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一切都使人覺得它不同凡俗的一切指————————;2. 天鵝既有天生的美質,又有自由的美德,還有那些
布封(1707~1788)又譯布豐,十八世紀法國博物學家、作家。生於孟巴爾城一個律師家庭,原名喬治·路易·勒克來克,因繼承關系,改姓德·布封。少年時期就愛好自然科學,特別是數學。1728年大學法律本科畢業後,又學了兩年醫學。1730年,結識一位年輕的英國公爵,一起游歷了法國南方、瑞士和義大利。在這位公爵的家庭教師、德國學者辛克曼的影響下,刻苦研究博物學。1733年,進法國科學院任助理研究員,曾發表過有關森林學的報告,還翻譯了英國學者的植物學論著和牛頓的《微積分術》。1739年,當上了副研究員,並被任命為皇家御花園和御書房總管,直到逝世。 布封任總管後,除了擴建御花園外,還建立了「法國御花園及博物研究室通訊員」的組織,吸引了國內外許多著名專家、學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動、植、礦物樣品和標本。布封利用這種優越的條件,畢生從事博物學的研究,每天埋頭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終於寫出三十六冊的巨著《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類史、動物史、鳥類史和礦物史等幾大部分,綜合了無數的事實材料,對自然界作了精確、詳細、科學的描述和解釋,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創見。破除各種宗教迷信和無知妄說,把上帝從宇宙的解釋中驅逐出去,這是布封對現代科學的一大貢獻。他堅持以唯物主義觀點解釋地球的形成和人類的起源,指出地球與太陽有許多相似之處,地球是冷卻的小太陽;地球上的物質演變產生了植物和動物,最後有了人類;人類的進化不是如聖經《創世紀》所說的,人類的祖先亞當、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會實踐中獲得了知識,增長了才幹。布封觀察、研究大地、山脈、河川和海洋,尋求地面變遷的根源,開了現代地質學的先河。尤其在物種起源方面,他倡導生物轉變論,指出物種因環境、氣候、營養的影響而變異,對後來的進化論有直接的影響。達爾文稱他「是現代以科學 眼光對待這個問題的第一人」(《物種起源》導言)。《自然史》的文學價值也很高,其中關於動物活動形態的描繪尤富於藝術性。作者以科學的觀察為基礎,用形象的語言勾畫出各種動物的一幅幅肖像,還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傾向。 1749年,《自然史》的頭三冊一出版,就轟動了歐洲的學術界。由於它用唯物主義的觀點解釋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學堡壘的巴黎大學神學院指控為「離經叛道」,要求給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寫信給神學院聲明自己「無意『反駁』聖經」,並保證將來出版《自然史》第四冊時把這封信刊在卷首。後來他在《自然史》中,為了掩蔽神學家的耳目,經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對人說:「只要把這名字換掉,擺上自然力就成了」。實際上仍舊堅持他的唯物主義立場。 《自然史》各冊的陸續出版,不斷給布封帶來更大的聲譽。1753年,他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入院時發表的著名演說《論風格》,是一篇經典的文論。他針對當時文壇上那種追求綺麗纖巧的風尚,呼籲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風格即人」的名言,強調思想內容對藝術形式的決定作用。1777年,法國政府在御花園里給他建立了一座銅像,座上用拉丁文寫著:「獻給和大自然一樣偉大的天才」。這是布封生前獲得的最高榮譽。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動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幾大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他根據大量的實物標本作推論,反對「權威」的臆說,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創見,為後來的科學家引路。經他解釋的宇宙里沒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決定他周圍的一切。作為科學家,布封頗受詆毀,作為文學家,卻受到普遍的頌揚。他寫的《自然史》,筆鋒富於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詩,他對獅、虎、豹、狼、狗、狐狸的獵食,海狸的築堤,用形象的語言,作擬人的描寫,生動活潑,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布封在法蘭西學院入院儀式上的講演《風格論》中提出,一個作家必須將自己的思想載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為他人所掠奪,而垂於久遠。思想是公物,而文筆(即風格)則屬於作家自己,科學在不斷進步,科學論點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過,而文章風格卻是後人無法代替的。法語中一般所說的「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就是從布封的名言「風格是屬於個人的」中引申而來的 《法國文學史》對布封的評價布封以卷帙浩繁的《自然史》而聞名。資產階級文學史家根據氣質、性格等次要原因,把布封視為與啟蒙運動作家「截然不同」「游離於18世紀之外」的作家。但是,從布封所宣傳的唯物宇宙觀、重思想內容的文藝思想,以及屬於人文主義傳統的社會政治理想來說,他與18世紀的啟蒙運動是完全合拍的。他雖然在自然科學方面以他自己的方式進行工作,但他的貢獻匯入了啟蒙思潮這一時代精神的主流。他的《自然史》,以其基本的唯物主義思想和巨大的規模,和狄德羅主編的《網路全書》有某些相似,當然,其戰斗性遠遠不能和《網路全書》相比。他這樣熱情洋溢地唱著人的頌歌:憑著他的智慧,許多動物被馴養,被駕馭,被制服,被迫著永遠服從他了;憑著他的勞動,沼澤被疏干,江河被防治,險灘急流被消滅,森林被開發,荒原被耕作;憑著他的思考,時間被計算出來,空間被測量出來,天體運行被識破;憑著他的由科學產生出來的技術,海洋被橫渡,高山被跨越,各地人民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一個個新大陸被發現,千千萬萬孤立的陸地都置於他的掌握之中;總之,今天大地的全部面目都打上了人力的印記……大自然之所以能夠全面發展,之所以能逐步達到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樣完善,這樣輝煌,都完全是藉助於我們的雙手。這種熱烈的贊頌,反映了當時新興資產階級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自然史》中有文學價值和較高的藝術性的,是對動物的描繪。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觀主義的態度去介紹這些動物,而是帶著親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語言替它們畫像,因而描寫生動具體、饒有興味。在他筆下,小松鼠善良可愛,大象溫和憨厚,鴿子夫婦相親相愛。布封還往往把動物擬人化,賦予它們以某種人格,馬像英勇忠烈的戰士,狗是忠心耿耿的義仆,都受到布封的贊揚;啄木鳥像苦工一樣辛勤勞動,得到作者的同情;海狸和平共處、毫無爭斗,引起他的嚮往;他把狼比喻為兇殘而又怯懦、「渾身一無是處」的暴君,他把天鵝描繪為和平的、開明的君主。布封通過資產階級人性論的眼光,將動物擬人化,反映了他的社會政治觀點,表現了他對封建專制主義政治的不滿,寄託了他對「開明君主」的歷史唯心主義的理想。他的動物肖像具有寓言的含義,而其中的寓意又滲透了資產階級的立場和觀點。
編輯本段作品欣賞《天鵝》
在任何社會里,不管是禽獸的或人類的社會,從前都是暴力造成霸主,現在卻是仁德造成賢君。地上的獅、虎,空中的鷹、鷙,都只以善戰稱雄,以逞強行凶統治群眾;而天鵝就不是這樣,它在水上為王,是憑著一切足以締造太平世界的美德,如高尚、尊嚴、仁厚等等。它有威勢,有力量,有勇氣,但又有不濫用權威的意志、非自衛不用武力的決心;它能戰斗,能取勝,卻從不攻擊別人。作為水禽界里愛好和平的君主,它敢於與空中的霸主對抗;它等待著鷹來襲擊,不招惹它,卻也不懼怕它。它的強勁的翅膀就是它的盾牌,它以羽毛的堅韌、翅膀的頻繁撲擊對付著鷹的嘴爪,打退鷹的進攻。它奮力的結果常常是獲得勝利。而且,它也只有這一個驕傲的敵人,其他善戰的禽類沒一個不尊敬它,它與整個的自然界都是和平共處的:在那些種類繁多的水禽中,它與其說是以君主的身份監臨著,毋寧說是以朋友的身份看待著,而那些水禽彷彿個個都俯首貼耳地歸順它。它只是一個太平共和國的領袖,是一個太平共和國的首席居民,它賦予別人多少,也就只向別人要求多少,它所希冀的只是寧靜與自由。對這樣的一個元首,全國公民自然是無可畏懼的了。
天鵝的面目優雅,形狀妍美,與它那種溫和的天性正好相稱。它叫誰看了都順眼。凡是它所到之處,它都成了這地方的點綴品,使這地方美化;人人喜愛它,人人歡迎它,人人欣賞它。任何禽類都不配這樣地受人鍾愛;原來大自然對於任何禽類都沒有賦予這樣多的高貴而柔和的優美,使我們意識到它創造物類竟能達到這樣妍麗的程度。俊秀的身段,圓潤的形貌,優美的線條,皎潔的白色,婉轉的、傳神的動作,忽而興致勃發,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態,總之,天鵝身上的一切都散布著我們欣賞優雅與妍美時所感到的那種舒暢、那種陶醉,一切都使人覺得它不同凡俗,一切都描繪出它是愛情之鳥;古代神話把這個媚人的鳥說成為天下第一美女的父親,一切都證明這個富有才情與風趣的神話是很有根據的。
我們看見它那種雍容自在的樣子,看見它在水上活動得那麼輕便、那麼自由,就不能不承認它不但是羽族裡第一名善航者,並且是大自然提供給我們的航行術的最美的模型。可不是么,它的頸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圓圓的,彷彿是破浪前進的船頭;它的寬廣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為了便於疾駛,向前傾著,愈向後就愈挺起,最後翹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腳就是寬闊的槳;它的一對大翅膀在風前半張著,微微地鼓起來,這就是帆,它們推著這艘活的船舶,連船帶駕駛者一起推著跑。
天鵝知道自己高貴,所以很自豪,知道自己很美麗,所以自好。它彷彿故意擺出它的全部優點;它那樣兒就像是要博得人家的贊美,引起人注目。而事實上它也真是令人百看不厭的,不管是我們從遠處看它成群地在浩瀚的煙波中,和有翅的船隊一般,自由自在地游著,或者是它應著召喚的信號,獨自離開船隊,游近岸旁,以種種柔和、婉轉、妍媚的動作,顯出它的美色,施出它的嬌態,供人們仔細欣賞。
天鵝既有天生的美質,又有自由的美德;它不在我們所強制或幽禁的那些奴隸之列。它無拘無束地生活在我們的池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足夠的獨立,使它毫無奴役俘囚之感,它就不會逗留在那裡,不會在那裡安頓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處遨遊,或到岸旁著陸,或離岸游到水中央,或者沿著水邊,來到岸腳下棲息,藏到燈芯草叢中,鑽到最偏僻的灣汊里,然後又離開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著與人相處的樂趣——它似乎是很喜歡和暴君。
