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體驗式學習方式
體驗式學習方式:
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事物,或者說,通過能使學習者完完全全地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習者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單方面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視 、可聽、可感的教學媒體努力為學生做好體驗開始前的准備工作,讓學生產生一種渴望學習的沖動,自願地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過程,並積極接觸語言、運用語言,在親身體驗過程中掌 握語言。生活中任何有刺激性的體驗如在笨豬跳中,被倒掛在空中飛速騰躍時所擁有的驚心動魄的體驗都是終生難忘的。同理,體驗式學習也會給語言學習者帶來新的感覺、新的刺激,從而加深學習者的記憶和理解。
方法:
主動學習
在傳統上,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學生只需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即可。而體 驗式學習則要求學習者發揮主動精神,對自己的學習負主要責任,真正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體驗式學習強調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參與,認為沒有這種參與,就不能產生任何體驗,更談 不上學習過程的完成。
寓教於樂
寓教於樂一直是教育界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試圖攻克的難題。寓教於樂 中的「樂」字應包涵兩層意義:一是指教師把傳授的知識融入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中去,盡量使教學過程像娛樂活動一樣吸引人。二是指教師通過調動學生,將被動學習變成主 動掌握的過程。「體驗式學習」的提出為這方面的研究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在這里「樂」 的重心已有所偏移,即並非教師單方面製造的樂趣,而是學生主動體會到的樂趣。學生學得 快樂,這才是寓教於「樂」的真正實現和真實效果。
學以致用
學以致用是傳統教育的一個難題,原因之一是學生很少有應用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的場所、時間和機會。在語言教學中則表現為不了解在真實的環境下應該用什麼語言最適當、最能表達自己的思想。這也是中國學生在英語等級考試中能拿高分。這也是 中國學生在英語等級考試中能拿高分,但始終擺脫不了「啞巴式英語」的原因所在。因此,應該讓學習者逐漸意識到語言學習是一個通過實踐運用循序漸進的過程。脫離了語言的應用 ,語法就永遠只是一堆僵化的字元,並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從頭腦里消失。體驗式學習的優勢在於,它為學習者及時提供了一個運用語言的空間,使語言學習者成功地進入活生生的語 言表達和思想交流之中。
虛實結合
體驗式學習是一種情境化學習,在這里學習過程被置於各種虛擬的或真實的 語言情境之中。關鍵在於,教師在實施情境化教學理念時應該對其保持一種發展的眼光和態度,意識到情境化學習不能只是讓學生表演一些背得爛熟的情景對話小品。的確,模仿是語 言學習的必經之路,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忘記模仿是為了更好地創造。如果只是一味地強調模仿,一旦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真實情境,就會不知所措,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掌握在真實情 境下語言的靈活運用。所以,虛擬情境應力求逼近真實的情境,在引導學生體驗時要盡量使學習者從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心境兩方面都感到自己正處在生活的語言空間中,而不是在一 種被安排好的系列活動之中,要讓學習者對即將發和珠事情無法預料,而又必須馬上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思考,作出反應,加以解決,從而在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對語言的深 刻的體驗。語言的運用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教師應充分抓住這一點,把語言體驗與語言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例如,當教師正在上課時,一位遲到的學生走了進來,教師即可抓住這個 時機,創造一次供這位遲到學生參與的語言體驗:讓他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解釋。此時,學生面臨的問題就不僅僅是一句「I am sorry」可以搪塞過去的,而必須立刻運用所學語言就復 雜得多的情況加以解釋、致歉並保證此類事情不再發生。此時,他會遇到選詞、句型、語氣及語音語調,甚至言行舉止的問題,並給以恰當的處理。教師可在體驗結束後給予積極的評 價,讓學生意識到准確運用語言的價值,從而適應今後可能碰到的更復雜的類似情況。
