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麗的青島,我的家鄉 初中作文
青島是個美麗的海濱城市,又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唯一夥伴城市,世界囑目的奧帆賽將在這里舉行。藉助奧運會的風帆,舉辦與之相適宜的節會,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進經濟的發展,帶動旅遊業的繁榮是難得機遇。李滄區政府從2001年起就著力構思和組織策劃這樣一個節會。經過五年的實踐,從成功地舉辦四屆中國青島賞花會進而創辦青島民俗文化節,走出了一條整合地方特有民俗文化資源,在政府指導下進行市場化運作的辦節會路子。
一、 理清發展思路 找出發展優勢
青島市新的區劃之後,為了打造自己的地區文化新形象,各區、市都在打造地域性節會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想方設法爭奪戰略制高點。如四方區的糖球會、市北區的蘿卜山會、市南的海洋節……這塊旅遊文化蛋糕具有十分誘人的魅力!李滄區的優勢在哪裡?是頗具我們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從傳統的地理角度看,新區劃以後,李滄區面臨著旅遊資源零亂破碎的尷尬局面:它的西邊有海(膠州灣),但早已被工廠、高速公路和居民住宅區所吞噬;東邊有山,卻只是嶗山西部邊緣的一部分,景觀資源比較破碎,可以說只有山海之名而難得山海之利。因此,只有另闢蹊徑重新組合特有的資源,打造屬於自己的優勢品牌產品。經過充分的調研論證,我們發現李滄區存在著兩大優勢,一是腹地廣闊,二是古遺址和文物較多。
從第一個優勢看,區位東部具有後發優勢的土地就大致相當於四方區的面積,而且天然花卉繁多,從明朝以來這里就盛產梨,春天梨花如雪;李村東部有久負盛名的萬畝桃園,前嶗山區曾舉辦過桃花節;十梅庵村民承包荒山後,引進栽培了上萬株梅花,建成了我國北方最大的梅園;戴家北山的紅石壁子發現了數百畝映山紅,這是我市市內少有的野生花卉景觀。另外還有櫻桃花、金銀花、花椒花、野芙蓉等等。這些花卉距離居民區比較近,交通比較方便,適合於廣大市民在清明前後踏青時節自由觀賞,且大部分沒有門票之累。針對這一優勢,我們創辦了「2002年中國青島賞花會」。
第二個優勢是,我區散布著一些上迄商周,下至民初的文物建築,在過去的社會動亂中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這是種地方文化負擔,但只要處理得當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為發展旅遊事業錦上添花。
二、 挖掘歷史文化 整合文化資源
賞花會是一項文化活動,它有三個層次,第一,是傳統意義上的賞花踏青活動;第二,是一種以賞花為背景和載體的群眾參與性文化活動;第三,是一種揭示地方文化傳統拉動旅遊經濟發展的文化手段。它既著重於經濟效益,更著重於社會效益,所以要在歷史文化上下功夫。
在李滄區內,有三千年前商周時期東夷人留下來的三處遺址(即十梅庵「古城頂」遺址、楊戈庄遺址、上王埠遺址),有幾經廢棄挪用的道教建築明真觀,有歷經滄桑被勉強保留下來的大棗園村王氏功名牌坊,有上世紀30年代就被列為青島十大景觀之一的於家下河村於仙姑塔,有清朝維新思想家康有為的原葬墓,還有玄陽觀(竹子庵)、三清洞等等。
據此,區政府實施了文物保護工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幫助下,撥款490萬元修復了明真觀,另撥專款修復大棗園牌坊、於家下河村仙姑塔,同時對「古城頂」商周時期東夷人的遺址進行了保護和發掘。
我們請有關學者對這些文物所能體現的思想內容進行揚棄,尋找出比較科學的、民主的、人性化的東西。如對明真觀,主要通過宗教設施的興衰體現歷史的變化,特別是日寇侵華戰爭中對宗教設施的破壞,激發人民的愛國心。對於家下河的仙姑塔,則是剔除其封建迷信的糟粕,體現於更姑娘反抗封建包辦婚姻的悲劇色彩。對「古城頂」,主要突出它作為商周時期東夷人遺址在青島市內的史學價值。對大棗園王氏牌坊,主要宣揚王氏家族重視教育和傳說中的的王懿剛直不阿的品格。對康有為,主要彰顯其在現代維新思想史上的思想家地位。
同時,加大花卉資源的開發,在畢家上流村的百果山風景區引進高科技的睡蓮、荷花,形成集觀賞、科研、食品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現在這里種植著睡蓮180多個品種,荷花580多個品種,其它水生植物260多個品種,是目前國內睡蓮、荷花品種最多,最全的地方。2002年它又通過遺傳基因培養出10個耐旱睡蓮品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已成規模的基礎上,2005年舉辦了全國第九屆荷花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這個基礎上,在畢家上流的百果山風景區開辟了三條櫻桃溝,在賞花後可以品嘗到第一道天然水果。據此,又在李滄區境內初步開辟了兩條旅遊線路。
三、 重在群眾參與,舉辦文化活動
我們舉辦節會就是要人民群眾共嘗改革開發帶來的成果,共享經濟繁榮帶來的歡樂,群眾性的文化活動在賞花會中興起,畢家上流村和興華路社區、東小庄社區的鑼鼓隊,少兒中心的藝術節目,老年模特兒表演隊的風采,朝鮮族舞蹈藝術團的演出都在節日期間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由於節會的強勁拉動,賞花的文章也越做越大,人們駕車或徒步前來賞花,充滿了現代化城市裡難得的野趣。特別是組委會組織發起的兩屆登山賞花游活動,內容為登戴家山,探三清洞、觀映山紅,觀千年銀杏樹,訪竹子庵,聽傳說故事,請參與者為景區的建設提意見。每年的登山人數在千人以上,這暨豐富了登山活動的內容,又宣傳了我區新的景觀景點。
四、 總結經驗繼續探索,做大做強民俗品牌
因為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我區的自然花卉資源在逐漸萎縮,迫使我們不得不開辟新的門徑,尋找新的節會亮點。2006年,李滄區委、區政府在總結前幾屆成功舉辦賞花會經驗的基礎上,從繼續做大民俗品牌入手,推出了青島民俗文化節,節會的名稱定為「2006年中國青島賞花會暨首屆青島民俗文化節」,推介出李村文化大集、「夠級」撲克擂台賽、明真觀民俗文化周三項民俗活動。第一項的目的在於從傳統百年大集中找到一個辦節會的載體為主會場,以現代文化理念包裝傳統的商業集市;第二項的目的在於推介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第三項的目的在於為恢復明真觀廟會做准備。
四月八日,開幕式在李村文化廣場隆重開幕。這次由中央電視台《 梨園擂台》欄目參與的開幕式演員陣營有200多人,地方戲曲名家眾多,在青島造成非常大的轟動效用。由我區冠名的節目第一次分上下兩集向全國播出,擴大了我區的知名度。
