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

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

發布時間:2021-02-19 01:36:21

① 關於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分析和建議

1 教師自身整體素質提高
常言道「打鐵還需自身硬」,青年教師只有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和人文修養才能把教師「教」的藝術與學生「學」的規律有機結合起來。(1)青年教師擴充自身知識儲備。青年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擴充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正確應對課堂教學中各種教學沖突。(2)青年教師積累教學智慧和教學經驗。青年教師應課後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努力調整和優化課前備課、課中語言及學生管理和評價等環節,不斷積累教學經驗。(3)青年教師轉變觀念,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現代教學觀中的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促進者、組織者、協作者,而不再是權威的領導者,學生也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參與者和積極的研究者。因此青年教師要重塑新型教師角色,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4)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科研和教學之間聯系諸多,二者必然互為依託,成為對方的有效驅動力。青年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教學和科研的關系,堅持教學是學校基本的活動、科研是重要的工作這一原則,將教與研有機結合,實現教學與科研雙贏。(5)青年教師提高人文修養。目前理工科課程教學多以技術教育和技能訓練為主,人文主義關懷程度較低[2]。理工科教學中人文元素的加入,可使學生在掌握技術技能的同時,學習思維方法,追尋技術中美的感受,達到文理相通、文理滲透的效果。
2 學校構建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長效機制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載體。學校應針對目前青年教師存在的問題,提出和構建提升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機制,推動中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1)嚴格教師准入制度,完善跟蹤培訓制度。嚴格教師准入制度,准入考核時提高對教師教學能力和發展潛力的考核比例。明確教師在學校的雙重身份,即學生的老師及教師培訓的對象,加強教師長期跟蹤培訓機制。(2)貫徹執行青年教師導師制,開展教學咨詢服務。青年教師認真、系統地研究教學規律、教學技能和教學方法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青年教師導師制可以幫助其熟悉教學工作、掌握教學技巧,正確處理教學、科研等方面問題[3];學校聘請老專家為學校咨詢服務人員,為學校職能部門提供教育教學政策評價與實施方面服務的同時,為青年教師提供課堂觀摩、教與學咨詢等服務。(3)調整考核評價體系,科學引導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高。高校考評導向要由重科研向教學科研並重轉變;考評目的由終結性評價向發展性評價調整;考評結果由保密型變向積極反饋型調整。(4)注重情感激勵,凸顯人文關懷。高校應注重情感激勵,營造良好工作氛圍,增強教師對學校的責任感和認同感;學校及院系領導應盡可能對青年教師實行人情管理,通過人文關懷體現學校對青年教師的尊重和信賴[4]。
3 國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樹立正確教育輿論導向
高等教育具有國際共通性,借鑒西方發達國家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模式和先進經驗並充分立足國情有助於推進和完善中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模式的改革。(1)國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培養工作提供法律保障。英、美、澳、印等國家均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並建立具有本國特色的高校青年教師培訓制度,且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國外高校先後建立了教學研究中心,為教師提供富有挑戰性、協作性的支持環境,為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提供組織保障[5]。(2)提高待遇,解決青年教師的後顧之憂。高校青年教師經濟待遇差、生活壓力大,國家應大力推行高校青年教師薪酬制度改革,促進青年教師履職盡責,激發我國教師隊伍活力;高校各級各類教學、科研基金應繼續加大青年教師項目資助比例;應合理保護高校教師,為教師提供最起碼和較為充分的福利。(3)提高社會認可度,樹立正確教育輿論導向。社會輿論是教師工作認可評價的一個重要標准,一定程度保障教育事業的發展。學生家長應多與教師交流,理性辨別輿論潮流,形成互相信任的良好氛圍;社會應建立積極的輿論體系,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② 如何提升數學教師教學能力與研究能力16

⑴ 獲得必要的數學復基礎知識制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了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後續學習中的作用.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

⑵ 提高空間想像、抽象 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 ⑶ 提高數學地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包括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發展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③ 如何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

