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中職哲學與人生教案

中職哲學與人生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17 15:17:37

『壹』 急求中職哲學與人生第六課的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認知: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矛盾」 、「對立」 、「統一」的基本含義,理解矛盾的概念,掌握矛盾觀點。2.情感態度觀念:正視矛盾,不怕挫折,積極向上。3.運用:學會用矛盾的觀點分析解決問題,正確處理自己人生中的問題,在解決人生矛盾的過程中促進自身進步和發展。二、教學重點: 1.學會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2.正確對待人生矛盾。3.堅持內外因相結合,促進自身發展。三、教學難點: 1.堅持內外因相結合,促進自身發展。2.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也是人生發展的動力 四、授課主要內容或板書設計:一、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1.矛盾是事物對立統一的關系2、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矛盾的屬性3、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4、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二、矛盾也是人生發展的動力1、用矛盾的觀點看到人生2、正確理解內因和外因的關系3、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錄像:《貓和老鼠》片段學生分析兩者的關系,引出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提問:生活中我們還能找到哪些這樣的事例和現象?我們身邊具有兩面性的事物或現象有:足球比賽中的攻與守;學習過程中的苦與樂、成功與失敗;自身存在的缺點與優點;社會生活中的美與丑、真與假、善與惡、福與禍、正氣與歪風、自由和紀律、先進與落後、戰爭與和平等;自然界中的排斥與吸引、遺傳與變異、陰電與陽電、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等。這些既對立有統一的關系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的講述重點:矛盾。〈新課講授〉一、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1.矛盾是事物對立統一的關系「萬物莫不有對」,是說事物之中或事物之間具有兩面性。例如:網路對人們來說就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一方面,人們通過它可以快速獲取更多的信息,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另一方面,網路上的信息真假難辨,會使人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甚至可以給人造成很大的傷害。剛才我們列舉出了許多這樣的事物和現象,哲學上把事物內部兩個方面之間或事物之間存在著的既相互排斥、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叫做矛盾。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2、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矛盾的屬性矛盾的斗爭性是指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分離、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屬性和趨勢。各種事物之間的對立與斗爭或者同一事物內部不同方面的對立斗爭都屬於矛盾的斗爭性。如階級斗爭、生存斗爭、意見分歧等等。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一種聯系和趨勢,即統一性。就如我們經常說的「禍福相依」、「美與丑」、「長與短」等,都是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的。二者在一定條件下會相會轉化。3.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無論是客觀世界還是主觀世界,都充滿著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階段矛盾也不同。如奴隸社會的矛盾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主要矛盾,都是不同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們在理解、分析問題時要堅持矛盾分析法,堅持兩點論,學會一分為二和全面地看問題。認清事物的兩個方面,有利於我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使事物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既要看到矛盾雙方的對立、差別和不同,還要看到矛盾雙方的相互依賴和相互貫通,只有從對立統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解決矛盾,才能找到解決和處理矛盾的正確方法,促進事物的發展。又因為不同矛盾具有不同的特性,我們解決問題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症下葯,方能葯到病除。例子:病人犯了什麼錯。4、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矛盾是一個統一體,是同一性與斗爭性的統一體。因為矛盾的同一性,矛盾雙方可以在一個統一體中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共同發展,使事物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就好像兩個有共同愛好、性格相近的人可以很好的相處一樣。而矛盾的斗爭性不斷地挑戰事物的穩定,使得事物對立的雙方力量不斷的發生著變化,當雙方的力量變化達到了某種程度,矛盾同一性維持的平衡狀態就會被打破,從而形成新的平衡狀態,形成新的矛盾統一體,即一種事物變成了另一種事物,新事物代替了舊事物。例子:對手(P138)馬克思曾說:「假如沒有小偷,鎖會達到今天這樣完善嗎?假如沒有假鈔票,鈔票的製造會這樣精美嗎?」在馬克思看來,鎖的製造日臻完善,鈔票的印刷日臻精美,應該到事物的反面去尋找答案。為什麼?因為事物是對立統一的。二、矛盾也是人生發展的動力1、用矛盾的觀點看到人生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生活中處處有矛盾,時時有矛盾。我們的人生也充滿了矛盾。但是,在這些矛盾中,有比較重要的,也有比較小的,有需要好好處理的,也有無礙大局的。這就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區別。主要矛盾:在矛盾體系中居於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針對事物之間的次要矛盾:在矛盾體系中處於從屬地位、 矛盾而言的。 被支配的矛盾。 例子:財餅破家。(P130)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雙方中處於支配地位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針對的是同一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雙方中處於從屬地位的 中的不同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袋鼠與籠子。(P140)我們要學會用矛盾的觀點看待人生,把握好人生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學會抓重點,學會把握主流,處理好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對待人生中的各種矛盾,歷來有不同的人生態度。從同學們講述的各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積極的人生態度是正視生活中的矛盾,從事物的對立統一關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質,全面認識和協調處理矛盾的不同方面,積極化解矛盾,消除對立,在解決矛盾中推動人生發展。而消極的態度是害怕矛盾,掩蓋矛盾,表現為兩種極端相反的傾向:一種傾向是認識和處理問題時簡單化和偏激,排斥不同,激化矛盾;另一種傾向是迴避矛盾,把一切歸結於命運,消極地聽從命運的安排。所以,換一種態度,就會換一種人生。2、正確理解內因和外因的關系事物的發展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外因),另一方面是內部原因(內因)。內因:即內部矛盾,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內因是事物自我運動的源泉,規定著事物的本質和發展方向。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老鼠的兒子會打動」等。外因:即外部矛盾,是指事物之間的矛盾,也就是事物與其自身外的事物之間的矛盾。外因影響事物的狀況和發展進程。如「橘生淮南則位桔,生淮北則為枳」。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如青蛙的故事。孟母三遷。幻燈片:雞蛋變小雞教師結合幻燈片講解,內外因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同時存在,缺一不可,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合適的溫度只有作用到種雞蛋上才能孵出小雞,作用到石頭上則不能。學習了事物發展的內外因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正確處理自身努力與外部條件的關系,一方面要努力爭取和利用外部有利條件發展自己,把握機遇,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內,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人生發展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矛盾,要解決這些矛盾,固然需要一些外部條件,但是,更重要的是改變內因,不斷的提高自身處理問題和矛盾的能力和水平,發揮主觀能動性,吸取有利因素,創造有利條件,改變不利條件,很好的解決矛盾。就像處理順境和逆境一樣,順境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條件,但是如果我們不好好把握,機會最終也會從我們手中流失。相反,即使我們身在逆境,只要我們端正態度,在逆境中不屈不饒,最終會扭轉局勢,化逆境為順境。態度決定一切。順境和逆境都是外因,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你自己,無數成功的人生都在說明: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只有提高自身素質,才能促進人生發展,創造出自己理想的人生。3、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人與自然界的關系即人的發展過程中內因和外因的關系)主觀世界:人的精神世界客觀世界:人的意識之外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結合內外因的關系原理,我們可以發現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系。主觀世界是人內部的各因素,是人發展的內因;而客觀世界是外部條件。在人的發展過程中,主觀世界的改造是主要的,改造主觀世界是為了更好的改造客觀世界。而客觀世界的改造也可以為主觀世界的改造提供更好的外部條件。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在人類的實踐過程中實現了統一。就好象現在的科技發展,很多科技為我們提供了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但是也有些科技為我們帶來了災難。這是因為研發科技和使用科技的人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科技本身沒有善惡,它的善惡是通過使用它的人來決定的。

