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教學成長

教學成長

發布時間:2021-02-22 20:07:33

❶ 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成長

一、教師教學反思的作用
首先,反思性教學增強了教師的道德感和責任感,以此作為提高都是素質的突破口。一般來說,缺乏道德感和責任感的教師,除非因教學上的失誤或迫於外界壓力,否則不會自覺反思自已的教學行為。而提倡反思教學,使教師自覺的在教前、教中、教後嚴謹地審視自已的教學行為,改進自已的教學實踐,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的道德感、責任感和教師的教學技能與能力對於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而倡導反思,是增強教師道德和責任感的有效途徑之一。
其次,反思性教學強調學會教學,是全面發展教師的過程。學會學習早已為人們熟悉,而反思性教學強調教師要學會教學,即要求教師把教學過程作為「學習教學」的過程。即要求老師教學生,學會學習,全面發展學生,又要求教師學會教學,自身獲得進一點好展,直至成為學者型教師。因此,反思型教師不僅想知道自已教學的結果,而且要對結果及其原因等進行深思,總是問「為什麼」。這種「追問為什麼」的習慣,往往促使反思型教師增強問題意識和「解題」能力。相比之下,如果我們的目的僅僅是教學生學會學習,而沒有教師不斷的學會教學,學生的學會學習很難保證。
第三,反思性教學以解決教學問為基本點,在具體操作中,實施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的提高自已的薄弱環節,也可以從各方面的訓練中總體提高自已。實施反思性教學,並不是要面面俱到,針對教學過程中所有的環節加以反思,而是可以在某次具體操作中更側重哪個環節的訓練,從各個環節的提高從而使教師整體素質得以提高。比如在某一次反思性備課中,可以專門訓練引入這個環節,課前設計幾種不同的引入方式,根據學生反應和教學效果加以鑒定比較哪種引入更適合哪種類型的課程。這種方式使都是水平的提高落實到某個具體的點上,既有實效性,又增加了教師的成就感。
第四,在不斷嘗試「反思性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學有了自覺的意識,對教學活動的自我評價的習慣和能力不斷提高,對教學過程進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也相應提高,從而加強教師的監控能力,自如地應對教學過程中各種問題。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問題,主要有都是在課堂教學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實際接受狀態存在的差異,具體表現為學生「吃不飽」或吃不了「。在目前實行的大班教學中,任務教學方法總是只能適合部分學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一次性教學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學生的」吃不飽「或」吃不了「。如何使這種現象得以緩解,需要教師細心體會,對自已的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自覺地檢查、審視和評價,對自已的教學進程、教學方法、學生的參與度等諸方面及時保持有意的反省,在此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例如,我們要求在上每一節課時,對自已要講什麼內容,為什和要講這些內容、沿著何種思路進行講授這些內容等都要有清醒的認識。這種認識不僅表現在教學過程的組織與管理,還表現在課堂教學之前的計劃與准備以及教學結束後的回顧。如課前預計課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及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構想出可能有的教學效果;課後對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是否從學生實際出發、教材的呈現是否清楚合理、教學是否得法等方面的分析
二、教師教學反思的方法
教師教學反思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第一、反思態度
也許有人會心生疑竇,反思已經是在努力查缺補漏了,何來態度好壞之分?其實,現在的教學反思除了部分都是能自動自覺之外,很多是由於學校的大力提倡,甚至明文規定篇幅字數而寫,質量參差不齊。有些寥寥幾筆,純屬應付;有的東拉酉扯,反思不到點上;即使有洋洋灑灑一大篇者,也不過是重復他人之言,毫無實際意義和價值。這樣的反思,與我們的初衷相去甚遠。長此已往,徒費時間筆墨而已。我想,反思貴在真實。反思的落腳點應是我們自已的教學行為。教學進程完畢。我們有什麼想法有什麼疑問,與組內的教學老師一起研究討論,隨機刻錄即成。千萬別把它當成一項任務、一種負擔。用心感悟、用心反思,這才是反思的真諦所在啊!
第二、反思內容
反思教學內容:要反思這堂課的知識是否有錯誤和遺漏,教學方法是否合理。但是這只能算做狹義反思。那廣義的反思指什麼呢?個人覺得,反思教學內容固然非常重要,但與之息息相關的教學行為與現象更值得我們深究。比如,我們時常感嘆現在的孩子變得功利,特別是低看級的小學生,不用獎品吸引不給什麼鼓勵就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可反思即知,這種現象未必不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無意識的引導造成的。怎樣在把握語文工具性的同時給予孩子恰當的人文關注,形成他們正確的價值觀,需要我們深刻的反思。再比如,我們在聽完一堂好課後,對人家精彩的教學設計羨慕不已,有時不禁困惑:自已也天天在研究教材教參,也能把文本讀得非常通透,為什麼就不能上出精彩的課呢?反思之後,我們已也天天在研究教材教參,也能把文本讀得非常通透,為什麼就不能上出精彩的課呢?反思之後,我們才明白,這里還有個人的閱讀積累問題。一個教師所呈現出的每堂課都與他自身的文人積淀有關。學識淺薄,無以支撐,自然會和優秀課例產生差距。堅持用一顆反思之心來看人待事,對我們的教學都是不小的促進。
第三、反思效果
對教學效果的反思,除了了解學生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外,還要分析學生是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與策略,以及在聽課的同時是否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和參與討論,是否能與其他同學合作學習等。教師通過課常觀察。個別訪談。形成性測驗等多種方式,及時了解自已的教學效果。反思這些方面,對自已的後續教學有很大的好處。
教學反思是我們教師成長的階梯,它記錄著我們曾經的迷茫,見證了我們灑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們堅實的腳步。讓我們一起來善待反思,全方位地反思,進行有效地反思吧!

