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結繩記事的過程
結繩記事是文字發明前,人們所使用的一種記事方法。即在一條繩子上打結,用以記事。上古時期的中國及秘魯印地安人皆有此習慣,即到近代,一些沒有文字的民族,仍然採用結繩記事來傳播信息。
古人為了要記往一件事,就在繩子上打一個結。以後看到這個結,他就會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記往兩件事,他就打兩個結。記三件事,他就打三個結,如此等等。如果他在繩子上打了很多結,恐怕他想記的事情也就記不住了,所以這個辦法雖簡單但不可靠。據說波斯王大流士給他的指揮官們一根打了60個結的繩子,並對他們說:「愛奧尼亞的男子漢們,從你們看見我出征塞西亞人那天起,每天解開繩子上的一個結,到解完最後一個結那天,要是我不回來,就收拾你們的東西,自己開船回去。」 宋代詞人張先寫過「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以形容失戀後的女孩家思念故人、心事糾結的狀態。在古典文學中,「結」一直象徵著青年男女的纏綿情思,人類的情感有多麼豐富多彩,「結」就有多麼千變萬化。「結」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們賦予了各種情感願望。托結寓意,在漢語中,許多具有向心性聚體的要事幾乎都用「結」字作喻,如:結義、結社、結拜、結盟、團結等等。並且對於男女之間的婚姻大事,也均以「結」表達,如:結親、結發、結婚、結合、結姻等等。結是事物的開始,有始就有終,於是便有了「結果」、「結局」、「結束」。如此像「同心結」自古以來便為男女間表示海誓山盟的愛情信物,又如「綉帶合歡結,錦衣連理文」等,結飾已被民間公認為是達情感的定情之物。而「結發夫妻」也源於古人洞房花燭之夜,男女雙方各取一撮長發相結以誓愛情永恆。有詩雲「交絲結龍鳳,鏤彩結雲霞,一寸同心縷,百年長命花」就是生動的描寫。 席慕蓉有首以此為題的詩: 《結繩記事》
⑵ 聽說結繩記的東西有靈性
萬物皆有靈!
⑶ 結繩記日刻木相會是怎樣計算時間的
在遠古抄時代,人們過著原始群居的漁獵游牧式生活,他們在與大自然作斗爭的活動中,逐漸認識自然界里各種現象的運動規律。從太陽的東升西落和月亮的盈虧,逐漸認識了日月。看到植物的發芽、生長和枯落以及寒暑的變換而認識了年。
在沒有歷法的時代,人們是怎樣計算日子的呢?比如說一個人要出門,需要多少天才能到?怎麼辦?古人想出了一種「結繩記日」的辦法。當他出門的時候,就在腰裡系了一根繩子。在路上走一天打一個結,到了目的地一數就知道是多少天。往家走時,走一天就解一個結。結解完了,家也就到了。
再如兩個人約好5天以後再見面,他們就在一片小木片或竹片上刻上5個道道,然後剖開,每人各拿一半。每過一天,兩個人都削去一道。當木片或竹片的刻道削完了,也就到了約會的時間了。這叫做「刻木相會」。
如果要記錄較長的日期,怎麼辦?也有辦法,例如,解放前西南地區的苗族,每當月圓1次,就往竹筒里扔1顆小石子。扔夠了12顆小石子,便換一顆大石頭子兒,這就表示到了1年。
⑷ 結繩記 是什麼級別的非遺項目
推薦項目是抄國家名錄項目公布前襲進行公示的名錄項目,
經過國務院批准公布後即為正式的名錄項目。
擴展項目即前一批或前幾批已經是公布的名錄項目,
而這次不同申報地區或單位又一次申報成功,
那麼這次申報的名錄項目就叫前面相同名錄項目的擴展項目。
按上面的說法推斷:國家前面公布阿膠項目是大的名錄項目,
東阿阿膠、福膠是其中的子項目,因為是後公布,
前面已有這個名錄,所以東膠是阿膠的擴展項目,
福膠是這次第三批國家級名錄的公示推薦項目公布後也將是阿膠的擴展項目。
⑸ 結繩記事的方法
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 之多少,隨物眾寡 所以 如果請領導來吃飯或者需要恭維拍馬屁的 那麼就結5個大大的繩子頭 哪怕5個中國結 要是請得不想請得 估計就是5個小小的繩子頭。。。
⑹ 結繩記事的奧秘是什麼
印加人沒有文字,卻創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替代品——葵布。它由打結的棉製或羊毛制繩子組成,染成多種顏色,有時包括幾百股各種長度的繩子。葵布在印加語中的意思就是「結」。
葵布統治帝國
