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您好我們想去草原天路+中都草原,我們從野狐嶺入,樺皮嶺出,然後再
您可能直接百來度:北京出發京源藏高速 草原天路 野狐嶺進 樺皮嶺出 張承高速直達豐寧壩上(大灘)完整高清自駕路書 我們的最新路書。
說明:整個路書是草原天路東線完整路書,是由東線入口(野狐嶺)進入,樺皮嶺出,全程130公里左右。樺皮嶺一側的風景要好於野狐嶺一側。
路書簡要說明:京藏高速G6-張石高速-野狐嶺下高速-樺皮嶺-張承高速G95-大灘(豐寧壩上)-草原風俱樂部
大囫圇鎮這個位置基本是天路的中間位置,繼續直行樺皮嶺方向,或者左轉出來也可以,因為暑期旺季有時會堵車。
在中都草原過夜沒問題,扎營或者住農家院賓館都可以的。壩上.草原風休閑俱樂部很高興為您解答!
Ⅱ 《天路歷程》最新txt全集下載
天路歷程 txt全集小說來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自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我和她是在網上認識的,也算很偶然吧,也許正是冥冥中的一種緣分使我認識了她。認識她的時候,我很寂寞,因為我剛失戀,心裡壓力很大。那天,不知為什麼卻和她聊的很開心。我們第一次聊的時候,就感覺彼此特別的投緣,包括脾氣什麼的,有很多喜好我們都比較相仿。我是不是很羅嗦。」他自嘲似的笑笑。「沒事你繼續。」我依舊在安靜的做著筆記。
「第二天,我有事沒上網,我去找了我的前女友,我試圖再挽回我的愛情,可是她。」這個男人失聲痛哭了起來。我嘆了口氣可這是我的工作我面無表情的對他說:「先生,請您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他緩和了一下繼續說道:「我的前女友跟這一個有錢的公子哥走了,那晚我喝了好多酒,到家倒頭就睡。我睡醒上網的時候她發來信息,告訴我她等了我一晚,我心裡充滿了感動。。。」我感到實在聽不下去了,我打斷了他揉揉腦袋放下筆記離開了診療室換了個醫生進去。出門後沒多久我就再次聽到了這個男人的哭聲。
我坐在辦公桌前翻開我……
需要別的再問
Ⅲ 5年級下冊語文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中攔路虎是什麼意思
一、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小學語文五年級)
二、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9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4人。學生的年齡大部分在11歲左右,年齡結構比較正常,大部分學生學習自覺,上課思維較活躍,勤學善思,認真完成作業;少部分學生基礎較差,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自律性差。就總體而言,學生積極向上,學習熱情高。
三、教學內容分析:
這是一篇充滿了昂揚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氣概的文章。文章記敘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情況下,西部建設者們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個個世界級難題,攻克了國際性技術難關,創下了世界鐵路建設奇跡,那就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風火山隧道貫通的經過。文章條理清楚,數據詳實,字里行間包含著對西部建設者智慧與力量、吃苦奉獻精神的歌頌。
這篇通訊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抒情色彩。作者主要採用這樣幾種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通過8個感情色彩強烈的感嘆句,充分表達了築路大軍的信心與決心以及所遇困難的嚴峻以及克服困難和取得勝利的喜悅之情。二是運用恰當的比喻,如,「鐵龍」「下馬威」「逞凶一時的凍土」「巨大的攔路虎」,更加突出了建設者的豪情壯志。三是語言直白簡潔,有很強的節奏感,字里行間充溢著樂觀情懷。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繫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二是使學生感受到建設者們身上無私奉獻、樂觀向上和科學創新的精神,在腦海中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三是對西部大開發有更多的了解。
四、教學目標
1、認識「妖、嬈」等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聯繫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感受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英勇氣概。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把握主要內容,了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所遇到的困難,感受勇克難關的英勇氣概,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難點是修建風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難及科技攻關的方法。
六、教學課時:一課時
課前准備:
收集相關資料
七、教學過程:
一、引用導語,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過去,為了西部的發展和繁榮,老一輩建設者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如今,為了加快西部的建設,新一代建設者正踏著他們的足跡,獻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課文《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就將介紹這些建設者們是怎樣通過艱辛的勞動才取得的成績。
2、齊讀課題。
二、根據提示,初讀課文
1.自讀導語,理清學習本文有幾個方面的要求。(三個方面)
(1)知道青藏鐵路是一條什麼樣的鐵路;
(2)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3)搜集有關西部大開發的資料。(此項任務可放在學習完成後再做)
2、根據要求,初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3.小組交流:
(1)檢查生字字音及組詞情況;
(2)把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來,進行歸納,為全班交流作準備。
三、再讀課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1、全班分組合作讀課文。
2、提問:自讀提示中哪個問題對理解全文最為重要?(第二個問題。文中有一句話反復出現,這句話是「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就強調了這一點。)
3、指導讀課文,著重理解在修建過程中,建設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請勾出課文中相關語句,聯系實際或收集的資料進行批註,小組交流。(學生自學勾畫,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遇到的困難:
困難(1):「正在修建的是一條全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凍土鐵路。」
困難(2):「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輪番向這支隊伍進攻。」
5、面對困難,建設者們是怎樣克服的?
克服困難(1):
「科技人員晝夜在隧洞里實地觀察,發現冰岩溫度變化的規律。經過反復觀測、分析和實驗,他們終於找到了噴射混凝土的最佳溫度,制服了逞凶一時的凍土。」
克服困難(2):
「科技人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實驗、攻關,經過兩百多次的失敗,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6、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句子進行交流。
7、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升華情感,深刻體會到「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是全體突擊隊員和科技人員的共同心願!」
四、歸納總結
正是建設者挑戰極限,勇創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氣概,才有了一次次實驗,一次次攻關,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成功。今年7月1日,青藏鐵路將試運行通車,同學們如果有機會坐火車到拉薩去,請一定不要忘記修建這條鐵路的建設者們為之而付出的血汗!希望你們以後也能成為這樣的建設者!
