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蠟燭》教案
蠟燭教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記敘的要素,品味語言,感悟文章意蘊。
3、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理解和想像能力。
教學重點:
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人物的思想感情,蠟燭的特殊含義。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型: 課內自讀
教學媒體:錄音機、投影儀。
課前准備:
1、 朗讀課文,積累生字生詞。
2、 查閱資料,了解二戰中蘇聯紅軍解放南斯拉夫的情況。
教學設計:
一、導入:
蠟燭,曾是人們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點昏黃的光往往勾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勾出無限遐想。於是,無論中俄外,都有許多詩文以蠟燭為題。現在,蠟燭已失去它本身的實用價值,但我們仍常用它來寄託某種情感:喜慶,或是憂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西蒙諾夫的《蠟燭》更是抒寫了一種人類最美好的情感,純潔而又令人震撼。
二、檢查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出示投影)
拂曉 瓦礫 地窖 鞠躬 顫巍巍
2、介紹二戰解放南斯拉夫情況。(小組討論候選代表發言)
三、整體感知
出示學習目標
教師(或學生)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
投影思考題:
①復述課文情節,說說課文表現了什麼主題。
②結合主題,談談你對結尾兩句話的理解。
教師導學:
記敘文的復述與整體把握要求大家在初讀的過程中抓住文章中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在此基礎上,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寫作目的,主題自然也就清楚了。
最後兩句話中說:火焰中凝聚著母親的眼淚和兒子的英勇,母親和兒子的稱呼象徵了誰和誰的一種怎樣的感情?這種感情是個別的嗎?這種感情用眼淚和英勇甚至是生命凝結而成,應作何評價?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
預期達到:
本文講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婦人冒著生命危險向母親一樣埋葬一位紅軍戰士,並把自己珍藏45年的結婚喜燭點在戰士的墳頭的故事,歌頌了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結成的情誼。
結尾兩句話謳歌了南斯拉夫母親對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他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蠟燭》教案
[創意說明]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選材巧妙外,細膩的描寫外,借物抒情的手法必不可少。作者為了突出某種形象、某種情感,往往採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閱讀這篇文章,體會作者的用意。
[教學步驟]
一.導入
由「蠟燭」我們可以聯想到哪些詩句和歌曲,各有什麼寓意?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借蠟燭歌頌教師的奉獻精神
2、「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借燭烘托出久別重逢的情意與溫馨。
3、「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借蠟燭寫離別
4、「燭光里的媽媽」,借蠟燭歌頌母親。
蠟燭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麼這篇課文為什麼以「蠟燭」為題,有什麼深意呢?
二、朗讀課文,思考:
這是一支什麼樣的蠟燭?作者共寫了幾處?課文中哪一句話意味深長?
三、師生共議
是老婦人珍藏45年的結婚紅喜燭,意義不一般。
對蠟燭的六次描寫
①她又在衣袋裡摸了半天,摸出火柴來。她把那大蠟燭插到墳堆的頂上,點了起來。這晚上沒有風,蠟燭的火焰向上直升,一點也不搖晃。
②炮彈爆炸的當兒,蠟燭的火焰不過抖了一下。
③蠟燭被爆炸的風吹滅了,有一次,竟給震倒了。
④在已經被破壞的鐵欄桿附近,聳立著一個小小的墳堆。一支蠟燭,旁邊還有生銹的洋鐵片給它擋住了風,在墳堆上閃耀著柔和的火焰。蠟燭快點完了,燭芯快給蠟淚淹沒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閃爍。
⑤他們圍著墳堆,靜默地站著,看著這漸漸暗淡下去的燭光。
⑥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
最後一句話意味深長,齊讀,體會用意。
蠟燭的深意: a 象徵紅軍戰士的生命之光
b 象徵兩國人民的深厚情意
c 象徵他們之間的母子深情
d象徵和平、希望和勝利。。。。。。。
四、如果文中沒有「蠟燭」,能否表達出這么多的意思?
