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得獎者是什麼身份
10月12日,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獲獎者是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他們都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 這次諾獎授予他們是表彰他們在“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拍賣新形式的發明 ”方面作出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今年共同得獎的米爾格羅姆,之前得獎的霍姆斯特朗和羅斯也是本次得獎者之一威爾遜的學生。這么算起來,威爾遜已經有三個學生獲得諾獎了,可謂名師出高徒。
『貳』 8 《科技發展 造福人類》(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科技發展 造福人類》教學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
1、初步培養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熱愛之情。
2、了解科技發展對人類生存環境的積極影響作用。
3、懂得我們的生活每天都和科技緊密聯系在一起,體會科技與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關系。
活動思路:圍繞大主題「科技發展 造福人類」,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確定探究的小主題,然後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資料,處理資料,提出觀點,撰寫研究報告。通過牆報、展板、口頭概述或辯論等形式展示探究成果後交流心得體會。
活動形式:搜集資料、調查訪問、討論、辯論。
教學流程:
一、課前准備:
1、全班根據實際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由組長負責,收集和整理各自資料。
2、各小組同學根據學過或閱讀過的現代科技文章,想一想,現代科技發展給自己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確立各組探究課題,制定探究計劃。
3、各小組將搜集的資料進行分類,統計分析,並書寫出本組的探究報告,小組充分討論,共同修改。
二、學生探究實踐活動:
在此期間,教師應指導學生提出問題及解答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並及時了解各小組活動情況,與學生探究討論一些問題。
三、課堂活動
1、這一過程是讓學生在課堂上互相交流,互相討論,互相辯論,共同提高。
展示科技成果材料,導入課題。1901年古列爾莫馬爾科尼在紐芬蘭接收到來自英國康沃爾的世界上第一個電報信號。1903年萊特兄弟成功地演示了機動飛機。20年代吸塵器、電剃刀、脫水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出現。
1946年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誕生。 1954年首例腎移植手術成功。 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 1969年美國阿波羅號宇航員登月成功。
2、多媒體展示影視材料。 如開采山石炸葯爆炸,為人類搭橋、鋪路,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強度。諾貝爾發明了炸葯,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帶來了便利諸如此類,現代科技發展給人們帶來的會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來討論這一話題。
3、小組充分討論,由小組長陳述探究報告,教師作簡短評述。
『叄』 《我為什麼而活著》課堂實錄教案教學設計,還有人活著
一、教學實錄
教師抄:同學們,今天襲我們一起來學習英國思想家、哲學家、曾獲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羅素作品《我為什麼而活著》。課文標題「我為什麼而活著」是個設問句,運用設問句作為文章的題目,有什麼好處呢?請同學們用簡明的語言說一說。
(學生思考,小組討論)
生:運用設問句為題,可以引起讀者的思考,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生:設問往往是對全文內容的高度概括。
師:是的,設問類文題,確實有像你們說的這些好處。你們還見過類似的文題嗎?
生:賈祖璋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
『肆』 《我為什麼而活著》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
一、教學實錄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英國思想家、哲學家、曾獲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羅素作品《我為什麼而活著》。課文標題「我為什麼而活著」是個設問句,運用設問句作為文章的題目,有什麼好處呢?請同學們用簡明的語言說一說。
(學生思考,小組討論)
生:運用設問句為題,可以引起讀者的思考,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生:設問往往是對全文內容的高度概括。
師:是的,設問類文題,確實有像你們說的這些好處。你們還見過類似的文題嗎?
生:賈祖璋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
師:一看到這樣的題目,首先就要我們先作一思考,激發我們閱讀文章的興趣。像我們的《語文讀本》中就有這樣的一些題目。如摩羅《巨人何以成為巨人》宗春山《男女分班有必要嗎?》賀仲明《阿Q為什麼是農民》。在高考作文中,好多考生也用設問式的命題來提高閱卷老師的注意力。如《既生亮,何生關張?》《誰偷了玉墜?》等。
師:下面請同學們快速地通讀文本,明確「我為什麼而活著」這一問題。
(學生通讀課文,教師巡視)
生:尋求愛情。
生:尋求知識。
生:同情心。
師:剛才三位同學說出了「我為什麼而活著」的原因?但我發現,前面兩點的表述在結構上是一致的,同學們能否把第三點也改為結構一致的短語呢?
生:富有同情心。
生:同情人類苦難。
師:同學們回答非常好,這樣就使這三個原因,在語言結構上保持一致,都是動賓結構。同學們,你們從這三個原因在文中所處的位置,說說它們有什麼特點?
(學生討論後回答)
生:三個分論點都處在每段文字的開頭。
生:雖然都處於開頭,但在表述上有所變化。第二個分論點加上了「以同樣的熱情」,第三個分論點加上了「愛情和知識,盡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
師:分論點處於開頭,觀點鮮明醒目。但作者為什麼這樣表述呢?不如用結構一致的短語表達更為簡潔嗎?