天鵝在一切方面都高於家鵝一家,家鵝只以野草和籽料為生,天鵝卻會找到一種比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它不斷地用妙計捕捉魚類;它做出無數的不同姿態以求捕捉的成功,並盡量利用它的靈巧與氣力。它會避開或抵抗它的敵人:一隻老天鵝在水裡,連一匹最強大的狗它也不怕;它用翅膀一擊,連人腿都能打斷,其迅疾、猛烈可想而知。總之,天鵝似乎是不怕任何暗算、任何攻擊的,因為它的勇敢程度不亞於它的靈巧與氣力。
馴天鵝的慣常叫聲與其說是響亮的,毋寧說是渾濁的:那是一種哮喘聲,十分像俗語所謂的「貓咒天」,古羅馬人用一個諧音字「獨楞散」表示出來。聽著那種音調,就覺得它彷彿是在恫嚇,或是在憤怒;古人之能描寫出那些和鳴鏗鏘的天鵝,使它們那麼受人贊美,顯然不是拿一些像我們馴養的這種幾乎暗啞的天鵝做藍本的。我們覺得野天鵝曾較好地保持著它的天賦美質,它有充分自由的感覺,同時也有充分自由的音調。可不是么,我們在它的鳴叫里,或者寧可說在它的嘹唳里,可以聽得出一種有節奏有曲折的歌聲,有如軍號的響亮,不過這種尖銳的、少變換的音調運抵不上我們的鳴禽的那種溫柔的和聲與悠揚朗潤的變化罷了。
此外,古人不僅把天鵝說成為一個神奇的歌手,他們還認為,在一切臨終時有所感觸的生物中,只有天好會在彌留時歌唱,用和諧的聲音作為它最後嘆息的前奏。據他們說,天鵝發出這樣柔和、這樣動人的聲調,是在它將要斷氣的時候,它是要對生命作一個哀痛而深情的告別;這種聲調,如怨如訴,低沉地、悲傷地、凄黯地構成它自己的喪歌。他們又說,人們可以聽到這種歌聲,是在朝暾初上,風浪既平的時候;甚至於有人還看到許多天鵝唱著自己的輓歌,在音樂聲中氣絕了。在自然史上沒有一個杜撰的故事、在古代社會里沒有一則寓言比這個傳說更被人贊美、更被人重述、更被人相信的了;它控制了古希臘人的活潑而敏感的想像力:詩人也好,演說家也好乃至哲學家,都接受著這個傳說,認為這事實實在太美了,根本不願意懷疑它。我們應該原諒他們社撰這種寓言;這些寓言真是可愛,也真是動人,其價值遠在那些可悲的、枯燥的史實之上;對於敏感的心靈來說,這都是些慰藉的比喻。無疑地,天鵝並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談到一個大天才臨終前所作的最後一次飛揚、最後一次輝煌表現的時候,人們總是無限感慨地想到這樣一句動人的成語:「這是天鵝之歌!」
編輯本段作品欣賞 《馬》
人類所曾做到的最高貴的征服,就是征服了這豪邁而剽悍的動物——馬:它和人分擔著疆場的勞苦,同享著戰斗的光榮;它和它的主人一樣,具有無畏的精神,它眼看著危急當前而慷慨以赴;它聽慣了兵器搏擊的聲音,喜愛它,追求它,以與主人同樣的興奮鼓舞起來;它也和主人共歡樂:在射獵時,在演武時,在賽跑時,它也精神抖擻,耀武揚威。但是它馴良不亞於勇毅,它一點兒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動作:它不但在駕馭人的手下屈從著他的操縱,還彷彿窺伺著駕馭人的顏色,它總是按照著從主人的表情方面得來的印象而奔騰,而緩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動作都只為了滿足主人的願望。這天生就是一種舍己從人的動物,它甚至於會迎合別人的心意,它用動作的敏捷和准確來表達和執行別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覺到多少它就能感覺到多少,它所表現出來的總是在恰如人願的程度上;因為它無保留地貢獻著自己,所以它不拒絕任何使命,所以它盡一切力量來為人服務,它還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於舍棄生命以求服從得更好。
以上所述,是一匹所有才能都已獲得發展的馬,是天然品質被人工改進過的馬,是從小就被人養育、後來又經過訓練、專為供人驅使而培養出來的馬。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對這種動物的奴役或馴養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於我們看到它們時,很少是處在自然狀態中。它們在勞動中經常是披著鞍轡的;人家從來不解除它們的羈絆,縱然是在休息的時候;如果人家偶爾讓它們在牧場上自由地行走,它們也總是帶著奴役的標志,並且還時常帶著勞動與痛苦所給予的殘酷痕跡:嘴巴被銜鐵勒得變了形,腹側留下一道道的瘡痍或被馬刺刮出一條條的傷疤,蹄子也都被鐵釘洞穿了。它們渾身的姿態都顯得不自然,這是慣受羈絆而留下的跡象:現在即使把它們的羈絆解脫掉也是枉然,它們再也不會因此而顯得自由活潑些了。就是那些奴役狀況最和婉的馬,那些只為著擺闊綽、壯觀瞻而喂養著、供奉著的馬,那些不是為著裝飾它們本身,卻是為著滿足主人的虛榮而戴上黃金鏈條的馬,它們額上覆著妍麗的一撮毛,項鬣編成了細辮,滿身蓋著絲綢和錦氈,這一切之侮辱馬性,較之它們腳下的蹄鐵還有過之無不及。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麗些;在一個動物身上,動作的自由就構成美麗的天然。你們試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吧:它們行走著,它們賓士著,它們騰躍著,既不受拘束,又沒有節制;它們因不受羈勒而感覺自豪,它們避免和人打照面;它們不屑於受人照顧,它們能夠自己尋找適當的食料;它們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盪、蹦跳,採食著四季皆春的氣候不斷提供的新鮮產品;它們既無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別無任何庇蔭,因此它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這種空氣,比我們壓縮它們應占的空間而禁閉它們的那些圓頂宮殿里的空氣,要純潔得多,所以那些野馬遠比大多數家馬來得強壯、輕捷和遒勁。它們有大自然賦予的美質,就是說,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馬則都只有人工所能賦予的東西,即技巧與妍媚而已。
這種動物的天性絕不兇猛,它們只是豪邁而獷野。雖然力氣在大多數動物之上,它們卻從來不攻擊其他動物;如果它們受到其他動物的攻擊,它們並不屑於和對方搏鬥,僅只把它們趕開或者把它們踏死。它們也是成群結隊而行的,它們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純粹是為著群居之樂。因為,它們一無所畏,原不需要團結禦侮,但是它們互相眷戀,依依不捨。由於草木足夠作它們的食糧,由於它們有充分的東西來滿足它們的食慾,又由於它們對動物的肉毫無興趣,所以它們絕不對其他動物作戰,也絕不互相作戰,也不互相爭奪生存資料。它們從來不發生追捕一隻小獸或向同類劫奪一點東西的事件,而這類事件正是其他食肉類動物通常互爭互斗的根源:所以馬總是和平生活著的,其原因就是它們的慾望既平凡又簡單,而且有足夠的生活資源使它們無需互相妒忌。
在所有的動物中間,馬是身材高大而身體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勻稱、最優美的;因為,如果我們拿它和比它高一級或低一級的動物相比,就發現驢子長得太丑,獅子頭太大,牛腿太細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軀不相稱,駱駝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動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說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團。顎骨過分伸長本是獸類頭顱不同於人類頭顱的主要一點,也是所有動物的最卑賤的標志;然而,馬的顎骨雖然很長,它卻沒有如驢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頭部比例整齊,卻給它一種輕捷的神情,而這種神情又恰好與頸部的美相得益彰。馬一抬頭,就彷彿想要超出它那四足獸的地位。在這樣的高貴姿態中,它和人面對面地相覷著。它的眼睛閃閃有光,並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長得好,並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驢耳太長;它的鬣毛正好襯著它的頭,裝飾著它的頸部,給予它一種強勁而豪邁的模樣;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蓋著、並且美觀地結束著它的身軀的末端: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驢、駱駝、犀牛等的禿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長的鬃毛構成的,彷彿這些鬃毛就直接從屁股上生長出來,因為長出鬃毛的那個小肉樁子很短。它不能和獅子一樣翹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雖然是垂著的,卻於它很適合。由於它能使尾巴兩邊擺動,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來驅趕蒼蠅,這些蒼蠅很使它苦惱,因為它的皮膚雖然很堅實,並且滿生著厚密的短毛,卻還是十分敏感的。
編輯本段29 《馬》教學設計
眉山東坡區蘇祠中學 鄧湘娟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整體感知,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
2.體會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學會恰當運用對比描寫的方法。
3.抓住關鍵,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對馬的人格化的描寫,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多種方式的閱讀,培養學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的能力。
2.揣摩體會,對比描寫,了解作用,學會恰當運用對比描寫的方法。
3.品味文章對馬的人格化描寫語言,體會作者情感。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朗讀法、講授法、問答法
學習方法:讀寫結合法、朗讀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用激情昂揚的語言贊馬,強烈感染學生,引入文本學習。
2.作者簡介:布封,法國博物學家、作家。貴族家庭出身,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1739年起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並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義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在他的作品中慣常用人性化的筆觸描摹動物。像課文中的馬就被賦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義的戰士,又像馴服誠實的奴僕,像豪邁而獷野的游俠,又像典雅高貴的紳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重點字詞音形義;綴詞成句(以挑戰對手的形式進行)
2.概括文章寫作內容:
明確:本文寫了人工馴養的馬和天然野生馬的兩種不同生存狀態。
三、精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
1.教師配樂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提出問題:你從老師的朗讀當中聽出了什麼?
