思工於造意,妙在言外,引人在平易中進入勝境。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是杜甫的作品,杜子美最擅長的就是律詩,他的對偶很工整。
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主要是介紹泰山的地理位置在古代齊國和魯國的交界處。
第二句: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是說泰山的自然景觀,鍾靈毓秀,由於山很高,山的南面和北面景象不同,猶如一邊是早晨,一邊是傍晚。
第三句: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講的是泰山宏偉的氣勢。雲層在山間浮動,睜開眼睛就看到晚歸的鳥兒。
第四句廣為流傳,說的是等登上山頂,就可以俯瞰整個大地,其他的山都變得渺小。
整首詩很有氣勢,描繪了巍峨的泰山,表得出杜甫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也表達了他勇登高峰的雄心和氣概。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樂府詩《步出夏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凄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寫,是從海的平面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系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托現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濛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運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里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像和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偉氣象,大有「五嶽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宏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海》這類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
㈤ 歸納詩歌《觀滄海》的主要內容和主旨
內容: 東行登上碣石山頂,居高以觀蒼茫的大海。大海煙波浩渺,水波盪漾,山道巍然聳立。島上樹木蒼翠叢生,百草繁盛豐茂,秋風蕭蕭吹起,大海湧起洪波巨浪。盪盪海域與天相接,太陽月亮彷彿在大海中運行,銀河燦爛也彷彿是從大海升起。真是無比的幸運啊,讓我可以用詩歌來歌詠我的志向和心情。
主旨:本詩通過描寫了作者登山望遠的所見所思,表達了詩人宏偉的政治抱負,想要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和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
轉載,主旨為本人所寫。http://ke..com/link?url=_RJBSyMQ7Bb03Yskt3OxdGjdq_PUWfdqFA1_eN97H3FFaYL_EM9DfGkl_LggYv4jb7c0R1qW3olUtBd6EnhxML-
㈥ 《觀滄海》
編輯本段原詩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編輯本段注釋
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jié
碣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河北省昌黎縣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與此。
何:多麼
dàn
澹 澹:水波搖盪。
sǒng zhì
竦 峙:峙:挺立。高高聳挺立。竦通「聳」,高。竦:高。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星漢:銀河。
幸:慶幸。
至:極。
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
詠志:即表達心志。
最後兩句與本詩正文沒有直接關系。
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觀滄海》這首詩,從字面看,海水、山島、草木、秋風,乃至日月星漢,全是眼前景物,這樣純寫自然景物的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曹操以前似還不曾有過。它不但通篇寫景,而且獨具一格,堪稱中國山水詩的最早佳作,特別受到文學史家的厚愛。這首詩寫秋天的大海,能夠一洗悲秋的感傷情調,寫得沉雄健爽,氣象壯闊,這與曹操的氣度、品格乃至美學情趣都是緊密相關的。
在這首詩中,景和情是緊密結合著的。作者通過寫滄海,抒發了他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但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寓情於景中,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雖然是在描繪生氣勃勃的大海風光,實際上在歌頌祖國壯麗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熱愛祖國的感情。目睹祖國山河壯麗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詩人要統一祖國的強烈願望。於是藉助豐富的想像,來充分表達這種願望。作者以滄海自比,通過寫大海吞吐宇宙的氣勢,來表現詩人自己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感情奔放,卻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寫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發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孫說曹詩「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觀滄海》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這與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讀其詩如見其人。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領大軍征伐當時東北方的大患烏桓。這是曹操統一北方大業中的一次重要戰爭。遠征途中,他寫下了樂府歌辭《步出夏門行》(屬於《相和歌·瑟調曲》)。這一組詩包括五個部分,開頭為「艷」辭,即序詩,以下各篇分別取詩句命名,依次為《觀滄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龜雖壽》。從音樂曲調上說,五個部分是一個整體,從歌詞內容上看,四篇則可以獨立成篇。