(學生思考,相互討論)
生:這樣表達是為了使各個分論點之間,在結構上銜接緊密,邏輯性強。同時也說明這三個分論之間不是並列關系,有一定的層進關系。
師:是的,這三個分論點是一種層進式的關系。「對愛情的渴望」是就個體自我而言,是人類最原始的感情;「對知識的追求」是就自然與社會而言,是提高自己素養必須的精神活動;「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就整個人類或宇宙而言,是最高的情感。剛才我們說了,主體內容不是並列式結構,是層進式結構。那麼你們還知道,議論文的結構方式還有哪些呢?
生:對照式和總分式。如本文在文章的整體結構上看,就是總分總結構。第一段總起,提出人生的追求三個方面;接著的三段分述尋求愛情、尋求知識、同情人類苦難的理由;最後總結,再次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
師:剛才這位同學說了議論文另外兩種結構方式。且舉了本文的例子,說明是總分式結構。那麼哪位同學能舉出對照式結構的例子?
生:我們高一學過的韓愈的《師說》中就用了對照式的結構方式。文章在引論中明確提出「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的中心之後,一正一反地展開文章。第二段段首提出「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分論後點,後面列舉了當時社會恥學於師的種種現象做說明。第三段段首提出「聖人無常師」的分論點後,以孔子的言行來證明。這里,二三段就構成了正反對照。
師:對的,這位同學對課文的理解非常深刻,高一的內容現在還記憶猶新,真是了不起。下面請同學們打開下發的愛爾蘭巴克萊的《幸福》一文。認真閱讀,請從行文結構和論證方法上與《我為什麼而活著》一文進行比較。
(學生先自學《幸福》,然後小組討論,最後班裡交流)
生:這兩篇文章在結構上都呈現出思路清晰的特點。《幸福》一文在整體結構上採用了總分結構。先總說幸福的生活有希望、有事做和能愛人的三個因素,提出總的觀點;接著從三個方面分別進行論述。而《我為什麼而活著》則是總分總的結構。
生:我覺得兩文不光在整體結構上有所不同,在文章主體結構上也有所不同。《幸福》的主體是並列式結構,這三個分論點有希望、有事做和能愛人是可以變換次序的。而《我為什麼而活著》的主體分論點是不能變換的,它是層進式結構。
生:兩文主體部分的分論點所處的位置都在開頭,《幸福》一文比較清楚,結構也一致;但與《我為什麼而活著》相比,顯得邏輯性不夠嚴密,過渡性不好,缺少富有變化的特點。
師:同學們談得很好,比較的很到位。作為議論性的文章在表述上各有特點,各顯異彩。下面請同學們再從論證的方法上看看兩篇文章有什麼不同?
生:我還覺得這兩篇文章在論證方法的不同,主要表現在論據的使用上。《幸福》一文採用例證法和引證法,先用了亞歷山大和英國老婦人作事實論證,論證前兩個分論點,最後用詩人白朗寧的話論證最後一個分論點。論證方法呈現出多樣性。而《我為什麼而活著》一文主要採用講道理的論證方法。論證方法顯得單一。
生:《幸福》一文在分論點論述中還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在每個論據的後面,還加上一些精要的分析。
師:同學們比較分析非常精當。尤其是最後一個同學比較得更為細切。好的議論文寫作,我們不光要找出論據,更要有自己的分析,打通觀點和材料的關系,使文章充分體現出論證嚴密性。剛才同學們說了《幸福》一文,議論文的論據體現了多樣性,既擺事實又講道理,既有例證又有引證。而《我為什麼而活著》一文論據的使用極為單一。同學們是否可以把其中某一個分論點的論據豐富一下。
(學生思考,組內討論交流)
生:對愛情的渴望這個分論點,可以增加一些事實論據,進行擺事實論證。《邊城》中的翠翠對儺送的愛的執著、《梁山伯和祝英台》中的祝英台對梁山伯的愛的堅守;《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羅密歐對朱麗葉的愛的堅貞;《長亭送別》中鶯鶯對張生的愛的痴情。都可以用來論證對愛情的渴望的分論點。
生:對愛情的渴望這個分論點,我們還可以用莎士比亞等一些名人名言加以論證:
①莎士比亞說:愛情是嘆息吹起的一陣煙;戀人眼中有它凈化了的火星。忠誠的愛情充溢在我的心裡,我無法估計自己享有的財富。
②張愛玲說:愛一個人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為他的幸福而高興,為使他能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並從中得到快樂。
③摩路瓦說:愛一個人原來就是在冰箱里為她留一個蘋果,並且等她歸來;愛一個人就是撥通電話時忽然不知道要說什麼,才知道原來只是想聽聽她那熟悉的聲音,原來真正想撥通的,只是自己心底的一根弦。
④席慕容說: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著你的,不管是在什麼時候,不管你是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樣一個人。
生:對知識的渴求這個分論點,可以用這樣的一些名言加以論證:
斯特恩:對知識的渴望如同對財富的追求,越追求,慾望就越強烈。
培根: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
蘇霍姆林斯基:獲取知識——這就意味著發現真理、解答疑問。
生:對人類富有同情心的這個分論點,可以用這樣的一些名言加以論證:
①德國尼采說: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準。
②美國馬爾登說:同情是你所能給別人的最佳禮物。
③義大利薄加丘說:對不幸的人寄予同情,是一種德行。
……
師:同學們,由於時間關系,我們對《我為什麼而活著》這篇文章的學習就告一段落了。可以說人為什麼而活著,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我希望各位同學既要明白「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但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的道理,還要學會議論文寫作的常見結構以及論證的方法。
二、教學反思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這兩個命題,隨著新課改的到來引發了一些爭論。我認為這兩個教學命題,不是矛盾對立的,而是對立中的統一。「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礎,「用教材教」是對「教教材」的拓展、延伸、擴充和深化。其實說白了,「教教材」就是走進教材;「用教材教」就是走出教材。而在教學實踐中,必須認識到「走出教材」與「走進教材」是有機聯系著的,是達到兩相宜的,不是隨意衍生的,是相互融合於教學過程之中的。「走出教材」絕不走出課時教學目標,是從教材文本自然地「走出」,而不是虛假、生硬地強行安插。為了做好這兩個命題的有機結合,我以羅素的《我為什麼而活著》作一教學嘗試,通過實踐我有下面一些啟示:
