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九上外國詩兩首教案

九上外國詩兩首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17 19:02:13

『壹』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外國詩兩首的背景

約翰•濟慈(1795~1821),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兒,生活貧困,做過醫生助理。自幼喜愛文學。1816年發表處女作《哦,孤獨》。1817年出版第一部詩集《詩歌》,其中有名篇《蟈蟈與蛐蛐》,從此嶄露頭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詩篇,如頌詩中的《夜鶯頌》《希臘古瓮頌》《秋頌》《憂郁頌》,十四行詩《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詩想像豐富,絢麗多彩,詩中有畫,色彩感和立體感強,具有一種永恆的美,一如溫柔、清麗而又夢幻般恬靜的月光,洋溢著進步的自由精神和人類的崇高理想。他主張詩人以「美的夢幻」「自由的想像」進行創作,表現「永恆的美的世界」。他的詩對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詩人、後來的唯美派詩人以及20世紀的意象派詩人都有很大影響。詩人25歲宏才初展時,就不幸與世長辭。他留下的墓誌銘是:「這里安息著一個把名字寫在水上的人。」

詩的第一節描寫夜的靜謐。隨著夜的降臨,自然萬物都歸於沉寂:平靜的河水彷彿悄悄進入夢鄉,松林不再喧響,夜鶯停止歌唱,秧雞也不再喧嚷。
第二節寫在夜的寂靜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輕輕地歌唱,這是以動襯靜而更顯其靜。然後由聽覺轉入視覺,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寫夜的美麗:明月的銀輝靜靜地灑落大地,周圍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節進一步描寫月光下大自然的美麗: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輝。第四節又回到夜的靜謐,並再次寫到美麗的月色,這是以反復的吟詠造成詩的節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靜謐、美麗的氛圍。

『貳』 九年級外國詩兩首解析

4、外國詩兩首
蟈蟈與蛐蛐
濟 慈
教學目標:1、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特點
3、分析寫景詩的意境
4、欣賞和熱愛大自然,培養生活的情趣
重點難點:如何欣賞寫景的詩歌的意境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再向大家介紹一篇浪漫主義詩人——濟慈(板書)創作的十四行詩《蛔蟈與蛐蛐》(板書)。
二、教讀新課。
1.指名朗讀這首詩。正音。
2.簡介作者和時代背景。引導學生閱讀注釋①,教師補充。
濟慈(1795—1821),英國詩人。1795年10月29日生於倫敦。9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濟慈和兩個弟弟由外祖母收養。15歲時母親又病故,外祖母委託兩名保護人經營他們兄弟的財產。起初濟慈是學醫的,他喜好文學,但對醫學並不厭棄,通過考試獲得 內科醫生執照,還繼續學習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間,濟慈才決心放棄醫學,從事文學創作。他的詩詩中有畫,色彩感和立體感都很強。他認為,一個大詩人對美的感受能壓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慮,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說,他可以深入到一隻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樣可以「在瓦礫中啄食」。濟慈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中最有才氣的詩人之一,他的詩對後世的影響很大,維多利亞時代詩人、唯美派詩人、「意象派」詩人都受到他的影響。可惜正當他初展宏才的時候,就不幸與世長辭,時年才25歲。
3.學生朗讀,整體把握詩歌的基調,注意處理朗讀語調,注意音步和輕重音的正確掌握。
4、這首詩在構思上有什麼特點?
(提示:開頭一句與「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相對應分為兩部分;動靜相襯,意境優美。)
盛夏——蟈蟈的樂音
大地的詩歌 充滿生機
嚴冬——蛐蛐的歌兒
5.理解蟲鳴的象徵意義。
詩人創造蟈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濟慈的創作思想,即詩應該給人以安慰,並提高人們的思想。蟈蟈和蛐蛐充滿活力,它們的鳴聲周而復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鼓舞人們樂觀地對待生活。
6、尾聲:「從蛐蛐的歌中彷彿聽到了蟈蟈的嗚叫」。理解盛夏的蛔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樣聯系起來的。
這是詩人的聯想,將冬天的蛐蛐的歌兒呼應盛夏的蟈蟈的樂音。點出起伏不停,點明中心:從來不會死亡,從來沒有停息的大地的詩歌。
三、布置作業。熟讀成誦。 在理解詩的思路結構的基礎上背誦這首詩。


一、作者簡介:
葉塞寧,俄羅斯詩人,他的詩感情真摯,格調清新,並擅長描繪大自然景色。
二、賞析,歸納這首詩的內容,並體會詩歌所描寫的意境美
第一節:寫夜的靜謐
第二節:寫溪水的歌唱 (以動寫靜) 靜謐、美麗
第三節:寫月光下大自然的美麗
第四節:再次寫到美麗的月色
三、結合課後練習二訓練:
1、用自己的話,描繪所寫的夜景
2、這首詩傳出詩人怎樣的心境 ?
傳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他安適、寧靜的心境。
四、反復朗誦這首詩,體會詩中所描繪的美景。

『叄』 九年級外國詩兩首預習參考.........