《觀滄海》是這年九月曹操北征烏桓,消滅了袁紹殘留部隊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這首四言詩借詩人登山望海所見到的自然景物,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劃了高山大海的動人形象,更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是建安時代描寫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國古典寫景詩中出現較早的名作之一。首二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寫詩人於揮師北伐之際來到碣石山下,登高觀海。碣石山原位於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一說在今河北省昌黎縣西北),漢時還在陸上,面對著渤海,六朝時由於地質變動,沉於海中。詩人登上碣石山,俯視大海,只見的:「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澹澹,水波動盪狀。竦峙,島嶼高聳的樣子。詩人登高遠眺,舉目所及只見一望無垠的大海波搖浪涌,海中的島嶼高高矗立。這是多麼遼闊、多麼壯觀的景象!在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都曾東巡至此,刻石觀海。如今詩人站在秦皇、漢武游蹤所到之處,居高臨下,望著水天相連的蒼茫大海和海中高聳的島嶼,想到中原地區已經平定,北伐烏桓也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北方統一即將實現,心情該是何等激奮!這時,詩人的目光注視著海上的島嶼,眼前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樹木百草,生長十分繁茂,一陣蕭瑟的秋風吹過,海面上湧起滾滾的波濤。盡管蕭瑟的秋風給人以悲涼蕭殺之感,但是疾風勁草,方顯其英雄本色;洪波洶涌,愈見其生命不息!這是對自然環境的真實描繪,也是詩人主觀感受的具體寫照。曹操在取得一連串的戰爭勝利之後,他覺得自己的雄圖偉業猶如這樹木百卉一樣,生機勃發,也為這洪波湧起的大海,充滿生命的活力。以下,詩人又展開其豐富的想像,進一步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星漢的宏偉氣魄和博大胸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日月的運行好像出沒於大海的懷抱之中,燦爛的銀河群星好像包孕於大海的母腹之內。請看,這就是大海的氣魄,大海的胸懷。真是太壯觀、太奇偉了。
《觀滄海》一詩全篇寫景,其中並無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詞,但是誦讀全詩,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託的詩人的情懷。通過詩人對波濤洶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動描繪,使我們彷彿看到了曹操奮發進取,立志統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觸摸到了作為一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在一種典型環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動。全詩語言質朴,想像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為歷代讀者所激賞。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評論此詩「有吞吐宇宙氣象」。這是很精當的。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海」這個題目是後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後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和樂時加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容沒有聯系。
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bo,二聲)州市)人。建安文學代表人物。
初舉孝廉,任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後在鎮壓黃巾起義和討伐董卓的戰爭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為袞州牧,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分,編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從此用其名義發號施令,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河北割據勢力袁紹後,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等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輯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留下了20幾部作品。
譯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眺望蒼茫的大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波洶涌澎湃,山島高高的挺立在水中。(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生長的很茂盛。(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
吹起蕭瑟的秋風,水中湧起了水花波浪。(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太陽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銀河、太陽和月亮燦爛,好像出自大海里。(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慶幸得很,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編輯本段關於《觀滄海》一詩