1.教學目標確立要准確。《我為什麼而活著》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文章主旨比較清晰,學生從文章標志性語詞,就可以看出,此文表明了「我」為了尋求愛情、尋求知識和富有同情心而活著的這一主旨。同時文章結構也非常明朗,總分總式的結構,層次清楚。但由於是哲理性散文,且是外國作家的作品,所以語句比較艱深,學生比較難懂,即使教師加以點撥,恐怕也是理解不透徹。鑒於此,我作了這樣的設想,乾脆把教學的重心轉移到對文章結構的學習和論據的使用上,以讀促寫,幫助學生學習議論文的架構以及論據的積累和組織,把讀和寫緊密地結合起來。這也符合教學要求。高二學生作文訓練是議論文為主,同時單元「寫作指導」是《讓你的認識更加深刻》,也是就議論文的論述深刻性的指導。再者,我們的學生對議論文的寫作比較薄弱,主要體現在結構凌亂,論據不會使用上。
2.教學內容選擇要妥當。為了體現「走進教材」和「走出教材」,也就是「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有機結合的特點,我首先立足課本,讓學生走進教材,選取了文題、結構以及論據等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習教材,大膽地放棄了文句內容的分析,這體現了「教教材」的要求,為學生走出教材打了基礎、作了鋪墊。同時這樣選取也符合「用教材教」的思想,一篇文章可學習的內容很多,關鍵要選取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內容,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光讓學生走進教材,最好還應該讓學生走出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寬、延伸、擴充、豐富。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引導學生研討設問性的題目妙處,學生通過回溯以前學過的篇什以及了解高考作文擬題,提高學生對設問性題目的認識。「走出教材」這一點,我在在學習文章結構時,適時的選取了愛爾蘭巴克萊《幸福》一文,引導學生作了比較性的閱讀。由於此文在文章結構和論據的使用上與《我為什麼而活著》一文,有一定的異同點,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幫助了學生很好地把握了議論文的結構以及論據的種類。
3.教學方法選取要科學。給我一個支點,可以把地球撬起來。課堂教學更是如此,給學生一個科學的學習方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本課我主要採用引導教學法。通過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投入文本學習,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活動中,明晰文題的精妙和結構的清晰。為了更好地理解議論文的結構和論據相關知識,選取了《幸福》一文,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性閱讀,學生更好地指出兩篇文章在結構和論據上的異同,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豐富課文的論據,也比較好的讓學生積累了寫作素材,使學生體會到要想使文章的說服力增強,要學會多角度地運用論據和論證方法。
『伍』 歷屆的諾貝爾獎證書都充滿藝術氣息,每一個圖案都是有圖特殊意義嗎
當然具有特殊意義了,每一個圖案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出來的。
『陸』 歷史課堂實錄 美國經濟的發展
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戰爭結束後,經過恢復與改造,到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南部呈現繁榮景象;第二階段,面對危機與「通脹」,經過調整,80年代中期以後,經濟形勢好轉,但債務負擔沉重;第三階段,通過調整政策,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
二戰後美國的經濟發展及其特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實力驟然增長,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佔有全面的優勢。在完成了由戰時經濟向和平時期轉變之後,美國經濟從20世紀50年代起在上述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持續增長。從1955至1968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雖然在同一時期西歐各國和日本的整體經濟增長速度趕上了美國(法國為5.7%、聯邦德國為5.1%、日本為7.2%、英國為2.8%),但是戰後美國經濟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仍佔有優勢地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時期美國經濟曾經出現連續106個月的持續增長,這一記錄直至90年代出現所謂的「新經濟」之後才被打破。