明確:就所聽到的內容而言,我聽出了家馬的勇毅、馴良的特點。
2.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勾畫出描寫馬的形貌的語句。
明確:被奴役的標志:披著鞍轡 嘴巴變形 腹側留疤 蹄子洞穿;被玩弄的標志:帶黃金鏈條 編項鬣細辮 蓋絲綢錦氈。
3.學生默讀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現野馬特點的詞語?
明確:天性:自由自在 精力充沛 精神高貴 品德:豪邁獷野 樂於群居 和平生活
4.快速閱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找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對野馬的形貌進行描寫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
明確:身材勻稱優美 頭部比例整齊 眼睛閃閃有光 耳朵不大不小 鬣毛襯托裝飾 尾巴下垂茂盛 皮膚堅實敏感
四、聯系自己實際,體會作者情感
1.假如你是一匹馬,你願意做哪一種馬呢?你會怎樣想呢?
明確:是的,如果在對生命形式選擇時,我竟不幸沒了做人的資格,那麼我將懇求造物主賜我為一匹野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滿足,那麼就讓我變成一匹野馬,在行動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曉聲《如果我為馬》中的片段)
2.怎樣看待人類對馬「高貴的征服」?
明確:馬是人類的朋友,人類卻不是馬的朋友。人類對「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人類還用「銜鐵」「馬刺」「鐵釘」殘忍地禁錮它。更悲慘的是,許多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把馬變成了自己的玩物。
3.你體會到文中作者的感情傾向了嗎?
明確:對家馬深深地同情,對野馬由衷地贊美
五、品詞析句,發現亮點
1.通過朗讀感受文章語言美(修辭美 韻律美 畫面美)
2.品味文章對比手法的運用
明確:被人工改進的家馬與美麗天然的野馬進行對比野馬的形貌與其它動物的形貌進行對比,作者對家馬的深深同情與對野馬的由衷贊美進行對比。
3.找出你認為有疑難或者蘊含深意的語句,進行解讀賞析。
如:「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
討論明確:首先,「教育」是擬人化用法,指人類對馬的馴養。其次,「以喪失自由而開始」指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顧,被人喂養,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尋找食物;「以接受束縛而告終」,包含兩層含義:(1)指馬被套上韁繩,披上鞍轡,戴上銜鐵,釘上蹄鐵;(2)指馬從思想上接受服從的觀念,服從成為馬的天性。這句話概括了人類對馬所做的一切,表達了作者對馬的深切同情,寄託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拓展延伸,總結存儲
1.拓展延伸:用傾訴性的語言寫一段話,表達你對馬的情感,學生當堂深情朗讀,師生共同分享。
2.總結存儲:課文是一篇介紹馬的科學小品文,也是一篇禮贊自由的優美散文。作者用文學的筆調,不僅給我們展示了兩種馬的特質,而且,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的由衷贊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被奴役之馬的深切同情。
七、作業布置
1.收集有關馬的成語、典故
2.運用對比的手法描寫你喜歡的一種動物
附:板書設計
馬
(法國)布封
家馬(人工改進) ←———對比———→野馬(美麗的天然)
性情:呈訓良 天然:美(自由)
形體:被奴役 品德:美(和平)
精神:被玩弄 形貌:美(勻稱)
深深同情 ←—————對比—————→由衷贊美
編輯短評:這則教案最可取的地方是重視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訓練,但並不顯得死板。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保證了這節課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溫立三)
⑵ 布封的馬寫在何時
[編輯本段]布封介紹
布封(1707~1788),十八世紀法國博物學家、作家。生於孟巴爾城一個律師家庭,原名喬治·路易·勒克來克,因繼承關系,改姓德·布封。
少年時期就愛好自然科學,特別是數學。1728年大學法律本科畢業後,又學了兩年醫學。1730年,結識一位年輕的英國公爵,一起游歷了法國南方、瑞士和義大利。在這位公爵的家庭教師、德國學者辛克曼的影響下,刻苦研究博物學。1733年,進法國科學院任助理研究員,曾發表過有關森林學的報告,還翻譯了英國學者的植物學論著和牛頓的《微積分術》。1739年,當上了副研究員,並被任命為皇家御花園和御書房總管,直到逝世。 布封任總管後,除了擴建御花園外,還建立了「法國御花園及博物研究室通訊員」的組織,吸引了國內外許多著名專家、學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動、植、礦物樣品和標本。布封利用這種優越的條件,畢生從事博物學的研究,每天埋頭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終於寫出三十六冊的巨著《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類史、動物史、鳥類史和礦物史等幾大部分,綜合了無數的事實材料,對自然界作了精確、詳細、科學的描述和解釋,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創見。破除各種宗教迷信和無知妄說,把上帝從宇宙的解釋中驅逐出去,這是布封對現代科學的一大貢獻。他堅持以唯物主義觀點解釋地球的形成和人類的起源,指出地球與太陽有許多相似之處,地球是冷卻的小太陽;地球上的物質演變產生了植物和動物,最後有了人類;人類的進化不是如聖經《創世紀》所說的,人類的祖先亞當、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會實踐中獲得了知識,增長了才幹。布封觀察、研究大地、山脈、河川和海洋,尋求地面變遷的根源,開了現代地質學的先河。尤其在物種起源方面,他倡導生物轉變論,指出物種因環境、氣候、營養的影響而變異,對後來的進化論有直接的影響。達爾文稱他「是現代以科學 眼光對待這個問題的第一人」(《物種起源》導言)。《自然史》的文學價值也很高,其中關於動物活動形態的描繪尤富於藝術性。作者以科學的觀察為基礎,用形象的語言勾畫出各種動物的一幅幅肖像,還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傾向。 1749年,《自然史》的頭三冊一出版,就轟動了歐洲的學術界。由於它用唯物主義的觀點解釋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學堡壘的巴黎大學神學院指控為「離經叛道」,要求給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寫信給神學院聲明自己「無意『反駁』聖經」,並保證將來出版《自然史》第四冊時把這封信刊在卷首。後來他在《自然史》中,為了掩蔽神學家的耳目,經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對人說:「只要把這名字換掉,擺上自然力就成了」。實際上仍舊堅持他的唯物主義立場。 《自然史》各冊的陸續出版,不斷給布封帶來更大的聲譽。1753年,他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入院時發表的著名演說《論風格》,是一篇經典的文論。他針對當時文壇上那種追求綺麗纖巧的風尚,呼籲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風格即人」的名言,強調思想內容對藝術形式的決定作用。1777年,法國政府在御花園里給他建立了一座銅像,座上用拉丁文寫著:「獻給和大自然一樣偉大的天才」。這是布封生前獲得的最高榮譽。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動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幾大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他根據大量的實物標本作推論,反對「權威」的臆說,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創見,為後來的科學家引路。經他解釋的宇宙里沒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決定他周圍的一切。作為科學家,布封頗受詆毀,作為文學家,卻受到普遍的頌揚。他寫的《自然史》,筆鋒富於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詩,他對獅、虎、豹、狼、狗、狐狸的獵食,海狸的築堤,用形象的語言,作擬人的描寫,生動活潑,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布封在法蘭西學院入院儀式上的講演《風格論》中提出,一個作家必須將自己的思想載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為他人所掠奪,而垂於久遠。思想是公物,而文筆(即風格)則屬於作家自己,科學在不斷進步,科學論點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過,而文章風格卻是後人無法代替的。法語中一般所說的「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就是從布封的名言「風格是屬於個人的」中引申而來的 《法國文學史》對布封的評價布封以卷帙浩繁的《自然史》而聞名。資產階級文學史家根據氣質、性格等次要原因,把布封視為與啟蒙運動作家「截然不同」「游離於18世紀之外」的作家。但是,從布封所宣傳的唯物宇宙觀、重思想內容的文藝思想,以及屬於人文主義傳統的社會政治理想來說,他與18世紀的啟蒙運動是完全合拍的。他雖然在自然科學方面以他自己的方式進行工作,但他的貢獻匯入了啟蒙思潮這一時代精神的主流。他的《自然史》,以其基本的唯物主義思想和巨大的規模,和狄德羅主編的《網路全書》有某些相似,當然,其戰斗性遠遠不能和《網路全書》相比。他這樣熱情洋溢地唱著人的頌歌:憑著他的智慧,許多動物被馴養,被駕馭,被制服,被迫著永遠服從他了;憑著他的勞動,沼澤被疏干,江河被防治,險灘急流被消滅,森林被開發,荒原被耕作;憑著他的思考,時間被計算出來,空間被測量出來,天體運行被識破;憑著他的由科學產生出來的技術,海洋被橫渡,高山被跨越,各地人民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一個個新大陸被發現,千千萬萬孤立的陸地都置於他的掌握之中;總之,今天大地的全部面目都打上了人力的印記……大自然之所以能夠全面發展,之所以能逐步達到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樣完善,這樣輝煌,都完全是藉助於我們的雙手。這種熱烈的贊頌,反映了當時新興資產階級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自然史》中有文學價值和較高的藝術性的,是對動物的描繪。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觀主義的態度去介紹這些動物,而是帶著親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語言替它們畫像,因而描寫生動具體、饒有興味。在他筆下,小松鼠善良可愛,大象溫和憨厚,鴿子夫婦相親相愛。布封還往往把動物擬人化,賦予它們以某種人格,馬像英勇忠烈的戰士,狗是忠心耿耿的義仆,都受到布封的贊揚;啄木鳥像苦工一樣辛勤勞動,得到作者的同情;海狸和平共處、毫無爭斗,引起他的嚮往;他把狼比喻為兇殘而又怯懦、「渾身一無是處」的暴君,他把天鵝描繪為和平的、開明的君主。布封通過資產階級人性論的眼光,將動物擬人化,反映了他的社會政治觀點,表現了他對封建專制主義政治的不滿,寄託了他對「開明君主」的歷史唯心主義的理想。他的動物肖像具有寓言的含義,而其中的寓意又滲透了資產階級的立場和觀點。