1.《觀滄海》寫作背景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烏桓時所作。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湧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摘自董德松《詩中有畫畫中含情》,《初中語文課文分析集》第二冊)
《觀滄海》寄託了詩人很深的感慨,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胸懷。曹操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烏桓的途中。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餘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烏桓。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中,曹操終於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一中國的宏願。把前後的事件聯系起來,我們可以看出,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說是一次多麼重要的戰爭了。而《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的。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一定會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他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的精神融會到詩里,借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成為一篇優秀的作品。
(摘自袁行霈《曹操詩〈觀滄海〉》,同上)
2.關於「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兩句(袁行霈)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開篇點題,交代了觀察的方位、地點以及觀察的對象。這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到人,但我們彷彿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時的那種勃勃英姿。「碣石」,據《漢書·地理志》載,在麗城(現在河北樂亭)西南,六朝時沉入海里。「觀」字統領全篇,是詩的線索,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頭兩句起得很平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說明自己登上碣石山俯視大海。原來的碣石山在現在河北省樂亭縣的西南,面對著渤海。
(摘自袁行霈《曹操詩〈觀滄海〉》,同上)
3.關於「水何澹澹」六句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寫從碣石山往下看滄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搖搖晃晃的樣子;「何」,這里當「多麼」講。「水何澹澹」,形容大海波瀾壯闊,其中有驚訝,有贊美,正是剛剛登上山頂的第一個印象。「竦峙」,是高聳屹立的樣子。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茫茫的大海上碧波萬頃,一望無垠,只有腳下的山島高高地聳立在海心。我們都知道,同樣是觀海,站在岸邊,坐在船頭,或者是登上山頂,我們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曹操這時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從大處落墨,著力渲染大海那種蒼茫渾然的氣勢,給人一種堅定倔強的感覺。山島巍然,一下子就奪去了詩人的注意,所以緊接著就寫島上的景色:「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充滿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彷彿其中有無限的生趣等待我們去發現。「秋風蕭瑟,洪波湧起。」隨著一陣蕭瑟的風聲,突然湧起了滔天的波瀾,使人覺得驚嘆都有點來不及呢!可是等我們掉轉視線,去看那湧起的洪波的時候,詩人卻不再描寫下去了。
(摘自袁行霈《曹操詩〈觀滄海〉》,同上)
「水何」六句是正面鋪寫大海。其中真正寫大海的只有兩句。雖然字數不多,但作者著重抓住了海水的形態變化進行大筆勾畫,寫出了大海變化萬千的特點。「水何澹澹」是寫大海在無風情況下水波動盪的樣子,而海水一遇到大風,就會立即掀起軒然大波。「洪波湧起」僅四字就逼真地展現出了大海那種波瀾壯闊的氣勢。「涌」字用得尤其出色。從這句描寫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大海波涌連天的形態,而且彷彿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作者雖寫觀海,但並不單純寫海。如果只寫茫茫無際、波濤洶涌的海水,即使寫得再好,也會給人以枯寂之感,所以作者在描寫大海時,又插以山島草木來點染,有了山島草木的點染烘托,就把大海寫得生機勃發,欣欣向榮,使人感覺到,大海不僅浩瀚壯闊,而且美麗多姿。我們試把這幾句聯起來吟誦一下,就能體會到其中的韻味:茫茫蒼蒼的大海,波濤起伏,拍打著海岸,山島聳立,豐茂的草木在蕭瑟的秋風中搖曳弄姿,這是多麼壯麗的意境,多麼美好的圖畫啊!
(摘自董德松《詩中有畫畫中含情》,同上)
4.關於「日月之行」四句
面對這迷人的海上風光,作者展開了豐富奇特的想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運行不息的太陽月亮,星光燦爛的銀河,竟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這是何等的氣魄啊!這四句是全詩的高潮,作者運用誇張的表現手法,創造了一個極其開闊的意境,給詩歌增添了積極的浪漫主義的色彩。雖然是高度的誇張,但作者還是緊緊抓住了大海氣勢磅礴這個特徵來寫,誇張是合情合理的。
(摘自董德松《詩中有畫畫中含情》,同上)
詩人豐富的想像,把我們帶進了一個更加宏偉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寥寥十六個字,就寫出了滄海之大,寫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氣派。天連水,水連天,浩浩盪盪無邊無際,實在是壯觀極了。「星漢」就是天上的銀河。這四句詩的意思是:太陽和月亮每天從東方升起來,繞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樣。星光燦爛的銀河,斜貫在天空,它那遠遠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發源於滄海一樣。太陽、月亮和銀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輝煌、最偉大的形象了,可是詩人覺得它們的運行仍然離不開大海的懷抱,大海就彷彿是日月星辰的母親一樣。這種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詩里是並不多見的。