美國戰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優勢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不是表現在採取工業國有化的形式,而是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對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進行干預。其主要特點是不斷地依靠增加國家預算中的財政支出,依靠軍事定貨和對壟斷組織甚至中小私營企業實行優惠稅率來刺激生產,增加社會固定資本投資。雖然美國沒有在戰後實行工業國有化,其經濟體制仍保持著較為典型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但是,美國聯邦政府在戰後對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重大科研項目、現代化公共設施進行大量的投資。比如美國政府對發展原子能工業的投資,從1945年至1970年共計175億美元;對宇航工業的投資,從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億美元。美國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戰後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戰後美國的經濟繁榮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對新科技產業部門的投資風險高,因此戰後美國政府就主動出面承擔起對這些部門的投資任務。美國政府在戰後對經濟的干預還表現在,為了維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項目下通過國家購買進行出口,另一方面對某些美國產品的出口實行補貼。在「援外」項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國出口比重中,1949年佔46%,50年代佔30%左右,60年代佔20%左右。此外,美國政府還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科研和教育網點,推行社會保障政策等,在緩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一系列新特點。首先,從50~6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個西方經濟學家所稱的「黃金時代」。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經過「黃金時代」的發展從1961年的5 233億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億美元;1965~1970年美國的工業生產以18%的速度增長。1970年美國擁有世界煤產量的25%,原油產量的21%,鋼產量的25%。1971年美國擁有汽車1.11億輛,83%的家庭至少擁有一輛汽車。1970年美國農產品比1950年增長了2倍,一個農民能養活47.1個人。戰後美國經濟增長出現「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為:(1)上述已經提到的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加強了干預;(2)為應付冷戰而加強的國民經濟軍事化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3)戰後技術革命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4)利用戰後的經濟優勢地位,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充分利用國外的廉價資源,其中特別是石油資源,從而極大地獲取高額利潤;(5)戰後美國的國內政治局面相當穩定。
其次,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重心逐漸向西部和南部轉移。美國傳統的工業區在東北部,隨著戰後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沒有傳統工業負擔的美國西部和南部,由於擁有新興工業的原料——石油而特別適宜於諸如飛機製造業、石油工業和石油化工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美國西部和南部的新財團也驟然興起,在經濟乃至政治上與傳統的東北部財團形成激烈的競爭。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的資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亞財團,控制了美國最大的銀行——美洲銀行;而南部的得克薩斯州由於戰時石油開采和軍事工業的擴建也形成了得克薩斯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在50年代就已成為美國的第三大財團,其實力僅次於摩根財團和洛克菲勒財團。得克薩斯財團的實力雖然差一些,但是它經常和其他財團結盟與東北部的老財團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財團展開對抗。美國西部和南部經濟實力的增長,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財團的興起,對美國的政治也產生巨大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歷屆政府的大權主要由東北部的財團操縱,但是這種政治局面在戰後開始發生變化,西部和南部的財團逐漸在政治上與東北部的財團展開競爭。美國的政治權力不再由「多雪地帶」的東北部獨占,西部和南部的「陽光地帶」開始分享政治權力。
再次,現代跨國公司在美國興起。跨國公司在20世紀上半期就已出現,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早期的跨國公司還是以局部地區為重點,其經濟實力和業務經營的多樣化也沒有達到現代跨國公司的地步。戰後,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獲得空前的發展,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飛速發展的原因是:(1)美國在戰後憑借其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掌握了世界經濟的領導權。美國的壟斷企業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擴張,充分地利用全球資源和世界市場,通過直接投資,以投資代替出口,擴大並保持在世界市場上的絕對份額,從而贏得高額利潤。(2)美國政府對待企業特別是對待大公司採取十分寬容的態度。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美國經歷了三次企業兼並的浪潮。第一次兼並浪潮發生於 19、20世紀之交,主要為同一產業部門的大企業吞並小企業。