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市區氣溫比郊區高"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1.認識什麼是熱島效應,培養探究能力。
2.引導學生將熱力環流回原理應用到城市答熱島環流的分析之中,理論聯系實際,鞏固所學知識。
3.培養學生的資料分析能力,分析城市熱島效應發生的原因,並能提出減弱城市熱島效應及其影響的建議。
過程與方法
1.在所學熱力環流原理的基礎上,分析城市熱島效應發生的原因。
2.以探究學習方式進行問題研究。從等溫線分布圖中發現問題,從景觀圖片中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討論問題會帶來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素養和態度。
2.培養學生的合作和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提取、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2.引導提出減弱城市熱島效應及其影響的建議。
●教學難點
1.學生資料分析能力的培養。
2.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培養。
●教具准備
多媒體設備,集成的相關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❷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 教材分析 學生現狀分析 實驗教學設計思路 實驗教學設計目標 教學反思 怎麼
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一、學習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2、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二、教學重點: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並引入比熱容的概念。
三、教學難點:從水和沙子的溫度改變中總結規律
四、教學方法。導學法
五、教具:燒杯(兩個)、水、沙子、酒精燈(兩個)、溫度計(兩個)。玻璃棒。
鐵架台、石棉網。
六、教學過程設計:
【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2.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實驗預習】
1.燒水時,水吸收的熱量與水的質量有什麼關系?與水溫升高多少有什麼關系?要用生活中觀察的現象來支持你的觀點。
2.以水和干沙子為例,說明怎樣比較不同物質吸收熱量的差異。
【實驗器材】【實驗方案】
設計實驗方案時要考慮:
1.用托盤天平稱取質量相同的水和干沙子。
2.確定相同質量的水和干沙子上升到相同的溫度時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熱量。
(1)要用溫度計測量相同質量的水或干沙子溫度上升的多少;
(2)要用同一套裝置在同一條件下給水或干沙子加熱;
(3)要測量相同質量的水或干沙子在同一條件下上升相同溫度時所需用的時間。
(4)如果加熱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認為單位時間物質吸收的熱量相同。
3.設計探究方案(下面的方案供參考)。
(1)將一定量的干沙子放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加熱,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觀察干沙子溫度升高20℃和升高40℃所需要的時間。
(2)將相同質量的水注入相同的小燒杯中,放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加熱,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觀察水溫升高20℃和升高40℃所需要的時間。
【實驗記錄】
【實驗結論】
質量相等的干沙子和水升高相同溫度時,干沙子比水需要的時間 (長/短)。由此可知,升高相同溫度時干沙子比水吸取的熱量 (多/少)。這說明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在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的熱量 (相同/不同)。
【實驗作業】
1.通常,我們把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 ,簡稱 。在國際單位制中,比熱的單位是
符號為 ,讀做 。同種物質的比熱 不
同物質的比熱
2.初夏,中午,晴天。小明赤腳走在海邊的沙灘上,感覺沙子很燙;當他跳進海里時,感覺海水很涼。傍晚時,他又去海邊,卻發現沙子變涼了,而海水卻很暖和。這是什麼原因呢?
3.在沿海地區,白天的風通常從大海吹來,而晚上的風又從陸地吹去,這叫「海陸風」。海陸風是怎樣形成的呢?
七、【教學反思】:
❸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水變成水蒸氣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水的蒸發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通過實驗了解加快蒸發的條件。
2、指導學生觀察、分析、描述水在蒸發時所發生的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以及想像推理能力。
教學准備:
酒精燈、火柴、小燒杯、水、一塊濕抹布,毛巾等
一個大燒杯,有水,一小袋鹽,小葯匙一把,一根玻璃棒。兩個中燒杯,事先貼上標號(1號和2號),半杯水,每組一塊手絹,培養皿,吹風機,小電池,熱水袋,電熨斗,小電風扇
教學過程:
一、初步了解蒸發現象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單元,水單元(用濕抹布在黑板上寫一個水字),請你猜測一下,這個「水」會有什麼變化?
2.學會匯報,(變幹了,變成水蒸氣,蒸發掉了等等)
3.這是怎麼回事呢?(或你知道為什麼嗎?)
4.你看到水蒸氣了嗎?由此,你覺得水蒸氣它是什麼樣的?(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
5.小結:像這樣由水變成水蒸氣的現象,我們就叫做蒸發。(板書)
6.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蒸發現象嗎?