板書設計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凍土鐵路
重重困難天氣惡劣一一克服
極度缺氧
八、課堂練習
1、再一次感讀全文,要把自己的豪邁建立在建設者的勇克難關,頑強拼搏之上,共奏生命強音,譜寫鐵路建設史的新篇章。
2、把此時你最想表達的感情表達出來。和同座商量一下,盡情抒發你對建設者們的崇尚、愛戴、贊美之情吧。
3、青藏鐵路的竣工,將引起西藏的巨大變化,我們不能忘記曾在這片凍土上揮灑血淚的建設者。如果要在鐵路經過的海拔最高處為建設者立一塊豐碑,你會在上面寫下什麼呢?(生動筆寫,讀寫結合,既使學生感情積蓄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時宣洩,也是加強理解,內化情感,升華情感的手段。)
九、作業設計
1、用「∨」選擇加粗字的讀音:
妖嬈(rāo náo) 隧﹙suì shuì﹚道 機械﹙jiè xiè﹚
青藏﹙zàng zhàng﹚ 猙獰﹙níng líng﹚ 巍峨﹙wèi wēi﹚
2、根據句子意思寫成語:
(1)用一杯水去營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幫助不大,無濟於事。()
(2)顧不得吃飯,忘了睡覺。形容非常專心努力。()
3、寫出下面這句話的意思:
風火山,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課文內容回答: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句話多次在文中出現,起到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教學資料及資源
1、青藏鐵路建設概況
建設青藏鐵路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之初做出的戰略決策,是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對加快青藏兩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族團結,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義。鐵路已於2006年7月1日9:00全線通車。
青藏鐵路由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全長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長814公里,1979年建成鋪通,1984年投入運營。格爾木至拉薩段,自青海省格爾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全長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爾木至南山口既有線改造32公里。青藏鐵路建設面臨著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難題」的嚴峻挑戰,工程艱巨,要求很高,難度很大。
青藏鐵路於2001年6月29日開工,當年完成投資11.8億元,格爾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線改造完成,南山口至望昆段路基基本成型,凍土試驗段開工,實現了首戰告捷。2002年完成投資53.2億元;格爾木至望昆段線下主體工程建成,望昆至楚瑪爾河段線下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楚瑪爾河至布強格段線下主體工程完成80%以上;6月29日開始鋪軌,年底順利到達昆侖山。今年是青藏鐵路建設的全面攻堅年,年度計劃完成投資56億元,截止7月底年度累計完成投資23.9億元,開工累計88.9億元。目前唐古拉山以北凍土工程正在採取強化措施,鋪軌架梁向高原腹地挺進,唐古拉山越嶺地段和唐南段重點工程開工,全面攻堅戰已形成高潮。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之稱,是我國的「江河源」。在青藏高原這種原始、獨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態環境中修建的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鐵路最高點海拔5072米,經過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連續多年凍土區550公里以上。在青藏鐵路建設和施工中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是青藏鐵路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黨中央、國務院對青藏鐵路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極為重視。朱鎔基同志要求一定要認真貫徹國務院有關加強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精神,十分愛護青海、西藏的生態環境,十分愛護青海、西藏的一草一木,精心保護我們祖國的每一寸綠地。為搞好青藏鐵路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
經過青藏鐵路全體參建人員的共同努力,青藏鐵路全線所有站線、輔助線軌道已鋪設完畢。至此,青藏鐵路全線所有軌道鋪設全部完成。
青藏鐵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沿線常年平均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空氣中的含氧量僅為平原地區的一半。鐵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為960公里,其中翻越唐古拉山最高點海拔達到5072米。為了青藏鐵路早日開通運營,青藏鐵路全線上萬名建設者,放棄節假日等休息時間,正在為青藏鐵路建設奔波忙碌著。
青藏鐵路的開通將進一步加快西藏、青海兩省區的經濟發展,「出國容易進藏難」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鐵路運輸將大大降低進出藏客運和貨運的成本。
世界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風火山隧道
2、世界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風火山隧道
風火山隧道位於海拔5010米的風火山上,全長1338米,軌面海拔標高4905米,全部位於永久性高原凍土層內,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橫跨凍土區最長的高原永風火山隧道久凍土隧道,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稱。
來到風火山隧道,首先被隧道口前那巨幅對聯所吸引:「乘白雲撫藍天搏擊雪域縛蒼龍,踏清風邀明月洞穿世界最高隧」。風火山地區氣候環境極為惡劣,年平均氣溫零下7攝氏度,最低氣溫達零下40攝氏度左右,嚴寒、缺氧。
來自陝西咸陽的中鐵二十局300多名建設者,參加了打通風火山隧道的攻堅戰。為解決高原缺氧問題,他們建起了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制氧站,在隧道施工中,對洞內進行彌漫式供氧,使洞內氧含量提高,從根本上解決了高原施工缺氧的難題。同時,中鐵二十局還給每個職工宿舍都配備了吸氧裝備,並提供抗缺氧葯物,保證每個職工都能吸上足夠的氧氣。由於採取了科學的措施,在青藏鐵路建設全線,雖然這里施工條件最惡劣,職工高原病發病率卻是全線最低。
2001年10月18日,風火山隧道打響第一炮,產生的棄碴令人觸目驚心。這些棄碴含土量約為15%至20%,隧道地質結構主要為含土冰層,飽冰凍土、原始冰川、裂隙冰、砂岩、泥岩及泥沙互層。風火山隧道被列為青藏鐵路全線重點工程之首,譽為「天字第一號工程」。
為了確保了施工質量,中鐵二十局投資5200多萬元,購置了國內一流的隧道施工設備,在洞內實現了有軌運輸,建起了高壓蒸汽鍋爐、暖風機站和洞內保溫、降溫系統,解決了洞內混凝土施工溫度控制等一系列難題,2002年10月19日,風火山隧道—這條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經過建設者們整整一年的奮戰,終於順利貫通。
3、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車站——唐古拉車站
唐古拉車站位於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埡口多年凍土區,佔地面積約7.7萬平方米,設計為三股道。唐古拉車站主要適應列車會讓的需要。車站由中鐵十八局下屬的第六項目部承建。根據這個車站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地質特點,工程設計中採用了片石通風路基。這種設計可以使凍土溫度保持相對穩定,以減少對凍土的擾動,達到有效保護凍土的目的。
唐古拉車站於2004年8月建成,成為千里青藏線上的一大景點。
4、亞洲最大的高原鐵路鋪架基地
南山口鋪架基地從青藏鐵路格拉段的起點格爾木市向南行進約30餘公里,就來到了中國鐵路建設史上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高原鋪架基地—地處海拔3050米的青藏鐵路南山口鋪架基地。
青藏鐵路南山口鋪架基地規模之大、技術含量之高,在中國鐵路建設史上都居首位。在青藏鐵路開工建設之初,這里還是黃沙漫舞、人跡罕至、一片凄涼。自2001年6月29日青藏鐵路開工建設的號角吹響以來,中鐵一局500多名職工在這片不毛之地上抗缺氧、頂風沙、風餐露宿,打響了人與自然的搏擊戰和鐵路施工技術、管理水平的攻堅戰,克服重重難關,揚起了青藏鐵路起步的「龍頭」大旗。
鋪架基地從2002年3月開始機械設備的安裝、調試,釘聯生產線從2002年4月開始試生產。郭秀春說,南山口鋪架基地承擔著青藏鐵路南山口至安多段的路軌鋪架任務。青藏鐵路所經線路橫亘「世界屋脊」,由於高寒、缺氧、低壓,加之坡度大、溫差大、風沙多、雷電多等不利因素,給施工和運輸帶來巨大困難。當前,國內生產的鋪軌機、架橋機和內燃機車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功率下降近一半,一般最大坡度適應能力為千分之十二,且因缺氧,燃料燃燒不充分產生大量廢氣,造成環境污染。而青藏鐵路設計最大坡度為千分之二十,惡劣的氣候條件和特殊的地理環境成為鐵路鋪架的一隻「攔路虎」。為此,中鐵一局調集了具有豐富鋪架經驗的專家,對國產鋪軌架橋機械和內燃機車進行改造,提出了研製補氧增壓設備,改造機械、機車車輛設備,預防嚴寒、風沙、雷電等一系列具體解決方案和措施。經改造後的鋪軌架橋機和內燃機車,在千分之二十二的坡道上作業,動力性能良好,設備運轉正常,環境污染極小。這項科研成果填補了國內高原鋪架技術上的空白,從而為青藏鐵路鋪架提供了設備保障。