第二次兼並浪潮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其特點是從控制生產開始,到控制原料的供應和加工,直至最終控制銷售市場。第三次兼並浪潮就發生在二戰後,從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點為混合合並,即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互不聯系的企業進行合並和吞並,從而形成混合聯合公司。這樣的混合聯合公司從一開始就不是僅以爭奪美國國內市場為主要目標,而是以世界市場為導向,為世界市場設計商品,根據全球資源(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不同分布情況,同時在幾個國家生產,並把自己的金融和銷售戰略瞄準世界市場。由此,通過戰後混合兼並的美國大公司紛紛成為現代跨國公司。它們擁有巨額的資本、廣泛的經營范圍,並且其業務經營強調「全球戰略」,因此可以獲取龐大的利潤。例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原先的主業是製造汽車,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公司除了製造汽車,還製造飛機發動機、洲際導彈、潛艇、宇宙飛船和家用電器等,並且在全球范圍內設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產和銷售網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潤。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在60年代合並了120個不同的工商企業,並將業務擴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個國家中建立150餘家子公司,經營范圍也擴大到麵包和食品、人造纖維和紡織、建築、旅遊、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險等行業和部門,當然電話和通訊業依然是該公司的主業。
最後,戰後美國的經濟危機的烈度大大減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60年代末,美國沒有出現過1929~1933年那樣的經濟大危機,但是曾經經歷過5次經濟衰退(或者可以說發生過5次一般的經濟危機)。戰後美國經歷的第一次經濟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間工業生產下降了8.3%,失業率達5%。第二次經濟衰退從1953年8月延續至1954年8月,工業生產的幅度下降 9.1%,失業率達6.2%。第三次經濟衰退從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時間雖比較短,但是程度卻比較嚴重,工業生產驟然下降13.5%,失業率高達7.5%。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四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6%,失業率為7%左右。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五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1%,失業率達7%以上。從上述一系列數字可見,雖然戰後美國經濟並沒有擺脫資本主義經濟固有的周期性循環,經濟危機或經濟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時間就要出現一次,但是經濟危機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業生產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這次持續的時間最短。另一方面,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危機都實行了一系列凱恩斯主義的反危機手段,即運用赤字財政,通過膨脹通貨,刺激總需求,從而抑制經濟危機的破壞程度,避免大量的企業在危機中倒閉,同時控制失業率的急劇攀升,穩定社會秩序。當然,美國政府的這些國家干預的辦法,在解決危機的同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國債大增,通貨膨脹有增無減,以至於積重難返,對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經濟產生強烈的負面影響。
『柒』 高中語文《我為什麼而活著》課堂教學實錄
同學們。師;「對知識的追求」是就自然與社會而言,所以語句比較艱深,幫助了學生很好地把握了議論文的結構以及論據的種類,我們還可以用莎士比亞等一些名人名言加以論證,學生比較難懂。生。(學生先自學《幸福》,結構也一致,關鍵要選取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內容。其實說白了。(學生思考,主體內容不是並列式結構?生?(學生思考,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寬,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要學會多角度地運用論據和論證方法。且舉了本文的例子:同情是你所能給別人的最佳禮物:對照式和總分式,就是在每個論據的後面。生;《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羅密歐對朱麗葉的愛的堅貞:運用設問句為題。鑒於此?但我發現:這樣表達是為了使各個分論點之間:富有同情心,我們對《我為什麼而活著》這篇文章的學習就告一段落了,越追求:是的,是一種德行,選取了《幸福》一文,可以把地球撬起來,最後用詩人白朗寧的話論證最後一個分論點:知識就是力量。給我一個支點,「教教材」就是走進教材,二三段就構成了正反對照?生,都是動賓結構.教學方法選取要科學,學生從文章標志性語詞。在高考作文中:對愛情的渴望這個分論點,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一看到這樣的題目。「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礎,「用教材教」是對「教教材」的拓展,在語言結構上保持一致,我作了這樣的設想:剛才三位同學說出了「我為什麼而活著」的原因,先用了亞歷山大和英國老婦人作事實論證,可以引起讀者的思考。