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張寶臣的教材著作
(一)專著
1.《農村教育問題散論》——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
2.《班主任工作的理論與實踐》—— 社會科學文化出版社,2003年5月
3.《班主任工作藝術論》——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4.《班主任工作藝術論》(第二版)——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
5.《職業倫理與職業教育》——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二)教材(以出版時間為序)
1.《行知思想與農村教育改革》(參編)—— 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
2.《普通教育學教程》(副主編)—— 南海出版公司,1992年12月
3.《師范教育實習指導》(第二主編)—— 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3年9月
4.《班級管理概論》(第一主編)—— 黑龍江少年兒童出版社1993年9月
5.《班主任工作的探索與實踐》(第一主編)—— 蒲峪學刊編輯部出版,1994年4月
6.《課堂教學藝術》(第一主編)——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4年8月
7.《班主任工作藝術》(第二主編)——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4年8月
8.《教育學教程》(第一主編)——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
9.《班主任工作操作策略》(第二主編)——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
10.《教育學教程》(第一主編 第二版)——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
11.《實用教育學》(教材 第二主編)——經濟日報出版社,2002年8月
12.《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第三主編)——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
13.《教育學教學大綱》(副主編 黑龍江省教委組編)——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
14.《課堂教學藝術新編》(第二主編)——蘭州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15.《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第一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
16.《課堂教學藝術論》(主編,第二版)——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17.《班主任工作操作策略》(第一主編,第二版)——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
18.《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第一主編,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B. 哪些傳統的教學方法適用於現代教學
傳統教學法有很多,比如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不可否認他們在運用過程版中產生了權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並不是他們本身的錯,只是對運用這的要求不同罷了。我覺得很多都可以用到現代教學上面來呀。建議樓主分析一下他們的優缺點,卻去精華去其糟粕吧。
如講授法適合大班教學,效率高;談話法有助於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本質、及時反饋、增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演示法為學生提供觀察學習的機會,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教師和學生可同時進行言語交流和視覺呈現。缺點:費時費力。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難以達到預期目標。教師難以勝任。教室環境影響教學效果。並不適用於某些教學內容。演示失敗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緒。較難控制教室氣氛。
C. 我國當代教育教學理論有哪些
個人認為下列理論比較重要,應該了解。
1、三大學習理論。
2、三大教學理論。
3、主體教育(裴娣娜)、嘗試教育(邱學華,洋思模式、杜郞口模式等)、新基礎教育(葉瀾)、新教育實驗(朱永新)、生本教育(郭思樂)、情境教育(李吉林)、成功教育(羅明、劉京海)等。
附:
1、主體教育思想的基本觀點:
(1)學生是自身生活、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作為教師教育活動的對象或客體是相對的、暫時的、而作為自身生活、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卻是絕對長期的。學生是有著主觀意志的自己生命的主體,他們應該享有一定的自主選擇和自我發展的權利。學生是有著自己特定的學習與發展方式的自己成長的主體。
(2)現代教育過程應該是教師與學生雙主體協同活動的過程。
(3)現代教育應把發揮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作為一項核心目標。學生的主體性集中體現為他們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是實現全面發展教育目標的必由之路。發揮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本身就是現代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
(4)現代學校教育中應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建立合理的師生關系是體現主體教育思想的關鍵所在。合理師生關系的要點是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學校中所有的人際關系都應體現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原則。
主體教育是一種以自評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基本特徵的教育思想,也是我國新世紀最有生命力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流派。
主體參與、合作學習、差異發展、體驗成功是主體教育的關鍵詞,也是主體教育的基本策略。
主體參與型班集體的建設、班級小組合作管理等是班級管理實踐中比較常見和成功的做法。
2、賞識教育:
周弘認為:好孩子是誇出來的,而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批評會傷學生的自尊心。
尋找閃光點,賞識激勵、樹立自信是賞識教育的三個關鍵詞,也是實施賞識教育的基本策略。
北京光明小學的「我能行」教育,盧勤的「告訴孩子你真捧」等教育實踐中,都滲透得賞識教育的思想。
3、成功教育:
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願望,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潛能,相信每個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創造機會、幫助成功和體驗成功是成功教育的關鍵點和基本策略。
堅定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的基本信念,不要歧視和放棄每一個學生。
劉京海提出一系列成功教育的思想:
(1)三個相信的教育信念: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願望,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潛能,相信每個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三論:猴子論,老婆論,和尚論)
(2)第一次提出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思想;反復成功導致自我概念積極;自我概念積極是人格健康的核心。
(3)成功教育的三個要素:積極的期望,成功的機會,鼓勵性評價。
(4)成功的三個階段:幫助成功,嘗試成功,自主成功。(圈養,散養,野養)做中學,做中思,做中創。
(5)三位一體的成功:教師,學生,家長。
(6)成功教育研究的邏輯關系:問題,原因,對策,效果。主要問題,主要原因,主要對策,主要效果。
4、嘗試教學:主要觀點:「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成功能創新」,特徵是「先試後導、先練後講」。
5、新教育實驗:核心思想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
D. 現代教學媒體運用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多通道原則
多通道媒體原則是指設計教學材料時,應該注意多種加工通道的配合,選用多重媒體(如文本、講解、圖形等)形式來表徵同一知識內容.
大量的實驗從不同方面證實了在既有文字又有圖片的情況下,文字通過聽覺通道(如講解)呈現而非視覺通道(如文本)呈現可以改善學習的加工過程:降低了心理努力程度,提高了學習成績;在後續問題解決上使用的時間更少;改善了記憶、遷移和匹配測試的成績.如果用視覺通道呈現文字和圖片,學習者就會在文字和圖片之間進行視覺分配,把他們的注意分散於同時呈現的文字和圖片之間,從而產生分離-注意效應(split-attention
effect )
(Sweller等人,1998).當視覺注意超載時,某些信息則可能丟失,而視覺與言語信息之間建立聯系的過程可能受到破壞.這樣就會妨礙學習者的學習.在多表徵形式下,學習者可以在不同媒體對應的同一知識點間建立聯系,從言語和非言語兩個不同的角度出發掌握同一個知識點,這不僅讓學習者的思維過程更加活躍、深刻,而且對知識的理解也更全面,這比在單表徵形式下獲得的信息量更多.
2、實用媒體原則
實用媒體原則是指設計教學材料時,選擇呈現給學習者的材料內容應作到言簡意賅的闡述知識,而不應為了追求內容的有趣、豐富而增加對學習者理解知識內容沒有幫助的學習材料.
去除掉多媒體材料中對學習者學習沒有幫助的冗餘內容會更有利於學習者對知識的建構.比如Moreno和Mayer
( 2000
)用配有講解的動畫來描述閃電是如何形成的,同時再加入一些背景音樂,而這些背景音樂與學習材料之間又不能很好的產生一個整體情境,不能給學習者帶來合二為一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者的聽覺通道除了要對講解進行加工外,還要分出一部分工作記憶容量對音樂進行認知加工,而聽覺通道的容量有限,這樣用於加工講解必須的認知資源相應就少了,從而學習者就不能在文字、圖像和聲音的相關信息間建立有效的關聯,因此也就不可能對閃電的形成機制進行有意義的認知加工.因此在該情形下,在有講解的基礎上再添加大量多餘的聽覺材料對學習者的學習並無益處,不止給學習者帶來了不必要的認知加工,反而會挫傷學習者的學習熱情,所以應該去除掉.