五、再讀課文,提出你思考的的問題
六、課文背景資料
1944年9月中,蘇聯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蘇軍進入南斯拉夫領土達成協議。隨後又在克拉約瓦最後商定了共同行動計劃,10月5日,簽署了關於保加利亞軍隊參加對南斯拉夫領土上的德軍作戰的南保協定。貝爾格萊德戰役的企圖是:通過蘇、南、保三國軍隊的共同努力,粉碎「塞爾維亞」集團軍級集群,解放被佔領的塞爾維亞地區和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前往到駐希臘的「E」集團軍群的交通線,不讓該集團軍群從巴爾干半島南部退卻。這樣就構成了蘇南軍隊統一的作戰正面,並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爾後爭取本國的完全解放創造了有利條件。
2.課文擴讀材料。
勇氣
D.C.狄斯尼(選文略)
使用建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規模空前的正義戰爭。戰爭使億萬人民處於法西斯的鐵蹄之下。然而真正強大的不是法西斯,而是人民,人民中間蘊藏著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人民是真正的銅牆鐵壁。正如毛澤東所說:「戰爭教育了人民,人民將贏得戰爭,贏得和平,又贏得進步。」與課文相似的是,《勇氣》寫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處於被侵略國的人民與解放人員之間發生的故事,並且文中也有「兩種勇氣」「兩次收留」,為學生嘗試「歸類品味」閱讀提供了良好的文本,可以成為這種學法的「試驗田」。
② 蠟燭 西蒙諾夫 教案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
「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著,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
這位蘇聯青年,紅軍戰士,是為解放南斯拉夫而犧牲的,他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墳堆是南斯拉夫老婦人育乞西為他堆的,她不忍紅軍烈士暴屍戰場,她要讓紅軍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國土上。老婦人對一個蘇聯青年情同母子,他們之間已經沒有國界,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軍民用血肉凝結的情誼。燭光,是紅軍烈士生命之光;燭光,寄託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燭光,是兩國人民戰斗情誼的象徵。
這種血肉凝結的情誼是如此深厚:老婦人置生死於度外,她是冒著炮火安葬紅軍烈士的;老婦人年老體弱,她是不顧艱難,用雙手舀干彈坑裡的積水,用雙手把烈士遺體拖進彈坑,用雙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墳堆的;老婦人擺正了烈士遺體,還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額;老婦人為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結婚的喜燭,點在墳上。
這篇戰地通訊是一首贊美詩,一曲頌歌。贊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斗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二、問題研究
這篇戰地通訊非常感人,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這樣的藝術效果是怎麼產生的?
首先當然是題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題材要寫得感人,寫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這篇戰地通訊的寫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筆之前,對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種種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敘述過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著力描寫。再則,突出蠟燭,突出燭光,更是作品成功的關鍵。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來有四點。一是環境危險,炮火連天;二是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四是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意義。作者在敘述過程中,凡是寫到這四點的,都著力描寫,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寫炮火,不是籠統地寫一句就算了,幾乎隔幾行就寫炮火,叫人一直為老婦人的安危揪著心,老婦人在炮火之中的種種行為就格外感人。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婦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籠統地說「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彈坑裡」,那就不夠感人,作者是這樣寫的:「路並不遠,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了三次。最後,她總算把死者拖到了彈坑裡。她已經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裡休息了好久,也許有一小時。」這樣描述,情景歷歷在目,彷彿老婦人的喘息聲都聽得見,真是感人肺腑。
寫老婦人安葬烈士的禮儀也很具體,例如掩埋之前「老婦人跪到死者旁邊,用手在死者身上畫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額」,一個一個動作都作了描寫,也是很感人的。
作者在諸多感人的因素之中又突出蠟燭,鄭重地說明,這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捨不得用,珍藏到今天」,從摸出蠟燭之後,直到結尾,一直圍繞著燭光展開細膩的描寫,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里,特殊的氛圍中,燭光顯出了特殊的意義,造成一種詩的意境,結尾像抒情詩一般贊美燭光,讓人沉浸在這個意境之中,眼前總是那一點燭光,久久不能忘懷。
練習說明
一、閱讀全文,朗讀令你感動的一些片段。說說你對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並說說結尾兩句話的含義。
本題通過默讀、朗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老婦人飽受德國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她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對蘇聯紅軍滿懷敬意。年輕的紅軍戰士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國土上,她無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獻自己的愛戴和敬意。她為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她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為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烈士的墳頭,並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出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結尾兩句話謳歌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種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二、揣摩下列語句,回答問題。
1.做好了墳堆後,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里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蠟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捨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為什麼要對這支蠟燭的來歷做補充說明?)
