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劉德武老師教學實錄

劉德武老師教學實錄

發布時間:2021-02-17 18:47:06

❶ 如何通過有效作業,提高教學質量

作業是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反饋、調控教學過程的實踐活動,也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獨立運用和親自體驗知識、技能的教育過程。它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助於形成熟練的技能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作業既是鞏固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是為鞏固課堂教學效果而設計的、供學生課外進行的練習。它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擴大知識面,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才能,作業的布置和完成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那麼,在新課程推進的當下,農村小學如何有效地布置作業,讓作業更科學、更全面、客觀地檢測出課堂教學的效果呢?結合我校的學生實際情況,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方面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給作業用作業本進行分類。我把學生的作業分為:《生字本》、《聽寫默寫本》、《練習題的作業本》、《寫話本》等。比如說《生字本》專門寫生字,《聽寫默寫本》專門聽寫生字和默寫古詩以及課文後讀讀記記的詞語和句子、《練習題的作業本》主要寫歸類每個單元的重點詞語、一些美詞佳句以及重要句式的訓練、《寫話本》主要寫語文書里相關的圖畫和兩套練習里的看圖寫話等,以便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
二、有目的地進行分類作業。
1、開學第一周,對剛進入二年級的學生,我用幾節課給學生復習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26個大小寫字母。四個聲調。
我是這樣做的: (1)、課堂上要求每個學生會讀,課後抽背,加強鞏固。 (2)、要求每個學生抄寫,以便第二天課堂上默寫。 (3)、對於個別學困生就採用一幫一的方法,進行後續跟進。做到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放棄一個學困生。讓學生在班級的學習中學有所獲,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 2、字詞作業。 (1)、每課的生字,上完一課就當堂寫,當堂批改,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比如說,某個生字學生的誤寫率較高,老師就再講這個生字的構造,個別學生還錯的,讓他單獨上黑板寫。寫後觀察,讓他自己發現問題。最後讓他把對的這個字寫3行,寫了後再次給老師檢查。識字是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學生只有積累了足夠數量的識字量,學生才能進行閱讀,識字是學習語文的基礎。
( 2)、每課的生字要求學生聽寫。要求每個學生過關,最少聽寫的成績達到60分,成績達不到的放學後留下來再次聽寫,直到寫到60分為止。在聽寫生字前,把所要聽寫的生字及拼音板書在黑板上,聽寫之前讓學生邊讀邊書空三至五遍。然後進行聽寫。寫完後,利用一些時間批改。最好的方法是當天的生字當天聽寫效果更佳,做到當天的知識當天掌握。
3、看圖寫話作業
看圖寫話的內容我基本上就從語文書上復印一些圖、或者利用兩套練習題里的看圖寫話圖和單元測試試卷里的看圖寫話的圖。我的做法是:
(1)先和學生一起寫這個《看圖寫話》。
(2)抽幾個較好的學生起來分享他們的寫話,讓其他的學生評,發現不足的地方及時糾正。
(3)、學生說,老師板書,把一篇完整的《看圖寫話》板在黑板上。全班一起讀3-5遍。
(4)、把《看圖寫話》的內容抄寫在寫話本子上。寫得好的就抄自己的,不會寫的就直接抄老師給出的。每個學生都可以完成這項做業。抄完後老師當堂就批改。
4、其他作業
(1)、配套的同步練習,我也是盡量在當堂課上完成,先讓學生做,看看學生哪些不懂做,才有針對性的去講解相關題目。下篇課文就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重點進行教學。學生做完後,我基本上是當堂批改。當天課堂上的基礎知識基本上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就掌握。 (2)、在每天課後,我都要求學生回去預習課文,對二年級的學生我先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熟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給帶拼音的生字從課文中圈出來,並且給生字組詞,組詞要求盡量組課文里有關的字詞。第二天的課堂上一定檢查學生回家預習情況。對於表現較好的學生給予獎勵。對於不預習好的學生進行「加灶」。稍有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及表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逐步養成他們自覺學習認真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
(3)每篇課文的精典之處都要求背誦。我以身做則,與他們共同背讀,抽他們背之前,我先背,再抽班幹部背,最後讓學生跟指定的班幹部背。對一些簡短的課文,考試經常考到的,我親自抽學生背,盡量要求每個學生過關,對於差生實在背不出來的,也要他熟讀。有些差生教他不肯讀的,我利用下課時間親自教他讀。直到他會讀為止。
(4)、每篇課文的要求寫的生字除了課堂上寫的,回家再寫2-3行。第二天老師檢查,寫得好的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對於不完成的放學後,寫完了才給回家。我親力親為在教室里陪著他們寫。發現不寫的,我就坐在他的座位,時刻提醒他寫。(一般留20分鍾左右。)然後打電話告知家長接送。由於長期教師對學生的負責,家校溝通好,獲得了家長的大力支持。
(5)、每個單元的單元檢測,我是先檢測,及時批改講解,發現問題及時反思總結,讓學生再讀,讀了抄在作業本上,最後再復印考一次,我也進行批改。以便更好的掌握和鞏固。
三、布置作業的途徑
1、把作業的布置情況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讀三遍。
2、經常不完成作業的,通過電話訪、發簡訊告知家長。
3、每個周末的作業通過群發信息告知全體家長,並且把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給家長。
4、讓同連隊的學生告知不完成作業學生的家長。有兄弟姐妹在同一個學校的,讓他們回家監督完成作業。
5、對家裡沒有手機的,留守兒童的學生,又不完成作業的學生,就直接打電話告知家長。
四、採取的措施
我在班級里開展「小紅花」。採用賞識的方法多鼓勵少批評。
1、作業字體工整的,直接在他本子上畫小紅花。
2、單元考試考到90以上的,給予一些小獎品。如:鉛筆、橡皮、作業本等。期中和期末達到我根據他們的平時成績定下的奮斗分數給予獎勵。對於一個學期來考試都是90分以上的,獎勵一本課外書。
3、對於完成我要求背誦課文的學生,一個學期給予兩次獎勵。分別是期中和期末。
我參加工作10年了,一直擔任低中段的小學語文教學和學校的英語教學工作。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要全面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布置作業。學生該掌握的知識盡量要求學生在學校掌握。回家他們基本上就不學習的了。只是應付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沒有實質的去學習。不管怎麼樣,我還是一如既往的做好我的本職工作。以上純屬我個人在教學中的做法,說的不好,做的不好。

❷ 劉德武《怎樣使得數最大》教學反思

課後抄反思:
這節數學課我的襲感受很深:第一、新教材的優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例1的引入概念與原教材不同例題前創設了鋪地磚的問題情境,由實際生活抽象出概念而不是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引入概念。這樣處理的好處是便於揭示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有利於學生理解公因數、最大公因數概念的現實意義、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第二、相信學生是最棒的!