B. 如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版應激發學生的學習權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的理念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一言堂」為主要形式,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枯燥無味的教學現狀,代之以激發學生求知慾,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語文課堂要煥發生命活力,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彰顯自己的個性。
C.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訓稿
如今學生的課外閱讀的現狀令人擔憂。由於學生課業負擔較重,電子游戲等的普及,教師對課外閱讀的認識的偏差和指導的不足,所以他們課外閱讀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范圍還是深度,多數都未達到基本的要求,給他們素質的全面發展和語文能力的帶來了相當不利的影響。課外閱讀教學作為一種大語文教育觀有著深遠的意義。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課外閱讀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
在參與《如何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校本培訓中,我非常認真,端正學習態度,做到思想上重視,行動上積極,從不缺勤,而且按時參加培訓,經過培訓收獲頗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1)通過培訓之後,在平時的課內閱讀教學中我比以前更有意識地傳授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2)並能抓住學生興趣點,及時推薦有得於學生發展的課外讀物。
(3)此外,我還在教室建立圖書角,在課堂上安排一定的閱讀時間,給學生交流閱讀感受的機會,幫助學生有目的、有選擇地去閱讀有意義的讀物。同時,定期和不定期地開展閱讀檢查、評比等,這些都有助於學生閱讀興趣和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
不足:閱讀課外書籍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必要補充。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規定,六年制學生的閱讀字數不應少於150萬字,每周應安排一兩節閱讀課。但是目前學校仍很難達到要求。
D. 如何自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學是一種能力,是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獨立地進行學習的能力。「授之一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我們應該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以便他們在課外閱讀過程中能夠汲取更多的營養,開拓他們的視野,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聽說讀寫的實踐,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他們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 為了開發學生的智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其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我們必須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關鍵詞:自學信心 自學方法 自學習慣
(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在於激發學生的興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就表明了興趣對學習的意義。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可知,只有濃厚的興趣,才能產生很強的注意力,才能調動學生的自覺的積極性;反之,沒有任何興趣強迫學生學習就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因此,興趣有待於培養,很大程度上有賴於老師的指導。有了興趣,才談的上培養學生的能力。興趣是學生的內因,語文教學不可忽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學生在觀察、感受時,擅長形象思維的大腦右半球處於興奮狀態;觀察後,用語言表達情景時,擅長抽象思維的左半球興奮,這樣大腦兩半球交替興奮、抑制,可以挖掘出大腦潛在的力量,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參與的興趣和意識,培養了參與的能力。根據這一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運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手段,努力創設吸引人、感動人、陶醉人的情境,在師生間、生生間平等互助的基礎上,讓學生觀察、讓學生感受,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如同身臨其境一般,親自去體驗,去發現那些新奇的、有趣的東西,並且能主動地參與進去,積極地探索、積極地尋求答案。