2.老婦人對著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著那黑色的大圍巾。
(這里又提到圍巾的顏色,有什麼特殊的意味?)
3.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
(這段文字如果寫成「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契柯拉耶夫的墳頭」,同原句比較一下,說說原句好在哪裡?)
本題引導學生精讀課文,細細領會語句的深層含義。啟發學生怎樣抓住關鍵詞語,怎樣在假設、比較中品味。
1.補充說明這支蠟燭非同尋常的意義,表現了老婦人給紅軍烈士獻出的是一份最珍貴的感情。
2.黑色,表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這一著色,渲染了肅穆氣氛,表達了老婦人的哀悼之情。
3.原句勾畫了經戰爭破壞後的環境,勾畫了燭光的背景,「炮火燒焦了的土地」,「炸彎了的鐵器」,「燒死了的樹木」,控訴著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踐踏。原句再次點出這支蠟燭是結婚的花燭,是老婦人惟一珍愛的東西,點出非同尋常的意義,足以表現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至高無上的感情。原句不寫老婦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說「南斯拉夫母親」和「一個蘇聯青年」,揭示這種感情的意義,是兩國軍民感情的集中表現,這種感情達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三、文章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活動都是通過她的動作來表現。試揣摩文章倒數第四段,設想一下段中表現的老婦人的心理活動,並用一二百字寫下來。
本題根據課文寫作特點,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意蘊,培養理解和想像能力。宜啟發學生就文句提出一個個問題加以推想。例如,就「老婦人也沒有說話」一句想想,老婦人為什麼不說話,她心裡是怎麼想的;「她不過抬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著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庄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就這幾句想想,她為什麼鞠躬,心裡是怎麼想的,如此等等。這樣去思考,思路就打開了。
教學建議
一、宜根據課文特點,著重體會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
本文特點,人物思想感情集中於一點,概括起來就是「敬愛」和「哀痛」,作品感人之處是詩意般的表現出這種感情的深度和濃度,濃郁得令讀者的心靈為之震顫。所以宜從各方面體會這種情感的深度。看炮火連天,想老婦人不顧生死;看年老體弱,想老婦人力量的源泉;看保護遺體,想老婦人對烈士的感情;看燭光閃爍,想老婦人奉獻的感情。如果停留在概括人物思想感情上,作品的感染力就會大大減弱。
二、要注意揣摩語句。
本文意蘊豐富,有許多意味深長的句子,宜細細揣摩探究。每一部分將注意力放在意蘊豐富之處,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可以讓學生提問,也可以向學生提問,確立探究方向後,逐一研討。
三、要注意把握記敘的要素。
有關資料
作者介紹
西蒙諾夫,蘇聯俄羅斯作家。生於軍官家庭。1934年開始寫作。1938年畢業於高爾基文學院。1942年加入共產黨。曾任《文學報》主編、《新世界》雜志編委、《文學俄羅斯》報編委、蘇聯作協副總書記和書記處書記等職。1939年任軍事記者,以後一直從事戰爭題材的創作。劇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達前蘇聯人民對即將來臨的戰爭的必勝信心。戰爭初期的抒情詩作,充滿愛國主義激情,如《等著我吧……》《請你記住,阿遼沙,斯摩棱斯克的大道……》,在士兵中廣為流傳。劇本《俄羅斯人》(1942)歌頌經受了戰爭考驗的蘇聯人民的精神力量。長篇小說《日日夜夜》(1943~1944),描寫蘇聯紅軍在保衛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英勇事跡。戰爭後期,隨軍經過東歐各國,直至柏林,寫有特寫和短篇故事集《從黑海到巴倫支海》(4卷,1942~1945)。戰後到過美國。劇本《俄羅斯問題》(1946)揭露美國統治集團發動新戰爭的企圖。還發表詩集《友與敵》(1948)。《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日日夜夜》《俄羅斯問題》《友與敵》均獲斯大林獎金。
1949年10月訪問中國。1950年出版《戰斗的中國》一書,描寫中國人民進行的解放戰爭。1959至1971年發表的三部曲《生者與死者》(《生者與死者》《軍人不是天生的》《最後的夏天》),描寫從戰爭初期蘇聯紅軍在西部邊境的潰敗、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羅斯戰役的勝利,具有廣闊的歷史畫面和生動的戰時生活的細節描寫,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動和性格變化較少。三部曲獲1974年度列寧獎金。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後期陸續發表了幾部戰時札記,最著名的有《洛巴金札記摘錄》(1965)。30年代至50年代發表過幾十篇文藝評論文章,主要評論同時代的作家及其創作。