❸ 聽名師講課,聽後感怎麼寫!

非常榮幸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全新思維高效教學策略同課異構教學形式觀摩展示活動」。在這一次活動中我們不僅觀摩了本省骨幹教師與名師們的「同課異構」展示活動,如《年月日》、《交換律和結合律》、《圖形的放大和縮小》《認識百分數》還聆聽了幾位名師們精彩的講座,使我們不斷的在學習中成長。下面就談一談我的一些感想吧: 首先對同課異構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我認為同課異構要從三個方面來理解:第一,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理念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教出的課效果不同,各有千秋,這次活動的每一堂課都體現了這一點。特別是省骨幹教師李文娟和特級教師朱德江老師設計的《年月日》。其次,同樣的教學知識點,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適當改變教材內容,或者教材知識點的呈現方式,實現形散神不散的教學特色。另外,同課異構可以充分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必拘泥於固有的教學策略,可以每節課刪除不必要教學環節,甚至挑戰教學策略,逆策略而動,突破常規,實現效果好的課堂,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如劉松老師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一般情況下是先教學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後教學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但在這節課中劉老師他打破常規,先教學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再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其次,在這一次的學習中,還有以下幾個方面讓我印象深刻。
一、教學設計巧妙,步步「誘敵深入」,淡化了人為設計的痕跡。 這一點是我這次聽課感受最深的。教學設計是解決怎樣達成教學目標的問題。在幾位名師的教學中,教學設計相當巧妙,課堂各層次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多餘的環節,沒有一句多餘的話,甚至沒有一個不參與的學生。如:朱德江老師的《年月日》,他通過呈現奶奶有高血壓,每天定時吃一片降壓片,一盒有30片。引出問題「一個月夠吃嗎?」然後通過學生活動與反饋,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判斷是否夠吃,引出需要研究的問題「一個月有多少天」。再利用數形結合,讓學生結合年歷卡用圖進行記錄、探究,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哪些月夠吃、哪些月不夠吃」,發現每個月的天數及規律,從而認識大月、小月。最後又通過解決「一年吃多少片」的問題,研究「一年有多少天」?當時,我最大的感觸是: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二、不僅關注了學生學習的起點和終點,更關注了中間的節點和盲點。
這一觀點是劉松老師在為我們上完課之後做的精彩講座中的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反思自己的教學,真的很少去關注學生學習的起點,即使有這個想法,也沒附諸行動,更別說關注中間的節點和盲點了。而劉松老師在他上這節《交換律和結合律》時就做到了這一點。他在教學之前先做了一項調查問卷,他發現孩子雖然大多數都不知道什麼是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甚至沒聽說過這些詞,但大多數孩子都能運用這些規律進行簡便計算。通過這項問卷,劉老
師了解了學生學習的起點,於是他這節課先設計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教學,再教學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他認為乘法交換律、交合律是一種三維的數學模型,學生理解有困難,這就是教學中間的節點和盲點,是教學的重點。而加法是一種二維的數學模型,更加直觀,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學生乘法都會了,加法就迎刃而解了。唯有把握學生的起點,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才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才能學得積極主動,學得興趣盎然。
三、體現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名師們的教學中處處都體現了以人為本、以生為本,完全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把握兒童已有,體會兒童的障礙,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和諧數學的教育思想。尤其是蔡宏聖老師的課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理念。課前談話中他就板書了「聽、講」兩個字,請學生說一說,你認為是誰講誰聽呢?第一個孩子站起來就說:「老師講,我們聽。」的確,我想許多教師在課堂上是把握絕對話語權的,許多老師會認為「我不講,學生就不懂;我少講,學生就少懂;我多講,學生就多懂。」而蔡老師卻反問孩子:「一定是我講嗎?」這時有個孩子站起來說:「有時候您也要聽我們講。」正是在充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才會發出這樣的心聲。在課堂教學中,蔡老師確實也做到了這一點。學生能講明白的,老師就不再重復;學生講不清楚的,老師補充清楚就可以了。比如百分數的讀法、寫法完全放手讓學生去講,百分數的意義蔡老師引導學生去講,不到位的地方再加以補充。整堂課
常常能聽到學生說「我來補充一下。」「我再想說幾句。」「就讓我講一次吧。」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最直接表現。在講到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環節時,蔡老師讓學生回答「三個人誰的投籃水平高?」這一問題,孩子們有一些猶豫,心急的老師可能就會馬上提示學生,牽著學生往自己的方向走。而蔡老師選擇了等待,他相信學生有了課前誰胖誰瘦的比較後,能夠回答這個問題。蔡老師的等待給了學生充分的信任,更彰顯了他的教學智慧。
仰望名師的課堂,再府視自己的教學,高低立見。但是我想如果把名師的教學設計搬到我的課堂,我也肯定上不出名師課堂的精彩與效果。我們的課堂,肯定不是對名師課堂的東施效顰,也不是自以為是的自負,而應不斷的學習、反思,摒棄模仿照搬,發揮自身特長,彰顯獨特個性,創設出適合自己和學生的課堂。
以上是我對此次外出學習感受的整理,有不到位的地方,還請各位領導和老師多多包涵。最後用劉德武老師的一段話作為結尾:數學是充滿魅力的,聰明的學生需要聰明的老師。所以,我們要先把自己變得聰明起來,很多老師問劉德武老師:「劉老師,您怎麼會想出這么多聰明的點子?」劉老師這樣答復老師們:毛主席教導我們:古人說,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就是說多想出智慧!我們在多想的同時還要多學習,多實踐、多反思,用我們的智慧給數學學科戴上充滿魅力的花環!