論證方法顯得單一、教學反思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這兩個命題:兩文主體部分的分論點所處的位置都在開頭:《幸福》一文在分論點論述中還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邊城》中的翠翠對儺送的愛的執著,提出總的觀點。同時文章結構也非常明朗。同時這樣選取也符合「用教材教」的思想;愛一個人就是撥通電話時忽然不知道要說什麼。第一段總起。下面請同學們打開下發的愛爾蘭巴克萊的《幸福》一文一,不管是在什麼時候:同學們比較分析非常精當,學生更好地指出兩篇文章在結構和論據上的異同,原來真正想撥通的、有事做和能愛人的三個因素.教學目標確立要准確:對不幸的人寄予同情,相互討論)生。認真閱讀,是達到兩相宜的,學生通過回溯以前學過的篇什以及了解高考作文擬題。二。「走出教材」這一點:同情心,何生關張,進行擺事實論證,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英國思想家,文章主旨比較清晰: ①莎士比亞說。如摩羅《巨人何以成為巨人》宗春山《男女分班有必要嗎。但由於是哲理性散文,使文章充分體現出論證嚴密性,既擺事實又講道理。生,它是層進式結構。《幸福》一文在整體結構上採用了總分結構。好的議論文寫作,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活動中。師。為了做到這一點。這也符合教學要求,邏輯性強。這里。課文標題「我為什麼而活著」是個設問句。文章在引論中明確提出「是故無貴無賤,缺少富有變化的特點,引導學生投入文本學習、哲學家,對知識的追求,我們的學生對議論文的寫作比較薄弱。 ②美國馬爾登說,過渡性不好。而《我為什麼而活著》則是總分總的結構?不如用結構一致的短語表達更為簡潔嗎:斯特恩,還要學會議論文寫作的常見結構以及論證的方法,運用設問句作為文章的題目?生:愛一個人原來就是在冰箱里為她留一個蘋果;「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給學生一個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就整個人類或宇宙而言,為使他能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適時的選取了愛爾蘭巴克萊《幸福》一文,我首先立足課本,說明是總分式結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一定的異同點,前面兩點的表述在結構上是一致的,有一定的層進關系,由於時間關系。下面請同學們再從論證的方法上看看兩篇文章有什麼不同,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是層進式結構,只是自己心底的一根弦。師,同時單元「寫作指導」是《讓你的認識更加深刻》。通過設計的問題、尋求知識和富有同情心而活著的這一主旨、尋求知識:分論點處於開頭。師,我無法估計自己享有的財富;《長亭送別》中鶯鶯對張生的愛的痴情,不管你是在什麼地方?(學生討論後回答)生。由於此文在文章結構和論據的使用上與《我為什麼而活著》一文。如《既生亮:同學們談得很好,是相互融合於教學過程之中的:對知識的渴求這個分論點:尋求愛情。(學生通讀課文、擴充和深化、同情人類苦難的理由,總有這樣一個人,並從中得到快樂;最後總結。《幸福》的主體是並列式結構。為了體現「走進教材」和「走出教材」,設問類文題、《梁山伯和祝英台》中的祝英台對梁山伯的愛的堅守。剛才同學們說了《幸福》一文。《我為什麼而活著》是一篇哲理性散文,而是對立中的統一,好多考生也用設問式的命題來提高閱卷老師的注意力,無長無少。而《我為什麼而活著》一文論據的使用極為單一:我覺得兩文不光在整體結構上有所不同。蘇霍姆林斯基。都可以用來論證對愛情的渴望的分論點。忠誠的愛情充溢在我的心裡,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各顯異彩。第二個分論點加上了「以同樣的熱情」。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光讓學生走進教材。那麼哪位同學能舉出對照式結構的例子,這體現了「教教材」的要求,總分總式的結構、曾獲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羅素作品《我為什麼而活著》,以孔子的言行來證明,可以用這樣的一些名言加以論證。為了更好地理解議論文的結構和論據相關知識。先總說幸福的生活有希望,而不是虛假,即使教師加以點撥。而《我為什麼而活著》一文主要採用講道理的論證方法,道之所存,說說它們有什麼特點、生硬地強行安插,不是隨意衍生的:尋求知識。作為議論性的文章在表述上各有特點。課堂教學更是如此;但與《我為什麼而活著》相比。而在教學實踐中:同學們,小組討論)生。為了做好這兩個命題的有機結合。 3,不是矛盾對立的。剛才我們說了,組內討論交流)生,並且等她歸來,教師巡視)生;戀人眼中有它凈化了的火星,可以增加一些事實論據,讓學生走進教材,師之所存也」的中心之後,也就是「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有機結合的特點。論證方法呈現出多樣性,提出人生的追求三個方面,我在在學習文章結構時,這三個分論點有希望,真是了不起。同學們是否可以把其中某一個分論點的論據豐富一下,你們從這三個原因在文中所處的位置,然後小組討論,是提高自己素養必須的精神活動。「對愛情的渴望」是就個體自我而言,且是外國作家的作品、豐富。生。再者。師。「走出教材」絕不走出課時教學目標。那麼你們還知道:同情人類苦難。本課我主要採用引導教學法:雖然都處於開頭:愛一個人意味著什麼呢。而《我為什麼而活著》的主體分論點是不能變換的。師。生,是最高的情感、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 ④席慕容說,這樣就使這三個原因,有什麼好處呢,明晰文題的精妙和結構的清晰,通過實踐我有下面一些啟示,提高學生對設問性題目的認識。高二學生作文訓練是議論文為主,《幸福》一文比較清楚:設問往往是對全文內容的高度概括。 2。(學生思考:同學們.教學內容選擇要妥當,在文章主體結構上也有所不同。生:獲取知識——這就意味著發現真理,我們不光要找出論據,更要有自己的分析,選取了文題。培根、作了鋪墊,顯得邏輯性不夠嚴密,一篇文章可學習的內容很多,議論文的論據體現了多樣性。像我們的《語文讀本》中就有這樣的一些題目,我引導學生研討設問性的題目妙處,才知道原來只是想聽聽她那熟悉的聲音。如本文在文章的整體結構上看,激發我們閱讀文章的興趣:我們高一學過的韓愈的《師說》中就用了對照式的結構方式,第三個分論點加上了「愛情和知識,打通觀點和材料的關系。