『貳』 求中職教案 《哲學與人生》 PPT,主編是王霽。主要需要課件

我也需要課件和教案

『叄』 能把你中職《哲學與人生》完整教案 楊耕主編 北師大版 的教案傳一份給我不 我的郵箱是[email protected]

能把你中職《哲學與人生》完整教案 楊耕主編 北師大版 的教案傳一份給我不 我的郵箱是[email protected]

『肆』 誰有高等教育出版社王霽主編的中職《哲學與人生》完整PPT啊給發一下,謝謝啦! 郵箱[email protected]

沒用,關鍵是指導思想很窄

『伍』 中職哲學與人生教案《哲學與人生》ppt [email protected]

第七課 知行統一與體驗成功

【教學目標】
1.認知:了解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理解提高人生發展能力必須做到知行統一。
2.情感態度觀念:增強學生對知行統一哲學原理的認同,使得中職學生注重實踐,善於總結,努力學習,崇尚在知行統一的過程中提高人生發展的能力。
3.運用:通過教學,幫助學生在學習與生活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及時總結人生發展過程中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學會以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為指導,不斷提高人生發展的能力。
【教學重點】
1. 辯證唯物主義知行統一觀的基本觀點和方法。
2. 在知行統一中體驗成功。
【教學難點】
1. 正確對待成功和失敗。2. 在知行統一中體驗成功。
【教學方法】
事例教學法、設疑探究法、講授法、討論法等。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學時。
【教學過程】
〈創境激趣〉
教師播放歌曲:《從頭再來》
「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勤勤苦苦已度過半生,今日重又走進風雨」。
「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這首歌曲告訴我們面對人生道路上的成敗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就如同歌詞中說的那樣:「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從頭再來」。
問題:
為什麼人生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失敗和挫折呢?
我們應該怎樣提高人生發展能力,實現人生成功呢?
以歌曲為切入點,設置感人情境,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引導學生在欣賞之餘思考歌曲的內涵並討論問題,歸納出:人生發展不可能時時處處都順心如意,當遭遇失敗挫折或陷入低谷時,我們應該像歌曲中表達的那樣,客觀看待成敗,認真總結得失,在此基礎上知行統一、勇於實踐,就一定會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以此導入新課的學習。
學生在歌曲中回味、思考,回答問題。
〈引思明理〉
一、堅持實踐和認識的統一(板書)
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出真知(板書)
由於該問題理論性較強,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該部分內容可以教師講解為主,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學生容易對實踐內涵產生疑惑,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藉助形象圖片和生動漫畫「白卷」加以講解。
材料1:一組各種類型實踐的圖片
問題:結合上述圖片反映的內容,談談你對「實踐出真知」的看法。
材料2:漫畫「白卷」
問題:沒有做飯的實踐,能寫好做飯的文章嗎?
通過師生共同解讀各類型實踐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分析漫畫「白卷」,引導學生認識到沒有做飯的實踐,就寫不好做飯的文章。說明實踐出真知,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實踐的發展推動認識的發展。
學生觀看課件圖片及漫畫,深入思考,探究問題。
2.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正確認識能更好地指導實踐(板書)
教師以電磁理論的發現、發展、完善,最終形成正確的認識,並以對人類社會和生活提供科學指導為例,講明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
材料:電磁理論的創立者科學家法拉第、赫茲和麥克斯韋的圖片。
人們根據法拉第、赫茲和麥克斯韋等科學家創立的電磁理論發明了無線電報、電話、電視、衛星遙感技術及現代互聯網技術等,大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又如,人們根據萬有引力規律和宇宙速度理論將人造地球衛星、宇宙飛船、太空梭等送上了太空,為人類探索宇宙的奧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通過分析材料,幫助學生理解認識是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又要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正確認識能有效地指導實踐。說明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正確認識能更好地指導實踐。以此幫助學生明確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學生閱讀材料,交流研討,領悟哲學原理。