[編輯本段]作品欣賞《天鵝》
在任何社會里,不管是禽獸的或人類的社會,從前都是暴力造成霸主,現在卻是仁德造成賢君。地上的獅、虎,空中的鷹、鷙,都只以善戰稱雄,以逞強行凶統治群眾;而天鵝就不是這樣,它在水上為王,是憑著一切足以締造太平世界的美德,如高尚、尊嚴、仁厚等等。它有威勢,有力量,有勇氣,但又有不濫用權威的意志、非自衛不用武力的決心;它能戰斗,能取勝,卻從不攻擊別人。作為水禽界里愛好和平的君主,它敢於與空中的霸主對抗;它等待著鷹來襲擊,不招惹它,卻也不懼怕它。它的強勁的翅膀就是它的盾牌,它以羽毛的堅韌、翅膀的頻繁撲擊對付著鷹的嘴爪,打退鷹的進攻。它奮力的結果常常是獲得勝利。而且,它也只有這一個驕傲的敵人,其他善戰的禽類沒一個不尊敬它,它與整個的自然界都是和平共處的:在那些種類繁多的水禽中,它與其說是以君主的身份監臨著,毋寧說是以朋友的身份看待著,而那些水禽彷彿個個都俯首貼耳地歸順它。它只是一個太平共和國的領袖,是一個太平共和國的首席居民,它賦予別人多少,也就只向別人要求多少,它所希冀的只是寧靜與自由。對這樣的一個元首,全國公民自然是無可畏懼的了。
天鵝的面目優雅,形狀妍美,與它那種溫和的天性正好相稱。它叫誰看了都順眼。凡是它所到之處,它都成了這地方的點綴品,使這地方美化;人人喜愛它,人人歡迎它,人人欣賞它。任何禽類都不配這樣地受人鍾愛;原來大自然對於任何禽類都沒有賦予這樣多的高貴而柔和的優美,使我們意識到它創造物類竟能達到這樣妍麗的程度。俊秀的身段,圓潤的形貌,優美的線條,皎潔的白色,婉轉的、傳神的動作,忽而興致勃發,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態,總之,天鵝身上的一切都散布著我們欣賞優雅與妍美時所感到的那種舒暢、那種陶醉,一切都使人覺得它不同凡俗,一切都描繪出它是愛情之鳥;古代神話把這個媚人的鳥說成為天下第一美女的父親,一切都證明這個富有才情與風趣的神話是很有根據的。
我們看見它那種雍容自在的樣子,看見它在水上活動得那麼輕便、那麼自由,就不能不承認它不但是羽族裡第一名善航者,並且是大自然提供給我們的航行術的最美的模型。可不是么,它的頸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圓圓的,彷彿是破浪前進的船頭;它的寬廣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為了便於疾駛,向前傾著,愈向後就愈挺起,最後翹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腳就是寬闊的槳;它的一對大翅膀在風前半張著,微微地鼓起來,這就是帆,它們推著這艘活的船舶,連船帶駕駛者一起推著跑。
天鵝知道自己高貴,所以很自豪,知道自己很美麗,所以自好。它彷彿故意擺出它的全部優點;它那樣兒就像是要博得人家的贊美,引起人注目。而事實上它也真是令人百看不厭的,不管是我們從遠處看它成群地在浩瀚的煙波中,和有翅的船隊一般,自由自在地游著,或者是它應著召喚的信號,獨自離開船隊,游近岸旁,以種種柔和、婉轉、妍媚的動作,顯出它的美色,施出它的嬌態,供人們仔細欣賞。
天鵝既有天生的美質,又有自由的美德;它不在我們所強制或幽禁的那些奴隸之列。它無拘無束地生活在我們的池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足夠的獨立,使它毫無奴役俘囚之感,它就不會逗留在那裡,不會在那裡安頓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處遨遊,或到岸旁著陸,或離岸游到水中央,或者沿著水邊,來到岸腳下棲息,藏到燈芯草叢中,鑽到最偏僻的灣汊里,然後又離開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著與人相處的樂趣——它似乎是很喜歡和暴君。
天鵝在一切方面都高於家鵝一家,家鵝只以野草和籽料為生,天鵝卻會找到一種比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它不斷地用妙計捕捉魚類;它做出無數的不同姿態以求捕捉的成功,並盡量利用它的靈巧與氣力。它會避開或抵抗它的敵人:一隻老天鵝在水裡,連一匹最強大的狗它也不怕;它用翅膀一擊,連人腿都能打斷,其迅疾、猛烈可想而知。總之,天鵝似乎是不怕任何暗算、任何攻擊的,因為它的勇敢程度不亞於它的靈巧與氣力。
馴天鵝的慣常叫聲與其說是響亮的,毋寧說是渾濁的:那是一種哮喘聲,十分像俗語所謂的「貓咒天」,古羅馬人用一個諧音字「獨楞散」表示出來。聽著那種音調,就覺得它彷彿是在恫嚇,或是在憤怒;古人之能描寫出那些和鳴鏗鏘的天鵝,使它們那麼受人贊美,顯然不是拿一些像我們馴養的這種幾乎暗啞的天鵝做藍本的。我們覺得野天鵝曾較好地保持著它的天賦美質,它有充分自由的感覺,同時也有充分自由的音調。可不是么,我們在它的鳴叫里,或者寧可說在它的嘹唳里,可以聽得出一種有節奏有曲折的歌聲,有如軍號的響亮,不過這種尖銳的、少變換的音調運抵不上我們的鳴禽的那種溫柔的和聲與悠揚朗潤的變化罷了。
此外,古人不僅把天鵝說成為一個神奇的歌手,他們還認為,在一切臨終時有所感觸的生物中,只有天好會在彌留時歌唱,用和諧的聲音作為它最後嘆息的前奏。據他們說,天鵝發出這樣柔和、這樣動人的聲調,是在它將要斷氣的時候,它是要對生命作一個哀痛而深情的告別;這種聲調,如怨如訴,低沉地、悲傷地、凄黯地構成它自己的喪歌。他們又說,人們可以聽到這種歌聲,是在朝暾初上,風浪既平的時候;甚至於有人還看到許多天鵝唱著自己的輓歌,在音樂聲中氣絕了。在自然史上沒有一個杜撰的故事、在古代社會里沒有一則寓言比這個傳說更被人贊美、更被人重述、更被人相信的了;它控制了古希臘人的活潑而敏感的想像力:詩人也好,演說家也好乃至哲學家,都接受著這個傳說,認為這事實實在太美了,根本不願意懷疑它。我們應該原諒他們社撰這種寓言;這些寓言真是可愛,也真是動人,其價值遠在那些可悲的、枯燥的史實之上;對於敏感的心靈來說,這都是些慰藉的比喻。無疑地,天鵝並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談到一個大天才臨終前所作的最後一次飛揚、最後一次輝煌表現的時候,人們總是無限感慨地想到這樣一句動人的成語:「這是天鵝之歌!」
[編輯本段]作品欣賞 《馬》
人類所曾做到的最高貴的征服,就是征服了這豪邁而剽悍的動物——馬:它和人分擔著疆場的勞苦,同享著戰斗的光榮;它和它的主人一樣,具有無畏的精神,它眼看著危急當前而慷慨以赴;它聽慣了兵器搏擊的聲音,喜愛它,追求它,以與主人同樣的興奮鼓舞起來;它也和主人共歡樂:在射獵時,在演武時,在賽跑時,它也精神抖擻,耀武揚威。但是它馴良不亞於勇毅,它一點兒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動作:它不但在駕馭人的手下屈從著他的操縱,還彷彿窺伺著駕馭人的顏色,它總是按照著從主人的表情方面得來的印象而奔騰,而緩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動作都只為了滿足主人的願望。這天生就是一種舍己從人的動物,它甚至於會迎合別人的心意,它用動作的敏捷和准確來表達和執行別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覺到多少它就能感覺到多少,它所表現出來的總是在恰如人願的程度上;因為它無保留地貢獻著自己,所以它不拒絕任何使命,所以它盡一切力量來為人服務,它還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於舍棄生命以求服從得更好。
以上所述,是一匹所有才能都已獲得發展的馬,是天然品質被人工改進過的馬,是從小就被人養育、後來又經過訓練、專為供人驅使而培養出來的馬。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對這種動物的奴役或馴養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於我們看到它們時,很少是處在自然狀態中。它們在勞動中經常是披著鞍轡的;人家從來不解除它們的羈絆,縱然是在休息的時候;如果人家偶爾讓它們在牧場上自由地行走,它們也總是帶著奴役的標志,並且還時常帶著勞動與痛苦所給予的殘酷痕跡:嘴巴被銜鐵勒得變了形,腹側留下一道道的瘡痍或被馬刺刮出一條條的傷疤,蹄子也都被鐵釘洞穿了。它們渾身的姿態都顯得不自然,這是慣受羈絆而留下的跡象:現在即使把它們的羈絆解脫掉也是枉然,它們再也不會因此而顯得自由活潑些了。就是那些奴役狀況最和婉的馬,那些只為著擺闊綽、壯觀瞻而喂養著、供奉著的馬,那些不是為著裝飾它們本身,卻是為著滿足主人的虛榮而戴上黃金鏈條的馬,它們額上覆著妍麗的一撮毛,項鬣編成了細辮,滿身蓋著絲綢和錦氈,這一切之侮辱馬性,較之它們腳下的蹄鐵還有過之無不及。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麗些;在一個動物身上,動作的自由就構成美麗的天然。你們試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吧:它們行走著,它們賓士著,它們騰躍著,既不受拘束,又沒有節制;它們因不受羈勒而感覺自豪,它們避免和人打照面;它們不屑於受人照顧,它們能夠自己尋找適當的食料;它們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盪、蹦跳,採食著四季皆春的氣候不斷提供的新鮮產品;它們既無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別無任何庇蔭,因此它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這種空氣,比我們壓縮它們應占的空間而禁閉它們的那些圓頂宮殿里的空氣,要純潔得多,所以那些野馬遠比大多數家馬來得強壯、輕捷和遒勁。它們有大自然賦予的美質,就是說,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貴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馬則都只有人工所能賦予的東西,即技巧與妍媚而已。
這種動物的天性絕不兇猛,它們只是豪邁而獷野。雖然力氣在大多數動物之上,它們卻從來不攻擊其他動物;如果它們受到其他動物的攻擊,它們並不屑於和對方搏鬥,僅只把它們趕開或者把它們踏死。它們也是成群結隊而行的,它們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純粹是為著群居之樂。因為,它們一無所畏,原不需要團結禦侮,但是它們互相眷戀,依依不捨。由於草木足夠作它們的食糧,由於它們有充分的東西來滿足它們的食慾,又由於它們對動物的肉毫無興趣,所以它們絕不對其他動物作戰,也絕不互相作戰,也不互相爭奪生存資料。它們從來不發生追捕一隻小獸或向同類劫奪一點東西的事件,而這類事件正是其他食肉類動物通常互爭互斗的根源:所以馬總是和平生活著的,其原因就是它們的慾望既平凡又簡單,而且有足夠的生活資源使它們無需互相妒忌。
在所有的動物中間,馬是身材高大而身體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勻稱、最優美的;因為,如果我們拿它和比它高一級或低一級的動物相比,就發現驢子長得太丑,獅子頭太大,牛腿太細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軀不相稱,駱駝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動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說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團。顎骨過分伸長本是獸類頭顱不同於人類頭顱的主要一點,也是所有動物的最卑賤的標志;然而,馬的顎骨雖然很長,它卻沒有如驢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頭部比例整齊,卻給它一種輕捷的神情,而這種神情又恰好與頸部的美相得益彰。馬一抬頭,就彷彿想要超出它那四足獸的地位。在這樣的高貴姿態中,它和人面對面地相覷著。它的眼睛閃閃有光,並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長得好,並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驢耳太長;它的鬣毛正好襯著它的頭,裝飾著它的頸部,給予它一種強勁而豪邁的模樣;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蓋著、並且美觀地結束著它的身軀的末端: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驢、駱駝、犀牛等的禿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長的鬃毛構成的,彷彿這些鬃毛就直接從屁股上生長出來,因為長出鬃毛的那個小肉樁子很短。它不能和獅子一樣翹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雖然是垂著的,卻於它很適合。由於它能使尾巴兩邊擺動,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來驅趕蒼蠅,這些蒼蠅很使它苦惱,因為它的皮膚雖然很堅實,並且滿生著厚密的短毛,卻還是十分敏感的。
