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烏鎮教案

烏鎮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19 20:22:56

❶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有哪些

截止2015年2月,國家旅遊局共確定了212家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AAAAA級為中國旅遊景區最高等級,代表著中國世界級精品的旅遊風景區等級。

國家旅遊景區分5個等級,AAAAA是最高級別,最低級別是A。要獲得AAAAA級,需要在旅遊交通、游覽、安全性、衛生條件、經營管理、自然資源和空氣質量等多個方面滿足質量許可。


國內共有212家旅遊景點被評為了國家AAAAA級景區,其分布如下:

雲南 (6個)

昆明石林風景區、麗江玉龍雪山景區、麗江古城景區、大理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

北京(7個)

故宮博物院、天壇公園、頤和園、八達嶺-慕田峪長城旅遊區、明十三陵景區(神路-定陵-長陵-昭陵)、恭王府景區、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鳥巢-水立方-中國科技館-國家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天津(2個)

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天津薊縣盤山風景名勝區

河北(6個)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普陀宗乘-須彌福壽-普寧寺-普佑寺)、河北省唐山市清東陵景區、保定安新白洋淀景區(文化苑-大觀園-鴛鴦島-元妃荷園-嘎子印象-漁人樂園)

保定淶水縣野三坡景區(百里峽-白草畔-魚谷洞-龍門天關)、石家莊平山縣西柏坡景區、河北省邯鄲市媧皇宮景區

山西(6個)

晉中喬家大院文化園區、晉中平遙古城景區、大同雲岡石窟、忻州五台山風景名勝區、晉城陽城縣皇城相府生態文化旅遊區、晉中市介休市綿山風景名勝區

內蒙古(2個)

鄂爾多斯達拉特旗響沙灣旅遊景區、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旅遊區

遼寧(4個)

沈陽植物園、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老虎灘極地館、大連金石灘景區(地質公園-發現王國-蠟像館-文化博覽廣場)、遼寧本溪市本溪水洞景區

吉林(5個)

長白山景區、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長春凈月潭景區、吉林省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遊區、吉林長春市長影世紀城旅遊區

黑龍江(5個)

哈爾濱太陽島景區、黑河五大連池景區、牡丹江寧安市鏡泊湖景區、伊春市湯旺河林海奇石景區、黑龍江漠河北極村旅遊區

上海3個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野生動物園、上海科技館

江蘇20個

蘇州園林(拙政園-留園-虎丘)、蘇州崑山周庄古鎮景區、南京鍾山-中山陵風景名勝區(明孝陵-音樂台-靈谷寺-梅花山-紫金山天文台)、中央電視台無錫影視基地三國水滸城景區無錫靈山大佛景區、無錫黿頭渚景區、蘇州吳江同里古鎮景區、南京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江南貢院-白鷺洲-中華門-瞻園-王謝故居)、常州環球恐龍城景區(中華恐龍園-恐龍谷溫泉-恐龍城大劇場)、常州溧陽天目湖旅遊度假區(天目湖、南山竹海、御水溫泉)、揚州瘦西湖風景區、南通市濠河風景區、泰州姜堰區溱湖國家濕地公園、蘇州市金雞湖國家商務旅遊示範區鎮江三山風景名勝區(金山-北固山-焦山)、蘇州吳中太湖旅遊區(旺山-穹窿山-東山)、蘇州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旅遊區、鎮江句容茅山景區、江蘇省淮安市周恩來故里旅遊景區、江蘇省鹽城市大豐中華麋鹿園景區

浙江14個

杭州西湖風景區、衢州市開化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舟山普陀山風景區、杭州淳安千島湖風景區、嘉興桐鄉烏鎮古鎮、寧波奉化溪口-滕頭旅遊景區、金華東陽橫店影視城景區、嘉興南湖旅遊區、杭州西溪濕地旅遊區、溫州樂清市雁盪山風景區、紹興市魯迅故里-沈園景區、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景區、浙江省台州市神仙居景區、湖州市南潯古鎮景區

安徽9個

黃山市黃山風景區、黃山市古徽州文化旅遊區、池州青陽縣九華山風景區、安徽省合肥市三河古鎮景區、安慶潛山縣天柱山風景區、黃山市黟縣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六安市金寨縣天堂寨風景區、宣城市績溪縣龍川景區、阜陽八里河風景區

福建9個

廈門鼓浪嶼風景名勝區、南平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三明泰寧風景旅遊區、福建土樓(永定·南靖)旅遊景區、寧德屏南(白水洋·鴛鴦溪)旅遊景區、寧德市福鼎太姥山旅遊區、泉州市清源山風景名勝區、福建省龍岩市古田旅遊區、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景區

江西8個

九江廬山風景名勝區、吉安井岡山風景旅遊區、上饒三清山旅遊景區、鷹潭市貴溪龍虎山風景名勝區、上饒婺源縣江灣景區、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旅遊區、江西省瑞金市共和國搖籃旅遊區

山東9個

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趵突泉-大明湖-五龍潭-環城公園-黑虎泉)、泰安泰山景區、煙台蓬萊閣-三仙山-八仙過海旅遊區、濟寧曲阜明故城三孔旅遊區、青島嶗山旅遊風景區、威海劉公島景區、煙台龍口南山景區、棗庄台兒庄古城景區、山東沂蒙山旅遊區

河南11個

鄭州登封嵩山少林景區、河南省駐馬店市嵖岈山旅遊景區、洛陽龍門石窟景區、焦作(雲台山-神農山-青天河)風景區、安陽殷墟景區、洛陽嵩縣白雲山景區、開封清明上河園景區、平頂山魯山縣堯山-中原大佛景區、洛陽欒川縣老君山-雞冠洞旅遊區、洛陽新安縣龍潭大峽谷景區、南陽市西峽伏牛山老界嶺恐龍遺址園旅遊區

湖北10個

武漢黃鶴樓公園、宜昌三峽大壩旅遊區、宜昌三峽人家風景區、十堰丹江口市武當山風景區、恩施州巴東神龍溪纖夫文化旅遊區、神農架生態旅遊區、宜昌長陽縣清江畫廊景區、中國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大峽谷景區、武漢市黃陂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

湖南7個

張家界武陵源-天門山旅遊區、衡陽南嶽衡山旅遊區、湘潭韶山旅遊區、岳陽岳陽樓-君山景區、長沙嶽麓山-橘子洲景區、長沙花明樓景區、湖南省郴州市東江湖旅遊區

廣東11個

廣州長隆旅遊度假區、深圳華僑城旅遊度假區、廣州白雲山風景區

梅州梅縣區雁南飛茶田景區、深圳觀瀾湖休閑旅遊區、清遠連州地下河旅遊景區、韶關仁化丹霞山景區、佛山西樵山景區、惠州市羅浮山景區、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大角灣海上絲路旅遊區、佛山市長鹿旅遊休博園

廣西4個

桂林灕江風景區、桂林興安縣樂滿地度假世界、桂林獨秀峰·靖江王城景區、南寧市青秀山旅遊區

海南5個

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三亞南山大小洞天旅遊區、保亭縣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陵水縣分界洲島旅遊區、保亭縣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

