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班科學教案《鹽怎麼不見了》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回同時也可能包含有答解決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❷ 中班科學活動糖怎麼不見了
中班科學活動:《糖怎麼不見了》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了解溶解現象.
2、能大膽描述自己在實驗中看到的發現,增強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
活動准備:
1、糖水、鹽水、糖、鹽巴、綠豆、奶粉、沙子、冰糖、水
2、攪拌棒每人一根、透明杯每人4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品嘗糖水和鹽水
今天,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神奇的水,請小朋友先嘗一嘗,說一說你嘗到的是什麼味道的?(甜的、鹹的)
為什麼有的小朋友喝到的是甜的,有的小朋友喝到的是鹹的呢?(因為裡面有的放了糖,有的放了鹽.)
那你看到糖和鹽了嗎?(看不見,沒了)
二、示範小實驗,展示溶解現象
實驗一:糖的溶解
邊講解邊示範操作:我把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裡去了呢?(糖在水底)現在老師用小棒攪拌一下,小朋友看看有什麼變化嗎?(糖越來越少,最後不見了.)糖到哪裡去了嗎?我們能把它取出來嗎?(它躲到水裡去了!取不出來了.)
實驗二:鹽的溶解
鼓勵幼兒上前操作:這里還有鹽,你們誰來試一試鹽會不會躲到水裡去?
小結:糖和鹽躲到水裡都取不出來了,在我們生活中,有些東西放進水裡取得出來,有些東西放進水裡就去取不出來了.
三、認識實驗材料並猜想
1.活動布置
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這么多材料,有沙子、綠豆、冰糖、奶粉、還有這一張記錄卡,請小朋友先上來猜一猜,想一想,如果把這些材料分別放進水裡,然後用筷子攪拌,想想最後什麼東西還能取出來、什麼東西取不出來了,把你的猜想記錄在這張記錄卡里.怎麼記錄呢?如果你猜它能取出來,那麼請用「√」標在小問號的格子里,如果你認為它取不出來,就請用「○」標在小問號的格子里.
2.幼兒猜想
我剛才把所有小朋友的記錄卡都看了一遍,發現好多小朋友的記錄都不太一樣,那麼我們怎麼知道誰猜對了,誰又猜錯了呢?
四、驗證猜想並記錄
1.布置幼兒動手操作
接下來,我們來做這個有趣的實驗,並請大家認真觀察.我們把這些材料分別放進有水的杯子里,然後用小棒攪拌,看看最後什麼東西能取出來,什麼東西取不出來了.並把觀察的結果填在畫有「眼睛」的欄里.記錄符號和剛才的記錄方法一樣,能取出來用「√」表示,如果取不出來用「○」表示.
2.強調注意事項
同時呢,在你們動手做實驗之前,老師還有幾個小小的要求,請小朋友一起做好:①操作時,要把材料輕輕地放進杯子里;②攪拌時,要用筷子輕輕地攪動,不能將水濺出來;③手不要沾到水.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4.幼兒分享實驗
誰來講一講你實驗的結果是不是與剛才自己的猜想一樣呢?
五、活動結束,幼兒理解溶解概念
今天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不同的物體放進水中會有不同的現象發生,剛才我們把沙子放進水裡,沙子還是沙子;把綠豆放進水裡,綠豆還是綠豆,而且可以取出來,可是,當我們把奶粉放進水裡,奶粉就不見了,水變了顏色,把味精放在水裡,攪拌後,味精也不見了,都沒辦法直接取出來.那它們哪裡去了呢?是分散到水中了,像這樣的現象,我們叫做溶解,也就是奶粉和味精溶解於水中,而沙子和綠豆不會溶解於水中.誰還知道,我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在水中呢?