❹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你對綜合性學習的理解,以及採取哪些教學策略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綜合性學習的能力

一, 學習培訓定基礎

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學會研究,既要善於從教學實踐中發

現值得研究的問題,以教學促進研究的不斷深入,又要善於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理性化的提升,以研究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認為如果能不斷提高教師對日常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和科學改進的水平,那教學質量就不難得到提高,為此我們採取了以下措施:

(1)強化科研方法的培訓

我們發現不少一線教師的教學研究缺乏科學的方法,研究什麼?怎樣研究?都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這是導致教師的研究成果常常局限於教學事例的例舉或教學經驗總結這一層次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讓教師能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提高研究的規范程度和理性水平,我們多次聘請市教科室的領導和有關的科研專家來校指導工作,為教師作科研講座,如「如何開展有效的教育科研」、「如何撰寫教學案例」等等。這一系列培訓為教師深入地開展課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 增強科研理論積淀

一個學校的發展,教師是關鍵,科研工作需「靜思」,科研文化需「學習」。讀書活動能有效推進校園科研文化的構建,讓讀書成為全校教師的一種文化自覺,增強教師人文底蘊,提高教學水平,豐富教育生活,享受學習的快樂,享受生活的快樂,讓校園成為養育教師精神文化的家園。教科室在教師中開展讀書活動,根據開展課題研究所需要的主要理念和相關理論,學校教科室精心選擇了課題研究相關的理論書籍以及上網查找相關理論書籍列印成冊發給老師學習,鼓勵教師採用重點內容精讀和其它內容瀏覽相結合的方法,並通過寫讀書筆記、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促使教師學習和內化,我們要求課題組教師每學期至少讀二本教育著作,寫一篇讀後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讓每一位教師在活動中暢談自己的感受。每月寫一篇教育隨筆,並每月組織評獎,在語文教師中開展下水文比賽,以促進教師專業理論水平的提高,提升每一位教師自身的文化底蘊,這樣既讓老師們對新課程理念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又對課題理論的理解日漸深刻和豐富。同時,我們還採取了分組學習制度,我們把課題組按低、中、高年級段分成三組,各組成員圍繞課題研究主題搜集相關的有益的學習資料,利用每周的固定時間進行學習。這樣既使資料更加豐富,也使學習資料更貼近教師的接受水平和教學實際。多層面的讀書和交流活動,使教師更新了觀念,糾正了認識的偏差。

二, 狠抓課堂促深入

1、落實課堂調研,發現問題

課題啟動後,如何構建研究平台讓我校數學教師都能參與進來,在行動中提

高科研水平,成了我們首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以往開展教育科研的大量事實告訴我們,只有對教師研究的的課題有充分的了解,只有構建適合教師實際,能讓教師接受的研究方式,才能讓教師在研究中全身心地投入,並獲得舒心、愉快、充實的體驗。帶著這樣的思考,2002年9月-10月,我們對我校學生進行作文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全面的調研。調研分為隨堂聽課、師生談話、問卷調查……

調研表明,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師的變化是明顯而可喜的。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習作興趣的提高,習作方法的傳授,讀書習慣的養成。但是,在調研中也發現,不少教師作文教學模式化、習作批改隨意化,對於如何提高學生讀書習作的興趣缺乏方法。通過調研我們看到了教師在認識和實踐上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為進一步開展親近教師、貼近實踐的課題研究找到了切入點。

2、關注有價值的問題,以教促研。

教學中的現實問題往往是研究的起點。我們每學期都在廣泛聽課和調查了解的基礎上發現在小學生習作中存在的現實問題,以及教師在實踐過程中產生的困惑及遭遇的困難。在對這些問題、困惑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篩選出屬於共性的或關鍵性的問題作為下學期重點研究的內容,發動教師集中精力進行重點突破。

「螺旋滾動研究」是我校把科研和教研結合的一種重要而有效的研究方式之一。它是以「共同研討→方案設計→課堂實踐→反思提高」為基本流程,在優點共享中發揚個性創造,在他人智慧中融入自我見解,扎實有效地進行數學探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上「螺旋滾動」研究課的過程,既是圍繞課堂教學的優化而進行的深入研討的過程,也是對圍繞研究中重點問題突破而進行的行動研究的過程。我們每學期以備課組為單位進行螺旋滾動研究,備課組內教師人人參與教學設計的討論,依次進行上課。後一位老師要在前一位老師教學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不足進一步改進教學,更好的突破難點,提高教學實效。整個螺旋滾動研究的過程是教師對教材的鑽研日漸深入,對教學中難點突破的處理逐步細膩,對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探究性學習的處理日益恰當的過程。

為了增強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進行研究、讓研究紮根於日常教學的常識,我們強化了對平時課堂教學的管理和研究。重點抓備課質量的提高,採用教師個體獨立備課和備課組相結合的方式,提高教學設計和作業設計的質量,實現優秀教案、作業設計和探究性學習相結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研究的深度。

三、 加強交流求提高

1、走出去,請進來,搭建多元學習平台。我們教科室協同教導處組織教師觀摩於永正、孫雙金、劉德武、吳正憲等特級教師的錄像課,聽課後組織討論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引領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課堂學習。學校邀請市教研室原主任姚興耕指導我校的數學教學工作,安排課題組的年輕教師和邀請市教研室的領導、專家結對,使專家能面對面的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使我們的課題研究更有高度,同時也激發了老師積極參與實踐研究的熱情。另外,我校還多次組織骨幹教師去南京、無錫、鹽城等地參加教學觀摩和培訓活動,掌握課堂教學改革的最新發展動向,搜集豐富的課改信息。外出學習的教師回校後通過講座、上課等形式對其他教師進行輻射性培訓,為教師後續的教學研究注入活力。另外,我校通過專家講座、書目推薦和下發各種教科研雜志,引導教師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學習資料,幫助教師提高「從閱讀中吸收營養,以學習促進研究」的能力。多層面的讀書和交流活動,使教師更新了觀念,糾正了認識的偏差。