蟈蟈與蛐蛐
濟慈

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
當所有的鳥兒因驕陽而昏暈,
隱藏在陰涼的林中,就有一種聲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圍的樹籬上飄盪,
那就是蟈蟈的樂音啊!它爭先
沉醉於盛夏的豪華,它從未感到
自己的喜悅消逝,一旦唱得疲勞了,
便舒適地棲息在可喜的草叢中間。
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當嚴霜凝成
一片寧靜,從爐邊就彈起來了
蛐蛐的歌兒,在逐漸升高的暖氣,
昏昏欲睡中,人們 感到那聲音
彷彿就是蟈蟈在草茸茸的山上鳴叫。


葉賽寧

河水悄悄流入夢鄉,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響。
夜鶯的歌聲沉寂了,
長腳秧雞不再歡嚷。

夜來臨,四下一片靜,
只聽得溪水輕輕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輝,
給周圍的一切披上銀裝。

大河銀星萬點,
小溪銀波盪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閃著銀色光芒。

夜來臨,四下一片寂靜,
大自然沉靜在夢鄉。
明月撒下它的光輝,
給周圍的一切披上銀裝。

『肆』 語文作業本九年級上冊第四課外國詩兩首

《竹來》1.強調了竹向著自己源的目標不懈地努力,頑強地努力,不論困苦與艱辛
2.樹文章不顯得那麼呆板,直白,而這樣寫,更抒情含蓄,且能與文章相呼應;即使最冷的朝代,你依然筆直堅持.
3.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似與讀者在交流,使文章更具有親切之感,也更有利於抒發感情
《火車戀》1.愛煞
火車窗外的美麗風景2.(1)「蹦」,既以擬人手法,生動寫出了果實的豐碩、色彩的熱烈;又化靜為動,准確表現了在行進的火車上,看到的窗外果實在枝葉間閃現的情態。(2)「栽」,一方面表現火車行駛之快,另一方面表現雪野范圍之廣。3.人被眼前美景所陶醉,臉上盪漾著甜蜜的笑,心中充溢著青春的活力。

『伍』 求:九年級上冊外國詩兩首——夜 原文

原文:

河水悄悄流入夢鄉,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響。

夜鶯的歌聲沉寂了,

長腳秧雞不再歡嚷。

夜來臨,四下一片靜,

只聽得溪水輕輕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輝,

給周圍的一切披上銀裝。

大河銀星萬點,

小溪銀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閃著銀色光芒。

夜來臨,四下一片寂靜,

大自然沉浸在夢鄉。

明月撒下它的光輝,

給周圍的一切披上銀裝。

出處: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葉賽寧的《夜》

(5)九上外國詩兩首教案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葉賽寧(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1895—1925),蘇聯俄羅斯詩人。出生於梁贊省一個農民家庭。1904~1912年讀小學和教會師范學校,開始寫詩。1912年赴莫斯科,當過店員、印刷廠校對員,兼修一所平民大學的課程,積極參與文學活動。

1915年去彼得堡,拜見著名詩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16年初第一本詩集《掃墓日》出版。同年應征入伍,一年後退役並結婚。時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使他的創作發生了根本轉變,他歌頌革命,贊揚工人階級,但從根本上他並不理解革命和蘇維埃制度。因而流露出放盪不羈、玩世不恭的「葉賽寧氣質」,這方面的代表作是組詩《莫斯科酒館之音》。

「葉賽寧氣質」很容易讓人想起浪漫主義時代包孕兩面性的「浮士德精神」,特別是「拜倫式英雄」,它們大致可以看作同一個詩人在不同時代的表現。「葉賽寧氣質」其實是「鄉村最後一個詩人」《夜》也成為了鄉村最後的一分寧靜。在時代變遷中發現自己站在時代發展的對立面的獨特表現。

『陸』 九年級語文第一單元第4課,外國詩兩首。。急急急,作業!!!謝謝了

《蟈蟈和蛐蛐》----濟慈 《夜》-----葉賽寧
參考吧,過了有一段時間了,不知道記得對不對

『柒』 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 第一單元(沁園春 雪——外國詩兩首) 課後研討與練習及答案