③ 誰有《蠟燭》教案
《蠟燭》教案
教學目標:
分析品味重點語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分析人物動作描寫,體味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2、體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重點難點:
通過分析人物外貌、動作描寫,品味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准備:
1. 預習課文,
2. 查找有關二戰時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況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蠟燭,曾是人們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點昏黃的光往往勾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勾出無限遐想。於是,無論中外,都有許多詩文以蠟燭為題。例如,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現在,蠟燭已失去它本身的實用價值,但我們仍常用它來寄託某種情感:喜慶,或是憂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西蒙諾夫的《蠟燭》更是抒寫了一種人類最美好的情感,純潔而又令人震撼。
二、檢查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拂曉 瓦礫 地窖 鞠躬 顫巍巍
2、介紹二戰解放南斯拉夫情況。(建議小組討論候選代表發言)
3、作者簡介
三、整體把握,感知課文:
1.自由朗讀:讀懂大意。
2.目的尋讀:為了突出某種形象、某種感情,作者往往會對有些內容反復交代和描寫。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復描寫? 理解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對德軍炮火的11次描寫
對蠟燭的6次描寫
對黑圍巾的4次交代
對老婦人動作的反復描寫(3次「爬」、3次「跪」)
提示:
對炮火的多次描寫,為人物活動設置了一個典型環境,寫出了德軍的殘忍瘋狂,突現了老婦人的不顧生死、臨危不懼。
在一個特殊的環境、特殊的氛圍中,反復描寫蠟燭有著特殊的意義。燭光,象徵著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寄託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用血肉凝結的深厚情誼的象徵。
「黑色的大圍巾」表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寫出了老婦人對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的跨越國界的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3次「爬」寫出了老婦人年勞力衰;3次「跪」寫出了行動不便的老婦人對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的深痛哀悼。
四、探究寫法,揣摩感悟:
1 、再讀全文, 其中是否有些片斷令你感動?請你為大家朗讀一下,並說說令你感動的原因。(學生任意選擇片斷朗讀,原因的說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選擇重點語句作詳細的討論和分析)。
題材感人,重點描寫老婦人掩埋蘇聯烈士的過程,突出蠟燭、燭光。
感人的原因:環境危險,炮火連天;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的意義。
2.課文倒數第二小節這樣描寫,有什麼作用?
勾畫了戰後的環境、燭光的背景,控訴著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肆意踐踏,再次點出燭光非同尋常的意義,足以表現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至高無上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勝母子,它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戰爭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3.文章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她豐富的內心世界是通過動作來表現的,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精讀文章倒數第四、五兩段,展開想像,揣摩一下老婦人有哪些心理,回答問題。
投影思考題:
1.老婦人為什麼不說話,她心裡是怎樣想的?