答,每一次專業解答都將打造您的權威形象
❸ 中班科學教育《糖怎麼不見了》說課稿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了解溶解現象。
2、能大膽描述自己在實驗中看到的發現,增強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
活動准備:
1、糖水、鹽水、糖、鹽巴、綠豆、奶粉、沙子、冰糖、水
2、攪拌棒每人一根、透明杯每人4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品嘗糖水和鹽水
今天,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神奇的水,請小朋友先嘗一嘗,說一說你嘗到的是什麼味道的?(甜的、鹹的)
為什麼有的小朋友喝到的是甜的,有的小朋友喝到的是鹹的呢?(因為裡面有的放了糖,有的放了鹽。)
那你看到糖和鹽了嗎?(看不見,沒了)
二、示範小實驗,展示溶解現象
實驗一:糖的溶解
邊講解邊示範操作:我把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裡去了呢?(糖在水底)現在老師用小棒攪拌一下,小朋友看看有什麼變化嗎?(糖越來越少,最後不見了。)糖到哪裡去了嗎?我們能把它取出來嗎?(它躲到水裡去了!取不出來了。)
實驗二:鹽的溶解
鼓勵幼兒上前操作:這里還有鹽,你們誰來試一試鹽會不會躲到水裡去?
小結:糖和鹽躲到水裡都取不出來了,在我們生活中,有些東西放進水裡取得出來,有些東西放進水裡就去取不出來了。
三、認識實驗材料並猜想
1.活動布置
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這么多材料,有沙子、綠豆、冰糖、奶粉、還有這一張記錄卡,請小朋友先上來猜一猜,想一想,如果把這些材料分別放進水裡,然後用筷子攪拌,想想最後什麼東西還能取出來、什麼東西取不出來了,把你的猜想記錄在這張記錄卡里。怎麼記錄呢?如果你猜它能取出來,那麼請用「√」標在小問號的格子里,如果你認為它取不出來,就請用「○」標在小問號的格子里。
2.幼兒猜想
我剛才把所有小朋友的記錄卡都看了一遍,發現好多小朋友的記錄都不太一樣,那麼我們怎麼知道誰猜對了,誰又猜錯了呢?
四、驗證猜想並記錄
1.布置幼兒動手操作
接下來,我們來做這個有趣的實驗,並請大家認真觀察。我們把這些材料分別放進有水的杯子里,然後用小棒攪拌,看看最後什麼東西能取出來,什麼東西取不出來了。並把觀察的結果填在畫有「眼睛」的欄里。記錄符號和剛才的記錄方法一樣,能取出來用「√」表示,如果取不出來用「○」表示。
2.強調注意事項
同時呢,在你們動手做實驗之前,老師還有幾個小小的要求,請小朋友一起做好:①操作時,要把材料輕輕地放進杯子里;②攪拌時,要用筷子輕輕地攪動,不能將水濺出來;③手不要沾到水。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4.幼兒分享實驗
誰來講一講你實驗的結果是不是與剛才自己的猜想一樣呢?
五、活動結束,幼兒理解溶解概念
今天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不同的物體放進水中會有不同的現象發生,剛才我們把沙子放進水裡,沙子還是沙子;把綠豆放進水裡,綠豆還是綠豆,而且可以取出來,可是,當我們把奶粉放進水裡,奶粉就不見了,水變了顏色,把味精放在水裡,攪拌後,味精也不見了,都沒辦法直接取出來。那它們哪裡去了呢?是分散到水中了,像這樣的現象,我們叫做溶解,也就是奶粉和味精溶解於水中,而沙子和綠豆不會溶解於水中。誰還知道,我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在水中呢?
❹ 科學教案《糖怎麼不見了》
幼兒園科學教案:糖怎麼不見了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觀察糖在水中溶解的過程及所發生的變化,並用語言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2、對溶解的現象產生好奇,並願意思考「糖怎麼不見了」的問題。
活動准備:
每人一小杯水,一塊方糖,以及用於攪拌的湯匙。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觀察糖在水中溶解的過程,激發幼兒興趣。
師:你們的桌上有什麼?如果把糖放到水裡去會怎麼樣呢?今天請大家自己試一試,仔細看看,糖到水裡會怎麼樣?
幼兒試驗、觀察、表達、交流。
2、引導幼兒討論溶解現象
師:你們剛才看到糖放到水裡怎麼不見了?它真的沒有了嗎?到哪裡去了呢?現在又變什麼樣了呢?
幼兒討論、交流、思考、講述。
3、引導幼兒聯系其他溶解現象,擴展幼兒的經驗
師:你還知道有什麼東西像糖一樣,在水裡會「化掉」呢?