第2課
1(1):讓孩子們快樂的生長,樂觀的面對生活。
(2):有利回於表達了文章的主旨,概答括了內容。
2:笑的內涵:快樂樂觀的生活

第3課
1:安靜,柔和,溫馨的感受
2:反襯出新的寧靜更表現出光明的美好
3: 通感關系 突出聲音的斷斷續續隱隱約約

第4課
1·是大自然的成員是大自然的歌手,用它們的歌喉營造出生機勃勃的氛圍,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是熱愛之情。
2(3)
同:
都寫了靜謐美麗的月色
異:
郭沫若:運用聯想,給人聯想空間
葉賽寧:直接寫眼前實景,抒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我知道的就那麼多,其他的老師沒講

『捌』 人教版 九年級下冊 外國詩兩首 《黑人談河流》《祖國》說課稿 怎麼寫

你好。
外國詩兩首(二課時)
【第一課時祖國】
[教學目標]
1. 能有感情的誦讀詩歌,感受詩的節奏。
2. 理解詩人熾熱的愛國之情。
[資料下載]
1. 作者介紹:
萊蒙托夫是俄羅斯和蘇維埃文學史上屈指可數的被經典作家譽為「民族詩人」(別林斯基語)的天才作家之一。除他而外,還有先於他被果戈里和別林斯基尊為「民族詩人」的普希金和後於他被高爾基譽為「民族詩人」的葉賽寧。萊蒙托夫一生充滿憂患意識,素以憂國憂民著稱於世。萊蒙托夫繼承並發展了普希金與十二月黨人歌頌自由反抗暴政的傳統,以一首驚世駭俗的《詩人之死》哀悼了普希金這輪俄羅斯詩歌的太陽的隕落,宣告了接過反暴政傳統大旗的另一位偉大詩人的誕生。萊蒙托夫是個在詩歌.小說與戲劇等各種文學樣式中都有獨特建樹的俄羅斯作家,他那別具一格的抒情詩人的氣質使他的全部創作都飽含著濃郁的詩情畫意,彈奏出有力的反叛的音調。萊蒙托夫生不逢時,畢生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黑暗王國里感到壓抑,悲劇的處境在他心中萌生了叛逆的精神,在他筆下鑄成了惡魔的形象。對於萊蒙托夫所處的時代來說,人生是苦海,但他不甘心讓自己的天才束手待斃,對藝術美的執著追求便成為他渴求反叛現實.實現天賦的人生價值的惟一歸宿。
2. 時代背景:
《祖國》發表於1841年4月號的《祖國紀事》雜志。詩歌抒發對祖國「奇異的愛情」,明確否定沙皇統治集團所宣揚的那種虛偽的甚至反動的愛國主義。代表保守的貴族地主階級利益的斯拉夫派詩人何米亞科夫曾經寫了題為「祖國」的詩發表於1839年,認為俄羅斯的偉大就在於俄羅斯人民的「溫順」和對東正教的「虔信」。萊蒙托夫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通過令人感動也令人信服的形象描寫,指明真正的愛國主義是同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分不開的。
3.名家點評:
詩歌發表後,別林斯基稱贊它是「一篇最好的普希金式的詩」,杜勃羅留波夫認為詩人達到了「真實地、神聖地、理智地理解對祖國的愛」。
[整體感知]
1.語知歸類
① 生字注音:
虔信qián 慰藉jí
② 詞語積累:
虔信:恭敬而相信。
2.理清思路:
萊蒙托夫的《祖國》,從獨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發了對祖國的「愛情」。「我愛祖國,但用的是奇異的愛情」,這一句統攝全詩,把對祖國的感情比喻為「愛情」。這是個奇特的想法。下面的詩句圍繞這種「愛情」展開。
「連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勝/無論是……/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幻夢」,詩人接連使用了幾個表示讓步的句子,強調他對祖國的這種「愛情」是無以替代的。
「但我愛——我不知道為什麼——」,轉折詞「但」和接連的兩個破折號,表明「愛」是強烈的.不可動搖的。
詩人接著鋪敘了俄羅斯的草原、森林、河流的景象,又詳盡描述了自己在鄉間小路上「乘著馬車」「透過蒼茫的夜色」,尋找「顫抖的燈光」的過程。「我愛那野火冒起的輕煙,/草原上過夜的大隊車馬,/蒼黃的田野中小山頭上/那兩棵閃著微光的白樺」,這是他截取的幾幅祖國的土地上常見的、令他感動的畫面。正是這些尋常景物,在日廝夜守中喚起了詩人對祖國的「愛情」。
第三段,詩人將筆觸深入到俄羅斯人民的生活中。他以「我懷著人所不知的快樂」開頭,詳細描寫了農家生活的場景:「堆滿穀物的打穀場」「覆蓋著稻草的農家茅房」「鑲嵌著浮雕窗板的小窗」。到了「節日夜晚」,農人們盡情地飲酒.談笑.舞蹈。詩人則同他們一起歡樂到深夜。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對祖國執著的「愛情」。在對「愛情」的闡釋里,詩人沒有選擇什麼驚心動魄的事件或是不同尋常的場面,只描寫了自己在祖國土地上看到的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農家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平淡描述的背後,是詩人對祖國俄羅斯的真摯感情。
文章層次如下:
第一節詩人把對祖國的感情比喻為「愛情」,直接抒發對祖國的熱愛。
第二節詩人通過描繪祖國土地上的美麗風光,表達他對祖國的熱愛。
第三節詩人通過描繪俄羅斯人民平常的生活,表達他對祖國的熱愛。
文章結構圖:
自然風光
奇特的愛情平淡中見真情
農家生活
3.討論解惑:
① 怎樣理解「我愛祖國,但用的是奇異的愛情!」一句的內涵和作用。
「我愛祖國,但用的是奇異的愛情」,這一句統攝全詩,把對祖國的感情比喻為「愛情」。這是個奇特的想法。下面的詩句圍繞這種「愛情」展開。
② 詩人描繪了俄羅斯的河山風景和俄羅斯人民的生活,這些內容在詩中起何作用?
在《祖國》中,詩人以平實的筆調描寫俄羅斯原野的景色,還詳細描述自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農民一起歡樂的場景。詩人沒有使用激烈昂揚的口氣直接抒發對祖國的愛,只讓自己的情感在尋常的生活里緩緩釋放。在對原野景色和農家生活的描述里,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詩人對俄羅斯祖國深切的愛,這種愛是真實的,也是最本色的。
③ 詩人主要採用了什麼方式來抒發感情的?
直抒胸臆是本詩抒情的主要方式。一開頭,詩人就說「我愛祖國,但用的是奇異的愛情!」接著詩人使用了幾個表示讓步的句子強調他對祖國的這種愛情是無以替代的。又接著「我愛……,我愛……」,詩人反復強調,把自己熾熱的愛國感情融化在俄羅斯生活的動人畫卷之中。因此,直抒胸臆是詩人抒情的主要方式。
④ 這首詩在寫作上有何特色?
首先,想像奇特。他把對祖國的感情比喻為「愛情」,這是個奇特的想法。
其次,語言平淡而感情熾熱。詩人沒有選擇雄偉壯觀的景象抒發詩興,而藉助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景物:草原.森林.河流.小路.燈光,還有俄羅斯人民一組組快樂而簡單的生活畫面來抒發感情,於平淡中風本色更顯感情的深沉、厚重。
[課堂小結]
本節課主要弄清以下三點:①理解本詩於平淡中見真情的語言特色;②把握詩歌誦讀的節奏和感情;③理解詩中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