3.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反復、不斷深化的過程(板書)
師生共同閱讀葯神李時珍的材料及教材第66頁「從輸羊血到輸人血」事例,幫助學生體會並理解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反復、不斷深化的過程。
材料1:《本草綱目》是我國明代醫葯學家李時珍花費了27年時間才寫成的科學巨著。在20多年裡,他不但閱讀了800多部書籍,積累了上千萬字的札記材料,而且歷盡千辛萬苦,親自採集葯物標本,收集民間單方、驗方。全書共收集葯物1892種,葯方11000多個。52卷的煌煌巨著,就是通過他自己的親自實踐和學習,將這一種種葯物、一個個葯方積累起來的。因此李時珍被後人尊稱為「葯神」。
問題:「葯神」成功的事例,體現了認識的過程是怎樣的?
材料2:教材第66頁「從輸羊血到輸人血」事例
這個事例說明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教師從事例出發,通過對這兩個材料的分析、講解,引發推動學生思考、歸納出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從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過程,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4.實踐和認識是辯證的統一,認識與實踐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板書)
通過教材第67頁漫畫及紙上談兵的成語典故,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得出結論。
材料1:教材第67頁漫畫
問題:你贊同誰的觀點?為什麼?
材料2:《史記》記載: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有一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他因此很驕做,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果然,公元前259年,秦軍來犯,廉頗為統帥,秦軍難以取勝。於是秦王施行了反間計,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卻死搬兵書上的條文,結果40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問題:通過趙括熟讀兵書卻打敗仗的事例,說明堅持實踐和認識統一的重要性。
通過這一組材料,師生共同討論設置問題,說明不能割裂實踐和認識兩者之間的關系。馬克思主義認識與實踐相統一的基本原則要求我們,既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又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提高認識水平。
二、在知行統一中提高人生發展能力(板書)
1.提高人生發展的能力對實現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板書)
教師以齊白石學畫的故事入手,由淺入深,講明哲學道理。
材料:齊白石是我國現代書畫家和篆刻家。但他原是一位雕花木工,只在餘暇學畫和篆刻。27歲那年,他的人生出現了重大轉折。1889年春節的一天,當地書畫家給齊白石出了個畫題讓他完成。作完後,附近會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又喜結交朋友的秀才胡沁園先生十分驚喜,遂收齊白石為徒。他教齊白石讀唐宋詩,並引導他看書。齊白石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常常讀到深夜。經過苦讀,齊白石背熟了唐詩三百首,還研讀了不少古文,瀏覽了許多古典名著。他作的詩也別具一格,具有唐風宋骨的韻味。胡沁園從「立意」、「用筆」等基本功入手教授齊白石,還把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畫借給他觀摩。齊白石眼界大開,他揣摩「八大山人」的作品,臨摩、領會其用筆之妙,吸取百家之長,繪畫技藝突飛猛進,不足一年就掌握了山、水、人、物、花、鳥的基本畫法和技巧。
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他苦練書法和刻印。短短幾年時間,齊白石在繪畫、篆刻、吟詩、書法、裝裱等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績,成為名滿天下的書畫家。
由於齊白石的不懈努力,不斷提升了自己的發展能力,最終使自己從一位普通的雕花木匠轉變成名滿天下的書畫家。
教師可以讓學生談一談齊白石學畫故事的體會。說明在人生發展的道路上,每個人只要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提升自己的發展能力,勇於實踐,踏實肯干,持之以恆,最終就會像齊白石一樣取得人生發展道路上的成功。
學生讀故事,談體會,思考哲學道理。
2.人生發展的各種能力是在實踐和認識循環往復的過程中不斷鍛煉提高的(板書)
材料1:教材第69頁「藍領專家」孔祥瑞事例
問題:說說孔祥瑞是如何在知行統一中不斷提高人生發展能力的?
材料2: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小學未讀完就輟學,在火車上賣報度日。愛迪生是一個異常勤奮的人,喜歡做各種實驗,製作出許多巧妙機械。他對電器特別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電機後,愛迪生就決心製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前人製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後,制定詳細的試驗計劃,分別在兩個方面進行試驗:一是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耐熱的材料;二是改進抽空設備,使燈泡有高真空度。他還對新型發電機和電路分路系統等進行了研究。
