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發表推薦地址
可參考本人空間
❷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
教課文 明顯是局限於某一篇文章,著眼於一篇文章的話,可能忽視教育本身。內
教語文 思維范疇更大,廣容度更高。選定的篇目本身就是一些優秀的文章,而由點及面,由一篇文章的教學引發學生對此類文章的思考,進而舉一反三,逐步形成自己處理文章的能力,這才是語文教學的初衷。
❸ 如何實現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高中語文論文
額。。千萬不要看小說,你會發現你沒有時間的。。看了小說就耽誤了學回習。。雖然高答中對閱讀量有要求,但實際情況是你盡量少花時間在語文上面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多花時間在理化生(理科),政史地(文科),還有數學和英語。。一般而言,高中基本沒有把額外的時間放在語文上面。。當然。。你可以適當地看一些散文,因為高考閱讀題出散文的比較多。。還有就是文學鑒賞類的文章,這樣對做詩歌鑒賞和現代文閱讀會比較有幫助。。還有就是文言文要適當地看看,不然你到了高三文言文剛開始的時候會有點頭痛。。
❹ 高中語文論文格式
附上一篇範文,供參照: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語文學習一直是重頭戲,然而語文學習最終總是需要體現在書面的表達上,不管學生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參加的各種考試,都需要考學生的表達能力,特別是高考,作文就占語文試卷分數的40%,如何指導學生作文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師的重任。一、重視積累,循序漸進一篇好的文章是一個人生活閱歷、內心情感、人生感悟等多方面的集中體現,如果沒有平時的長期積累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首先,日常生活是文學創作的唯一源泉。老師要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開放自己的視野,領悟生活,用自己的眼睛拍下一幅幅的生活畫面,在生活中找素材,這樣通過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更生動、更逼真。其次,老師要鼓勵學生在觀察生活的同時,把自己對生活細節的感悟寫成隨想等;我要求學生不必天天寫,周周寫,只讓他們什麼時候有感悟,有靈感了就記下來。字不在多,寫不在勤,而在堅持!光寫也不行,我還要求學生時常看看自己以前寫過的東西,有什麼感悟就隨時記下來。時間長了,學生觀察生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寫作時也不會因為苦於沒有素材、沒有思路而提筆不下了。再次,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把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和信息進行比對剖析,豐富學生知識面的同時,也充實了學生的作文素材。二、精批細講,反復指導好的素材是寫好作文的必備要素,然而一篇作文完成的好與壞是需要老師合理的批改點評的,批改作文不只是老師了解學生寫作能力、思想水平的途徑,更應是老師積累素材,上好作文評講課的基礎。在批改的時候,一定要肯定學生的付出,找出他們作文中值得表揚的地方,圈出它們作文中出現的問題,並給出修改意見,為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礎。作文評講應是全面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一環,老師的厚積薄發,高屋建瓴,往往能起到開拓思路、激發興趣的效果。反之,如果僅寥寥幾句評語,而不認真進行集中評講,區別對待的話,批改和寫作的作用會大打折扣。學生也許只看看等次就不再多想了,對於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肯定不能及時改正。比如考試作文,許多老師不細批,評講時也就泛泛而言,效果往往不佳。其次,在作文講評課中,教師一定要依據學生作文的實際情況,有技巧地進行點評,該表揚的表揚,該批評的批評,做到「賞罰」分明。在作文批改的同時,老師也要及時記錄下學生作文中所存在的問題,在上作文評講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就作文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評,每解決一個問題,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提高一些。然而,只有理論的知識是不行的,老師在作文講評中可以選出作文質量比較好的做為例子,一邊講解文中運用的寫作技巧,文章好在哪裡,大家應該怎樣去學習運用這些亮點,一邊指出有些作文中的存在的錯誤,這樣一來,使寫的好的學生有成就感,寫的不好的學生可以深刻認識到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在下次寫作中也會避免類似的錯誤,並把別人的亮點據為己有。然而對一些局部有閃光點、總體不好的的作文,老師也要一一分析,幫助學生提高作文寫作能力。三、培養學生創新寫作不管是哪個學科,固守於慣性思維是不可取的,在作文教學進入一個新階段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寫作。要創新就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當學生在拿到一個作文題的時候,老師要指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發掘題目的內在含義,避開眾人注目的正面,從一般人不注意的側面進行思考,尋找突破口,解決問題。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常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學生對寫作產生更濃的興趣。其次,老師要培養學生想像的思維能力。課文是寫作的範例,在上課時,老師要充分利用課文資源,給學生創造情景,精心啟發,指導學生通過大膽的想像改寫,續寫課文。