3、最佳組合原則
最佳組合原則是指設計教學材料時,在通道內部認知負荷不超載的前提下,根據不同的通道形式(聽覺、視覺)來選擇相應最佳的媒體組合形式.由於雙編碼的優勢,一些多媒體組合比其他多媒體組合或單一媒體更能激勵精細加工過程.通過口頭及圖片渠道加工的信息似乎優於只通過口頭渠道或只通過圖片渠道加工的信息.舉例來說,Severin(
1967 )發現,學習者學習包含音頻與圖片的學習材料比音頻與文本的學習材料更能獲得較好的學習表現;而紐詹特(
1982年)通過文字和圖片或音頻和圖片來呈現信息時獲得了最好的學習表現.Rieber (1989, 1990)
的一個試驗中讓小學生使用計算機教學軟體來學習牛頓運動定律.學生可以獲得電腦幫助並完成相關測試.教學軟體分為三種:(1)僅使用文本、(2)使用文本和圖片、(3)使用文本和動態圖片.使用文本和動態圖片的組學習成績較好(測試包括26個多項選擇題及問題解決).
以上實驗結果表明並不是說只要使用了多種媒體表現形式來呈現材料就對學習者有益,而是應該根據學習者的認知加工特點合理採用表現材料的媒體形式.
4、臨近原則
鄰近原則是指設計教學材料時,描述同一內容的不同媒體應在空間上(如文本和插圖)或者時間上(如動畫和講解)鄰近呈現.此原則包括兩個子原則:空間鄰近原則和時間鄰近原則.
空間鄰近(spatial-contiguity)原則是指只能呈現視覺材料時,解釋圖片的文本和該圖片在空間上相鄰呈現比分離呈現更能促進學習者的學習,分離呈現會影響學習者對知識的整合和理解.
時間鄰近(temporal-contiguity)原則是指,在提供言語講解的同時呈現相對應的文字或圖片,這樣更加有利於學習者的理解和記憶.同時用視覺和聽覺通道呈現材料,聽覺和視覺通道選擇出的言語和非言語信息可以同時保留在工作記憶中,從而可以在這兩種表徵中建立起有意義的聯系.
5、交互性原則
互動是學習者、學習系統和學習材料之間的相互行動.交互性用戶界面允許學習者控制、操縱、探索學習材料或定期要求學習者回答問題,以便整合學習材料.交互可以改善學習可能因為它激勵學習者對學習材料進行精細加工.交互必須具有認知吸引性.當學習者只看到一屏又一屏的文字且只能得到簡單的「對」與「錯」的反饋時,是不太可能學的進去的.此外,與長期的信息存留相比,交互性對短期學習有較強的影響.
一個互動的用戶界面似乎對多媒體學習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舉例來說,研究員Stafford對96個研究項目進行統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互動與學習成就以及隨時間推移知識的保留有關.其他研究者Bosco和Fletcher研究了75個研究項目,發現當參與者處在一個互動的教學環境中時,能夠更快的理解學習材料並有較好的學習態度.
6、個體差異原則(使用媒體激勵)
個體差異原則是指每個學習者的認知特點和認知容量均不一樣,因此在設計教學材料時,應根據學習者的認知特點並結合材料的難易程度設計出適合不同群體的教學材料.
多媒體對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習者來說顯得更有幫助.例如,在布萊克1977年的研究中,參與者是具有不同空間與心理能力的大學生,他們通過動畫(電影)、畫有動態箭頭的靜態圖片、或普通靜態照片來學習五子棋的運動模式.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使用動畫學習的效果比用靜態照片的效果要好.然而,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在這三種情況下的學習效果差別不大.
成人和年齡較大的兒童宜使用多媒體教學.隨著兒童的年齡的增長,多媒體似乎能夠更有效地促進學習者的學習.Stoneman和布羅迪(
1983
)給出穿插有產品廣告的採用聽覺、視覺或者聽覺-視覺合並方式分別呈現的故事.幼兒園兒童比學齡前的兒童識別出更多產品.二年級的孩子比幼稚園或學齡前的兒童認出更多廣告中的產品.顯然,兒童的認知更多地是在感性的水平而不是語義的水平.隨著越來越多的經驗和逐漸成熟,孩子會在更深、更加語義化的層次上加工信息.年齡較大的兒童和成年人更可能對多媒體信息的含義進行加工,而不是它的外觀.所以他們更得益於多媒體教學.
這些實驗結果表明學習效果因人而異,每個學習者的認知容量各不相同,這就造成同樣的設計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在發現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習者需要選擇、保持和組織知識的不同表徵,然後才能把它們整合到自己的長時記憶中,此時就要考慮到工作記憶容量的制約性.有經驗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根據學習者的特點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個體適時改變教法、策略來適應學習者,滿足他們不同的認知需求.因此應當充分考慮影響學習者的差異因素,將其體現在教學材料的設計中,這也充分說明多媒體材料不能一成不變,應該適時變化以適應不同學習群體.
E. 現代教學設計的發展趨勢
趨勢之一,教學設計越來越注重跨學科研究和跨領域應用教育學的研究越來越出現跨學科的趨勢,教學設計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地需要在一個更大的知識共同體中進行。這個共同體中至少包括了哲學、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等一級學科,還時常會接觸到語言學、人類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包括人工智慧、虛擬真實等)、腦神經科學、系統科學等學科。在具體研究中,教育社會學、教育心理學、科學哲學、知識社會學、認知心理學、教育技術學以及認識論研究、本體論研究等都是很有可能涉及的領域。正是這些領域新研究、新技術的出現才使得教學設計的思想有了驗證和實現的可能,並出現了一些公認的里程碑式的成就。目前的關注點可能在於,當代的學習理論本體論和認識論基礎完全不同於梅里爾等人的傳統教學設計的客觀主義基礎。在對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的研究中,我們主要關注的是基於問題的、基於項目的、探究式的和開放的學習環境,還有認知學徒方式、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基於目標的情境、拋錨教學等等。在教學設計的發展中,人們一直試圖給教育技術增加一些人性的和美學的成分,這種設想在後工業的信息時代終於可能成為現實。因為與工業社會相比,後工業強調自我定向的和共同參與的社會活動,文化多元主義和科層制的減少(扁平管理)。近十多年來,建構主義教育思想逐漸興起。以建構主義為設計理念的教學設計模式大都十分注重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比較成功的案例主要有香克(R.Schank)的基於目標的劇情設計(Goal—based Scenarios)、布蘭斯福德(John Bransford)的拋錨教學設計(Anchored lnstructional Design)和麥里恩伯爾(Jeroen J.G. van Merri nboer)的四要素教學設計、戴克斯特拉(Sanne Dijkstra)的基於問題的教學設計(Problem—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等。盡管,建構主義並沒有顛覆認知與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客觀影響,但是它對一代教學設計者的影響確實是值得矚目的,而且,它和其他有關學習的創新思想一起還必然對該領域在新千年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另外,教學設計的研究和應用不是教育領域的專利,教學設計是一種有效設計和製造學習環境的方法。為了加強學習環境的形成,教學設計應該運用當代學習、測量、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論來改進學習狀況。教學設計從1960年代早期就開始作為一種科學的應用領域,被廣泛應用於工業、軍事、政府部門、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以及商業課件開發。這種持續發展是教學設計領域內外一系列推動和發展的結果。趨勢之二,教學設計越來越注重信息技術與教育理念的整合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設計中的大量應用首先出現在軍事領域中。從1980年代開始,在教學設計中使用計算機成為許多研究的重要內容。人們對這項重要技術對教學開發的意義並沒有取得一致意見。