【第二課時黑人談河流】
[教學目標]
1. 體會詩人深沉的思鄉情結。
2. 理解詩歌中意象的象徵意義。
[資料下載]
1. 作者介紹:
蘭斯頓•休斯(1902—1967)是著名的黑人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和政論家。他是20世紀20年代哈萊姆文藝復興的傑出代表,被譽為「黑人桂冠詩人」。
他寫作的題材大多是黑人的生活和種族問題,為黑人文學開辟了現實主義道路。出版有詩集《睏倦的布魯斯》《給猶太人的漂亮衣裳》等。
2. 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休斯乘車去墨西哥的旅途中一氣呵成的,他自己說「用了十分鍾至一刻鍾時間」。詩人在談到這首詩的寫作過程時,從他父親對自己同胞的那種「奇怪的厭惡感」,說到他不理解父親的想法,因為「我是個黑人,我非常喜歡黑人」。接著,詩人談到列車緩緩從密西西比河上的鐵橋上駛過,他由這條古老的河想到黑人的命運,想到林肯總統為了廢除奴隸制,親自乘木筏沿著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到新奧爾良,他又想到黑人過去生活中的其他河流——非洲的剛果河.尼日河和尼羅河。詩就這樣產生了。
3.名家點評:
詩人敘說了美國黑人從「盤古開天」、非洲祖先,一直到成為美國黑人的全部文明史。黑人是一個古老的種族,他們在大地上辛勤勞動,對人類歷史也作出過貢獻。這首詩雖然沒有直接描寫黑人的苦難和斗爭,但卻可以激起黑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可以喚起他們爭取自由的熱望,可以增強他們為美好未來而斗爭的信心。這首詩寫得凝練、深沉,節奏徐緩,但卻蘊含著深不可測的力量。
[整體感知]
1.語知歸類
①生字注音:
深邃suì 晨曦 xī瞰kàn 望黝yōu 黑
②詞語積累:
深邃:深遠,深奧。
瞰望:從高處向下望。
2.理清思路:
在《黑人談河流》一詩中,「河流」是個高度凝練的意象。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歷史的象徵。黑人對河流的追溯,就是對自身歷史的追溯,就是對祖先和故土的尋根。
蘭斯頓•休斯在《黑人談河流》這首詩中,以不可遏止之勢,把詩人胸中的郁積宣洩出來,他用一幅一幅的歷史圖畫,把我們的思想帶到了綿邈的人類的洪荒時代,讓我們感到了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黑人民族的偉大作用。把抽象的哲理,完全融會於形象的詩句之中。
這首詩的藝術構思是跳躍的,但又有著嚴密的思想邏輯。我們如果仔細分析詩歌表象,似乎可以判斷出這樣一種思維邏輯:我認識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類久遠——我在河流的哺育下發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見證——因此我認識河流——生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靈魂和河流一樣深沉。
文章段落層次:
第一層:第一、二節寫我「了解河流」。
第二層:第三節緊扣「河流」,抒寫我對黑人歷史的了解,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
第三層:第四.五節呼應第一層,再次強調我對「河流」的了解。
文章結構圖:
幼發拉底河(亞洲)
剛果河(非洲)
尼羅河(非洲)了解人類歷史
密西西比河(美洲)
3.討論解惑:
① 「我認識河流」在詩中有什麼深刻含義?
遍布世界的大大小小的河流,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搖籃,是人類精神與物質文明的發祥地。「我認識河流」這一句詩的象外之旨,就是我認識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
②詩中排比句的內涵是什麼?
蘭斯頓•休斯在《黑人談河流》這首詩中,以不可遏止之勢,把詩人胸中的郁積宣洩出來,他用一幅一幅的歷史圖畫,把我們的思想帶到了綿邈的人類的洪荒時代,讓我們感到了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黑人民族的偉大作用。把抽象的哲理,完全融會於形象的詩句之中。
③「我的靈魂變得像河流一般深邃」應該怎樣理解?這句詩兩次出現有什麼表達效果?
「我的靈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為由於黑人對「河流」(歷史)的見證,人類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靈魂」里有所積淀。這句詩,是作者代表全體黑人發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種族是有著悠久傳統的種族。這句詩在第二節和第五節兩次出現,形成結構上的前後呼應。
④ 這首詩在語言結構上有何特點?
這首詩在語言結構上,長句.短句互相交錯,參差跌宕;四個排比句,上半句結構相似,下半句發生變化,均不相同。這樣的變化既有詩行結構整齊均衡的一面,又不失之呆滯化一;既有詩行形式上的跳躍,又不失節奏上的宮商之聲。
[課堂小結]
本節課主要弄清以下三點中:① 理解本詩作者所表達的思鄉之情;②理解「河流」這一意象的意義;③明確黑人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
如果滿意,
還望採納為【滿意答案】,
要是能給個【贊同】就更好啦!
--------團隊【♂溫州一家人♀】and【「擺渡」茶樓】 MinginLau