教師,既要以學問教人,還要以道德育人。作為教師職業的從業者,其個人的道德行為對學生有著強烈的示範性,其道德影響廣泛而深遠,教師的思想品德、人格修養甚至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教師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師只有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塑造出使學生難以忘懷的可親可敬的師長形象。那麼,如何提高自身素養?我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努力: 一、認真教學,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要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這是師德的首要基礎,如果一個教師不是一個優秀的「教書先生」,也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教師的愛可以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對學生充滿愛心的每一堂課,都彷彿在為學生打開一扇窗戶,讓學生看到一個色彩斑斕的新世界。因為「愛」不是一句空話,教師必須盡可能地給學生多學一點知識,讓他們學得好一點、成長得順利一點,這對學生學業的提高、知識的增長,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二、豐富師識本領,提高師藝技能。 「思想家黃宗羲曾說:「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高超的師識本領和師藝技能,是教師高素質的集中體現。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和文化功底,文化功底深的老師,就是特受學生歡迎。大家都說,你要給學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須有一桶水。為了灌滿這一桶水,並讓它不因為蒸發而減少,在業余要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教師只有堅持不懈地增長自己的才學,不斷探索教育技巧的奧秘,才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依賴感,才能贏得學生的敬佩,從而轉化為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勵學生。 三、關愛學生,力為一個「人師」。 「師愛」,是教師對學生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 教師應該愛每一位學生,不管大小強弱,甚至不管學生的品行優劣,教師都應該付出愛心,一視同仁。教育,如果充滿著愛,即使是冰凍的感情也能融化,教師對學生的愛的情感,能轉化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內部力量,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重,激發他們對教師的親近感、信賴感,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承擔著人的思想文化傳播,新生一代的培養,各種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艱巨任務。在具體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進行著教書育人的勞動。作為一名合格教師必須具備多種素質,而具備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是重中之重,他是一位合格人民教師靈魂的體現。

④ 教師應具備哪些教育教學能力

教師應該具備的教學基本功:
首先第一點,就是教師的語言表達要流利。
第二回點,教師的板答書要工整,教學計劃要合理。
第三點,課堂教學靈活多變,要能夠充分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例如熟練使用易-查-分系統上傳成績等等。

⑤ 教師專業如何發展,促進教師科研與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和協調發展需要哪些支撐

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應著重解決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學習現代教育理念,形成符合時代精神的教育理論
教育的發展對的教師要求也與日俱增,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傳道、授業、解惑」不再是教師唯一權力和唯一任務,教師必須以現代教育科技武裝自己。因此,教師要及時更新自己陳舊的教育觀念。比如教師要轉變對前人成就的繼承和傳遞的教育思想,樹立培養創新精神的教育觀念;樹立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的教育觀念;以做事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樹立做人與做事相結合的教育觀念等。教師要形成新的教育觀念,尤其是不斷創新的觀念。教師通過參加教育科研培訓,同時閱讀大量有關教育科研的書籍並結合教師教育的教學實踐不斷地研究和探索才能提高和水平。
二、轉變觀念,增強教育科研的意識
教學是一門藝術,它的對象是一個個活的、有生命力的學生,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去探索教學規律,對教材的特點、教學方法的使用以及學情特點進行深入的分析、鑽研,總結出自己的一套教育、教學的方法,這就是教育科研的最終目的。多年來,在教育實踐中我們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絕大多數教師缺乏進行教育科研的意識,大多數人頭腦中存在諸如「教育科研神秘觀」、「教育科研無用論」 等一些錯誤的觀念和意識,還有些教師則把教育科研簡單化,認為能寫出文章、發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這也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因此,青年教師必須通過學習,深刻認識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在觀念上進行轉變和更新,樹立全新意識。僅僅會教書而不會教育研究的教師,不是新時期的合格教師。這一點對於我們青年教師來說,只要認真學習應該不困難。
三、強化教育科研意識,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嘗試
教師的教育科研必須立足於學科教學,把教學活動作為教師教育科研的切入點,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去貪大求全。學科教學是教育科研的動力和認識來源。教師的學科教學實踐是教育科研的認識來源,同時也是教師教育科研的內在動力。教師教育科研必須植根於教學活動,以教學活動為前提。教師主要任務是教學,教育科研只有在堅持搞好教學工作的前提下,才能結出豐碩之果。離開教學活動去搞教育科研,必然脫離實際,甚至走入誤區。教師要搞好教育科研,就應當首先要立足於搞好教學,認真地備課,認真地研究教學規律,吃透教材。其次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只要刻苦學習,勤於思考,試圖從備課、上課、批改課外活動等教學環節中,以及從當今教育改革的重點、難點、熱點中、發現值得研究的問題。如果你按著教育科研的一般過程的四個方面發現問題,方法解決問題,形成總結這樣在你的實際教育工作中始終堅持這一原則,這就是提高你自己教師科研能力的基本途徑。