在長達四個小時的文藝節目演出中,會場內秩序井然,觀眾自覺地遵守紀律,沒人中途退場,體現了我區人民群眾良好的精神風貌,得到中央電視台和新聞媒體的廣泛稱贊。他們說,我們走遍全國,沒有見過這么文明的觀眾,這是李滄區多年來三個文明建設的結果,在高倡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今天確為楷模。
李村大集初載於明朝萬曆年間《即墨縣志》,德佔青島後是城鄉經濟的結合點,也是中西文化的融合部,百年之間積淀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底蘊。組委會劃出308國道大橋以西12000平方米的面積對外招商,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個商業攤點。集會共7天,包括一頭一尾兩個集日,入市的有花鳥奇石根雕、文物圖書、小工藝品、地方特色小吃,並有各種民間才藝展示。人氣旺盛,氣氛熱鬧,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大集的商業攤位東側,組委會搭建露天舞台進行地方戲曲天天演,劇種劇目有茂腔《羅衫記》、柳腔《趙美榮觀燈》、呂劇《牆頭記》,附近居民為久違的傳統戲曲所吸引,每天在開幕前一個多小時就排滿了凳子,觀眾達上千人,許多老人都感慨地說,這次真是重現了李村大集的早年風光!
由於節會的造勢,將本來是春天集日淡季推出了一個高潮,趕集人流每天達到五萬多人,滄口、城陽、嶗山,以及四方、市南等區的居民慕名而來,為整個李村商圈帶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拉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與之相匹配的優惠購物周也是收益匪淺,有統計數字表明,開幕式當天就進賬300萬元。
此次「一會一節」引起轟動最大的是全國首屆「夠級」撲克擂台賽。「夠級」撲克游戲發源於上世紀60年代我區的滄口廣場。牌局的規則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的思想情懷,因其特有的團隊精神及民主追求,還有不適宜賭博的特點,在半個世紀中很快傳遍全國,並遠播海外,這是我區的一筆文化財富。組委會推出此項目,近期目標是讓「夠級」「認祖歸宗」,澄清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對於其發源地的模糊認識,長期目標是打造出一個李滄民俗的文化品牌。
消息傳出後,全國數十家報刊、電視、廣播電台進行了轉載,互聯網上一時議論風起,支持者眾。聯眾網站因此進行了徵文活動。山東衛視首先進行了采訪報道,有十三個城市的熱心觀眾打來電話表示支持。青島電視台《新聞60分》觀眾互動欄目中,當場支持率就高達85%。《中國文化報》發表了專門的文章。4月16日中午,中央電視台播發了長達四分鍾的重要新聞,香港《大公報》也進行了報道。此活動激發了市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情,消除了對「夠級」發源地的認識岐義,取得了重大成功。
明真觀位於李滄西部的滄口地段,是一個歷史文化景點,重開傳統的農歷四月初八廟會有著堅實的基礎。明真觀修復後,在此舉辦了兩屆民俗文化周。組委會與市民俗協會聯合舉辦了燈謎競猜活動。由東海勞山鼓樂團道教音樂在觀內進行了經典道教音樂演奏,500多名觀眾欣賞了獨具風格的宗教音樂。
民俗文化節的戲曲演出主要集中在地方戲上,即茂腔、柳腔、呂劇,所演出的劇目也都是傳統劇目。為了把節會辦好,我們選擇在李村大集和滄口廣場下午分別演出,節日期間每天都有演出,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同時,每天晚上,永樂影城在市區放映電影,請群眾在露天自由觀看,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的生活。
「一節一會」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所表現的不僅僅是文化,拉動的也不僅僅是經濟,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質和文明水平,2003年《青島晚報》報道,在虎山體育場的開幕式過後,清場時僅見到兩個礦泉水瓶。在我們所組織的五項大型開幕式、五項閉幕式,50多項大型群眾文化活動中,組織嚴密,指揮得當,群眾自覺守紀律,沒有發生任何刑事案件。我們的節會從舉辦賞花會開始,到與青島民俗文化節聯袂,走了一條深化和挖掘地方特有民俗資源的道路,提升了李滄區的文明度和美譽度,也為子孫積累一筆精神文化財富。
總結五年來的經驗,我們認為有以下幾條值得重視。
第一、節會要立足於當地的特有資源,特別是在挖掘自有民俗文化資源上下功夫,使其不但有深度,而且還要有廣度,使之可持續性地發展。
第二、節會要特別注重群眾性的參與,讓人民群眾在節日中享受愉悅快樂,這樣才能得到群眾的支持,才有群眾基礎和發展動力。
第三、要因時而變,因勢而變,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提高,主動尋找出新的熱點和發掘新的題材,使節會的節目常出常新。
第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辦節會的專家隊伍,形成一個熟悉各種節會市場的專業團隊,可以大大地節省信息費用和管理成本,也有利於節會本身的可持續性發展。
第五、在市場化運作上不斷地探討,走出一條在政府主導下靠市場化運作的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辦節會路子,這是一個不斷深入的課題。
⑵ 濰坊學院各校區及各校區所含專業
濰坊學院安順校區現有小學教育 特殊教育 學前教育 茂腔 舞蹈表演專業
其他的大部分專業都在主校區
⑶ 柴溝鎮的簡介
柴溝鎮位於高密市西南部,共有124個村,8.5萬人口,轄區面積210.73平方公里,20萬畝耕地。位於高密、諸城、安丘、膠州四市交界處。轄區面積209.83平方公里,村莊124個,林場1個,人口8.5萬,是山東省「中心鎮」,國家計委命名的「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項目建設試點鎮」。先後榮獲「濰坊市文明鎮」、「濰坊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平安濰坊建設先進鄉鎮」等稱號。2006年被中國縣域經濟研究會、山東「財富論壇」組委會等單位聯合評為「最具成長性的鄉鎮」。交通便利,風景優美。平(度)日(照)公路、膠(州)王(村)公路、沂(山)膠(州)公路在鎮區穿行交匯,下(營)海(青)公路縱貫南北,膠(州)新(沂)鐵路橫穿東西。