從青藏鐵路開始鋪軌開始的一段時間內,中鐵一局以平均日鋪軌3000米、日架橋3.5孔的速度,不間斷地將鋼鐵大道向拉薩方向推進。他們創造了最高日鋪軌6575米、日架橋6.5孔的記錄,這一速度與平原地區鋪架速度基本相當,並確保了安全與質量。
5、世界最長「代路」橋,高原凍土上最長鐵路橋
清水河特大橋位於海拔4500多米的可可西里無人區,全長11.7公里,是青藏鐵路線上最長的「以橋代路」特大橋,也是整個青藏鐵路格拉段建設的重點控制工程。
清水河特大鐵路橋如同一條美麗的「彩虹」,飛架在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這里可可西里高寒缺氧,植被稀少,生態脆弱。同時這里處於高原多年凍土地段,凍土厚度達20多米,且含冰量高,這給修建青藏鐵路增加了不少難度。為了解決高原凍土區施工難題和保護好自然保護區,青藏鐵路勘察設計的專家們採取了「以橋代路」的措施。
清水河地區季節性溫差明顯,夏季最高溫度達38攝氏度,冬季最低溫度達零下40攝氏度,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凍土區就會出現熱融湖塘、暗河、凍漲球等現象。除了在地表能看到的熱融湖塘外,到了夏季,氣溫升高,凍土融化,還會在地下20米至30米之間形成暗河;而到了冬季,熱融湖塘和暗河由於氣溫的急劇下降,會形成突出地表的凍漲球。如果處理不好凍土問題,修築的鐵路將會變成高低不平的搓板路,留下運營隱患。由於惡劣的氣候條件,個別橋墩因天寒出現了龜紋,為了保證橋墩的質量,中鐵十二局指揮部已經炸毀了三座這樣的橋墩。
在巨龍般逶迤而去的大橋下,各橋墩間的1300多個橋孔可供藏羚羊等野生動物自由遷徙。現在,鐵路路軌已從這座大橋上順利鋪架通過。在神秘而美麗的可可西里無人區,清水河鐵路橋已經成了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6、青藏鐵路第一高橋——三岔河大橋
從昆侖山北緣的納赤台上行15公里,一座雄偉的大橋拔地而起,像巨人的雙臂托起飛馳而來的列車。這座大橋就是青藏鐵路沿線最高的大橋—三岔河大橋。三岔河三岔河大橋及落成紀念碑大橋全長690.19米,橋面距谷底54.1米,是青藏鐵路全線最高的鐵路橋。它共有20個橋墩,其中17個是圓形薄壁空心墩,墩身頂部壁最薄處僅有30厘米。
三岔河大橋地處海拔3800多米的高山峽谷中。這里沖積地層形成的峽谷,猶如利斧將一座高山從中劈開,三岔河大橋的兩端就懸架在地勢陡峻的山崖之上。
中鐵十四局三公司承擔了三岔河大橋的施工任務。類似規模大橋的施工,在內地正常工期需要兩年。但這座橋是青藏鐵路格拉段的重點控制工程,承擔著為前方鋪軌架梁運輸物資的任務,因此大橋建設的控制工期只給了一年時間。為了保證按進完工,他們只好抓緊時間,就是寒冷的冬季也必須施工。一二月份,當地氣溫最低到零下30多攝氏度,橋墩混凝土澆築首先要解決保溫難題。他們經過反復實驗,採用了模板內通蒸汽保溫,模板外生火爐,外罩棉被、篷布的方法,硬是在冰天地中創造了一個相對溫暖的小環境。
經過建設者的頑強拼搏,三岔河大橋用1年時間如期竣工。
、
7、江源頭第一鐵路橋——長江源特大橋
站在「長江源」環保紀念碑前遙望沱沱河,只見一根根橋墩靜靜地佇立在河水之中。清澈的水流繞過橋墩向下游流去。這里便是是長江源頭的第一座大橋—長江源長江源特大橋特大橋所在地。
長江源特大橋全長1389.6米,共有42孔,跨過約1300米的寬闊河床。橋址所在的沱沱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地區腹部的大河融區,兼有凍土及融區的雙重特性,給施工帶來了一定困難。從2001年11月24日開工以來,長江源特大橋的施工進展十分順利,主體工程比工程要求的日期提早了300多天完工。全橋鑽孔樁都經過了無損檢測,合格率達到了100%。
在長江源頭施工,最令人關注的是環保問題。中鐵三局採取了各種措施,保護這里的環境不被污染。鑽孔樁施工中產生的泥漿,都要進行二次沉澱處理,嚴禁將未沉澱的泥漿直接排入河中,沉澱池析出的水,用於路基施工和便道灑水。而其它廢料、廢渣之類也都要集中棄置到施工廢棄的取土坑裡,加以平整。至於愛護當地植被、不驚擾野生動物等,更是職工們人人遵循的准則。
8、世界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昆侖山隧道
海拔4648米的昆侖山隧道洞口六月飛雪,一天四季,高寒缺氧,氧氣含量只有內地平原地區的一半,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0多攝氏度。昆侖山隧道。
奮戰在這里的青藏鐵路建設者們,冒著青藏高原嚴酷的自然環境,修築這條世界上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在凍土區進行隧道施工比在平原地區施工難度大得多。每到夏季,隧道內部溫度上升,有時達7攝氏度左右,在這樣的溫度下凍土容易融化,洞內時有冰渣掉下來,給施工帶來很大困難。為了防止和減小凍土病害對隧道穩固性能的影響,在昆侖山隧道施工中採取了比平原地區多一倍的工序。在平原地區隧道施工只需在錨噴支護後,外加一層混凝土即可,但在凍土地區隧道施工,還需要設兩道防水層和一道保溫板,起到防水保溫作用,最後再襯砌一道混凝土。這就相當於給隧道穿上了防水保暖衣,有效地解決了凍土隧道施工難題。
為了保障施工人員的身心健康,中鐵五局四公司規定四小時輪班作業制度,每天向隧道內的工人提供足量氧氣,並定期檢查隧道內的空氣質量。在昆侖山隧道口,一條黃色的通風管道猶如一條緞帶橫貫隧道,這條緞帶將隧道外的新鮮空氣源源不斷輸入隧道內,確保了隧道施工的氧氣含量。他們還將急救中心設在隧道口,並在工地建立了一座高壓氧倉,員工宿舍也配備了氧氣瓶。同時,每季度對職工體檢一次,如發現身體不適者,立即送到格爾木治療。
昆侖山隧道於2002年9月25日貫通。
十一、自我問答
1、青藏鐵路走過哪些地方
從格爾木出發,向南,到拉薩。
這是一條閃光的飄帶,它起步於柴達木盆地深處的工業新城格爾木,向南,穿越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掠過「天堂的地毯」——藏北羌塘草原,最後,飄帶的終點系在了雪域聖地——拉薩。
這就是青藏鐵路。
2001年6月29日,在青藏、在中國、在全世界,一則消息在迅速被傳遞:青藏鐵路二期工程開工建設了,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五年後,在中國的西部,在號稱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在被西方科學家稱為生命禁區的可可西里,一條鋼鐵動脈——青藏鐵路將延伸向南,它將是世界屋脊的脊樑。
這是一條神秘的路,也是一條最困難最艱險的天路。
青藏鐵路,自青海省會西寧出發,經格爾木至拉薩,全長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已於1979年建成,1984年通車。新建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自格爾木出發,途經號稱萬山之祖的昆侖山,中華環保第一站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長江正源沱沱河、伸手可抓天的唐古拉山,天堂的地毯的藏北羌塘草原,到西藏首府拉薩,全長1142公里,線路行走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區段長達960公里。
2、青藏鐵路沿線有哪些美麗風光
3、修建青藏鐵路有什麼意義
西藏自治區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青藏高原,面積122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之稱。
西藏自治區是目前我國唯一不通鐵路的省級行政區。交通運輸設施的落後,已經嚴重製約了這一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使之成為我國主要的貧困地區之一。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實施,運往西藏的物資大幅度增加,西藏原有的以青藏公路為主體的運輸通道無論從運能、運量上,還是從運輸的快捷、方便上,都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迫切要求。建設青藏鐵路,是克服目前的交通「瓶頸」,加快青海、西藏兩省區經濟發展,促進西部大開發的客觀需要,修建青藏鐵路已是勢在必行。
鐵路的運輸能力是任何一種交通方式都無法比擬的。青藏鐵路一期工程(西寧至格爾木段)建成運營十多年來,已成為開發青海柴達木盆地及推動青、藏兩省區經濟發展的主要交通線路。它促進了青海鉀肥廠、錫鐵山鉛鋅礦、青海鋁廠、青海油田、格爾木煉油廠、茫崖石棉礦和龍羊峽、李家峽兩座大型水電站等一大批大中型項目的建設和發展,為青海460萬各族人民脫貧致富和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西藏的開發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進藏物資的85%以上都要通過格爾木來轉運。續建青藏鐵路,將極大地提高綜合運輸能力,從根本上改善兩省區的交通條件和投資環境。
建設青藏鐵路,將完善路網布局,並一舉實現西藏自治區的立體化交通。從路網布局看,西藏是一片空白,不僅如此,西藏與青海、青海與新疆均無鐵路相連,青藏鐵路縱貫青海、西藏兩省區,是溝通西藏、青海與內地聯系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通道,也是西部腹地路網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今後建設區內路網的骨幹鐵路。同時,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將形成鐵路、公路和航空的立體化交通,徹底解決「進藏難」的問題。
建設青藏鐵路,將對青、藏兩省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廣闊空間,使其優勢資源得以更充分發展。同時,無論是國家巨額的投資,還是建設鐵路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都將直接拉動青海、西藏兩省區的經濟發展,並促進其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加快城鎮化和工業化、現代化的進程,實現「跳躍式」的發展。
建設青藏鐵路,也是加強國內其他廣大地區與西藏聯系,促進藏族與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強民族團結的需要。