選自《世界散文精華·歐洲卷》
[編輯本段]29 《馬》教學設計
眉山東坡區蘇祠中學 鄧湘娟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整體感知,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
2.體會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學會恰當運用對比描寫的方法。
3.抓住關鍵,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對馬的人格化的描寫,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多種方式的閱讀,培養學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的能力。
2.揣摩體會,對比描寫,了解作用,學會恰當運用對比描寫的方法。
3.品味文章對馬的人格化描寫語言,體會作者情感。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朗讀法、講授法、問答法
學習方法:讀寫結合法、朗讀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用激情昂揚的語言贊馬,強烈感染學生,引入文本學習。
2.作者簡介:布封,法國博物學家、作家。貴族家庭出身,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1739年起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並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義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在他的作品中慣常用人性化的筆觸描摹動物。像課文中的馬就被賦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義的戰士,又像馴服誠實的奴僕,像豪邁而獷野的游俠,又像典雅高貴的紳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重點字詞音形義;綴詞成句(以挑戰對手的形式進行)
2.概括文章寫作內容:
明確:本文寫了人工馴養的馬和天然野生馬的兩種不同生存狀態。
三、精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
1.教師配樂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提出問題:你從老師的朗讀當中聽出了什麼?
明確:就所聽到的內容而言,我聽出了家馬的勇毅、馴良的特點。
2.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勾畫出描寫馬的形貌的語句。
明確:被奴役的標志:披著鞍轡 嘴巴變形 腹側留疤 蹄子洞穿;被玩弄的標志:帶黃金鏈條 編項鬣細辮 蓋絲綢錦氈。
3.學生默讀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現野馬特點的詞語?
明確:天性:自由自在 精力充沛 精神高貴 品德:豪邁獷野 樂於群居 和平生活
4.快速閱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找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對野馬的形貌進行描寫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
明確:身材勻稱優美 頭部比例整齊 眼睛閃閃有光 耳朵不大不小 鬣毛襯托裝飾 尾巴下垂茂盛 皮膚堅實敏感
四、聯系自己實際,體會作者情感
1.假如你是一匹馬,你願意做哪一種馬呢?你會怎樣想呢?
明確:是的,如果在對生命形式選擇時,我竟不幸沒了做人的資格,那麼我將懇求造物主賜我為一匹野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滿足,那麼就讓我變成一匹野馬,在行動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曉聲《如果我為馬》中的片段)
2.怎樣看待人類對馬「高貴的征服」?
明確:馬是人類的朋友,人類卻不是馬的朋友。人類對「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人類還用「銜鐵」「馬刺」「鐵釘」殘忍地禁錮它。更悲慘的是,許多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把馬變成了自己的玩物。
3.你體會到文中作者的感情傾向了嗎?
明確:對家馬深深地同情,對野馬由衷地贊美
五、品詞析句,發現亮點
1.通過朗讀感受文章語言美(修辭美 韻律美 畫面美)
2.品味文章對比手法的運用
明確:被人工改進的家馬與美麗天然的野馬進行對比野馬的形貌與其它動物的形貌進行對比,作者對家馬的深深同情與對野馬的由衷贊美進行對比。
3.找出你認為有疑難或者蘊含深意的語句,進行解讀賞析。
如:「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
討論明確:首先,「教育」是擬人化用法,指人類對馬的馴養。其次,「以喪失自由而開始」指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顧,被人喂養,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尋找食物;「以接受束縛而告終」,包含兩層含義:(1)指馬被套上韁繩,披上鞍轡,戴上銜鐵,釘上蹄鐵;(2)指馬從思想上接受服從的觀念,服從成為馬的天性。這句話概括了人類對馬所做的一切,表達了作者對馬的深切同情,寄託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拓展延伸,總結存儲
1.拓展延伸:用傾訴性的語言寫一段話,表達你對馬的情感,學生當堂深情朗讀,師生共同分享。
3.與牛漢的《華南虎》寫作手法上有什麼相同之處
2.總結存儲:課文是一篇介紹馬的科學小品文,也是一篇禮贊自由的優美散文。作者用文學的筆調,不僅給我們展示了兩種馬的特質,而且,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的由衷贊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被奴役之馬的深切同情。
七、作業布置
1.收集有關馬的成語、典故
2.運用對比的手法描寫你喜歡的一種動物
附:板書設計
馬
(法國)布封
家馬(人工改進) ←———對比———→野馬(美麗的天然)
性情:呈馴良 天然:美(自由)
形體:被奴役 品德:美(和平)
精神:被玩弄 形貌:美(勻稱)
深深同情 ←—————對比—————→由衷贊美
編輯短評:這則教案最可取的地方是重視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訓練,但並不顯得死板。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保證了這節課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溫立三)
另:布封(1707-1788)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作家。他畢生從事博物學研究,用40年的時間寫出了36冊巨著《自然史》。
⑶ 詹天佑的資料
詹天佑出生於1861年3月17日,於1919年4月24日逝世,享年58歲。號眷誠,字達朝,漢族,廣東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屬江西);英文名:Jeme Tien Yow;他是中國首位傑出的愛國鐵路工程師,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北京——張家口)等鐵路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少年時的詹天佑對機器十分感興趣,常和鄰里孩子一起,用泥土製做各種機器模型。有時,他還偷偷地把家裡的自鳴鍾拆開,擺弄和著摸裡面的構件,提出一些連大人也無法解答的問題,村裡人都很佩服這個孩子。1872年,年僅十二歲的詹天佑到香港報考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考取後,父親在一張寫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證明書上畫了押。從此,他辭別父母,懷著學習西方「技藝」的理想,來到美國耶魯大學就讀。
在美國,出洋預習班的同學們,親眼目睹北美西歐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贊嘆不已。有的同學由此對中國的前途而產生悲觀情緒,但詹天佑卻懷著堅定的信念說:「今後,中國也要有火車、輪船。」他帶著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於187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海文中學業。同年五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在大學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學習,以突出成績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獲得學位的只有兩人,詹天佑便是其中的一個。
回國後,詹天佑懷著滿腔的熱忱,准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但是,清政府洋務派官員卻過分迷信外國,在修築鐵路時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顧詹天佑的專業特長,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師學堂學駕駛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艦「揚武」號擔任駕駛官,指揮操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第二年,討伐中國計劃蓄謀已久的法國艦隊陸續進入閩江,蠢蠢欲動。可是主管福建水師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卻不聞不問,甚至下令:「不準先行開炮,違者雖勝亦斬!」這時,詹天佑便私下對「揚武」號管帶(艦長)張成說:「法國兵船來了很多,居心叵測。雖然我們接到命令,不準先行開炮,但我們決不能不預先防備。」由於詹天佑的告誡,「揚武」號十分警惕,作好了戰斗准備。當法國艦隊發起突然襲擊時,詹天佑冒著猛烈的炮火,沉著機智地指揮「揚武」號左來右往;避開敵方炮火,抓住戰機用尾炮擊中法國指揮艦「伏爾他」號,使法國海軍遠征司令孤拔險些喪命。對這場海戰,上海英商創辦的《字林西報》在報道中也不得不驚異地贊嘆:「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國人會這樣勇敢力戰。『揚武』號兵艦上的五個學生,以詹天佑的表現最為勇敢。他臨大敵而毫無懼色,並且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還能鎮定如常,鼓足勇氣,在水中救起多人……」