同時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想別人不敢想的,拓展自己的思路。如看 了南郭先生,一般都想到弄虛作假不可取,但從另一面想,也可以從齊宣王的角度出發,寫用人制度,寫為君之道;還可以從竽士的角度,批判「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等。再次,培養學生抓住寫作靈感的能力。靈感往往在不經意間出現,抓住靈感,就會文思泉湧。然而靈感不會主動出現,需要建立在積累之上。所以,老師要指導學生善於積累,培養靈感。要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力,使思路暢通,同時要求學生把自己隨時產生的靈感記錄下來。公務員之家 無論是命題作文還是話題作文,其寫作成功的基礎都是多寫多練,多觀察多總結。老師也好,學生也好,都不能把作文只當作試卷中的一道題,要把它看做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都可以積累,都可以提高,都可以記錄。這樣,作文才不難。
探高中語文教學流行化趨勢論文摘要:近年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推行,對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行為等方方面面都提出全新的挑戰,全文通過對高中語文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革方案,主要倡導教學理念、內容和方式應更加流行、……高中語文作文能力培訓論文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語文學習一直是重頭戲,然而語文學習最終總是需要體現在書面的表達上,不管學生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參加的各種考試,都需要考學生的表達能力,特別是高考,作文就占語文試卷分數的40%,如……高中語文創新寫作教學探索論文摘要:作文訓練呼喚創新思維,創新作文教學是以培養學生主體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以提高語文素養為核心,以提高寫作能力為目的,以學生主體積極參與為宗旨,藉助學生主動探索和積極參與自主實踐……高中語文教學措施研究初探論文我國的語文教改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氛圍。但一個嚴重的缺陷是在教師中心論和教案中心論指導下的教師一廂情願的教學預設。一節課從導語到課後作業,課文有幾個重點,每個重點設計幾個問題,提問幾個學生,學生回答不理……
上一篇論文: 高中語文創新寫作教學探索論文下一篇論文: 探高中語文教學流行化趨勢論文
❺ 語文教學論文:淺談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如何學習
第一,課前充分備好課是提高課堂高效率的前提和基礎。
高中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要做到這一點,備好課顯得尤為重要。備課不等於簡單的書寫教案。一節語文課,學習的內容不同,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關系程度不同,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不同,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教學過程。由此,教師在備課中,必須樹立起全新的「以學論教、以教促學」的指導思想,對該節課的重點、難點知識形成理性的認識,對學生的提問要有預見性,課堂中的練習和課後的作業要精心選擇,有針對性,提高效率。另外,語文教師在走進課堂前還要備教師自己,因為教師的精神面貌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與教師的課堂關系的融洽程度,從而影響到課堂組織、管理、教學及復習的效果。教師應該以一種愉悅的心情走進課堂,以微笑、關懷的眼神面對學生,讓學生在一種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備課中來, 如師生一起搜集資料等。這樣的備課, 使學生也經歷了一個積累感性材料、豐富體驗、不斷探索的過程, 既為學習做了充分的准備, 也學到了學習方法, 還有利於課上的不斷創新。這樣,學生就會帶著強烈的求知慾聽課。教師的充分備課和學生的充分預習相結合,課堂上就會減少「損耗」,從而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二、優化教學內容和教法,不刻意追求大容量和課堂結構的完整
新課程改革倡導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 「面向全體學生」, 「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構建一個有生機、有活力的開放的語文課堂,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內容必須有一定的廣度、深度和密度,這就要求教師把握好節奏。慢條斯理的講解不可取,但節奏過快也不行,那種連珠炮式的講解,使學生無暇思考,也來不及消化。因此,確定教學密度應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前提。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之一是整個教學過程以文章教學為主.一篇文章的內容是很豐富的,假如我們不對講課的內容進行優化,在稍縱即逝的45分鍾里,什麼都面面俱到,那是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的。費時多而收效微的狀況是我們語文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有鑒於此,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優化教學內容和教法,不刻意追求大容量和課堂結構的完整。
