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語文新課程教學設計應注意哪些問題
一、填空題
1、漢語拼音教學的要求是: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2、《語文課程標准》提出,高年級「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3、鞏固識字的最好辦法是復現。
4、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
5、「對話」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就教學問題展開多向的信息溝通和多元的意義重構。
6、《語文課程標准》的設計思路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7、語文素養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主要分為六個層次:一是必要的語文知識,二是豐富的語言積累,三是熟練的言語技能,四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五是深厚的文化素養,六是高雅的言談舉止。
8、課程資源從獲取途徑看,可以劃分為校內資源、校外資源、網路化資源三大類。
9、漢語拼音教學的要求是: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准確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10、《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11、「分解式目標」按照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每個維度根據實際情況羅列若干小目標。這種敘寫方式,思路清晰,具體明確,便於操作。
二、名詞解釋
1、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2、對話
「對話」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就教學問題展開多向的信息溝通和多元的意義重構。
3、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主要分為六個層次:一是必要的語文知識,二是豐富的語言積累,三是熟練的言語技能,四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五是深厚的文化素養,六是高雅的言談舉止。
「語文素養」另一種說法: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及相應的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
4、生字復現
一種鞏固識字的有效辦法。讓生字在輕松的語言環境和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中多次出現與學生多次見面,從而達到鞏固識字目的。
三、簡答題
1、你覺得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最容易出現哪些問題?
答:最容易出現的主要問題有:(1)「合作學習」前期缺乏有素、到位的訓練;(2)課前安排時教師主觀性太強;(3)課間調控策略手段缺乏;(4)只從形式上組織「合作學習」。
2、口語交際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要注意問題有:自始至終注意民主、和諧交際氛圍的形成和保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互動交際的動機;雙向互動,發展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互動評價,促進學生良好口語交際習慣的形成。
3、新課程教師角色應如何定位?
答:在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做學生課內外學習的組織者、督促者、引領人。做學生自主學習鼓勵者,合作學習的對話者,探究學習的先行者和參謀。
4、語文教育應重視哪些特點?
答:(1)應重視語文課程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影響的深廣性,學生學習反應的多元性;(2)注意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3)注意漢語言文字特點對識字、閱讀、寫作、口語、思維的影響。
5、低段的寫話教學與中高段的習作教學側重點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級重在激發興趣,培植自信;中年級重在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生活,自由表達;高年級重在多讀書,廣見聞,善思考,有個性地表達。
6、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選題十分重要,你認為有哪些途徑?
答: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選題途徑主要有:(1)在語文教材中發現課題,與閱讀教學相結合;(2)在校園活動中發現課題;(3)在社會大環境中發現課題。
四、觀點論述題
1、有人認為,口語交際與聽說訓練沒有區別。你有什麼看法?
答:語教上的聽說訓練和口語交際都有聽和說的表現形式,所以有人就將兩者當作一回事。其實兩者有較大的差別。:
聽說訓練是一種語言規范的教學訓練,學生從聽開始,學習說的形式和能力,這種訓練是口語交際的基礎。
口語交際強調「交際」,是一種語言互動評價交流,注重培養學生傾聽、表達、應對能力。教學時注意交際情境的作用,重視語言文明和語言修養,注重與生活聯系,形式更靈活。
2、城市學校中能開發的語文課程資源一定比農村學校多。這樣說對嗎?為什麼?
答:首先我們應該承認:在物本、人本及動態的課程資源的開發條件上,城市學校佔有較大的優勢。然而,開發課程資源是人的努力行為,農村教師辛勤執著的開發,完全可以滿足小語教學需要。所以作為農村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小學語文課程資源觀,善於應地制宜開發語文教學資源;其次要培養本人及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再次應鍛煉師生深入發掘語數資源的能力;還要努力提升教學方案的操作實施能力。
3、《課標》提倡習作教學要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是否意味著教師要少指導?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答:語文課程標准對高中低三學段有不同側重的教學要求,需要教師有側重地進行習作指導。我們認為對「少指導」說,應作如下理解:
(1)在談話、習作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方面應該加強指導;
(2)在培養興趣、熱愛生活、多讀書方面要有激勵性評價為主的「指導」。
(3)在糾正學生語言錯誤及價值觀偏差方面,絕不能放任自由,要執著盡「引領」職責;
(4)有些影響或阻礙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破壞習作積極性的「指導」則是萬不可為。
4、「『自主學習』的就是讓學生自己學習,而老師只在一邊串接一下教學環節、維持一下教學紀律就可以了。」你贊同這種觀點嗎?為什麼?