建設青藏鐵路,還是開發青海、西藏兩省區豐富的旅遊資源,促進兩省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青藏鐵路沿線的旅遊資源是世界獨一無二的,1991年至1998年,進藏旅遊的客運量增長率平均高達18.7%,而且仍在高速增長之中,但目前落後的交通狀況已嚴重製約了旅遊的進一步發展。鐵路的修建,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促進青海、西藏兩省區的旅遊事業飛速發展,使之成長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並有可能成為兩省區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建設青藏鐵路,更是改變目前西藏不合理的能源結構,從根本上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長遠需要。
Ⅳ 5年級下冊語文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中攔路虎是什麼意思
以下是詳細的解答,你要的答案在其中
請採納,謝謝
一、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小學語文五年級)
二、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9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4人.學生的年齡大部分在11歲左右,年齡結構比較正常,大部分學生學習自覺,上課思維較活躍,勤學善思,認真完成作業;少部分學生基礎較差,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自律性差.就總體而言,學生積極向上,學習熱情高.
三、教學內容分析:
這是一篇充滿了昂揚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氣概的文章.文章記敘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情況下,西部建設者們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個個世界級難題,攻克了國際性技術難關,創下了世界鐵路建設奇跡,那就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風火山隧道貫通的經過.文章條理清楚,數據詳實,字里行間包含著對西部建設者智慧與力量、吃苦奉獻精神的歌頌.
這篇通訊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抒情色彩.作者主要採用這樣幾種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通過8個感情色彩強烈的感嘆句,充分表達了築路大軍的信心與決心以及所遇困難的嚴峻以及克服困難和取得勝利的喜悅之情.二是運用恰當的比喻,如,「鐵龍」「下馬威」「逞凶一時的凍土」「巨大的攔路虎」,更加突出了建設者的豪情壯志.三是語言直白簡潔,有很強的節奏感,字里行間充溢著樂觀情懷.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繫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二是使學生感受到建設者們身上無私奉獻、樂觀向上和科學創新的精神,在腦海中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三是對西部大開發有更多的了解.
四、教學目標
1、認識「妖、嬈」等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聯繫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感受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英勇氣概.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把握主要內容,了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所遇到的困難,感受勇克難關的英勇氣概,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難點是修建風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難及科技攻關的方法.
六、教學課時:一課時
課前准備:
收集相關資料
七、教學過程:
一、引用導語,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過去,為了西部的發展和繁榮,老一輩建設者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如今,為了加快西部的建設,新一代建設者正踏著他們的足跡,獻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課文《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就將介紹這些建設者們是怎樣通過艱辛的勞動才取得的成績.
2、齊讀課題.
二、根據提示,初讀課文
1.自讀導語,理清學習本文有幾個方面的要求.(三個方面)
(1)知道青藏鐵路是一條什麼樣的鐵路;
(2)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3)搜集有關西部大開發的資料.(此項任務可放在學習完成後再做)
2、根據要求,初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3.小組交流:
(1)檢查生字字音及組詞情況;
(2)把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來,進行歸納,為全班交流作準備.
三、再讀課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1、全班分組合作讀課文.
2、提問:自讀提示中哪個問題對理解全文最為重要?(第二個問題.文中有一句話反復出現,這句話是「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就強調了這一點.)
3、指導讀課文,著重理解在修建過程中,建設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請勾出課文中相關語句,聯系實際或收集的資料進行批註,小組交流.(學生自學勾畫,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遇到的困難:
困難(1):「正在修建的是一條全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凍土鐵路.」
困難(2):「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輪番向這支隊伍進攻.」
5、面對困難,建設者們是怎樣克服的?
克服困難(1):
「科技人員晝夜在隧洞里實地觀察,發現冰岩溫度變化的規律.經過反復觀測、分析和實驗,他們終於找到了噴射混凝土的最佳溫度,制服了逞凶一時的凍土.」
克服困難(2):
「科技人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實驗、攻關,經過兩百多次的失敗,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6、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句子進行交流.
7、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升華情感,深刻體會到「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是全體突擊隊員和科技人員的共同心願!」
四、歸納總結
正是建設者挑戰極限,勇創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氣概,才有了一次次實驗,一次次攻關,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成功.今年7月1日,青藏鐵路將試運行通車,同學們如果有機會坐火車到拉薩去,請一定不要忘記修建這條鐵路的建設者們為之而付出的血汗!希望你們以後也能成為這樣的建設者!
板書設計
4*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凍土鐵路
重重困難天氣惡劣一一克服
極度缺氧
八、課堂練習
1、再一次感讀全文,要把自己的豪邁建立在建設者的勇克難關,頑強拼搏之上,共奏生命強音,譜寫鐵路建設史的新篇章.
2、把此時你最想表達的感情表達出來.和同座商量一下,盡情抒發你對建設者們的崇尚、愛戴、贊美之情吧.
3、青藏鐵路的竣工,將引起西藏的巨大變化,我們不能忘記曾在這片凍土上揮灑血淚的建設者.如果要在鐵路經過的海拔最高處為建設者立一塊豐碑,你會在上面寫下什麼呢?(生動筆寫,讀寫結合,既使學生感情積蓄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時宣洩,也是加強理解,內化情感,升華情感的手段.)
九、作業設計
1、用「∨」選擇加粗字的讀音:
妖嬈(rāo náo) 隧﹙suì shuì﹚道 機械﹙jiè xiè﹚
青藏﹙zàng zhàng﹚ 猙獰﹙níng líng﹚ 巍峨﹙wèi wēi﹚
2、根據句子意思寫成語:
(1)用一杯水去營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幫助不大,無濟於事.()
(2)顧不得吃飯,忘了睡覺.形容非常專心努力.()
3、寫出下面這句話的意思:
風火山,這只巨大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課文內容回答: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句話多次在文中出現,起到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教學資料及資源
1、青藏鐵路建設概況
建設青藏鐵路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之初做出的戰略決策,是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對加快青藏兩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族團結,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義.鐵路已於2006年7月1日9:00全線通車.