7.學生舉例。
二、知道加快蒸發的三個條件。
1.從剛才的回答中,唐老師發現大家在平時生活中都是一個有心者,這一點唐老師非常喜歡。不知道大家的生活經驗怎麼樣。比如說,唐老師這兒有一塊濕毛巾,你能想到幾種方法讓上面的水蒸發掉呢?
2.學生思考後回答。
3.不錯,其實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我們什麼也不做,就讓他這樣放在這,過了一段時間後,它會不會干?對,但這樣做時間就比較長了。
4.那怎樣做能讓這塊毛巾快點干呢?看哪組想到的方法比較好。
5.小組討論。
匯報時注意說出所需的器材和實驗過程
6.匯報(按方法匯總)
7.唐老師事先准備了幾樣實物,但還有幾組的同學只能對不起你們了,加入到其它組去吧,好嗎?
8.分組實驗
9.剛才的實驗大家都做得很認真,誰能說說你們觀察到的現象?
10. 現在,誰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怎樣就可以加快蒸發呢?
三、鞏固,小結
1.今天,我們主要研究了水的蒸發,關於這水和水蒸氣,你們還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2.唐老師倒准備了幾個問題,看你們能不能回答。
(1)你知道鹽是從哪來的嗎?(出示鹽)
現在,唐老師把它放入燒杯中,攪拌一下(邊說邊演示),現在,我又想把放進去的鹽取回來了,你有辦法嗎?
(2)有1號和2號這樣兩杯水,我想讓1號中的水以最快的方法蒸發掉,你有什麼辦法?你能讓2號中的水盡量不減少嗎?
溫度與溫度計
教材依據
《溫度和溫度計》是教科版小學科學第二冊(三年級下冊)「冷與熱」單元第三課時的內容。
教材共有3頁,由3個活動組成。
活動一:觀察幾種溫度計。先以學生們在「冷水與熱水」一課所積累的經驗為基礎,引出溫度計和溫度的概念。這個活動分3層,第一層是觀察溫度計的構造以及上面的刻度、標記和數字。溫度計主要是由玻璃管、玻璃泡(內有水銀、煤油或酒精等液體)、刻度3部分組成的。最好配備多支溫度計,以供學生仔細觀察。教材呈現了觀察提示,也是觀察目標,教師要介紹攝氏溫度計的標定方法。第二層是指導學生認識溫度計製造的原理。教材提供了液體熱脹冷縮實驗裝置和溫度計的比較圖,通過比較,啟發學生認識到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性質設計的。第三層是觀察各種各樣的溫度計,最好用實物。插圖中有干濕球溫度計,熱電偶溫度計,體溫計,液晶顯示溫度計,攝氏溫度計,水溫計。
活動二:攝氏溫度的讀和寫。這個活動的重點是訓練學生認讀和記錄攝氏溫度。教材對25℃、8℃的讀寫方法做了示範。這兩個溫度都是整數,比較容易認讀,重點是零上和零下的區別。可以增加幾組溫度,如0℃、36℃、-5℃ ,以便加以鞏固。這幾個溫度的認讀稍復雜,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溫度計模型組織學生認讀、書寫。要強調零下溫度自0℃ 向下,數字越大,表示溫度越低。
活動三:讀出溫度計指示的溫度。這個活動是指導學生如何准確地使用溫度計。這是科學技能的訓練,教材的插圖對學生的活動具有指導意義。讀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時應注意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應持平行,並消除一切對測定溫度的不利影響。
學情分析:學生們在「冷水與熱水」一課積累了與溫度相關的知識與經驗,部分學生通過看天氣預報對溫度已經有所了解,有的同學家裡有溫度計對溫度計的用法也有所了解。但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溫度,也沒有學習和探究過溫度計正確的使用方法和構造。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物體冷熱的程度可以用溫度來表示,我國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設計製造的。
過程與方法:能仔細觀察溫度計,了解溫度計的基本構造;能說出溫度計的製造原理;能正確地讀寫出溫度計指示的溫度;能區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意識到「利用溫度計能准確地了解物體的冷熱程度」;意識到「為了觀測比較正確的溫度,人們對觀測溫度的方法作了一系列的規定」。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能認真細致地觀察;樂於提出觀察中產生的問題,並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看
重點: 攝氏溫度的讀和寫。
難點: 正確的使用溫度計。
教學准備:溫度計、各種溫度計的圖片、記錄中卡、冷熱水、燒杯、筷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你感覺今天的天氣怎麼樣?