答:我們並不贊同這個觀點。理由如下:
(1)我們承認自主學習有時會表現為學生「自己學習」的形式,但自主學習絕不能排除教師在學習內容方面的引領、指導作用。學生自主學習應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學習,課內學習更是如此。
(2)其次,自主應與合作、探究結合才是更完整有效學習方式。而教師是學生探究學習的參謀,合作學習的主要合作者,從合作和探究角度出發,我們不能贊同教師只充當紀律維持人、學習環節串連人。
(3)「教學環節串連」本質應是學習「過程和方法」維度目標的串連。由於教學目標三個維度是相互滲透不可割裂的,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只管「環節」「紀律」的說法,要害是默認了「過程方法」與其它維度目標的分裂,所以是不可取的。
五、教學設計題(12分)
1、請為習作教學《我發現了》設計一份教案。
題目分析:
(1)從聯系生活角度看,這篇習作的內容強調的應是「我的發現」及「發現」結果三方面。
(2)因為「發現」是一個過程,所以,文章應有過程的詳或略的敘述。
(3)由於是「發現」,所以發現結果應是有一定新穎性的現象、理解、「秘密」、結論等。
(4)這個發現是「我」的個性「發現」。
(5)命題紀實作文應是高年段習作要求。
教案可以有這樣幾個過程:
A、 預先有目的地布置探究性的觀察;
B、 課內匯總學生觀察結果和其它有關材料;
C、 從「我」、發現過程、發現結果三方面師生對材料結果進行互動評價。
D、 試寫若干句段,再互動評價,學生各自完成全篇。
E、 抓主人公、過程、結果,選若干典型篇進行互動鑒賞。
2、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擬一份教學設計。
要求分析:
(一)讀和寫結合的「結合」是一種聯系,這種聯系常表現在讀寫內容上,及讀寫篇段的結構形式,句段表達形式上。
(二)設計舉例:
(1)學習《燕子專列》一文,強化該文幾方面特點:
A、 內容上寫的是人與動物的關系;
B、 結構上使用了倒敘的方法;
C、 開頭段使用了疑問句,引發讀者興趣,結尾飽含深情祝福。
(2)互動講述幾個人與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如:《密林怪客》等),請學生記錄並改寫,要求學生使用例文相應段落形式和語句形式。
(3)試說、試寫並互動評價,個性修改。
六、案例分析題
1、以下是浙教版第十二冊《古詩兩首》的教學目標設計:
(1)藉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兩首古詩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體悟重點詩句的情味,在反復誦讀與融情想像中,感受詩歌的情緒和意象,受到心靈的熏陶和滋養。
(3)在兩首古詩的對比參讀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明白詩與詩之間的內在聯系,體悟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請您從目標把握和目標敘寫的角度進行評述。
答:(1)浙教版十二冊古詩有「四首」:《贈汪倫》、《題臨安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竹石》(「兩首」可能指南宋愛國詩二首)
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2)從目標把握角度看,為幾首不同時期的古詩教學設計同樣教學目標,肯定不利於更深入了解,每首詩的思想內容。南宋二首的《題臨安邸》是從批判、遣責權貴角度,表現憂國憂民的: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是從惦念北方滄陷國土角度表現憂思的,兩詩思想方式差異很大。不是「借景抒情」一語可概括的。
(3)從敘寫角度看,設計者努力進行了「目標」的分解式敘述,但由詩歌的內容差異較大,分解目標也就很難對各首詩教學具體操作產生積極作用。
(4)目標敘寫第(二)條「咀嚼、體悟、感受」等詞作為「過程方法」操作性不強,「重點詩句」指向也不明。
2、下面是一位教師關於「菜」字的教學:
師:小朋友,你是用什麼辦法記住「菜」字的?