依據這一點,在學習《草原的早晨》時,我首先為學生展示了我搜集到的大草原的照片:藍天白雲、滿眼綠色、牛羊成群、野花盛開…學生一下被圖片中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此時我說:「這些圖片和今天我們將要學的課文內容一模一樣,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大草原游覽和感受一番,好不好?」同學們一致響應。接著,伴隨著悠揚的草原樂曲,我又為大家播放起了配合課文內容的大草原的美景的課件,並請學生們准備談一談自己印象最深的美景和自己來到草原的感受。這一下,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一下被調動起來了,他們認真地看,細心地體驗,爭著盡情地說…尤其是在深入學習課文後,我希望他們利用自己的朗讀來重現大草原的美景時,學生們的積極性更高了,個個搶著讀、比著讀,讀得那麼令人陶醉…由此可見,恰當地創設情景,的確能激發學生們去發現美的事物,研究美的內涵,探索美的真諦的興趣。
總之,教師要千方百計激發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發現中得到快樂、在研究中獲取知識、在探索中提高自主參與的意識和能力。然而,現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課堂上傳授的知識再多,終究是有限的,培養的學生走出校門以後必須要「自能聽話,自能讀書,自能成文。」因此,教師教學生學,不只是把現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重要的是把學習的方式教給了學生。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並能運用自如,這不僅得益於一時,而且終身受用無窮。
(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再次要教給正確自學的方法
愛因斯坦曾說過:「勤勞的汗水加珍惜時間再加合理的方法等於成功」。這就告訴我們方法是多麼重要呀!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學的能力,教師必須在閱讀教學中適時地把「金鑰匙」——自學的方法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手執金鑰匙,去打開語文的知識大門,讀懂各類文章。
1、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是自學的好方法
默讀是我們自學課文的主要方式。它要求不指讀(用手指文章)、不動唇(小聲叨念)。因此,我們在默讀中,應該做到:
⑴、養成按句默讀的習慣。即用眼睛一次把握住一個句子,而不是按字或一個個單獨來瞧,以提高默讀速度,培養整體觀念。
⑵、養成邊默讀邊查問的習慣。對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時查字典、翻資料、找工具書,弄懂了再讀下去,不馬虎了事。
⑶、養成邊默讀邊思考的習慣,一邊看句子,一邊想這句話的意思。語文教材大多文質兼美,作者將他們豐富而濃厚的情感流於筆端,凝聚在字里行間。因此,語文課堂教學必須要以「情感」為動力,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可以促進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理解是閱讀實踐的核心內容,沒有理解的閱讀是無效的閱讀,許多文章只有在反復誦讀中才能體會出它的精髓,加深對文字的理解,真正體會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有感情地讀不僅是一個積極思考的過程,同時也是想像的過程,邊讀邊思邊想像課文所描述的情境,如身臨其境、如見其人,這樣的朗讀才會促進對文章的理解。如《白楊》一文,學生預習課文,可以大致了解課文寫的是一件什麼事,也能達到課本中的預習要求,但對課文的借物喻人,贊頌邊疆建設者是很難領悟的,同時,對課文的一些重點詞句,如「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風沙成長起來。」學生預習時是難以理解它的意思的。學生預習時把它做上記號,隨著課堂學習的深入,學生通過讀書思考,理解了重點詞句,也就會漸漸明白。課文表面寫的是白楊,實際是在寫邊疆的建設者,贊頌他們獻身祖國建設事業的精神。假如沒有對課文重點詞語的理解,學生是不可能領悟到課文所表達的這一深層意思。
⑷、養成邊默讀邊畫批的習慣。「不動筆墨不看書」,在默讀過程中,要逐步養成邊讀邊作記號,逐步具備批註的能力。如教《火燒雲》一課時,要求邊讀邊畫出文中有關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的詞語。描寫形狀的、描寫顏色的、描寫時間的。畫出後引導學生適時運用,這樣,既點擊了該課教學重點,學生迅速感知了火燒雲的千姿百態、五彩繽紛和瞬息萬變的特點,又有效地積累了語言。
⑸、養成邊讀邊記憶的習慣。在默讀中,要邊讀邊記憶文章的主要內容、主要情節、一些關鍵的詞句和一些優美的片斷。比如:講讀《林海》的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喜歡哪句就針對哪句談理解;喜歡哪個詞,就針對哪個詞談理解;自己感覺對哪句話理解得好,就把哪句話讀給大家聽,自己最喜歡哪句,就先把那句背下來…結果,學生的參與熱情非常高,在討論和背課文中,思維更積極,感知更敏銳,想像更豐富,記憶更牢固。幾乎每個學生都在認真挑選自己喜歡的句子,讀得有聲有色,入情入境,課近結束,學之未盡。這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豐富了學生的感情,而且為自己的寫作積累了材料。