葵布是印加帝國統治的重要工具。它將官方所需要的各種統計數據進行詳細編碼。從某個月份某個提供勞役的男性勞力到國內每個糧倉存儲的穀物,葵布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由於葵布的存在,印加人能夠進行大規模的人口普查和財產普查。一位研究印加歷史的考古學家聲稱:「葵布統治著整個印加帝國。」帝國用結繩形式記載每一位臣民的行為,安排他的勞作,確認他的地位。由葵布而至整個印加社會,組織嚴密有序,有案可查。安第斯山區的農民至今還使用原始的葵布記錄牲畜和收成的數量。每個葵布都是絕無僅有的,主繩上結系著不同組合、長度和顏色的繩子,它們所包含的全部意義或許只有製作者才清楚。
破譯結繩
印加人利用繩子記錄數據的秘密,是由20世紀初期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考古學家L·里蘭德·洛克破譯出來的。洛克的研究表明,葵布的顏色、位置甚至結本身都代表著某種概念、事物和言語模式。另外,印加人對包括零在內的重要數學概念有著驚人的理解。一般而言,「結」代表一個以十為基礎的十進位的計數體系,而「結」在繩子上的位置則表明它們的位數。例如,1705個羊駝或者1705穗玉米,將會這樣記錄:千的位置上打一個結,百的位置上打7個結,十的位置上沒有打結,個的位置上打5個結。葵布製作者在當地被稱為「卡馬約克斯」,意思是「葵布的保存者」,這表明他們不僅是一個會計,還是歷史的記錄者。
⑺ 結繩記事是什麼意思
結繩記抄事是文字發明前,人們所使用的一種記事方法。即在一條繩子上打出大小不同的繩結,用來記錄所發生的事和所做過的事。中國自古就有關於結繩記事的記載。《易·系辭》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說文解字·序》載:「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古代埃及、波斯、秘魯也有以結繩來記事的。秘魯的印加族人(印第安人中的一部分)古時(公元前1500年前)每收進一捆莊稼,就在繩上打個結,用來記錄收獲的多少。結繩方法,據古書《易九家言》記載:「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之多少,隨物眾寡。」即根據事件的性質、規模或所涉數量的不同結系出不同的繩結。
後來,隨著生產力的不斷向前發展,人們開始嘗試新的計數方式。羅馬人在文化發展的初期,就已經開始用手指作為計數的工具。他們要表示單個物體時就分別伸出自己的單個手指:表示5個物體就伸出一隻手:表示10個物體就伸出兩只手。從羅馬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如Ⅰ、Ⅱ、Ⅲ等來代表手指數:要表示一隻手時,就寫成「V」字形,表示大拇指與食指張開的形狀等。這就是早期數碼的雛形了。
⑻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結繩記事的方法有什麼不好
結繩記事能記住事情的數量,但是不能記住事情的細節。而且結繩記事記憶少量的時間還可以,一旦事件多了的話就很難區分。
⑼ 怎麼結繩記事有那些規則
結繩記事是文字發明前,人們所使用的一種記事方法。即在一條繩子上打結專,用以記事。
其結繩方法,據古屬書記載為:「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 之多少,隨物眾寡」(《易九家言》),即根據事件的性質、規模或所涉數量的不同結系出不同的繩結。民族學資料表明,近現代有些少數民族仍在採用結繩的方式來記錄客觀活動。
⑽ 結繩計時法怎操作
結繩記事是文字發抄明前,人們所使用的一種記事方法。即在一條繩子上打結,用以記事。上古時期的中國及秘魯印第安人皆有此習慣,即到近代,一些沒有文字的民族,仍然採用結繩記事來記載信息。對於古代人來說,這些大大小小的結則是他們用來回憶過去的唯一線索。
結繩記事(計數)是被原始先民廣泛使用的記錄方式之一。原始社會創始的以繩結形式反映客觀經濟活動及其數量關系的記錄方式。
結繩方法,據古書記載為:「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 之多少,隨物眾寡」(《易九家言》),即根據事件的性質、規模或所涉數量的不同結系出不同的繩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