生1:我喜歡吃榨菜,榨菜的包裝袋上有這個字,我就記住了。
生2:我在菜場門口的牌子上看到過這個字。
師:你們能聯系生活來認字,很好。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3:我想寫一寫,記住這個「菜」字。
師:這是個好辦法。
生4:「草」字頭加「采」就是「菜」,青菜的「菜」。
師:加一加記住這個字,也是好辦法。還有不同意見嗎?
生5:「花」字去掉下面部分,加上「采」,就是「菜」。
生6:「花」字去掉下面「化」,「彩」字去掉右邊的三撇,合起來就是「菜」。
生7:「苗」字去掉下面的「田」,加上「采」就是「菜」。
師:很好,小朋友們想出了很多辦法記住了這個字。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你認為該教師的教學符合哪些新課程理念?還存在什麼問題?試加評述。
答:這位教師在識字教學時,聯系學生生活,注意漢語言文字結構特點,注意字形方法的概括:如「加一加」等。初步體現出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這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
但5、6、7三位學生分析字形時,方式無創新,分析都人為復雜化,這將影響識字效率。教師評價(「很多方法」)不著邊際。建議採用適當情景「復現」和動手方式,改進類似的識字教學過程。學生4發言,應改成「采」字加上「草字頭」說法更妥貼。
3、 是一位教師執教浙教版第11冊《三顧茅蘆》的片段:
張飛說:「一個村夫,何必哥哥您親自去呢?派個人把他叫來得了。」劉備斥責他:「胡說!孔明是當今大賢。怎麼可以隨便派個人去呢?」
(在具體的朗讀訓練之後)師:什麼叫「大賢」?老師先來考考大家。你們知道武藝十分高強的人叫什麼?
生:大俠!
師:家裡錢非常多的人呢?
生:大款!
師:能夠做一手美味佳餚的人呢?
生:大廚!
師:當今非常出名的歌星、影星叫什麼?
生:大腕!
師:在文學、藝術方面具有高深造詣的人?
生:大師!
師:現在你明白什麼叫「大賢」了嗎?
生:就是指在道德和才華方面非常出眾的人。
生:就是思想素質和才華能力方面最偉大的人。
結合《語文課程標准》的學習,你認為本案例「詞義教學」給你什麼啟示?
答:(1)詞義教學應與篇段上下文內容聯系,與篇閱讀聯系;
(2)詞義教學應激發學習詞義興趣和積極性,講究方法;
(3)詞義教學可適當橫向與生活聯系,方式方法應有靈活性;
(4)詞義教學應努力讓學生體會理解詞義時的思維方式(如:類比式或下定義式等)。
4、學習《五彩池》一課的第二自然段時,老師們都要讓學生針對段尾的省略號進行想像練習,於是學生會想像出水池各種奇特的形狀。這當然沒有錯,而我覺得五彩池的美不僅僅美在形狀,還有它瑰麗的顏色、奇妙的變化。因而,在學完全文後我進一步讓學生想像:五彩池還像什麼?由於思維的慣性,學生依然圍繞著形狀做文章。如果這樣一直說下去,學生禁錮了的思維就不會得到開解。此時我說:「在我的眼睛裡,五彩池就像一塊塊奇異的寶石,閃耀著迷人的光芒。」經我這樣一說,學生的思維一下子從「形狀」的圈子裡跑出來了,一個個奇妙的想像脫口而出。
試評述以上教學片段。
答:(1)在該教學環節中,師生關系融洽,師生共同積極開發語文課程資源,該案例是閱讀教學三方「對話」的成功範例;
(2)教師再次示範後,新一輪訓練在新的高度實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
(3)教師以合作者身份參與學習,有利於引領學生從「定向」語言訓練,向創新方向轉化。
學生回答問題_請大家隨我看到**自然段
2. 20古詩兩首教案
譯文:
我家畫中洗硯池邊的梅樹,花開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它不需要別人誇獎顏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滿乾坤的清香之氣。
疑難點注釋:①墨梅:水墨畫的梅花。 ②洗硯池:寫字、畫畫後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這個典故。詩人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說「我家」。
[注釋]
1. 墨梅:水墨畫的梅花。
2. 洗硯池:寫字、畫畫後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這個典故。
3.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幾種,如,淡墨、濃墨、焦墨。這里是說那朵朵盛開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跡點化成的。
4.清氣:清香的氣味。
5.乾坤:天地。
[簡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墨梅就是水墨畫的梅花。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開頭兩句「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直接描寫墨梅。畫中小池邊的梅樹,花朵盛開,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點染而成的。「洗硯池」,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詩人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說「我家」。