1991-1994年,投資220萬元建起教學樓, 基礎教育設施實現「六配套」;投資110萬元建起醫院門診樓,改善了醫 療衛生保健條件;投資120萬元,安裝512門程式控制自動電話,並加入全國話網;投 資100萬元,建成佔地120畝的農貿綜合市場,是高密市西南部最大的農副產品集 散地;投資520萬元,拓寬修鋪平日公路鎮區段,使之硬化、綠化、美化配套。 全面規劃鎮區建設,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步伐。大抓商貿型的小城鎮建設。鎮 區規劃面積6.8平方公里, 設工業、商業、生活、房地產開發、娛樂和旅遊六大 區域。鎮區道路形成「八縱八橫」的道路網路。小城鎮建設的發展促進第三產業 振興。鎮區有飲食服務、商業、維修等私營戶1100家,從業人員達8000人。1994 年, 第三產業總收入達9653萬元,比1993年增長60.4%,與1991年相比,遞增率 為63.2%。 1992年,柴溝鎮獲山東省「村鎮建設新型鄉鎮」稱號;1994年,被濰 坊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新型小城鎮」。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認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設。計生工作嚴密,全鎮無超生和 違紀現象。黨員包戶工作向縱深發展,根據柴溝鎮黨員包戶工作而編寫的茂腔戲 《根的呼喚》,於1994年被廣西電影製片廠改編、拍攝成電影《莫忘那段情》, 在全國放映。4年內,獲山東省「體育先進鄉鎮」、濰坊市「農村衛生先進單位」、 「計劃生育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等稱號。
柴溝鎮1996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1.7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 比上年增長8.1%;農村經濟總收入125272萬元,比上年增長22.8%;花生總產180萬公斤; 糧食總產2312萬公斤,比上年減少3.2%;大牲畜存欄0.39萬頭,比上年增長1.3%;豬存欄2.5萬頭,比上年增長3.6%;肉類生產995.6萬公斤,比上年增長32.3%; 果品、 蔬菜總產180萬公斤,比上年增長6%;鄉鎮企業總產值32675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775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6%、13.8%。1996年底,農村機械總動力達到1280萬千瓦, 比上年增長8.9%;農村用電量達到261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2%。1996年底,全鎮總人口為29880人,比上年增加51人,其中農業人口28782人, 非農業人口1098人, 人口出生率為14.17‰,自然增長率為7.34‰。 柴溝鎮先後被國家建設部列為「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被國家統計局評為「中國億元鄉鎮」,被省政府命名為「百新工程試點鎮」,被濰坊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新型小城鎮」。 立足本地優勢,大力發展鎮村企業。柴溝鎮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立足本鎮實際,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科技進步為先導,大力發展鎮村企業。到1996年底,鎮辦企業從業人員已達9000人,固定資產凈值已達1.20億元。
1986年~1996年,共投入新建、擴建和改造企業的資金達9600萬元,新上項目30個,合同利用外資3500萬元,興建了濰坊華達機綉有限公司、 濰坊泰聯包裝有限公司等6家中外合資企業。產品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區),並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和西歐等國家和地區,出口創匯能力超過1000萬美元。1993年,柴溝鎮在香港注冊成立的香港順承貿易公司,是濰坊市在香港創辦的首家鄉鎮公司。1995年,經省體改委批准成立的山東龍越集團已發展成為國家大型二檔企業。柴溝村邱溫源經營的濰坊華安集團公司已躍居全國第87位私營企業,李家莊村已發展成擁有49輛運輸車的運輸專業村,袁家村組織運輸專業戶成立了運輸協會,利益均沾、風險共擔,克服了單門獨戶闖市場的弊端,任鹿家莊村已發展成為年產值近2000萬元的木材銷售加工專業村。1996年全鎮各級企業共完成產值6.06億元, 實現利稅1712萬元,分別比1995年增長9.58%和25%, 與1986年相比,年遞增率分別為49.3%和50.2%。工業產值佔全鎮總產值的74%。 1992年, 柴溝鎮獲濰坊市「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單位」 稱號,1987年~1992年,連續六年獲高密縣「企業發展明星鄉鎮」稱號。 堅持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鎮區環境。1986年~1996年,柴溝鎮投資50萬元, 建起老年人活動中心、敬老院、療養院;投資200萬元,建起了醫院門診大樓, 配備了現代化醫療設施;投資400萬元建起鎮一中教學大樓,建起微機室、語音室、階梯教室,基礎教育設施實現「六配套」;投資500多萬元,安裝了800門程式控制電話, 並加入國際話網;投資100萬元,建成佔地120畝、固定攤點3萬多的農貿綜合市場, 是高密市西南部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地;投資520萬元,拓寬修鋪了平日公路鎮區段, 使之硬化、綠化、美化配套;投資120萬元,修鋪了鎮區通往三個村的柏油路,邁出了「村村通柏油路」的第一步;投資30萬元,安裝了有線電視和無線調頻廣播; 投資500萬元,完成了五龍河島嶼護體工程,建起了五龍潭、 卧龍島,在島上修建了涼亭和長廊;投資5萬元,購進馬尼拉草皮,綠化了市場前三角地帶; 投資1400萬元,建起110千伏無人值守變電站。1992年柴溝鎮被濰坊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小城鎮建設新型鄉鎮」;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命名為「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被省政府評為「百新工程試點鎮」。
