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先進教學模式

先進教學模式

發布時間:2021-02-17 13:01:28

㈠ 目前比較先進的教學法有哪些

給你個最新最特別的教學方法,上次新聞上看的。 由於一個班裡的人都在玩同一專個游戲WOW,成績很差,後來那個老屬師就跟那些同學一起玩游戲,在游戲裡面自己組建一個公會,班主任是會長指導學生們一起玩游戲。就這樣老師跟學生們走的很近無話不談,後來老師在班裡提出個要求,就是以後老師允許他的學生玩游戲,但是有個要求。只有班級里排名前20的人才能大家一起在老師的帶領下玩WOW。就因為這樣學生們邊玩游戲邊學習,意外的收獲是大家競爭很激烈,因為大家有很喜歡玩那個WOW游戲,所以班裡學生們的成績也在一步一步往上爬,結果這個班級不但學習名列前茅,學生們也都很聽老師的話。

做為老師你應該先跟學生多相處了解彼此,了解她們喜歡什麼後,再在她們喜歡的那鞋事情上下功夫,並一學習為要求。這樣學生就會對學習採取主動攻勢,也不會懼怕學習。

㈡ 教學模式有哪些

教學模式可以定義為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作為結構框架,突出了教學模式從宏觀上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內部的關系和功能;作為活動程序則突出了教學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結構
教學模式通常包括五個因素,這五個因素之間有規律的聯系著就是教學模式的結構。

分類
關於教育模式的分類,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有不同的分類。喬伊斯和威爾根據教學模式的理論跟根源,區分出四種類型的教學模式:1.信息加工教學模式 2.人格(人性)發展教學模式 3.社會交往教學模式 4.行為修正教學模式。
國內對教學模式的分類也很多。有有的研究者把教學模式分成三類,一類是師生系統地傳授和學習書本知識的教學模式,一類是教師輔導學生從活動中自己學習教學模式,還有一類是折中於兩者之間的教學模式。

理論依據
教學模式是一定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論指導下的教學行為規范。不同的教育觀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學模式。比如,概念獲得模式和先行組織模式的理論依據是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而情境陶冶模式的理論依據則是人的有意識心理活動與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理智與情感活動在認知中的統一。

教學目標
任何教學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模式的結構中教學目標處於核心地位,並對構成教學模式的其他因素起著制約作用,它決定著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組合關系,也是教學評價的標准和尺度。正是由於教學模式與教學目標的這種極強的內在統一性,決定了不同教學模式的個性。不同教學模式是為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的。

操作程序
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邏輯步驟和操作程序,它規定了在教學活動中師生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各步驟應當完成的任務。

實現條件
是指能使教學模式發揮效力的各種條件因素,如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環境、教學時間等等。

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指各種教學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的評價方法和標准等。由於不同教學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和達到的教學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條件不同,當然其評價的方法和標准也有所不同。除了一些比較成熟的教學模式已經形成了一套相應的評價方法和標准外,有不少教學模式還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評價方法和標准。

㈢ 我是一名政治教師,在當前新課改的潮流中怎樣更好地學習一些名校的先進教學模式如:山東杜郎口336模式

可以參考,不必照搬。跟著潮流,不如創新。

㈣ 什麼是教學模式

一 教學模式的概念

「模式」一詞是英文model的漢譯名詞。model還譯為「模型」「範式」「典型」等。一般指被研究對象在理論上的邏輯框架,是經驗與理論之間的一種可操作性的知識系統,是再現現實的一種理論性的簡化結構。將模式一詞最先引入到教學領域,並加以系統研究的人,當推美國的喬伊斯和韋爾。

喬伊斯和韋爾在《教學模式》一書中認為:「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和作業、選擇教材、提示教師活動的一種範式或計劃。」實際教學模式並不是一種計劃,因為計劃往往顯得太具體,太具操作性,從而失去了理論色彩。將「模式」一詞引入教學理論中,是想以此來說明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各種類型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或框架,表現教學過程的程序性的策略體系。

因此教學模式可以定義為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知道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作為結構框架,突出了教學模式從宏觀上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內部的關系和功能;作為活動程序則突出了教學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二 教學模式的結構

教學模式通常包括五個因素,這五個因素之間有規律的聯系著就是教學模式的結構。

1.理論依據

教學模式是一定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論指導下的教學行為規范。不同的教育觀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學模式。比如,概念獲得模式和先行組織模式的理論依據是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而情境陶冶模式的理論依據則是人的有意識心理活動與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理智與情感活動在認知中的統一。