(摘自袁行霈《曹操詩〈觀滄海〉》,同上)
5.《觀滄海》景情結合的特點
在這首詩中,景和情是緊密結合著的。前面已經表明,作者通過寫滄海,抒發了他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這種抒情方式與其他古代許多寫景詩的抒情方式有所不同。古代許多寫景抒情詩是情景分寫,或上文側重寫景,下文側重寫情。如荊軻《易水歌》上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側重寫風水;下句「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寫壯士決死的感情。又如杜甫的《登岳陽樓》,上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側重寫景,氣魄也很大;而下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則側重寫情。《觀滄海》完全是把情包含在景中的,寓情於景中。《觀滄海》的字里行間都洋溢著飽滿的激情。「水何」六句雖然是在描繪生氣勃勃的大海風光,實際上在歌頌祖國壯麗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熱愛祖國的感情。目睹祖國山河壯麗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詩人要統一祖國的強烈願望。於是藉助豐富的想像,來充分表達這種願望。作者以滄海自比,通過寫大海吞吐宇宙的氣勢,來表現詩人自己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感情奔放,卻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寫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發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孫說曹詩「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觀滄海》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這與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讀其詩如見其人。
(摘自董德松《詩中有畫畫中含情》,同上)
曹操這首《觀滄海》准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於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摘自袁行霈《曹操詩〈觀滄海〉》,同上)
《觀滄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觀滄海》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過去人們稱贊曹操的詩深沉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從這里可以得到印證。
編輯本段作品注釋
注釋:
《步出夏門行》,又名《隴西行》,屬古樂府《相如歌·瑟調曲》。「 夏門」
原是洛陽北面西頭的城門,漢代稱夏門,魏晉稱大夏門。古辭僅存「市朝人易,千
歲墓平」二句(見《文選》李善注)。《樂府詩集》另錄古辭「邪徑過空廬」一篇,
寫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書 · 樂志》歸入《大麴》,題作《碣石步出夏門
行》。從詩的內容看,與題意了無關系,可見,只是借古題寫時事罷了。詩開頭有
「艷」辭(序曲),下分《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 《龜雖壽》四解(章)。
當作於建安十二年(207)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
東漢末年,正當軍閥逐鹿中原之時,居住在遼西一帶的烏桓強盛起來,他們南
下攻城掠地,成為河北一帶的嚴重邊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毀了袁紹在河北
的統治根基,袁紹嘔血而死,其子袁譚、袁尚逃到烏桓,勾結烏桓貴族多次入塞為
害。當時,曹操處於南北夾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盤踞荊襄的劉表、劉備,北有袁氏兄
弟和烏桓。為了擺脫被動局面,曹操採用謀士郭嘉的意見,於建安十二年夏率師北
征,五月至無終,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後接受田疇建議,斷然改道,經
徐無山,出廬龍塞,直指柳城,一戰告捷。九月,勝利回師,途經碣石等地,借樂
府《步出夏門行》舊題,寫了這一有名的組詩。詩中描寫河朔一帶的風土景物,抒
發個人的雄心壯志,反映了詩人躊躇滿志、叱吒風雲的英雄氣概。
關於曹操東臨碣石,過去多以為是北征烏桓去時的事,其實,這種看法與史實
不符,不可置信。我們用《三國志》《武帝紀》和《田疇傳》的記載來核對,曹操
當時是在北征烏桓的歸途中登上碣石的,因為去時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
改道走徐無山那條小路前往遼西。「九月,公引自柳城還,……十一有至易水」,
他應在這年(207)九月或十月初「臨碣石」、「觀滄海」。至於碣石山位於現今何處,
目前學術界尚有爭議,或以為此山已沉入現今河北省樂亭縣境的大海中,或以為就
是現今河北省昌黎縣北的碣石山。不管怎樣,在曹操登臨時,它應是傍海一帶較高
的石山。
《觀滄海》這首詩,從字面看,海水、山島、草木、秋風,乃至日月星漢,全
是眼前景物,這樣純寫自然景物的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曹操以前似還不曾有過。
它不但通篇寫景,而且獨具一格,堪稱中國山水詩的最早佳作,特別受到文學史家
的厚愛。值得指出的是:客觀自然景物反映到詩人頭腦中,必然經過詩人主觀的過濾
--理解、融會、取捨、強調,然後形成藝術的產品。這種產品,既是客觀世界的
反映,也是詩人主觀精神的凝結。這首詩寫秋天的大海,能夠一洗悲秋的感傷情調,
寫得沉雄健爽,氣象壯闊,這與曹操的氣度、品格乃至美學情趣都是緊密相關的,
因此,即使是純屬寫景之作。因作,即使是純屬寫景之作,也不可能是純客觀的照
相式製作。
另外,曹操現存二十餘首詩,雖然用的都是樂府舊題,但內容卻是全新的。沈
德潛指出:「借古樂府寫時事,始於曹公。」(《古詩源》卷五)這在我國文學史
上,也是一個大膽的突破。這種重視反映現實生活,不受舊曲古辭束縛的新作風,
大大推進了我國文學現實主義精神的發揚。曹操這個功績,也是值得肯定和贊揚的。
㈦ 古代詩歌五首的教案
古代詩歌五首
學習目標
1.朗讀並背誦這五首古代詩歌。
2.培養感悟古代詩歌內容的能力。
3.品味詩歌的意境。
重點難點
1.重點:
(1)朗讀並背誦這五首古代詩歌。
(2)感悟古代詩歌的內容。
2.難點: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朗讀《觀滄海》《次北固山下》。