比如:精心安排授課內容,做到把握要點,化解難點;強化基礎,適時點撥;溫故知新,深入拓展,注意做到「長文短教」,即使就是精讀課的教學,根據課文特點,教學中也要各有側重、靈活處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僅起主導作用,其主要功能在於啟發學生思維,訓練學生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多活動、多參與,這樣才有利於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切中肯綮、有的放矢地「精講」,才能有效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擴展學生的能力。如必修第三冊的魯迅小說《祝福》,篇幅很長,思想內涵較深。在講授時,教師可以把小說的故事情節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從故事情節中概括出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這樣安排可以大大縮短課堂學習時間,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分析小說人物形象的能力。
第三、注重語文課堂教學的「拓展遷移」,提高課堂效率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知識是教不盡的,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拓展遷移應該是在深入研讀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或由此及彼,或由點到面,或由淺入深,其目的是鞏固基礎、開放視界、深化思維;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此,遷移能力的訓練對開發學生發展潛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尤為重要。
❻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語文論文範文
現結合新課程中的新理念,我將自己的初淺探索梳理得顯性一些,與各位共勉。
一、培養語文興趣
語文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春花秋月,夏雲冬雪、山川大地、人物風情……沉浸其中,是一種美的享受。我們做語文教師的,要發掘語文的魅力,以此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好:"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於真理的追求。"在教學中我們語文老師經常擔當"感情"的導游,引領孩子們走進語文的世界裡:讓他們在這個五彩繽紛的大花園里駐足觀賞;讓他們在人類文明的縮影前驚嘆折服;讓他們在文學的殿堂里去發現、去認識、去體驗、去實踐。從而產生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去學習、去思考、去熱愛、去實踐。從而產生一種強烈的探求未知世界的願望,一種對文學的痴迷、一種對文學的信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吸引學生充分的注意和參與到課堂中去,則任何後續的教學操作都不會起到良好的作用。不但語文的工具性特徵會被學生丟掉,語文的人文性也不能被學生真正領悟。興趣的培養是有一些具體方法可循的。
1、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語文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把學習中的"樂"提到如此的地位,是有其根據的。怎樣讓學生成為學習語文的"樂之者"?首先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造教學情境,在活躍課堂氣氛這一環節上下功夫。"活躍"的表現形式最突出的特徵,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啟發下"思考"和"語言表達"的活躍,尤其是語言表達的活躍。為此,備課時就要根據學生實際水平的差異,設計一些難易程度不一、詳略要求有別的問題,分別進行要求;在課堂上,則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語文能力,把握機會及時進行激勵與啟發創造條件為學生的思考與語言表達提供機會,使他們產生語言表達的慾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的教學效果。語文學習可以進行娛樂的活動是很多的,如講故事、猜謎語、課本劇、聯句等,這些活動都能寓教於樂。如果學習中能夠得到一定的歡樂,在歡樂中學到知識,形成語文能力,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習語文興趣。
2、不斷賦予學習以新意
中學生正處於不斷認識世界的階段,對於新的東西充滿了好奇心,也很容易對一些東西失去興趣。如果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方法總是那樣單調、呆板,就容易使人感到乏味,也容易使人疲勞,從而失去興趣。有的教師讓學生抄寫生字、生詞十幾遍,甚至幾十遍,以為這樣就可以記得更老固;二學生卻越寫越厭煩,最後導致把作業當成負擔。因此,在內容的安排上、學習方式和方法的選擇上,教師要適當調節,使之相互穿插,富於變化,有新意,這樣就容易培養起學生學習興趣。
3、注意講課藝術