2、文圖結合,培養觀察能力
低年級的課文都配有形象、生動的插圖,並且大部分插圖就已是生動形象的故事。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文中已有的插圖,讓學生先仔細地看圖,再說說圖上畫的什麼,最後圖文對照讀課文。如在教學《狼和小羊》時,先引導學生認真看書中的插圖,看後說說水流的方向是怎樣的,狼在哪個位置,小羊又在哪個位置。由於這些插圖生動具體,所以學生說得清清楚楚,富有想像。緊接著讓學生讀課文,看課文是怎樣寫狼故意找茬的,學生都能把「親愛的狼先生,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我是不可能把您的水弄臟的呀?」讀得很精彩,也體會到了狼的狡猾。就這樣學生在觀察中把具體形象的圖象信息轉化為文字元號,這對理解課文內容是很有幫助的。在實踐中,我發現這樣的安排既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對學生讀懂課文,理解字、詞、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3、讀思結合,提高質疑能力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指出:「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讀書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注意把讀書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質疑的習慣。如在教學《學棋》一文時,我就採用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在教學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讓學生自主讀書,然後引出問題,引發思考:1、兩位學生是怎樣學棋的?2、兩位學生學棋的結果怎樣?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課堂上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教學目標的實現也就水到渠成。
4、讀說結合,訓練表達能力
如果說教學中的「讀」是對信息的輸入,那麼「說」就是對信息的輸出了,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把讀與說結合起來,並加強訓練才能達到《語文課程標准》指出的:「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的態度和語言習慣。」我在教學實踐中重視了學生讀與說的有機結合。如在學習《狐狸和烏鴉》一文時,我就及時引導學生「說」,當讀到「他看見烏鴉正站在樹枝上,嘴裡叼著一片肉,饞得直流口水。」我就讓學生先思考狐狸看見烏鴉嘴裡叼的肉會想些什麼?然後指導學生說話:「這肉_________!只要想辦法讓烏鴉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___________________。」如讀到 「親愛的烏鴉,您的孩子好嗎?您的羽毛可真漂亮,麻雀比起您來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誰都愛聽您唱歌,您就唱幾句吧!」我讓小朋友提醒提醒烏鴉,指導學生說話:「烏鴉,你應該了解自己呀,___________________,千萬別__________,不然就要上了狐狸的當。」通過一系列的說話訓練,寓言所蘊含的道理一下子被學生說透了。這樣在教學中讀說結合,不僅體現了教學效果,還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5、讀演結合,促進理解提高
情境表演是最受兒童歡迎的活動。小學低年級的課文大多是聲情並茂的故事,用表演的形式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便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凸現特點。如在教學《青蛙看海》一課時,我先要求學生圖文對照仔細地讀課文,了解青蛙是如何登山頂的;讀後讓學生自找合作夥伴,小組合作自編、自導、自演故事;最後讓學生到黑板前表演。學生表演到小青蛙累時,讓小青蛙說感覺;小青蛙和松鼠歇息,其他學生想像青蛙登山還會遇到哪些困難;青蛙、松鼠繼續跳,其他學生為它們鼓勵加油;小青蛙到達山頂看到大海(出示大海圖),高興地告訴同學們有什麼快樂。我在教學中組織學生演讀此段,以讀為主,以演為輔,通過表演促學生朗讀課文,又通過表演檢查學生是否讀懂課文。演讀的巧妙結合,使學生真實地體會到青蛙為了看海而付出的努力,受到深刻的啟發。演讀結合中,學生表演得形象生動,且將課文內容演繹得淋漓盡致,教學效果出乎意外地好。
(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其次要在於樹立學生自學的信心