全面規劃鎮區建設,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步伐。柴溝鎮堅持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的原則,合理布局、配套建設,使一座功能齊全、地方特色突出的現代化小城鎮已初具規模。 鎮區規劃面積6.8平方公里,設工業、商業、生活、房地產開發、娛樂和旅遊六大區域。投資2000萬元,拓寬、硬化了鎮區主要街道,使鎮區形成「八縱六橫」的道路網路。小城鎮建設促進了第三產業的振興。柴溝鎮從土地使用、水電配套、貸款扶持等方面鼓勵開發第三產業。至1996年底, 平日公路鎮區段兩側建樓房95幢,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樓房化率達到了85%以上。 依託膠王公路在小庄村和前西旺村之間開辟了長3000米的三產經濟開發帶, 發展工商業戶120家,發展木材經營、餐飲、加油、維修等經營項目10多個門類, 年增收250多萬元。截止1996年,鎮區有飲食服務、商貿、維修、書店等私營業戶1600多家, 從業人員達1萬多人。針對鎮區務工經商人員不斷增加的實際,成立了城鎮居民管理委員會,為全鎮的民辦教師、機關、企業合同制工人、 部分工商業戶共340人辦理了城鎮戶口,使他們成為第一批居民。成立了鎮容管理中隊,年自裝自卸垃圾1500多立方。1996年,第三產業總收入達7000萬元,比1995年增長980萬元。 1992年,獲省「村鎮建設新型鄉鎮」稱號;1994年,被濰坊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新型小城鎮」;1995年,被濰坊市委、市政府命名為「第三產業先進單位」。
柴溝鎮2003年在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改革開放政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實業經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99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地方財政收入811萬元,比上年增長13%;工業實現銷售收入3.84億元,利稅56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和12.7%。第三產業增加值達76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30元。被濰坊市評為「文明鎮」和「先進基層黨組織」。 小城鎮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是國家建設部命名的「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山東省「中心鎮」、濰坊市「新型小城鎮」。有國家計委批准投資建設的大型綜合商場龍門商城一處,活牛、花生、木材等專業市場6處,建設用地1500畝,鄉村旅遊景地五龍河,100多家旅館和2000多個個體私營業戶, 三產從業人員達2.3萬人。工業重點抓膨脹、抓招商。先後引進建成小雲木業、嘉誠服飾、連雲港正大集團公司,形成橡膠輪胎、機綉服裝、建材製鞋, 化工木材等十大門類400多種產品的骨幹工業體系, 是國家農業部命名的「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農業實施「三化三帶動」戰略基礎穩固。穩步發展了蘆筍、桑蠶、黃煙、速生林四大骨幹產業。文教衛生長足發展。醫療、教學設施先進,突出教育戰略位置,高密三中高考、鎮中學中考上線率均居高密第一。
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2011年全鎮完成財政總收入6144.5萬元,地方財政收入4639.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78元。工業經濟全面提升,先後引進項目44個,其中過億元項目3個,過5000萬元項目19個;44家企業增資擴產,增資額12.5億元。現代農業,培育起黃煙、蔬菜、黑木耳、花生、林業、養殖等六大產業,建設了全程機械化黃煙示範方、李家埠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園、有機蘆筍「福來」種植基地等3個市級千畝示範園;建設冬暖式蔬菜大棚600多個,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黃煙1.5萬畝、黑木耳500畝、花生3.6萬畝;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17家,各類標准化養殖場659家。現代服務業,物流運輸、餐飲、商貿等產業蓬勃發展,大型運輸車輛800多部,形成了強大的物流運輸能力;餐飲業發展到83家,新增各類商鋪140多家。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立足村莊條件,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村道路、水利設施、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近年來投資5100萬元,修建「村村通」道路92.7萬平方米,基本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投資6500萬元,實施了70處水利工程,農田水利設施進一步完善,防洪灌溉能力進一步增強。爭取上級投資1562萬元,完成了劉戈庄社區、梁東村土地整理項目8000畝。建設了柴溝、柴北、李家埠等21個文明生態村,28個新農村「五化」建設示範村。
社會各項事業和諧發展。科學規劃和建設了14個社區,努力提高社區服務水平,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積極推進舊村改造和集中居住區建設,實施了五龍河集中居住區、青龍花園小區、府前街改造、土庄社區綜合改造等9個項目,總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切實解決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全鎮123個村用上了飲用安全水,村莊覆蓋率達99.2%;穩步推進校舍安全工程,共投資5000萬元,修建維修校舍4萬平方米,投資1200萬元,建設馬旺小學教學樓、注溝中學公寓樓等9處校舍工程,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積極推進文化建設,建設完善了鎮綜合文化站、12處社區文化中心、93處農村文化大院、113處農家書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有線數字電視村村通工程等進展良好;努力健全社會救助體系,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達83%,新農保參保率達到96%,農民參合率達到100%;狠抓計生工作不放鬆,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目標,大力提升服務與管理水平,確保了計生工作健康有序運行。
⑷ 我國民族傳統文化:戲劇的介紹
中國戲劇(China Drama)
中國戲劇主要包括戲曲和話劇,戲曲是中國固有的傳統戲劇,話劇則是20世紀引進的西方戲劇形式。