❷ 教師如何成長

新教師為學校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可是新教師在剛開始教學生涯的時候,大都會有滿腔的熱情、沖天的干勁,但在教學業務上還相當生疏,在教學技能上還相當稚嫩,工作中難免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或困難。新教師剛剛從學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角色轉換的突變,往往會因為期望與現實的差距而焦慮和不安,並出現諸多的不適應。是激發他們上進心呢?是不分場合地橫加指責,聲嘶力竭的批評教育?是依章依本的處罰懲戒?還是將心比心的親情化的引導關心?其實,青年教師剛踏上工作崗位,工作中難免會有溝溝坎坎,出現一時的失誤或挫折。我們如何幫助新教師盡快成長、脫穎而出,踏上專業發展的健康軌道呢?

一、影響新教師成長困難因素分析

1、角色的轉換

教師角色代表教師個體在社會群體中的地位和身份,包含著社會所期望於教師個人表現的行為模式,它既包括社會、他人對教師的行為期待,也包括教師對自己應有行為的認識。新教師在角色轉換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從學生轉換為專業的具備管理學習環境能力的人。過去是學生,更多的是受學校和家庭的引導和照料,而現在成為教師要承擔管理者、組織者、激發者、交流者、咨詢者、反思者等角色。新教師在所接受的師范教育中,幾乎沒有提到角色轉換,也缺少課堂控制能力的訓練。因此,他們走向工作崗位後,面對不同的情景扮演的不同角色常常手足無措。

2、知識結構的單一

目前師范院校專業劃分較細,造成了新教師知識結構單一,或文或理,知識面受到局限。綜合課程開設後,各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日趨緊密,要求新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

知識,更需要廣博的綜合知識,以及全新的教育理念。面對這全新的要求,許多新教師感到自身素質與之相差甚遠,並認為高不可攀,進而陷入自卑、自責、無助的深潭而不能自拔。

3、理想與現實的反差

新教師在走向工作之前,對自身的成長都有著良好的願望,但教師職業的清苦、平凡、艱辛和勞累,很快就粉碎了一些人美好的思想。隨著「末位淘汰制」的推廣,收入分配與工作業績及教學科研業績的掛鉤,新鮮感很快盪然無存,帶來的是對教師職業的巨大壓力、對職業理想的動搖,成長動機低落。

4、人際關系的處理

教師是在與他人交往中生活、學習和發展的。良好的人際關系,能使教師保持健康的心理和積極的態度。新教師一走上工作崗位,就會碰到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的問題。新教師與領導、同事、家長間的關系如何,將直接影響到他們是否心情舒暢,是否能從同事那裡學到教學經驗,是否能把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新教師由於缺少社會經驗,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相對較弱,遇事易沖動,往往會影響人際關系的和睦,從而影響自身的成長。

5、師生關系的處理

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人與人的關系,是主體間互相交往的關系。師生之間只有價值的平等,而沒有高低、強弱之分,他們都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教師和學生在交往中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和溝通,從而構建自我,教師所擁有的知識、信念影響著學生,塑造著學生。同時,學生的個性和行為也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實踐和自身成長。新教師由於沒有工作經驗,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面對過於調皮搗蛋的學生,極易和學生發生沖突,影響師生感情的建立,易使教師心力交瘁,導致新教師厭倦心理。

6、來自同行的競爭

新教師從獨立教學和管理班級的第一天,就意味著競爭的開始。學生學習成績的競爭、升學率的競爭、各種競賽的競爭、紀律的競爭、各項文體活動的競爭等等,這些競爭歸根到底是教師與教師之間的競爭。新教師剛參加工作,熱情高,富有遠大理想,非常希望自己有所成就,能得到領導的賞識、同事的認可。當願望與現實出現差距時,恐懼與不安全感會油然而生。

7、不可抗拒的社會壓力

教師職業本身具有特殊性,教育對象的多樣化、教育工作的示範性、教育內容的廣泛性、教育任務的復雜性,要求教師要有多維的心理。然而目前社會對教師的高期望值,特別是部分家長對新教師的過分苛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帶來的壓力,再加上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師資格社會化,學校內的學生和家長評定教師等制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給新教師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過重的精神負擔。

二、優秀教師顯著的一些性格特徵

教師一般的成長過程,可以把教師分為新教師、有經驗教師和專家型教師。好教師是相似的,不好的教師各有各的不同。優秀教師究竟有哪些相同之處?美國頂級教師的阿蘭·保羅·哈斯克維茨提出了優秀教師具有以下一些顯著性格特徵:

·永不自滿

·高期待,嚴要求

·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

·知識淵博且了解學生

·有洞察力

·有幽默感

·有靈活性

·辦法多樣

·精益求精

·不循規蹈矩

·溝通能力高超三、給新教師的建議

建議之一,合理的進行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

在我國,要想成長為一個專家型教師,大概要經歷6個階段:即適應期教師——合格教師——成熟教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從教育發達的美國看,也是經歷6個發展階段:預備教師——實習教師——專業型教師——專家型教師——傑出教師——退休教師,這6個階段與我國教師職業經歷的階段驚人的相似。因此,新教師在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注意抓住身邊的機會;二是注意有選擇地「充電」。充電」的意義不是彌補自己的缺點,而是強化自己的優點,讓自己在某個方面不可替代。三是注意盡快適應新環境,多與人溝通,讓同事和領導意識到你的忠心和誠意。四是教師為自己制定發展規劃要具體可行,切忌紙上談兵。比如,立志5年成為合格教師:為人正派,愛學生、愛事業;善於學習、研究和探索,教學上深受學生歡迎。10年成為優秀教師:為人師表,敬業,樂業;具備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具有啟發式教學能力,教學效果好;語言表達准確流暢,兼有邏輯性與形象性。20年成為專家型教師:師德高尚;對所教學科具有系統的、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較系統地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和本學科教學法的基礎理論知識,並能用以指導教育教學工作;指導培養教師或進行教育教學研究,勇於改革和創新,成績卓著;教學藝術精湛,在縣(市、區)以上范圍內起教學示範作用,並得到同行專家的公認;在國家級刊物發表科研報告、編寫教材或撰寫教學專著。

建議之二,用教研提升自己教學生命的質量

教研工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生命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然而,卻有教師抱怨:「教研好是好,可我們的課務這么重,哪裡有時間啊?」教師在為教研拍手叫好的同時,心中卻有萬般無奈,反映了廣大教師對教研「想說愛你不容易」的心態。

確實,教師的教育教學任務繁重,課務安排緊是不爭的事實,如何在不增加教師負擔的前提下讓教師能開展教研呢?要解決好這個問題,教師必須樹立兩個教研觀,即,教學即教研、思考即教研。這樣,讓教研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同步進行,既能讓教研與教育教學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又能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為教研工作爭取到有效的時間。

一是樹立教學即教研的觀念,讓教研的時間從課堂上來。在遇到教師課務重的情況下,開展教研工作也就得不到保證。課堂教學不是簡單操作,而是運用藝術,充滿智慧的過程。而課堂教學的藝術和智慧要靠教師即時的觀察、分析、判斷、思考。換言之,也就是要靠教研來獲得。學會教學即教研,其最大的優點在於,在不增加教師額外負擔的前提下,增加教研的機會和時間,讓課堂教學更具實效。

二是樹立思考即教研的觀念,讓教研的時間從生活中來。要想真正讓教研促進教育教學發展,其教研行為局限在課堂或教研活動時還不夠。事實上,教研的資源在教師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學會思考即教研,其最大的優點在於,在不增加教師額外負擔的前提下,促使教師經常性地思考教育教學問題,有利於教研意識的培養和教研習慣的形成。

實踐證明,教師教研更需要一種寬松自由、符合自身實際的活動方式,而讓教師學會教學即教研、思考即教研,不僅能達到這個要求,而且能讓教研經常化、常態化。苦於沒有時間教研的教師,不妨也來試試!

建議之三,學會科學的聽課

新教師要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必須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刻苦鑽研業務。其中,聽課是鑽研業務的一種好形式。那麼,新教師應如何聽課?

1、聽課前的准備。對於新教師來說,聽課前應做必要的准備。首先是知識准備:了解授課教師的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了解課程標准對教材章、節或單元的教學目標設定;了解教材知識的編排體系;分析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等。其次是教育對象准備:了解學生目前狀態、已有的知識基礎及其當前的認知結構和能力。第三是自我准備:考慮由自己來處理這一部分教材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應怎樣處理。也就是說,要帶著問題去聽課。

2、聽課的內容。聽課的內容要因人 、因課而異。一般可以聽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聽教育觀念。教育觀念是指導教學的思想基礎,用於指導教師的備課、授課等,它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是教師教育理論水平的具體體現。所以,聽課應聽授課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什麼樣的教學原則,是否注重以人為本的思想;是否注重抓基礎、重方法練技能;是否充分體現教師「導」的作用,注重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終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是聽教學過程的設計與實施。主要包括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教師對教法的運用,教師對課堂教學的駕馭等方面。也就是聽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過程。具體是:

聽教師在教學中反映出來的教學基本功: 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組織、教材的把握、教法的運用、板書的設計、教學態度、教學語言以及教師駕馭課堂 、駕馭學生的能力;教師的教學思路、方法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並與自己的「自我准備」比較。

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學生是教學效果的主要體現者。聽課者應該聽學生與教師的配合,學生參與教學的程度,接受知識的能力。看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隨同教師一起進入情境,探討問題。

聽教學全過程教學過程是由教學任務、教師、學生和教學手段構成的教學運動過程。聽課者應看課堂教學的氣氛與節奏,分析授課者採取的教學手段、教學方 法是否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否同學生一起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優化教學過程。

3、聽課的方法。聽課應注意抓住「聽」、「看」、「思」、「記」四個環節。

聽:聽的過程便是將所學的經驗儲存到記憶中的過程,只有認真仔細地去聽,才會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重點應該聽取課堂導入語言是否精練、引人入勝;過渡銜接是否承上啟下、自然流暢;問題啟發是否科學准確、深思熟慮;課後小結是否規范完整、概括性強。

看:只有觀察才能分析,要有目的地看。看教師的教學姿態是否自然大方,看教師上課時的精神是否飽滿,看教師的板書設計是否精練概括,看教師的作業布置是否適中等。

思:也可稱教學比較,實際上也就是教學思考,包括課前思考與課後反思,這是聽課的一個重要環節。主要是比較上課教師與自己教學思路、教學方法的不同點,分析教學設計、問題處理的區別點,發現教材處理、知識挖掘的詳略點。只有通過同自己的教學思想、教育觀念的比較,對教學現象及教學效果進行反思,才能捕捉到別人的閃光點,彌補自己的差距;只有勤於思考、善於思考,才會有較大的收獲。