三、四兩句盛贊墨梅的高風亮節。它由淡墨畫成,外表雖然並不嬌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的內在氣質;它不想用鮮艷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誇獎,只願散發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於學得滿腹經綸,而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願巴結權貴,於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兩句,表現了詩人鄙薄流俗,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
這首詩題為「墨梅」,意在述志。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字面上在贊譽梅花,實際上是贊賞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單用墨畫的梅花。 [池頭]池邊。 [洗硯(yan)池]洗毛筆、硯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跡,指花的顏色。[清氣]清香的氣味。[乾(qian)坤(kun)]指天地。
詩意:
這幅畫畫的是我家洗硯池旁邊的一棵樹,每一朵梅花都呈現出淡淡的黑色,沒有鮮艷的色彩。我不需要別人誇它顏色多麼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間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滿」盡顯個性
——《墨梅》賞析
梅花,開放在萬花凋零的嚴寒季節,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於眾花報春,寒氣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為堅強品格和高貴氣節的象徵。本課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顏色畫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詩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稱為「畫梅聖手」。這是一首作者自己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詩中所描寫的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寫詩,注重煉字。詩中(亦指畫中)的梅花生長在作者日日洗滌筆硯的池水邊,那一朵朵開放的梅花都呈現出淡淡的墨痕。一、二兩句運用白描手法寫梅花的形態,一個「淡」字既道出畫梅花的技法,又刻畫出梅花樸素淡雅、傲立於嚴寒的風骨,令人耳目為之一新。
再看末句,詩人為什麼特別愛畫不著顏色的淡墨梅花呢?原來他並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們誇獎梅花的顏色艷麗,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氣充塞在天地之間。一個「滿」字,不僅傳神地寫出了梅香的充盈激盪,而且使得詩人人格魅力的凸現與輻射分外的耀眼!這種不流於世俗、傲骨錚錚的氣節正是作為詩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這種不追求虛浮綺麗的外表而鍾情於梅花精神的表現方法正是作為畫家的王冕的巧奪天工之處。
「畫梅須具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人們是這樣稱贊王冕的。現實中的王冕與他筆下的梅花一樣,堅貞不屈、孤芳自賞。相傳由於王冕的畫畫得特別的好。當地的縣官和一個有權勢的大財主慕他之名,幾次想見他都遭到了拒絕,最後,當縣官親自下鄉見他時,他聽到消息後趕緊躲了起來,又讓縣官吃了閉門羹。因而《墨梅》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在這首詩中,一「淡」一「滿」盡顯個性,一方面,墨梅的豐姿與詩人傲岸的形象躍然紙上;另一方面令人覺得翰墨之香與梅花的清香彷彿撲面而來!從而使「詩格」、「畫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出處:網路
3. 小學語文片段教學設計有哪些步驟
研讀課文,讓學生了解內容。提起學生們,進行誦讀。分析課文內容及積累好詞好句。傳授課文主旨,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4. 《石灰吟》和《竹石》都是 詩
從題材上:《石灰吟》和《竹石》都是托物言志 詩
從體裁上:《石灰吟》和《竹石》都是七言律 詩
從兩個角度回答,比較全面!