愛迪生將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逐一地進行試驗,唯獨白金絲性能良好,但白金價格貴得驚人,必須找到更合適的材料來代替。1879年,幾經實驗,愛迪生最後決定用炭絲來作燈絲。他把一截棉絲撒滿炭粉,彎成馬蹄形,裝到坩鍋中加熱,做成燈絲,放到燈泡中,再用抽氣機抽去燈泡內的空氣,電燈亮了,竟能連續使用45個小時。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的白熾燈問世了。
問題: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啟發我們應該如何提高人生發展的各種能力?
「藍領專家」孔祥瑞和發明家愛迪生的成功充分表明,人生發展的各種能力是在實踐和認識循環往復中不斷鍛煉提高的。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做到知行統一,才能不斷提高,走向成功。
學生閱讀材料,思考、討論、匯總問題。
3.提高人生發展的能力需要做到知行統一(板書)
綜合上面李時珍、齊白石、愛迪生、孔祥瑞等成功人士的事例,說明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是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做到了知行統一的。在知行統一的過程中,要注意知與行不能割裂,知而不行,只說不做,知就會喪失意義;行受知的指導,行而不知,就是盲動,效果勢必受影響。
三、成功與失敗伴隨著人生的發展(板書)
1.成功與失敗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板書)
教師通過列舉一組名人從失敗到成功的材料,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失敗是人生道路上的常態,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經歷無數次的失敗。我們要以良好的心態對待失敗,要明白失敗與成功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
材料:
蒲松齡—落第—聊齋志異
愛迪生—8000多次的失敗—電燈泡
袁隆平—無數次的失敗—雜交水稻之父
問題:
1. 你還知道哪些名人在事業成功的道路上經歷失敗的故事?
2. 說一說你自己失敗與成功的經歷。
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從名人從失敗到成功的事例引入話題,啟發學生學會辯證看待成功與失敗的關系,再由遠到近,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失敗成功的事例,初步嘗試用哲學原理分析解決自身現實問題。
2.對待成功和失敗要有正確的態度(板書)
教師先展示一幅漫畫,表現人們對待失敗的不同態度,通過問題引發學生談自己對失敗的態度;再通過一組名人正確面對失敗的名言,幫助學生形成對成功與失敗的正確態度。
材料1:漫畫——他們這樣對待失敗
問題:你曾經怎樣面對成功與失敗?
材料2:
為了追求幸福而努力,為了實現夢想而奮斗,即使失敗,也不悔今生。因為我畢竟試過了,行動過了。
——貝多芬
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後,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麼。
——愛迪生
沒有播種,何來收獲;沒有辛苦,何來成功;沒有磨難,何來榮耀;沒有挫折,何來輝煌。
——佩恩
問題:你將以什麼態度對待成功與失敗?
通過漫畫分析及名言解讀,師生共同探討總結對待失敗與成功的正確態度與做法:失敗-正視-承認-分析-排除-成功―分析-努力-失敗或新的成功……並以: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
材料3: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行,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3.正確對待人生發展道路上出現的失敗,學會讓失敗變為成功之母(板書)
教師選取來自中職學生生活的真實求職案例,幫助學生學會運用哲學思考來解決現實問題,引發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不怕挫折,勇於奮斗的精神。
材料:某職業學校兩位2006屆財會專業技能優秀的畢業生先後去人才市場找工作。
甲同學多次求職遭到失敗,但他並不氣餒,他認真查找原因、虛心向人請教求職方法與技巧,終於找到了工作。他對待工作愛崗敬業、踏實肯干,得到了單位認可。
乙同學經歷了幾次求職失敗後,就灰心喪氣失去信心,不肯再出來找工作了。他在家終日與電腦為伴,過起了「啃老」的日子。
問題:甲乙兩位同學分別怎樣對待求職失敗?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哪些啟示?
這個事例與學生息息相關,可以交給學生充分討論,暢談己見,教師應注意點撥學生提出的各種不同看法,以切實解決中職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指導學生學習應對失敗挫折的方法。
四、在知行統一中體驗成功(板書)
該部分以前面教學為基礎,設計問題由學生做專題討論,順勢以結構圖形式歸納出中職學生在實際學習與生活中如何做到知行統一。
問題:中職學生在實際學習與生活中如何做到知行統一?