2、開展學術沙龍活動,激起思維碰撞的火花。蘋果的交換只能得到同等的蘋果,但思想的交換卻可得到多種思想。我們學校通過科研沙龍,評課等活動,搭建起教師間思想碰撞的平台。一個個具體的教學策略因結合著教師真實的教學故事而顯得具體而鮮活,一點點教學感悟因緣自教師對自身教學實踐的反思而顯得親切而生動。這一個個教學故事和教學案例把教師帶進了感性的教學情境之中,這點點滴滴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感悟又把教師帶進了理性的教學思考之中。學校成立了以子課題組為單位的教育沙龍活動小組,每月進行一次組內活動,每學期舉行一次全校性教學沙龍活動。學術沙龍活動的常規內容主要是:①匯報每周的課題研究進展和提出課題研究中的困惑。②學習教育理論,尤其是作文教學理論,討論怎樣把這些理論和具體的教學活動結合起來,形成先進的教學理念;③自我導向學習教學策略的交流和總結,課題組確定下一周的課題研究重點。有時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就針對一個主題開展研討交流活動。

從課題開題以來,我們已經組織了多次學術沙龍,這樣的活動給我們的啟示是:教育理論的學習不能空對空,如果離開了實踐,光從書本上學習理論,理論和實踐就會形成兩張皮;只有結合實踐學習理論,才能充分發揮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四、 完善管理促長效

(1)、注重實踐和積累的結合。為有效確保課題研究正常有序進行,教科室堅持在課題主研人員中開展「五個一」活動:①期初制訂一份課題研究階段性計劃;②每月填寫一份「課題研究情況表」,及時記錄好實驗中的成敗得失;③每月參加一次教科研例會,匯報自己的課題研究情況;④主研人員每學期圍繞承擔的課題上好一堂研究課(和學校一人一堂好課結合起來,同課題研究的老師要參與聽課、評課,教科室將根據研究課上課情況進行評分,實現了教研與科研的有機結合);⑤課題組成員每人每月寫好一篇教育教學隨筆,教科室每月組織評獎。

(2)、實現考核與獎勵的結合。教育科研製度化是教育科研走向科學化的重要舉措,也是形成教育科研運行機制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我校建立校本教科研的導向機制、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期末,教科室對每位教師的教科研工作進行認真考核、正確評價,根據學校教科研獎勵條例進行評估,如對教科研手冊記載情況和上研究課等情況進行打分,對獎勵進行上浮或下調,做到加分有理,扣分有據,做多做少不一樣,做好做壞不一樣。每學期,教科室要求各課題組成員進行課題研究展示活動,並根據子課題組的民主推薦和校長室和教科室的審核評選教科研先進個人,教科研先進小組。

(3)、抓好點、線、面的結合

由於課題組教師自身科研素養和教學經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開展科研

工作不能搞一刀切。

抓點。我們選擇一些業務水平好,上進心強,有一定教科研經驗的教師做子課題組組長,請他們率先嘗試,帶頭前進。抓好實驗班,課題組先以實驗班為試點,進行嘗試。連線。在子課題組組長的帶動下,其他課題組成員緊緊跟上,大家互相聽課,看資料,案例分析,互動交流形成了濃濃的科研氛圍。在實驗班的基礎上,一些成功的經驗向年級組輻射,邊研究,邊總結,邊推廣,形成一個整體,擁有一股合力,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成面。教科室通過課題組之間相互聽研究課,通過課題教育沙龍活動協調好各子課題組之間研究的交流和活動,。這樣,集「點」成「線」,集「線」成「面」,構成立體的研究網路,使參與面更寬廣,使研究活動更有效。

❺ 劉德武的數學特級教師

劉德武,男,小學數學教育專家、北京市數學特級教師、北京教育學院宣武分院小內學容數學教研室主任。長期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和教研工作,他重視對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提倡「在後退中前進」和「跳出數學教數學」,逐步形成了「自然而不隨便,規范而不死板」的課堂教學風格.他先後五次被評為北京市及宣武區先進教師,1994年在宣武區教委隆重召開的「劉德武課堂教學特色研討會」上,被授予「第一批學科帶頭人」稱號。
幾年來,劉老師在北京市和全國許多省市做公開課或學術講座百餘節次,老師們普遍反映他的課新穎、獨特、富有哲理.劉老師非常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他的徒弟中有很多已鍛煉成長為市、區級優秀教師、教學幹部或教研員,其中劉延革老師代表北京市參加2001年全國課堂教學競賽,榮獲一等獎.
寄語:「弟子不必不如師」,弟子總不如師,是師的悲哀;師將不如弟子,是師的最大心願。