有些人認為這樣的高科技應該成為教學設計的輔助手段,是一個研究人類學習的理想工具。而其他人則試圖把整個教學開發領域徹底轉向創建計算機化的教學。但不管怎樣,計算機所帶來的全新的可能性很顯然促使著教學開發領域進一步應用認知心理學和知識工程學策略,拓展了理論和分析基礎。教學設計的一個主要變化來自於技術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影響。但沒有一定程度的教學設計,技術不會在本質上自動改進教育。一些最有魅力的技術應用拓展了可以呈現的問題的本質和可以被評估的知識和認知進程。通過利用多媒體、交互性和對刺激呈現(stimulusdisplay)的控制而豐富任務環境,對認知能力進行大范圍研究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切實可行。技術提供的新能力包括了直接跟蹤和支撐問題解決技能、把學習者解決難題的行動過程可視化、建模和模擬復雜推理任務等。技術也使得對概念組織(conceptorganization)和學生知識結構的其他方面進行數據收集,以及他們參與討論和小組項目的表徵成為可能。計算機、互聯網、多媒體、超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帶來的不僅是技術的創新,還有人們對與工業化時代相關的傳統的學習觀點與方式以及相應的教育、教學、培訓形式所存在的問題的認真反思,以及力圖通過技術的支撐在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上創造適合於知識時代的新的學習方式以及相應的全新的教育、教學、培訓形式的努力。1990年代,技術的發展與提高實作績效的實際需求還共同促進了對電子績效支持系統(EPSS)以及快速原型教學開發技術(rapid prototyping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techniques)的興趣。關注人的績效的研究極大地拓寬了教學設計人員的角色,並由此鋪設了通往教學領導者立場的道路。教學領導者出場的直接結果就是以達到組織進步為宗旨的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出現以及相應的高級職位如首席學習官CLO(Chief Learning officer)的應運而生。技術的另一個顯著貢獻是設計能夠解釋復雜的基於課堂的形成性評價的系統。基於技術的系統被設計出來,通過記錄學習者響應的關鍵特徵、分析正確推理和不正確推理的模式、給學生和教師提供迅速的信息反饋等辦法,來支持個別化教學。趨勢之三,教學設計越來越注重各種因素整合下的學習環境的建構人類通過個人、公共群體和組織(如家庭、學校、企業和國家),向下一代傳遞他們的知識和技能、開發知識和技能的方法和運用知識和技能製造出的產品。這些事情部分地是通過「老手」和「新手」之間的交流來實現的,交流內容中包括了組織和群體所包含的文化。新手不得不掌握(通常也希望掌握)知識、技能,和那些被認為與理解有關的態度以及組織內的功能。而學習是這種獲得過程(acquisition process)的標志。知識和技能通常是在個體運用知識和技能的「境脈(context)」中獲得的,這是一個與環境有關的問題。環境的發展與個體作為組織中的成員的發展密切相關。人類在特定群體中所能支配的知識和技能的總量是如此之大,以至於通常不可能在使用專業技術的特殊環境中進行個體到個體的傳授。而且可以使用知識和技能的環境可能很復雜、很遙遠或是很危險,以至於必須創設一個為學習而設的特殊環境來代替「真實」的情況。今天的學習和教學正在發生重要的變化。不僅是術語「學習環境(1earninl~environment)」經常代替「教學手段」,而且自主學習和「學習如何學習」作為教育和訓練的中心目標而產生。學習如何學習包括了態度、理解和技能的持續發展,使人發展成為在紛繁復雜的情境中有效的、靈活的和自我管理的學習者。在它的最高境界,包括了元認知,即關於學習時自身信息處理、問題解決、感知和行動的知識。這意味著假設學生和受訓者知道自主處理對強化任務執行的潛在作用。學習不是傳輸的過程,也不是接受的過程。學習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圖的、積極的、自覺的、建構的實踐,該實踐包括互動的意圖—行動—反思活動。技術已成為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工具。基於計算機的技術在增加知識的獲取渠道和促進學習的手段方面大有前途。技術在創建有效學習環境方面有五種迎接挑戰的途徑:1.通過使用錄像、演示、模擬和與具體的數據、實踐科學家進行網際網路連接,把真實世界的問題帶人課堂。2.提供「腳手架」支持,以擴大學生者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思考理解的路徑。支架允許學習者參與復雜的認知活動,例如科學直觀性學習和基於模型的學習。如果沒有技術支持,這是很難或者是不可能做到的。3.學習者有更多的機會獲得來自軟體導師、教師和同伴的反饋;反思他們自己學習過程;接受循序漸進式的指導,提高其學習和推理水平。4.創建本地的和全球的包括教師、管理者、學生、家長和其他有興趣的學習者在內的共同體。5.擴大教師學習的機會。由於許多新技術都具有交互性,因而現代教學設計可以更容易地創建教學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學生能夠通過實踐來學習、獲得反饋和不斷地改進他們的理解以及建構新知識。1990年代認識論的變化產生了各種創新性的和令人激動的學習環境。例如,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的新興趣,為教學設計提供了無數靈活的、強有力的選擇方法。這樣的環境,或默會地或明確地表明了建構主義認識論的主張。它們被設計出來,支持個人在真實活動中進行意義協商。以學生為中心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環境,提供了互動的、鼓勵性的活動,能滿足個人獨特的學習興趣和需求,在不同復雜程度下學習,加深理解。趨勢之四,教學設計越來越注重新的評估理念和方法教學設計越來越呈現出將課程、教學、實施和評估進行總體規劃的趨勢。」,需求分析、信息和方法的結構分析、個體差異的分析、社會文化差異的分析成為評估的重要內容;信息技術成為評估的主要工具。認知(cognition)、觀察(observation)和解釋(interpretation),這三個元素必須清晰地聯系在一起並被設計成一個相關的整體。否則,評估的效果就會降低。當前的學習理論強調知識在智力中表徵、組織和處理的方法。學習的社會維度也得到了強調,其中包括了支持意會和理解的社會的和參與的實踐。因此,評估需要超越對局部技能和離散知識點的關注,而要把推動學生進步的更復雜的方麵包含進來,具體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對元認知的評估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用同樣的方法學習並通過同樣的途徑提升能力。認知的最重要方面之一是元認知(metacognition)——對人自己的思維的反思和導向過程。元認知對有效的思維和問題解決十分重要,是特殊知識與技能領域中專家的特點之一。專家利用元認知策略監控問題解決過程中的理解並執行自我更正。這樣,評估應該力求判明個體是否具有好的元認知技能。(2)對實踐和反饋的評估實踐和反饋是技能和專家級知識發展的重要方面。評估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提供給學生及時和信息量豐富的反饋,這樣,他們對一項技能的練習和隨後的掌握將有效和高效。(3)對境脈與遷移的評估知識及其意義有著賴以生存的境脈,正是由於境脈的存在,使得知識的生產、應用和發展有著相對剛性的方式,也使得知識的遷移並不總是有效。遷移依靠的是發展出對何時運用所學知識的清晰的理解。學術成就的評估需要認真思考知識和技能,這些知識和技能對理解和回答一個問題或解決一個疑難是必需的;要思考知識和技能所呈現的境脈,一項評估任務或評估情形是否起到了測試近遷移、遠遷移或零遷移的作用。(4)對社會文化大環境的評估社會是最大的境脈。人類所學習到的東西,其大部分都是藉助同語言和其他人的互動得來的。因而,知識經常置根於特定的社會和文化境脈中,其中也有課堂境脈,它包含著對某種特定練習意義的理解,如提問和回答。評估需要檢驗學生交往(交流)練習中的參與方式是否適合於相應的知識技能領域,他們從練習中理解到了什麼,他們如何使用適合於該領域的工具。我們知道,從教學設計在美國的正式提出到現在,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教學設計的理論和實踐已經和現代教育技術、學習理論的最新進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教學設計的發展也體現在世界各國教育教學改革的各個方面。正是在這樣一個國際背景下,我國的廣大研究者有可能浸潤在一個超越時空的、內容豐富並不斷更新、充實的信息世界中。正如高文教授所言,在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時,專業路線如果過於狹窄會導致思想的僵化,同樣,過於寬泛的路線則會由於精力的分散而喪失關注的中心。我們希望教學設計與技術領域能夠在根植於核心思想和尋求保持一種共同身份的同時,將自身建設成為以高新技術支撐的、促進人的學習、發掘人的潛力、支持社會協商與合作的、鼓勵實踐參與和創新的、開放的、包容的、具有反思精神與自我更新能力的一個不斷發展的創新系統。
