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師具備的能力結構
一名抄合格教師應具備的能力結構包括:組織教育和教學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調控能力。
(1)必須具備組織教育和教學的能力,表現在善於制定教學計劃,編寫教案,組織教學,與家庭、社會配合等方面;
(2)具備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語言應具有科學性、邏輯性和啟發性,並善於結合姿態、表情、手勢,使語言更具表現力;
(3)具備組織管理能力,表現在善於組織和管理班集體,對學生和班級日常工作良好地組織管理方面;
(4)具備自我調控能力,對於出現的新情況,教師能及時分析調整,使工作達到最優化的程度.
⑵ 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組織和運用教材的能力 言語表達能力 組織教學的能力 對學生學習困難的診治能力 教學媒體的使用能力 教學機智等
⑶ 簡述教師的素質結構
教師素質結構的框架為:
夯實「二本」:良好師德為職業之本,科學理念為改革之本;
儲備「三力」:淵博知識為磁力,奇妙藝術(方法)為魅力,厚實科研功底為偉力;
張揚「三點」:扎實基本功為起點,高強能力為支點,鮮明個性為亮點。
二分法
中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認為教師素質結構主要由「知識和道德品行」兩方面構成。傳統的教育學視野對教師專業素質結構的分析和研究,也主要認為包括兩大方面:
『德與才。「德」主要指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才」是指教師應當具備的知識和才能。
鄧小平同志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教育思想,他希望廣大教師努力在政治上、業務上不斷提高,沿著「又紅又專」的道路前進。「政治思想過硬和業務素質」較強是鄧小平同志所認為的教師應當具備的兩個基本素質。
三分法
華東師范大學的著名學者葉瀾教授,在肯定了教師職業的專業性的基礎上,將教師專業素質結構分為「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師的能力結構」三個方面。未來教師首先應該具有與時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並以此作為自己專業行為的基本理性支點。
其次,未來教師的專業素養在知識結構上不再局限於「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的傳統模式,而是強調多層復合的結構特徵。
再次,未來教師專業素養中的能力要求。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師的能力結構三個方面綜合的結果稱之為教育智能。具有教育智能,是未來教師專業素養達到成熟水平的標志。
四分法
將教師專業素質分為「教師的觀念結構素質、教師的知識結構素質、教師的能力結構素質、教師的身心結構素質」
四大方面:
第一,優秀的思想道德素質——結構之核心。決定並制約著其他素質的存在和發展方向。
第二,「T」型化知識素質——結構之基礎。「T」型化的知識結構應包括三大塊:一是生活常識、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反映知識面那些部分;二是所教科目的專業知識,反映知識結構中縱向研究的程度;三是教育、心理學知識,反映教師的職業特點。
第三,復合型能力素質——結構之重要。應具有以下能力:表達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創造性的教育能力、社會交往能力。
第四,健康的身心素質——結構之必要。包括兩層的定義,一是身體素質,二是心理素質。
五分法
教師專業素質結構的五分法認為,教師素質包括「教師素質結構的業務方面、政治思想素質和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教育理論素質」。教師素質結構中的五個主要因素不是處在同一平面的並列關系,而是在三維空間規律而有序地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處於最高層次和主導地位的政治思想素質;二是處於中心地位的業務素質,三是處於基礎地位的文化和身體素質,概括為「五因素三層次」說。
中國著名學者林崇德教授將教師素質分為:教師的職業理想、知識水平、教育觀念、教學監控能力、教學行為和策略。教師的職業理想是教師獻身於教育工作的根本動力;教師的知識水平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是其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核心要素;教學行為是教師素質的外在形式。
⑷ 教師應具備怎樣的職業知識結構和職業能力結構
職業知識應具抄備四方面襲1本體性知識,指的是教師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2文化知識,教師要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3條件性知識,即教育學和心理學;4實踐性知識,指的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只的實踐經驗
教師的職業能力包括1信息能力,搜索運用處理信息的能力,2教學能力,教師能夠教會學生如何學會怎樣學習,3表達能力,口頭或文字都能夠清楚明白的表達自己想要說的;4組織能力,能夠管理和組織自己的班級;5教育科研能力,運用科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探尋教學規律及有效的教育途徑和方法的一種科學實踐活動
⑸ 教師應具有什麼樣的能力結構
制定教學計劃,編寫教案,組織教學,與家庭、社會配合等方面;
2.