2.教學目標

任何教學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模式的結構中教學目標處於核心地位,並對構成教學模式的其他因素起著制約作用,它決定著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組合關系,也是教學評價的標准和尺度。正是由於教學模式與教學目標的這種極強的內在統一性,決定了不同教學模式的個性。不同教學模式是為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的。

3.操作程序

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邏輯步驟和操作程序,它規定了在教學活動中師生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各步驟應當完成的任務。

4.實現條件

是指能使教學模式發揮效力的各種條件因素,如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環境、教學時間等等。

5.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指各種教學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的評價方法和標准等。由於不同教學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和達到的教學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條件不同,當然其評價的方法和標准也有所不同。目前,除了一些比較成熟的教學模式已經形成了一套相應的評價方法和標准外,有不少教學模式還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評價方法和標准。

三 教學模式的特點與功能

(一)教學模式的特點

1.指向性

由於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圍繞著一定的教學目標設計的,而且每種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條件,因此不存在對任何教學過程都適用的普適性的模式,也談不上哪一種教學模式是最好的。評價最好教學模式的標準是在一定的情況下達到特定目標的最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在選擇教學模式時必須注意不同教學模式的特點和性能,注意教學模式的指向性。

2.操作性

教學模式是一種具體化、操作化的教學思想或理論,它把某種教學理論或活動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簡化的形式反映出來,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比較抽象的理論具體得多的教學行為框架,具體地規定了教師的教學行為,使得教師在課堂上有章可循,便於教師理解、把握和運用。

3.完整性

教學模式是教學現實和教學理論構想的統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結構和一系列的運行要求,體現著理論上的自圓其說和過程上的有始有終。

4.穩定性

教學模式是大量教學時間活動的理論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學活動帶有的普遍性規律。一般情況下,教學模式並不涉及具體的學科內容,所提供的程序對教學起著普遍的參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是教學模式是依據一定的理論或教學思想提出來的,而一定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思想又是一定社會的產物,因此教學模式總是與一定歷史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教育的水平聯系,受到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制約。因此這種穩定性又是相對的。

5.靈活性

作為並非針對特定的教學內容教學,體現某種理論或思想,又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操作的教學模式,在運用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學科的特點、教學的內容、現有的教學條件和師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細微的方法上的調整,以體現對學科特點的主動適應。

(二)教學模式的功能

1.教學模式的中介作用

教學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指教學模式能為各科教學提供一定理論依據的模式化的教學法體系,使教師擺脫只憑經驗和感覺,在實踐中從頭摸索進行教學的狀況,搭起了一座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

教學模式的這種中介作用,是和它既來源於實踐,又是某種理論的簡化形式的特點分不開的。

一方面,教學模式來源於實踐,是對一定是具體教學活動方式進行優選、概括、加工的結果,是為某一類教學及其所涉及的各種因素和它們之間的關系提供一種相對穩定的操作框架,這種框架有著內在的邏輯關系的理論依據,已經具備了理論層面的意義。

另一方面,教學模式又是某種理論的簡化表現方式,它可以通過簡明扼要的象徵性的符號、圖式和關系的解釋,來反映它所依據的教學理論的基本特徵,使人們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比抽象理論具體得多的教學程序性的實施程序。便於人們對某一教學理論的理解,也是抽象理論得以發揮其實踐功能的中間環節,是教學理論得以具體指導教學,並在實踐中運用的中介。

2.教學模式的方法論意義

教學模式的研究是教學研究方法論上的一種革新。長期以來人們在教學研究上習慣於採取單一刻板的思維方式,比較重視用分析的方法對教學的各個部分進行研究,而忽視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或關系;或習慣於停留在對各部分關系的抽象的辨證理解上,而缺乏作為教學活動的特色和可操作性。教學模式的研究指導人們從整體上去綜合地探討教學過程中各因素之間的互相作用和其多樣化的表現形態,以動態的觀點去把握教學過程的本質和規律,同時對加強教學設計、研究教學過程的優化組合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 教學模式的歷史與發展

教學模式是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每個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都在自覺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只不過這里有一個你採取的存在一個是否科學合理的問題。了解教學模式的歷史發展有助於人們借鑒傳統和對當代各種新教學模式的理解,有助於人們把握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

