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班科學活動 感知軟硬 選自哪本書
科學
教育目標:1、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感知物體的軟硬,並用正確的詞表達自己專的感受。
2、初屬步學習按物體的軟硬分類。
活動准備:1、神奇的口袋(紅口袋裡裝軟的東西,綠口袋裡裝硬的東西)
2、每桌一個操作盤(裝有玻璃球、棉花球、海綿球、毛線球、積木、乒乓球、皮球、石頭、毛巾、貝殼等)
3、人手一個分類盒,設有紅綠兩格
4、棉花糖、棒棒糖
2. 幼兒園《軟軟國和硬硬國》說課
設計意圖:
甜甜的糖果是寶寶班孩子喜歡吃的,不管是什麼口味的,什麼種類的引起孩子濃濃的興趣。每天來園總有那麼幾位孩子的口袋裡裝了幾塊糖果,由於寶寶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他們只認識糖,對於糖的一些基本特徵卻不知道,寶寶班的孩子到了這個階段,對色彩鮮艷、會動的物品都會很感興趣,在平常的觀察中,我也發現小朋友吃硬糖會發出:「咯咯」響,他們對糖充滿了樂趣,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產生興趣和探索的慾望,要從幼兒身邊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於是我就設計了這個活動《軟軟糖和硬硬糖》,讓幼兒在摸一摸,吃一吃的各種感官下,去感知糖的軟硬,並且在游戲中,充分調動幼兒聽和說的積極性,激發幼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想說的話。
活動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寶寶班已有的認識,我運用了觸摸來感知物品的軟硬,激發幼兒用語言來表達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而制定了活動目標:
能感知糖的軟硬,並用語言表達
活動准備:
1、軟糖和硬糖若干,分別用兩個相同的布袋裝好,數量以軟硬糖,每人各
一塊為宜。
分析:考慮到寶寶班的孩子的能力有限,首先我在糖果的選擇上以旋擰的糖紙,便於寶寶自己動手剝糖紙,也可以發展孩子手部的小肌肉群的發展,而且選擇軟硬糖的軟硬差別也很突出,也便於孩子用手觸摸能感知的出來。
2、小石頭和海綿分別裝入兩個相同的布袋子。
分析:小石頭和海綿的准備是為了了解本次活動起點而准備的,讓幼
兒先通過去觸摸軟軟的海綿和硬硬的石頭,為下一個環節做鋪墊。
活動的重難點:
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經過觸摸來感知物品的軟硬,活動的難點就是在觸摸感知後物品的軟硬,並用語言來表達,對孩子來說是有點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困難,在活動的開場,我就要挑動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積極的去參與活動,有對事物和現象產生興趣和探索的慾望,再次鼓勵孩子想說、會說的表達慾望。
一、以游戲的方式來導入活動
1、依次出示事先裝有石頭和海綿的布袋子,請寶寶分別摸一摸,然後說說各自的感覺。
—請寶寶摸過後猜一猜袋子里是什麼?
師:我們來看一看袋子里到底是什麼呢?
—鼓勵寶寶大膽滴說一說,並猜測布袋子裡面裝的是什麼
—引導寶寶感知軟硬的不同,並嘗試用「軟」和「硬」來表達
—將布袋子中的石子和海綿拿出來讓寶寶摸一摸,看一看。
二、出示裝有糖果的布袋子,鼓勵寶寶摸一摸,感知糖的軟硬。
—請寶寶摸過後,猜一猜袋子里是什麼
師:我們來看看,袋子里到底是什麼?
師,這里有兩塊不一樣的糖,請小朋友摸摸,那塊糖是硬的,那塊是軟的?
三、小朋友任選一塊糖品嘗
—請寶寶說說自己選的糖是軟糖還是硬糖。
—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剝開糖紙,對個別有困難的寶寶可給予幫助。
3. 教案,軟的硬的,生活自理篇
活動目標:
1、對探究物體軟硬產生好奇心和探究慾望,體驗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物體軟硬的樂趣。
2、通過感官感知物體的軟硬,掌握感知物體軟硬的方法,並且能把自己的感受正確的表達出來。
3、初步掌握軟硬的概念,並且能按物體的軟硬分類。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掌握感知的方法。
2、活動難點:能按物體的軟硬進行分類。
三、活動准備:
1、材料准備:
(1)兩個神秘袋、一個大筐兩個小筐;
(2)軟的物品:棉花糖、麵包、娃娃、枕頭、毛衣、毛巾、衣服、泡沫板、氣球、面巾紙、洗碗布若干;
(3)硬的物品:硬糖、鐵片、木頭、硬紙盒、茶杯、勺子、積木、石頭、玻璃瓶等。
2、經驗准備:能說出軟硬物體的
四、活動過程:
(一)摸一摸,猜一猜,感知物體的軟硬
1、教師出示神秘袋(一個裝軟軟的物品,一個裝硬硬的物品),先請一名幼兒到前面摸一摸,捏一捏,說一說感覺怎麼樣?猜一猜裡面是什麼?