2.就詩歌不理解之處質疑。
二、導入
這五首古代詩歌,都是寫景抒情的佳作。詩人們登山望海,駕舟楊帆,賞花觀鳥,詠春悲秋……用凝練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一幅幅圖景,喚起我們美好的情懷。朗讀時應該講究抑揚頓挫,在朗讀中要想像詩中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與詩人同喜共悲,然後再作客觀評析。
三、正課
1.朗讀《觀滄海》,要求讀得富有節奏感,讀出作者的感情。
2.作者作品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郡(現在安徽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獻帝都許昌,用他的名義發號施令,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敗兵強地廣的袁紹,此後逐漸統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東征烏桓,也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後封魏王。曹丕稱帝,追尊他為武帝。善詩歌,《步出夏門行》《蒿里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對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有所反映。有《魏武帝集》。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烏桓時所作。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湧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3.關於漢樂府詩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海》這個題目是後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配樂歌唱的。詩的最後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容沒有聯系。
4.賞析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交代觀海的地點,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開闊,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描寫由此拓展開來。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樣子;「何」,是「多麼」的意思,是贊美之詞。在這水波澹澹的大海上,最先映人眼簾的是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遼闊的大海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天蕭瑟,洪波湧起。
雖然已到秋天蕭瑟、草木零落的季節,但島上依然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以生機盎然之感。詩人面對蕭瑟的秋風,極寫大海遼闊壯美,波濤洶涌,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感傷的情調,表現作者壯闊的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這兩句藉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慨,寫出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從兩個「若」字可以看出,這寫的是虛景,即詩人的主觀感受。
5.小結。
這首詩寫登山望海的景象,氣勢雄渾,表達了作者壯闊的胸襟和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
第二課時
6.朗讀《次北固山下》。
7.作家作品簡介。
王灣,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詩人。玄宗開元年間進士。開元初,為滎陽主簿。五年至九年,參與編撰《群書四部錄》。官至洛陽尉。《全唐詩》存其詩十首。
這首五言律詩最早見於《國秀集》。詩題的「次」字是停宿、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蘇省鎮江市,三面臨江。詩人這次途經北固山去游吳中,但見船下江水潮平岸闊,頭頂南雁北歸,觸發了心中情思,於是寫下這首傳世佳作。
8.賞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首聯「客路」點明自己是客游在外,規定了全詩的情調氛圍。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己乘坐的船正在綠水中向前行。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頸聯寫潮水上漲,江面頓時開闊,江水似乎與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風順江吹來,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掛著。作者通過「風正一帆懸」的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大景表現了出來。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頸聯表現的是江上行舟,即將天亮的情景。從中我們可以知道,詩人是於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既寫景又點出時令。這兩句可以說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從海上冉冉升起;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於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尾聯,不言思鄉之情,而思鄉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歸,自然想到鴻雁傳書的典故,便想讓大雁把他這遊子的音訊帶給洛陽家鄉。「鄉書」、「歸雁」與首聯的「客路」、「行舟」,遙相呼應,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使全篇籠罩著一層清淡的鄉思愁情。
9.小結。
這首詩借停泊北固山下所見,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給人以積極、樂觀、奮發的藝術享受。
四、作業
第三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