(一)教學模式的演變

系統完整的教學模式是從近代教育學形成獨立體系開始的,「教學模式」這一概念與理論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才出現。不過在中外教學實踐和教學思想中,很早就有了教學模式的雛形。

古代教學的典型模式就是傳授式,其結構是「講—聽—讀—記—練」。其特點是教師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機械地接受知識,書中文字與教師的講解幾乎完全一致,學生對答與書本或教師的講解一致,學生是靠機械的重復進行學習。

到了17世紀,隨著學校教學中自然科學內容和直觀教學法的引入,班級授課制度的實施,誇美紐斯提出應當把講解、質疑、問答、練習統一於課堂教學中,並把觀察等直觀活動納入教學活動體系之中,首次提出了以「感知—記憶—理解—判斷」為程序結構的教學模式。

19世紀是一個科學實驗興旺繁榮的時期。赫爾巴特的理論在相當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科學發展的趨勢。他從統覺論出發,研究人的心理活動,認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當新經驗已經構成心理的統覺團中概念發生聯系時,才能真正掌握知識。所以教師的任務就是選擇正確的材料,以適當的程序提示學生,形成他們的學習背景或稱統覺團。從這一理論出發,他提出了「明了—聯合—系統—方法」的四階段教學模式。以後他的學生萊因又將其改造為「預備—提示—聯合—總結—應用」的五階段教學模式。

以上這些教學模式都有一個共性,它們都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片面強調灌輸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壓抑和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所以在19世紀20年代,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強調個性發展的思想的普遍深入與流行,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受到了挑戰,應運而生的杜威的實用主義的教育理論得到了社會的推崇,同時也促進了教學模式向前推進了一步。

杜威提出了「以兒童為中心」的「做中學」為基礎的實用主義教學模式。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創設情境—確定問題—佔有資料—提出假設—檢驗假設」。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學模式單一化的傾向,彌補了赫爾巴特教學模式的不足,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活動教學,促進學生發現探索的技能,獲得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辟了現代教學模式的新路。

當然,實用主義教學模式也有其缺陷。它把教學過程和科學研究過程等同起來,貶低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導作用,片面強調直接經驗的重要性,忽視知識系統性的學習,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在20世紀50年代受到了社會的強烈批評。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面臨著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戰,促進人們利用新的理論和技術去研究學校教育和教學問題。現代心理學和思維科學對人腦活動機制的揭示,發生認識論對個體認識過程的概括,認知心理學對人腦接受和選擇信息活動是研究,特別是系統論、控制論、信息加工理論等的產生,對教學實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給教學模式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因此這一階段在教育領域出現了許多的教學思想和理論,與此同時也產生了許多新的教學模式。

(二)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

1.從單一教學模式向多樣化教學模式發展

自從赫爾巴特提出「四段論」教學模式以來,經過其學生的實踐和發展逐漸以「傳統教學模式」的名稱成為20世紀教學模式的主導。以後杜威打著反傳統的旗號,提出了實用主義教學模式,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直在「傳統」與「反傳統」之間來回擺動。50年代以後,由於新的教學思想層出不窮,再加上新的科學技術革命使教學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學模式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據喬伊斯和韋爾1980年的統計,現在教學模式有23種之多,其中我國提出的教學模式就有10多種。

2.由歸納型向演繹型教學模式發展

歸納型教學模式重視從經驗中總結、歸納,它的起點是經驗,形成思維的過程是歸納。演繹型教學模式指的是從一種科學理論假設出發,推演出一種教學模式,然後用嚴密的實驗來驗證其效用。它的起點是理論假設,形成思維的過程是演繹。歸納型教學模式來自於教學實踐的總結,不免有些不確定性,有些地方還不能自圓其說。而演繹型教學模式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能夠自圓其說,有自己完備的體系。

3.由以「教」為主向重「學」為主的教學模式發展

傳統教學模式都是從教師如何去教這個角度來進行闡述,忽視了學生如何學這個問題。杜威的「反傳統」教學模式,使人們認識到學生應當是學習的主體,由此開始了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的研究。現代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是重視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學生對教學的參與,根據教學的需要合理設計「教」與「學」的活動。

4.教學模式的日益現代化

在當代教學模式的研究中,越來越重視引進現代科學技術的心理論、新成果。有些教學模式已經開始注意利用電腦等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成果,教學條件的科學含量越來越高,充分利用可提供的教學條件設計教學模式。