青藏鐵路由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全長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長814公里,1979年建成鋪通,1984年投入運營.格爾木至拉薩段,自青海省格爾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全長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爾木至南山口既有線改造32公里.青藏鐵路建設面臨著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難題」的嚴峻挑戰,工程艱巨,要求很高,難度很大.
青藏鐵路於2001年6月29日開工,當年完成投資11.8億元,格爾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線改造完成,南山口至望昆段路基基本成型,凍土試驗段開工,實現了首戰告捷.2002年完成投資53.2億元;格爾木至望昆段線下主體工程建成,望昆至楚瑪爾河段線下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楚瑪爾河至布強格段線下主體工程完成80%以上;6月29日開始鋪軌,年底順利到達昆侖山.今年是青藏鐵路建設的全面攻堅年,年度計劃完成投資56億元,截止7月底年度累計完成投資23.9億元,開工累計88.9億元.目前唐古拉山以北凍土工程正在採取強化措施,鋪軌架梁向高原腹地挺進,唐古拉山越嶺地段和唐南段重點工程開工,全面攻堅戰已形成高潮.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之稱,是我國的「江河源」.在青藏高原這種原始、獨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態環境中修建的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鐵路最高點海拔5072米,經過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連續多年凍土區550公里以上.在青藏鐵路建設和施工中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是青藏鐵路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黨中央、國務院對青藏鐵路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極為重視.朱鎔基同志要求一定要認真貫徹國務院有關加強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精神,十分愛護青海、西藏的生態環境,十分愛護青海、西藏的一草一木,精心保護我們祖國的每一寸綠地.為搞好青藏鐵路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
經過青藏鐵路全體參建人員的共同努力,青藏鐵路全線所有站線、輔助線軌道已鋪設完畢.至此,青藏鐵路全線所有軌道鋪設全部完成.
青藏鐵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沿線常年平均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空氣中的含氧量僅為平原地區的一半.鐵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為960公里,其中翻越唐古拉山最高點海拔達到5072米.為了青藏鐵路早日開通運營,青藏鐵路全線上萬名建設者,放棄節假日等休息時間,正在為青藏鐵路建設奔波忙碌著.
青藏鐵路的開通將進一步加快西藏、青海兩省區的經濟發展,「出國容易進藏難」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鐵路運輸將大大降低進出藏客運和貨運的成本.
世界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風火山隧道
2、世界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風火山隧道
風火山隧道位於海拔5010米的風火山上,全長1338米,軌面海拔標高4905米,全部位於永久性高原凍土層內,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橫跨凍土區最長的高原永風火山隧道久凍土隧道,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稱.
來到風火山隧道,首先被隧道口前那巨幅對聯所吸引:「乘白雲撫藍天搏擊雪域縛蒼龍,踏清風邀明月洞穿世界最高隧」.風火山地區氣候環境極為惡劣,年平均氣溫零下7攝氏度,最低氣溫達零下40攝氏度左右,嚴寒、缺氧.
來自陝西咸陽的中鐵二十局300多名建設者,參加了打通風火山隧道的攻堅戰.為解決高原缺氧問題,他們建起了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制氧站,在隧道施工中,對洞內進行彌漫式供氧,使洞內氧含量提高,從根本上解決了高原施工缺氧的難題.同時,中鐵二十局還給每個職工宿舍都配備了吸氧裝備,並提供抗缺氧葯物,保證每個職工都能吸上足夠的氧氣.由於採取了科學的措施,在青藏鐵路建設全線,雖然這里施工條件最惡劣,職工高原病發病率卻是全線最低.
2001年10月18日,風火山隧道打響第一炮,產生的棄碴令人觸目驚心.這些棄碴含土量約為15%至20%,隧道地質結構主要為含土冰層,飽冰凍土、原始冰川、裂隙冰、砂岩、泥岩及泥沙互層.風火山隧道被列為青藏鐵路全線重點工程之首,譽為「天字第一號工程」.
為了確保了施工質量,中鐵二十局投資5200多萬元,購置了國內一流的隧道施工設備,在洞內實現了有軌運輸,建起了高壓蒸汽鍋爐、暖風機站和洞內保溫、降溫系統,解決了洞內混凝土施工溫度控制等一系列難題,2002年10月19日,風火山隧道—這條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經過建設者們整整一年的奮戰,終於順利貫通.
3、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車站——唐古拉車站
唐古拉車站位於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埡口多年凍土區,佔地面積約7.7萬平方米,設計為三股道.唐古拉車站主要適應列車會讓的需要.車站由中鐵十八局下屬的第六項目部承建.根據這個車站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地質特點,工程設計中採用了片石通風路基.這種設計可以使凍土溫度保持相對穩定,以減少對凍土的擾動,達到有效保護凍土的目的.
唐古拉車站於2004年8月建成,成為千里青藏線上的一大景點.
4、亞洲最大的高原鐵路鋪架基地
南山口鋪架基地從青藏鐵路格拉段的起點格爾木市向南行進約30餘公里,就來到了中國鐵路建設史上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高原鋪架基地—地處海拔3050米的青藏鐵路南山口鋪架基地.
青藏鐵路南山口鋪架基地規模之大、技術含量之高,在中國鐵路建設史上都居首位.在青藏鐵路開工建設之初,這里還是黃沙漫舞、人跡罕至、一片凄涼.自2001年6月29日青藏鐵路開工建設的號角吹響以來,中鐵一局500多名職工在這片不毛之地上抗缺氧、頂風沙、風餐露宿,打響了人與自然的搏擊戰和鐵路施工技術、管理水平的攻堅戰,克服重重難關,揚起了青藏鐵路起步的「龍頭」大旗.
鋪架基地從2002年3月開始機械設備的安裝、調試,釘聯生產線從2002年4月開始試生產.郭秀春說,南山口鋪架基地承擔著青藏鐵路南山口至安多段的路軌鋪架任務.青藏鐵路所經線路橫亘「世界屋脊」,由於高寒、缺氧、低壓,加之坡度大、溫差大、風沙多、雷電多等不利因素,給施工和運輸帶來巨大困難.當前,國內生產的鋪軌機、架橋機和內燃機車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功率下降近一半,一般最大坡度適應能力為千分之十二,且因缺氧,燃料燃燒不充分產生大量廢氣,造成環境污染.而青藏鐵路設計最大坡度為千分之二十,惡劣的氣候條件和特殊的地理環境成為鐵路鋪架的一隻「攔路虎」.為此,中鐵一局調集了具有豐富鋪架經驗的專家,對國產鋪軌架橋機械和內燃機車進行改造,提出了研製補氧增壓設備,改造機械、機車車輛設備,預防嚴寒、風沙、雷電等一系列具體解決方案和措施.經改造後的鋪軌架橋機和內燃機車,在千分之二十二的坡道上作業,動力性能良好,設備運轉正常,環境污染極小.這項科研成果填補了國內高原鋪架技術上的空白,從而為青藏鐵路鋪架提供了設備保障.
從青藏鐵路開始鋪軌開始的一段時間內,中鐵一局以平均日鋪軌3000米、日架橋3.5孔的速度,不間斷地將鋼鐵大道向拉薩方向推進.他們創造了最高日鋪軌6575米、日架橋6.5孔的記錄,這一速度與平原地區鋪架速度基本相當,並確保了安全與質量.
