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出師表優秀教學設計

出師表優秀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2-20 07:09:45

1. 求《陳情表》優秀教案!(內容簡練,重難點突出,板書設計構思新穎)謝謝!

教學目標 :
1 ,熟讀全文,掌握文中出現的重要的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
2 ,鑒賞本文融情於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3 ,深入體會文章凄切婉轉的陳情技巧.
教學重點: 重要的古漢語語詞知識
教學難點 : 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教讀方法設計: 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強的傳世名作,宜採取多種方法反復誦讀;對難於理解的段落,可以採取研究性學習策略,提供相關研究資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在自學和討論中獲取新知.
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系統
教學時數: 3 課時
課前預習:
1 ,通讀全文,藉助工具書解決文中生字詞音義問題;
2 ,初步了解所表達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 ,溫習第一冊第四單元的幾篇文章,體會燭之武,鄒忌,觸龍的勸說技巧,並和同學討論李密陳情的婉曲方式.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熟悉課文,掌握古漢語語詞知識,理清課文思路.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傳誦千古的絕妙好文,它陳情懇切,言辭婉轉;它情理兼備,誠款感人;它緣情揮灑,流暢自然,這就是晉代文學家李密的名作《陳情表》,(投影《出師表 — 李密 》,學生會以為老師錯了,教師解釋)《出師表》是諸葛亮的作品,"出師一表真名世",初中學過的諸葛亮的這篇文章的確是名世,傳世之作.(屏幕隱去"出師"二字,僅留"表"字)"表"是一種文體,是古代奏章的一種,一般以向皇帝陳情為內容.《出師表》就是諸葛亮向蜀漢後主劉禪陳情的奏章."出師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載誰堪伯仲間"意思是"千年以來誰可以和他相比呢 "我不敢舉哪個名人去和諸葛亮比較,但就在諸葛亮之後不足一百年的晉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師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陳情表》.(投影顯示"陳情"二字)
二,整體感知課文:
1 ,四位學生分讀全文.讀後大屏幕顯示易讀錯字音.
終鮮( xi僴 ) 兄弟 期功強( qi僴g ) 近 常在床蓐( r /font> ) 猥( w噄 )以微賤 豈敢盤桓( hu俷 ) 庶劉僥( ji僶 )幸
2 ,全體學生高聲自由朗讀全文.
3 ,結合"表"的文體特徵,提問:
1 )是誰陳情