重慶7個

大足石刻景區、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武隆喀斯特旅遊區(天生三橋-仙女山-芙蓉洞)、酉陽桃花源景區、萬盛黑山谷景區、南川金佛山-神龍峽風景區、重慶市江津四面山景區

四川10個

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綿陽北川羌城旅遊區(中國羌城-老縣城地震遺址-「5·12」特大地震紀念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北川新縣城-吉娜羌寨)、樂山峨眉山景區、樂山樂山大佛風景區、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景區、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黃龍風景名勝區、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特別旅遊區(震中映秀-水磨古鎮-三江生態旅遊區)、閬中市閬中古城旅遊區景區、廣安市鄧小平故里旅遊區、廣元市劍門蜀道劍門關旅遊區

貴州4個

安順黃果樹瀑布景區、安順龍宮景區畢節百里杜鵑景區、貴州省黔南州荔波樟江景區

西藏2個

拉薩布達拉宮景區、拉薩大昭寺景區

陝西7個

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西安華清池景區、延安黃陵縣黃帝陵景區、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渭南華陰市華山景區、陝西省商洛市金絲峽景區、寶雞市法門寺佛文化景區

甘肅4個

嘉峪關文物景區、平涼崆峒山風景名勝區、天水麥積山景區、甘肅省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

寧夏4個

石嘴山平羅縣沙湖旅遊景區、中衛沙坡頭旅遊景區、銀川鎮北堡西部影視城、寧夏銀川靈武水洞溝旅遊區

青海2個

青海湖景區、西寧市湟中縣塔爾寺景區

新疆9個

昌吉州阜康市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吐魯番葡萄溝風景區、喀什地區澤普縣金湖楊景區、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喀納斯景區、伊犁地區新源縣那拉提旅遊風景區、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可可托海景區、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天山大峽、博斯騰湖景區、新疆自治區喀什地區喀什噶爾老城景區

❷ 實習幼師怎樣上好第一節課

「我在只有一個班的幼兒園上課!第一次踩風琴,手腳不協調,比開車還難。」
「一間平房,就是一個村幼兒園。大、中、小班的孩子混合成一個班。」
「她們都是一人包班,輔導大班作業時,讓中班的孩子看書,讓小班的孩子折紙。輔導完大班,再依次輔導中班、小班,真的很辛苦。」
「下午的點心,是老師自己為孩子燒的。所有的衛生工作、保教工作都是老師一個人完成的。」 「和她們相比,我們真是掉在蜜缸里。一個班,兩教一保,二、三十個孩子,教玩具樣樣齊全,各種活動室應有盡有。」
「這里的孩子很懂事,我看到一個孩子下課時主動拿掃把把地上的臟東西掃進簸箕,另一個孩子去幫助他將垃圾倒在垃圾桶里。」
「這里的孩子上學很遠,他們老師說一般都是爺爺奶奶接送,每天踩著三輪車,從家到幼兒園需要40多分鍾,現在天冷了,真的挺辛苦。而梧桐鎮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坐在溫暖的汽車里上幼兒園。」
「今天的半日活動帶班體驗,我們的收獲太大了,我今後一定要倍加珍惜工作,向在農村工作的老師學習,勤奮工作。」
……
幾個新老師激動地討論著在村點幼兒園半日帶班活動的深切感受。11月18日,國藝幼兒園、豐子愷藝術幼兒園的4位新教師徐楠、徐水花、詹麗麗、阮亞紅走進烏鎮民合的浙月村、新翁村和雙塔村三個村點幼兒園體驗農村教師的日常工作。組織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讓新教師在體驗農村幼教工作艱苦的同時,學習農村教師敬業愛崗、不畏艱苦、無私奉獻的精神。幾位新教師認真組織了晨間鍛煉、集體教學和游戲活動,大班語言《苯耗子的故事》、《戰勝大灰狼》,大班美術《可愛的貓》,中班科學《小猴做鞋》,小班語言《蝸牛的家》、小班科學《落葉回家》等八個集體教學,為孩子們送去了新鮮、有趣的活動,從一開始的拘束到告別時的戀戀不舍,一張張純真、可愛的小臉上寫滿了快樂和憧憬——這種美好猶如冬日裡的暖陽,溫暖著冬寒料峭中的我們,是感動?是激動?每一顆心都是滾燙滾燙的。
「我們的老師,從來不會想到要請假,即使是小產,也是星期天去醫院,星期一照樣來上班。一方面一人包班沒辦法,另一方面我們的老師真的很敬業、很辛苦!」園長盛培英老師這樣跟我們說,樸素的話語令人感動。10多年、20多年默默無聞地堅守在農村的老師們,真誠地向你們致敬!在全社會呼喚教育公平的今天,我們期盼農村學前教育備受關注,迎接更美好的春天!

❸ 貴州的「世外桃源」青岩鎮有什麼特色之處呢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刻畫出了一個完美的世外桃源,也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嚮往。尤其是在現如今生活和工作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都想像著自己可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厭倦了鋼筋混凝土的城市和三點一線的生活,每到節假日,便會向著田園鄉村進發,尋找遠離世俗的一絲清凈,而古鎮旅遊業就是從這個時期火了起來。


在雁回看來,享受清凈、享受旅行還是到這些遊客少而且還原歷史度高的景區中來,在這其中才可以真正地享受到旅行的意義。

❹ 什麼是美 教案

你參考吧

目標:理解作者所寫的橋之美;與中國石拱橋比較,感受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理解一些難句的情味。

課時:兩課時(課內指導一課時,課外自讀鞏固一課時)

第一課時(課內指導)步驟:

○導入

○簡介作者:吳冠中1919年生,中國現代畫家。

○在早讀課讀過書的基礎上,快速閱讀課文,(或看播放有關畫面)思考:在作者看來, 「橋」美在何處?你對此有什麼感想,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提示:這篇課文以畫家的標准和眼光,發掘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美術工作者以獨到的視角,引領我們用「另一種眼光」去看我們此前雖感覺到美好而說不出好在何處的景物,這些景物在此時煥發出新的靈性與生命力。

畫家眼中的橋有什麼特殊的美感呢? 學生先思考或回答,教師再明確指導:

概括地說,是橋在不同環境中,起著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

第一個例子,是寫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的特別感受。厚厚實實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第二個例子,是寫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的動人景緻。細弱的柳枝拂著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里有形體上的強與弱、輕與重之分,有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變(柳枝年年發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之別,種種不同,歸結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美的類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諧統一,可能就在於橋有著經過精心設計的輪廓吧。

第三個例子,是寫長橋之美。長橋一般建在比較寬闊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單調感。同時,如前所說,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出現在蒼茫水面上的長橋,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

第四個例子寫的是形式比較獨特的橋——風雨橋,作者沒有明言橋所起的作用,不過,我們不妨做一些揣測。如,從作者說風雨橋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畫中點綴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結合我們欣賞國畫的經驗,可以想像得到,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閑、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峰、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在以上四個例子中,橋或為主體,或為陪襯,或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但都與周圍景物成為和諧的一體,共同構成入畫的景緻。