老師要充分地放手,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被動接受」的思想束縛,在課堂上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我要求學生查字典,解決字、詞、句、篇的一些疑點問題,閱讀相關的課外書,補充一些必要的知識。還讓他們自己去分析課文,理解課文,提出問題,再從反復的讀書中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看書,積極動腦思考,在課堂上,對可講可不講而學生通過自學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適當加以引導,扶一扶,讓其通過自學解決。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學習機會,人人動手、動口、動目、動腦。要創造條件,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對在學習上取得成功的學生,及時加以肯定、表揚,讓他們把成功的喜悅變成自學的動力,牢固地確立起自學的信心。例如在教學自讀課文時,學生一般難度不會太大,我便放開學生的手腳讓他們自由地去探討去交流去合作,最後我們一同在班上交流學生的認識,並歡迎他們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開拓學生的視野。
(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關鍵在於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
學生有了興趣,懂得了方法,明確了方向就要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有了這個習慣,學生就不會依賴教師,自己積極主動地去完成教師安排的各項學習任務,所謂「自學精神」是指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自學方法和具備自學能力後,所表現出來的一種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而決不中止自學的一種意志品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除必要的指導、督促、批評、表揚外,有時還須採取持久而耐心的訓練。如:堅持寫日記,寫周記等。
總之,能力是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自學能力對其他能力的形成又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一定要千方百計地把學生的各種感官全部調動起來,引導他們主動地參加到各種學習活動中去,自己去看書、去思考、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終掌握自學的方法,自己去探索知識的奧妙和規律。
E. 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師培訓《怎樣上好一節閱讀課》
(一)從教師方面 1、教態親切、自然、大方,語言生動簡練、適中、不啰嗦,並注意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交流。 2、多運用並恰當運用表揚和鼓勵;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 3、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不放縱幼兒的不良行為,並及時、巧妙地進行制止。 4、課前進行充分地准備。 ①把握幼兒的年齡特徵 熟悉教材和教案; ②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學重難點 充分准備教學具; ③充分准備教學具,製作實用的教具。 (二)從幼兒方面 一節好課,離不開幼兒園在課堂上的表現。因此幼兒園教師要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動起來,都能參與進來,不要有等待的現象,這樣的課才稱得上是一節好課。 (三)從課堂設計方面 一節好課,常常依賴於課堂活動設計。活動設計得新穎、獨特、有趣,符合幼兒年齡特徵,是上好課的前提。因此,幼師們在設計活動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活動課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三大部分,並合理分配各部分時間,把握重點,注意目標達成度。 2、導入新穎,能夠吸引幼兒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及年齡特點。可採用直接、間接、情景表演、圖片導入、實物或謎語等等與課程有關的導入方式進行導入。但時間要把握在2分鍾以內,因為我們的主要目的為接下來的課程做准備。
F. 小學生閱讀主要培訓什麼
《小王子兒童文言閱讀課本》,為中國大陸第一部兒童文言閱讀的實驗性教材。開回創了建國後,「答古韻雅文,文言啟蒙;接通中華,傳承文化」的先例。
由詞趣而句韻,由短語而長句,由句式而文律。步步升階,由淺入深;由物而人,由事而理。本書的編寫,傾注了編者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深厚情感和深切期待!
「對韻為母語之魂,文言乃文化之根。」此為小王子閱讀教材的閱讀教學之理念。文言,是傳統文化的宮殿;而文言的啟蒙學習,即是讓兒童接觸、打磨並授予中華文化鑰匙的一種莊重儀式。
文短而味長,此是所有入選《小王子兒童文言閱讀課本》的課文特點。教學者須認真備課,「把課文當詩歌教,把課本當畫卷讀」。
G. 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 文學閱讀,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