學生回答後,投影:
李密( 224 - 287 ),西晉犍為武陽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時師事著名學者譙周,以學問文章著名於世.曾出仕蜀漢擔任尚書郎,屢次出使東吳,很有才辯.晉武帝征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辭不應征.
2 )向誰陳情
晉武帝.(投影)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建國初年,為籠絡人心,對蜀漢士族採取懷柔政策,徵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
3 )陳什麼情
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能應征,請求辭官終養祖母的衷情.
4 ,李密怎樣才能說服晉武帝呢 (引同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李密要想說服晉武帝,是應該先曉之以真情呢,還是喻之以大義 是的,李密先自訴家庭的悲慘境況,讓晉武帝一開始就落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凄苦悲涼的氛圍之中.
三,分析課文(一)
1 ,齊讀第一段.
2 ,由一組學生找出重要的實詞,虛詞,並連同詞義大聲讀出.
3 ,教師和兩名學生共同口譯本段文字.
4 ,文章一開始,作者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凶."該句在全
段中起到什麼作用 (學生回答:總攝作用)它總提了哪幾個
方面 (學生討論,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師提供參考答案,投影逐條顯示)
第一:半歲喪父,四歲母嫁,祖母撫養;
第二:年幼多病,九歲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兩輩單傳,內外無親,形影相弔;
第四:祖母年邁,夙嬰疾病,卧床不起.
5 ,學生對照投影試背第一段.
四,結束語:
僅僅有第一段的悲苦說辭,能夠打動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嗎 晉武帝會不會認為這是他為保留名節堅辭不仕的托辭呢 這個問題對於李密來說至關重要 , 這關繫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樣陳述的,我們下一節課再賞讀《陳情表》的其他章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繼續積累古漢語語詞知識;賞析李密婉曲的言辭技巧;鑒賞融情於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
一,教師背誦第一段前兩句,引導學生齊誦全段.
二,導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別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訴說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晉武帝的同情了.但問題在於晉武帝建立新晉,招攬人才,收買人心,"我徵召你
一個李密,你就照顧祖母,辭不應征,你不是存心不給我個面子嗎 我看你還咋說 "我們首先看新晉對李密的態度.
三,分析課文(二)
1 ,學生齊讀第二段.
2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新晉對蜀漢舊臣李密的起用 李密又是如何應對的 (學生回答,教師分條投影)
3 ,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的態度堅決呢,還是他的哀婉陳情 (詞意凄惻婉轉,恭謹虔誠,外表象是俯首乞憐,令人同情.實質是態度堅決,還是不去應征.)
4 ,情以動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僅僅想用情來打動晉武帝的話,也許晉武帝會稍動惻隱之心,而這種惻隱之心很快就會從搞政治的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心中溜走.你盡孝但不能不盡忠啊 自古說"忠孝不能兩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陳情的第二手就是(稍頓,待學生說出"曉之以理"後)"喻之以
孝道之大義",(為什麼李密從"孝"的角度來說理呢 )因為晉武帝治國標榜的是"以孝治天下".下面同學們針對我提出的幾個問題研究,討論並作出解答.(投影問題,逐條解決)
1 )默讀並口頭通譯第三段;
2 )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 他是怎麼為自己辯解的 (矜守名節.古代崇尚一種觀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晉文人名士最重氣節.晉武帝同樣怕李密也是矜守名節.本圖宦達→至微至陋→過蒙拔擢→豈敢盤桓)
3 )本段文勢有三轉,表示轉換的字眼是什麼 (伏惟,且,但)文意的重點落在哪裡 (區區不能廢遠)
4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中"是"指代上文的什麼內容 (指代"但以劉日薄西山……更相為命")
5 )本段討歡心,訴悲苦,求諒解,表心志,極盡陳情之能事,請結合本段文字具體分析.
5 ,教師范讀第四段.
6 ,教師串講:(可以參照教學用書中黃岳洲先生的賞析文字,主要是給學生提供鑒賞的範例)
7 ,經過李密的一番婉曲凄切的陳情,晉武帝覽表之後會有怎樣的反應呢 (學生閱讀課後練習中《古文觀止》的評語)
四,師生討論總結四段文字的主要內容:(投影逐條顯示)
第一段:自訴家境困頓多舛,祖孫更相為命之狀;