隨後,作者比較概括地寫橋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聯系形象的重疊與交錯。這是對作者眼裡的「橋之美」的進一步補足。文章以《清明上河圖》里的「虹橋」及鄉間小橋為例,指出通過橋能構成豐富的畫面。此後作者宕開一筆,開始結合具體實例談橋與周圍景物要互相襯托、呼應的問題,作者是所舉實例基本上持否定態度。

○引導學生體味下列句子的情味。

1.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賞析:其實,葦叢不會「發悶」,也不會做「深呼吸」,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這表現了作者與周遭環境已融為一體。

2.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游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賞析:楊柳拂橋是江南常見的景色,作者將時間限定為楊柳剛剛返綠發芽的早春天氣,將橋限定為石橋,兩種景物之間的反差與對比,形成特殊的美感。 「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這里說「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是強調細柳與石橋構成的美景本身已夠動人,不再需要別的東西來烘託了。

3.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賞析:這句話的意思是,橋橫跨在水面上,與橋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錯;同時,橋的顏色與流水的顏色也相互映襯。橋與流水如一支樂曲一樣是一個整體。

4.田野無聲,畫家們愛於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彷彿孩子們尋找熱鬧。

賞析:橋的美就是對橋的存在的一種大聲宣告,橋的美也像樂曲一樣有著和諧的韻律,這吸引著畫家總是追尋著橋的身影。

○比較:《中國石拱橋》與本文的區別:中國石拱橋以准確的數據、例子等對中國石拱橋的特點進行了說明,是人對石拱橋有一個整體的了解;本文則用藝術家的眼光對橋的美進行了描寫和評價。

板書:橋在不同環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

例:1、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感受特別) 聯系形象的重疊與交錯

2、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景緻動人) 構成豐富畫面

3、長橋之美(富於創造力)

4、風雨橋(形式獨特)

第二課時(課外進行)

學生課外自讀全文,把優美的句子抄在筆記本上,把難懂的句子找出來,與同學討論或找老師課外輔導。

把生字詞注音解釋後抄在筆記本上。

【簡介】
《橋之美》是一篇美學小品,語言具有強烈的畫面感與抒情般的感染力。吳冠中先生將橋置於一個個構圖框中,發掘出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不同美學效果,給人一種新的審美視角。
課文由橋的詩境美引出橋在繪畫上的形式美,再將橋自身的結構美與它的構圖美作對比,肯定強調了橋之美美在構圖,美在它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美學作用。接著以詩意的語言具體描繪了不同的橋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諧優美地融合的幾幅畫面。得出結論:「凡是起到構成及聯系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

【詳介】
《橋之美》是一篇美學小品,作者敘述橋在不同環境中,起著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為了能讓普通讀者理解和接受這個觀念,文章從大家熟知的「小橋流水人家」這句詩人手,首先擺出一個看法:它「固然具有詩境之美,其實更具有繪畫的形式美」。接著以粗筆勾勒、大塊塗抹的方式迅速將小橋、流水、人家提煉成構圖所需要的塊、線、面,並把它們搭配、組合起來,構成畫面,強調了橋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後又大而言之,指出橋在江南水鄉和威尼斯同樣在構成當地特色美景上不可或缺。這段文字為讀者開辟了一個視角:可以完全從審美的角度來看橋,同時也為下文展開描述預設了心理准備。
課文隨後舉了四個例子,橋在外觀、材料與所處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圍的景物既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
第一個例子,是寫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的特別感受。厚厚實實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第二個例子,是寫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的動人景緻。細弱的柳枝拂著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里有形體上的強與弱、輕與重之分,有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變(柳枝年年發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之別,種種不同,歸結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美的類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諧統一,可能就在於橋有著經過精心設計的輪廓吧。第三個例子,是寫長橋之美。長橋一般建在比較寬闊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單調感。同時,如前所說,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出現在蒼茫水面上的長橋,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第四個例子寫的是形式比較獨特的橋——風雨橋,作者沒有明言橋所起的作用,不過,我們不妨做一些揣測。如,從作者說風雨橋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畫中點綴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結合我們欣賞國畫的經驗,可以想像得到,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閑、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峰、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在以上四個例子中,橋或為主體,或為陪襯,或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但都與周圍景物成為和諧的一體,共同構成入畫的景緻。
隨後,作者比較概括地寫橋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聯系形象的重疊與交錯。這是對作者眼裡的「橋之美」的進一步補足。文章以《清明上河圖》里的「虹橋」及鄉間小橋為例,指出通過橋能構成豐富的畫面。此後作者宕開一筆,開始結合具體實例談橋與周圍景物要互相襯托、呼應的問題,作者對所舉實例基本上持否定態度。

❺ 九年級語文復習教案語文版上

教學目的

1.通過課文學習,理解「散文形敬神不散」和象徵手法。

2.把握排比句和反問句。

重點難點

1 托物喻義散文的特點是重點之一。

2.象徵主義的寫作手法是重點之二。

3.難點是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問句。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讀准下面加點字的讀音。

大氈子(zhan1) 開墾(ken3)外殼(qiao4) 主宰(zai3)坦盪如砥(di3) 潛滋暗長(qian2) 無邊無垠(yin2)諸如(zhu1)倦怠(dai4)婆娑(suo1)懨懨欲睡(yan1)丫枝(ya1)暈圈(yun4)虯枝(qiu2)參天(can1)初融(rong2)秀頎(qi2)

2.解釋下列詞語。

(1)視野:視力所及的范圍。

(2)黃綠錯綜:黃土地和綠植被縱橫交叉在一起。

(3)妙手偶得:文學素養深的人偶然間所得到的。語出陸游詩「文

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4)無邊無垠:沒有地域的界限,廣闊無邊的意思。

(5)倔強:(性情)剛強不屈。

(6)縱橫決盪:縱橫馳聘,沖殺突擊。

(7)捕木:常綠喬木,木質堅實,是貴重的木材。

(8)秀頎:美而高。頎,高。

3.(1)粗讀課文,給文章分段,歸納段意及中心。

(2)思考課文預習提示。

二、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

茅盾(1896—1981)中國現代進步文化的先驅者,偉大的革命文學家、文化活動家、社會活動家和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原名沈德鴻,字雁冰,筆名茅盾。浙江桐鄉烏鎮人。1928年發表第一部小說(蝕),10月東渡日本與黨失去聯系,1930年回上海後和魯迅一起參加左聯、反擊國民黨文圍剿。抗戰期間在周恩來領導下從事抗日救亡工作,主編(文藝陣地)雜志。1940年到延安魯藝講學,後又到重慶、香港等地,堅持和平,反對內戰,反獨裁。1948年到達大連,後到北京參加政協會議並籌備第一次全國文代會,當選為中國文藝聯合會副主席。作協主席。建國後歷任文化部長,全國人大代表,歷屆全國政協常委、四屆、五屆副主席。1981年3月31比中共中央決定恢復他的黨籍。和魯迅、郭沫若一樣,茅盾是中國文壇上燦爛明星。為我國革命文藝和文化運動奠定了基礎。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鋪子〉〈風景談〉〈白楊禮贊〉等。

2.什麼是象徵手法?