⑥ 如何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一、研究和組織教材的能力。教師要上好課,必須事先要備好課。所謂備好課,首先要深入鑽研教材,把教材的知識弄懂,並融會貫通,使之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其次,要研究課程標准、教材內容和學生,明確教學目的、重點及要求,使之轉化為教師教學的指導思想;再次,要進一步研究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到使教
學內容適應學生接受能力、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實現教育目的的途徑,要實現上述三個方面的轉化,教師就必須有一定的鑽研和組織教材的能力。這種能力越強,備課的效果就越
好,十分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備課要優化備課程序,可以這樣做:不看文本以外任何資料備課—看了資料後反思—反思以後再備課—教學以後再反思。反思什麼?首先反思我想的和別人想的一樣嗎?別人想不到的我想到了嗎?再反思備課和上課會相符嗎?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相符嗎?最後反思我的課堂還可以優化嗎?怎樣優化?這樣做你的認知、能力一定會有新突破。

二、研究學生的能力。學情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教師要善於根據學生的外部表現了解他們的個性和心理狀態,如思想狀況、道德水平、知識基礎、智力水平以及興趣、愛好、性格等。要分析學生在學習新知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要分析學生的認知特點,不同年齡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特點。只有了解學生的實際,才能做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三、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教學流程安排兼顧了知識邏輯和學生認知規律。活動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學生思維。要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合理使用多種互動、小組合作、多媒體等教學形式要靈活運用語言、板書、強化、反饋等基本教學技能,提高教學效果。要學會對資源進行分析,如:資源在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的作用;資源與教學環節的匹配等。能夠開發和利用多種資源,如文本、社會、環境、多種媒體等組織教學活動。

⑦ 如何提升教師的能力.教師的專業發展

當前的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教育理念、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將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面對新課程,教師將一切從新開始: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課程,重新認識學生,重新設計教學。這對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作為校長,應該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不斷地加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成為專業發展的排頭兵,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校長應關注以下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教師專業素質發展的核心內容。 (一)關注專業化理論發展 新課程中蘊涵著許多全新的理念,諸如教育民主化、促進教育的國際理解、關愛自然、注重個性發展等,以及學科本位向學生本位轉變、科學本位向科學與人文整合轉變、集體統一性教學向個別差異性教學轉變、知識技能接受教學向知識的主動建構轉變等中國基礎教育的未來取向等。校長只有繼續學習各方面的理論,才能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二)關注教師情意和職業道德素質的發展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明確規定,要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實際上給教師職業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推行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不應被弱化和淡化,而應該不斷地得到強化。作為校長,應該關注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以自身職業道德的提升來促使職業道德的提升,進而促進教育工作質量的提高。 (三)關注教師的人文知識素養和多元知識結構的發展 理論研究和實踐都已表明,教師的理論自覺和理論更新能力的缺失,成為新課程推進的一大障礙。因此,以教師專業化理論為指導、適應新課程的教學需要來構建教師的多元知識結構成為校長引導教師專業成長的首要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校長隊伍(特別是中小學校長)要加強人文知識修養,要具有跨學科的教學指導能力,關注教師的人文知識素養和多元知識結構的發展。 (四)關注教師專業技能和研究能力的發展 課程改革帶來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新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養成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學習方式的改變直接導致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在新課程中,教師不再是一個被動的執行者,而是一個主動的引導者、研究者和創造者。新的課堂教學對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教學創新能力、生成性資源處理能力、設計開放性作業能力、課程開發能力、組織差異教學能力、評價學生行為能力、交往溝通能力和促使學生自我發展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長要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研究能力,必須在學校適時開展培訓,組織必要的能力提升競賽活動,推行有效課堂評估制度,申報相關的研究課題,讓教師全部參與到教學實踐和課題研究之中,在實踐和研究中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研究能力。 (五)關注教師自主學習意識的提高和自主發展能力的提高 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教師的終身學習。教師如果不進行終身學習,就很難勝任不斷發展變化著的教育教學工作。作為校長,應該幫助教師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自主發展的能力,多方面努力營造教師終身學習體系:一是有步驟的派遣教師參加正規化培訓;二是大力開展校本培訓研修,構建學習型學校;三是制定相應的制度,激勵教師個體的自主發展。