師,主要表現在論據的使用上。但作者為什麼這樣表述呢,反正你知道。我認為這兩個教學命題,首先就要我們先作一思考:我要你知道,但在表述上有所變化,確實有像你們說的這些好處?生,明確「我為什麼而活著」這一問題,最好還應該讓學生走出教材,乾脆把教學的重心轉移到對文章結構的學習和論據的使用上: 1,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是的,就可以看出、解答疑問。 ③義大利薄加丘說。生,議論文的結構方式還有哪些呢、擴充,還加上一些精要的分析:賈祖璋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延伸。 ②張愛玲說。生。師;「用教材教」就是走出教材、延伸。知識是一種快樂,也是就議論文的論述深刻性的指導?》賀仲明《阿Q為什麼是農民》,我以羅素的《我為什麼而活著》作一教學嘗試,既有例證又有引證,論據不會使用上。可以說人為什麼而活著,論證前兩個分論點:剛才這位同學說了議論文另外兩種結構方式:對的,把讀和寫緊密地結合起來,主要體現在結構凌亂。生。第二段段首提出「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分論後點,具有很好的可比性,為學生走出教材打了基礎,以讀促寫,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第三段段首提出「聖人無常師」的分論點後,層次清楚,這三個分論點是一種層進式的關系,也比較好的讓學生積累了寫作素材,在結構上銜接緊密、結構以及論據等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習教材?請同學們用簡明的語言說一說,幫助學生學習議論文的架構以及論據的積累和組織。 ③摩路瓦說:對人類富有同情心的這個分論點,使學生體會到要想使文章的說服力增強,大膽地放棄了文句內容的分析。生:同學們回答非常好,這位同學對課文的理解非常深刻。《幸福》一文採用例證法和引證法,隨著新課改的到來引發了一些爭論。尤其是最後一個同學比較得更為細切,最後班裡交流)生,但是……」 師。你們還見過類似的文題嗎,是從教材文本自然地「走出」?》等。師,就是總分總結構,比較的很到位: ①德國尼采說:愛情是嘆息吹起的一陣煙。 …… 師、教學實錄教師。生,觀點鮮明醒目。引導學生豐富課文的論據?這意味著為他的幸福而高興、有事做和能愛人是可以變換次序的:對知識的渴望如同對財富的追求:下面請同學們快速地通讀文本,這三種純潔但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的道理;接著從三個方面分別進行論述,同學們能否把第三點也改為結構一致的短語呢,一正一反地展開文章,促進學生有效學習:三個分論點都處在每段文字的開頭,請從行文結構和論證方法上與《我為什麼而活著》一文進行比較。師,高一的內容現在還記憶猶新,再次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盡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恐怕也是理解不透徹: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準:這兩篇文章在結構上都呈現出思路清晰的特點。同時也說明這三個分論之間不是並列關系;接著的三段分述尋求愛情,可以用這樣的一些名言加以論證,是人類最原始的感情,此文表明了「我」為了尋求愛情,引導學生作了比較性的閱讀,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後面列舉了當時社會恥學於師的種種現象做說明:我還覺得這兩篇文章在論證方法的不同:對愛情的渴望這個分論點?生。我希望各位同學既要明白「對愛情的渴望,慾望就越強烈,必須認識到「走出教材」與「走進教材」是有機聯系著的?》《誰偷了玉墜,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性閱讀,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著你的,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
『捌』 海水為什麼是藍的課堂實錄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學會「惰、忌、諱、液」四個會認字和「惰、稚、疚、液」四個會寫字,掌握「惰性氣體、愧疚、液體、閉目塞聽、陽光融融、暖風徐徐、源源不斷」等詞語.
2、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3、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拉曼不斷追求、勇於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了解印度科學家拉曼是如何發現光散射效應的.
教學重點:理解拉曼的發現給予人們的警示,體會課文中給人以啟迪和教益的句子.
教學准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師教法:創設情境激趣法、啟發引導法、
學生學法:讀中感悟、讀中理解法、小組討論法、合作探究學習法
教學環節設計: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欣賞多媒體課件:浩瀚的大海、蔚藍的海水
2、談感受.
3、啟發提問,引起思考.
海水是藍色的,這已是一個常識問題.大家有沒有想過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呢?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自學生字、詞語.
(1)讀准下列字音:惰、忌、諱、液、稚、疚
(2)談識字方法:惰、稚、疚、液
(3)根據學生實際理解疑難詞語:萬頃、惰性氣體、愧疚、液體、閉目塞聽、忌諱、饒有興味、源源不斷
3、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4、理清課文思路.
第一部分:(1——8自然段)在地中海的輪船上拉曼向一個小男孩兒解釋海水之所以呈藍色,是因為他反射了天空的顏色.
第二部分:(9——13自然段)拉曼對自己的解釋產生了懷疑,回國後立即著手研究,研究出海水呈現藍色是因為海水對陽光進行了散射,從而發現了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應.
第三部分:(14自然段)男孩兒的故事給人們的提醒.
5、質疑、提出不懂的問題.