2.老婦人為什麼對他們深深一鞠躬?她心裡是怎麼想的?
學生齊讀或分讀,自由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意蘊,啟發學生就文句提出一個個問題推想。
五、教師小結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婦人不顧生死,不顧年老體衰,滿懷愛意地埋葬蘇聯紅軍烈士的遺體,這種感情,達到了跨越國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都得到升華。
六、布置作業
把你設想的老婦人的心理寫下來,整理到練習本上,300字左右即可。
④ 幼兒園大班關於音樂《蠟燭》的教案
【教學目標】 1、明確文章的六要素,把握全文。 2、學會用細膩的外貌、動作、細節描寫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3、通過朗讀品味作者感人至深的語言,感受各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用血肉凝結的情誼,熏陶學生的道德情操。 【教學重難點】 1、分析文章感人至深的原因。 2、體會主人公對戰士深厚的情誼。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准備】 1、學生: 預習課文(早讀課朗讀),積累字詞,查找相關資料。 2、教師: 了解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知識和南斯拉夫解放戰爭的史實,弄清課文所牽涉的歷史背景。 【教學方法】 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討論法、問答法、點撥法、朗讀法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開門見山) 本文的是一件十分普通的東西──蠟燭,誰能告訴我蠟燭有何作用? 師:蠟燭的最大作用就是照明,然而在本文中它又被賦予了什麼意義呢? 二、介紹相關背景資料(作者及文體) 請學生介紹,教師補充。 1、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知識。 2、南斯拉夫解放戰爭的史實。 三、閱讀課文,整體把握 學生朗讀課文(默讀),理清這篇文章的記敘要素: 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4年9月19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岸 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蘇聯紅軍士兵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蘇聯紅軍戰士在南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南斯拉夫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愛的結婚花燭點在烈士墳頭。 四、品讀課文,理解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 1、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有關老婦人的片斷,齊讀。 2、文中的老婦人始終未說一句話,作者通過行動描寫來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要求學生展開想像,推想文中老婦人的心理活動。 揣摩人物心理活動,進行練筆。 文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活動都是通過她的動作、細節描寫表現出來的。細讀文章中的這段話,設想一下段中表現的老婦人的心理活動,並用一二百字寫下來。 「即使在這個當兒,老婦人也沒有說話,她不過抬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著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庄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然後,把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地走了。沒有再回過頭來,看一下那蠟燭和那些士兵。」 (引導學生從老婦人對蘇聯紅軍戰士的崇敬與熱愛以及對失去戰士的悲痛心情等來描寫。) 如: ⑴老瑪利•育乞西看著那戰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這件事告訴什麼人。可是附近一帶,不用說人,連一個活東西都沒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過了四天的那一隻貓也被剛才炸起來的磚石碎片砸死了。老婦人想了半天,然後,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裡摸出件什麼東西來,揣在懷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想告訴人們什麼?「她想了半天」,心裡是怎麼想的? ⑵她穿過方場,到了那戰死的蘇聯士兵身邊,她用力把那屍身翻過來。看見他的面孔了,很年輕,很蒼白。她輕輕理好了他的頭發,又費了很大的勁把他那一雙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彎過來,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後,她在他旁邊坐了下來。 德國人還在開炮,可是跟先前一樣,那些炮彈落得離老人很遠。這樣,她坐在那裡,靜靜地,一小時,也許兩小時。 老婦人為什麼要這么做?她做這一切時心裡是怎麼想的?「她做在那裡,靜靜地。」她想了些什麼? ⑶即使在這個當兒,老婦人也沒有說話,她不過抬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著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庄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老婦人為什麼不說話?為什麼鞠躬? 3、揣摩語句,體味文章豐富的意蘊: ⑴做好了墳堆後,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里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蠟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捨不得用,珍藏到今天。(為什麼要對這支蠟燭的來歷做補充說明?) 交代蠟燭的來歷,表明這支蠟燭的珍貴,有著特殊的意義。表明老婦人的至情至愛。 ⑵老婦人對著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著那黑色的大圍巾。(這里又提到圍巾的顏色,有什麼特殊的意味?) 這里提到圍巾的顏色「黑色」,暗示戰爭的殘酷,表明老婦人對失去蘇聯紅軍戰士的悲痛之情。 ⑶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這段文字如果改寫「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契柯拉耶夫的墳頭」,同原句比較一下,說說原句好在哪裡?) 原句渲染了戰火紛飛,突出了蠟燭的珍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南斯拉夫母親蘇聯紅軍為親人,她的恨與愛是那樣深沉。改句過於平淡,表達效果顯然不夠。 ⑷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