教師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其標志之一就是看其講授的藝術,較高水準的講授能夠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如果教師的語言枯燥無味,講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講,而忽視學生聽,長此以往,不但使本來就視語文學習為"苦"的學生產生不了興趣,而且也會引起喜歡語文的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那麼,如何提高講授藝術,培養學習興趣呢?教師應該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在課堂講授時注意講授方法和語言的藝術性。比如在課程開始的時候,提出一個不可思議的問題,藉此吸引大家的注意,然後組織學生認真閱讀材料並充分討論,最後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己總結出問題的解答的教課思路。實驗結果證明,通過"好奇-自學-交流-解答"這一活動過程,絕大部分學生不但對這一規則有了較深刻的印象,也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有的學生小時候聰明伶俐、勤學好問,而到了少年期,卻變得智力低下,對知識態度冷漠,創造力枯竭。蘇姆林斯基告訴我們:"因為他們不會閱讀!"並告誡我們:"必須教會少年閱讀!"還指出: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文明是與人類一起誕生的,我們的教材不可能一應俱全的把厚重的文化呈現出來。因此,學生要有不竭的源泉、敏銳的才思,必須在閱讀中獲取。正如朱熹所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應引導學生把書籍成為他們的第一愛好,把這種愛好堅持下去,形成一種習慣。古人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而,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則應注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及學習方法的指導具體如下:
(一)培養學生讀思相結合的習慣
指導學生掌握提問題的方法,養成"邊讀邊思"的良好習慣。 "邊讀邊思",就是要求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思考和提出問題。正如朱熹所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因此在教學中務必要求學生做到"三思":(1)課前思考:預習課文時能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2)課堂思考:學習過程中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觀點和看法。(3)課後思考: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或技能,還有哪些知識或技能沒有掌握。
(二)培養朗讀與默讀及課文精段的習慣
吟詠是訓練語感的重要方法。葉聖陶說學習語文"不該只用心與眼來學習;必須在心與眼之外,加用口與耳才好。吟詠就是心、眼、口、耳並用的一種學習方法。"要學好語文,務必把握好吟詠的方法。要把握好吟詠,既要"理解在先",又要重視白話文的吟詠,還要講究吟詠的方法。 "朗讀"要在認讀的基礎上高聲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眼、口、手、腦並用,多次反復,印象深刻。必須讀准,音不錯,字不漏,句不破。直到讀得自然、順口。"默讀"雖不出聲,卻利於動腦。要逐句默讀,結合注釋,理解內容;逐段默讀,分清主次,把握文眼(關鍵句);通篇默讀,理清結構,抓住中心。在博覽各類書籍中對有積累價值的內容不但要隨時筆錄下來,精彩的部分還應熟讀成誦。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都是講誦讀的重要。為使誦讀這個環節落到實處,每周安排一個午讀課專門誦讀課外讀書筆記,要求學生把那些摘抄下來的精彩的篇或段或句反復誦讀。這是一個更重要的積累,因為篇章段句爛熟於心,就可得到美的熏陶,又可在作文需要時呼之即來,提高作文的品位。 (三)培養學生在閱讀中摘錄和做筆記的習慣
生活中有很多的語文知識可發掘,廣告、報刊雜志、電影電視等等,無一不是語文知識的載體。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涉獵文學、歷史、地理、社會等各方面知識,不斷拓寬閱讀面,並做好讀書筆記,逐步積累語文知識。對積累的詞語、格言、名言警句、課文精段要進行賞析與體味。定期舉行欣賞課,是幫助學生體味材料的好辦法。每次輪流安排幾個學生,朗誦產生強烈共鳴的篇章或令人震撼的段句,然後說出自己的體會,一起品味美文的魅力。學生之間可以將自己摘抄的詩文、語句互相交流,進一步探討品味。否則,如果只抄不體味,那麼材料再多也是"一潭死水",很難得心應手,也就失去了積累的意義。
讓學生漫步文化長廊,或沉靜愉悅,或潸然傷神,都是一種文化的積累,一種智慧的積累。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愈多,思考就愈清晰,他的智慧就愈活躍。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讓孩子們在涉獵群書中提高語文素養。
三、開發語文的隱性資源
語文離不開生活,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學習,有教材的安排得顯性課程,更重要的是生活中蘊藏的"隱性資源",即對學生的知識、情感等發生潛移默化作用的一些環境語文。如校園文化、人際交往、美麗的大自然等。我們語文教師除了較好顯性課程外,還要致力於創設、開發隱性資源,搭建好兩種資源的橋梁,形成語文教育的合力。
教育者要努力為學生創設隱性資源。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就是這方面的典範。如教學樓的東側大幅標語:你彬彬有禮、輕聲漫步在校園里的高雅舉止,不僅是對知識科學的崇尚與尊重,更顯示出你良好的人為修養和高尚品質。這充滿脈脈人為關懷和詩化的語言,學生的思想與行為,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浸染與矯正。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應該經常到知識的最初源泉自然里去、生活里去。"蘇霍姆林斯基在啟示我們要教會孩子們自覺發現生活的隱性資源。為此,他敢於領著孩子們做一年的環球旅行去認識"祖國"。一次作文課,孩子們思維遲鈍,遲遲不肯落筆,我就帶領孩子們來到戶外,去讀大自然的書頁。孩子們用身體和心靈感受陽光的煦暖、小草的萌發,生動的天籟、顫抖的露珠。他們驚異地發現,在平日里熟視無睹、充耳不聞的東西,竟如此鮮明。於是,孩子們就開始描繪美景、編寫故事了。你可以想像,孩子們的詞語是多麼生動,思想是多麼的鮮明。啊!大自然中的語文資源竟是如此豐富,它們對孩子們的思想、心靈起著多麼重要的潤澤啊!