第二段:明寫感激朝廷之情,實訴屢不奉詔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義,明降臣之不矜名節;
第四段;解決忠孝兩全矛盾,提出願乞終養請求.
五,背誦全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整理本課的語言知識.
教學過程 :
一,分組背誦全文.
二,分析藝術特色:
1 ,感情真摯,融情於事;(從本文的實際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達的幾種情感 ,體會抒情和敘事的結合:"情為文之經,事為文之緯")
2 ,文脈暢達,照應聯通;(本文前後照應的句子很多,教師可舉出若干例,讓學生回答)
3 ,駢散結合,音韻和諧;(簡介駢體文特點)
4 ,陳辭婉曲,屈伸適宜.(可聯系高一第一單元幾篇文章,探討陳情,諷諫,勸說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題發揮,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陳利弊,曲徑通幽等等)
三,總結本課古漢語語詞,文化知識:
1 ,一詞多義:(略)
2 ,古今異義:至於,成立,告訴,不許,希冀,辛苦
3 ,通假現象:閔,零丁,蓐
4 ,成語: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皇天後土
5 ,修辭方式:比喻,婉曲,對偶
6 ,文化知識: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四,口語訓練:學生設置情境,稍微思考後由學生作答.主要考察婉曲的言辭技巧.(例如:一學生家長因家庭經濟拮據,
讓成績較好的兒子退學,親人勸說無效.假設你是班主任,你到家勸說,怎樣說服家長 )
五,討論:
結合課後練習五,談談對傳統孝道的看法.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往正確的立場,觀點深入探討.
六,結束本文學習.
附:
1 ,談談孝道
作者:任繼愈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兩大基本傳統道德行為准則之一,另一個基本傳統道德行為准則是忠.幾千年來,把忠孝視為天性,甚至作為區別人與禽獸的標志.忠孝是聖人提出的,卻不是聖人想出來的.它是中國古代長期社會實踐的歷史產物.
從秦漢開始,中國就建立了多民族統一的大國,建成它並維護它要有兩條保證.第一條,要保持對廣土眾民的大國高度集權的有效統治;第二條,要使生活在最基層的個體農民,安居樂業,從事生產.高度集中的政權與極端分散的農民雙方要互相配合,減少對立,在統一的國家協調下,才能從事大規模跨地區的工程建設,文化建設,防止內戰,抵禦外患,救災防災.個體農民從中受到實惠,則天下太平.
農業生產是中國古代社會根據自然環境的合理選擇.家庭是中國古代一家一戶的基層生產組織,從而構成社會的基本細胞.小農生產的家庭對國家有納稅的義務,國家有保護小農的責任.
"國"與"家"的關系協調得好,則天下治,反之則亂.保證實現國家,君主有效統治的最高原則是"忠";鞏固基層社會秩序,增加鄉黨鄰里和睦,父子孝慈的最高原則是"孝".相傳古代聖王多是造福氏族的領袖.國家組織被看作氏族組織的擴大.中國古代社會最基本細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經》中的《孝經》把孝當作天經地義的最高准則.後來北宋的張載作《西銘》,在《孝經》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融忠,孝為一體,從哲學本體論的高度,把倫理學,政治學,心性論,本體論組成一個完整的孝的思想體系.這種高度抽象概括意義的孝,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價值觀的共識,幾千年來起了積極作用,功不可沒.
"五四"以來,有些學者沒有歷史地對待孝這一社會現象和行為,出於反對封建思想的目的,把孝說成罪惡之源,是不對的,因為它不符合歷史實際.
孝道是古代社會歷史的產物,不能看作是古代聖人想出來專門限制家庭子女的桎梏,當然也不是天經地義,永恆不變的.
古代農業社會,政府重農,把農民固定在土地上,安土重遷,所以有"父母在不遠游"的古訓;古代職業世襲,有"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訓條.古人生活於家庭之內,子女對父母要"晨昏定省".古代父母與子女不是平等的地位,片面義務,所以"天下無不是父母".古代婚姻不考慮子女雙方的感情因素,只憑父母之命即可組成婚配.
進入現代社會,中國社會結構正在轉型過程中.社會老齡化現象對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課題.我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出現大量獨生子女.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新型家庭一對夫婦要照顧雙方的兩對父母.傳統觀念規定的某些孝道行為規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難以照辦.當前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無論父母或子女,家庭仍然起著安全港灣的作用.
今天對孝道的理解和詮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把幾千年來以家庭為基地培育起來的,深入到千家萬戶的傳統觀念,從理論到實踐進行再認識.這一課題關系社會治亂,更關繫到民族興衰.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時日,深入研究,必有豐厚的成績.
晉對李 陳情 李對晉
察臣 供養無主 辭不赴命
舉臣
拜臣 具以表聞 辭不就職
除臣
責臣 劉病日篤
告訴不許 進退兩難