5.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古詩竹石
教材分析:題材體裁,內容形式,結構背景,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目標:本節課制定的內目標容,教學目的:制定本節課目標達到怎樣目的,教學方法:引導法等、教學准備:CAI等多媒體課件的准備,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a.課前准備,b.師生問好,二,導課,情景展示圖片,學生觀看思考回答,三,進行新課:a.出示課題,b.教師採用啟發式,引導法,討論法,講解法,敘述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c.學生個別掌握,分組掌握,全班共同掌握,學生在教師引導配合中全班進一步掌握全部內容,d.課堂結構緊湊,難易安排合理,形式新穎,不拘一格,內容豐富,e.本節課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完全掌握本節課全部內容,f,拓展延伸,四,二度創作,五,小結反思。
6. 怎麼寫竹石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功效。有內效教學在很大容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越好,並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
7. 如何作好新課程的單元教學設計
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2、《語文課程標准》提出,高年級「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3、鞏固識字的最好辦法是復現。
4、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
5、「對話」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就教學問題展開多向的信息溝通和多元的意義重構。
6、《語文課程標准》的設計思路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7、語文素養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主要分為六個層次:一是必要的語文知識,二是豐富的語言積累,三是熟練的言語技能,四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五是深厚的文化素養,六是高雅的言談舉止。
8、課程資源從獲取途徑看,可以劃分為校內資源、校外資源、網路化資源三大類。
9、漢語拼音教學的要求是: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准確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10、《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11、「分解式目標」按照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每個維度根據實際情況羅列若干小目標。這種敘寫方式,思路清晰,具體明確,便於操作。
二、名詞解釋
1、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2、對話
「對話」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就教學問題展開多向的信息溝通和多元的意義重構。
3、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主要分為六個層次:一是必要的語文知識,二是豐富的語言積累,三是熟練的言語技能,四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五是深厚的文化素養,六是高雅的言談舉止。
「語文素養」另一種說法: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及相應的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
4、生字復現
一種鞏固識字的有效辦法。讓生字在輕松的語言環境和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中多次出現與學生多次見面,從而達到鞏固識字目的。
三、簡答題
1、你覺得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最容易出現哪些問題?
答:最容易出現的主要問題有:(1)「合作學習」前期缺乏有素、到位的訓練;(2)課前安排時教師主觀性太強;(3)課間調控策略手段缺乏;(4)只從形式上組織「合作學習」。
2、口語交際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要注意問題有:自始至終注意民主、和諧交際氛圍的形成和保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互動交際的動機;雙向互動,發展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互動評價,促進學生良好口語交際習慣的形成。
3、新課程教師角色應如何定位?
答:在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做學生課內外學習的組織者、督促者、引領人。做學生自主學習鼓勵者,合作學習的對話者,探究學習的先行者和參謀。
4、語文教育應重視哪些特點?
答:(1)應重視語文課程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影響的深廣性,學生學習反應的多元性;(2)注意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3)注意漢語言文字特點對識字、閱讀、寫作、口語、思維的影響。
5、低段的寫話教學與中高段的習作教學側重點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級重在激發興趣,培植自信;中年級重在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生活,自由表達;高年級重在多讀書,廣見聞,善思考,有個性地表達。
6、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選題十分重要,你認為有哪些途徑?
答: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選題途徑主要有:(1)在語文教材中發現課題,與閱讀教學相結合;(2)在校園活動中發現課題;(3)在社會大環境中發現課題。
四、觀點論述題
1、有人認為,口語交際與聽說訓練沒有區別。你有什麼看法?
答:語教上的聽說訓練和口語交際都有聽和說的表現形式,所以有人就將兩者當作一回事。其實兩者有較大的差別。:
聽說訓練是一種語言規范的教學訓練,學生從聽開始,學習說的形式和能力,這種訓練是口語交際的基礎。
口語交際強調「交際」,是一種語言互動評價交流,注重培養學生傾聽、表達、應對能力。教學時注意交際情境的作用,重視語言文明和語言修養,注重與生活聯系,形式更靈活。
2、城市學校中能開發的語文課程資源一定比農村學校多。這樣說對嗎?為什麼?