五 各種教學模式綜述

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的具體化,是教學實踐的概括化的形式和系統,具有多樣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教師對教學模式的選擇和運用是有一定的要求,教學模式必須要與教學目標相契合,要考慮實際的教學條件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來選擇教學模式,當然首先還是要了解有哪些教學模式,它們的特點是什麼。

㈤ 最成功的教育模式是什麼

最成功的教育模式,首先分析教育過程中所出現的對象:教師、教室、電腦版、講義、學生、教權材、歷年真題、模擬試題、實驗器材、筆記本、筆、最重要的就是信念.
信念需要一種實踐性的禮儀來表達,來加強。
老師在教室里利用電腦以及講義交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首先學生主動學習教材、思考問答,對文章中出現的問題做好筆記,多方面求證。在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繼而去做綜合性的理論測試和實踐測試。理論測試是做好實踐測試的基礎,所以一定要制心一處。
具體對這些對象的系統性、等級性進行對比,從而有所取捨。
最成功的教育模式當然要投入人力和物力的支撐,我可以斷言,在具備最佳教育模式的基礎上進而免費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模式。
有時間可以寫一篇論文。

㈥ 目前比較流行的課堂教學模式有哪些

教學模式的研究是當代教學論中的一個綜合性的課題,其核心是用系統、結構和功能等觀點研究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方式方法,考察其理論的或實踐的基礎,從而形成一種系統化和多樣化相統一的教學模式體系。理論界對教學模式的理解很不一致,有多種認識。一種比較流行的看法是,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的轉化形式,它是用於設計課題、選擇教材、揭示教師活動的基本框架。 就語文學科而言,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也一直是有識之士研究的課題。目前比較被人們認可的有以下幾種模式:(1)中學語文教學「三、五、七」模式。其核心內容是打好三個基礎,建立五條常規,註定七項禁忌。(2)語文目標教學模式。其核心內容是教材有明確的目標,教師為實現一個個特定的目標而教,學生為達到一個個特定的目標而學,教學領導人員以及招生考試部門的組織者和命題人員,以同樣的學習目標為基本依據進行教學測量、考核、評估、考查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檢驗老師的教學效果。(3)語文「訓練式」教學法,其核心內容是教師講授新課時,把一篇課文的內容根據教學目的化解為各種題型的訓練題,讓學生當堂完成這些習題,教師當堂評講這些習題,從而達到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課文內容,應用課文內容的目的。(4)「情知對稱」四分教學模式。其核心內容是藉助教材所蘊含的情感因素,在教學中,不能把語文只作為單純的知識達標課程,而應該讓它成為培養學生「情知對稱」的人格與智能雙向平等發展的黃金三角洲。「四分」的含義是指情知分類,能級分層,訓練分步,教材分型。 以上這四種語文教學模式,對我國的語文教學影響極大,毋容置疑,它們對推進我國語文教學的改革起過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隨著現代社會對人才規格的要求而出現的教學任務、教學內容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以及教師、學生的各種不同特點,都決定了教學模式不可能是絕對的。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不可能適用於一切教學活動,它都具有針對性。否則,教學模式就失去了自身的特點和作用,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到目前為止,語文教學理論上和實踐中沒有一種教學模式能夠涵蓋語文教學的所有,即使最先進的語文教學模式也只能是用於語文教學的某一側面或某一角度,甚至某一類型的課文教學。如果我們將某種語文教學模式用於語文教學的全體,那麼勢必會失真,會失實,於教學無益。語文教學是發展的,特別是隨著課程、教材、考試制度的改革深化,多媒體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的運用等,語文教學更呈現出新的發展,而發展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先進的教學思想與教學理念的涌現與新的教學方法與程序的出現,這勢必會使原有的教學模式受到影響或沖擊,使其不斷地修正、充實、改造。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才會不斷地呈現新的模式,產生新的活力。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中,對學習方式變革給予了高度重視,提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並圍繞這一目標的實現,在課程結構調整、課程標准制訂、教材編寫、教學過程、學習與教學評價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就是說,當今時代,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力求在對合理的傳統模式的繼承基礎上,不斷改革自己的教學思想,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個性和教學風格,使模式穩中有變,常教常新。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並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也就是說,進行生動的創造。」多少年後的今天,我們思考這段話,應當仍然會有所啟迪。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對於課堂教學目標的定位,要著眼於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要突出「以學生為本」,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不斷加快發展自身的主體性。教師要重視教學目標對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導向功能,其中,既要有認識目標,更要有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創造能力的培養目標。根據這一要求,本人認為當前只有改革教學活動中的要素關系,才是發展與建構語文教學模式的關鍵所在。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是依附於一定的教學形式而存在的。