記:聽課時要做好聽課筆記,記錄整個教學過程。在記錄授課教師的主要教學環節時,要寫出簡要的評語,聽課結束後,要寫出聽課體會,以便日後交流借鑒。

總之,新教師聽課、聽好課, 對於探索教學規律, 彌補自己的不足, 促進業務能力的提高, 是十分重要的。

結束語

就教學工作來說,我們已注意到,二十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復;除非我們善於從經驗中汲取教益,否則,我們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俗話說:「改變不了環境,改變自己;改變不了事實,改變態度;改變不了過去,改變現在」。藉此,我們不妨調整自己的心態,把握自己,獲得一個充滿自信、勇於開拓發展的積極人生。

❸ 如何理解教師的成長等於經驗加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成長 = 經驗 + 反思。他認為,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教師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反思,那麼他的經驗將大受限制。葉瀾教授也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
「思之不慎,行而失當」反思意識人類早就有之。「反求諸己,捫心自問」、「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證。如今,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嶄新的姿態直面我們的教育之時,教育教學評價在發生變化,教師「教」的行為在變化,學生「學」的方式也在變化。面對著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覺得我們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面對著諸多變化,教學反思也顯得尤為重要。那麼教學反思有什麼價值呢?
教學反思的價值集中地表現在它對於「每一個」教師的整個生活的影響,當教師生活在反思中的時候,教育的一切都因著教師的變化而發生了最本質的變化,因為教育的一切,無論是課程因素還是教學因素,無論關乎課堂還是事關教材,教學質量的優劣最後取決於教師。
進行教學反思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的教學反思,進行教學反思能夠充分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並為其專業發展提供機會和條件。進行教學反思有助於教師逐步培養和發展自己對教學實踐的判斷、思考和分析能力,從而為進一步深化自己的實踐性知識,直至形成比較系統的教育教學理論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教學反思有助於教師教育知識的優化重組。進行教學反思是溝通教育教學理論與教育教學實踐,迅速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有效方法。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發現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重新計劃、檢查、評價、控制和調節,從而提升教師教學監控能力。
教學反思這么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寫教學反思呢?要反思教學行為是否達到教學目標.要反思教學活動是否「溝通」和「合作」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特權式人物,而是與學生平起平坐的一員;教學便是師與生彼此敞開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納的對話過程。在成功的教學過程中,師生應形成了一個「學習共同體」,他們都作為平等的一員在參與學習過程,進行心靈的溝通與精神的交融。要反思成功,發揚長處,發揮優勢,要反思不足,汲取教訓,彌補不足.要反思疑點,加深研究,明白透徹要反思難點,化難為易,水到渠成.
總之,自我反思有助於改造和提升教師的教學經驗,經驗+反思=成長,沒有經過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意識性不夠,系統性不強,它可能只能形成膚淺的認識,並容易導致教師產生封閉的心態,從而不僅無助於而且可能阻礙教師的專業成長。只有經過反思,使原始的經驗不斷地處於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被否定等思維加工中,去粗存精,去偽存真,這樣經驗才會得到提煉、得到升華,從而有效的發揮反思的作用,使教師的專業技能不斷提高。

❹ 教師該怎麼實現自我成長

怎樣實現教師的自我成長-----幾點建議

我概括為五字成長模式----定、學、磨、思、創

1、定------定位、定向、定標。即找准立足點,確定發展方向,明確奮斗目標。

我將面對一個怎樣的崗位?這是每一名新教師都必須面對的問題。現實的崗位就是當前的立足點,就是發展的原點。作為新教師就是要客觀的思考自己的現狀,了解自己的要求與職業要求的距離,以積極的態度認可自己的崗位,只有這樣才可能有一個好的出發點,由此出發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進一步確定發展目標。

目標應該有層次—遠期目標,中期目標,近期目標。沒有大目標,就沒有氣勢,沒有中目標,就沒有精神;沒有近目標,人就不勤快。

首先要爭取作一名合格教師----做自己認可、領導認可、同事認可、學生認可的教師;做一名成功的教師----做自己滿意、領導、同事贊賞,教學小有成就的教師;作一名知名教師---成為在一定范圍內具有影響力,有一定的教學成果的教師。

關注學生----關注自我----關注評價----關注學生,應該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境界。

例如,新教師開始往往更加重視熟悉教材,摸索教法,追求好的教學效果,無疑是正確的。但是這些的基礎是教師職業提出的基本要求----關愛學生。每一位新教師都需要把握住這一點。當出現教學效果達不到自己預想的結果時,怎樣考慮問題?不能一味埋怨學生,而首先應當承認自己的經驗不足是第一位的原因。要注意在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的框架中具體考慮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行動方式。

2、學----實學、師學、書學。即在實踐中學,向有經驗的教師學,向書本學。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實踐是自己必須經歷的過程,在過程中需要關注自己的體驗,一定要注重積過程性資料累---備課紀錄,班主任工作記錄,教後記,典型作業批改,典型課堂實錄,典型學生情況等,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料。積累本身就是學習。

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一是向身邊的教師學,學備課,學上課(跟蹤性聽課),學管理學生,虛心一點,勤快一點,多問一點,少說一點,必有收獲。二是向外邊的教師學,教研活動,集體備課,聽觀摩課、示範課,參加研討課活動等,都是學習的好機會。