❻ 數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要考慮哪些

一、要在經歷過程中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像其它數學課一樣,每節課都有既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先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地分析,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更注重讓學生在過程中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地調動已有知識及學習經驗,在過程感受數學方法、思想,發現數學規律,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但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又區別於其它數學課,在一節課中,它沒有固定的知識點,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把有待於學生通過數學活動發現的規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來,要求學生用統一的方法去學習同一內容,更不能要求學生針對某一學生的發現作為知識點,要求全體學生都掌握。如,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比賽場次》這一課,教學目標是:
1、了解「從簡單情形開始尋找規律」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會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涵的簡單規律,體會圖、表的簡潔性和有效性。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教師首先讓學生能夠知道解決比賽場次類似的問題可以用畫圖法、連線法、列表法等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遇到復雜問題能夠主動地從簡單問題入手去尋找規律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以達成本節課既定的教學目標。
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數學思考」仍是實踐活動課的靈魂
通過有效數學思考,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們學習數學的終極目的,所以我們在上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時,仍需把握這一靈魂。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與我們日常的數學課相比,給學生留有的思維空間更大,學生的自主性更強。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把「數學思考的位置」給留出來,讓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有效地結合起來,在這兩者之間的結合點上進行巧妙設計,使數學實踐活動課能夠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合理的整理與應用,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一定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形勢上熱熱鬧鬧,人人都教能積極參與,讓數學活動課丟失了數學味,這樣就失去了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真正意義。如,我在設計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有趣的七巧板》時,就重點設計了如何讓學生在操做七巧板時,數學思維得到發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體現數學思考:
1、觀察七巧板,說一說有哪些我們學過的基本圖形,這些圖形之間有什麼關系。
2、分小組整理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的相關知識,然後向全班匯報。
3、利用七巧板,移動一塊或兩塊,成為另一種圖形。
4、解決由七巧板組成的圖案的面積問題,一是解決香港第34屆數學競賽會標的面積(給出用字母表示的一個圖形的面積,算出整個會標的面積),二是給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的面,求出每一個圖形的面積。
在這四個有層次的活動中,學生把本學期所學的面積知識、分數知識主動地應用其中,而且培養了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在解決較難問題時有了一定的策略,讓學生始終在活動中不斷的思考,而且使他們的思維層次不斷地在提升,實現了日常數學課與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結合。
三、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傳承數學文化的有效載體
在數學中有機地滲透數學文化也是數學教學的任務之一,而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就是傳承數學文化的有效載體。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內容比較廣泛,延伸的空間比較深,學生活動的范疇比大,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比較多,這些因素就為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滲透數學文化提供了絕好的契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可以讓學生了解古代數學名著、著名數學猜想、數學史料等。如,我在設計《七巧板》時,讓學生收集七巧板的來歷在課上做交流,了解宴幾圖與七巧板的關系;在設計《比賽場次》時,最後環節向大家介紹數學家華羅庚的名言:
把一個比較復的雜的問題「退」到最簡單、最原始的問題,把最簡單、最原始的問題想通了、想透的,再解決就容易了。 通過有目的地在課中滲透數學文成化,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與此同時也豐富了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內涵。
四、創新作業形式——設計課前和課後實踐性作業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具有開放性、研究性、活動性等特點,因此我們在認真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活動形式的同時,還應該大膽地創新作業形式——設計課前和課後實踐作業。這項作業可以對課內活動做有效的補充和延伸,讓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實踐與學習。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接受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受到更多的數學文化熏陶,獲得更多的數學信息,可以讓學生受益終身。作業的形式可以是形式多樣的,如小調查、小製作、小課題研究、小研究報告等。
五、及時中肯的教學評價——上好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催化劑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學生的數學思維層次、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各不相同,學生創新思維展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學生學習個性方式化程度很高,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及時地應變,做出有針對性的激勵性評價、延伸性評價及集體性評價。如你的這種想法與數學家的想法相同,你的發現很有研究價值,把你的設想繼續探究下去,會有新的發現的,這個小組的分工很科學,研究很深入等
教學評價,可以激勵學生快樂學習,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拔動學生內心情感,啟發學生相互借鑒,體現教師教學機智。恰當地運用課堂教學評價,是上好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催化劑。
六、有效地整合數學素材,不斷拓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范疇
課標新教材每冊都安排了一定量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材素材。但是在我們的周邊還有大量的素材可以整合,成為鮮活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素材。有地方特色的素材,有時效性很強的素材、有挖掘古代數學趣題而成的等。如在實際的創編素材中我們的老師有以淮河的污染為題設計的實踐課,有神七發射、限塑、奧運會為題材設計的實踐課,還有像華應龍老師設計的《你會用計算器嗎?》、《神奇的的莫比烏斯帶》、劉德武老師設計的《電話機與年歷卡》等。這些執教老師自已整合而成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距離學生更近,時代性更強,很受學生歡迎。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課程標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落實的過程有著很大的探究空間。以上想法和做法,只是我們在教學改革中的一些初步探索,我們還將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大膽嘗試,不斷提升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認識。

❼ 新課程名師精彩課堂實錄的目錄

序言
博眾家之彩,創自己特色
精彩課堂一:用智慧快樂營造數學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平移與旋轉》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二:神奇的數學
——著名特級教師邱學華《神奇的數字編碼》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三:放心地退出去,適時地站進來
——著名特級教師李烈《兩位數乘兩位數》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四:讓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
——著名特級教師詹明道《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五:教學「無痕」。精彩「有痕」
——著名特級教師錢金鐸《面積意義和面積單位》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六:讓學生在自我體驗中學習數學
——著名特級教師劉永寬《周長的認識》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七: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潘小明《質數與合數》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八:科學整合教材,優化學習過程
——著名特級教師蔣康華《正、反比例的意義》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九:創設生活化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錢希有《比較長短》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十:教是因為需要教
——著名特級教師華應龍《我會用計算器嗎》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十一:活的數學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黃愛華《24時記時法》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十二:利用資源,引導發現
——著名特級教師錢守旺《億以內數的認識》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十三:讓課堂成為自主學習的樂園
——著名特級教師吳金根《平移與旋轉》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十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
——著名特級教師劉德武《可能與一定》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十五:創設有效的數學情境
——著名特級教師徐斌《認識乘法》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十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
——著名特級教師魏潔《認識平行》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十七:自主建構、主動探索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王凌《小數除法》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十八: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
一著名特級教師錢守旺《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十九:讓數學課堂充滿情趣與智慧
——著名特級教師林良富《用字母表示數》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二十:在生活中提煉規律,在探究中追求發展
——著名特級教師葛文君《乘法分配律》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二十一:課堂因生成而精彩
——著名特級教師李忠俊《小數的意義》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二十二:讓課堂成為學生思維的運動場
——著名特級教師夏青峰《分數的意義》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二十三:「玩」出來的精彩
——著名特級教師衛建玫《長方體的認識》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二十四:讓情感體驗與認知過程共生
——著名特級教師孫衛勝《面積單位》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二十五:創設生活化的數學課堂
——名師孟曉慶《24時記時法》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二十六:立足於學生發展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李烈《長方體表面積練習課》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二十七:富有「靈性」的課堂教學
——著名特級教師黃愛華《分數的基本性質》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二十八:愛學、能學、會學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潘小明《乘法分配律》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二十九:神奇的帶子,好玩的數學
——著名特級教師華應龍《神奇的帶子》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三十:貼近生活,精彩教學
——著名特級教師錢希有《三角形的認識》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三十一:新課程理念下有效的計算教學
——著名特級教師徐斌《一位數乘兩位數》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三十二:讓課堂成為自主學習的樂園
——著名特級教師吳金根《確定位置》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三十三:創設生活化的數學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王凌《認識分數》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三十四:貼近生活,讓課堂充滿活力
——著名特級教師魏潔《確定位置》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三十五:「實、活、新」的課堂教學
——名師孟曉慶《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精彩課堂實錄
精彩課堂三十六:數學,原來可以如此美麗
——名師張齊華《圓的認識》精彩課堂實錄