幼兒表達交流。
4、小結
今天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糖放到水裡去就不見了。請你們回家以後再試一試,還有哪些東西也是這樣的。
活動評析:
該活動屬於現象觀察類活動。對小班幼兒來說,「溶解」現象既無法理解的,又是容易觀察的。該活動立足於觀察溶解現象的發生過程,而不是講解糖為什麼溶解,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自由討論溶解現象,允許他們通過自己的想像來尋求解釋,對於維護幼兒的好奇心以及養成其思考的習慣是有益的。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❺ 《糖怎麼不見了》小班得科學教案
活動目標:
1.能對糖的溶解現象有好奇心,並願意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2.能用攪拌的方法觀察溶解的過程,及口味前後變化。
3.願意積極探索,知道有的東西放在水裡會溶解,有的不會。
活動准備:
每人一小杯水、一個勺子、糖、鹽、米、奶粉、果汁粉、沙子。豆子。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猜猜你品嘗的是什麼。老師隨機給小朋友分兩種飲料(白開水、糖水)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飲料給小朋友們嘗一嘗,然後再輕輕的告訴你的好朋友,你嘗到的是什麼味道的?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喝到的飲料是什麼味道的?為什麼有的是甜的有的是沒有味道的?那你有沒有在裡面看到糖呢?糖寶寶到哪兒去了?
二、開始
1.教師示範小實驗:觀察糖溶解的現象。
(1)先讓幼兒大膽猜測實驗結果
(2)教師和幼兒一起操作:先嘗一口自己杯子里的水(無味),然後用勺子舀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會發生什麼變化?用勺子攪拌一下,觀察糖到哪裡去了嗎?躲到水裡去了!請幼兒再次品嘗水(變甜)
(3)請幼兒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總結:糖放在水裡化掉,不見了,這個過程就叫做溶解,我們的水就會變甜。
2.請幼兒自己操作。
(1)幫助幼兒拓展經驗,引導幼兒說說還有什麼東西會溶解?
(2)師:老師這里還有米、奶粉、果汁粉、沙子、鹽,你們也來試一試?(幼兒分組操作)觀察溶解顯現、顏色變化,發現有的物品不能溶解。
(3)幼兒自由交流實驗結果,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
三、結束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好多東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東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們可以回家後跟爸爸媽媽們一起觀察、發現、然後再來告訴我們的好朋友,好不好?
設計意圖:
根據小班的年齡特點,科學課糖不見了在幼兒充滿好奇心之時,讓幼兒感知溶解的現象,培養幼兒的生活知識充滿興趣。
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究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3~4歲的幼兒無意注意佔只要地位,認知活動基本上是在行動過程中進行的,幼兒觀察事物缺乏整體性,較隨意,只能直接的、簡單的表面化的認識一些周圍的事物。對身邊的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喜歡提問,願意自己動手探究,同時,願意與老師、同伴用簡單的詞語或句子描述自己的發現。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利用幼兒活動中的興趣點,設計本次活動,密切聯系生活中的現象,能夠較大限度的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使她們感受科學和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樂趣。
本活動是中班科學課《糖怎麼不見了》在孩子充滿好奇心之時,讓孩子感知溶解的現象,培養孩子的生活知識充滿興趣。《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孩子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選擇了物體在水中的"溶解"現象,作為孩子科學教育內容,在活動中我為孩子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孩子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通過引導孩子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了孩子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了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設計本次活動,提供給孩子實踐操作機會,既滿足孩子動手操作探索的慾望,又能在活動中讓孩子充分的去發現問題,積累經驗。如:孩子在活動中觀察溶解過程和了解溶解現象,激發了孩子對日常生活中一些現象的探索興趣和求知慾。