向書本學習。我建議大家把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作為走上教師之路的啟蒙讀物,注意結合實際精讀相關內容,如果有條件,最好能夠加以通讀。當然,與所教專業密切相關的書也要踏踏實實的讀,還有新課改方面的指導書也需要選一兩本一讀。我建議大家選擇教育刊物的時候,自選《教師博覽》甚好,《人民教育》《當代教育科學》、《山東教育》《現代教育導報》等以及學科專業雜志,其中不乏有啟迪性的文章,對指導自身成長都是很有幫助的。希望每一名教師都有一份自己喜愛的教育刊物。

3、磨----模仿、琢磨。即模仿有經驗教師的做法,琢磨有經驗教師的做法。積極投入新課改實驗,在課改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

模仿。模仿有經驗教師的做法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當然,不要簡單模仿,而是要「擇其善者而從之」,一定要模仿效果好的做法,同時還是能夠引發自身共鳴的做法,即適合於自己特點的做法。以嘗試教學法為例,嘗試教學法的基本要點是「先練後講,先試後導」,前提是「相信學生能夠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嘗試學習,並且能夠成功」。基本程序是「出示准備題,確定教學目標(學習目標),第一次嘗試(學生自學課本、嘗試做題,教師點撥指導,第二次嘗試,課堂小結。」把握了嘗試教學法的基本要點,各個學科都可以根據這個原則設計教學,從實際出發運用的得法,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濟南燕山學校的反思探究教學法、濟南市文化東路第二小學嘗試探究教學法等都是很好的範例)。還有解放路第一小學的和諧育人、自由讀寫,燕山學校小學部的階梯式教學,歷下實驗小學的學科足跡式評價,濟南五中的分組學導教學模式等,都是很好的做法。

琢磨。有經驗的教師的做法是顯性的,其背後往往有著更加深厚的功底,需要學習者認真琢磨。「功夫在詩外」,道理是相通的。仍以嘗試教學法為例,其創立者邱學華先生16歲即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後考入華東師范大學從師於劉佛年教授,畢業後留校專門研究小學數學教學,以後又到師范學校、教科所,他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和一線教師一起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易於為一線教師所掌握的、簡便易行、效果好的教學方法,歷經二十餘年,使「嘗試教學法」逐步成熟起來,在國內外都產生了很好的影響。我們無論模仿、借鑒哪一種做法,一定不要僅僅學一點皮毛,要「法乎其神而略其形」,琢磨其神韻,努力做到不僅形似,更要神似。

新課改強調,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需要切實改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什麼是自主學習,怎樣實施有效的合作學習,怎樣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都是我們在新課改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的課題。「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我們完全可以在切磋與琢磨的過程中,盡快的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

4、思-----思考。即課前思考,課中思考,課後思考。即積極爭取參與一項課題研究,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專心讀一點書,及時總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

課前思考其實就是怎樣實現有效備課的問題。我歷來主張,一定要整體備課,整體把握教材位置,整體把握學情。然後思考具體的實施步驟。我們常說的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一句話要因學定教。這是課前思考的主要問題。

課中思考就是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一方面認真落實教學方案,一方面注意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不斷調整課堂組織與教學的策略,一句話注重實效。

課後思考就是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做好教後記。教後記什麼呢?第一反思學生的學習表現,興趣、習慣的培養,學習的效果、效率等。第二反思教學方法,師生課堂上的交往情況的效果。第三反思教學內容的處理情況。或者是記錄自我感受最深刻的某一方面,學生個例,突發事件,處置策略,達到的效果等。

參與課題研究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新教師經驗不足是現實問題,但是面對實際容易提出問題可能又是一個優勢。課題來自問題,來自實際中確實存在而又必須解決的問題,解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針對性。把問題轉化成課題,明確目標,確定方法,研讀相關理論,及時總結經驗,發現新的規律(不一定是大規律),這樣的過程古人稱之為大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當然,如何將教學實際問題轉化課題研究,也是一個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體現。怎樣對待實際現象或問題,通過觀察、調查、實驗,案例分析,總結提煉,應該說這是一條跨越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5、創-----創業、創新。即抓住機遇、打牢基礎;解放自我,開拓創新。
按照當前國內外比較公認的規律,一般教師成長需要經歷四個時期,准備期,適應期,發展期和創造期。當著走上教師崗位的第一天起,應該說就進入了適應期,上邊談的「定學磨思」四個方面,很大成分都是強調如何積極適應的問題,當然也有一個不斷發展的問題。有人說「一年上路,三年成熟,五年成名」,在某種意義上有一定的道理。我認為適應與發展、創造不可以截然分開。在前進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需要不斷適應、不斷發展、不斷創造。

怎樣發展,怎樣創造?