在文藝創作中,象徵主義往往是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起的,但二者 又有區別:(1)比喻可以用於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狀,而象徵只用於表示有關人類的品質或人類組織的性質,而且也都從本質特徵上考慮。(2)一般的比喻,其喻體在全篇文章中不佔主要地位,它並不是文章的主要題材,如果這類喻體在文章中佔了主要地位就稱為象徵體了。這種手法也稱為象徵手法了,這是。個重要的區別標志,(3)比喻適用於各類文體,象徵一般只適用於抒情作品。

❻ 內蒙古六年級上綜合教育專題三 不同的語言 第七課大自然的傾訴教案

大自然的語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萌發、次第、翩然、孕育"四個雙音節詞,掌握它們的詞義;積累"銷聲匿跡、衰草連天、風雪載途、周而復始、草長鶯飛"五個短語,並學會運用。
2.了解物候知識,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
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並練習概括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3.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准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並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德育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志趣,培養他們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要點。
2.學習本文准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教學難點
1.理清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並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2.概括物候學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篩選提示性詞語,進行全面概括。

●教學方法
1.朗讀法。生動的說明易於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基於這一點,教師宜引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事理。
2.討論法、點撥法。
3.競賽激勵法。初中生有好勝心理,在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時,宜用此法,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
4.涵泳品味法。對語言的理解運用尤須如此。
5.延伸拓展法。擴展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物候知識,採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便於把課堂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教具准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篩選主要信息,整體把握文意;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局部說明順序,學習作者說明的技巧。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第三單元我們學習了五篇說明文,它們都屬於事物說明文。這個單元我們開始學習說明文的另一種類型,即事理說明文。今天我們學習《大自然的語言》。
設計(二)
語言,"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列寧語)。我們人類通過語言輸出信息,獲取信息,服務於學習、工作、生活,人類社會才得以生存和發展。同時,人類在生產、生活中不能沒有一個信息來源"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也有"語言"嗎?它告訴我們人類什麼?有什麼意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介紹"大自然的語言"的說明文《大自然的語言》。
設計(三)
多媒體顯示春、夏、秋、冬四幅美麗的圖畫。
春柳的飄逸,夏荷的裊娜,秋楓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詩如畫,各具風韻,這就是物候現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物候學知識的文章--《大自然的語言》。作者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竺可楨先生。(板書文題、作者)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多媒體顯示一年四季從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風景。聲屏顯示課文朗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師提示需要積累的詞語。
多媒體顯示:

3.學生讀課文兩遍,然後根據要求,快速准確地篩選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多媒體顯示閱讀要求如下:
(1)什麼叫物候?什麼叫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
學生分頭篩選信息,然後用課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請最先完成的同學舉手示意,教師為學生計時。歷時最短的十位同學決出之後,教師按照先後次序要求學生展示閱讀成果,最後選出歷時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學,授予他"閱讀小標兵"的稱號。
學生明確: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古代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利用物候來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叫物候學。
(2)物候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可以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上。
(3)緯度、經度、高下的差異和古今的差異。
(4)預報農時,安排播種日期;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採集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氣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學生閱讀有困難的大概是第(4)題。教師可提示學生注意一些標志性詞語,如"首先是為了......""此外還有......""對於......""還可以......""也可以......""為了......"。這些標志性詞語對信息的篩選、概括很有參考價值。
三、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選兩位同學劃分段落層次,理清全文思路,並板示,其餘同學評價。
明確: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麼叫物候和物候學。
第二部分(4~5段)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話概括介紹本文的說明順序。
如有不同見解,其餘同學可自由質疑或說出自己的理解。
明確:文章首先介紹物候學研究的對象,然後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學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接著談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後說明物候學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作總結發言:通常採用的說明順序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邏輯順序也就是事理順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現象到本質、由簡單到復雜。文章四部分內容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第一部分引出說明對象,第二部分對此作具體闡釋,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進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說明的基礎。全文採用邏輯順序,條理分明,介紹的物候學知識通俗易懂,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讀課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說明順序
1.學生齊讀6~10段
2.提問: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能否調整(或互換)?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
明確:不能調整。這四個因素是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緯度影響最大,經度次之,高下差異又次之,古今差異最次。另外,緯度和經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個因素是同一個地點的高下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最後一個則是時間因素,從空間方面到時間方面又是一種排列順序。對四個因素的解說由一個設問句引出,接下來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連接詞,使這一部分層次井然,條理清晰,易於接受。
五、布置作業
1.收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
2.閱讀下文,回答文後的問題。(教師以文字資料的形式提供給學生閱讀)
什麼是智力
什麼是智力?有人說,智力涵義包括聰穎、預見、速度,能同時應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義為學習、作判斷的能力和想像力。在現代文獻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維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還有人把智力表達得更簡潔,說智力是作猜測,是發現一些新的內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測"。對許多人來說,就是你不知怎麼辦時,無計可施時,慣常的做法不奏效時,所需要的創新能力。
那麼人的智力是否高於其他動物呢?這取決於腦的發達程度。腦只有外面那一層--大腦皮層--明顯地與形成"新的聯想"有關。而人的大腦皮層甚至比甜橙皮還薄,大約只有2毫米,僅相當於一枚一角硬幣的厚度。人的大腦皮層布滿了縐褶,但是如果把它剝離下來並將它展開,它的面積大約相當於4張列印紙。黑猩猩的大腦皮層只有1張列印紙那麼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麼大;老鼠的只有郵票那麼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動物的智力高很多。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採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


3.第二段運用的說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兩次用到"大約"一詞,這體現了選文語言的什麼特點?


5.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6.本文對"智力"作了五種解釋。請說出你最贊同其中的哪一種,結合實例說明為什麼。

參考答案:
1.智力
2.邏輯順序
3.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
4.准確性、嚴密性。
5.介紹了對智力的多種解釋;並通過人和動物大腦皮層的比較,說明人的智力比動物的智力高很多。
6.略。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准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學習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拓展延伸,轉化課堂所學的物候學知識。