從戰後到1888年,幾經周折,終於轉入了中國鐵路公司,擔任工程師,這正是他獻身中國鐵路事業的開始。 詹天佑剛上任不久,就遇到了一次考驗。當時從天津到山海關的津榆鐵路修到灤河,要造一座橫跨灤河的鐵路橋。灤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漲急流。鐵橋開始由號稱世界第一流的英國工程師擔任設計,但失敗了;後來請日本工程師衽實行包工,也不頂用,最後讓德國工程師出馬,不久也敗下陣來。詹天佑要求由中國人自己來搞,負責工程的英國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同意詹天佑來試試,最終詹天佑解決了三個外國工程師無法完成的大難題,成功建成了灤河大橋。
1905年,清政府決定興建我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北京——張家口)。詹天佑擔任總辦兼總工程師,全權負責京張鐵路的修築,這條鐵路連許多外國著名的工程師都不敢輕易嘗試。詹天佑頂著壓力,堅持不任用一個外國工程師,對全線工程提出了「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三項要求。京張鐵路經過工人們幾年奮斗,終於在1909年9月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完成,結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外國人估價的五分之一。
京張鐵路建成後,詹天佑獲宣統賜工科進士,任留學生主試官等職。1910年,任廣東商辦粵漢鐵路總公司總理兼工程師,1912年兼任漢粵川鐵路會辦,負責興建粵漢及川漢鐵路。同年成立「中華工程師學會」,並被推舉為首任會長。
民國成立後,於1913年獲政府委任為交通部技監,1914年獲頒授二等寶光嘉禾章。1916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參崴和哈爾濱任協約國監督遠東鐵路會議中國代表。4月因病回湖北省漢口,途中他抱病登上長城,浩嘆:「生命有長短,命運有沉升,初建路網的夢想破滅令我抱恨終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華夏大地上的一根鐵軌……」詹天佑終因勞瘁成疾,於1919年4月24日下午3時30分逝世於漢口,享年五十八歲。詹天佑與其妻譚菊珍埋葬在京張路青龍橋火車站附近。
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期間,釐定了各種鐵路工程標准,並上書政府要求全國採用。中國現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標准軌、珍氏自動掛鉤(Janney Coupler,亦稱姜坭車鉤、鄭氏車鉤,美國人Eli Janney 所創)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議。
1922年,青龍橋火車站豎立詹天佑銅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紀念館;2005年10月12日,紀念京張鐵路開工100年時,在張家口南站「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銅像揭幕。*詹天佑銅像:高2.8米,重1噸。
詹天佑是婺源縣廬坑村詹氏的第四十代傳人。詹氏的第三十七代世組、詹天佑的曾祖父詹萬榜,字文賢,生於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詹萬榜的父親詹錦千是個商人,在本鄉開了個名為「大昌」的雜貨鋪。他生有八個子女,詹萬榜居三。由於子女多、花費大,雜貨鋪不敷家用,詹家負債累累,諸兄弟只好分家自謀生路。詹萬榜頗有志氣,在父母故世之後,決意不受祖遺產業攜眷搬到下村高胡山另居,因小時讀過幾本醫書,便掛牌行醫。正值乾隆盛世,人民在長期戰亂中得到一個喘息的機會,農業有所發展,商業也漸為興旺。婺源茶葉銷售日增,而且飄洋過海,成為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中上層人物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那時的婺源綠茶都是就地加工,再運往廣州口岸出口。由於收價低廉,出口銷價很高,不少茶商發了大財。詹萬榜竟也心動,販了一批茶葉前往廣東。
誰知經商不利,不僅倒賠了血本,而且連回家的路費也無著落,只好羈旅廣州,靠故友鄉親接濟以度時日。當時在廣東的徽州商人為數眾多,亦有婺源人經商發了財的,經他們慷慨解囊,詹萬榜遂在廣州西關外開了一家名為「萬孚」的小茶行。小茶行日漸興旺,逐漸歸還了欠債,而且還用余錢捐了一個太學士的官。
此時,詹萬榜雄心勃勃,把兒子也帶往廣東,決心依附廣州十三行的勢力,打開更大的局面。兒子詹世鸞不負父望,佐父經商,生意更為發達。詹世鸞意識到,經商不能沒有官帽,也捐了一個侯選布政司經歷的官,列授儒林郎,有了六品頂戴。
到了詹天佑父親詹興藩時,遇上鴉片戰爭爆發。英國侵略者的大炮把長期控制外銷貿易的「十三行」轟掉了,在廣州的外貿小商人,開始衰落。不久,詹氏的茶行也宣告破產。詹興藩一家由廣州遷往南海,一邊讀書,一邊種田,以維持家計;1861年3月27日,太平軍與清政府鏖戰的炮火正隆,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余煙未盡,詹天佑在廣東南海的一個農民家裡呱呱墜地了。
同治六年湘系軍閥曾國藩就任兩江總督。中國第一個留美的耶魯大學畢業生容閎,向他獻了一個選派幼童出洋赴美的「條陳」。三年後,這個「條陳」終於得到清政府的批准。留學生共分四批,名額為一百二十人,年齡為十二至十五歲。清政府並指定容閎到香港主持「選送幼童出洋肄業」的招生工作。
此時,詹興藩有個同鄉在香港經商,名叫譚伯村。他非常喜歡詹天佑。1871年春天,譚伯村特地從香港趕到南海,勸詹興藩不要放棄詹天佑留洋的機會,說這是「洋翰林」,一輩子的「鐵飯碗」。而詹興藩遲疑不決,直到譚答應把自己的第四個女兒(詹天佑的夫人譚菊珍)給詹天佑配親,這事才算定了下來。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年僅十二歲的詹天佑到香港投考幼童出洋預備班。不久,被錄取。詹天佑自己在回憶這一段歷史時寫到:「餘十二歲,同治十一年三月十五日隨香山道台容閎大人由香港搭上海火船,於三月二十八日到上海。奉大憲招入上海出洋局內讀唐番書。高州主事陳蘭斌老師教唐書,容大人教番書,於七月初八日出洋學習,奉旨欽賜官生,賞賜袍、頂戴,是日隨陳蘭斌老師拜別上海,下船往花旗國肄業機藝。」
詹天佑到美國的第二年,通過一個時期的外語補習,進了西海文小學。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詹天佑又考進了紐海芬的海濱中學。就在這一年,國內的第一條鐵路,即吳淞到上海的小鐵路,方才通車。而當時所謂讀聖賢書的士紳們,看到這龐然大物,全都大驚失色。認為這怪東西破壞了山水,危及自家性命,居然聚眾把鐵路全部拆毀,將鐵軌投入湖中。
國內環境是如此昏暗,而詹天佑居然選擇了被人咒罵的鐵路專業。光緒四年(1878年),他在老師諾索卜夫人和容閎的支持下,考取了美國耶魯大學。進了土木工程系,就讀鐵路工程一科。三年後畢業,數學考試為第一名,得了學士學位。在一百二十名官學生中,他是最優秀的一個,也是以後最忠於所學的一人
⑷ 三年級地方課程天津與世界教案
這個估計沒有,地方教材,學校又不太重視,我正在整理資料,等整理完了,放在網上供大家下載。
⑸ 《老人與海歐》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老人與海鷗》一課講述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翠湖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飛到昆明越冬的紅嘴鷗。從此,老人與海鷗結下了不解之緣。每逢冬季來臨,海鷗便成群結隊地來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趕赴約會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鷗,風雨無阻。他視海鷗為兒女,給它們起名字,喂餅干,照顧傷病的海鷗。久而久之,海鷗與老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鷗們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後又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兒女」,不忍離開自己的親人。課文結構清楚,可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通過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後一部分則通過老人死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同學們,先讓我們來看一組圖片。請同學們在看的時候,思考:在這些圖片中,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麼?其實,動物和人一樣也有著自己特有的愛憎與情感。今天,我們將一同走進一個真實的故事,去感受它們與人之間的真情。
[設計意圖]
由於本篇文章意在讓學生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相處及動物對人的回報。所以在課前交流的這一環節中,我有意識到搜索了一些能夠體現動物與動物、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既讓學生的心情在歡樂地氛圍中得以放鬆,又讓學生對這一課文學習主體有所認識,也為課堂中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作鋪墊。而於這個環節所要體現的主要思想是:讓學生的心情得以放鬆,讓學生對於文本所要涉及的內容略有接觸,至於大體所提到的:學生表達是否得當,描述是否具體的要求都是不高的,我們的目的,僅止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文的樂趣,當然在這個環節中,不失時機地訓練學生說完整的話,那當然不也失為一種良好地語文學習習慣。
課堂教學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1.直接導入,板書課題。
2.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來說一說課文講了老人與海鷗的什麼事?在作者所寫的這些事中,哪是讓人意想不到的?(讓學生結合著自己的預習收獲來說一說)
[設計意圖]
根據我對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的理解和五六年級學習能力實際的了解,我有目的把預習放在課前,讓學生獨立完成,在預習的時候,還要在小組內共同解決本課生字的認讀、課文內容的預習。所以課堂之上,就不再引導著學生來學習生字,而只是從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上體現預習情況的檢查。
3.為什麼會發生這樣讓人意想不到的事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用~~~~將相關語句劃一劃。
[設計意圖]
本篇文章所在的單元內的訓練重點就是繼續訓練學生快速地閱讀課文,根據學生課前已經預習了課文內容再加之課文篇幅太長的實際情況,課堂上我安排學生快速瀏覽的環節,既體現對課文內容上的整體把握,又體現學生讀書能力的一種限時訓練,而不動筆墨不讀書,更是應該成為高年級學生讀書時應具有的良好習慣,鑒於學生的特點,這里是對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提供了一種借鑒,是讓學生在讀書的基礎上思考,在思考的基礎上用~~~~將相關語句劃一劃。
二、研讀深入,突破難點
整體說一說:為什麼會發生這樣讓人意想不到的事?