設計目的:教學開始的導入,以學生為本位,從生活實際入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今天的天氣進行判斷,在談話中理解溫度,引出溫度的概念。(物體的冷熱程度)要想知道准確的溫度,光靠感覺是不行的。要使用工具——溫度計。
(板書:溫度與溫度計)
(二)學習溫度的讀法與寫法。
1、猜一猜今天13:00時操場上空氣的溫度?
(距地面1,5米處)
2、猜一猜操場地表的溫度。
3、你們知道養蠶的最佳溫度是多少么?
4、猜一猜合肥地區的歷史上最高溫是多少?
5、猜一猜合肥地區的歷史上最低溫是多少?
(要求:請學生把所猜測的溫度寫在黑板上,其他同學在科學活動手冊上記錄。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我國常用的溫度單位——攝氏度的讀法與寫法。)
設計目的:猜測與假設也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環節。這里讓學生在教師所提供的信息上做一定猜測,既訓練學生推理思維,又激發了利用溫度計的慾望;還可以了解當地的氣象史;學會科學的養蠶。(養蠶是本學期科學課的重要內容。)而預測地表和距地面1,5米處的溫度是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因為百葉箱的高度是距地面1.5米。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游戲中完成了攝氏度的讀法和寫法。
(三)認識溫度及溫度計
1、回憶你所見過的溫度計是什麼樣子。
2、觀察、了解溫度計的構造。
3、小組觀察、交流、匯報:
(1)溫度計由哪幾部分組成?
(2)同學們在觀察溫度計時發現了什麼意外的現象?引發對這種現象的探究,從而得出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設計製造的。
(3)關於溫度計你還知道哪些?引出溫度計的發明史。
設計目的:告訴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觀察,教會學生科學的觀察方法。了解溫度計的基本構造和製造原理,滲透溫度計的發明史。
(四)分組測量一杯水的溫度。
1、小組匯報測的數據。
2、為什麼一樣的溫度計、一樣的水測得溫度不一樣?
3、師生共探討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4、再次測量燒杯里水溫度。
5、小結。
設計目的:學生第一次測量燒杯里水的溫度。(由於學生還不會使用溫度計,測量結果可能會相差很大。這里我們可以充分考慮學生年齡特徵與生活經驗,「將錯就錯」地讓學生動手測量,滿足他們的慾望。因為滿足了第一次接觸這個材料的興奮,又發現生活經驗與事實產生了強烈的沖突。這時,當再次分小組觀察時,學生的頭腦是冷靜、理性的,觀察目的是明確的、觀察活動是帶著「思維」的。第二次測量溫度,並比較兩次測量的結果說說感受與事實產生矛盾沖突時,通過有效的觀察與了解後讓學生反思起先測量的過程,學生就能自發地對已有經驗進行重新的審視與自我構建,從而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也有了新的感受與體驗。它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探究活動、培養能力的過程中,使三維目標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六)認識不同的溫度計。(多媒體課件)
設計目的: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課後學習研究溫度計的熱情。
(七)作業:用溫度計測冰水和冰鹽水的溫度。
設計目的:把課堂延伸到課外。可以更好地了解攝氏溫標和華氏溫標的來歷。
(八)板書設計: 刻度 平
玻璃管 上
液柱 停
液泡 里
❹ 石墨多少溫度顏色開始分教學設計
石墨多少溫度顏色開始分教學設計
教案和教學設計都是事先設想內的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容實施的教學措施的簡要說明;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經發生的教學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接近,它們都是對教學情景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則是有所選擇的。
❺ 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教學設計教科版
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
2、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塊
3、物體受陽光照射角度與吸熱的關系,物體與陽光垂直比傾斜吸熱快
過程與方法
1、做探究物體的顏色與吸熱本領有關系的實驗
2、做探究物體吸熱與陽光直射、斜射關系的實驗
3、將物體的顏色與升溫情況的實驗數據繪製成折線圖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實驗中能嚴格按照實驗要求進行操作,實事求是地記錄觀察實驗
2、認識到自然事物的變化之間是有聯系的
3、認同科技的發展能促使人們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和自然規律地觀點
二、教學准備
教師演示:人類利用太陽能的課件及圖片
分組實驗: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對折做成的紙帶,溫度計;三個同樣的黑色紙帶分別插上溫度計
三、教學重、難點
對比實驗: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關系;物體吸熱與受陽光直射、斜射的關系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1)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人類只利用了太陽能量的很少一部分,還有大部分的光和熱沒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鏡和凸透鏡匯聚陽光外,我們還有什麼辦法能得到太陽更多的光和熱?