(教師把東西從神秘袋裡拿出來)
2、所有的小朋友都摸一摸,捏一捏該物品,驗證這名幼兒說的感覺,讓所有幼兒都感受到物體的軟硬,並且能說出「感覺軟軟的/硬硬的」。
(二)分一分,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各種材料並試著進行分類。
1、把軟硬材料混在一起,分成若干份。
2、要求:摸一摸,捏一捏,壓一壓,嘗一嘗,敲一敲,摔一摔。
3、幼兒分組實驗,把軟軟的和硬硬的物品分成兩組,教師做適當指導。
4、操作完成後,交換分組進行檢驗。
5、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討論實際操作和檢驗別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進一步加深對物體軟硬特性的認識。
小結:通過手,牙齒,皮膚,耳朵等感官摸一摸,捏一捏,咬一咬,敲一敲都可以感知物體軟硬。
(三)鞏固:游戲「送玩具寶寶回家」,學習按物體的軟硬分類。
游戲規則:天黑了,軟寶寶玩具,硬寶寶玩具都要回家了,我們一起把軟寶寶和硬寶寶送回家吧。
(教師將幼兒剛剛分組操作的物品再次混合在一起,幼兒和教師一起分類,幼兒說感知方法,教師演示)。
五、活動延伸:
讓幼兒尋找並感知身邊的物體哪些是軟的哪些是硬的,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分類物體的軟硬。
反思:
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首先是讓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教案設計中先用神秘袋,引起幼兒的興趣,繼而引入主題。
活動過程中,以分組實驗―檢驗―交流討論為主線。
首先讓幼兒分組實驗,科學教育的目標包括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分組實驗可以讓幼兒自己探究各種感知方法,這樣對探究結果印象更深刻;然後讓幼兒交換分組,檢驗其他組的操作是否正確,幼兒在檢驗過程中,在發現別人存在的問題的同時也會反思自己在操作過程中的錯誤,產生好奇;最後,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討論實際操作和檢驗別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進一步加深對物體軟硬特性的認識。《綱要》中明確要求,在科學教學活動目標中,幼兒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鞏固階段採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再次分類,明確物體軟硬的特性並且用多種感知方法進行分類。
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在活動延伸中,讓幼兒尋找並感知身邊的物體哪些是軟的哪些是硬的,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分類物體的軟硬並運用到生活中。
4. 小班科學教育浮與沉軟與硬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個裝滿各式各樣石頭的盒子,引起幼兒自己觀察石頭的興趣。
盒子里裝了好多東西、你猜會是什麼呢?」
2.議石頭,了解幼兒生活經驗。
5. 幼兒園科學教案《石頭為什麼會硬海綿為什麼會軟》教案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及動手操作,使幼兒掌握理解海綿的性能,知道海綿的用途。 2、學習詞語:軟軟的、輕輕的、吸水、彈性等。 3、激發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二、活動准備 1、人手一塊海綿和2—3根細橡皮筋 2、海綿變化圖示兩張 3、彩色顏料水每組一盤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海綿,幼兒交流經驗 1、你們是怎麼玩海綿的?幼兒相互交談議論。 2、請幼兒講講:玩起來與別的積木有什麼不同? 3、請位幼兒說一說見聞: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海綿。 (二)操作游戲,感受海綿的特性 1、海綿寶寶變成小青蟲游戲 教師出示毛毛蟲圖示和細橡皮筋,引導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綿分若干節,並與原形比較。請幼兒思考:可以讓海綿變回原來的樣子嗎?幼兒再動手做一做。 小結:我們能把海綿變成各種形狀(引導孩子捏成一團),馬上松開,它又能恢復原樣,說明海綿有彈性。 2、海綿寶寶喝水游戲 1)教師提供顏料水分組活動,提示幼兒思考:海綿寶寶能幹什麼? 2)待幼兒活動幾分鍾後,請幼兒說一說你是怎麼玩的,發現了什麼?如:「我把海綿放在顏色碗里,碗里的顏色水少了,而海綿變顏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