該活動屬於現象觀察類活動。對小班幼兒來說,"溶解"現象既無法理解的,又是容易觀察的。該活動立足於觀察溶解現象的發生過程,而不是講解糖為什麼溶解,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自由討論溶解現象,允許他們通過自己的想像來尋求解釋,對於維護幼兒的好奇心以及養成其思考的習慣是有益的。
❻ 中班科學教案與反思 糖怎麼不見了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糖怎麼不見了 活動目標: 1.了解溶解的現象,學會觀察比較易溶解和不易溶解的物體。 2.學會使用符號做觀察記錄,對溶解現象有好奇心,產生濃厚的觀察興趣。 活動准備: 飲料、杯子、勺子、溫水、米、沙子、鹽、糖、果汁粉、筆、裝水的盆、抹布記錄單。 活動過程: 游戲引入,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飲料,請小朋友們和喝一喝,再告訴你的好朋友,你喝到的飲料是什麼味道的。(幼兒討論) 2.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你喝到的飲料是什麼味道的?(甜的)為什麼?(個別幼兒回答) 3.師:小朋友說飲料是甜,因為裡面放了糖。那你們有沒有看到糖呢?糖到哪裡去了呢?(個別幼兒回答) 4.師:哦,小朋友們沒看見糖,糖消失不見了。 (二)示範操作,展示溶解現象。 1.探索糖的溶解。 (1)師:飲料中的糖到底去哪裡了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舀一勺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裡去了?(幼兒回答) (2)師:哦,糖在水裡,接下來老師用勺子來攪拌一下,小朋友看到糖到哪裡去了呢?(幼兒回答) (3)師:哦,糖它躲到水裡了,這種現象叫「溶解」。 2.探索鹽的溶解。 (1)師:老師這還有鹽,你們誰願意上來試一試,看看鹽會不會躲到水裡?(個別幼兒上來操作,指導幼兒通過攪拌讓鹽溶解。) (2)師:小朋友們發現鹽也不見了,原來呀,糖和鹽通過攪拌溶解到水裡了。 (三)組織幼兒進行探究實驗,比較易溶解和不易溶解的物體。 1.介紹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1)師:等一下小朋友要進行分組實驗,老師給每一組的小朋友准備了杯子、勺子、溫水、米、珠子、鹽、糖、記錄單、筆、裝水的盆、抹布,記錄單上的圖片是老師准備的物品。等一下請小朋友們分別將珠子、米、鹽、糖放到杯子里,並攪一攪,看看哪些東西會像糖一樣溶解,哪些東西不會溶解,並在能溶解的物品後面「√」不會溶解的「X」。小朋友們要輕輕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如果桌子、衣服濕了要及時用抹布擦乾。 2.幼兒實驗,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在實驗中觀察將米、珠子、鹽、糖放到水中的變化。 3.分享交流實驗結果。 (1)師:剛才小朋友們都進行了實驗,現在請小朋友說說你發現哪些東西會溶解,哪些東西不會溶解。(個別幼兒回答) (2)師:哦,小朋友們都發現了,米、珠子放到水中是不溶解,鹽、糖放水中可以溶解。 (四)活動結束。 師: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溶解,也有很多東西不能溶解,小朋友回家後可以和家人一起觀察、發現,然後再來告訴我們的好朋友。(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採納哦
❼ 中班科學公開課教案糖怎麼不見了
我在開展這次活動時讓幼兒帶一些糖、鹽、奶粉等再自己收集一些沙子、冰塊、等。這次活動主要讓幼兒觀察糖在水中溶解的過程及所發生的變化,並能用語言表達其發現。對溶解的現象產生好奇,並願意思考不是所有的物質都能溶解的問題。活動開始時讓小朋友來嘗一嘗。味道怎麼樣?他們都嘗出是糖的味道。接著引發幼兒思考:如果把糖放到水裡去會怎樣呢?接著第一次操作:幼兒實驗、觀察。幼兒觀察糖的溶解過程,小朋友討論開了,糖放下去的時候小小的,再過一會兒就變沒了。讓幼兒感知溶解這個概念。在組織交流時,幼兒都知道糖在熱水裡先溶解,課堂氛圍較好。
幼兒第二次操作(猜想記錄用粘貼表示)。讓幼兒嘗試將各種物品放在水裡的結果。在猜想記錄時,幼兒邊說邊粘貼標記,然後分組邊講述邊粘貼。這樣,孩子的活動有條不亂,老師也及時了解幼兒的情況。當我發現有的孩子說對了,但標記貼錯時,及時給予指出幫助。還發現有的孩子沒有理解時,在評價環節有目的地與他交流,幫助疏道理解。在活動延伸時引導幼兒聯系其他溶解現象,拓展幼兒的經驗。將鹽、奶粉、味精等可溶物品放在水裡觀察溶解現象。孩子對活動內容很感興趣。我覺得孩子的想法、教師的組織方式,哪怕是一個細節都會直接影響到一個活動的效果。這些都是我們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應該想到,但又不一定全都能想到的,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觀察能力、改動生成活動環節的能力。