2)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2、物體的顏色與吸熱
1)物體的顏色與吸熱有關嗎?請學生自學書上的要求
2)師生討論這個對比實驗的注意事項
除了紙的顏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條件如擺放的地點、方式、時間等盡量保持一致
3)學生實驗、記錄
3、物體吸熱與受陽光直射、斜射的關系
1)學生閱讀書上的實驗方案
2) 學生分析對比實驗的注意事項
3) 學生實驗記錄
4、將觀察到的數據繪製成圖表
1)教師講解繪制的方法
橫、縱坐標各表示什麼 ? 刻度值是多少? 點和線的顏色要按照教科書的要求來畫 。
2)分析
為什麼黑色蠟光紙比黑色無光紙升溫慢?
鋁箔紙的吸熱本領比較小
❻ 小學科學《氣溫有多高》教學設計
《氣溫有多高》教學設計
氣溫有多高
一、教學目的: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正確地看、讀、寫溫度。
2、能夠較准確地測量不同環境下的氣溫並進行記錄。
3、能利用氣溫變化記錄的統計圖找出一天中氣溫變化的規律。
知識與技能
1、懂得看、讀、寫溫度的正確方法。
2、知道氣溫計又可稱為寒暑表。
3、不同環境下氣溫是有差異的。
4、知道白天氣溫變化的一般YCB齒輪泵規律是早晚氣溫低、午後氣溫高。
5、知道進行標准化測量的重要意義。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意識到證據的重要性,有重證據的科學態度。
2、有標准化的科學觀測意識,能實事求是地反映測量結果。
二、教學重點:
懂得看、讀、寫溫度的正確方法。
三、教學難點;
1、知道氣溫計又可稱為寒暑表。
2、不同環境下氣溫是有差異的。
3、知道白天氣溫變化的一般規律是早晚氣溫低、午後氣溫高。
四、教學准備:
1. 學生測量氣溫用的寒KCB型不銹鋼齒輪泵暑表、寒暑表模型。
2.寒暑表、記錄氣溫用的紙筆。
五、課時劃分:
一課時
七、教學步驟
教學步驟 互動性質 學生\老師互動的目的
集中話題 1.教師問哪位同學昨晚看天氣預報的,誰來做個小小氣象員,做一個氣象匯報。(指名匯報)
2.你們知道我們是怎樣測出氣溫的嗎?利用什麼工具?(學生回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溫度表、溫度計。)
3.看到溫度表你想到了什麼?(裡面裝的什麼液體?怎樣讀?為什麼叫攝氏度?)(指名說。)教師介紹溫度表(寒暑表)。
4.同座位互相說一說溫度表的讀法,
任意指一個刻度相互說一說。
5.你還見過哪些測量溫度的儀器,能介紹嗎? 導入新課,指導學生讀、寫氣溫的方法。
探索和
調查 1.教師說明溫度計使用要求
(1)使用溫度表測量,手輕輕地握住兩邊。
(2)眼睛要平視紅色酒精柱頂端,讀出刻度。
提問:為什麼要平視?仰視結果會怎樣?俯看結果會怎樣?(仰視結果偏大,俯看結果偏小,所以要平視。)可藉助圖示演示。
2.教師組織小小組討論
在測量氣溫時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如:在時間相同時測量,在人少、通風處測量,等液面完全靜止在讀數……)
3.教師布置測量要求
(1)測量教室、陽光下、背陰處、地面、草地上、水泥地及離地面1.5米處的氣溫,同座位兩個人,一個同學測量,一個同學記錄。
(2)測量完填寫教科書第83頁的「活動記錄」第一題。
4.開始測量,15分鍾。教師巡視指導。
5.教師組織全班交流
比較測得的結果你有哪些發現?
(如:背陰處比陽光下的溫度低,教室里的溫度比陽光下的溫度低,……)
為什麼會有你發現的結論產生?
6.教科書第41頁的「交流」,全班集體討論。(這一部分要提前一天讓每組進行測量,可以是每節課後進行測量)從圖中看一天內氣溫變化發現了什麼?(如:中午13:00~14:00氣溫最高,早上6:00和傍晚18:00氣溫基本相同,……)
1、指導學生測量氣溫的方法。
2、學生通過交流,了解白天氣溫變化的規律。
回顧和
解釋 1、堅持測量一周的氣溫,並做記錄。 鞏固所學。
【總結】氣溫有多高教案就為大家介紹到這兒了,希望有助於大家的學習。更多學習內容,盡在精品學習網,請大家及時關注。
小編推薦: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案:空氣占據空間嗎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案:我們周圍的空氣
❼ 五年級科學下冊《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科學概念:
· 熱總會從溫度較高的一端(物體)傳遞到溫度較低的一端(物體).