中國古典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以富於藝術魅力的表演形式,為歷代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而且,在世界劇壇上也佔有獨特的位置,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劇。
【歷史起源】
戲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漢時代。但形成過程相當漫長,到了宋元之際才得成型。成熟的戲曲要從元雜劇算起,經歷、明、清的不斷發展成熟而進入現代,歷八百多年繁盛不敗,如今有360多個劇種。中國古典戲曲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曾先後出現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清傳奇、清代地方戲及近、現代戲曲等四種基本形式。
【古典戲曲基本形式】
宋元南戲
宋元南戲大約產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溫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帶,是戲曲的成型時期。
元代雜劇
元代雜劇也叫北曲雜劇,元雜劇最早產生於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陽一帶。盛行於元代,元雜劇是中國戲曲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它達到了很高的文學水準,以至單從詩體而言,古人早就將唐詩、宋詞、元曲並稱。
明清傳奇
明清傳奇是由宋元南戲發展而成的戲曲形式。它在產生於元末,在明初流傳,到了明嘉靖年間興盛,至萬曆而極盛,並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號稱「詞山曲海」。
清代地方戲
清代地方戲是古典戲曲的第三個階段。它和近、現代戲曲有著共同的藝術形式。清康熙末葉,各地的地方戲蓬勃興起,被稱為花部,進入乾隆年代開始與稱為雅部的昆劇爭勝。至乾隆末葉,花部壓倒雅部,占據了舞台統治地位,直至道光末葉。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戲的時代。1840年1919年的戲曲稱近代戲曲,內容包括同治、光緒年間形成的京劇以及20世紀初出現的一段戲曲改良運動。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傳統戲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後戲曲便進入現代戲曲時代。京劇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戲發達的結果,而京劇成為全國性的代表劇種後一點也沒有壓抑地方戲的發展。從清代地方戲到京劇,是中國戲曲極度繁盛的時代。
【中國話劇介紹】
中國話劇只有百年的歷史。從西方引入中國,20世紀初到「五四」前稱「文明新戲」,這種早期話劇仍具有一些戲曲的特點。「五四」以後重行照原樣引進西方戲劇,形式是現實主義戲劇,稱「新劇」。1928年起稱「話劇」,沿用至今。
歷史
(一)家庭劇的泛濫
乘革命之浪潮而興起的文明戲,隨著辛亥革命的失敗而逐漸衰落。辛亥革命的果實為軍閥所篡奪竊取,中國社會現實一如既往,黑暗而腐敗,貧困而虛弱。為革命所鼓舞的從事新劇的人士,面對殘酷的現實:有的從狂熱走向消沉;有的則把戲劇作為生存之手段;有的則去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
一些商人見演文明戲有利可圖,於是,便一擁而上,一時間新劇團林立而起,所謂新劇目也紛紛出台。到1914年,按中國舊歷為甲寅年,此類家庭戲居然十分興盛,故被稱為「甲寅中興」。
其實,在這種虛假繁榮的背後,隱藏著深重的危機。看似新劇從業人員增多,表面上壯大了隊伍,實際上魚龍混雜,降低了素質。只顧賺錢,曲意媚俗,使本來沒有站穩腳跟的文明戲藝術質量急劇下降,最終,反倒失去了觀眾。
後來的家庭戲,一味展示家庭的丑惡,把玩男女私情,如《雌老虎》、《貪色報》、《妻妾爭風》之類紛紛登場。很快,觀眾厭棄了這種戲,自此走向一條自毀的末路。
(二)幕表制的局限
導致文明戲衰落的原因,除了思想的貧乏,還有演出的粗疏。許多劇團在商業演出中,多採取幕表制的方式。所謂幕表制,即演出前根本沒有劇本,演出組織者只是提供一個人物名單、出場次序、大致情節或主要台詞,便由演員自行排演,有時連必要的排練也沒有,或將故事梗概畫成連環畫,或縮寫在紙條上,張貼於後台,供演員上場前看上幾眼。至於到了台上怎麼辦,那全憑臨場發揮了。
顯然,這種「台上見」的做法,根本無法保證藝術質量,甚至也無法保障戲劇情節的整一性。一些「言論正生」的即興演說,常常是天馬行空,信口道來,而一些丑角則是插科打諢,賣弄噱頭,總之皆為片面追求劇場效果。一位新劇的倡導者歐陽予倩,曾經回憶當時的演出情景:一次他扮演的小姐與一位先生正在花園里傾訴愛情,小姐由於婚姻無法自主而痛心低泣,此時兩個扮演丑角的人,在場邊肆意耍丑,鬧得觀眾鬨笑不止。小姐與先生的愛情戲沒法演下去,弄得扮演先生的演員揮舞文明棍,把兩個丑角追打到後台去。
幕表制的盛行也反映了戲劇文學的薄弱,文明戲的衰落同戲劇文學的未能確立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文明戲雖然衰落了,但也為五四新劇的誕生准備了條件。後來的新劇,到1928年,經著名的戲劇家洪深提議,將主要以對話和動作表情達意的戲劇樣式定名為「話劇」。從此,這個由西方傳入中國的劇種,才有了一個大家認可的正式名稱。
【戲曲劇種】
北京市
京劇 北方崑曲 西路評劇 北京曲劇
河北省
河北梆子 評劇 絲弦 老調 哈哈腔 河北亂彈 武安平調 武安落子 西調 蔚縣秧歌 隆堯秧歌 定縣秧歌 四股弦 唐劇 橫岐調 上四調
山西省
蒲州梆子 中路梆子 北路梆子 上黨梆子 鑼鼓雜戲 耍孩兒 靈邱羅羅 上黨皮黃 上黨落子 永濟道情 洪洞道情 臨縣道情 晉北道情 襄武秧歌 壺關秧歌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縣秧歌 孝義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 弦子腔 鳳台小戲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劇
遼寧省
海城喇叭戲 遼南影調戲 蒙古劇 彩扮蓮花落
吉林省
二人轉 吉劇 新城戲 黃龍戲
黑龍江省
龍江劇
陝西省
秦腔 漢調二黃 阿宮腔 合陽跳戲 合陽線腔 眉戶腔 陝西碗碗腔 陝西老腔 陝南端公戲 陝西道情 弦板腔 陝南花鼓戲 安康弦子戲
甘肅省:隴劇 高山劇 影子腔 甘南藏戲
青海省
青海藏戲 青海平弦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曲子戲
山東省
山東梆子 棗梆 萊蕪梆子 東路梆子 柳子戲 呂劇 茂腔 柳腔 五音戲 柳琴戲 兩夾弦 四平調