〈體驗導行〉
〈課堂小結〉對照板書總結
利用板書,以對話方式引導學生就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注意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對課堂內容歸納總結,統攬全局,抓住教學主線,幫助學生把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學生參與小結,實現對知識的再掌握,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課堂練習〉
運用教材導入部分小陸的事例設計課堂練習,強化學生對哲學理論的認識,理論聯系實踐,運用哲理分析事例,對學生進行能力訓練。
問題:
1.從小陸做市場營銷工作成功的經歷,談談你對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須把實踐和認識統一起來,做到「知行統一」的理解。
2.結合小陸成功的經驗,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在實現成功道路上出現的失敗和挫折?
課堂練習緊密聯系學生實際,使學生能夠從貼近自己的事例中取得經驗與教訓。在討論的過程中,還要提醒學生注意學習小陸的處事態度和品格,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德育滲透。
學生學以致用,結合本節課所學知識分組交流討論、分析貼近自己生活的事例,深入思考,強化認識,滲透德育教育。
〈課後作業〉
1. 有的同學說自己只要考試成績高,考上好大學,將來就一定會取得事業上的成功。該同學的觀點是否正確?為什麼?
2.參考本節課所學內容,查找自身在知行統一方面的不足,制訂一份合理可行的學習與行動計劃並付諸實施。
學生通過實踐性作業,分層次鞏固知識,提高認識。
〈教學反思〉
因為哲學問題相對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創設情境,選取大量有說服力又通俗易懂的材料,從分析材料入手,提升哲學理論,再從理論回歸到生活實踐,指導學生在理解理論的基礎上找出與生活的契合點,從而掌握知行統一觀的基本觀點和方法。
在教法學法上,以事例教學法、設疑探究討論法為主,用豐富的事例貫穿全課,精心設置問題,步步深入,激趣導學,通過學習事例讓學生掌握哲學知識與方法。
整體教學思路清晰,理論與實際契合度高,課堂教學效果好。
不足之處在於,教學中使用多個事例,需要教師具備熟練駕馭課堂的能力,否則容易使課堂發散,重點難點不突出。
〈板書設計〉
一、堅持實踐和認識的統一
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出真知
2.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正確認識能更好地指導實踐
3.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反復、不斷深化的過程
4.實踐和認識是辯證的統一,認識與實踐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
二、在知行統一中提高人生發展能力
1.提高人生發展的能力對實現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
2.人生發展的各種能力是在實踐和認識循環往復的過程中不斷鍛煉提高的
3.提高人生發展的能力需要做到知行統一
三、成功與失敗伴隨著人生的發展
1.成功與失敗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
2.對待成功和失敗要有正確的態度
3.正確對待人生發展道路上出現的失敗,學會讓失敗變為成功之母
四、在知行統一中體驗成功
1.必須終身勤於學習,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
2.必須積極投身實踐,在實踐中鍛煉能力增長才幹
3.必須把學習書本科學知識和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4.必須在實踐與認識相互作用和統一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快樂