⑤ 半截蠟燭 教學設計
23、半截蠟燭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3、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重點、難點
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學習時間
第(一)課時
學 習 過 程
思考與調整
一、 揭示課題
1、 板書課題:23 半截蠟燭
2、 讀課題,學生質疑:課文為什麼用「半截蠟燭」作為題目?這半截蠟燭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3、 教師質疑:課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麼事?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
二、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 學生自由讀課文。
2、 通過朗讀課文,大家解決了哪些疑問?
3、 學生交流。
4、 本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麼事?要求講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況。
三、 再次讀課文,重點學習字詞。
1、 明確要求:藉助漢語拼音讀准生字字音,讀順語句,讀通全文;邊讀邊用圈畫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詞,並通過聯繫上下問或查字典解決。
2、 檢查自學情況。
(1) 讀准字音。
(2) 檢查詞義掌握情況。
3、 討論主要內容。
學 習 過 程
思考與調整
4、 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諾德夫人把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
第二段(3 ):一名德國軍官點燃了藏有情報的蠟燭,伯諾德夫人取出一盞油燈,吹滅了蠟燭,暫時避免了一場危機。
第三段(4-5):大兒子傑克想結搬柴生火之際拿走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但沒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兒傑奎林在萬分危急關頭借口上漏稅繳拿走裝有情報的蠟燭,避免了一場危機。
5、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四、 課堂練習
1、 寫字練習。
2、 用鋼筆描紅、臨寫。
3、 抄寫詞語。
教後感:
課 題
23、半截蠟燭
學習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說說泊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3、 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學習時間
第(二)課時
學 習 過 程
思考與調整
一、 學習第一段
1、 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 學生質疑:絕密、絕妙。
3、 教師質疑:伯諾德夫人是怎樣對待絕密情報的收藏工作的?為什麼這樣做?
4、 絕密的情報要用絕妙的辦法來收藏。伯諾德夫人想到了什麼「絕妙的主意」妙在哪裡?
5、 出示句子:在你認為重要的句子下面畫上著重號。
為了情報的安全,她想了很多辦法,但始終放心不下。最後,她終於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把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然後把它插在一個燭台上。由於蠟燭擺在顯眼的桌子上,反而騙過了前來搜查的德軍。
指名朗讀,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二、 理清故事情節,引入編排課本劇程序。
1、 學生深入讀課文,弄清故事情節。
2、 指導學生用圖畫和文字表現故事情節。
3、 指導編排課本劇。
教學目標:
1、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情、心理活動等的閱讀感悟,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靜,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2、通過合作的形式,續編故事,培養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一、感悟全文:
1、讀課題:《半截蠟燭》。預習了課文,知道它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嗎?
[導:簡煉地概括出時間、地點、人物、事情或含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一家人沉著地和德國軍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護裝有絕密情報的半截蠟燭的事。)
2、伯諾德夫人一家人為了保護這裝有絕密情報的半截蠟燭,他們都想了哪些辦法在跟敵人周旋?請同學們用心地讀讀課文,畫一畫,說一說,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 交流中:
(1)教師相機板書:一吹二端、外靜內急
(2)「外靜內急」
「外靜內急」,這不僅是伯諾德夫人一家人跟三個德國軍官的斗爭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整個法國人民的一種特有的斗爭方式。
「外靜內急」,著急什麼?