❼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中學生作文如何提檔升格
一些老師常說,教學生寫作文難,教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更難,其實,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並非空中樓閣,只要按照一定的訓練方法循序漸進練習,就能提升學生作文的檔次。
一、指導學生構建閱讀記誦和寫作的橋梁
葉聖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可見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寫作必須以閱讀記誦為先導,「勞於讀書」才可「逸於文」。
魯迅開始寫小說,「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過的百來篇外國作品」。巴金寫散文也是以「兩百多篇古文」為「啟蒙老師」。關於閱讀帶給寫作的益處,著名學者張中行先生曾從表達與內容的角度分成四點進行闡釋:首先,「多讀,熟了,筆未著紙,可用的多種表達方式早已蜂擁而至,你自然可以隨手拈來,不費思索就可經順理成章。這是多讀作用的初步,因而筆能達意」。其次,「進一步,多讀,熟悉各種表達方式,領會不同筆調的短長輕重,融會貫通,還可以推陳出新,把意思表達得更圓通,更生動」。再次,「吸收『思想』(包括各種知識)」。另外,學「思路」,即「條理」,「多讀,熟了,積蓄在兩方面增多,既有內容可寫,又熟悉如何表達,作文的困難自然就沒有了」。魯迅先生也曾說過:「必須和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
因此,我們平時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閱讀誦記指導:古今中外名著,名篇佳句集錦,教本中要求背誦的課文等。並要求他們能「讀以致用」,比如,我在教學《我的空中樓閣》時就以「人與自然」為話題作文。有個學生在透徹領悟課文內容後寫下了這么一段精彩的文字:
湖光山色,鳥語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靈,是大自然賦予人們最美妙的文章和樂章。但這些文章和樂章卻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聽來是大自然描繪的最美最好的圖畫;青山綠水,在他讀來是大自然書寫的美妙絕倫的山水詩。而有的人,面對大自然的美景,聽到看到的只是聲音、顏色,這樣的人是無法領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可見,閱讀記誦對作文的作用巨大。而且通過閱讀記誦,學生可積累審題、立意、選材、布局、謀篇、造句等方面的大量知識,然後才能在借鑒中求異,在模仿中創新,才能獲得飛翔的翅膀。
二、創設一定的生活情趣,將作文教學生活化。
中學生作文所涉及的內容大都是學校、家庭和自我等幾方面,當然也會涉及到社會的,但由於受各方面的限制,學生要讀懂社會還是比較困難。因此,我們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圈子裡,引發他們發現美,進而抒寫心中的情趣。
1、在家庭生活中挖掘親情和最感動的作文素材。
❽ 參加如何寫高中語文教學論文心得體會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談語文高考復習
提高復習質量,應當根據「考試說明」的精神,從實際出發,有計劃地安排。只要切實著眼於語文基礎知識和能力的鞏固與強化,那麼應試水平和基本素質就將同步得到提高。
在這里,我想談三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1.要明確復習的系統
語文高考復習應從四個方面來抓,語文基礎知識、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寫作,四者要統籌兼顧,這是沒有疑問的。但前兩個方面卻很容易產生盲目性,於是一味加重負擔、墮入「題海」。所以明確這兩方面的復習系統,對提高復習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語文基礎知識包括語言知識和文字知識兩大部分。重點是語言知識。語言基礎知識的復習,可分六個主要項目1、語音:包括漢語拼音方案的掌握和語音的規范化;2、語匯:包括字詞形、音、義的准確掌握和恰當運用;3、語法:包括對語句的結構分析和對常見病句的識別修改;4標點符號:要了解常見標號、點號的表達功能,並熟悉常見辭格的用法,善於根據表達需要變換句式;5、語言運用的清晰、連貫得體:要避免[*#0101]索、消除歧義,要善於組織語序、做到銜接自然、語意貫通,要善於根據目的、對象、場合的需要恰當地遣詞造句。