[教學步驟]
一、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准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
1.賞讀文章第1、2兩段,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1)學生齊讀1、2段。
(2)教師用簡潔的語言重新擬一個開頭,要求學生與原文比較,說說它們不同的表達效果。
多媒體顯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學生比較改文與原文不同的表達效果。改文簡潔,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語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
(3)精讀1、2段,具體說說這一段文字寫得好,好在哪裡?
學生各抒己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閱讀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師應以鼓勵為主。
生1:課文開頭一句"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採用擬人的修辭格寫春天到了,很形象,為下文的描寫定了基調。不過我覺得有一點突兀,來得太匆促。
生2:其實,只要細細推敲"蘇醒"一詞,就會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燕子翩然歸來......布穀鳥也來了"這些自然現象展現了"蘇醒"的內涵,給人帶來一片撲面而來的春色。
生3:這兩段文字寫得好,好在用詞形象生動。如"冰雪融化,草木萌發","萌"字准確地反映了草木開始生長的狀況;如"繁花次第開放","次第"貼切地表現了花開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氣息;如"葉子漸漸變黃","漸漸"確切地表達了葉子枯黃的過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擬風吹落葉的聲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肅殺;如"風雪載途","載"恰當地描寫了風雪飄落的程度。
生4:這兩段文字好,好在修辭格的運用。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大自然寫活了。如"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准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為農民操心,惟恐他們誤了農事,這種手法大大加強了說明的生動性和文章的可讀性。
生5:這兩段文字好,好在對說明對象的烘托。它既生動形象地說明花草鳥蟲的變化規律和氣候的密切關系,也以生花妙筆給人以強烈的懸念,從而為下文說明大自然的語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鋪墊。
(4)教師提示學生看注釋①,問:"如把文章的標題改為'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好不好?"
學生明確:不好。失去了說明的生動性。"大自然的語言"是"物候現象"的形象化說法,易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5)學生齊讀1、2段,爭取背誦。
2.多媒體顯示下列句子,要求學生揣摩,體會說明語言的科學性。
(1)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
(2)北京的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遲10天左右,比1965年遲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
學生明確:加粗的詞語限制較嚴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性。加線的句子表現了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尊重事實的科學精神。
3.教師總結:說明文以介紹給人知識為目的,所以要求說明語言宜簡潔、准確、嚴密。但有時為了增強說服力,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又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本文即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回顧前面所學課文,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請同學們列舉一二。
生1:《中國石拱橋》一文中,寫盧溝橋兩旁石欄上的不同姿態的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生2:《橋之美》一文中:"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生3:《故宮博物院》一文中,寫太和殿的外觀:"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
......
二、引導學生學習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多媒體顯示:
燕子是益鳥,一對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隻蟲。
燕子善飛,其飛行速度每小時可達120公里。
燕子善於辨識方向,歐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飛行時,能夠發現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進。
教師要求學生參考以上資料,結合自己對燕子的觀察了解,寫一段文字介紹燕子的某一特點,盡量體現說明文的科學性和生動性。
學生構思寫作。
選三四位同學讀自己的片斷,其餘同學評價。
較好地片斷有:
燕子善飛,婦孺皆知。其飛行速度每小時可達120公里,堪稱是鳥類大家庭中最善於飛翔的成員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飛行特技:它們一會兒像箭一樣貼牆飛行,一會兒又垂直地沖向雲天,一會兒又來個180°大轉彎,一會兒又翼不振,翅不搖,乾脆在空中滑翔幾分鍾。
燕子老是在飛,似乎它們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誰能想到這是它們自身的弱點造成的。燕子有兩只很小很小的小腳。瘦小的腳難以支撐燕子的身軀,使它們在地上站立時不能夠靈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們學會了一切都在飛翔中解決的本領:在飛行中吞吃獵獲物。在飛行時飲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飯時,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撲楞著翅膀,像直升機那樣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將食物一一喂給孩子們。
燕子是一種勤勞的鳥。築巢,"娶妻生子",撫養孩子,整天忙得不亦樂乎。燕子又是個捕蟲能手。一對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隻蟲,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來喂養它們那些似乎永遠也填不飽肚子的孩子們。燕子吃掉大量害蟲,對農業、林業有很大好處,所以,燕子是益鳥,是人類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種很聰明的鳥。歐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老家飛行時,能夠發現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隧道。它們不是飛越高山,而是成群結隊地穿過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進,從而節約了飛行的時間和自己的體力。
三、延伸拓展,轉化課堂知識
1.教師要求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農諺,並說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識。
生1:"清明前,開秧田"是根據節氣確定"開秧田"的時間。
生2:"柳毛開花,點豆種瓜"是根據物候現象安排"點豆種瓜"的時間。
生3:"饅頭雲,天氣晴"根據雲彩的形狀預測天氣狀況。
生4:"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根據物候現象"雨中蟬叫"預測天氣情況。
生5:"麻雀囤食要落雪""豬銜草,寒潮到"。
生6:"螞蟻壘窩要落雨""魚跳水,有雨來""燕子低飛要落雨""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龜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這些農諺都是根據物候現象預測天氣情況。
......
2.除了農諺,古代的詩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識。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聯系課文中的物候知識,談談對這首詩的理解。
多媒體顯示: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學生齊讀詩歌,理解詩意。
明確: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詩人在初夏時節游覽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但詩人卻意外地發現在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詩人曾為春天的逝去而傷感,重遇春景後,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來春天是轉到這里來了。
這首詩正好說明了課文中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高度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
3.教師請有旅遊經歷的同學談談在旅遊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識。
如盛夏時節到東北旅遊,寒冬時節到南方旅遊,爬山、觀海等總會有新的發現。
四、課堂小結
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作者把一門科學--物候學介紹得淺顯易懂,饒有趣味。全文採用邏輯順序說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現象--作出科學解釋--追究因果關系--闡述研究意義。這種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們學習。本文語言嚴謹而生動,兼具說明的科學性和生動性,是一篇極有價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時告訴我們:科學就在身邊,科學距離我們並不遙遠。讓我們零距離接觸科學,從而熱愛科學。
五、布置作業
1.說明"早上烏雲蓋,無雨也風來""黃雲上下翻,將要下冰蛋""清早寶塔雲,下午雨傾盆"三則農諺包含的物候知識。
2.為強化人們的環保意識,請以"水、空氣、森林、動物保護"為對象擬兩條環保標語。例:污染空氣,等於慢性自殺。
3.舉一個你熟悉的"人類朋友"的例子,向別人介紹,好嗎?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一、寫作活動設計
1.利用課余時間觀察自己身邊的物候現象,寫出觀察日記。
2.如果有機會觀察一下向日葵,就會發現向日葵的花盤總是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在轉動,正因為這樣,人們才給它起了"向日葵"這個名字。等向日葵成熟了,停止生長了,花盤就不再隨太陽轉了。請以《為什麼向日葵跟著太陽轉》為題,寫一篇事理說明文。解釋向日葵向日之謎。
提示:關於葵花向陽的傳說:太陽神原來有好幾個兒子,他們輪流在天上值日。其中一個小兒子,覺得總在天上沒意思,就偷偷地溜到地上來玩。可是一從天上下來,他就不能發光了,身不由己地落到一棵小樹的頂上。日久天長,他就和樹長在了一起,逐漸變成了葵花。這時,他又覺得天上好玩,後悔極了。他想再回到天上去,可是已經不可能了。從此,他只好在地上看著在天上輪流值日的太陽兄弟,每天,從早到晚,日復一日,目光始終不離開太陽。
植物學家發現,葵花盤的背後有一種對光的辨析能力特別強的物質。這種物質喜陰不喜陽,為了避免受到光的照射,就使花盤的正面不斷地改換方向,永遠跟著太陽轉。
二、實踐活動
1.利用語文活動課時間,組織學生走向農田地頭,向農民伯伯請教他們熟知的物候知識,豐富他們的科學知識。
2.收集一二首詠物詩、寫景詩,運用物候學知識試著分析一下。
三、開放性探究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記鳥語
林語堂
到了日月潭,每一個毛孔都舒服起來了。毛孔可以泄汗,泄汗就可以使汗化氣,汗化氣即減少熱度,所以這是一副天然冷氣機。人身有三萬六千毛孔,就有三萬六千架的小型冷氣機。所以出得汗,就爽快。避暑要訣,倒不一定在不出汗,是必要出汗時,汗出得來。你穿上洋服,掛領帶就有十一層布封在脖頸上,把冷氣機堵住,汗出不來,氣泄不得,非造物之罪也。(外衣領處必是夾的,故兩層,再翻領是四層;襯衫此處又翻領又為四,合為八,領帶二,又加當中鋪墊一層為三,故為十一,即十一道封條,不許泄氣)假定不被封鎖,清風徐來,輕輕吹過毛孔上小毛,就非常適意。若是不居山上而居城市,山風吹不到,是人為的,又非造物之罪也。領帶之為物,乃北歐寒帶演化出來的服裝,與熱帶最不相宜。有時入鄉隨俗,不得不戴,真是無可奈何。這且表過不提,單說日月潭的鳥語。
公冶長懂鳥語,這不是不可能,只是常人不大理會而已。語言發源於詩歌,先有感嘆吟唱,然後有文字語言。這是語言學上的Sing-Song Theory。世界文學史,都是先有詩歌,才有散文,所謂"詩亡然後春秋(散文)作",本來是應當如此的。所謂語言,只是傳達意思的方法。蜜蜂覓到好花盛開處,回來巢中向他蜂作特別跳舞,報道消息,並指示花園方向,是一種語言。兩蟻相遇於途中,交須一會,亦是傳達的意思。所以中文說鳥語,不說鳥歌,是對的,是能特別體會鳥類的生活。
新近我家買幾只雞來養。有一早晨一小雄雞忽然學唱,負起他司晨的責任了。其聲音嘶而促,絕不像大雄雞的響澈。你絕對想不到,這一唱,把籠中的小姐都發昏了,個個心裡亂跳,發出溫柔繾綣的聲音,說"我在此地"。其聲音,有母雞呼小雞的溫柔,而卻沒有老母雞的粗鄙。
日月潭有各種野鳥。在晨光熹微、宇宙沉寂,可惡的人類尚在夢寐中之時,眾鳥可以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開他們的交響樂會。大概日月潭的鳥語可分四五種,而最特別的是一種我所謂時哉鳥,唱的主調是"時哉--時哉!"重疊的唱,而加以啁啾的囀喉音。那天我沒聽見子規鳥的"思歸!思歸!"不知有沒有。我想春天應該有的。江浙人說子規的叫是弟弟哭他被繼母迫死的哥哥,泣血而死,化為杜鵑,因為江浙音呼"哥哥"為"孤孤"。眾鳥的語式不同,其中也有:
"快起來!快起來!"這是早眠早起很勤謹的一種小鳥,呼其同類,覓好蟲吃。
"臊!臊!害臊!"聲音非常粗暴。這是一種厭世的岩棲高士,以為舉世沉濁,不足與庄語,無疑的,他是黃老派的。
"莫躊躇!莫要躊躇!可別胡塗!"--聲音非常輕細而婉約動人。
其餘還有僅發唧唧咄咄的短音。時哉鳥,唱的囀音特別多,夾雜別的話,再以"時哉!時哉!"主題為結束。這樣此唱彼和,隔山相應,鳥音渡水而來,以湖山為背景,以林木為響聲,透過破曉的藍天,傳到我的耳朵來,自然成一部天然的交響曲。這是在庭院內以鳥籠養鳥所領略不到的氣象,其自然節奏及安插,連他們的靜寂停頓而後再來,都是有生氣的,百鳥齊鳴的情形,大概如此。
1.文章第一自然段說明日月潭的氣候是_____________,這樣寫與鳥語的關系是____________,作者寫領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獲得______________的藝術效果。
2.第二自然段文字不長,但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的體裁有___________,涉及的語言有_____________,涉及的時空有_____________,涉及的動物有____________,寫這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第四自然段開始才真正進入寫鳥語層次,一共寫了_______________種鳥語,重點寫_____________鳥語,其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還聽到過哪些鳥的叫聲?能否摹擬出它們的語言來?可不可以舉出兩三個例子?
參考答案:
1.溫暖偏熱為寫鳥語作了鋪墊准備為寫鳥語作注腳富有情趣、可讀性強
2.詩歌、散文口語和書面語古代和世界蜜蜂和螞蟻為寫鳥語提供科學依據
3.五時哉鳥一是因為這種鳥的叫聲特別,二是作者有惜時感悟
4.略。