⑧ 如何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途徑研究

在當前學校教育改革實踐中,教師的教育研究意識、研究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內容。因此,提高教師的教育研究能力,已經成為學校內涵發展的內在追求。
以閱讀激發研究熱情
教師的發展,離不開專業閱讀,教師從專業閱讀中獲得的思想認識、方法策略一旦與實踐經驗有機結合,無疑能夠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教師的教育智慧。當然,這個過程的有效實施,需要激發引導和必要的機制保障。
推薦精品書目,開展針對性閱讀。教師工作繁忙,時間精力有限,而市場書籍繁雜,良莠不齊,因此,組織專業人員推薦書、組織教師開展相關讀書交流活動,是提高教師閱讀針對性的有效方式。具體而言,建議各學校:
以讀促教,強化實踐轉化能力。讀書是手段,目的是提高執教能力。引導教師將閱讀中產生的思想、觀點、方法運用於實踐,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開展教育實踐、課例分析、撰寫教育敘事隨筆等活動,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理性審視自身的工作,診斷問題,剖析現象,提出解決策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建章立制,形成有效的機制保障。教師通過閱讀提升專業素養是一個系統化工程,從自發閱讀到專業閱讀,從專業閱讀到專業思考是一個不斷培育的過程,需要思想的引領、觀念的啟發、方法的培訓,需要創設有利於教師閱讀發展的良好環境,更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體系,比如將閱讀活動納入教師專業發展整體規劃、定期開展交流活動、形成讀書獎勵機制、先進評選機制等,真正使校園成為師生讀書的地方,使閱讀成為教師內涵發展的有效途徑。
以課題引導專題性研究
首先,一線教師通過申報課題的方式,將現實問題提升為研究性課題,在專業人士的指導與同伴的合作下,通過查找相關文獻,開展綜述分析,了解國內外研究現狀,對問題提出的背景和意義提出自己的觀點,通過對研究目標、內容、方法、步驟的確定,制定出具體並符合科學規范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達到問題的解決。這樣的過程,無疑能將學習、思考、實踐、行為、總結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將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與課題研究有效地結合起來,使日常教育活動具有了明確的目的性和工作方式的科學性。
其次,教師的研究能力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生成。出於研究的需要,要閱讀專業書籍,汲取理論養料;精心設計研究過程中的每一次活動,包括活動的指導思想、活動的意義目標、活動的過程方式,活動的結果成效,要記錄研究過程中的每一點思考、感悟,要總結實驗過程中的成就經驗,要分析研究過程中的問題和失敗,提出下一步要面對的問題。
這個過程充滿艱辛,也充滿挑戰,教師的專業能力正是在這種真刀真槍的實戰中成長的。
以案例促進教師反思
教育案例的素材,源於教育教學的真實情景,具有典型性、濃縮性和啟發性,不管對教師自身還是作為同伴共享的資源,都是非常有研究價值的材料。
教學案例研究和寫作的過程,是一個「實踐+反思」的過程。每位教師在其教育生涯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難題」的困擾,大到學生的學習障礙、道德不良、違紀違規,小到教學中如何創設情境、提出有效的問題,如何有針對性地布置作業,等等。面對這樣的問題,採用一般的方法難以取得好的效果,這時就需要教師採用特別的方法,對其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尋找問題根源所在,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
案例研究的過程是教師自我反思的過程。它可以促進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案例研究為教師間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公共話題。研究者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以案例的形式展示給其他老師,展現自己遇到了什麼問題、怎麼發現問題的、採取了哪些策略。這種經歷往往帶有某種共性,最能引發同伴共鳴。
案例反思,就是要通過典型事件的分析,透過現象探尋背後的本質規律,體現理性思考與現實分析的統一,這是理性的運用,也是經驗的提升,有助於教師深化對教育本質的理解。
以網路促進教師自主發展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網路交流平台的出現,網路學習、網路研討,已經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網路研討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實施。
自主主題研討。教師從自身教學研究需求出發,通過在網路平台發布研討主題公告,設定研討內容、研討方式等要求,吸引有興趣的教師參與討論,參與者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感受,闡述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困惑與建議,達到學習交流的目的。
互動課例分析。教師通過網上平台開展備課、上課、評課等系列研討。觀課教師從不同的角度,對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各抒己見,自由點評。群體間平等對話、互動碰撞不斷拓展思考的廣度與深度。
開展即時式在線交流。利用即時式在線交流,如QQ、MSN等形式,結交校內校外教師朋友,形成網路上新的交流群體,通過提問、留言、互發簡訊等形式,開展教師間即時交流。這種交流不僅能夠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即時性問題,還發揮了信息互通、感情交流的功能。

閱讀全文

與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