答:首先我們應該承認:在物本、人本及動態的課程資源的開發條件上,城市學校佔有較大的優勢。然而,開發課程資源是人的努力行為,農村教師辛勤執著的開發,完全可以滿足小語教學需要。所以作為農村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小學語文課程資源觀,善於應地制宜開發語文教學資源;其次要培養本人及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再次應鍛煉師生深入發掘語數資源的能力;還要努力提升教學方案的操作實施能力。
3、《課標》提倡習作教學要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是否意味著教師要少指導?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答:語文課程標准對高中低三學段有不同側重的教學要求,需要教師有側重地進行習作指導。我們認為對「少指導」說,應作如下理解:
(1)在談話、習作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方面應該加強指導;
(2)在培養興趣、熱愛生活、多讀書方面要有激勵性評價為主的「指導」。
(3)在糾正學生語言錯誤及價值觀偏差方面,絕不能放任自由,要執著盡「引領」職責;
(4)有些影響或阻礙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破壞習作積極性的「指導」則是萬不可為。
4、「『自主學習』的就是讓學生自己學習,而老師只在一邊串接一下教學環節、維持一下教學紀律就可以了。」你贊同這種觀點嗎?為什麼?
答:我們並不贊同這個觀點。理由如下:
(1)我們承認自主學習有時會表現為學生「自己學習」的形式,但自主學習絕不能排除教師在學習內容方面的引領、指導作用。學生自主學習應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學習,課內學習更是如此。
(2)其次,自主應與合作、探究結合才是更完整有效學習方式。而教師是學生探究學習的參謀,合作學習的主要合作者,從合作和探究角度出發,我們不能贊同教師只充當紀律維持人、學習環節串連人。
(3)「教學環節串連」本質應是學習「過程和方法」維度目標的串連。由於教學目標三個維度是相互滲透不可割裂的,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只管「環節」「紀律」的說法,要害是默認了「過程方法」與其它維度目標的分裂,所以是不可取的。
五、教學設計題(12分)
1、請為習作教學《我發現了》設計一份教案。
題目分析:
(1)從聯系生活角度看,這篇習作的內容強調的應是「我的發現」及「發現」結果三方面。
(2)因為「發現」是一個過程,所以,文章應有過程的詳或略的敘述。
(3)由於是「發現」,所以發現結果應是有一定新穎性的現象、理解、「秘密」、結論等。
(4)這個發現是「我」的個性「發現」。
(5)命題紀實作文應是高年段習作要求。
教案可以有這樣幾個過程:
A、 預先有目的地布置探究性的觀察;
B、 課內匯總學生觀察結果和其它有關材料;
C、 從「我」、發現過程、發現結果三方面師生對材料結果進行互動評價。
D、 試寫若干句段,再互動評價,學生各自完成全篇。
E、 抓主人公、過程、結果,選若干典型篇進行互動鑒賞。
2、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擬一份教學設計。
要求分析:
(一)讀和寫結合的「結合」是一種聯系,這種聯系常表現在讀寫內容上,及讀寫篇段的結構形式,句段表達形式上。
(二)設計舉例:
(1)學習《燕子專列》一文,強化該文幾方面特點:
A、 內容上寫的是人與動物的關系;
B、 結構上使用了倒敘的方法;
C、 開頭段使用了疑問句,引發讀者興趣,結尾飽含深情祝福。
(2)互動講述幾個人與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如:《密林怪客》等),請學生記錄並改寫,要求學生使用例文相應段落形式和語句形式。
(3)試說、試寫並互動評價,個性修改。
六、案例分析題
1、以下是浙教版第十二冊《古詩兩首》的教學目標設計:
(1)藉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兩首古詩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體悟重點詩句的情味,在反復誦讀與融情想像中,感受詩歌的情緒和意象,受到心靈的熏陶和滋養。
(3)在兩首古詩的對比參讀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明白詩與詩之間的內在聯系,體悟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請您從目標把握和目標敘寫的角度進行評述。
答:(1)浙教版十二冊古詩有「四首」:《贈汪倫》、《題臨安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竹石》(「兩首」可能指南宋愛國詩二首)
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2)從目標把握角度看,為幾首不同時期的古詩教學設計同樣教學目標,肯定不利於更深入了解,每首詩的思想內容。南宋二首的《題臨安邸》是從批判、遣責權貴角度,表現憂國憂民的: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是從惦念北方滄陷國土角度表現憂思的,兩詩思想方式差異很大。不是「借景抒情」一語可概括的。
(3)從敘寫角度看,設計者努力進行了「目標」的分解式敘述,但由詩歌的內容差異較大,分解目標也就很難對各首詩教學具體操作產生積極作用。
(4)目標敘寫第(二)條「咀嚼、體悟、感受」等詞作為「過程方法」操作性不強,「重點詩句」指向也不明。
2、下面是一位教師關於「菜」字的教學:
師:小朋友,你是用什麼辦法記住「菜」字的?