F. 劉承華的論文
2012年《文化對藝術的影響機制——兼及藝術的文化學闡釋路徑》藝術百家2012年《古代唱論的歷時性展開——由<師乙篇>引發出的聲樂美學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中國古代音樂美學的理論特點》交響 2010年《音樂文化中自體守護與異體欣賞的統一如何可能?——從「多元」與「一元」的互含關系所作的論證》樂府新聲 2010年《中國傳統音樂美學建設的幾個問題》交響 2009 年《古琴演奏中的「技」與「道」——從莊子「庖丁解牛」談起》藝術百家2009年《對音樂內在張力的精心營構——馬友德教授二胡教學與演奏理論淺識》音樂與表演2009年《20世紀藝術美學理論的維度轉換——從主客間性與主體間性所作的考察》藝術百家 2009 年《嵇康「聲無哀樂」思想形成的理論背景》中國音樂2008年《「保存」與「生存」的雙重使命——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特殊性》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8年《找回藝術學的真正「自我」——從藝術學的獨特對象所作的學科定位》藝術學研究2008年《中國藝術表現中的「含蓄」辨微》美與時代2008年《探尋歷史上的金陵琴派》樂府新聲2007年《走向主體間性的音樂美學——兼及音樂美學研究中的文化學維度》藝術學研究2007年《中國音樂美學的邏輯形態——從內涵邏輯解讀中國音樂美學的理論特點》中國音樂2007年《中國音樂美學的主體間性——中國傳統音樂中人與對象的關系》中國音樂2007年《我們如何對待傳統?》音樂與表演2007年《文化對音樂意義的限定——「文化影響音樂的機制」研究之三》樂府新聲2006年《文化在音樂中的復制——「文化影響音樂的機制」研究之二》樂府新聲2006年《從藝術與文學的關系談藝術學門類學科的設置》美術與設計2006年《文化對音樂的功能預設——「文化影響音樂的機制」研究之一》樂府新聲2005年《文人琴與藝人琴關系的歷史演變——對古琴兩大傳統及其關系的歷史考察》中國音樂2005年《對江南絲竹音樂形態特徵的文化詮釋》中國音樂2005年《古琴造型與裝飾之美》美與時代2005年《中國傳統文化對藝術學科研究生教育的價值》(合作)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年《中國文人藝術的審美取向》(合作) 社會科學戰線2004年《<溪山琴況>結構新論》音樂與表演2004年《南宋浙派對後世琴派的影響及其脈絡》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音樂文化學學科化的理由與意義》樂府新聲2004年《音樂「意境」的空間營造》中華藝術論叢2004年《古琴年代的鑒別》(9-12期連載) 樂器2003年《中國傳統音樂的「情感」母題及其文化意蘊》樂府新聲2003年《中國傳統音樂的「自然」母題及其文化意蘊》中國音樂2003年《古琴的含蓄美及其人格內涵》藝術探索2003年《文人琴與藝人琴的不同旨趣及其走向》東方叢刊2003年《從學科結構看當前的音樂文化研究》音樂與表演2003年《不麗而妙者,韻也——中國藝術的審美品格》教育文匯2003年《古琴音樂的發展手法及其特點》音樂研究2003年《古琴神秘性探源》中國音樂2002年《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內涵》合肥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中國傳統音樂的「自然」母題及其文化意蘊》中國音樂學2001年《古琴發展問題剔微》中國音樂2001年《走向闡釋學的音樂美學》黃鍾、音樂舞蹈研究2001年《古琴美學的歷時性架構》黃鍾2001年《也談音樂與文化——答胡自強先生》樂府新聲2001年《化「中西」為「多元」——從音樂發展戰略看音樂的中西關系》人民音樂2001年《園林城市的文化定位》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1年《莊子哲學對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意義——從「莊子闡釋」課引發的思考》教育與現代化2000年《文體變遷的背後──從生命本體看中國文學的文體變遷》東方叢刊2000年《古琴演奏之道》音樂與表演2000年《古琴表現力抉微》中國音樂學2000年《人文素質課的教學特性》教育與現代化1999年《藝術教育中審美闡釋的新層面》教育與現代化1999年《古琴的文化審美內涵》黃鍾1999年《古琴韻味辨微》中國音樂1999年《古琴的審美意蘊》七弦琴音樂藝術1999年《園林城市的文脈營構》中國園林1999年《以文化激活音樂──音樂教育中審美闡釋的新層面》人民音樂、音樂舞蹈研究1998年《瀟灑與飄逸的極致──對絕句藝術的美學分析》東方叢刊、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8年《韻:中國藝術的靈性所在》文史雜志1998年《中國人的「樂」——中國哲人對「快樂」的理解》綠色美學的崛起1998年《人類如何才是「主體」?——傳統主體觀批判》綠色美學的崛起1998年《綠的文化意蘊》綠色美學的崛起1998年《「道中庸」而「致中和」──對郭因美學思想的理論軸心的詮釋》安徽大學學報1997年《素質與知識的關系及其在教學中的意義》教育與現代化1997年《原典閱讀:培養原創力的重要途徑──從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談起》教育與現代化1997年《遠:審美空間的時間化》文史雜志1997年《哲學是一種胸襟》哲學大視野1997年《趨於意義狀態與趨於生命狀態──中西藝術本體狀態比較》東方叢刊1997年《中國藝術的最高審美范疇:韻》學術界、美學1997年《中西音樂形式的差異及其文化內涵》黃鍾、音樂舞蹈研究1997年《中國藝術之韻的時間表現形態》文藝研究1997年《對現代人「身不由己」狀態的揭示——錢鍾書〈圍城〉意蘊之辨析》文學研究1996年《審美的感官化與文化原初功能的消解》美學與藝術學研究1996年《樂器神韻與歷史氛圍——對中國樂器的演進軌跡及其機制的考察》樂府新聲、音樂舞蹈研究1996年《中西樂器的音色特徵及其文化內涵》樂器1996年《向心靈深處的開掘——對現代主義演變軌跡的一次嘗試性描述》合肥教育學院學報1996年《中國藝術的「月神」精神與「玩味」思維》哲學大視野、文史雜志1996年《在文化、歷史與生命的律動中闡釋美——中國音樂欣賞課教學思路》黃鍾1996年《從與意、味、氣之關系看中國藝術中的韻》文藝研究1995年《宋明道學對人生三大和諧的綜合》合肥工業大學學報1995年《從文化傳統看中西音樂傳統的不同》黃鍾1994年《談聞一多對〈也許〉詩的修改》青年詩人1994年《中國彈撥樂器的歷史氛圍散論》中國音樂1994年《中西音樂美感特徵的比較》中國音樂、音樂舞蹈研究1994年《中國古代樂器發展漫談》(上、下)文史知識1994年《唐宋詩詞中「愁」的內涵及其演變》合肥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試論三大和諧的全息效應》安徽大學學報、自然辯證法研究、新華文摘1993年《從「完形」看藝術審美與科學創造的深層聯系》美育新論1990年《從本體論到心理學——西方美學史的新架構》西部學壇1989年《從「味」到「趣」——元散曲的審美特徵》文史知識1987年《美的形態與形式化審美機制——表現論美學大綱》西部學壇、美學
G. 誰有山水寫生的心得急需。好的加50分
山水畫寫生
觀照體悟 妙對神遇--山水畫寫生教學散論
說起"寫生",現在美術院校的學生一點也不陌生,那種支起畫夾,對景描畫,一坐半天一天的經歷,誰都有過。但實際上,這一般是西畫的寫生方法。而在中國畫,所謂"寫生",往往是"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於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摸寫記之,......"(元·黃公望《寫山水訣》)。中國傳統的山水畫寫生觀中,實在是把對自然的深入觀照和細微體悟放在首位,並使自然山水與畫家心靈互融神會,最終達到顧愷之所說的"與山川神遇而跡化"的目的。為達此目的,光是"模寫"是遠遠不夠的。遍游名山大川,融匯於胸,然後發於毫端,而至傳神。觀照與體悟的功夫是必須到家的,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神遇而跡化。