預設問題:
(1)地中海、亞歐大陸、非洲大陸.
(2)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
(3)為什麼說「地中海輪船上那個男孩兒的問號,把拉曼領上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領獎台」?
作業設計:
1、讀准字音,會寫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資料,了解中外科學家因好奇心而獲成功的例子.
3、思考:為什麼說「地中海輪船上那個男孩兒的問號,把拉曼領上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領獎台」?
第二課時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一)學習第一部分:
1、自讀課文.
2、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3、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了解地中海、亞歐大陸、非洲大陸的大概位置.)
4、從對話中初步感知這是一個怎樣的小男孩兒?
(二)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課文,思考: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找出相關句子.
2、小組討論:為什麼說「地中海輪船上那個男孩兒的問號,把拉曼領上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領獎台」?(引導學生分兩步理解)
(1)科學家拉曼是如何發現「光散射效應」的?
①齊讀第10、11、12自然段.
②引導學生學習重點句體會拉曼的情感變化及其原因.
a、那個充滿好奇心的稚童,那雙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斷涌現出來的「為什麼」,使拉曼深感愧疚.作為一名科學家,他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男孩兒那種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的心不禁一震.
(疑惑——愧疚——研究)
b、失去好奇心是科學發現與發明的最大忌諱,即使是一個頗有作為的科學家,也會因此而變得閉目塞聽,止步不前.(指導品讀,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2)你認為拉曼能取得這樣的研究成果,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①「好奇心」的作用.
②嚴謹的科學態度、細致的工作方法,不迷信權威、不自以為是,不斷探索的精神品質.
(三)學習第三部分:
1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在文中找出來,反復品讀.
2、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1)理解「已知」的「未知」.
(好奇心;不迷信權威、不斷探索的精神)
(2)交流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引導學生列舉中外科學家因好奇心而獲成功的例子,進一步體會科學發明需要好奇心的道理.
(牛頓看到蘋果落地,產生好奇心,進而創立萬有引力定理.
瓦特看到壺水沸騰,產生好奇,進而發明蒸汽機.)
2、用日常生活實例,說明好奇心的培養對學習的重要意義.
3、談學習本文後的感受.
學習資料補充:
拉曼效應:當單色光定向地通過透明物質時,會有一些光受到散射.散射光的光譜,除了含有原來波長的一些光以外,還含有一些弱的光,其波長與原來光的波長相差一個恆定的數量.這種單色光被介質分子散射後頻率發生改變的現象,稱為並合散射效應,又稱為拉曼效應.這一發現,很快就得到了公認.英國皇家學會正式稱之為「20年代實驗物理學中最卓越的三四個發現之一」.
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
人眼看到的海水的顏色,是海水對太陽反射光的顏色.海水的顏色主要是由海水的光學性質,即海水對太陽光線的吸收、反射和散射造成的.我們知道: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復合而成,七色光波長長短不一,從紅光到紫光,波長由長漸短,其中紅光、橙光、黃光穿透能力強,最易被水分子所吸收.波長較短的藍光、紫光穿透能力弱,遇到純凈海水時,最易被散射和反射.又由於人們眼睛對紫光很不敏感,往往視而不見,而對藍光比較敏感.於是,我們所見到的海洋就呈現出一片蔚藍色或深藍色了.如果打一桶海水放在碗中,則海水和普通水一樣,是無色透明的.
其實海水看上去也不全是藍色的,而是有紅、黃、白、黑等等,五彩繽紛.因為海水顏色除了受以上因素影響外,還會受到海水中的懸浮物質、海水的深度、雲層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我國的黃海,看上去一片黃綠,這是因為古代黃河夾帶的大量泥沙將海水「染黃」了.雖然現在黃河改道流入渤海,但黃海北部有寬闊的渤海海峽與之相通,加之它還有淮河等河水注入,故海面仍呈淺黃色.亞非兩洲之間的紅海,因其水溫很高,海里生長著一種水藻,大批死亡後呈紅褐色,將海水染成紅色.紅海由此而得名.而黑海,由於多瑙河、頓河、第聶伯河等河水的注入,表層密度很小,深層受地中海高鹽度海水影響,密度很大.這樣,上層密度小,下層密度大,且差異很大,上下層水體難以交換.黑海與地中海之間也僅有一又窄又淺的土耳其海峽相通,使得它們之間海水也難以大量交換.這樣,黑海下層海水長期處於缺氧環境,上層海水中生物分泌的穢物和各種動植物死亡後沉到深處腐爛發臭,大量污泥濁水,使海水變黑了.北冰洋深入俄羅斯北部的白海,則是因為它的緯度較高,終年寒冷,冰雪茫茫,加之有機物含量少,海水呈現出一片白色,故名白海.
作業設計:
☆搜集相關格言、警句及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摘抄到採集本上.
☆閱讀科學家發明創造的故事,從他們的事跡中受到教育.
☆閱讀本文後,寫一篇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