❼ 初二課文橋之美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積累「美感、史詩、駐足」等詞語,並練慣用詞造句。
2.認識橋的美學價值,掌握與「橋之美」有關的美學常識和美學原則。
能力目標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理解課文所介紹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
2.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逐步提高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3.揣摩本文充滿詩意的描寫文字和帶有說明性的文字,體味語言的個性色彩,培養良好的語感。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橋之美》,讓學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賞,用「美」的心靈去感受,最終成為一個有品位的人。
教學重點1.理解橋美在何處。2.揣摩文中富有個性色彩的句子。培養語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難點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說明方法,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教學方法
1.朗讀法。2.討論法。3.比較閱讀法。
課時安排l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明確說明對象,把握對象特徵;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說明順序;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的個性色彩;比較閱讀,體會兩文的相異之處。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橋梁專家茅以升筆下的橋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在畫家眼裡,橋的魅力在哪裡?
讓我們隨著畫家的構圖框,對「橋之美」進行一番新的審視與追尋吧!
二、明確說明對象,把握對象特徵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齊讀課文,並思考:
(1)在作家看來,「橋」美在何處?請畫出揭示「橋之美」的文句。
(2)你對此有何感想,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發?
3.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力求人人發言,個個參與,然後以小組組長為本組代言人,進行全班交流。
明確:(1)課文揭示「橋之美」的文句有以下幾句:「『小橋流水人家』,固然具詩境之美,其實更偏於繪畫的形式美」「我之愛橋,並非著重於將橋作為大件工藝品來欣賞,也並非著眼於自李春的趙州橋以來的橋梁的發展,而是緣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矛盾的發展促成戲劇的高潮,形象的重疊和交錯構成豐富的畫面,橋往往擔任了聯系形象的重疊及交錯的角色」「凡是起到構成及聯系之關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這些文句揭示了「橋之美」的含義。
(2)學生從中得到的啟發是多方面的。有的領悟到:橋梁除了具有實用功能外,還具有審美功能。有的領悟到生活周圍本身就有飽含畫意的景緻,只是自己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有的同學領悟到:文中講究對比、變化、和諧等,不光適用於發現、欣賞、品味「橋之美」,還可以把它們作為通用的原則對某一處自然風景及室內布置進行一番美的品評。有的領悟到:孤立的美固然很美,但與周圍環境和諧交融才是美的極致。……
三、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說明順序
1.學生齊讀課文。2.學生默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理清說明順序。
(1)教師提示:可以先逐段概括內容要點,再把內容相近的段並成部分,把全文劃分為相對獨立的若幹部分,歸納出每部分的大意,將這些大意依次銜接起來,就形成了全文的思路,也就得出了全文的說明順序。
(2)學生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概括段意,理清行文思路。
(3)同桌之間交流看法。
(4)教師選三位同學發表自己的意見。
明確:畫家眼中的橋的特殊美感,概括地說,是橋在不同環境中,起著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
為了能讓普通讀者理解和接受這個觀念,文章從大家熟知的「小橋流水人家」這句詩人手,首先擺出一個看法:它「固然具有詩境之美,其實更具有繪畫的形式美」。接著以粗筆勾勒、大塊塗抹的方式迅速將小橋、流水、人家提煉成構圖所需要的塊、線、面,並把它們搭配、組合起來,構成畫面,強調橋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後又大而言之,指出橋在江南水鄉和水上城市威尼斯同樣在構成當地特色美景上不可或缺。
接下來作者強調不著眼於從橋自身的結構來欣賞「橋之美」,而是更著迷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為下文張本。
課文隨後採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選用四個例子——石橋與葦叢的配合,石橋與細柳的合作,在背景烘托下的長橋之美,險峰、急流映襯下的風雨橋——說明橋在外觀、材料與所處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圍的景物既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
然後,作者比較概括地寫橋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聯系形象的重疊與交錯。這是對「橋之美」的進一步補充。文章以《清明上河圖》里的「虹橋」及鄉間小橋為例,指出通過橋能構成豐富的畫面。此後作者宕開一筆,結合具體實例談橋與周圍景物要互相襯托、呼應的問題。
最後收束全文,用一句話總結上文,回應文章的標題。
教師依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形成板書。多媒體顯示:
(1~3)明確說明對象「橋之美」說明「橋之美」的含義
(4~6)舉例說明「橋之美」強調環境賦予橋之美
(7)總結全文
四、揣摩語言,體味本文語言的個性色彩1.多媒體顯示:
體味下列句子的情味。
(1)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2)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游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3)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4)田野無聲,畫家們愛於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彷彿孩子們尋找熱鬧。
學生品讀這些句子,欣賞其鮮明的個性色彩。
教師選四位同學品評這些句子。
明確:(1)葦叢是不會感到「發悶」的,也不會做「深呼吸」,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這表現了作者已全身心融人周圍環境,或者說自己已成為環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楊柳拂橋是江南常見的景色,作者將時間限定為楊柳剛剛返綠發芽的早春天氣,將橋限定為石橋,兩種景物之間的反差與對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宋人柳永《雨霖鈴》中的名句,這里說「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是強調細柳與石橋構成的美景本身已夠動人,不再需要別的東西來烘託了。
(3)這句話的意思是,橋橫跨在水面上,與橋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錯;同時,橋的顏色與流水的顏色也相互映襯。橋與流水如一支樂曲一樣是一個整體。
(4)橋的美就是對橋的存在的一種大聲宣告,橋的美也像樂曲一樣有著和諧的韻律,這吸引著畫家總是追尋著橋的身影。
2.學生自己在文中另外尋找一些充滿詩意、語意蘊涵豐富的語例,品讀賞析,感受其鮮明的個性色彩。
五、比較閱讀
本文在內容和寫法上都與《中國石拱橋》這種說明文有很大區別,試具體說明。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教師提示學生可以從兩文的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及語言特徵等角度進行比較、評析。
學生明確:本文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它的說明性體現在文中先點明在畫家眼裡橋美在何處,隨後舉一些具體例子。著眼於橋的美學價值,發掘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文章語言優美,或描寫景物,或抒發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較為規范的說明文。它說明對象(石拱橋)分明,特徵(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成就突出)清楚,順序合理,語言平實自然而又准確、嚴密,說明方法(舉例子、引用、列數字、打比方等)得當。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表格使其更加清楚,表格設計如下:
比較篇目
說明對象
著眼點
說明順序
說明方法
語言特徵
中國石拱橋
橋之美
學生根據表格要求填寫相關內容,充分理解規范說明文與科學小品的區別與聯系,全面認識「說明文」這種文體。
六、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一幅山水畫,畫面上有高山、流水、長橋、樹木、薄霧。要求學生運用對比、變化、和諧的美學原則來品味、欣賞畫面美,並模仿課文第4段的寫法把它表述出來。
學生觀賞畫面,並口頭描述。
《蘇州園林》教案