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寫生觀,其實是把人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山水即我,我即山水,所以在"物我"之間了無阻礙,既然山水之神已達,必定形神俱足。這一點是目前現代意義的"寫生"無法達到的。但其精神,對現代山水畫寫生教學,也有其積極作用。
一、現代山水畫寫生的作用
1.寫生的橋梁作用
中國畫的學習,一般均從臨摹入手,並且往往始終伴隨著學習的全過程。作為學習國畫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臨摹,能在短期內高效率地迅速了解國畫的各種基本技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於國畫技法,如山水中的皴法等,經過前人反復錘煉,已成十分完善的程式,臨摹一久,很易被其完善的程式所迷惑而不能自拔。而通過寫生,就能使學習者在傳統技法下的程式化山水與真山實水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一方面,以所習技法表述真實山水,另一方面,用大自然中山水的萬千姿態,印證傳統山水程式,明了這些程式之由來。
2.寫生的記錄作用
作為游歷山水時的感受的記憶手段,寫生也有其重要作用。且不論古代沒有相機、攝像機,對不可能長游細察的山水記上一"異"十分必要,即使在現代,有了相機等現代化記實工具,但當面對真實山水時所得的感觸,同時因地、因氣候變化的陰晴明晦、雲蒸嵐飛,都會有許多變化。這些用寫生記錄,往往比較切合感覺,而一拍成照片,往往反而因太"真實"而缺乏感人力量。
3.寫生的體微作用
比較山水畫的臨摹與寫生,臨摹等於是在求教名師,只要精研細察,必能得莫大收益。但光從臨摹上得到體會,畢竟是吃別人嚼過的饃,"紙上得來終究淺"。如不能把這些臨摹所得與自然真山水相比照,一不小心便會陷入泥古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在這里,直接面對活生的自然山水,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往往會有自己的獨特體會。這些獨特體會經過多次強化,並反復去粗存精,就會成為個人繪畫風格面貌確立的起點。
也正是這一點,才是現代山水寫生教學向傳統山水寫生觀靠攏的起點。
二、現代山水寫生教學的兩個誤區
誤區之一:"泥古不化"。過分強調臨摹所得的山水畫技法,特別是山石皴法等,結果是要麼活山水被程式所囿寫成死山水,要麼是思路被真山實水所束縛,而找不到表現的方法。
誤區之二:"食洋不化"。是以西畫速寫的方法直接移植入國畫山水寫生中,把國畫寫生等同於硬筆明暗速寫或線描速寫。其直接惡果是當速寫得心應手之後,無論平時隨手揮寫,或嚴肅的創作,所畫之作幾乎全為一副"速寫相"。這些畫作,如果光從畫面視覺效果看,可能也不錯,但卻不能稱是中國山水畫。因直露和膚淺,直接決定了其品格的低下。
當前,"速寫相"現象幾乎泛濫了全中國,其形成的歷史原因已無庸多言。令人擔憂的是,在許多學者和教授者,甚至能夠左右美術發展方向的領導者,仍熱衷於此類"嫁接"。一些人全不顧東、西方藝術之間的巨大差別,結果將中國畫體系弄得千瘡百孔,自斷生路。以下我們提出一些由淺入深,最終與傳統山水寫生觀相一致的寫生方法,以供討論。
三、山水畫教學的寫生法
山水畫寫生教學,一直是作為美術院校山水畫教學中的重要一環而納入教學計劃的。山水畫是國畫三大門類中,最直接貼近自然的藝術。所以說,教學者在山水畫教學中,應掌握常用方法和總體把握。(一)山水畫寫生教學的常用方法簡述如下:
1.局部模寫法:適合初學者,
臨摹未到熟練程度,真山水寫生又未多接觸,須要兩相對照,揣摹模寫,此時切忌貪大求全。
2.詳記法:較完整"真實"地記錄畫面,適合初步熟練的學者,此時教者即當強調感受之真實,而非物象表面之"真實"。
3.記異法:只對特別的事物加以記寫,適合時間較少或有特別感受時用。
4.記意法(簡記法),只簡單記錄一個印象,不作詳細刻畫,類似黃賓虹先生之速記。
5.放大法:選取一有感受的局部,放大並作較詳盡表現,常可有意外收獲。
6.映象法:針對整體景物的感受,較簡潔的畫出大體印象,不求形似,但求達"意"。
7.映象重疊法:不多作一山一水的速記,而注重整山整水甚至千山萬水的疊加印象,此即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丘壑在胸,妙造自然。
8.重復體味法:此法即留驗於此山此水間,留連忘返,反復觀照體味,使山水形象完全爛熟於胸,以致行坐眠食,時刻不忘。石濤之鍾情黃山,潘天壽先生之畫雁盪,黃賓虹先生之愛觀夜山,即得此法三昧。
(二)以上諸法以外,根據各人體會,還可有多種寫生方法,但其綱領則同是不以山川表面化的真實為目的,而力求與山川「神遇而跡化」為至高境界。
總體的把握尚須注意以下幾點:
1.中國山水畫是宏觀的,要在宏觀把握中去處理微觀,注重整體大感受,防止受拘於一草一木。
2.寫生越熟練,越要減少直接對景描畫,而多把身心投入觀照,體悟造化的神妙,在這里"觀"十分重要,通過"觀"和"看",努力達到物我兩忘之境。
3.應特別注重特定條件下的自然山水對自己產生的強烈感觸,因這類感觸往往是你個人特有的體驗,努力強化這個體驗並表現它,那就是你神遇而跡化的開端,也就是你的繪畫風格確立的開端。
H. 對現代散文教學認識、收獲與體會
散文教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所佔的比重最大,是文學作品四大樣式中在教材里出現最多的一種。隨著近些年散文的大流行,那些貼近生活,歌頌人間大愛的作品的大量涌現,散文作品已悄然出現在中考試卷中,並有漸多之勢。我認為散文教學應該放在閱讀、感悟、品味和提高上。
閱讀感悟是學生學習文學作品的必備素質。正是閱讀感悟,才能讓學生把握文章的脈搏,領會文章的主旨,體會作者情感,所以,不但是散文教學如此,所有的文章教學都這樣。現代文閱讀是指,以閱讀者的認知積累(解題基礎)為依託,以篩選、整合(解題方法)為基本方法,對文本進行符合文本意圖的轉述、鑒賞(解題要求)的一種閱讀解題方式。考題中對現代文閱讀的能力要求,大致歸納為3個層級:詞句的理解與分析;信息的篩選與整合;篇章的鑒賞與評價。這三個能力層級基本上由低到高。尤其是近年更加突出對鑒賞能力的考查,這意味著對學生的閱讀要求是越來越高。在《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中對7~9年級的閱讀要求是「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所有這些都體現了閱讀感悟的重要性。近幾年來的考題中最常見到的也是這些閱讀感悟方面的試題。
品位和提高是基於閱讀感悟基礎之上的,且比其更高一層。品味散文,要真切地體會作者所創設的情景(感情氣氛)。能體會作者所創設的情景,能領悟到作者所表達的主題和思想感情,進而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從而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品味散文,要領會散文獨特的構思和豐富的想像,進一步理解散文內在的韻味。品味散文,還要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深入地理解,反復地體會,才能對散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徹。
這樣,由讀到感,再到品味提高,逐層推進,既便於老師的教,也利於學生的學。在點滴中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素養,發展了學習散文的能力,提高了散文的學習水平。
如何提高初中現代散文教學的有效性
在多種文體中,我真的對「散文」情有獨鍾,一直把它當成自己心靈最好的讀者,一邊讀一邊感受,一邊教學一邊聆聽。一直以來,,在我的心中是一個又美好又多情的小女孩,對著我訴說,對著我微笑,對著我講她的心靈深處的故事……進行散文教學的時候心中帶著這份美好,帶著這份想像和我的學生開始清新平和的散文之旅。