5、世界最長「代路」橋,高原凍土上最長鐵路橋
清水河特大橋位於海拔4500多米的可可西里無人區,全長11.7公里,是青藏鐵路線上最長的「以橋代路」特大橋,也是整個青藏鐵路格拉段建設的重點控制工程.
清水河特大鐵路橋如同一條美麗的「彩虹」,飛架在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這里可可西里高寒缺氧,植被稀少,生態脆弱.同時這里處於高原多年凍土地段,凍土厚度達20多米,且含冰量高,這給修建青藏鐵路增加了不少難度.為了解決高原凍土區施工難題和保護好自然保護區,青藏鐵路勘察設計的專家們採取了「以橋代路」的措施.
清水河地區季節性溫差明顯,夏季最高溫度達38攝氏度,冬季最低溫度達零下40攝氏度,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凍土區就會出現熱融湖塘、暗河、凍漲球等現象.除了在地表能看到的熱融湖塘外,到了夏季,氣溫升高,凍土融化,還會在地下20米至30米之間形成暗河;而到了冬季,熱融湖塘和暗河由於氣溫的急劇下降,會形成突出地表的凍漲球.如果處理不好凍土問題,修築的鐵路將會變成高低不平的搓板路,留下運營隱患.由於惡劣的氣候條件,個別橋墩因天寒出現了龜紋,為了保證橋墩的質量,中鐵十二局指揮部已經炸毀了三座這樣的橋墩.
在巨龍般逶迤而去的大橋下,各橋墩間的1300多個橋孔可供藏羚羊等野生動物自由遷徙.現在,鐵路路軌已從這座大橋上順利鋪架通過.在神秘而美麗的可可西里無人區,清水河鐵路橋已經成了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6、青藏鐵路第一高橋——三岔河大橋
從昆侖山北緣的納赤台上行15公里,一座雄偉的大橋拔地而起,像巨人的雙臂托起飛馳而來的列車.這座大橋就是青藏鐵路沿線最高的大橋—三岔河大橋.三岔河三岔河大橋及落成紀念碑大橋全長690.19米,橋面距谷底54.1米,是青藏鐵路全線最高的鐵路橋.它共有20個橋墩,其中17個是圓形薄壁空心墩,墩身頂部壁最薄處僅有30厘米.
三岔河大橋地處海拔3800多米的高山峽谷中.這里沖積地層形成的峽谷,猶如利斧將一座高山從中劈開,三岔河大橋的兩端就懸架在地勢陡峻的山崖之上.
中鐵十四局三公司承擔了三岔河大橋的施工任務.類似規模大橋的施工,在內地正常工期需要兩年.但這座橋是青藏鐵路格拉段的重點控制工程,承擔著為前方鋪軌架梁運輸物資的任務,因此大橋建設的控制工期只給了一年時間.為了保證按進完工,他們只好抓緊時間,就是寒冷的冬季也必須施工.一二月份,當地氣溫最低到零下30多攝氏度,橋墩混凝土澆築首先要解決保溫難題.他們經過反復實驗,採用了模板內通蒸汽保溫,模板外生火爐,外罩棉被、篷布的方法,硬是在冰天地中創造了一個相對溫暖的小環境.
經過建設者的頑強拼搏,三岔河大橋用1年時間如期竣工.
、
7、江源頭第一鐵路橋——長江源特大橋
站在「長江源」環保紀念碑前遙望沱沱河,只見一根根橋墩靜靜地佇立在河水之中.清澈的水流繞過橋墩向下游流去.這里便是是長江源頭的第一座大橋—長江源長江源特大橋特大橋所在地.
長江源特大橋全長1389.6米,共有42孔,跨過約1300米的寬闊河床.橋址所在的沱沱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地區腹部的大河融區,兼有凍土及融區的雙重特性,給施工帶來了一定困難.從2001年11月24日開工以來,長江源特大橋的施工進展十分順利,主體工程比工程要求的日期提早了300多天完工.全橋鑽孔樁都經過了無損檢測,合格率達到了100%.
在長江源頭施工,最令人關注的是環保問題.中鐵三局採取了各種措施,保護這里的環境不被污染.鑽孔樁施工中產生的泥漿,都要進行二次沉澱處理,嚴禁將未沉澱的泥漿直接排入河中,沉澱池析出的水,用於路基施工和便道灑水.而其它廢料、廢渣之類也都要集中棄置到施工廢棄的取土坑裡,加以平整.至於愛護當地植被、不驚擾野生動物等,更是職工們人人遵循的准則.
8、世界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昆侖山隧道
海拔4648米的昆侖山隧道洞口六月飛雪,一天四季,高寒缺氧,氧氣含量只有內地平原地區的一半,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0多攝氏度.昆侖山隧道.
奮戰在這里的青藏鐵路建設者們,冒著青藏高原嚴酷的自然環境,修築這條世界上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在凍土區進行隧道施工比在平原地區施工難度大得多.每到夏季,隧道內部溫度上升,有時達7攝氏度左右,在這樣的溫度下凍土容易融化,洞內時有冰渣掉下來,給施工帶來很大困難.為了防止和減小凍土病害對隧道穩固性能的影響,在昆侖山隧道施工中採取了比平原地區多一倍的工序.在平原地區隧道施工只需在錨噴支護後,外加一層混凝土即可,但在凍土地區隧道施工,還需要設兩道防水層和一道保溫板,起到防水保溫作用,最後再襯砌一道混凝土.這就相當於給隧道穿上了防水保暖衣,有效地解決了凍土隧道施工難題.
為了保障施工人員的身心健康,中鐵五局四公司規定四小時輪班作業制度,每天向隧道內的工人提供足量氧氣,並定期檢查隧道內的空氣質量.在昆侖山隧道口,一條黃色的通風管道猶如一條緞帶橫貫隧道,這條緞帶將隧道外的新鮮空氣源源不斷輸入隧道內,確保了隧道施工的氧氣含量.他們還將急救中心設在隧道口,並在工地建立了一座高壓氧倉,員工宿舍也配備了氧氣瓶.同時,每季度對職工體檢一次,如發現身體不適者,立即送到格爾木治療.
昆侖山隧道於2002年9月25日貫通.
十一、自我問答
1、青藏鐵路走過哪些地方
從格爾木出發,向南,到拉薩.
這是一條閃光的飄帶,它起步於柴達木盆地深處的工業新城格爾木,向南,穿越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掠過「天堂的地毯」——藏北羌塘草原,最後,飄帶的終點系在了雪域聖地——拉薩.
這就是青藏鐵路.
2001年6月29日,在青藏、在中國、在全世界,一則消息在迅速被傳遞:青藏鐵路二期工程開工建設了,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五年後,在中國的西部,在號稱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在被西方科學家稱為生命禁區的可可西里,一條鋼鐵動脈——青藏鐵路將延伸向南,它將是世界屋脊的脊樑.
這是一條神秘的路,也是一條最困難最艱險的天路.
青藏鐵路,自青海省會西寧出發,經格爾木至拉薩,全長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已於1979年建成,1984年通車.新建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自格爾木出發,途經號稱萬山之祖的昆侖山,中華環保第一站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長江正源沱沱河、伸手可抓天的唐古拉山,天堂的地毯的藏北羌塘草原,到西藏首府拉薩,全長1142公里,線路行走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區段長達960公里.
2、青藏鐵路沿線有哪些美麗風光
3、修建青藏鐵路有什麼意義
西藏自治區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青藏高原,面積122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之稱.