現代語文閱讀,主要分兩大項目。1、詞句的確切認定和正確理解;重點是詞句一般意義、特定意義和表達作用的確切理釋;2分析和概括:包括層次的分析、內容要點的闡述、相同與相異的分辯、一般與個別的駕馭,以及抽象說明、歸納要點、提取共同點等。
明確了系統,對照歷年高考試題加深對有關項目、要點的認識,這是復習的基本要求;發現薄弱環節,及時弄清有關知識、彌補缺漏,強化有關能力,這是進一步要求。這樣,不僅可避免復習中掛一漏萬,而且可以變盲目為有計劃,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全面提高復習質量。
2要注重實際應用
語文是工具,學習語文的目的在於應用,這是教學大綱的基本精神,歷年語文高考對這一點都十分重視。所以進行復習也必須把握住這一根本宗旨
強調應用,不是不要求記住某些基礎知識。比如語音、語匯的知識,其中必須准確記憶的東西就相當不少。類似這樣的基礎知識不僅要記准,而且要熟練掌握,否則談不到應用。但在知識的復習中,一定要避免在某些名詞術語上糾纏,比如何謂「借喻」何謂「借代」何謂「比喻論證」、何謂「類比論證」、何謂「句法」何謂「句式」等等。一定要把著眼點放在提高應用能力上。比如逗號、句號和分號就知識本身而言並不復雜,但在實際應用中常被用錯,而且對意思的表達妨礙很大,這就必須給予足夠重視。實際應用的能力,一般都體現著某種綜合要求。仍以逗號、句號為例,在實際應用中,或與句子結構分析有關或與消除歧義有關,或與閱讀中層次分析有關,或與內容闡釋有關也就是說,明確復習系統、劃分若干項目,是為了便於查缺補漏提高效率,但切不可把每個項目孤立起來對待。必須注重各項知識的綜合掌握。
強調應用,就要密切注意語言運用的實際。對實際生活(包括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中常出現的語漏,應有一定的敏感。比如「創(chuang)傷」誤讀為「(chuang)傷」,「曲(qu)折」誤讀為「(qu)折」,「參與(yu)」誤讀為「參(yu)」、「框(kuang)架」誤讀為「kuang架」等等,都是語音不規范問題。又如:
他中了三等獎,人們絡繹不絕朝他辦公室里跑,問三等獎是個啥樣,要看。他不以為然,給看(《小說界》94.6.198頁)。分明是「不以為意」的誤用。如果在復習階段,對各種視聽媒介也能多留心,不僅開闊了視野,而且對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也是一種極好的鍛煉和檢測。
3要處理好課本和課外練習的關系
自從實行「3+2」考試以來,人們產生了一種誤解。認為高考語文既然不從課本上出題,課本就可以丟開不管了。這種作法很不妥當。
誠然,在課本以外多作一些練習確實很有必要,因為好的練習,能多方面體現「應用」,的要求。所以不作練習或練習太少、不利於提高語文能力。但完全丟開課本,對提高復習質量也是不利的。因為課本畢竟是學生學過的、比較熟悉的內容,而且盡管「3+2」的考試不從課本上直接命題,但它所考查的語音、語匯、語法、標點、修辭、句式、文言常用詞等多方面的知識,大多仍包含在學生學過的課文之中。特別是語文高考所檢測的能力,說到底,無非是語言應用的一種良好的感知力,是「語感」。而增強語感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對已經透徹理解了的文章反復誦讀。所以完全拋開課文的復習,是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學生原有基礎的作法。尤其是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扎扎實實讀好十幾篇範文,這種復習所得到的效益,絕不是作十幾份"模擬題「所能取代的。
總之,課本和課外練習不可對立起來,這也是個從實際出發的問題。二者關系處理得當,復習質量才可進一步提高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淺談
就整個高中三年的閱讀教學內容來說,我認為要整體考慮、分段安排。具體說來可分三個階段:
一、個性愛好探究性閱讀階段
語文「新課標」的「閱讀教學建議」第四條中扼要闡述了如何「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和創造性閱讀能力」的新課題,其目標主要是想通過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來「拓展思維空間」和「提高閱讀質量」。但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較多誤區,舉其要有四:
一是目的偏離,即忽視、輕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這種主體性;
二是過程簡化,即教師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學生的富於個體獨特品格的認知過程;
三是教法單一,即老師往往拘守課文、局限課堂、偏重考試;
四是開拓乏術。閱讀教學的整體性失誤直接導致學生閱讀主體地位的動搖和削弱,影響著語文教育的全局,因此不可小視。
鑒於以上誤區,再結合對「探究性閱讀教學法」的探索, 筆者就來談一談我校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些比較實用且比較成功的具體方法和操作程序,權當拋磚引玉之用。
就整個高中三年的閱讀教學內容來說,我認為要整體考慮、分段安排。具體說來可分三個階段:
一、個性愛好探究性閱讀階段這一階段適用於高一學年,主要講閱讀個性。也就是說要從學生主體發展的內在需要出發,對學生的閱讀范圍、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幹涉,即由著學生「性子」選擇閱讀對象。這種個性興趣探究性閱讀,目的是錘煉學生的自主探究性閱讀習慣和方法,為其日後深入地自覺地學習語文錘煉基本功。在這一階段,特別需要教師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於「放手」,敢於放開。2004年高考我校的河北省文科狀元楊令霞同學曾說,優異的語文成績主要得益於自覺廣泛的閱讀。
當然,說是由著學生「性子」閱讀,並不等於放任自流。閱讀進度,專題選定,材料收集等等都要由教師精心策劃,最終要求學生形成閱讀專題論文或總結(字數大約為2500字)。否則,閱讀會成為「放羊式」閱讀,高興而起,無果而終。
二、教師指導探究性閱讀高中生面對的是高考,所以其閱讀就不免帶有有很強的功利性。學生要實現高考的理想,光靠個性閱讀是不夠的,還必須建立閱讀層次序列。所以,高二學年教師的指示範圍閱讀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藉助第一學年個性閱讀已經形成的探究習慣和方法,促成學生的閱讀成為自覺;要讓學生的視線收縮到老師指示的體裁上,並要求他們把興趣愛好閱讀的經驗自覺地加以運用;並且要引導學生基本定型對各類文體的閱讀技法,盡量使學生參差不齊的感悟能力、認識能力趨於統一。
三、應考探究性閱讀第三學年直接為高考服務,要求學生把已錘煉到手的探究性閱讀本領,針對高考閱讀題進行探究性閱讀訓練。高考閱讀試題的答案雖然是開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內容、作者觀點態度的限制。因此,必須要求學生依題意答題,並且總結出一套解題「程序」,尤其是對解題思路的總結尤為重要;且使其答題逐步趨於科學化、規范化。規范閱讀和規范答題可以說是高三學年的主要任務。當然,後兩學年也並不排除個性興趣閱讀,最好是能把兩者有機合理地結合在一起。
就探究性閱讀教學的課堂組織形式來說,它應該是合作探索型課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四個步驟:一、明確問題,確立閱讀目標。用有一定涵蓋性、綜合性的問題為閱讀定向,幫助學生確立閱讀目標;二、自主探索,篩選目標信息。由學生自主獨立進行相關信息的採集、分析、綜合、提煉和重組;三、切磋問難,提高閱讀效能。分小組討論、研究,教師加以啟發引導;四、交流評價,反饋閱讀質量。由學生主體發言,其他同學補充、反駁、完善,教師評價。
在這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提問會很多,師生問答不能是簡單的對錯判定,而應該是平等協商的討論;所以,學生正確的提問方式應該是:先陳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再詢問老師的看法並與之討論;如不同意教師的意見,要進一步質疑,再討論。
當然,這些程序和方法的實施對老師和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里,教師不再是知識倉庫、權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學生學習的服務員、協助者和合作夥伴,並且應有很強的智慧駕馭能力、組織協理能力和開放、民主、寬容、合作、平等的教學心態。同時學生也應該主動積極,樂於探索;潛心研讀,獨立思考;質疑問難,互動合作;善於發現,注重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