❽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

一、要在經歷過程中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像其它數學課一樣,每節課都有既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先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地分析,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更注重讓學生在過程中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地調動已有知識及學習經驗,在過程感受數學方法、思想,發現數學規律,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但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又區別於其它數學課,在一節課中,它沒有固定的知識點,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把有待於學生通過數學活動發現的規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來,要求學生用統一的方法去學習同一內容,更不能要求學生針對某一學生的發現作為知識點,要求全體學生都掌握。如,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比賽場次》這一課,教學目標是:
1、了解「從簡單情形開始尋找規律」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會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涵的簡單規律,體會圖、表的簡潔性和有效性。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教師首先讓學生能夠知道解決比賽場次類似的問題可以用畫圖法、連線法、列表法等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遇到復雜問題能夠主動地從簡單問題入手去尋找規律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以達成本節課既定的教學目標。
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數學思考」仍是實踐活動課的靈魂
通過有效數學思考,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們學習數學的終極目的,所以我們在上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時,仍需把握這一靈魂。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與我們日常的數學課相比,給學生留有的思維空間更大,學生的自主性更強。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把「數學思考的位置」給留出來,讓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有效地結合起來,在這兩者之間的結合點上進行巧妙設計,使數學實踐活動課能夠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合理的整理與應用,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一定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形勢上熱熱鬧鬧,人人都教能積極參與,讓數學活動課丟失了數學味,這樣就失去了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真正意義。如,我在設計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有趣的七巧板》時,就重點設計了如何讓學生在操做七巧板時,數學思維得到發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體現數學思考:
1、觀察七巧板,說一說有哪些我們學過的基本圖形,這些圖形之間有什麼關系。
2、分小組整理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的相關知識,然後向全班匯報。
3、利用七巧板,移動一塊或兩塊,成為另一種圖形。
4、解決由七巧板組成的圖案的面積問題,一是解決香港第34屆數學競賽會標的面積(給出用字母表示的一個圖形的面積,算出整個會標的面積),二是給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的面,求出每一個圖形的面積。
在這四個有層次的活動中,學生把本學期所學的面積知識、分數知識主動地應用其中,而且培養了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在解決較難問題時有了一定的策略,讓學生始終在活動中不斷的思考,而且使他們的思維層次不斷地在提升,實現了日常數學課與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結合。
三、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傳承數學文化的有效載體
在數學中有機地滲透數學文化也是數學教學的任務之一,而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就是傳承數學文化的有效載體。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內容比較廣泛,延伸的空間比較深,學生活動的范疇比大,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比較多,這些因素就為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滲透數學文化提供了絕好的契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可以讓學生了解古代數學名著、著名數學猜想、數學史料等。如,我在設計《七巧板》時,讓學生收集七巧板的來歷在課上做交流,了解宴幾圖與七巧板的關系;在設計《比賽場次》時,最後環節向大家介紹數學家華羅庚的名言:
把一個比較復的雜的問題「退」到最簡單、最原始的問題,把最簡單、最原始的問題想通了、想透的,再解決就容易了。 通過有目的地在課中滲透數學文成化,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快樂,與此同時也豐富了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內涵。
四、創新作業形式——設計課前和課後實踐性作業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具有開放性、研究性、活動性等特點,因此我們在認真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活動形式的同時,還應該大膽地創新作業形式——設計課前和課後實踐作業。這項作業可以對課內活動做有效的補充和延伸,讓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實踐與學習。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接受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受到更多的數學文化熏陶,獲得更多的數學信息,可以讓學生受益終身。作業的形式可以是形式多樣的,如小調查、小製作、小課題研究、小研究報告等。
五、及時中肯的教學評價——上好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催化劑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學生的數學思維層次、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各不相同,學生創新思維展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學生學習個性方式化程度很高,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及時地應變,做出有針對性的激勵性評價、延伸性評價及集體性評價。如你的這種想法與數學家的想法相同,你的發現很有研究價值,把你的設想繼續探究下去,會有新的發現的,這個小組的分工很科學,研究很深入等 教學評價,可以激勵學生快樂學習,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拔動學生內心情感,啟發學生相互借鑒,體現教師教學機智。恰當地運用課堂教學評價,是上好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催化劑。
六、有效地整合數學素材,不斷拓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范疇
課標新教材每冊都安排了一定量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材素材。但是在我們的周邊還有大量的素材可以整合,成為鮮活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素材。有地方特色的素材,有時效性很強的素材、有挖掘古代數學趣題而成的等。如在實際的創編素材中我們的老師有以淮河的污染為題設計的實踐課,有神七發射、限塑、奧運會為題材設計的實踐課,還有像華應龍老師設計的《你會用計算器嗎?》、《神奇的的莫比烏斯帶》、劉德武老師設計的《電話機與年歷卡》等。這些執教老師自已整合而成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距離學生更近,時代性更強,很受學生歡迎。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課程標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落實的過程有著很大的探究空間。以上想法和做法,只是我們在教學改革中的一些初步探索,我們還將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大膽嘗試,不斷提升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認識。