· 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遞方法叫熱傳導.2、過程與方法:·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3、情感、態度、價值觀:
· 保持積極的觀察探究熱傳遞的興趣.
· 體驗通過積極思考和探究獲得的成功喜悅.
二、教學重點: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
四、教學准備:
教師准備:燒杯、金屬條、熱水、課件
學生准備:試管夾、蠟燭、凡士林、火柴、金屬條、塗有蠟的金屬片、三角架
五、教學過程
(一)利用實驗,導入新課
師談話:生活中有這樣一種現象,媽媽在煮湯的時候,你把湯勺放入湯中,過一段時間後,勺柄會怎樣呢?(學生回答)下面我們做個實驗來感知一下吧!老師把金屬條的一端浸在很燙的熱水中,金屬條的上端會怎樣呢?1、學生推測實驗現象.2、教師進行演示實驗,學生感知實驗現象.3、師提問,生思考:·露出水面的金屬條怎麼會變熱呢?·熱怎麼會傳遞到上端呢?(生回答,教師利用動畫課件演示)那麼熱是怎樣傳遞呢?
二、學習新課
實驗一:熱在金屬條中的傳遞
師談話:剛才熱傳遞的過程只是同學們的推測和感知,那麼怎樣才能親自觀察到熱傳遞的過程,並證明你們的推測是否正確呢?(生回答:實驗)這個實驗怎麼做呢?老師為你們每組准備了許多材料:試管夾、火柴、蠟燭、凡士林、金屬條.你們能用這些材料先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證明熱傳遞的過程嗎?1、小組討論並匯報設計的實驗.2、師利用幻燈片介紹實驗操作的過程.並提示實驗中應注意的事項及要求.3、學生進行實驗,並填寫實驗報告單.4、學生匯報實驗現象.·火柴是怎樣落下來的?·實驗說明了什麼?(熱總是從溫度高的一端傳向溫度低的一端)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點撥)5、教師利用幻燈片展示熱傳遞的過程和火柴掉落的方向.
板書:熱溫度較高溫度較低6、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知道熱總是從溫度較高的一端傳向溫度較低的一端.蠟燭被點
燃後,熱傳遞到金屬條加熱的一端,使金屬條從加熱的一端傳遞到另一端,又傳遞給與它直接接觸的火柴,這說明熱也可以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
實驗二: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
師:如果把熱源放在不同的角度,熱又是怎樣傳遞的呢?為了便於觀察,老師事先在金屬片上塗有蠟,如果在金屬片的中心(或邊緣的一個點)進行加熱,請同學們先猜想金屬片中的蠟會怎樣融化?(學生推測)1、課件演示做法,同時提示學生實驗注意事項.2、學生進行實驗.3、匯報實驗現象.4、師小結.(課件演示)三、總結1、通過這幾個實驗,你們有哪些收獲?2、總結: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叫熱傳導.(課件展示)
❽ 氣溫有多高 教學設計 科學蘇教版
氣溫有多高 教學設計 科學蘇教版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版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權備學生、備課文、備自己,有教學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❾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氣溫有多高教學設計
氣溫有多高
一、教學目的: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正確地看、讀、寫溫度。
2、能夠較版准確地測量不同權環境下的氣溫並進行記錄。
3、能利用氣溫變化記錄的統計圖找出一天中氣溫變化的規律。
知識與技能
1、懂得看、讀、寫溫度的正確方法。
2、知道氣溫計又可稱為寒暑表。
3、不同環境下氣溫是有差異的。
4、知道白天氣溫變化的一般YCB齒輪泵規律是早晚氣溫低、午後氣溫高。
5、知道進行標准化測量的重要意義。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意識到證據的重要性,有重證據的科學態度。
2、有標准化的科學觀測意識,能實事求是地反映測量結果。
二、教學重點:
懂得看、讀、寫溫度的正確方法。
三、教學難點;
1、知道氣溫計又可稱為寒暑表。
2、不同環境下氣溫是有差異的。
3、知道白天氣溫變化的一般規律是早晚氣溫低、午後氣溫高。
四、教學准備:
1. 學生測量氣溫用的寒KCB型不銹鋼齒輪泵暑表、寒暑表模型。
2.寒暑表、記錄氣溫用的紙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