從文本現象看, 2000年以來,高中語文閱讀教材中,文學文本已佔60%以上;文學「閱讀與鑒賞」 被確立為主要的教學目標之一,而原來僅是初步涉及作為陪襯;2003年頒布的高中語文《課程標准》,更是明確規定了必修課程的「閱讀與鑒賞」目標;在選修課程設計的五個系列中,則安排了「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以及「文化論著研讀」等三個與文學閱讀關系極為密切的選修模塊。
不僅如此,文本閱讀的內涵層次也有了大幅提升。例如,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在必修課程「閱讀與鑒賞」的教學目標就有這樣一些規定 :
1.在閱讀與鑒賞活動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與認識。
6.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具有積極的鑒賞態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心靈。能感受形象,品位語言,領悟作品豐富的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著重號為筆者加)
7.在閱讀鑒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用於分析和理解作品。
8.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
10.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於150萬字。
這些規定既關注隱性目標,又明示顯性目標,視閾極為廣闊。其顯性目標,要求通過文本讀解活動,建構個體與外界的多重關系或意義聯系,深入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涉及人類情感的深層領域,關注心靈世界;要求具備依據歷史發展和現代觀念審視、評價作品的能力。這說明當代語文文本閱讀已經具備較高的價值目標,文學閱讀必須強化和深化。
從文本重心變化的深層原因看,文學閱讀成為當前高中語文文本閱讀的重心,是語文教育適應外部形勢,對內尋求文本與教育目標最佳匹配的必然結果。
在全球化開放性的文本閱讀背景下,文本與主體間的意義交流呈現出多渠道、多層次、多元意義接受的新趨勢;原先的文本閱讀僅以文章閱讀為主,突出語言學習和技能訓練,文本閱讀為了適應語言學習的需要,大多人為地進行細密分解,圍繞字、詞、句、篇、語(語法)、修(修辭)、邏(邏輯)、文(文學)「八字憲法」 展開,面面俱到,過分拘泥於語言學習的基礎要求,文學閱讀在中學階段只是看作語言學習的高級形式,文學富含的人文精神根本得不到關注。
在傳統的以語言學、文章學為理論根基且占據主導地位的課程編制者和教學者的潛意識中,文學教育太脫離中學生學習實際且實施評價十分困難,完全可以放在大學期間學習;中學階段就是要加強語言學習,打好語言學習的基礎。而語言學習在高中階段為了應對高考靜態的書面考試,又淪落為靜默的語言技能訓練以及標准化測試等極端狹隘的教學形式。
這種過分強調基礎語言學習的課程取向和教學形式,導致了大量的教學時間耗費在靜態的語言技能訓練之中,割裂了語言與文本之間鮮活的意義聯系。文本的豐富的情感意義也因失去個體的情感交流而破損在語言的碎片中,失去其豐富完整的個性,滅失了思想情感圓融的智慧和光芒。這些,自然不能適應當前語文教育全面提升人的綜合素質的需要。
當前的語文教育中以文學教育為重心的文本比例配置,實際上就是語文教育中長期被漠視剝奪的人文性的回歸,是對過分強調語言工具性的狹隘的教育取向,經歷歷史選擇後的有力反撥。因此,有人稱,重振文學閱讀是在為語文招魂。
強調整體感知,倡導綜合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階梯性統一,以開闊的視野關注語言、文本中蘊藉的豐厚的人文內涵,注重發揮文學文本閱讀的獨特功能已經成為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的主流方向。
H. 語文的閱讀教學是什麼,具體操作過程是如何
一、要讓學生喜歡「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喜歡閱讀,認為閱讀是一種樂趣,有一種想讀的沖動,這才是成功的閱讀教學所產生的效應。一般說來,要讓一堂閱讀教學課堂成功進行,首先教師在教學導語的設置上是很講究的,導入的方式很多,但如何在課文教學的開始因地制宜、清楚恰當地導入,同時又能吸引學生步入課文學習是很重要的,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開篇導入時,一位教師採用的是直接導入「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安徒生寫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另一位教師是這樣導入的「大年三十,要過年了,同學們心情怎麼樣?你們在年三十都做些什麼?(當然很高興了,可以得到父母親人給的壓歲錢,可以吃許多鮮美的食物,可以玩得很開心…….)丹麥作家安徒生筆下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做些什麼呢?她跟你們一樣過得開心幸福嗎?(學生產生猜想)就讓我們帶著疑惑進入課文學習吧!」這兩則導入,後面一則更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教師的導語不單單只是課文開篇的導語,每一個教學環節、每一個知識的引導都離不開教師有效的導語。其次,閱讀教學中要倡導學生多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通過多讀可以培養學生閱讀的速度和閱讀的質量,讀的方式很多,可以默讀、小組讀、自由讀、齊讀、分角色讀、開火車讀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學生對文本多讀的重要性。