❾ 論文:小學數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小學數學課堂的昨天.今天.明天

——淺談如何構建簡約的小學數學課堂

目前,各種競賽課、觀摩課、展示課、公開課層出不窮,級別也各有高低,但這些課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在教學理念上追求全新,在教學手段的選擇上追求先進,在教學流程的設計上追求亮點,在教學效果的預設上追求完美,全無瑕疵可言。——可想而知,實施這樣一節課的教學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有時為了一節競賽課,專門成立一個智囊團,對於課堂上教師教學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語言都經過智囊團精心設計,甚至對於課堂上學生方面可能發生的情形都作了充分猜測,設計出幾套針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而採取對策的預案。

我們的課堂真的需要這等的「繁華」?目前,我國許多農村學校教學條件還比較落後,教學的資源還十分匱乏,哪裡需要這樣的課堂教學?又怎經得起這樣的折騰?因此,簡約的數學課堂已成為許多教育一線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學理想境界。怎樣讓我們的課堂平實起來,怎樣讓我們的課堂贏得更多的教師與學生應該成為我們教師工作的重心。回顧教育歷程,結合地方教育特色,就如何構建小學數學簡約的課堂,談談我們的感受與見解。

回顧昨天——《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幾千年來,我們的先輩就讀於私塾。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學生端坐於堂前,接受一個老先生的訓導,成天就是讀、抄、背,教師的講授也是經院式的教學:先生讀一句,學生跟一句;先生講一句,學生學一句。整個課堂就一把誡尺,一本書足矣。兒時的我們也就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加上一摞皺巴巴的書本——沒有表演,沒有情境,更沒有喧囂的多媒體課件。教學猶如一幅簡筆畫,線條簡單而意境深遠,沒有了華麗,缺少了熱鬧。這樣的課堂占據了我們全部的學習生涯,那時的我們並沒有感到它的寧靜與美麗,有的只是乏味和枯燥,教師偶爾的提問立即引得教室內鴉雀無聲,難得有幾個膽大的學生舉起那猶豫不決的小手——飄盪在教室上空的只有師生那地道的鄉音。這種傳統的教學活動,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活動。具體表現為:一是以教為中心,學圍繞教轉;二是以教為基礎,先教後學。學生是被教會的而不是學會的,更別說會學了。

現在想來,昨天的課堂雖然清靜,雖然簡朴,也偶有輝煌出現,但實在是我們不想重新走過的老路。用現在時髦的一句話來評價就是:那是一種「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沒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眼中、心中有的只是想如何把書中要講的知識給灌下去,如何最大程度地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至於過程是他們未曾想也無法細想的東西。學生的能力、情感、價值觀和創造力在課堂上無法得到發展。這種既清靜又經濟的式教學,不是我們所追求的課堂,確實是一種該放手的愛啊!

縱觀今天——《想說愛你不容易》

近年來,正在實施的新課程改革使廣大教師都積極投身這個教改的洪流之中,原本清凈、朴實的課堂一下子熱鬧起來。在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流程、教學環節上不斷追求完美,在教學手段的選擇上更是用上一切可以運用的媒體服務於教學,多媒體的設備從原來的錄音機、幻燈機提高到幾萬元一套的投影儀和實物展示台。殊不知在這種致力追求完美、追求喧鬧的路途中使我們的課堂教學不知不覺又走入一個誤區:做課教師津津樂道於教學過程的精雕細刻、完美無瑕。課堂教學在現代科學媒體的襯托下被設計成若干個精細的環節,環環相扣,精彩紛呈。這種表面看似很完整、完美的課堂,實際上成了老師表演、博彩的舞台,教師滿足於做一個「工筆畫師」,拘小節而失大氣,表面上似乎將課堂交給了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性的,實際上學生成了教師表演的配角,其主體地位根本無法真正地得到確立,創造力無法得到徹底的發揮。這樣的課堂只能用一個「假」字來概括!

日本數學教育家澤田列夫在2002年中國重慶召開的國際研討會上說:日本數學教育總是跟風,不論好壞,只求時髦。這種風氣其實也正是中國教育當前的一種弊端,當中國實施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時候,廣大教師滿懷激情紛紛投身改革,擯棄傳統,更新觀念,積極創新。一時間,中國的一場自上而下的課改搞得轟轟烈烈——課堂思路的設計要越活越好,氣氛越熱鬧越好,教學手段越現代越好,聲、光、電輪番搬上講台,要的就是新、奇、先,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調動全身的感官參與活動。難怪一節公開課下來教師會汗流浹背。還因為教師承載的「重負」太多,精心設計的教學不容出錯,教師的角色已不僅僅代表個人而是學校的整體教研水平,況且憑借一些價格不菲的電腦、展示台、投影儀等現代媒體作為依託的課堂教學也不應該有絲毫的閃失。試想,無數普普通通的學校是根本經不起這樣「折騰」的。這種既耗錢又不省力的教學真是「想說愛你不容易」啊!

喧鬧過後,人們靜下心來,想到的是常態課堂,守望的是簡約的課堂,呼喚的是課堂要回歸原生態。

守望明天——《隱形的翅膀》

新課程改革的「浮躁的繁華」已經過去,我們課堂教學該將走向何處?不過,這只「隱形的翅膀」無論怎麼飛,「求真、務實、倡簡」才是它根本的原則。

1、守望簡約的數學課堂

有句廣告詞說得好,「簡約而不簡單」,我們的數學課堂也要做成具有一定高度一定內涵一定標準的簡約而不簡單的課堂。簡約不是單純的簡單,具有簡明、簡略、簡潔之意,大家都知道做事要力求避繁就簡,能簡單的事大可不必復雜化。「李寧」、「耐克」的注冊商標簡明扼要,就是那個簡潔而又大氣的 「L」和「√」讓人一看就終身難忘。生活如此,課堂亦應如此。

那麼,我們該如何構建簡約的數學課堂呢?