西藏自治區是目前我國唯一不通鐵路的省級行政區.交通運輸設施的落後,已經嚴重製約了這一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使之成為我國主要的貧困地區之一.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實施,運往西藏的物資大幅度增加,西藏原有的以青藏公路為主體的運輸通道無論從運能、運量上,還是從運輸的快捷、方便上,都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迫切要求.建設青藏鐵路,是克服目前的交通「瓶頸」,加快青海、西藏兩省區經濟發展,促進西部大開發的客觀需要,修建青藏鐵路已是勢在必行.
鐵路的運輸能力是任何一種交通方式都無法比擬的.青藏鐵路一期工程(西寧至格爾木段)建成運營十多年來,已成為開發青海柴達木盆地及推動青、藏兩省區經濟發展的主要交通線路.它促進了青海鉀肥廠、錫鐵山鉛鋅礦、青海鋁廠、青海油田、格爾木煉油廠、茫崖石棉礦和龍羊峽、李家峽兩座大型水電站等一大批大中型項目的建設和發展,為青海460萬各族人民脫貧致富和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西藏的開發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進藏物資的85%以上都要通過格爾木來轉運.續建青藏鐵路,將極大地提高綜合運輸能力,從根本上改善兩省區的交通條件和投資環境.
建設青藏鐵路,將完善路網布局,並一舉實現西藏自治區的立體化交通.從路網布局看,西藏是一片空白,不僅如此,西藏與青海、青海與新疆均無鐵路相連,青藏鐵路縱貫青海、西藏兩省區,是溝通西藏、青海與內地聯系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通道,也是西部腹地路網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今後建設區內路網的骨幹鐵路.同時,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將形成鐵路、公路和航空的立體化交通,徹底解決「進藏難」的問題.
建設青藏鐵路,將對青、藏兩省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廣闊空間,使其優勢資源得以更充分發展.同時,無論是國家巨額的投資,還是建設鐵路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都將直接拉動青海、西藏兩省區的經濟發展,並促進其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加快城鎮化和工業化、現代化的進程,實現「跳躍式」的發展.
建設青藏鐵路,也是加強國內其他廣大地區與西藏聯系,促進藏族與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強民族團結的需要.
建設青藏鐵路,還是開發青海、西藏兩省區豐富的旅遊資源,促進兩省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青藏鐵路沿線的旅遊資源是世界獨一無二的,1991年至1998年,進藏旅遊的客運量增長率平均高達18.7%,而且仍在高速增長之中,但目前落後的交通狀況已嚴重製約了旅遊的進一步發展.鐵路的修建,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促進青海、西藏兩省區的旅遊事業飛速發展,使之成長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並有可能成為兩省區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建設青藏鐵路,更是改變目前西藏不合理的能源結構,從根本上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長遠需要.
Ⅳ 青藏鐵路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一種思想感情
一、說教材
1、文本特點與地位
《天路》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十單元路的第一篇主體課文,《天路》是一首歌頌青藏鐵路的獨唱歌曲,而本文正是其歌詞部分。
歌詞共有五個小節,第一、二小節敘事描寫,寫藏族同胞盼望鐵路修到家鄉,反映藏族同胞對青藏鐵路的朝思暮想。而歌詞剩下的三節是抒情部分,其中第三節和第五節直抒藏族同胞對鐵路的由衷贊美,用形象的語言表達這條鐵路的意義。歌詞的第四小節抒寫的是藏族同胞目睹鐵路修建之時的歡欣和喜悅。全文結構清晰,層層深入。
把《天路》作為第十單元「路」的第一篇主體課文,因為它能夠把單元目標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告訴學生路不僅是溝通不同地域的通道,更可以把兩地的人民的心拉近,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而它的文體特點(散文詩)適於單元要求:強調朗讀,注重結合關鍵詞聯想與想像,理解詩句內涵。
2、教學目標確立及依據。
《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將教學目標界定為以下三條:
① 知識目標:新課標提出:7—9年級的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只有在反復誦讀中才能理解詩情、詩理和詩味,體會作者的感情。因此本文的知識目標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② 能力目標:結合歌詞後面的「青藏鐵路簡介」和搜集到的材料,感受青藏鐵路建設的苦難,理解「天路」的真正含義。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和整理運用資料的能力。
③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領會鐵路工人排除萬難修建鐵路,體繪鐵路修成後藏族同胞的歡欣鼓舞的心情。
3、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重點為:由於全詩感情濃烈,所以誦讀是本文的一個教學重點。散文詩的優美意境,培養學生閱讀鑒賞散文詩的能力,讓學深通過讀中感受藏族同胞的快樂。
難點為:理清本文的象徵意義的基礎上,拉近文章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在文章中能「天路」的雙重含義。
二、分析學情
這篇課文的教學對象為我校四(6)班學生。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且該學生在語文基礎知識量和情境感知能力都較為不錯。本文雖文字淺顯,他們完全可以獨立完成大部分的理解。但由於課文的生活環境與學生的現代生活相隔較遠,學生由於受到見識的限制,可能對文章理解得不夠透徹,老師要善於利用教學手段,教學形式激發活躍的思維,調動表現慾望。適時的引導,是學生建構自己的認知體系,完善自己的情商一次絕好機會。
三、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說:「事必有法,然後可成。」我認為好的教學方法既要有趣又要有效,這樣才能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基礎上讓學生有所收獲。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
誦讀法。每篇文章都有獨特的意蘊,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因此我採用誦讀法,主要有范讀和學生自由朗讀等形式。
點撥質疑法:這是我採用的最主要的一種教學法。通過教師的點撥,從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討論,從而避免過多過雜的講解。具體操作我將以存疑——質疑 ——解疑的模式進行。
電化器材教學法:根據教學需要,適時使用多媒體電教室教學平台,直觀形象而又易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2、說學法
「老師要教給學生發現真理的方法」,這樣才能實現葉聖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本課的教學就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這種精神,具體的學法如下:讀書入境法。堅持以讀為本的理念,讓學生在讀中入境,在讀中感知,在讀中培養感悟,在讀中受到熏陶,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信息收集法,自主探究法、多媒體展示法。
3、說教學過程
為達到教學目標,本節課分五部走。一、以「路」導入,讀題質疑。二、讀文釋疑,整體感知。三、品讀課文,感悟「天路」。四、同唱《天路》,感情升華。五、記錄感言,分享收獲。
一、 以「路」導入,讀題質疑。教學的第一步是引導學生暢談熟悉的路,繼而讓生讀課題,引導質疑。這樣的教學設計這樣做是為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質疑課題是為了引起學生的思考,可以引出本堂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二、讀文釋疑,整體感知。引導學生質疑之後,教師配樂深情朗讀,讓學生總體感知課文,明確「天路」就是指青藏鐵路。繼而利用多媒體教室教學平台,把老師匯總學生搜到的材料而建的學習資料包里的內容調出來,學生既能重溫自己尋找的內容,也能共享其它同學甚至老師查到的資料,讓學生共同交流匯報對青藏鐵路的認識,因為學生搜集資料的角度不一樣,搜集到的材料五花八門,所以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不僅僅加深了學生對青藏鐵路的理解,而且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信息技術的引入,使課堂容量大大增加。