再次,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加強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協調和發展,閱讀是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讀,不可盲目,如在學習一篇課文之前,可以閱讀一些關於作者信息、同類文章等的相關資料書籍,豐富知識面,擴大閱讀視野,以便在學習課文時增加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最後,掌握良好的閱讀的方法,在閱讀時不要只偏重知識能力的學習,更要注重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培養,一篇文章既要讓學生從中學到基礎的文本知識,又要從中領悟到學習的方法,同時提升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與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二、要讓學生學會「讀」,培養自主閱讀能力。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學生提出一些好奇、新穎的問題,有時這些問題老師都無從回答,當問及這些問題的來由時,往往聽到的回答是從某某書上看到的,某某雜志上知道的之類。這些都是課外閱讀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閱讀量的明顯差異導致了他們之間的知識面的參差不齊的主要原因之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善於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閱讀教學中,在調動學生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質疑,帶著問題深入理解分析,交流反饋,匯報總結。我在教學《聰明的使者》一文時,一學生讀後質疑到:陸東贊怎麼會這么聰明?我引導學生小組交流,大家紛紛發言,認為陸東贊善於觀察,認真細心,知識面廣……等等,的確,我們不能只在乎學習的結果,更要注重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閱讀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三、要讓學生學會「讀」,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閱讀本身是對生活的積累,教材只是一種「案例」。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初讀感知、再讀加深理解、多讀深化對內容的學習及延伸的方式去學習。閱讀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是建立在學生、教師與文本的基礎上的,如在教學《烏鴉喝水》一文時,當談到烏鴉喝到水的好法時,有學生說烏鴉可以推倒瓶子喝到水,有學生說可以用吸管喝到水,還有的說打砸破瓶子上半部分等,雖然有的想法在烏鴉本身無法做到,但學生把自己當成故事中的烏鴉想用自己的法去喝到水也未嘗不可。曾有一位老師在上《狐狸和烏鴉》時,有學生就反饋到:這烏鴉是怎麼變笨了,原來會想到用石子填滿瓶子喝到水,現在連嘴裡的肉被狐狸騙掉了都不知道,我不喜歡烏鴉了,我倒喜歡聰明的狐狸。面對學生無奇不有的思維,教師不能妄加否決,要站在學生思維發展的高度去合理評價學生,鼓勵學生創新、創造性思維。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語文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教學中要大力倡導生本對話、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產生知識的融合與提升以及情感的碰撞,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I.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培訓能力
陽光喔經過29年的時間和探索,構建了少兒作文的教材體系。不僅能有條理的展開作文內容,而且能掌握個性化的表達方式。針對學校教育僵化的教學模式,它構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教學模式體系,模式的關鍵是強化學生思維訓練,拓寬學生的思維寬度和廣度,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使學生逐步具備思維獨創性和批判性,遠遠超出了學校的作文教學模式。它還提出來了生態語文的概念,將語文學習系統比作一棵大樹,根部叫做吸收系統,枝幹是思維加工處理系統,而枝葉果實就是輸出系統。那麼根部吸收什麼呢?它主要是包括聽、讀、游這三個方面,比方說「聽」,我聽你說話叫吸收,吸收信息,我讀書叫吸收信息,我和人的交流,包括出去遊玩,都是吸收信息,一棵大樹它只有根部吸收得多,你以後在寫作時才有素材可言,這個吸收系統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如果你吸收得多,自然就幫助孩子提高語文寫作能力,另外思維加工處理系統和輸出系統也同樣如此,這三個系統的相輔相成,進而促進孩子的學習。孩子們平時在學校,老師只是講解一些語文的基礎知識和寫作的一些手法,但老師並沒有講解孩子們該如何進行寫作,沒有引導孩子們對寫作進行探索,只是為了應試而進行寫作,所以需要對孩子的寫作進行培訓,讓孩子們真正學會寫作,愛上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