❽ 家鄉產物知多少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家鄉有哪些特產,了解嘉興特產與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的關系。

2、感受家鄉特產的豐富,激起學生愛家鄉的情感。

3、培養搜集和處理材料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多渠道搜集家鄉特產資料,知道家鄉的特產,了解嘉興特產與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的關系。

難點:感受家鄉特產的豐富,激起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一定還記得吧,去年,我們學校和英國的普利茅斯的一所學校結對了,當時結對時,我們校長出了一個謎語考考這位外國的老師,這可把不會說中國話的外教難倒了,咱來幫個忙,行嗎?

1、教師出示謎語:四角四邊長,箬葉身上穿,解帶脫衣裳,一口一個香。

師:這個謎語一定難不倒你們,答案是粽子,說起粽子,咱嘉興可是有一個響當當的牌子:五芳齋,這也是咱家鄉人家喻戶曉的,是我們嘉興的特產。

2、說到這兒,知道什麼叫特產嗎?

3、像五芳齋粽子一樣,因為比較特別,品質較好,受到很多人喜愛而遠近聞名的物產,我們稱為特產。


久後,英國的老師還將來我們嘉興,她對我們嘉興的特產非常感興趣,很想好好了解了解,回國向英國的孩子介紹我們嘉興的特產,讓他們嘗一嘗,看一看,讓他們
也了解咱們嘉興的風土人情。這個任務交給我們,能完成嗎?今天我們就要看看你對嘉興的特產有哪些了解?(課件演示出示課題:家鄉特產知多少)

二、認識特產五芳齋粽子,感受特別之處

1、 說到五芳齋粽子在我們嘉興可是家喻戶曉的,吃過的舉手?

2、 你最喜歡哪種口味的粽子,介紹介紹。

學生介紹自己喜歡吃的品種,教師順勢點撥到品種真多。

是啊,不喜歡吃肉的可以改吃豆沙、蜜棗,又是不同的享受。

肉粽,好多同學情有獨鍾呢。吃起來怎麼樣?

抹茶、排骨,又是新品種,找個時候一定去嘗嘗。

學生介紹時教師追問你經常吃嗎?用一句家鄉話來誇一誇五芳齋粽子。

(濃濃的鄉音,濃濃的家鄉情)

指名一個外地來嘉興的同學,問問他吃粽子的感受。

小結:果然名不虛傳呢,五芳齋的粽子有那麼多的品種,味道又不錯,可以滿足不同人的需求,怪不得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呢。他的發展規模也越來越大了。

3、了解五芳齋粽子的發展規模

(1)、了解現有規模。

師:在嘉興,你在什麼地方看到過五芳齋專賣店?