抓住機遇,打牢基礎。機遇可遇不可求,所謂抓住機遇,首先要盡快熟悉工作環境和工作要求,凡事勤快一點,主動一點,開放一點,虛心一點。要趁著年輕多讀點書,我個人體會打基礎的東西,必須認真地對待,不妨先集中於一點,除了剛才提到的《給教師的建議》外,中國傳統經典文化更是一個值得發掘的寶藏。我建議大家試一試,讀一點,背一點,「先讀後背、背而後思、思而後悟、悟而後弘」,貴在堅持,必有收獲。可以定一下量,比如「三個一百」,即每天背一百字,背一百遍,得一百分(只要堅持做了就是一百分)。可以帶動學生一起背。推薦內容,《大學》、《勸學》、《學記》、《中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不管做什麼,要以激勵為好,比方說背誦,運用升級的要求可能就比過關的要求,效果會好一點。可能我們會說沒有時間,時間緊是事實,但是只要想抽還是一定能抽出來的。當然更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急功近利必然導致膚淺」,打牢基礎不可以急功近利。

解放自我,開拓創新。我認為一個善於解放自我、開拓創新的教師,一定是努力提高自身人格修養的教師,說到底,教師是靠人格育人。要關注學生,就要跳出自我,善於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解放」「創新」不是做表面文章,不是玩花架子,而是善於鑽研,往高處攀登,努力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課要常教常新,事要常做常新。保持一個常新的心態,總能夠找到創新之路,取得事業的成功。
更多詳情請點擊:青海教師考試網http://qh.zgjsks.com/

❺ 什麼叫做教師專業成長

【什麼是教師專業成長】
為了成為一名讓領導放心,讓家長承認,讓學生喜歡的好老師.而需要的東西
教師專業成長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1、苦練基本功: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一手漂亮的字,准確的表達能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是一個好教師所必備的自身素質;
2、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培養現代化教育意識與教育教學能力 ;
3、積極應對新課程,努力嘗試,讓自己的課堂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4、樹立自我反思、在「做中學」的實踐觀念。

途徑(包括方法):用自己的空餘時間進行專業創作,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爭取在各類新青年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比賽中獲得好成績。還要加強對學生作品的輔導,珍惜每一次比賽的機會,認真、塌實的對待,在作品的創新上下功夫,爭取獲得好成績。當前的教育技術飛速發展,只有掌握了現代教育技術,才能更好地上好課。所以,抓住每一次的培訓機會,謙虛好學,認真學習,多實踐,也爭取多多鑽研相關軟體,掌握一定製作課件的方法,提高能力,每學期都出優秀課件。
學校積極貫徹新課程標准將新課程理念轉化成教師的教學行為,爭取在新課程與校本的培訓和實施中提高新課程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教研方式的轉變,讓學生在寬松自主的氛圍中快樂學習。自我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行為表現,從而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的過程。
成功的教師傾向於進行主動的創造性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他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在反思中,我們學會了理性思考,提高了學習效率,而工作更像探索的科學家,不再只是辛勤的耕耘者。教師的成長僅有「經驗+反思」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實踐」,因為改革最終將發生在課堂上。我也將把握好每次普通上課與重大研究展示課的機會,認真對待,在實踐中成長。

新課程與教師專業成長的關系:機遇+挑戰
新課程特別強調教與學方式的變革,提出師生互動、有效學習,這其中蘊涵著十分深刻的意義。過去,社會、學生、包括教師自己,都把教師定位成是一個百問不倒的權威,這對教師放下包袱、開動機器、應對新知識的挑戰和建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來講,未見得是一件好事。新課程突破了這一點,新課程非常強調平等的師生關系,強調師生的共同互動、共同成長。應該看到師生關系的變化帶來了學校制度、學校文化的變化,現在我們鼓勵教師在學生面前說:「你今天問的問題我還真是不清楚,班上有哪位同學知道,誰能起來告訴大家和我呢?」這反映了一個深刻的問題,就是教師的絕對權威位置在發生變化。教師開始把追求真理的任務擺在師生共同追求的位置上,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師生的平等互動、共同發展,對教師角色的定位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也是一個有力的助推器,能幫助教師起飛。當然這並不是說,教師就完全和學生是一樣的身份,教學可以「放羊」,完全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在上海召開的第一屆課程改革大會上,我講了一個觀點:我們反對過激的建構主義,這種過激的建構主義主張一切都讓孩子自己去摸索,完全由學生從零散的、瑣碎的經驗中慢慢地積累和發展,這是不符合兒童認知規律的。因為知識是有邏輯的,人的認知發展也是有捷徑的,所以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創設環境。教師要為學生設計一個如何促進認知發展的環境,教師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同時,教師是成人社會的代表,對學生來說是組織者、指導者。另一方面,又是學生、夥伴,是學生的知心朋友,通過他對學生的理解,通過非常具有親和力的與同學的交往方式,會使學生非常熱愛學習,熱愛學校。新課程倡導師生的平等互動、共同發展,對於教師的專業成長應該說是助推器,幫助教師在一個好的平台上起飛。