從教學目標來看,一節數學課的教學目標不能過多,標准也不宜定得過高。過多了來不及實現,過高了夠不著,也無法實施。每一節數學課的教學目標不宜過多,還要貼近教材,扣緊中心。

從教學內容來看,一節課上傳授的知識點不宜過多,這樣學生容易掌握。教材可以重組,但在教材的重組上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思維。在教材的挖掘上更不宜過深過廣,切實把握好一個「度」字。

從教學手段來看,要圍繞完成教學目標而創設,手段越簡潔越好,可操作性越強越好。不必追求過多的趕先進、超現代的視覺、聽覺等感官的刺激,傳統的教學掛圖、小黑板、小卡片等常用的教、學具應充斥我們的常態課堂。富麗堂皇的渲染,熱鬧非凡的氣氛並不適合我們的平時課堂教學,那隻能作為一種表演性的傳媒,傳遞一種現代的信息。我校正在構建和實施的「改革常態課堂,提高教學效益」的課改方案,正是朝著積極探索「常態課堂」、「簡約課堂」、「高效課堂」等方面所作的不懈努力。

從教學情境的創設來看,簡約的數學課堂應該做到「簡而不減,富而不浮」。即我們的數學課堂上要適時創設圍繞實現教學目標的情境,並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服務。但是教學情景的創設寧缺勿濫,切不可將一節數學課堂創設成由若干個場景組成的舞台戲,讓學生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從教學過程來看,簡約的數學課堂應該是清晰的,扎實的,易於理解,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老師千萬不要對學生故弄玄虛,人為造成學生的思維障礙和思想負擔,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產生畏難的心理。

從教學語言來看,簡約的數學課堂,教師語言應是言簡意賅,直白而富有哲理的。教師不要代替學生說出思維的過程,表達出知識的語言,要把課堂的主角交給學生,將課堂打造成學生接受知識,提升能力,培養情感的平台。因為數學本身就是一種語言,一種富於哲理的語言。羅素說:「數學,如果正確地看她,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數學提供了一種精確簡潔通用的科學語言。數學語言正是以她的結構與內容上的完美給人以美的感受」。這種美有時毋需用言語去贅述,只能用感覺去體驗,去感受。教師在課堂上就要科學地向學生傳遞這種美。

總之,簡約的數學課堂應該「簡潔、靈動、和諧」。即:教學目標去繁就簡,授課重點明確、精當,教師語言簡潔明了,教學手段恰到好處;教師情感豐富,學生積極參與,師生多面交流;突出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和諧,教學理性與激情的和諧統一。

2、做實課堂,提高效益

我們呼喚簡約的課堂,決不是對課改的否定,也不是教學的一個簡單的輪回,它應是一種返璞歸真的自覺。這種簡約的內涵必須達到一種境界,具備一定的韻味,它的背後是大全、精要、深刻和智慧。

(1)目標要明確

我們的教學目的是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益,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我認為簡約的數學課堂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關鍵在於一個「實」字。我們不僅要給學生一個真實的數學,更要給學生一個實在的課堂。教師要做實數學課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認真鑽研教材,研究學生外,對於教學預案的構思尤為重要。

(2)訓練要扎實

要想使課堂的目標最大化地達成,課堂必須做到扎實高效。習題的選擇要有針對性、目的性,評價要及時合理,摒棄偏繁難舊的訓練。 老一輩特級教師就是追求教學簡約高效化的楷模。例如馬芯蘭老師的「馬芯蘭」教學法、劉德武老師的「生活化數學」、瞿裕康老師的「四了教學法」、孫麗谷老師的「大容量、高效率」思維訓練等等都是我們今天倡導走簡約之路的課堂教學的有效借鑒。

有些青年老師在聽完一位特級教師的課後感觸地說,特級教師上課就憑一支粉筆,一張嘴,也忒容易了,這種課我們也會上。殊不知,特級教師的一節課包含著他多少年的文化積淀和教學功力,其教學流程的設計是經過慎之又慎的思考,哪是一個「凡夫俗子」所能輕易摹仿的。特級教師的這種簡約課堂就內斂著大氣、深刻和智慧。

(3)評價要及時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對他們的學習情況要適時地給予評價。特別是課堂學生的一些「插嘴」、出錯等生成性資源稍縱即逝。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多向學生學習,學習他們的睿智、學習他們的敢說敢講的勇氣、學習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筆者前幾天在省小學數學優質課展評活動中聽到某位老師在課堂上面對學生的思維剛剛點燃的「火花」不止一次提到「你的觀點保留」、「下課再研究」、「這個暫不研究」等等話語。對於課堂上生成性的資源任其流失不聞不顧,或搪塞一句「下課再研究」。像這樣的課堂就是一節不真實的課堂,是教師「騙」學生的課堂,教師為的是自己的「表演」,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試問被搶白「你的觀點保留」的學生能服氣嗎?他能安心地繼續聽下去,繼續積極參與課堂嗎?他們的積極性和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挫傷。這樣的課當然不能算作一節優質課。

3、一個善意的提醒

我們在呼喚簡約,守望簡約的同時,也要防止走向極端:一切從簡,一支粉筆、一張嘴、空洞的說教,乏味的課堂,使教學走回幾十年前的老路。我們說簡約不是一種時尚,不是一種文化傾向,它是我們今天教學追求時尚、活躍、新潮的一種必然的趨勢。

目前,社會上又興起 一種「極簡主義」的思潮,這是設計師當道的設計霸權主義,是美學裡面的法西斯主義。這種「極簡主義」的結果第一個就是先將教師「簡約」出課堂,接著就是學生,教室里只剩下空空的四壁與桌椅……我們切不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今天,我們的教學正走向簡約,但不是簡單。半個世紀的極左極右,或簡單或復雜,讓我們步入了尷尬,就像一個瘦弱的孩子,我們想給他加強營養就拚命地給他吃各種補葯、偏方,卻忘記了最簡單的事情——給他吃飯!

我們的數學課堂應該是簡約而又高效的課堂,我們呼喚靈動而又真實的數學課堂。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構建簡約的教學課堂而努力!

閱讀全文

與劉德武老師教學實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