2. 出師表優秀教案

給你個網址,裡面有很多 去參考一下
http://www.eku.cc/xklist.asp?xid=204&cid=5&km=yw&zy=ja

教學設想

《出師表》是一篇上書言事的應用文,也是實用性很強的議論文。其中關於修明政治所作的闡述,對後世很有借鑒意義。這篇文章的寫作風格卻又與我們通常所理解的應用文迥異,作者以懇切的言辭,表達了真摯厚重的感情。多數學生是喜歡這篇課文的。除文中少數語句必須由教師解釋外,絕大部分語句可以讓學生對照註解,相互啟發,自行弄清大意。但文章內容上的重點到底是什麼,學生往往把握不住;對於諸葛亮是怎樣突出他的論述重點的,學生更難以體會得深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課文的重點、難點化成若干足以啟迪學生思維的問題,並把這些問題按合理的順序編排,進而把學生的閱讀思考活動導向深人。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諸葛亮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顧茅廬…『火燒赤壁」「六齣祁山」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諸葛亮的文才韜略令人傾倒。他撰寫的《出師表》是漢末以來的傑作,文章質朴誠摯,志盡文暢,為後人所敬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傑作。

二、釋題,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1.「表」這種文體的一般內容和作用。

明確:「表』』的一般內容是議論和敘事,往往帶有抒情色彩。它是古代奏議的一種,常用於向君主陳說作者對國家大事的意見、建議等。

2.「出師表」該如何理解呢?

明確:在出師前對國家大事的意見、建議。

3.本文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寫的?

明確:寫於蜀漢建興五年蜀漢第一次出師伐魏之前,當時蜀漢已從猶亭戰役的慘敗中恢復過來,既與吳國通好,又平定了南方叛亂,所以諸葛亮決定北上伐魏。

4.諸葛亮寫作本文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希望國內政治修明,有一個穩定的後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計劃得以實現。

三、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

要求:學生認真聽讀,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兩遍。

要求:讀准字音,盡量讀好句中的停頓。

3.正音。

崩殂(cú) 侍(shì)衛 陟(zhì)罰臧否(zàngpǐ)

郭攸(yōu)之 費棉(yī) 以遺(wèi)陛下

裨(bì)補闕(quē)漏 性行淑均(xìngxíngshūjūn)

行(háng)陣和睦傾頹(qīngtuí)苟(gǒu)全

猥(wěi)夙(sù)夜庶竭駑鈍(shùjiénǔdùn)

斟酌(zhēnzhuó)以彰(zhāng)其咎(jiù)

咨諏(zōu)遺詔(yízhào)

4.朗讀課後練習一中列出的長句子。

方法:讀讀,議議,請學生說說每句話的大意。

5.齊讀課文。

要求:讀准字音,注意句中停頓,盡量讀得流利。

四、請在課文中摘引原句,說說諸葛亮對國家大事提出了哪些意見和建議

明確:1.宜開張聖聽。

2.昭平明之理。

3.宮中之事,悉以咨之。

4.營中之事,悉以咨之。

5.親賢臣,遠小人。

6.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五、請把這六條意見進一步綜合歸納,思考:諸葛亮是從哪幾個方面提出建議的?其中最關鍵的是哪一條?為什麼?

明確:四個方面的建議:1.廣開言路;2.賞罰公平;3.親賢遠佞;4.勵精圖治。其中最關鍵的是親賢遠佞。因為劉禪是個昏君,容易受壞人蠱惑,如不親賢遠佞,就會出現「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偏私,使內外異法」等情況,再好的方針、政策也不能貫徹執行。而「親賢」更重要。「開張聖聽」,對賢臣「親之信之」,要「咨諏善道,察納雅言」等,都是開導劉禪要「親賢」。

六、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對照書上注釋,試著口譯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本文是諸葛亮為北上伐曹而給劉禪上的奏疏。論理應當首先提出興兵北伐的請求,接著說明理由以及此次北伐的戰略計劃等內容。但本文只在第七、八兩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其餘內容都與北伐無直接關系,而只是對劉禪提出勸告和建議,這是不是文不對題?為什麼?