江蘇省:崑曲 淮劇 揚劇 通劇 錫劇 蘇劇 淮海戲 丹劇 丁丁腔 海門山歌劇 淮紅劇
安徽省
黃梅戲 徽劇 青陽腔 沙河調 岳西高腔 安徽目連戲 安徽儺戲 廬劇 安徽端公戲 泗洲戲 墜子戲 含弓戲 蕪湖梨簧戲 文南詞 皖南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 推劇 嗨字戲 洪山戲
上海市
滬劇 滑稽戲 奉賢山歌劇
浙江省
越劇 婺劇 紹劇 新昌高腔 寧海平調 松陽高腔 醒感戲 溫州崑曲 金華崑腔戲 黃岩亂彈 諸暨亂彈 甌劇 和劇 杭劇 甬劇 湖劇 姚劇 睦劇
江西省
贛劇 弋陽腔 盱河戲 東河戲 寧河戲 瑞河戲 宜黃戲 南昌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 萍鄉採茶戲 萬載花燈戲 撫州採茶戲 吉安採茶戲 寧都採茶戲 贛東採茶戲 九江採茶戲 景德鎮採茶戲 武寧採茶戲 高安採茶戲
福建省
莆仙戲 梨園戲 高甲戲 平講戲 閩劇 庶民戲 詞明戲 大腔戲 閩西漢劇 北路戲 梅林戲 右詞南劍調 小腔戲 三角戲 閩西採茶戲 南詞戲 閩西山歌戲 薌劇 打城戲 竹馬戲 游春戲 肩膀戲
台灣省
歌仔戲
廣東省
粵劇 潮劇 正字戲 白字戲 廣東漢劇 西秦戲 花朝戲粵北採茶戲 樂昌花鼓戲 雷劇 粵西白戲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劇 邕劇 絲弦戲 廣西師公戲 彩調 牛娘劇 桂南採茶戲 壯劇 苗戲 侗戲
海南省:瓊劇 臨劇
湖南省
湘劇 祁劇 常德漢劇 衡陽湘劇 巴陵戲 辰河戲 湘昆 長沙花鼓戲 岳陽花鼓戲 常德花鼓戲 湘西花燈戲 湘西陽戲 衡陽花鼓戲 邵陽花鼓戲 零陵花鼓戲 師道戲 湘西苗戲 新晃侗族儺戲
湖北省
漢劇 荊河戲 南劇 湖北越調 山二黃 湖北高腔 楚劇 東路花鼓戲 黃梅採茶戲 陽新採茶戲 遠安花鼓戲 襄陽花鼓戲 荊州花鼓戲 梁山調 鄖陽花鼓戲 隨縣花鼓戲 堂戲 文曲戲 鄂西柳子戲
河南省
豫劇 河南越調 南陽梆子 大平調 懷梆 大弦戲 羅戲 卷戲 河南曲劇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戲 樂腔 五調腔
四川省
川劇 四川燈戲 四川曲藝劇 秀山花燈戲
雲南省
滇劇 雲南花燈戲 昆明曲劇 關索劇 傣劇 白劇 彝劇 雲南壯劇
貴州省
黔劇 貴州本地梆子 貴州花燈劇 貴州侗戲 貴州布依戲 貴州苗戲 安順地戲
西藏自治區:藏戲
【中國戲劇的奠基人——關漢卿】
關漢卿是中國戲劇史上最偉大的作家,是元代雜劇的奠基人和前期劇壇的領袖。在元雜劇作家中,他創作年代最早、作品最多、影響最大。他以字行,號已齋叟,大都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主要活動在大都一帶。關漢卿不樂仕進,交遊甚廣,與書會才人、青樓藝伎均有交往,時相切磋,同時他又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歌善舞,這對他的戲劇創作大有裨益。作為在金元易代之際淪入市井間的落魄文人,關漢卿長期混跡於行院勾欄,這既培植了他倜儻風流、桀驁不馴、狂放不羈的個性,又使他充分接觸下層社會,對被壓迫者的不幸遭遇感同身受。他還親自參與演出,「躬踐排場,面敷粉墨」,獲得了豐富的舞台體驗,這使他的戲劇創作更具有當行本色。
關漢卿一生創作了六十餘種雜劇,保存至今的有十八種。按題材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揭露社會黑暗,歌頌人民反抗斗爭精神的社會劇,有《竇娥冤》、《魯齋郎》、《蝴蝶夢》等;第二類是反映婦女悲慘命運並大力頌揚女性在抗爭中的智慧和膽略的愛情風月劇,有《救風塵》、《望江亭》、《謝天香》等;第三類是採用歷史題材,藉以表達作者對現實社會認知的歷史劇,有《單刀會》、《西蜀夢》等。
我國的戲劇文化多種多樣各有千秋因為地域的不同所以各個劇種也各自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圖註:本圖為甘肅秦腔
[ 中國五大戲劇名家 ]
京劇:梅蘭芳
梅蘭芳,名瀾,又名鶴鳴,字畹華、浣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江蘇泰州人,1894年生於北京,他出生於京劇世家,8歲就開始學戲,10歲登台在北京廣和樓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連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舉行京劇演員評選活動,張貼菊榜,梅蘭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綵樓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戲,初來上海就風靡了整個江南,當時里巷間有句俗話:「討老婆要像梅蘭芳,生兒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戲、新式舞台、燈光、化妝、服裝設計等改良成分,返京後創演時裝新戲《孽海波瀾》,第二年再次來滬,演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蓮》、《貴妃醉酒》等拿手好戲,一連唱了34天。
回京後,梅蘭芳繼續排演新戲《嫦娥奔月》、《春香鬧學》、《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來滬,連唱45天,1918年後,移居上海,這是他戲劇藝術爐火純青的頂峰時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綜合了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表演方式,創造了醇厚流麗的唱腔,形成獨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蘭芳大量排演新劇目,在京劇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上均進行了獨樹一幟的藝術創新,被稱為梅派大師。
1919年4月,梅蘭芳應日本東京帝國劇場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記》等戲。一個月後回國。1921年編演新戲《霸王別姬》。1922年主持承華社。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中國首屆旦角名伶評選,梅蘭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圓潤、扮相秀美,與程硯秋、尚小雲等被舉為京劇四大名旦。