具備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語言應內具有科學性容、邏輯性和啟發性,並善於結合姿態、表情、手勢,使語言更具表現力;
3.
具備組織管理能力,表現在善於組織和管理班集體,對學生和班級日常工作良好地組織管理方面;
4.
具備自我調控能力,對於出現的新情況,教師能及時分析調整,使工作達到最優化的程度
教師的一般能力
1、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2、組織管理能力
3、處理教材的能力
4、課程開發的能力
5、了解學生的能力
6、理解他人以及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7、自我監控能力
(二)教師的教學能力
1、 技術側面
(1)專業性技能
(2)智謀技能
2、人格側面
(三)學術研究和教學研究能力
⑹ 教育學 一般認為,教師的能力結構包括什麼能力,教育的傳導能力,還有什麼能力
知識結復構方面應該做到專一、多廣制,即本專業知識和復合型知識的統一。
主要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
能力結構方面應該做到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相結合。
主要包括
(1)思維條理性、邏輯性;
(2)口頭表達能力;
(3)組織教學能力。
另一種觀點認為應該包括:
(1)信息的組織與轉化能力;
(2)信息的傳遞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非語言表達能力);
(3)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的能力;
(4)接受信息的能力。
還有觀點認為應該包括:
(1)認識能力(思維的邏輯性、思維的創造性);
(2)設計能力;
(3)傳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非語言表達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4)組織能力;
(5)交往能力。
第四種觀點認為應該包括:
(1)基礎能力(智慧能力、表達能力、審美能力);
(2)職業能力(教育能力、班級管理能力、教學能力);
(3)自我完善能力;
(4)自學能力(擴展能力、處理人際關系能力)。
第五種觀點認為應該包括:
(1)基礎能力(心理教育能力、人際交際能力、組織協調能力);
(2)專業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監控能力);
(3)擴展能力(終身學習能力、教研能力、媒體整合能力);
(4)創新能力。
希望能幫到您
⑺ 簡述教師的能力結構
能力結構方面應該做到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相結合。
主要包括
(1)思維條理性版、邏輯性;
(2)口權頭表達能力;
(3)組織教學能力。
另一種觀點認為應該包括:
(1)信息的組織與轉化能力;
(2)信息的傳遞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非語言表達能力);
(3)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的能力;
(4)接受信息的能力。
還有觀點認為應該包括:
(1)認識能力(思維的邏輯性、思維的創造性);
(2)設計能力;
(3)傳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非語言表達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4)組織能力;
(5)交往能力。
第四種觀點認為應該包括:
(1)基礎能力(智慧能力、表達能力、審美能力);
(2)職業能力(教育能力、班級管理能力、教學能力);
(3)自我完善能力;
(4)自學能力(擴展能力、處理人際關系能力)。
第五種觀點認為應該包括:
(1)基礎能力(心理教育能力、人際交際能力、組織協調能力);
(2)專業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監控能力);
(3)擴展能力(終身學習能力、教研能力、媒體整合能力);
(4)創新能力。
⑻ 教師應具備怎樣的能力結構
(一)教師的一般能力
1、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2、組織管理能力
3、處理教材的能版力
4、課程開發的權能力
5、了解學生的能力
6、理解他人以及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7、自我監控能力
(二)教師的教學能力
1、 技術側面
(1)專業性技能
(2)智謀技能
2、人格側面
(三)學術研究和教學研究能力
⑼ 教師應具有什麼樣的能力結構
制定教學計劃,編寫教案,組織教學,與家庭、社會配合等方面;
2.
具備語言表達專能力,教師語言應具有科學性、邏屬輯性和啟發性,並善於結合姿態、表情、手勢,使語言更具表現力;
3.
具備組織管理能力,表現在善於組織和管理班集體,對學生和班級日常工作良好地組織管理方面;
4.
具備自我調控能力,對於出現的新情況,教師能及時分析調整,使工作達到最優化的程度
教師的一般能力
1、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2、組織管理能力
3、處理教材的能力
4、課程開發的能力
5、了解學生的能力
6、理解他人以及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7、自我監控能力
(二)教師的教學能力
1、 技術側面
(1)專業性技能
(2)智謀技能
2、人格側面
(三)學術研究和教學研究能力
⑽ 教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結構
1.教學認知能力
2.教學操作能力
3.教學監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