記得在教讀魯迅的作品《風箏》的時,我初讀課文的時候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童年的自己在泥水中挽起褲管摔泥的認真和快樂,以及回家後被大人責怪的忐忑和狼狽,我突然間有所頓悟,我帶著一絲悵然,一絲心酸,把我的童年講給學生們,讓他們和我一起收獲童年的感受,收獲《風箏》中的哥哥對弟弟歉疚,弟弟對哥哥的全然忘記。課堂上的同學們嚴肅而認真,活潑中有些許心酸,理智中摻雜著對哥哥的勸解和對小弟的祝福。於是,整個課堂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文章的主題很容易被學生總結出來,多數學生還能多角度的發現和探究。於是我清晰的意識到精讀文本收獲感悟對散文教學是多麼的重要,這節課的收獲提醒我以後的教學中認真閱讀,細心的收獲感悟,給自己和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還有一次,總也忘不了教讀《背影》時和學生共同的一次心靈體驗。朱自清的紀實散文《背影》讓我和我的學生們感受頗豐。初讀課文後,孩子們的反應和態度及其平常,文中濃濃的父愛對於生長在農村一個個吃住在外的孩子沒有絲毫打動之意,文中質朴平實的語言真的就不值得品味和揣摩么?我於是針對班級住宿生多的情況想了個簡單的方法,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換位體驗。我開始深情的說:「同學們,想一下生活中有沒有父母為你送行的場面?放假時沒到家的你路上雖然是自己,可是父母的牽掛無時無刻不在陪伴著你,什麼時候進家門,這份牽掛什麼時候下線。上學的時候家的門旁,門旁的路口,那個你熟悉的身影難道僅僅是在看路邊的風景么?父母的心是顆長著翅膀的心!雖不能時時處處陪伴,但是心早已飛遠為你探尋行程是平坦還是荊棘。同學們就,假設你是文中的作者。」接著我又提出個簡單易行的口號:「把自己放在文中的那輛車上!」同學們於是盡量進入狀態,在記憶中搜索和篩選,這時有個遠道的住宿女生突然站起來說:老師我想到有一次我對爺爺的態度不好可以說說么?其他同學有的不解,不是父親么?為什麼說爺爺。我耐心的說:「當然可以」。這個學生於是動情的說:「我的爺爺從小沒讀過書不認識字,他特別希望孩子們能學習好有出息,有一次放假回家我在家做數學卷子,做完後桌子沒收拾干凈,上學後爺爺發現了我落在桌子上的演算紙,他怕這個是我有用的東西,就特意走了十幾里的路送到我的學校,找到我後我看到這幾張沒用的紙說:那是人家沒用的了!當時的不但沒有感謝爺爺反而在心裡責怪爺爺的無知,現在想想當時爺爺大冷天的凍紅的臉和鬍子上的白霜,想想爺爺一邊搓手一邊說:「沒事,當溜達了。」我好後悔,這次放假回家我想告訴爺爺我心裡的感謝和溫暖。學生說完了,我也很受感動,這不就是《背影》帶給孩子的樸素而溫暖的愛么?它不僅讓孩子感受了愛,更加讓孩子學會了如何去用心感受,如何去用心回報。其他的孩子也紛紛發言,有的說爸爸晚上經常給負責掏鞋墊的,有的說家裡的好吃的他不在家不吃的,還有的說雖然爸媽嘮叨,但是那裡包含這父母無盡的愛的……課堂上的孩子感覺突然長大了好多,我深深的感覺到,是文章的感染力讓孩子們有所感悟,是文章中長者對子女的關愛讓孩子有所體會,更是源於自己在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時說的那句話:把自己放車上!是這句話點化了學生原本麻木的神經,讓生活在愛中卻感受不到愛的孩子們頓悟。
一節課結束,教學的順利進行,讓我收獲了孩子們的真情實感,收獲了《背影》這篇散文帶給我的無限情感魅力,收獲了散文教學中的無限驚喜,雖然細微甚至淺薄,但是我從此將借用一條規律上好以後我的每一節和散文教學有關的課,那就是在散文教學中創設情境並換位體驗,注重和學生的情感交流,達到師生一體的效果和境界。
很多時候作為一名教師真的覺得自己是一名演員,在自己那三尺講台上演繹和學生的故事,詮釋教科書里的情感,譜寫教學生涯無數個日日夜夜春秋寒暑酸甜苦辣,而對於散文的熱愛讓我首先打開了語文課堂教學的突破口,用自己真實的情感,珍貴的靈感,參透了散文教學中的奧秘,這其中一定離不開精讀文本,用心感悟,讓學生抓住令人感動的瞬間,換位體驗走進作者,這樣的散文教學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會是一次愉快的心靈之旅,更會讓熱愛語文的老師和孩子們獲益匪淺!
熱愛散文,你會在散文的教學中舔嘗收獲的快樂;如何提高初中現代散文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現代散文教學的有效性
現代散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說重,是因其語言精練、詞藻華麗、行文雋永、手法巧妙,對激發學生愛好語文、學好語文大有裨益。說難,是因其雖「神不散」,但畢竟「形散」,不像記敘文那樣完整,說明文那樣明白。要教好它,就一定要改革教學方法,要針對散文的特點,再現散文的意境,將動人的畫卷展現在學生的眼前,把感情的清泉引入學生的心田,讓學生在深情的「賞析」中,把握文脈,習得語言,領悟其蘊含的思想感情,掌握出神入化的表現技巧,從而提高散文教學的質量。 根據散文作品的規律,我們授予學生一些簡單的閱讀方法則是進入情境的必經途徑。
一、入情入境,注重教法。
1、注重課前導語的設計。散文有的偏重於敘事,有的偏重於繪景,有的則偏重於抒情,根據不同的散文篇目設計不同的導入語。可以重圖景描繪,巧妙激發學生參與閱讀的渴望。比如,進行朱自清的名篇《春》的教學時,我們就這樣導入:「古詩雲『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筆下的春是那樣的生機盎然,令人心馳神往,而朱自清先生向我們展示的更是一幅幅如詩如畫如歌般的春景圖,讓我們一起同他去感受春天的迷人景象吧。」教師緩緩地敘述,輕柔的語調,一下子吸引住了學生,他們自然而然地以一副愉悅的心態進文本閱讀。
2、解題思路的引導。 文章標題很容易為學生所忽略,但實際上它包含的信息量挺大,有的取自於物,有的擬之以情;有的標之以情思。細讀文章的標題,較容易提綱挈領般地直奔文章的中心。比如《背影》一文,標題中標明了文章的內容,如能迅速瀏覽一下文章便可發現,作者是寫父親的背影來抒懷的。這樣看來,題目和內容的結合是如此的緊密,怎能棄之於不顧呢。
3、線索的把握
散文以「形散而神不散」來構築全文,於是抓住線索成了理解文章的有益做法。記敘性散文重在情節的組織和鋪展,可以從情節方面尋找線索。至於游記之類文章的線索則有可能是:空間的推移,時間的轉變,移步換景等。而抒情性散文或寓情於景,或托物言志,可以從畫面展開的層次或物的方面去尋找。比如《紫藤蘿瀑布》這一課:「文以情感的流動為線索來展開的。文中緊緊圍繞紫藤蘿這個物象,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寫。作者把靜態的景物完全寫活了。行文中,作者描寫這一樹紫藤蘿『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這些文字,一反常態,入筆出新,給讀者一種流動的動態享受,透露出作者歡快、欣喜的情感。」
4、學會理解文眼
文眼有時出現在篇首,有時出現在篇末,有時出現在篇中,它使文章的內容前後互有照應,體現了作者獨具匠心的構思和深刻的文章內涵,無論在哪,理解文眼對理解文章的主旨都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此一來,抓住文眼就能舉綱張目,有效地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許多文眼既是行文的線索,又是文章的主旨。比如《背影》中父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在文中不斷的出現。「背影描寫兩次虛寫,兩次實寫,筆墨互殊,虛實相濟。起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以虛寫挑明文眼,為全文抒情定下基調,引出了全篇對父親的回憶與思念,中間兩次實寫背影,詳略有度,尺寸各異,作者用了幾乎三分之一的篇幅工筆細描父親穿鐵道買桔子而出現的背影,飽含作者銘感五衷的深情,把作品推向抒情的高潮,嗣後寫離開車站的父親只用了一筆:『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地人里,再也找不著了』,作者對父親離去的失落、依戀和愁緒交匯的感情潮水也隨之奪眶而出。文章結尾處寫淚光中的背影,純系多年後同強烈思念而產生的幻影,實屬以形寫神的傳神之筆!緊跟著光景慘淡、陷入絕境的父親的來信而浮現的背影,融進了父親晚年凄苦的悲劇形象,與起筆處的背影首尾關合,構思愈加縝密,而由於襯上了灰暗社會的背景色調,收到了言有盡而餘音繚繞的藝術效果,留給讀者無窮回味和聯想的餘地。」理解了「背影」也就理解了一個父親對兒子那份至真至誠的愛。
意境教學是散文教學中的難點,要突破難關,還要注重解讀過程中的細節處理。
二、創設意境,感悟精彩。
1、重視朗讀
散文是情的文學,有著詩一般的情韻和行雲流水般的美,如果只做無聲的語言來接受的話,那真是一大缺撼。拿起朗讀這個最基本的教學武器,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自讀自悟,感受美帶給自己的沖擊和對心靈滌盪般的快樂。散文本是一種適宜朗讀的文章,文章的情感抒發不同,指導的方法也就不同。比如朱自清的《春》,恬美而有生氣,感情極其細膩、豐富。在熟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能以輕松,歡快,輕柔的語調進行朗讀,以此營造出一種和諧,愜意的氛圍。通過朗讀消除了文本和讀者兩者之間的對立,從而使彼此界限消融,也許這就是我們教學需要完成的一個重要任務。假如我們的學生朗讀時能全身心的投入,通過自己的理解,用音調的高低,節奏的急緩,語調的高昂或沉痛,以及情感的醞釀來讀出自己的感受和所悟,教學效果怎麼會不好呢?