1930年春,梅蘭芳率團赴美,在紐約、芝家哥、舊金山、洛杉磯等市獻演京劇,獲得巨大的成功,報紙評論稱,中國戲不是寫實的真,而是藝術的真,是一種有規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在此期間,他被美國波莫納大學和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授予文學博士學位。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梅蘭芳遷居上海,先暫住滄洲飯店,後遷馬斯南路121號。他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劇,宣揚愛國主義。1935年他曾率團赴蘇聯及歐洲演出並考察國外戲劇。在京劇藝術家中,出訪最多和在國內接待外國藝術家最多的當屬梅蘭芳,他把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和藝術家謙遜、朴實的優良品質介紹給了各國人民,因此人們稱他為本世紀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國京劇藝術的文化使節。
抗戰爆發後,日偽想借梅蘭芳收買人心、點綴太平,幾次要他出場均遭拒絕。梅蘭芳考慮到在上海不能久留,遂於1938年赴香港。他在香港演出《梁紅玉》等劇,激勵人們的抗戰鬥志。1941年香港淪陷後,他安排兩個孩子到大後方讀書,自己於1942年返滬。
抗戰勝利後,梅蘭芳在上海復出,常演崑曲,1948年拍攝了彩色片《生死恨》,是中國拍攝成的第一部彩色戲曲片。上海解放後,於1949年6月應邀至北平參加第一次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當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1950年回北京定居,任文化部京劇研究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2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並先後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他拍攝了《梅蘭芳的舞台藝術》,收入他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宇宙鋒》、《斷橋》等及他生活片斷和在工廠、舞台演出的《春香鬧學》等戲的片斷。1956年他率中國京劇代表團到日本演出。1959年5月他在北京演出《穆桂英掛帥》,作為國慶十周年獻禮節目。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世。著有《梅蘭芳文集》、《梅蘭芳演出劇本選》、《舞台生活四十年》等。代表劇目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先後培養、教授學生100多人。
【藝名由來】
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出生於京劇世家,祖父梅巧玲是清末著名旦角演員,伯父梅雨田是京劇胡琴演奏家。父明瑞,字竹芬,小生改花旦,母為楊隆壽之長女長玉。他8歲學藝師名小生朱素雲的哥哥朱小霞,,11歲登台,他刻苦鑽研不斷實踐,繼承並發展了京劇傳統藝術,形成風格獨具的「梅派」,成為四大名旦之首。他的表演藝術很早就蜚聲海內外,但他到16歲才起了「梅蘭芳」這個藝名。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秋天,喜連成班主葉春善帶領他的科班在吉林演出。一天早晨,葉春善偕籌資組建喜連成的開明紳士牛子厚到吉林北山散步。他倆邊爬山,邊閑談,忽然發現有一人在小樹林里練劍,但見他體態輕盈,動作敏捷,那劍被他舞得寒光閃閃,風聲嗖嗖,把自己圍在水潑不進的弧光圈裡,牛子厚簡直看呆了。他生平酷愛京劇,也觀賞過不少武術高手的表演,但像今天見到這樣的絕倫劍技,還是不多,他情不自禁地連連拍手叫好。那舞劍人聽到有人喝彩,連忙把劍收住,兩頰緋紅,用手帕揩拭額頭沁出的細密汗珠、恭敬地向牛子厚躬身施禮:「牛老闆,喜群獻丑了。」
牛子厚這時近前定睛細看,只見面前這個年輕人儀表堂堂,氣度瀟灑,舉止端莊,真是一個挑大樑的料子,便問道:「你可曾有藝名?」葉春善接答道:「我給他起了個藝名叫『喜群』。」牛子厚沉吟良久說:「這孩子相貌舉止不俗,久後必成大器,給他更名『梅蘭芳』如何?」葉春善師徒二人欣然同意。從此,就用了「梅蘭芳」這一享譽國內外的藝名。
【擅長角色】
京劇行當中梅蘭芳最擅演的是「旦」.京劇中把女性統稱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齡、性格又可細分為許多行當,飾演大家閨秀和有身份的婦女稱為「正旦」,正旦在京劇中俗稱「青衣」,這就是因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長衫而得名。京劇《竇娥冤》中的女主角竇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青衣的表演莊重嫻靜,秀雅柔婉,以唱功為主,一般說來,青衣的唱腔旋律優美,細膩婉轉。
【所做貢獻】
梅蘭芳先生在促進我國與國際間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我國向海外傳播京劇藝術的先驅。他曾於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訪問日本,1930年訪問美國,1935年和1952年兩次訪問蘇聯進行演出,獲得盛譽,並結識了眾多國際著名的藝術家、戲劇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畫家,同他們建立了誠摯的友誼。他的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國京劇藝術躋入了世界戲劇之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梅蘭芳先後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先後任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戲曲學院、中國京劇院院長,195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
梅蘭芳先生是中國表演藝術的象徵,是我國人民的驕傲。
評劇:新鳳霞
評劇青衣、花旦。原名楊淑敏。籍貫江蘇,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生於蘇州。由人販賣到天津。後由老舍先生設計於陰歷十二月二十三日為生日。
童年時期隨「姐」楊金香學習京劇,十三歲拜王仙舫、鄧硯臣、張福堂等學習評劇,十五歲即開始擔任主演。這一時期新鳳霞主演了《烏龍院》、《女俠紅蝴蝶》、《可憐的秋香》、《雙婚配》、《三笑點秋香》等劇目,在天津、上海、濟南、秦皇島等地獲評劇觀眾的好評。