學生說到哪,或讀到相關句子時,讓學生簡短地說一說自己的讀書體會,這種體會可以是淺顯的,但必須是真實的。
研究老人對海鷗的愛
穿著:
他穿的有什麼不同?通過三個「褪色」你能感受到什麼?老師告訴你們這身褪色的衣服還是老人4年前親手縫制的,老人喂海鷗,連一件新衣服都捨不得買啊,誰來讀?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的處理可以是松動,可以根據課堂中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時,必要時也可以讓學生一讀而過]
步行送餐:
(1)老人喂海鷗連公共汽車都捨不得坐啊,誰來讀?(2—3生讀)
(2)老人為了喂海鷗,每天都來,是說當每天都來,是說當凜冽的寒風讓人不敢出門的時候,老人還是——當漫天的飛雪掩蓋了崎嶇的山路時,老人仍然——
(3)你怎麼理解「只為了」?一個「趕」字,讓你看到了什麼?
(4)10多年了,老人一直這樣,說明老人已經把海鷗當成了——
(5)是啊,10多年了,老人已經和海鷗結下了親人的般的感情,讓我們一起讀:
[設計意圖]
這雖然是短短的一個句子,卻是10年來,老人對海鷗深情熱愛的一種體現,在處理這個句子時,想本著以讀為本的理念,讓學生通過自讀知曉課文的內容,通過重點詞句把握句子內涵,通過情境誦讀再現當時場面。
喂海鷗:
(1)同樣是給海鷗送餐,老人和遊人有哪些不同呢?請大家放開聲讀讀下面兩段的文字。
(2)老人是怎樣喂海鷗的?和遊人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3)11年來,老人一直這樣用心的喂著海鷗,所以每當老人很小心地放下餅干丁,撮起嘴向鷗群呼喚,立刻便有——立刻說明什麼?還說明什麼?體會著再讀。
(4)這就是由尊重和信賴所譜成的。聽,海鷗已經向老人飛來了,在這有聲有色的樂曲中,你聽到了什麼?又能看到了什麼?老師想問問:假如你就是飛翔鷗群中的一員,翠湖湖畔的遊人那麼多,你們為什麼不飛向他們,只向老人飛來呢?
[設計意圖]
老人喂海鷗是本課中的一個細節描寫,為了讓學生從這個細節中體會老人對海鷗的愛,主要採用讓學生對比老人與遊人的不同及個別重點詞語的體會來實現,而其中角色的轉換:假如你就是飛翔鷗群中的一員,翠湖湖畔的遊人那麼多,你們為什麼不飛向他們,只向老人飛來呢?更是讓學生體會到了老人對海鷗的好。這種好,恰恰又通過學生不同時段的朗讀得以流露。
談海鷗:
(1)10多年了,老人就是這樣精心地喂著海鷗,和別人談起海鷗時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合作著讀一讀10—12段。
(2)你從老人企盼的眼神中又讀出了什麼?你還從這一部分的其他文字中,讀出了什麼?(特別是老人的語言)
[設計意圖]
老人對海鷗的愛無所不在,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聲呼喚無不體現,這3個自然段的處理,則是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引領學生感受到老人對海鷗們那所不在的愛。
海鷗的告別:
2.十多年了,幾千個日子,一到冬天,老人每天都來。可是有一天老人卻沒來,第二天,老人還是沒有來,直到第三天的時候,老人才步履蹣跚地拖著病體來了。在喂海鷗的時候,他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樣邊走邊放,而是坐在了地上,身子彎成了弓形。這3天,老人只吃了一碗面,覺得好點了,就趕著來看海鷗了。沒想到這一看就成了永別……從此,翠湖湖畔再也看不到這位衣著簡朴、與海鷗相依相伴的老人……當海鷗們知道這一切後,是怎麼做的呢?讓學生結合著讀書體會自由說。
(1)此時此刻海鷗的叫聲與姿態與往常大不一樣,說明他們已經發現-----也就是說老人也與往常相比也大不一樣,誰來說一說,他到底哪不一樣?老人再也不能(……)再也不能(……)
一個深愛自己的老人去世了,這是件多麼讓人傷心的事啊,誰來讀(多讀)
(2)一想到老人再也不能給自己餵食了,他們急速扇動翅膀---一想到老人再也不能呼喚自己的名字,再也不能親昵地與自己說話了,他們急速扇動翅膀---過了一會兒,海鷗們---過了一會兒海鷗們---
海鷗發現了老人的離去,但他們永遠也不會知道,老人僅僅是因為想省下更多的錢來喂他們而被小小的感冒奪去了生命;他們更不會知道,在老人臨終的床頭還放著一包掰好的餅干丁,只可惜老人再也無法將他們送到翠湖邊,這是一位多麼讓人懷念的老人呀,難怪海鷗們會這樣,誰還想讀-----
(3)海鷗們就這樣在老人的遺像站著,站著,久久不動……但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卻(接讀)一個撲字,讓你看到海鷗們是那麼想__________是那麼想__________……
多麼感人的場面啊,讓我們合作著再讀…
(4)老人走了,可翠湖湖畔的海鷗們卻在老人的遺像前久久不願離去。老人對海鷗的愛在海鷗身上也得到了一種體現。老人走了,你覺得他帶不走的是什麼?
[設計意圖]
課文的14—16自然段是課文情感升華的地方,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在處理這一部分時,老師想著把學生帶入既定的情境,通過學生自己的品讀和感悟,感受海鷗身上所體現的靈性和對老人的深情。
三、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如今,昆明市民為了紀念這位衣著簡朴、愛鷗情深的老人,在翠湖湖畔築了一座銅像,這也是第一座平民塑像。想一想,這銅像的塑立,是希望什麼?
[設計意圖]
一篇課文的出現,是想讓學生學什麼?明白什麼是一定的。可是這種知識的獲取卻又是不定的,這個環節的處理就是想著學生通過這一平民塑像的塑立自己獲取思想教育點。
附
21老人與海鷗
那是一個普通的冬日。我和朋友相約來到翠湖時,海鷗正飛得熱鬧。
在喂海鷗的人群中很容易認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訴我,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翠湖,只為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鷗的領地。老人把餅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cuō)起嘴向鷗群呼喚。立刻便有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就掃得乾乾凈凈。老人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在海鷗的鳴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麼。側耳細聽,原來是親昵(nì)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您給海鷗取了名?」我忍不住問。
老人回頭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著海鷗:「當然,哪個都有個名兒。」
「您認得出它們?」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陽光下飛快閃過,我懷疑老人能否看得清。
「你看你看!那個腳上有環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給我看,他忽然對著水面大喊了一聲:「獨腳!老沙!起來一下!」
水面上應聲躍起兩只海鷗,向老人飛來。一隻海鷗腳上果然閃著金屬的光,另一隻飛過來在老人手上啄食。它只有一隻腳,停落時不得不扇動翅膀保持平衡。看來它就是獨腳,老人邊給它餵食邊對它親昵地說著話。
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動起來。
「海鷗最重情義,心細著呢。前年有一隻海鷗,飛離昆明前一天,連連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為它是跟我鬧著玩,後來才曉得它是跟我告別。它去年沒有來,今年也沒有來……海鷗是吉祥鳥、幸福鳥!古人說『白鷗飛處帶詩來』,十多年前,海鷗一來,我就知道咱們的福氣來了。你看它們那小模樣!嘖(zé)嘖……」海鷗聽見老人喚,馬上飛了過來,把他團團圍住,引得路人都駐足觀看。
太陽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時候不早了,再過一會兒它們就要回去啦。聽說它們歇在滇(diān)池裡,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著高空盤旋的鷗群,眼睛裡帶著企盼。
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樣。
沒想到十多天後,忽然有人告訴我們:老人去世了。
聽到這個消息,我們彷彿又看見老人和海鷗在翠湖邊相依相隨……我們把老人最後一次喂海鷗的照片放大,帶到了翠湖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我們非常驚異,急忙從老人的照片旁退開,為海鷗們讓出了一片空地。
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視著周圍盤旋翻飛的海鷗們,注視著與他相伴了多少個冬天的「兒女」們……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xuán)渦(wō)中脫出身來。
……
在為老人舉行的葬禮上,我們抬著那幅遺像緩緩向靈堂走去。老人背著那個藍布包,撮著嘴,好像還在呼喚著海鷗們。他的心裡,一定是飛翔的鷗群。
⑹ 布封的資料
都答過啦
我還是復制給你吧
看看對你有用沒
布封(1707—1788)
十八世紀法國博物學家、作家。生於孟巴爾城一個律師家庭,原名喬治·路易·勒克來克,因繼承關系,改姓德·布封。少年時期就愛好自然科學,特別是數學。1728年大學法律本科畢業後,又學了兩年醫學。1730年,結識一位年輕的英國公爵,一起游歷了法國南方、瑞士和義大利。在這位公爵的家庭教師、德國學者辛克曼的影響下,刻苦研究博物學。1733年,進法國科學院任助理研究員,曾發表過有關森林學的報告,還翻譯了英國學者的植物學論著和牛頓的《微積分術》。1739年,當上了副研究員,並被任命為皇家御花園和御書房總管,直到逝世。
布封任總管後,除了擴建御花園外,還建立了「法國御花園及博物研究室通訊員」的組織,吸引了國內外許多著名專家、學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動、植、礦物樣品和標本。布封利用這種優越的條件,畢生從事博物學的研究,每天埋頭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終於寫出三十六冊的巨著《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類史、動物史、鳥類史和礦物史等幾大部分,綜合了無數的事實材料,對自然界作了精確、詳細、科學的描述和解釋,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創見。破除各種宗教迷信和無知妄說,把上帝從宇宙的解釋中驅逐出去,這是布封對現代科學的一大貢獻。他堅持以唯物主義觀點解釋地球的形成和人類的起源,指出地球與太陽有許多相似之處,地球是冷卻的小太陽;地球上的物質演變產生了植物和動物,最後有了人類;人類的進化不是如聖經《創世紀》所說的,人類的祖先亞當、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會實踐中獲得了知識,增長了才幹。布封觀察、研究大地、山脈、河川和海洋,尋求地面變遷的根源,開了現代地質學的先河。尤其在物種起源方面,他倡導生物轉變論,指出物種因環境、氣候、營養的影響而變異,對後來的進化論有直接的影響。達爾文稱他「是現代以科學 眼光對待這個問題的第一人」(《物種起源》導言)。《自然史》的文學價值也很高,其中關於動物活動形態的描繪尤富於藝術性。作者以科學的觀察為基礎,用形象的語言勾畫出各種動物的一幅幅肖象,還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傾向。
1749年,《自然史》的頭三冊一出版,就轟動了歐洲的學術界。由於它用唯物主義的觀點解釋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學堡壘的巴黎大學神學院指控為「離經叛道」,要求給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寫信給神學院聲明自己「無意『反駁』聖經」,並保證將來出版《自然史》第四冊時把這封信刊在卷首。後來他在《自然史》中,為了掩蔽神學家的耳目,經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對人說:「只要把這名字換掉,擺上自然力就成了」。實際上仍舊堅持他的唯物主義立場。
《自然史》各冊的陸續出版,不斷給布封帶來更大的聲譽。1753年,他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入院時發表的著名演說《論風格》,是一篇經典的文論。他針對當時文壇上那種追求綺麗纖巧的風尚,呼籲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風格即人」的名言,強調思想內容對藝術形式的決定作用。1777年,法國政府在御花園里給他建立了一座銅像,座上用拉丁文寫著:「獻給和大自然一樣偉大的天才」。這是布封生前獲得的最高榮譽。