『玖』 九年級下冊外國詩兩首課後三道題、在線等快

一、《祖國》一詩中,詩人所抒發的愛國之情主要是通過描寫俄羅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們的活動表現出來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在《祖國》中,詩人以平實的筆調描寫俄羅斯原野的景色,還詳細描述自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農民一起歡樂的場景。詩人沒有使用激烈昂揚的口氣直接抒發對祖國的愛,只讓自己的情感在尋常的生活里緩緩釋放。在對原野景色和農家生活的描述里,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詩人對俄羅斯祖國深切的愛,這種愛是真實的,也是最本色的。

二、朗讀《黑人談河流》,回答下面的問題。

1.詩人想通過談」河流「來表達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2.」我的靈魂變得像河流一般深邃「應該怎樣理解?這句詩兩次出現有什麼表達效果?

【參考答案】

1.在《黑人談河流》一詩中,」河流「是個高度凝練的意象。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歷史的象徵。黑人對河流的追溯,就是對自身歷史的追溯,就是對祖先和故土的尋根。

2.」我的靈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為由於黑人對」河流「(歷史)的見證,人類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靈魂「里有所積淀。這句詩,是作者代表全體黑人發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種族是有著悠久傳統的種族。這句詩在第二節和第五節兩次出現,形成結構上的前後呼應。

閱讀全文

與九上外國詩兩首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