『陸』 求中職教案 《哲學與人生》 第一課 PPT或者全部相關資料

三項式

『柒』 請把你楊耕主編 中職《哲學與人生》完整教案 北師大版 傳給我一份 謝謝

第一單元 堅持從實際出發 腳踏實地走好人生路
第1課客觀實際與人生選擇
第一節 一切從實際出發

一位呆秀才下鄉,一條水溝擋住了去路。他取出書來,仔細翻看,卻怎麼也找不到如何過溝的答案。一位農夫告訴他,不用翻書,跳過去就行了。秀才聽了他的話,雙腳一蹬,往上一跳,竟落入水中。農夫說,不是那麼跳法。說吧,單腳起跳,一躍而過。秀才看了埋怨道:「單腳起步為躍,雙腳起步為跳,你說該躍,不該說跳。」看,他還咬文嚼字呢。
聽到秀才的話,我們覺得他迂腐了,拘泥於書本。從哲學上看,秀才犯的是教條主義錯誤。教條主義的出發點是書本上的語句和結論,領導人的講話,上級的指示等等,不考慮實際情況,往往表現為不重視實際經驗的重要性。

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從實際出發的反面是從主觀出發。
我們的實際生活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的。
一、世界具有無限多樣性
1、世界上的事物是無限多樣的。
2、世界具有多樣性的結構層次。
3、事物具有多樣化的存在形態。
二、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物質的定義:物質是不依賴人的意思,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所謂「不依賴於人的意識」,就是說,物質具有客觀實在性,無論人們是否感受劭或是否承認它的存在,它都客觀地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所謂「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就是說物質具有可知性,能被人們所反映、所認識。

1、自然界的物質性
天地萬物是上帝創造的嗎?
太陽系是在約50億年前由氣體塵雲形成的。地球在約47億年前生,它是由原始的太陽星雲分餾、坍縮、凝聚而形成的。
無論從自然地規律來看,還是從自然的形成和發展來看,自然界都是客觀的物質世界。宇宙間根本就不存在什麼上帝,也不存在上帝和諸神創造世界的活動。