❻ 青年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實現自我成長

眾所周知,青年教師是教育的未來和希望。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客觀條件與主觀努力共同作用的一個過程,有著其自身獨特的規律。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應實現自我成長。怎麼實現呢? 一、樹立遠大理想 「任何教師,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準,首先必須有高的理想,人的抱負層次越高,成就就越大!」作為青年教師,走上教育崗位以後,必須為自己設置一個終生奮斗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強自我意識和使命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進行自我挑戰,少走彎路。然而教育理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許多青年教師走上社會前,雄心勃勃,志向遠大,進入學校工作一段時間後,不少教師發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和現實之間有很大差距和矛盾,理想還存在不少幻想。只有經過幾年教學實踐的磨練,青年教師的職業情意和認識才能得到深化,才能正確處理個人教育理想與社會需要的矛盾,從而逐步確立、穩定最後堅定自己的教育理想。青年教師只有樹立了遠大而又可行的教育理想,才會有永不枯竭的教改動力,才會有滿腔的工作熱情,才會有不解的教育情結! 一個擁有遠大志向的教師,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會做夢的教師!只有具有強烈的沖動、願望、使命感和責任感,才能提出問題,才會自找麻煩,也才能擁有詩意的教育生崖! 二、更新教育理念 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只有在正確的教育理念的統領下,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教師的教育理念反映的是教師對教育工作本質的理解,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育態度和教學行為,甚至還間接地影響著未來教育的發展。教師的教育理念在教師專業結構中處於較高層次,對其成長具有重大影響。青年教師能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應該說具備了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教育能力,然而由於目前我國師范院校的教育,往往滯後於現實教育的發展,青年教師雖剛出校門,但往往比中老年教師更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即便他們掌握了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但往往是抽象的理論,不能自覺地運用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從我們接觸到的青年教師的成長情況來看,青年教師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時間越快,摒棄舊的教育理念的周期越短,那麼他(她)們成長就越快。 青年教師要利用教育教學各個環節和學習實踐各個機會,廢除陳舊的教育教學觀念。 三、堅定成功信念 一個人要取得成功有兩個前提:一個是有強烈的追求成功的慾望,一個是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自信使人自強,適當的「驕傲」使人成功。只有自信,才能使一個人的潛能、才華發揮到極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攀登高峰」的體驗。培養人實際上就是培養他的自信!作為青年教師,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筆者認為,一方面要善於認識自我,分析自我,發現自我,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一方面要正確面對困難,面對矛盾,面對差距,自強不息挑戰自我;最重要的要腳踏實地的學習-實踐-總結,再學習-總結-再實踐,循環往復不懈追求! 四、 堅持個人反思 葉瀾教授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作為教師,如只是讀書、教書,不寫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敗得失,充其量只能當一輩子的教書匠而已。要使自己盡快成長起來,就要堅持反思。教師可以兩種形式進行自我反思:一是隨筆類反思日記。可以寫成故事性的隨筆故事,把校園里的點滴故事寫下來,寫整個事件中自己是怎麼處理的,有哪些收獲,採取了哪些有效的方法,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失敗經歷。當然,也可以寫成工作日記型的,條分縷析地寫下每天的收獲與感想,便於自己發現問題,有效地解決問題。二是圍繞課堂教學中的教後小記。 「教然後知困」, 青年教師更需要及時總結經驗,研究困惑,不斷改進。我們每一位青年教師可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班級實際情況,認真修改教學預案,然後把教學過程能給人啟迪的地方寫下來,反思成功之舉、失敗之處。這看似平常卻給人深省的課後小記,若能堅持,能使我們經常梳理自己的課堂,調整自己的教學心態,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促使自己從經驗型向科研型方向發展,逐步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五、堅持終身學習 教師的工作,像蜜蜂釀蜜,需要博採眾長。作為一名稱職的教師,既要有足夠的學科知識、豐富的實踐知識和扎實的教育理論知識,還要有廣博的社會文化知識。青年教師不僅要具備以上四個方面的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應將這些知識相互溝通,相互融合,形成具有獨特個性和自我風格的專業知識體系,這是我們青年教師成長的基本要素。 當今是知識經濟社會,它有一個顯著標志,即建立學習型社會。學習型社會是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產物,它對學習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會人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應付新的挑戰。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是學校發展的主力軍和生力軍,在學校整體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的不可低估的地位。作為青年教師,雖然擁有較扎實的專業知識,但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還遠不能勝任。青年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只有堅持學習、終身學習,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走在教改的前沿陣地。堅持學習,要向同行學習,向學生學習,向實踐學習;學習所教學科最前沿的知識,學習最新的教育理論。其次必須是個讀書人,青年教師應養成每天讀書看報的習慣,廣泛地涉獵各方面書籍,向書本學習,做個知識淵博、學生佩服的老師。另外應是思想者,作為一名茁壯成長的青年教師,不要無視屬於自己的思考的權利,而且要學會思考。在教學上,要特別強調一個「思」字,通過思考來提升專業能力,提高專業水平。青年教師力求做到課前廣思,課中慎思,課後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思想。 總之,堅持學習,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更是青年教師成長的源頭活水。

❼ 教師自身成長的重要性

教師自身成長的重要性

教師應該學會自己培養自己,這是一句普通而又自信的話,道出了一個道理:名師不是打造出來的,而是自我成長出來的。

1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想成為怎樣的教師,然後才可能成為那樣的教師

自己培養自己,教師需要樹立成長目標。不怕路走得遠,走得累,怕的是沒有方向。因此,對教師來說,不能只關注工作,不關注成長。其實,一般教師和優秀師最根本的差別,並不在於天賦,而在於有沒有奮斗的目標。對沒有目標的教師來說,歲月的流逝只意味著年齡的增長。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最關鍵的是要能「看得見」,因為有了目標之後,我們自然要尋找通往目標的路徑,而目標越明確,路徑也就越容易找到,目標和路徑是互相影響的。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在實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這時就需要自我激勵和反思,獲取同伴的幫助或者專家的引領。這樣,才能相互促進、相互監督,實現共同發展。

人生寧肯因夢想而忙碌,不因無聊而失去夢想。雖然,忙碌是辛苦了些、累了些,但我們的內心會因此變得充盈和快樂,作為教師,我們始終願意累並快樂著。一位年輕教師曾在博客里這樣寫道:「學校為教師提供許多平台,讓我們盡快成長,有時候我們嘴裡叫著好辛苦、好累,其實心裡挺高興的,畢竟學校是在為我們的專業成長負責,我們也應該珍惜這樣的機會,希望自己不斷地成長、提升。」這位教師的內心獨白,可以說是代表了許多教師的心聲,他們是渴望並追求上進的。