三、本堂課的關鍵——品讀課文,感悟「天路」。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通過上一個環節的學習,學生對青藏鐵路的認識豐滿了很多,讀起課文來也具有初步的味道了。繼而進入重要教學環節「感悟天路是一條怎樣的路?」完成這個教學環節,我主要抓住反復吟唱的「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中的「神奇」二字入手,讓學生深入文本,解讀怎樣「神奇」,根據課文的回答,隨機指導朗讀,讓學生在個人讀、小組讀、評讀,齊讀中逐漸加深鐵路給藏民帶來吉祥、安康、幸福的認識,讓學生給青藏鐵路起名「團結路」「幸福路」「發展路」「和諧路」學生的思維火花迸發,深化對鐵路修建意義的認識。從對鐵路的期盼,到目睹鐵路修建的興奮,鐵路建成後的喜悅,層層深入,深化中心。接下來的環節是結合資料,感悟「為什麼稱青藏鐵路為天路?」對於這一問題,學生很容易就能根據資料,說出因為鐵路修在世界屋脊上,海拔高,彷彿修在天上,學生容易忽略的是修路太難,在幾乎無法修建的地方修起來這一點,為了把難點解決,我利用多媒體教學平台,讓學深即席查找資料,學生興致高昂,把施工隊面臨的困難一一道來,這時,我引入修建風火山隧道一段的具體事例,讓學生從事實中體會困難,一幅幅施工圖的展示,讓學生體會到施工人員的艱辛付出。學生對「天路」 的認識進一步深化。抓住這一時機,我組織學生同唱《天路》,在韓紅富有感染力的歌聲和雪域高原風光視頻之下,同學們感情在歌聲中升華。最後,我讓學生動筆,記錄自己的感言,暢談感言,課堂在同學們的深情交流中結束。
Ⅵ 天路這篇課文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一、說教材
1、文本特點與地位
《天路》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十單元路的第一篇主體課文,《天路》是一首歌頌青藏鐵路的獨唱歌曲,而本文正是其歌詞部分。
歌詞共有五個小節,第一、二小節敘事描寫,寫藏族同胞盼望鐵路修到家鄉,反映藏族同胞對青藏鐵路的朝思暮想。而歌詞剩下的三節是抒情部分,其中第三節和第五節直抒藏族同胞對鐵路的由衷贊美,用形象的語言表達這條鐵路的意義。歌詞的第四小節抒寫的是藏族同胞目睹鐵路修建之時的歡欣和喜悅。全文結構清晰,層層深入。
把《天路》作為第十單元「路」的第一篇主體課文,因為它能夠把單元目標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告訴學生路不僅是溝通不同地域的通道,更可以把兩地的人民的心拉近,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而它的文體特點(散文詩)適於單元要求:強調朗讀,注重結合關鍵詞聯想與想像,理解詩句內涵。
2、教學目標確立及依據。
《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將教學目標界定為以下三條:
① 知識目標:新課標提出:7—9年級的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只有在反復誦讀中才能理解詩情、詩理和詩味,體會作者的感情。因此本文的知識目標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② 能力目標:結合歌詞後面的「青藏鐵路簡介」和搜集到的材料,感受青藏鐵路建設的苦難,理解「天路」的真正含義。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和整理運用資料的能力。
③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領會鐵路工人排除萬難修建鐵路,體繪鐵路修成後藏族同胞的歡欣鼓舞的心情。
3、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重點為:由於全詩感情濃烈,所以誦讀是本文的一個教學重點。散文詩的優美意境,培養學生閱讀鑒賞散文詩的能力,讓學深通過讀中感受藏族同胞的快樂。
難點為:理清本文的象徵意義的基礎上,拉近文章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在文章中能「天路」的雙重含義。
二、分析學情
這篇課文的教學對象為我校四(6)班學生。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且該學生在語文基礎知識量和情境感知能力都較為不錯。本文雖文字淺顯,他們完全可以獨立完成大部分的理解。但由於課文的生活環境與學生的現代生活相隔較遠,學生由於受到見識的限制,可能對文章理解得不夠透徹,老師要善於利用教學手段,教學形式激發活躍的思維,調動表現慾望。適時的引導,是學生建構自己的認知體系,完善自己的情商一次絕好機會。
三、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說:「事必有法,然後可成。」我認為好的教學方法既要有趣又要有效,這樣才能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基礎上讓學生有所收獲。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
誦讀法。每篇文章都有獨特的意蘊,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因此我採用誦讀法,主要有范讀和學生自由朗讀等形式。
點撥質疑法:這是我採用的最主要的一種教學法。通過教師的點撥,從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討論,從而避免過多過雜的講解。具體操作我將以存疑——質疑 ——解疑的模式進行。
電化器材教學法:根據教學需要,適時使用多媒體電教室教學平台,直觀形象而又易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2、說學法
「老師要教給學生發現真理的方法」,這樣才能實現葉聖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本課的教學就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這種精神,具體的學法如下:讀書入境法。堅持以讀為本的理念,讓學生在讀中入境,在讀中感知,在讀中培養感悟,在讀中受到熏陶,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信息收集法,自主探究法、多媒體展示法。
3、說教學過程
為達到教學目標,本節課分五部走。一、以「路」導入,讀題質疑。二、讀文釋疑,整體感知。三、品讀課文,感悟「天路」。四、同唱《天路》,感情升華。五、記錄感言,分享收獲。
一、 以「路」導入,讀題質疑。教學的第一步是引導學生暢談熟悉的路,繼而讓生讀課題,引導質疑。這樣的教學設計這樣做是為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質疑課題是為了引起學生的思考,可以引出本堂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二、讀文釋疑,整體感知。引導學生質疑之後,教師配樂深情朗讀,讓學生總體感知課文,明確「天路」就是指青藏鐵路。繼而利用多媒體教室教學平台,把老師匯總學生搜到的材料而建的學習資料包里的內容調出來,學生既能重溫自己尋找的內容,也能共享其它同學甚至老師查到的資料,讓學生共同交流匯報對青藏鐵路的認識,因為學生搜集資料的角度不一樣,搜集到的材料五花八門,所以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不僅僅加深了學生對青藏鐵路的理解,而且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信息技術的引入,使課堂容量大大增加。
三、本堂課的關鍵——品讀課文,感悟「天路」。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通過上一個環節的學習,學生對青藏鐵路的認識豐滿了很多,讀起課文來也具有初步的味道了。繼而進入重要教學環節「感悟天路是一條怎樣的路?」完成這個教學環節,我主要抓住反復吟唱的「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中的「神奇」二字入手,讓學生深入文本,解讀怎樣「神奇」,根據課文的回答,隨機指導朗讀,讓學生在個人讀、小組讀、評讀,齊讀中逐漸加深鐵路給藏民帶來吉祥、安康、幸福的認識,讓學生給青藏鐵路起名「團結路」「幸福路」「發展路」「和諧路」學生的思維火花迸發,深化對鐵路修建意義的認識。從對鐵路的期盼,到目睹鐵路修建的興奮,鐵路建成後的喜悅,層層深入,深化中心。接下來的環節是結合資料,感悟「為什麼稱青藏鐵路為天路?」對於這一問題,學生很容易就能根據資料,說出因為鐵路修在世界屋脊上,海拔高,彷彿修在天上,學生容易忽略的是修路太難,在幾乎無法修建的地方修起來這一點,為了把難點解決,我利用多媒體教學平台,讓學深即席查找資料,學生興致高昂,把施工隊面臨的困難一一道來,這時,我引入修建風火山隧道一段的具體事例,讓學生從事實中體會困難,一幅幅施工圖的展示,讓學生體會到施工人員的艱辛付出。學生對「天路」 的認識進一步深化。抓住這一時機,我組織學生同唱《天路》,在韓紅富有感染力的歌聲和雪域高原風光視頻之下,同學們感情在歌聲中升華。最後,我讓學生動筆,記錄自己的感言,暢談感言,課堂在同學們的深情交流中結束。
Ⅶ 2020年天路疫情期間是否開放
2020年天路疫情期間也開放。也得分批往裡進。一直也沒關閉。可以到天路去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