1949年北京解放後,新鳳霞來到北京組織了北京鳳鳴劇社擔任主演。1950年,在共產黨的戲改方針的指引下,成立了北京首都實驗評劇團,新鳳霞任主演兼團長。1951年,新鳳霞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文工團解放評劇團任主演兼副團長。1953年,新鳳霞調入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評劇團一隊任演員。1955 年,中國評劇院成立,新鳳霞在中國評劇院一團任演員、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主任、名譽主任。
新中國成立初期,新鳳霞懷著對黨深厚的感情和極大的政治熱情投入到黨的文藝隊伍中,走上了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藝術道路。她親自執筆創作演出了以她個人經歷為題材的大型評劇現代戲《藝海深仇》,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劉巧兒》是新鳳霞青年時代主演的一出在全國產生重大影響的劇目。在這出戲中,新鳳霞成功地塑造了劉巧兒的藝術形象,並創造了有其自己特點的評劇疙瘩腔唱法。《劉巧兒》公演及拍成電影在全國放映後,在全國掀起了學唱劉巧兒的熱潮,人們通過《劉巧兒》了解了評劇,通過《劉巧兒》知道了新鳳霞,新鳳霞的名字從此走進了千家萬戶,新鳳霞演唱藝術從此確立並得到廣大評劇觀眾的喜愛。在《劉巧兒》的創作過程中,新鳳霞得到了許多文藝工作者的熱情幫助,新鳳霞和這些同志愉快合作,首開了戲曲工作者與新文藝工作者聯手創作的先河,為戲曲藝術的革新與發展做出了示範。繼《劉巧兒》之後,新鳳霞在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創作的評劇《祥林嫂》中成功地塑造了在封建社會受盡摧殘迫害的勞動婦女祥林嫂的藝術形象,她的唱腔也展現了深層次的藝術魅力,進一步發展了新派演唱藝術。
新鳳霞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新派藝術在眾多的評劇流派中標新立異、獨樹一幟,成為了評劇革新的代表。這得益於她在戲曲藝術上的天分和穎悟以及深厚的藝術功底,更得益於她對新社會的熱愛而煥發出的藝術創作力。新鳳霞在藝術上從不保守,她敢於吸收、敢於創新,博採姊妹劇種表演之長,虛心學習各種唱法,積累了豐富的演唱經驗。在中國評劇院這一國家劇院良好的藝術環境中,新鳳霞的藝術創作力得到了空前的發揮,新派藝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推陳出新的傳統評劇《花為媒》是新派藝術的經典之作。新鳳霞以純熟的演唱技巧,細致入微的人物刻畫,塑造了青春美麗富有個性的少女——張五可的藝術形象,從而將新派藝術推向了高峰。這出劇目拍成電影在全國包括香港地區、東南亞各國放映後,新派藝術又一次風靡全國和東南亞地區。全國各地的評劇女演員紛紛向新鳳霞拜師學藝,評劇新派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發揚與傳播。這一時期新鳳霞主演了《志願軍的未婚妻》、《會計姑娘》、《春香傳》、《乾坤帶》、《金沙江畔》、《無雙傳》、《楊乃武與小白菜》、《鳳還巢》、《三看御妹》、《花為媒》、《楊三姐告狀》、《阮文追》、《調風月》、《六十年的變遷》等幾十齣劇目。她所塑造的劉巧兒、祥林嫂、趙淑華、李秀英、春香、銀屏公主、珠瑪、無雙、小白菜、燕燕、劉金定、張五可、楊三娥、阮氏娟等一系列的藝術形象為評劇畫廊增添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篇章,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遺產。
她和音樂工作者一道在這些劇目中創造了眾多的新板式和新曲調。在《乾坤帶》中創作演唱了凡字調大慢板;在《無雙傳》中創作演唱了反調大慢板;在《春香傳》中創作演唱了三拍子調;在《金沙江畔》中創作演唱了格登調;在《三看御妹》中創作演唱了降香調;在《調風月》中創作演唱了蜻蜓調;在《六十年的變遷》中創作演唱了送子調。這些新板式和新曲調極大地豐富了評劇的唱腔藝術,為評劇向大劇種的發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推動了整個評劇藝術的發展與進步。
新鳳霞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文革」中受到了迫害,並被剝奪了做演員的權力,這對她的身心是巨大的摧殘。1975年,她因腦血栓發病導致偏癱而不得不告別為之奮斗的評劇舞台。1979年,新鳳霞得到了徹底的平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春風又一次吹進了新鳳霞的心田,她以驚人的毅力,挺起她那受過傷害的身體,邁著蹣跚的步伐,又一次向新的藝術領域開拓進取。她講學授藝,著書立說,教學不止,筆耕不輟。新鳳霞拖著沉重的身體,坐在輪椅上給她的弟子、學生說戲,示範演唱,克服行動的不便多次到劇場觀看學生的演出,以鼓勵和提攜後人。在她無私的教誨下,谷文月、劉秀榮、王曼玲、趙三鳳、戴月琴、高闖等一大批弟子、學生成為光大新派藝術的優秀傳人,成為今天評劇事業的骨幹與中堅。新鳳霞桃李滿天下,是我國戲曲界擁有眾多子弟傳人的功績卓越的戲曲教育家。
新鳳霞用她那唯一行動自如的右手,以她那坎坷的一生及豐富的閱歷,克服常人不可想像的困難,辛勤耕耘,創作出版了《新鳳霞回憶文叢》四卷、《人緣》、《評劇皇後與作家丈夫》、《舞台上下》、《少年時》、《新鳳霞賣藝記》、《我和皇帝溥儀》、《發愁》、《以苦為樂》、《藝術生涯》、《我當小演員的時候》、《我與吳祖光》、《絕唱》、《恩犬》、《新鳳霞的回憶》、《新鳳霞說戲》約四百萬字的文學著作。由英國戴乃迭夫人翻譯的英文及烏爾都文的《新鳳霞》在世界發行。
新鳳霞是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的親傳弟子,因殘疾告別舞台後,新鳳霞仍滿懷著對生活的酷愛潑墨作畫。她的國畫作品同她的演唱藝術一樣朴實無華清新淡雅。1994年總政文化部專門為新鳳霞在軍博舉辦了個人畫展。
新鳳霞渴望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早在建國初期,新鳳霞就庄嚴地向黨提出了申請。但坎坷的經歷使她的願望一直未能如願。打倒「四人幫」後,新鳳霞再次向黨提出了申請。1982年新鳳霞被批准入黨,實現了她多年的夙願,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從此她以更高的姿態和對評劇藝術的高度責任感,投入到她後半生的藝術生涯中。
新鳳霞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評劇藝術的代表,她長年奔走呼籲,為振興戲曲,繁榮評劇不遺餘力。新鳳霞獲得了中國首屆金唱片獎。獲得了美國紐約美華藝術學會1997年頒發的華人藝術家終身成就獎。曾赴香港、新加坡等地講學,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家。
誕辰:1927年1月26日,農歷丙寅年十二月廿三日
逝世:1998年4月12日,農歷戊寅年三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