(「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
〔導:「秘密就會暴露」,這是一份絕密的情報,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法國的戰局;「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這是一個情報的中轉站,一旦破壞,來送情報的、來取情報的,會犧牲多少法國人啊!要知道,德國鬼子比當年的日本鬼子還要兇殘百倍,他們殺人如麻。總之「萬一」之下,後果不堪設想。同學們,情況——萬分危急。〕
3、在情況萬分危急的情況下,伯諾德夫人一家人卻一次又一次地與三個德國軍官周旋,最後終於保住了那裝有絕密情報的半截蠟燭。這三個人你最佩服誰?為什麼?請再次用心地讀讀課文,同桌相互交流。
◆ 交流中:
1、你最佩服誰?還有哪些同學佩服(伯諾德夫人、傑奎琳、傑克)?你們覺得這家人怎麼樣?
2、板書:語言、動作、神情、心理活動。
3、師要追問、生疑。引導孩子再讀。
4、小結:聽了同學講的,老師也想講一講我的想法,伯諾德夫人一家人那種愛國的精神,那種在斗爭中所表現出來的機智、勇敢、鎮靜確實令人敬佩,同學都講得十分精彩。不過徐老師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諾德夫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斗爭中起了特別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個意識到蠟燭燃燒後產生的災難性後果;是她,在兩個孩子嚇得臉色蒼白的情況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換燈「吹」蠟燭的辦法;也正是她,穩定了兩個孩子的情緒,使傑克和傑奎琳能在要緊關頭想出兩個「端」的辦法。
二、續編故事:
1、正當她踏上最後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下面的故事會怎樣發展呢?
2、出現兩一種情況,被中尉發現;沒有。辯論。
3、如果被發現會出現什麼情景?如果沒有被發現又會出現什麼情景?
4、交流、補充、點撥。
5、總結:本文僅僅是法國人民抗擊德國強盜的一個縮影,其實當時的整個法國天天都在發生著像伯諾德夫人一家人所進行的斗爭,最終將德國強盜趕出了法國的土地。
三、作業:
1、將續編的故事寫下來。
2、質疑:學貴有疑,小疑小進,大疑大進。比一比誰問的問題最有價值。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附:
1、介紹二次大戰:
1939-1945年,是人類歷史上至今為止規模最大(全球60%的國家參戰)、傷亡最重(5000萬死亡)、破壞最大的全球性戰爭
2、介紹《馬賽曲》
「前進,前進,祖國的兒郎,那光榮的時刻已來臨。專制暴政在壓迫著我們,我們祖國鮮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兇狠的敵兵到處在殘殺人民!他們從你的懷抱里殺死你的妻子和兒女。公民們,武裝起來!公民們,投入戰斗!前進,前進,萬眾一心,把敵人消滅凈!」
《半截蠟燭》教後反思
丹陽市實驗小學 徐留軍
我認為,任何語文教學的改革都必須遵循母語教學的規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把握母語教育的核心目標(培育孩子熱愛語文的思想感情,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課程標准》的頒布和實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喚起廣大教育工作者對這兩點的強烈關注和准確把握。因此不管東南西北風,我們的語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兩點不放鬆。
一、深入解讀:憑借文本,悟出自己獨特的體驗。
因為是語文,因為是母語,孩子對文本的理解並非零起點。像《半截蠟燭》,孩子讀過一兩遍後普 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靜,甚至他們的愛國精神。因此教師就應該基於這樣的起點來實施課堂教學。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確與敵人周旋的辦法「這兩塊的處理上,只是想引導孩子准確簡潔地表述內容,反饋孩子對文本的整體把握情況。教師引導孩子關注「外緊內急」,旨在為孩子個性化體驗人物渲染萬分危急的斗爭背景。基於此,學生對人物的體驗確實超出其對人物的原有認識,或更豐滿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對整個二戰期間的法國人民的斗爭也有了總體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當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體驗的方法,比如聯繫上下文,結合自己的生活,將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讀寫結合:依託文本,創作《半截蠟燭》續篇。