生1:我喜歡吃榨菜,榨菜的包裝袋上有這個字,我就記住了。
生2:我在菜場門口的牌子上看到過這個字。
師:你們能聯系生活來認字,很好。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3:我想寫一寫,記住這個「菜」字。
師:這是個好辦法。
生4:「草」字頭加「采」就是「菜」,青菜的「菜」。
師:加一加記住這個字,也是好辦法。還有不同意見嗎?
生5:「花」字去掉下面部分,加上「采」,就是「菜」。
生6:「花」字去掉下面「化」,「彩」字去掉右邊的三撇,合起來就是「菜」。
生7:「苗」字去掉下面的「田」,加上「采」就是「菜」。
師:很好,小朋友們想出了很多辦法記住了這個字。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你認為該教師的教學符合哪些新課程理念?還存在什麼問題?試加評述。
答:這位教師在識字教學時,聯系學生生活,注意漢語言文字結構特點,注意字形方法的概括:如「加一加」等。初步體現出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這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
但5、6、7三位學生分析字形時,方式無創新,分析都人為復雜化,這將影響識字效率。教師評價(「很多方法」)不著邊際。建議採用適當情景「復現」和動手方式,改進類似的識字教學過程。學生4發言,應改成「采」字加上「草字頭」說法更妥貼。
3、 是一位教師執教浙教版第11冊《三顧茅蘆》的片段:
張飛說:「一個村夫,何必哥哥您親自去呢?派個人把他叫來得了。」劉備斥責他:「胡說!孔明是當今大賢。怎麼可以隨便派個人去呢?」
(在具體的朗讀訓練之後)師:什麼叫「大賢」?老師先來考考大家。你們知道武藝十分高強的人叫什麼?
生:大俠!
師:家裡錢非常多的人呢?
生:大款!
師:能夠做一手美味佳餚的人呢?
生:大廚!
師:當今非常出名的歌星、影星叫什麼?
生:大腕!
師:在文學、藝術方面具有高深造詣的人?
生:大師!
師:現在你明白什麼叫「大賢」了嗎?
生:就是指在道德和才華方面非常出眾的人。
生:就是思想素質和才華能力方面最偉大的人。
結合《語文課程標准》的學習,你認為本案例「詞義教學」給你什麼啟示?
答:(1)詞義教學應與篇段上下文內容聯系,與篇閱讀聯系;
(2)詞義教學應激發學習詞義興趣和積極性,講究方法;
(3)詞義教學可適當橫向與生活聯系,方式方法應有靈活性;
(4)詞義教學應努力讓學生體會理解詞義時的思維方式(如:類比式或下定義式等)。
4、學習《五彩池》一課的第二自然段時,老師們都要讓學生針對段尾的省略號進行想像練習,於是學生會想像出水池各種奇特的形狀。這當然沒有錯,而我覺得五彩池的美不僅僅美在形狀,還有它瑰麗的顏色、奇妙的變化。因而,在學完全文後我進一步讓學生想像:五彩池還像什麼?由於思維的慣性,學生依然圍繞著形狀做文章。如果這樣一直說下去,學生禁錮了的思維就不會得到開解。此時我說:「在我的眼睛裡,五彩池就像一塊塊奇異的寶石,閃耀著迷人的光芒。」經我這樣一說,學生的思維一下子從「形狀」的圈子裡跑出來了,一個個奇妙的想像脫口而出。
試評述以上教學片段。
答:(1)在該教學環節中,師生關系融洽,師生共同積極開發語文課程資源,該案例是閱讀教學三方「對話」的成功範例;
(2)教師再次示範後,新一輪訓練在新的高度實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
(3)教師以合作者身份參與學習,有利於引領學生從「定向」語言訓練,向創新方向轉化。
學生回答問題_請大家隨我看到**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