⑺ 如何有效地創設互動的情境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導學互動在我們學校已經實施了兩年,語文課已經進行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教師的作用已由實際上的主體地位轉變成了課堂的引導者,組織者,學生真正地成為了課堂的主人。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大部分老師感覺到課堂教學的活力不足,這是因為的主體作用發揮不充分,課堂沒有真正的動起來,甚至於在某些環節,學生仍然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學習主動性沒有充分地得到發揮,如何創設互動的情境,引導學生真正地動起來呢? 一、巧妙引導,激發學生「動」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學生才會樂於探究學習。而課文課堂教學的導入,教學內容的過渡,會直接激發學生的深厚學習興趣。在教學課文《一座銅像》的時候,我出示了銅像的圖片,引導學生猜測:在生活中,老師和家長經常教育我們不要隨地小便,因為這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而比利時人民卻會建一座這樣的銅像,來紀念小於連。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一石激起了千層浪,三年級的學生,對於這樣的話題興趣濃厚,他們急於知道故事的內容,卻會迫不及待地讀課文,或與同桌討論,這樣,課堂就動起來了。所以,語文課堂教學中,導入,過渡,總結這些環節,教師要精心設計,用生動的語言,巧妙地激發鼓勵保護學生的興趣。 二、梯度問題,保持學生「動」的活力。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導學互動模式下的課文課堂教學,導學提綱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線,它不僅集中體現了課文的重難點、單元訓練重點、思維發散點和能力遷移點,同時也是課堂教學的指揮棒,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互動,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因此在設計導學提綱時,一定要注意問題的梯度,由易到難,由知識到能力,前面的問題難易要適度,學生認真讀書動動腦筋就能解決,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又保證了學生學習的效果,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學習的成功,享受了學習帶來的滿足感,為下面「跳起來摘果子」打下了基礎。 三、留足時間,保證學生「動」的深度。 一節課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鍾,而學生要掌握的知識卻有許多,有時候難免感覺到時間不夠用,就會草草了事,學生的動就成了形式,淺嘗輒止,剛剛調動起自身的熱情,准備深入地探究和品讀,卻因為教師的一句「停」而變成了「乘興而來,敗興而去」的一種遺憾。長此下去,會扼殺了學生的深入學習的興趣。因此,在課文課堂中的互動環節,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導學提綱的引導下充分地讀書思考,充分地交流互動。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動的實效,形成能力。 四、重視訓練,保證學生「動」的效果。 每次在考試之前,語文數學老師的表現有較大的不同,語文老師總是抱怨:學生像小熊掰玉米,學一點忘一點。而數學老師則認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比較牢固,復習似乎成了多餘。除去兩門學科知識特點有所不同,比較語文數學課堂教學,我們就會明白區別產生的根源。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注重學生的反饋,每節課都會講練結合,當堂知識當堂掌握。相對而言,語文課則重視讀講,練的內容和時間安排不足,自然,課堂反饋也不充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就不牢固。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精心設計訓練題,充分重視訓練反饋,保證學生動起來的效果。 互動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靈魂和精髓。只有學生真正地動起來,課堂才充滿了活力,學生才能真正地學有所獲,形成能力,享受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
⑻ 解決詹天佑遇到的困難另外的好辦法
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從北京到張家口這一段鐵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築成功的。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
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長200公里,是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當時,清朝政府剛提出修築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築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帝國主義者誰也不肯讓誰,事情爭持了好久得不到解決。他們最後提出一個條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國的工程師來修築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他們以為這樣一要挾,鐵路就沒法子動工,最後還得求助於他們。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中國那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工程師,詹天佑就是他們中間的一個。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築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消息一傳出來,全國都轟動了,大家說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個笑話。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原來從南口往北過居庸關到八達嶺,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他們認為這樣艱巨的工程,各國著名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至於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哪裡要開山,哪裡要架橋,哪裡要把陡坡鏟平,哪裡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背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鐵路要經過很多高山,不得不開鑿隧道,其中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的工程最艱巨。居庸關山勢高,岩層厚,詹天佑決定採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山頂的泉水往下滲,隧道里滿是泥漿。工地上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著水桶去排水。他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兩頭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
鐵路經過青龍橋附近,坡度特別大。火車怎麼才能爬上這樣的陡坡呢?詹天佑順著山勢,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邊拉,一個在後邊推。過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這樣一來,火車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這條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比原計劃提早兩年。這件事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今天,我們乘火車去八達嶺,過青龍橋車站,可以看到一座銅像,就是詹天佑。許多到中國來游覽的外賓,看到詹天佑留下的偉大工程,都贊嘆不已。
③引導:詹天佑為什麼要根據地勢的不同採取不同的開鑿方法呢?(節省時間,縮短工期。)如果都使用中部鑿井法好不好?(這是本文的疑點,可讓學生根據課文描述的內容,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使之在爭辯中明理。)
④指導朗讀。
(4)演一演,學習「設計線路」。
①讀課文,思考:設計「人」字形線路,解決了什麼問題?
(解決了火車爬上陡坡的問題。)
③演一演。
教師演示「人字形線路」的動畫,幫助學生理解。
③練習朗讀,邊讀邊想像。
④教師小結。
勘測線路,詹天佑做到了精益求精;開鑿隧道,表現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人」字形線路的設計,又體現了他的創新精神。工作中他時刻不忘為國爭光,為人民爭氣,真不愧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5)抓「贊嘆不已」,促想像。
①齊讀這一段。
②討論:京張鐵路提前兩年竣工,為什麼說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
(引導學生聯繫上文內容「是個笑話」、「還沒出世呢」等內容,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中國工程師不但能建成京張鐵路,而且提前兩年竣工。)
③引導學生抓住「贊嘆不已」一詞,展開合理想像,說說外賓會怎樣贊嘆詹天佑留下的偉大工程?
三、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四、談學習收獲和感想
可以先讓學生組內交流一下文中最令自己感動的地方,然後通過匯報交流,談出自己內心的感受,進一步體會詹天佑的傑出才能和愛國精神。
五、總結
1.學會創新。
詹天佑的傑出才能主要表現在他的創新精神上,要求學生結合文中的具體事例,談一談詹天佑的創新精神表現在哪些方面。
2.培養收集信息的能力。
課後鼓勵學生收集我國鐵路建設方面的新成就和同學們交流。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3.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課前布置學生了解清朝末年的歷史背景以及京張鐵路的修築歷史。課上教師把所學的內容巧妙地融入各種活動之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對重點、難點和疑點給予適當誘導和點撥。圍繞中心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通過品詞析句,體會詹天佑的傑出才能和愛國精神。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使學生弄清「人」字形線路是怎樣解決坡度大這一困難的,中部鑿井法又是怎樣縮短工期的。
探究活動
1.試畫一個示意圖,說明詹天佑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採用的不同的方法。
2.查詢有關資料,寫一篇詹天佑的生平簡介。
提示:生平簡介一般應包括生卒年月、出生地、主要經歷、重要成就、歷史評價等,語言要求簡練、清楚。
參考:詹天佑(1861年——1919年),廣東南海人,少年時代赴美留學,回國後主持修建了我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鐵路工程師,他為我國鐵路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3.詹天佑的傑出在於創新,生活中,你有哪些新發現、新想法、新嘗試,請舉一例。
4.聯系全文的內容,加上想像,寫外賓贊嘆的片段,注意神態、動作、語氣等。
詹天佑故居
詹天佑故居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洞庭街51號,建於1912年,是詹天佑任漢粵川鐵路會辦兼總工程師期間由他本人親自設計監造。詹天佑(1861~1919),近代著名工程技術專家,曾主持修建中國第一條自建的鐵路-京張鐵路,廣東南海(今廣州)人。
故居是一棟磚木結構的西式二層樓房。其向陽的東、南、西三面環以迴廊,其中東立面迴廊採用券柱式,南、西立面則為廊廡。主入口為八字形石台階,大門、走廊均居於正中,呈內走廊布局。在上下兩層走廊的兩側各有三間大小不等的房間,樓上右前房為詹天佑的卧室。頂部為紅瓦四面坡屋面,設有閣樓和老虎窗。樓前是種植葡萄和花草的庭院。現保存完好,辟有詹天佑故居陳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