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發展性教學
發展性教學(developmental teaching)是指一種教學理論。蘇聯兒童與教育心理學家達維多夫提出。人的心理發展過程決定著教學與教育,教學與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使兒童形成原來不具備的各種心理能力或品質,促進兒童的智力發展,促使兒童的思維從經驗型向理論型過渡。
1、改變面臨課題的條件,以揭示學習對象的一般關系;
2、以事物、圖形或文字形式建立說明上述關系的模型;
3、改造這一模型以徹底查明其性質;
4、建立一個用一般方法解決個別問題的系統;
5、對執行上述行動的過程加以控制;
6、評價學生解決某一學習任務的結果,從而評價它們掌握一般方法的結果。
(1)發展性教學理論擴展閱讀:
瓦西里·瓦西列維奇·達維多夫是蘇聯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心理學博士、教授,歷任蘇聯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蘇聯教育科學院普通與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長(1983年前)。 另有同名原蘇聯的國際籃球裁判員。
他出生於莫斯科,1953年大學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大學哲學繫心理學專業。1970年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
1978年到1982年間任莫斯科大學心理學院教授,並在1974-1983, 1991-1992兩段時間內任蘇聯(俄羅斯)教育科學院普通與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長。後任俄羅斯國家杜馬教育科學委員會委員。1993年擔任《俄國教育家網路全書》主編。
❷ 行為學派教學理論、認知學派教學理論、人本學派教學理論、發展性教學理論這四個學派教學理論的評價以及影
我認為這四個學派都較符合當前我國發展的客觀規律。行為學派注重行為內,認知學派注重對事物的容認知,人本學派以人為本,發展性學派則注重發展。我認為這四種學派從其本身來看是單一的、不全面的,不是說某種學說無用,而是這四種學說結合起來更符合當今國家發展的潮流。認清事物的本質、注重實際而不是空談某種的不切實際、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正是我國當今的發展綱領之一。
❸ 課堂教學發展性水平的理論依據是
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的理論依據
1. 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由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於1983年提出的一種關於智力及其性質和結構的新理論。加德納認為,智力結構由七種智力要素組成,即語言智力、音樂智力、數理邏輯智力、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和自我認識智力。每個正常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擁有這七種智力,只是每種智力發揮的程度不同或各種智力之間的組合不同,因此,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智力結構和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教師要樹立積極樂觀的學生觀,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教學觀和多元化的、情境化的評價觀。
2. 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是近年從維果斯基、皮亞傑和布魯納等人的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認知主義理論的一個分支。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教學決不是教師給學生灌輸知識、技能,而是學生通過驅動自己學習的動力機制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課堂的中心應該在於學生而不在於教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單是知識的呈現者和知識權威的象徵還應該是引導者、促進者和幫助者。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自己對各種現象的理解,傾聽他們時下的看法,與學生共同針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並在此過程中相互交流和質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調整。基於建構主義理論對課堂教學過程的分析,課堂教學評價應主要考察以下幾個方面的指標:
①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②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③學生的自我監控和反思能力的培養
④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❹ 瓦根舍因有沒有提出了發展性教學理論
範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選擇真正基礎的本質的知識作為教學內容,通過版「範例」內容的講授權,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掌握同一類知識的規律的方法。它源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現的一種影響頗大的教學理論流派——範例教學,倡導者為德國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運用此法的目的在於促使學生獨立學習,而不是要學生復述式地掌握知識,要使學生所學的知識遷移到其他方面.進一步發展所學的知識,以改變學生的思維方法和行動的能力。
❺ 贊科夫發展教學論的理論核心是什麼
以學生的一般發展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提出了發展性教學理論的五條教學原則,即高難度、高速度、理論指導實際、理解學習過程、使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發展的原則。
❻ 第斯多惠有發展性教學的說法
昨天去翻書了 又瞄了一眼2本大綱 再看了自己的三人行筆記。。。。發現 第斯多惠的內容裡面沒有涉及發展性教學原則!~~它和贊科夫才有關聯。。
❼ 什麼是贊可夫的發展性教學offcn
贊可夫的教學與發展實驗自1957年開始,至1972年宣告結束,歷時15年之久,實驗范圍由莫斯科市一所學校的一個實驗班,擴展到全蘇聯九個加盟共和國502個地區的1280個實驗班。其實驗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涉及范圍之廣,實驗成效之顯著,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見的,值得每一教育理論工作者所敬佩和學習。
作為富有探索創新精神的教育家,贊可夫認為要形成一種新理論體系,只憑從理論到理論,就方法論方法,進行空泛的探討,是沒有生命力的。要創新必須從教育實驗做起,才能取得科學的研究成果。於是從1957年9月起,他在莫斯科第172學校設計了一個實驗室,作為「教學與發展的關系」這一課題的實驗研究基地,在小學教學范圍內對教學與發展問題展開了全面的實驗研究。贊可夫選擇了剛入學的一個一年級班作為實驗班,又選了一名剛從師范學校畢業的女教師作為該班的任課教師,以排除實驗中的偶然因素,避免師生受到傳統教學體系的影響。因為學生質量和教師水平本身影響著教學效果和教育質量。贊可夫開始教學實驗的目的在於既讓學生學到系統而扎實的知識技能,又使學生在智力、情感、意志品質和實際操作能力等方面得到理想的發展。為實現這一目標,他認為必須從改革教學入手。他和實驗團隊,任課教師一起,一邊認真分析原有的教學原則、教材和教法,一邊結合教學實際編寫、設計自己的新教材和教法。他們刪除了原來普通班使用的教材中多次單調重復的環節,增強了教學中的理論色彩。依照贊可夫的觀點,引導兒童盡早掌握理論性知識對兒童的發展起著指導作用。學生每掌握一個科學概念和原理及其邏輯關系,心智中就好像「點亮一盞燈」,由此促進學生聞一知十,舉一反三的推理能力的發展,使知識的掌握真正成為基本技能、技巧訓練的基礎,並在頭腦中形成合乎邏輯的知識結構。在教學方法上,贊可夫反對教師「牽著兒童走」的傳統教學方法,主張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在課堂教學中,他鼓勵教師按照特定課題的教學要求,同學生們展開自由的無拘束的談話討論,使學習過程充滿積極活躍的氣氛和樂趣,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❽ 發展性教學理論的提出者是誰
張世成
❾ 發展性教學模式代表人物是誰
發展性教學理論的代表人物是贊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