你外出的時候還在哪裡看到過嗎?

追問:當你在遠離家鄉時,看到熟悉的五芳齋,甚至嘗到熟悉的味道,你的心情怎樣?(親切,自豪的)

(2)、追溯歷史,感受發展之快。

學生交流調查到的五芳齋粽子剛剛起步的情形。

師: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從一個流動的街頭小攤到今天遍布全國的連鎖店,從這些數據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預設:發展真快 規模越來越大 品質一定很好 味道好 很用心思

師:正因為如此,從一個只有十幾個人的小作坊,發展到今天遍布全國的200多個店面,在這幾十年的發展中,五芳齋還獲得了更多的榮譽。

(3)、說說五芳齋粽子獲得的榮譽。

學生介紹。

師:中國的高鐵站點、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在人潮洶涌的繁華商圈、在遊人如織的風景區,隨處都可以見到五芳齋的身影。全國粽子那麼多,為什麼獨獨五芳齋的粽子能夠走得那麼遠,能夠走進那麼多人心裡,能獲得這么多的榮譽?你來猜一猜。

預設:和原料是分不開的,選用上等的葉,好米,好肉

(是啊,嘉興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土壤肥沃,優質的水稻給粽子提供了最好的原料。)

是和嘉興人的用心包分不開的。

是不斷開發新品種,不斷創新分不開的。(精益求精,不斷追求才能早就今日的五芳齋)

嘉興人的勤勞,智慧,

小結:是啊,我們禾城的土地是最早的水稻種植區,禾城的土地哺育了勤勞的嘉興人,造就了五芳齋這一獨特的品牌,特產特產,是一種質量,一種品牌,一種文化。粽子也演繹了更多的文化。

4、感受粽子文化

出示圖片:你看我們學校原來的舞蹈《五芳齋童謠》也是取材於五芳齋粽子。舞蹈演員的足跡走遍了嘉興的大街小巷。

畫家根據粽子創作的美術作品,心靈手巧的家鄉人還把它變成了工藝品。

你說當我們的英國客人嘗到粽子,看到那麼多的粽子文化,他們會不喜歡嗎?

三、推薦家鄉其他特產,感受特產豐富

1、師:推薦了重量級的粽子,還想推薦什麼給英國客人,把我們的調查表拿出來,以四人組為單位,把你還想推薦的嘉興特產在組內介紹介紹,還要說說你的推薦理由哦。。

機動:

南湖菱

1、味道好。

生吃又脆又甜,當菜吃味道更好。對於南湖菱,你還有哪些了解?

2、知道為什麼南湖菱沒有扎手的角呀?(感受特別)

師小結:這與我們江南水鄉的水質有關,還因為勤勞的菱農們在撒種的時候就經過精心的培育,咱嘉興的南湖菱是獨一無二的,也正因為特別,還帶來了動人的故事。誰聽說過?

師小結:味道好,又只有嘉興都有,還帶著動人的故事,果然是一道值得推薦的特產,外國客人如果在暑假後來,就正好趕上南湖菱上市的時間,可以大飽口福了。

師:說到當菜吃,南湖菱是一道很有嘉興特色的菜餚,咱們到時候招待客人,可以推薦些什麼特產類的菜餚呢?

七星:雪菜 在我們家,這是燒菜時經常用到的配料,特別是早餐的時候,怎麼吃也吃不厭。

斜橋榨菜: 你們家常吃嗎?考考你的知識,說出兩種吃法?

(看似普通,只要用心栽培,也能成為特產)

文虎醬鴨、荷葉粉蒸肉等

杭白菊 :(健康的益友,特產歷史悠久),看看,聞聞,品品。

老師現場沖泡一杯杭白菊,請學生聞聞。

問問誰吃過?味道怎樣?(其實,杭白菊可不是普通的茶,它還是一種葯材,對咱們的身體有益。)

誰想嘗一嘗? (現場品茶)

師:杭白菊早先的時候只有皇帝才能喝到呢,現在我們都能喝到,因為在我們嘉興已經有好幾百年的種植歷史了。走親訪友送上一些,帶去健康,帶去情意。英國客人如果帶點回去,我們的杭白菊走得更遠了。

西瓜:(體會特產給生活帶來快樂)

說到西瓜你們都要流口水了,夏天的時候,是你的最愛吧,解渴,消暑。

師:說到西瓜,給你們看個寶貝。出示,欣賞西瓜燈圖片。

師:你們看平湖人還在西瓜皮上雕刻了精美的花紋,西瓜皮成了漂亮的燈籠,每年的暑假,平湖都會舉辦西瓜燈節,哈哈,特產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

(娛樂,你看西瓜,好吃好玩,還有好看,真是享受啊。英國客人趕在暑假來,一定會陶醉。)

師(如果學生說到西瓜,到時候咱們要招待英國客人,順勢問還有什麼水果想推薦給他們嗎)

學生順勢再推薦其他水果,桃子、葡萄、蜜梨等,簡單處理。

師小結:哇,這個好,那個也好,真不知道選擇哪種了,到時就讓客人們大飽口福吧。那其他呢,還有什麼推薦?

點心類(不說到就不用了)

八珍糕、姑嫂餅 現場分發給幾位同學嘗一嘗,味道怎樣?

推薦了水果,菜餚,點心,茶水飲料,除了吃的,還有沒有其他工藝類的特產?

烏鎮藍印花布:(特產顯示家鄉人民心靈手巧,江南水鄉特色

展示:藍印花布 模特走秀 工藝等畫面。

看到漂亮的印花布,還有印花布做的帽子、衣服、工藝品,你為什麼這么激動呀?印花布工人們真是心靈手巧,我們要謝謝他們帶給我們美的享受。

教師拿出藍印花布頭巾,給一學生帶上。

桐鄉羊毛衫 嘉興絲綢 海寧皮革 (屏幕滾動播放特產的圖片)

2、推薦了這么多富有嘉興特色的特產,吃的,用的,玩的,你的心情怎樣?(定格在外國人品嘗等畫面)

3、 小結:聽了你們熱情洋溢的介紹,我們的英國老師不僅知道了我們嘉興有那麼豐富的特產,而且一定也感受到了我們嘉興人的心靈手巧,勤勞智慧。我們家鄉的特產因為嘉興人的勤勞智慧而成為家喻戶曉的產品。

四、情感提升

1、或許我們的英國客人還會選購一些特產,帶回去和他們的孩子一起分享,當這些特產隨著他們漂洋過海的時候,他們帶去的僅僅只是一種商品嗎?還是?

(嘉興的文化,嘉興人的熱情好客,嘉興人的友情,江南水鄉的特色^^^^^^

2、師順接:帶著我們嘉興美味的特產,這是我們嘉興民俗的縮影,這是中外友誼的橋梁,這也蘊含著我們獨特的水鄉文化。相信英國客人一定難忘這次特別的嘉興之旅。是的,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怪不得很多來過的外地客人,忍不住誇贊嘉興文化名城、魚米之鄉,真為我們是嘉興人而感到驕傲。

閱讀全文

與烏鎮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