自然界是奇妙的
人類生活的地球,一切都安排得十分妥當。太陽是地球光和熱的主要來源。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自轉的速度、地球的大小、大氣層的組成等,都恰到好處。地球特殊的生態條件,使它成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中唯一有生物的星球。如果地球離太陽比現在更近,地球將太熱,反之則太冷。由於地球的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斜交66°33』,而且此傾角在地球公轉過程中始終不變,因此在一年中,太陽的直射點總是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從而產生了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四季的交替。如果沒有這個傾角,熱的地方將總是熱,冷的地方將一直冷。
在太陽系中,行星的自轉軸大多與公轉的平面接近垂直,但天王星的自轉軸的傾斜度竟為98°C。躺著圍繞太陽轉。它的公轉周期為84年,太陽輪流照它的北極、赤道、南極、赤道,其晝夜要42年才變換一次。
月亮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
月亮對地球的山脈和海洋的形成、乃至生物體內的韻律都有重要作用。奇妙的是,月球自轉與公轉同步,即月亮自轉一周的時間恰好等於公轉一周的時間!所以,月亮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
冰為什麼不會往下沉?
地球大氣層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如果地球的直徑比現在小,大氣層中的氮氣、氧氣就不能被地球的引力吸住;如果地球的直徑過大,地球的引力又將太大而使人體無法承受。水的重要性不須贅述。水的一個重要特性是「反膨脹」。地球上的物質,大都是熱脹冷縮。但水在4℃時密度最大,溫度低於4℃時,反而膨脹,所以冰總是浮在水面上。如果水也越冷越縮,一結冰就會往下沉,那麼,在冬天,河、湖、塘、池從下到上將被凍得結結實實的,沒有任何水生生物可以繼續生活。由於水的反膨脹,冬天的水面皆被冰所覆蓋,起到保溫層的作用,使冰下的水生生物不受嚴冬的傷害。這是何等奇妙!
2、人類社會具有物質性
人類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由古猿發展而來的一個特殊的生物種群。在從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勞動創造了人的生理結構,形成了手腳分工;勞動使猿腦變成了人腦,形成了語言和意識;勞動使人結成了社會聯系,形成了社會關系。因此,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沒有勞動就沒有人,就沒有人類社會。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意識現象既不是人的頭腦主觀自生的,也不是從來就有的,自然界先於意識而存在,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例題:關於意識的正確說法是(D)
A、意識是人腦的生理基礎,是人腦的特有功能
B、人腦會思考,有了人腦就會有意識
C、感覺是事物作用於人腦形成的,思維的內容則是人腦的產物
D、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解析:本題仍是在考查意識的含義,但卻是從起源、生理基礎、內容三個方面!分別設置選項。意識的生理基礎是人腦,A項表述正好相反,故不選。要形成意識,除了要有人腦,還要通過社會實踐使客觀存在作用於人腦,B項表述忽視了實踐和客觀事物這兩個要件,「有了人腦,不一定就會產生意識」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人腦只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基礎,要產生意識,除了要有人腦,還必須要在社會實踐中,通過實踐使客觀存在作用於人腦。故不選。意識包括感覺和思維兩種形式,感覺是對事物表面現象的反映,思維則是對本質和規律的反映,二者都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故c項表述錯誤。只有D項准確揭示了意識的本質,應入選。
三、一切從實際出發與實事求是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是我們做好各種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和依據。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求我們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反對兩種錯誤觀點:既要反對誇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於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
第二節正確選擇人生道路

一、一切從實際出發與人生選擇的條件性

要想出人頭地,必需找一個強有力的靠山。然後在靠山面前顯示相互自己的才能,這樣才能得到靠山的重用。以毛澤東的學識水平,找一個工作是沒有問題的。師范學校畢業,可以當老師啊。除此之外,還以投靠孫中山、可以投靠新文化運動的領袖陳獨秀,可以投靠帝國列強、不能投靠清

『捌』 中職哲學與人生教案第六課矛盾觀點與人生動力,試用內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說明影響自身學習的因素

【答】內因和外因辯證關系原理認為:<1>事物變化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版;權<2>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3>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4>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 學習是內外因辯證統一的過程,一方面自身內部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因素決定了學習的質量,另一方面,學習質量和效率又是受到環境和條件等外因制約的,只有從兩方面進行改善,把內外因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習質量有提高,忽視任何一個方面都將給學習帶來消極影響。

『玖』 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哲學與人生)(中職)期末考試

2019年至2020年學年第二期的哲學與人生中職的期末考試,可能在近期就要到才開始舉行統一考試了

『拾』 誰有高等教育出版社王霽主編的中職《哲學與人生》完整教案啊給發一個呵,謝謝啦!!

我這有一份,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但願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中職哲學與人生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