語文,我們的閱讀教學一定要讓寫放進來,不一定當堂寫,可以課內說,課外寫。但是寫必須依據文本,加強指導。其實寫的過程,不僅僅是訓練了孩子的寫作能力,也是孩子對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讀的過程,也是孩子個性化體驗得到充分張揚的過程,當然從孩子的寫作中教師也能發現其對文本理解的程度,指導今後的課程教學。本堂課就作了這方面的嘗試,引導孩子以本
故事記敘的是法國一個普通家庭的母親伯諾德夫人和兒子傑克、女兒傑奎琳為了保護藏在半截蠟燭里的情報在危急關頭與三個德國敵人巧妙周旋的故事,向讀者展示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緊張激烈的戰斗。
課的最後一個自然段為引子,創作《半截蠟燭》續篇
⑥ 科學教案美味的蠟燭
活動設計背景
晚飯時間突然停電了,冬天的北方外邊已經是昏暗的夜晚,教室內剎那間漆黑一片·······大家開始准備照明的辦法。蠟燭引發了幼兒的好奇與興趣······
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感知蠟燭燃燒的現象,初步懂得空氣與燃燒的關系。
2、讓幼兒認識、了解蠟燭的種類與用途,激發幼兒對蠟燭的探索慾望和觀察總結的能力。
3、從小培養幼兒的科學興趣,促進幼兒知識技能的積累以及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教學重點、難點
感知蠟燭燃燒的現象,初步懂得空氣與燃燒的關系。
活動准備
香熏蠟、生日蠟燭、大小顏色不同的蠟燭若干、盤子、打火機、水。
活動過程
1、區角活動
設置觀察角,擺放不同種類、顏色、形狀的蠟燭。引發小朋友們自主的觀察,教師適時介入,一起了解蠟燭的特點和用途。
2、動手操作點燃蠟燭,發現現象。
(1) 帶領組織小朋友來到操作台旁邊,觀察操作台上的物品,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麼。如干凈透明的玻璃杯,小蠟燭和盤子……請小朋友們自由討論。
(2) 老師想請蠟燭寶寶站起來和小朋友們一起做游戲,小朋友們想一想有什麼好辦法呢?小朋友們自由發揮想像。老師示範,有燃燒的蠟燭油把蠟燭固定在盤子上,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起動手操作,讓自己的蠟燭寶寶站起來。
(3) 點燃蠟燭,觀察蠟燭燃燒時的狀態。
(4) 請小朋友用杯子把燃燒著的蠟燭扣住,仔細看看會發生什麼現象呢?啟發幼兒發現蠟燭熄滅了,不再燃燒了,杯子變黑了,杯底還有點熱,杯壁上還有一層「霧」……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請小朋友們自由討論。
(5) 再次點燃蠟燭重復操作,請小朋友用大小不同的杯子同時扣在燃燒的蠟燭上,看看又會發生什麼新的現象呢?
小杯子的空氣少,蠟燭燃燒的時間短,先熄滅;大杯子里的空氣多,蠟燭燃燒的時間長,後熄滅。
3、有趣的蠟燭花游戲
請小朋友們手拿點燃的大蠟燭和老師一起圍繞在水盆邊,蠟燭油滴落在水中變成漂亮的蠟燭活,有大有小,有紅色的有白色的……在水中很緩慢的變大,變淡……
教學反思
認識和探索環境是人類的本性,新《綱要》中對幼兒科學領域教育的目標指出,要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要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並能運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在本次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做,活動內容方面既考慮到了符合幼兒的現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既考慮到孩子的興趣,又有助於拓展孩子的經驗和視野。在互動方式上,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有機的結合並相互滲透注重孩子學習的綜合性、趣味性、操作性和游戲性。通過幼兒自己的探索促進信息的獲得和觀察、感知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