科學小實驗是幼兒探索科學知識的有效途徑,它既能培養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更能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愉快地接受任務。在組織幼兒實驗時,不能留於形式,在實驗過程中,要讓幼兒實實在在地觀察。使幼兒的各種感官都活動起來從而獲得實驗效果。
❽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糖怎麼不見了》
活動設計背景 一天班級的小潘帶了兩塊糖,活動期間他吃了一塊,有的小朋友看見也想吃就像他要,他不給,活動結束多到了喝水時間,他怕別人搶就把糖藏在了水杯里。等他想起自己的糖時在去找糖已經不見了。他就找到我說有人偷吃了他的糖。我拿起水杯發現原來他把糖放進有水的杯子中化了。我就由此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觀察糖在水中的變化過程,並能用自己的語言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發現。 2、 增強幼兒的好奇心,並願意思考「糖怎麼不見了」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發現。 難點:思考「糖怎麼不見了」。 活動准備 沒人一個小水杯,一塊糖,湯勺。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觀察糖溶解的過程,激發幼兒的興趣。 看看你們的座子上都有什麼?如果把糖放到水裡去會怎麼樣? 今天老師請你們試試,仔細看看糖放到水裡會怎麼樣。 幼兒實驗、觀察交流。 2、引導幼兒觀察溶解現象。 你們剛剛看見糖放到水裡怎麼不見了?它到哪去了?他真的沒了嗎?他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 幼兒討論交流 3、小結。 今天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糖放到水裡去就不見了。 4、活動延伸。 你知道還有什麼其他的東西向糖一樣,在水裡會化掉嗎?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對引導幼兒好奇心、獨立思考、表達等習慣是非常有益的。但在教學組織形式上還有待改進,本次活動可以進行分組教學,以此來增強幼兒的競爭意識。
❾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糖怎麼不見了
活動目標:
1.能對糖的溶解現象有好奇心,並願意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2.能用攪拌的方法觀察溶解的過程,及口味前後變化。
3.願意積極探索,知道有的東西放在水裡會溶解,有的不會。
活動准備:
每人一小杯水、一個勺子、糖、鹽、米、奶粉、果汁粉、沙子。豆子。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猜猜你品嘗的是什麼。老師隨機給小朋友分兩種飲料(白開水、糖水)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飲料給小朋友們嘗一嘗,然後再輕輕的告訴你的好朋友,你嘗到的是什麼味道的?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喝到的飲料是什麼味道的?為什麼有的是甜的有的是沒有味道的?那你有沒有在裡面看到糖呢?糖寶寶到哪兒去了?
二、開始
1.教師示範小實驗:觀察糖溶解的現象。
(1)先讓幼兒大膽猜測實驗結果
(2)教師和幼兒一起操作:先嘗一口自己杯子里的水(無味),然後用勺子舀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會發生什麼變化?用勺子攪拌一下,觀察糖到哪裡去了嗎?躲到水裡去了!請幼兒再次品嘗水(變甜)
(3)請幼兒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總結:糖放在水裡化掉,不見了,這個過程就叫做溶解,我們的水就會變甜。
2.請幼兒自己操作。
(1)幫助幼兒拓展經驗,引導幼兒說說還有什麼東西會溶解?
(2)師:老師這里還有米、奶粉、果汁粉、沙子、鹽,你們也來試一試?(幼兒分組操作)觀察溶解顯現、顏色變化,發現有的物品不能溶解。
(3)幼兒自由交流實驗結果,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
三、結束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好多東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東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們可以回家後跟爸爸媽媽們一起觀察、發現、然後再來告訴我們的好朋友,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