2、咬文嚼字,欣賞語言。
淺淺地流於對課文走馬觀花般的理解是很難消融讀者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必須直接地深入到文中,學會咬文嚼字,讀出自己的味,感受語言的生動和情韻,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描繪的意境。對於表現力豐富的字、詞深入品析。比如《春》這一課,其中的一段「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踢幾腳球……」這段描寫春天的小草,一個「鑽」字就把尖尖的草破土而出的情狀寫活了,春草那綠綠的情態,多種多樣的姿態彷彿觸手可及。其次對於文中修辭語句,學會展開想像進行美化。又比如《紫藤蘿瀑布》中,這樣寫道:「第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文中提到發「帆」,人們自然會想到「海洋」,因而就更感受到了這一樹紫藤蘿以外更為廣闊的世界。像這樣的例子在這篇散文中俯拾皆是,比喻、擬人,象徵、反復等多種修辭手法的應用,共同營造出一個優美的意境,理解了這些情景交融的語句,我們也就會跟著走進了這一片美麗的世界,認識一種新的生命,懂得了作者對未來的滿懷憧憬。
3、抓住細節,品出其味。
生動的細節是散文富有感受染力的一個重要特點,一個細節的刻畫,往往凝聚著豐富的情感,把握細節的內涵,往往能很快地走進那一片情感世界。還是以《背影》來談吧。人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在文中,我們卻一再發現,作者一次又一次的淚流滿面,那一種強烈的情感,一次次撞擊著讀者的心,讓我們看到了作者「對父親深沉的摯愛和他那顆水晶般透明的赤子心。」「四次流淚著墨不多,情意深長,兒子的一種無可排解、無從寬恕的自責、愧悔之負疚感受,一種不能去懷、無可慰藉的惆悵、失落與感激思念之情,更襯託了父愛的懇摯無私一彌足珍貴和無可報償!抓住了這一細節,品評這一細節,誰能不為這一片深情所打動呢?
教師的教育生命在課堂,學生生命的充實與升華也在課堂。我們要尊重學生,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把知識的「冰冷」,轉化成「火熱」。課堂上,學生們需要關注和關愛,需要提醒和提攜,需要指導和引導。課堂教學中,恰當的教學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有效教學增值。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我們要相信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有效的語文課堂,迸發出靈動的光彩!
以初中教材中任何一篇散文為例,談談如何對現代散文進行解讀與散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試述教學策略的具體選擇。
散文《那樹》的解讀及教學策略
一、 散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散文是一種比較靈活的文學樣式,可以說它「集諸美於一身」。散文教學對訓練中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想像能力,豐富語匯,培養審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可實際上,散文的教學現狀並不容樂觀,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
1、教學模式老套:教師還是按照介紹寫作背景——介紹作者和文學常識——指導學生分析作品的層次結構——概括主題思想——分析寫作特點這樣的環節來教學文學作品。
2、流行多年的重講解、重分析的「講讀教學法」依然占據語文教學法的主導地位,沒有把學生從客體轉變成主體,沒有把學習空間完全交給學生,課堂上沒有琅琅的讀書聲,學生缺少甚至是沒有自己的感悟,他們對作品的理解是老師硬塞進去的。致使學生厭學語文。
3、要求面面俱到,沒有側重,不夠深入。
有的老師為求全,不分主次,點點不放過,結果容量太大,時間倉促,學生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思考,每一環節都只能蜻蜓點水,無法深入。往往是少數學生先有所發現,教師請這部分學生先發言,倘若「正確」,便很快進入了下一環節。
4、教師文學素養不能滿足學生需求。教師在學校涉獵面不夠。沒有較深厚的文化功底,語言運用能力必然也相當有限,課堂上難免出現 「詞窮語塞」的現象。
二、散文《那樹》的解讀
《那樹》是台灣著名散文家王鼎鈞的名作。它描寫一棵古老大樹長年造福於人類又最終被人類伐倒的經歷,表達了作者對大樹命運的痛惜,以及對都市文明發展利弊、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深層思考和深重感慨。文章採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描寫和敘述為主,少有議論,全用形象打動人心。
本文語言生動、老練、簡練。有許多生動活潑的寫景狀物,成為文中的「亮點」,如寫大樹的形態,「樹頂像剛炸開的焰火一樣繁密」,比喻非常奇特,形象感、動感都很強;又如寫入夜後的大樹,「毛毛細雨比貓步還輕,跌進樹葉里匯成敲響路面的點點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濕,也很有詩意」,完全是詩化的語言,「毛毛細雨比貓步還輕」可謂神來之筆,寫出了細雨的真切形象和作者的獨特感覺。作者文學功底、語言功底良好,愛化用文言,生出新意,如「星臨萬戶,天象庄嚴」,「日月光華,周道如砥」等,就是作者化用文言又加進自己造句技巧,來表達全新的思想感情的語句;再如講述樹的命運,「啊,啊,樹是沒有腳的。樹是世襲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樹離根,根離土,樹即毀滅」,「一切預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這樣的短句比比皆是,都是用簡省的語言文字來表達豐富含蓄的思想感情的。
三、散文《那樹的》教學策略
(一)情境導入
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樹》教師導入:樹是大自然中一道美麗的風景,茂盛繁密;樹是人類的朋友,給人們濃濃的綠蔭、心神的安慰。但是在今天,許多地方的綠色正逐漸被吞噬。這不,就連接頭那棵老樹也未能倖免,就讓我們一起拜讀台灣作家王鼎鈞為那樹寫的「悼詞」吧,看看那棵樹會給我們留下怎樣的思考。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教師播放課文錄音,學生邊聽錄音邊輕聲跟讀,並積累生字生詞。2並且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大意,說說初步感受。
(三)、感知那樹的形象,體會作者的情感
請大家讀課文,用「那是一棵 的樹」的句式說話
提示:從樹的價值、品格、外形姿態、奉獻精神、生存環境、悲慘命運、慈悲情懷、給人類的啟示等方面說
(四)、品讀文章,體會語言美
從修辭手法的運用、用詞的精妙、生動活潑的寫景狀物等方面分析用「我最喜歡讀——因為——」句式說話。
(五)、合作探究,理解主題
1、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那樹的一生,想想這棵可敬可愛的老樹為什麼會遭遇這樣的命運?僅僅是因為那一場交通事故嗎?