明確:這絕不是文不對題,而是因為諸葛亮此次上表雖然是為了請命出征,但主要意圖卻在於勸諫劉禪「內修政理」,並向他提出有關的建議。根據史料,我們知道,劉禪一貫平庸無能,朝政事無巨細,都由諸葛亮負責處理。此次諸葛亮出師北伐,勢難匡誤救失,對國內政局是很憂慮的,因此他只有提出建議並薦人自代。這正是針對蜀國當時朝廷形勢而定的。

二、以上我們分析出的這些建議都是在文中第1、2、3、4、5、8這幾段中陳述的,那麼,6、7段在文中有什麼作用呢?

1.朗讀第6、7段。

2.學生口頭翻譯第6、7段。

3.討論第6、7段的大意。

(1)第6段是追懷先帝知遇之恩,概括寫自己不顧危難,二十多年來以效忠先帝為己任。

(2)第7段側重寫先帝託孤後,五年來自己竭忠盡慮地具體謀劃。

4.明確作用:這兩段的作用在於說明此次出師伐魏乃秉承先帝遺志、事在必行之舉,同時也是「我」竭盡忠誠,責無旁貸的職分。

三、再次朗讀第6、7段。思考:這兩段和全文關系是怎樣的?即出師伐魏與修明政治的關系是怎樣的?

明確:

1.從本文寫作的背景來看,「修明政治」是早在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提出的一整套戰略中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現在重新提出,目的在於為出師伐魏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使北伐無後顧之憂,所以關系是十分密切的。

2.作為議論文來看,出師伐魏事在必行,正是叮囑後主修明政治的論據。正因為諸葛亮必須出師進駐漢中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所以不能不切囑後主好自為之,不能不把斟酌的損益、進盡忠言的重任委之於攸之、棉、允。

3.從表達方式上看,六、七兩段可以說突出地體現了「表以陳情」的特點。《三國志,諸葛亮傳》把這份上書原稱為「疏」,《昭明文選》始定名為「出師表」,大概正是充分注意到它在表達上的特色。以陳情的方式敘自己報效先帝的衷曲,不僅增強了感染力,也大大加重了所提建議的分量:修明政治這件大事可是關系重大得很啊!不能不靠你後主「自謀」啦!千萬不可有負先帝啊!不盡之意盡在其中。

四、第6、7段沒有直接談修明政治的問題,但卻有力地服務於這一中心,那麼請找一找,還有哪些話也起到類似的作用?

明確:第1段開頭兩句。第一句起首以先帝創業立言,喚起劉禪對自身所負重任的重視,接下來講形勢嚴重,說明修明政治的必要性。第二句講幸賴先帝善於用人,還有一批忠臣志土,說明修明政治尚具備有利條件。從表達上看,語意凝重,定下全文基調。

五、諸葛亮是在向劉禪提建議,但文中提到「陛下』』不過七次,而提到「先帝」卻有十三次之多,這是為什麼?

明確:不難看出,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為依據,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說出,既不失人臣之禮,更無教訓人主之嫌,使劉禪聽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體;同時也表明他本人處處念及先帝之遺德、遺訓,時時不忘先帝之殊遇重託,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跡,又容易以情打動劉禪。文中雖然明提陛下只有七次,但暗提陛下尚有五處(即「誠宜開張聖聽」之前,「宣付有司』』之前、兩次「悉以咨之』』之前、「則責攸之」之前),實際共十一處,或表忠誠,或表心願,或提具體建議,表明諸葛亮處處為劉禪著想,使再昏庸的皇帝也不能無動於衷了。

總之,「受恩感激,,(『報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貫穿全篇,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劉備父子的無限忠誠。

六、綜合全文,概括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1.中心思想:指導學生自己歸納,教師進行抽查。

2.寫作特點:本文主要特點是議論、敘述、抒情相結合,這種把真摯感情融於議論、敘事之中的表現手法值得借鑒。

七、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小作文:從《隆中對》和《出師表》看諸葛亮的政治才能。

閱讀全文

與出師表優秀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