自己培養自己,教師需要制定自我規劃。作為教師,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想成為怎樣的教師,然後才可能成為那樣的教師。正如,一個人首先要清楚想成為怎樣的人,然後他才有可能成為怎樣的人。要實現成長,我們教師必須做好自我發展規劃。時下,教師專業化已經成為趨勢和潮流,教師專業發展不僅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師實現人生價值的需要。因此,作為教師,要有專業發展的意識,扎扎實實地走好每一步,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專業能力,真正實現教師的專業素質的提升。

2自己培養自己,教師需要自覺讀書充電,需要不斷提升科研能力

自己培養自己,教師需要自覺充電。教師的職業很特殊,面對的是日益成長的學生,這就要求教師也要不斷成長,積累淵博的學識。讀書是教師學習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只有多讀書,才能讓我們擁有源頭活水,滋潤學生求知的心田。我們教師應該多讀哪些書呢?我認為,一是教學方面的專業性書籍、報刊。讀教育教學專業書籍、報刊,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由之路。教師只有具備了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把握好教育的規律和真諦,熟悉某一學科的知識體系,才能更好地在課堂上架起教與學的橋梁,創造出有生命力的課堂。二是一些滋養心靈、溫暖生命的書。教師不僅要豐富自己的學科知識,而且要多層次、寬領域地廣泛涉獵,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因為教師的學習不應該是一般意義上的吸收和擴充知識,而應該將其轉化為一種精神和人生體驗,這種學習的精神一旦養成,不僅會成為教師一生的財富,而且會對學生的成長成才產生積極的影響。

自己培養自己,教師需要不斷研究。教師的生命力來自教育科研,教師的未來和未來的教師,都將與教育科研聯系起來。我所見過的凡是有較強研究意識的教師,與其他教師相比,他們的成長速度更快、職業境界更高。今天,我們面臨著信息化、市場化、競爭化、教育現代化四大趨勢的挑戰和機遇。這不僅從人才質量、規格上,而且從教育內容、方法、手段以及教育組織形式等方面,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僅要把握新的質量標准,領會新課程、新教材的精髓,更要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我們只有具備了相應的科研能力,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永久保持對學問的興趣、對工作的熱情,避免產生職業倦怠感,才能更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

❽ 教師個人成長包括哪些方面

教師個人成長包括以下這些方面:

1:苦練基本功: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一手漂亮的字,准確的表達能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是一個好教師所必備的自身素質;

2: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培養現代化教育意識與教育教學能力;

3、積極應對新課程,努力嘗試,讓自己的課堂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4、樹立自我反思、在「做中學」的實踐觀念

途徑(包括方法):用自己的空餘時間進行專業創作,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爭取在各類新青年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比賽中獲得好成績。還要加強對學生作品的輔導,珍惜每一次比賽的機會,認真、塌實的對待,在作品的創新上下功夫,爭取獲得好成績。當前的教育技術飛速發展,只有掌握了現代教育技術,才能更好地上好課。所以,抓住每一次的培訓機會,謙虛好學,認真學習,多實踐,也爭取多多鑽研相關軟體,掌握一定製作課件的方法,提高能力,每學期都出優秀課件。 學校積極貫徹新課程標准將新課程理念轉化成教師的教學行為,爭取在新課程與校本的培訓和實施中提高新課程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教研方式的轉變,讓學生在寬松自主的氛圍中快樂學習。自我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行為表現,從而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的過程。成功的教師傾向於進行主動的創造性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他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在反思中,我們學會了理性思考,提高了學習效率,而工作更像探索的科學家,不再只是辛勤的耕耘者。教師的成長僅有「經驗+反思」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實踐」,因為改革最終將發生在課堂上。把握好每次普通上課與重大研究展示課的機會,認真對待,在實踐中成長。

❾ 教師應該如何不斷的成長

教師要不斷的成長應該做到:

❿ 作為教師在教學成長中如何關注學生成長

學生的年齡層次很重要 小學 初中 高中 不同年齡層次所表現出來的叛逆觀不一樣
學生的家庭因素很重要 父母從事的行業 父母的教育程度 家庭的收入 還有學生居住的環境 這些其實很重要 因為一個環境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成長和改變
上面的只是初步了解和評論
然後就是時代的差異 現在90後的 處於國家經濟起步的階段 和我們那一代不一樣 生活消費 感觀 認識 都有很大差異
這些對於一個學生有很大的影響 一般在沒有社會壓力的環境下生存的學生 處於保護沒有負擔的環境 他們讀書的動力和未來的人生觀 是怎樣 要給自己的學生給多人生的選擇 不是讀書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讀書卻是給自己的人生爭取了更多選擇的路
一般我的理論是採取實踐教學制度 因為學習必須於社會實踐 這樣才會讓學生有更多的領悟 而不是拚死讀書 然後報大學連什麼專業都不知道 只是盲目性的去學習
老師要做到的 是給學生一個方向和信心 很多學生死記硬背 學的只是前人智慧結晶的基礎 沒有想過自己可以用自己的思路結合前人的智慧 給自己創造容易懂的方法
關注學生成長? 學生的身體狀況 學生學習的表現動力 學生的思想狀況?愛情大於人生追求? 學生家庭有沒有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以至於產生反社會意識反學習意識 如何運用社會法律 社會福利政策 和保護政策給於學生最好的環境
夠全面了吧

閱讀全文

與教學成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