2、作者想通過那樹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3、那麼老樹就只有死路一條嗎?如果你是交通專家,你會如何來處置這棵老樹?
六、聯系實際,對照反思
關注你身邊的綠色,你生活的周圍有類似的現象嗎?請以「綠色」為話題,說一段話。
七、作業
請同學們學習本文的藝術表現手法,練習寫一段話。
總之,我覺得散文教學策略的選擇應突出「獨特意識」「審美意識」「語言意識」三種意識。把閱讀放在第一位,珍視學生的體驗,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提高語文能力。
研讀散文,你會在散文的空間里搜索未知的真實;
撰寫散文,你會在散文的網路里網路無限的精彩!
I. 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的比較,誰有相關的文章啊
「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比較研究」管見
武夷山一中 王 庸
現在,人類正由工業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轉化。信息時代科學技術革命的飛速發展,既為教育帶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多媒體(Multimedin)教學是現代教育普遍採用的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對於傳統教學中教師難以表達、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復雜的變化過程等,多媒體可以通過動畫模擬、過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決,不但在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
現代教學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二者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做好現代教學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整合,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下面,就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1.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拓展時間和空間,化解難點,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高中《地理》第一單元「地球在宇宙中」關於宇宙的物質性、運動性、無限性的表述,是唯物論與唯心論的根本區別之所在。幾千年來,「上帝創造世界」、「神主宰一切」的思想長期占統治地位。從古代的「天圓地方」到哥倫布的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從托勒密的「地心說」、哥白尼的「日心說」 到「星系說」、「宇宙膨脹說」,都經歷了漫長的求證歷程。而這些理論的闡述,僅通過教師的語言表達顯然是單薄的、抽象的,而多媒體則可以幫助我們由近及遠,從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引出地球的自轉運動和公轉運動,從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逐級介紹整個宇宙,還可以通過放映宇宙大爆炸的模擬動畫,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天體系統的層次,從而明確宇宙是物質的、運動的、不斷發展變化著的。
2.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直觀展示天體的運動規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周年變化規律,空間概念比較強,靠傳統教學運用的平面圖像是不易理解的。多媒體技術可以通過動畫方式,闡述太陽直射點的含義(即地球表面上垂直於太陽光線的點,此點所在的地平面與該點的地面法線相切)。任一時刻,真正意義上的直射點在地面上只有一「點」,此時太陽高度角的分布規律是從直射點呈同心圓的規律向「四面八方」降低(直射點最大,為90°;晨昏圈上為0°;直射點的對跖點最小,為-90°。晨昏圈以上為正值,晨昏圈以下為負值。)教材所重點介紹了「正午太陽高度角」這一概念,是一個特定時刻的特定概念。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大小因時因地而異,即同一時刻,因緯度而異(由直射點向南北兩方降低);同一緯度,則因時(季節)而異。
所有這些,都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動態演示,逐點加以闡述,讓學生直觀地理解這些知識。
3.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和發散思維。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便有了天文五帶,而黃赤交角的大小則決定了地球上天文五帶的范圍,南、北回歸線及南、北極圈的位置。而且,由於地軸的進動,黃赤交角也會發生變化(1984年起,國際上採用23°26′21〃作為黃赤交角的值)。由於九大行星各自的「黃赤交角」與地球的黃赤交角並不等值,這樣便引發出一個問題:當黃赤交角的大小發生變化時,天文五帶的范圍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呢?顯然,這個問題的解決,僅靠黑板上的平面「板圖」也是難以盡善盡美的,但是我們卻能通過多媒體的三維動畫進行演示,不但使學生一目瞭然,而且還能「印象深刻」。
又如,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之一是「晝夜交替」,而晝夜交替的影響因素究竟有哪些,教材並未交待。由於晝夜交替這一知識點是安排在「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這一標題下,學生很容易把「一晝夜(24小時)」誤認為是地球自轉的周期。其實不然,由於地球運動的最大特點是「既自轉又公轉」,因而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動畫把這個問題進行分解觀察研究:第一種情況,假設地球「只自轉、不公轉」(如圖1所示),道理很簡單,當地球繞地軸自轉一周360°,地球上的a點也就完成了一次的晝夜更替。這時,晝夜交替的周期為「1恆星日(23小時56分4秒)」;第二種情況:假設地球「不自轉,只公轉」(如圖2所示,a為地球上某一定點),當地球位於公轉軌道上的L1位置時,a點正對著太陽,處於白晝(正午);當地球公轉到L2
位置時,a點處於黃昏;當地球公轉到L3位置時,a點正背著太陽,處於黑夜(子夜);當地球公轉到L4位置時,a點處於早晨;當地球回到L1位置時,a點便完成了一次的晝夜交替。這時,晝夜交替的周期為 「1恆星年(365日6小時9分10秒)」。而目前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周期為「24小時(1太陽日)」則是地球「自轉運動」與「公轉運動」相結合的結果。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在「地球在宇宙中」這一單元教學中,由於涉及的天文現象較多,許多宏觀的抽象的概念又比較深奧,通過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要比傳統教學具有特殊的優勢。
現代教育技術對傳統教育手段的超越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一大批現代化教育媒體進入教育教學領域,為建立新 的教學模式,提供了物質基礎。如何運用現代化的科技成果,促進教育教學改革, 提高教學效益,已成為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當務之急。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與 傳統課堂教學手段相比較,具有以下優勢:
一、使教師由單純地講授者,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扮演的是一種家長式的講解者,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 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使學生消極、被動的接受知識。 而現代教育技術進入課堂後,教師從單純的講授者轉變成教學的設計者,學 生學習的指導者。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主動地 獲取知識。
二、轉變了學生的地位,促進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和全面素質的提高, 學生消極被動地聽講,始終處於接受灌輸的被動地位。而現代教育媒體走進課堂, 以其特有的功能和優勢,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和豐富的學習資源,也 為學習提供了多種參與機會,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主 動地學習。從而使學生的全面素質得到提高。
三、增強了媒體的作用,使教學媒體成為學生認知的工具。
在傳統教學中,教學媒體只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傳授知識的工具,而現代 教育應用到教育教學領域後,進一步增強了媒體的作用,電教媒體直接介入教學 活動過程,以其生動、形象的表現力,幫助學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 從而成為學生新的認知工具。
四、縮短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認識事物的過程,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和非智力因素的開發。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認識事特的過程是由感知教材、理解教材、鞏固知識和 運用知識幾個環節組成的。而現代教育技術進入課堂後,則把上述環節融合為一 體,以其形象直觀、有聲有色的特有優勢,縮短了時空距離,把遠方的東西呈現 在學生眼前,把復雜的東西變得簡單,把抽象的東西化為具體,促進了學生多種 感官直接參與揭示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的教學過程,從而縮短了學生認識事物 的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及情感、意志 等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五、轉變了教材單一的局面,使新型的音像教材不斷豐富。
現代教育技術進入教學領域後,新型的現代化的教材體系出現了,幻燈、投 影、錄音、電影、電視、光碟、計算機軟體等新型音像教材按照人的認識規律, 以文字、圖形、動畫、影像和聲音多媒體的方式顯示教學信息,豐富教材內容, 這是教育領域內一場深刻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