離開了一定的教學形式也就不存在著所謂的教學模式了,教學形式又是由諸多要素構成的,教師、學生、媒體(即教學手段)、教學過程等。如果在教學中能實現以下四個轉變,我想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一定會到來。 1、教師角色的轉變:由權威型轉變為夥伴型 傳統的師生關系強調的是師道尊嚴,教師是至高無上的權威,學生只是絕對的順從,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系導致的是學生學習主體意識的缺失。一種積極的教學模式首先應該是一種有利於學生主體意識發展的教學形式。人的存在,人的發展,是現代教學最根本的理念,尤其是加入WTO以後,民主、平等、互動、合作更應成為師生關系的新的理念。這種理念是先進的教學模式建構與發展的基礎。據此,教師要由學生的權威變為學生的夥伴,在與學生的心靈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完成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建立與發展。 2、學生地位的轉變:由被動聽講轉變為主動參與 教學要促使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個性的發展是教學的最大成功。但我們應該看到,目前我們的課堂教學由於受到不合理的地方性的評價機制的影響,學生的地位是受老師的操縱的,帶有強烈的被動性。教師要學生學什麼,學生就應該學什麼,教師要學生怎麼學,學生就得怎麼學。這種現狀制約著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形成,若不改變,學生就不可能成為學習的主體,不可能發展個性,不可能有學生的自主性,進而,教學模式的更新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從被動聽講的從屬的知識接受者的地位,轉變為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主體地位(這個主體地位要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揮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上)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3、媒體作用的轉變:由演示工具轉變為認識工具 教學媒體的運用是教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特徵之一。但無論是傳統的教學媒體(如實物、圖片等)還是現代的教學媒體(如錄音、錄像、電腦課件等),都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一種工具,或是一種手段。事實證明,課堂上恰當地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地利用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具體、生動、直觀、形象地獲得知識技能,以求學得快,記得牢的效果,是現代課堂教學重要的學習策略。如果在學生觀察了媒體的演示或藉助媒體而創設的情景後,教師不是越俎代皰式地分析、說明、講解,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分析、探究蘊含其中的反映事物本質和規律的理性知識,讓學生自己去抽象、概括得出理性的結論,這樣就使媒體的作用發生了質變,由教師的演示工具轉變為學生的認識工具。 4、教學過程的轉變:由傳授型轉變為引導型 傳統教學觀認為教學過程主要是教師教的過程,而忽視學生學的過程,因而對教學原則的探討多局限於對教師做規定,而沒有對學的指導,現代教學觀認為,教學過程是教與學雙方的活動,其中學生是主體,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不應再是服從,而是如何調動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教學原則的研究趨向於與學習策略的研究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的作用,提倡學生的獨立探索。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教學過程教師應從講授知識的過程轉變為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通過主動探究去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從知識的直接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再體現在講授上,也不再體現在對知識的「講深講透」的直接形式上,而是體現在進行周密、科學的教學設計和精心組織學生學習活動的更高層次的間接形式上,或是體現在幫學生將無序的知識整理為有序的知識上,體現在幫助學生將錯誤的知識修正為正確的知識。這種轉變是教師的教學責任,也是模式構建發展的必要條件。 以上就語文學科中的教學模式問題談了個人的一點思考。我想,研究語文教學模式,借鑒他人的教學經驗,目的在於改革自己的教學,形成自己的個性和風格,由於模式本身的非定性和教學經驗的個人性,因此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解放思想,揚己之長,避己之短,靈活運用各種模式,並在此基礎上發展或創造適宜的教學模式。
記得採納啊

㈦ 教育最先進的模式有哪些

52世紀學習吧提供小學、初中、高中各學科的學習資料及老師上課的錄像,幫助學版生理解課堂上所學的內容,更權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52世紀學習吧能幫助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課後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有效提高學習成績!
52世紀學習吧又是集學習活動(例:夏令營活動)、各類學習產品、學習渠道等多方位全方面的學習平台。在52世紀學習吧,既能讓您享受到最優質的學習資源,又能讓您獲得高品位的學習服務!

㈧ 先進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或模式是什麼樣的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整個教學領域的深入改革,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廣大的小學數學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一方面對我國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進行大膽的完善與改造,一方面積極地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使我國新的教學方法,如雨後春筍,競相涌現。

一、小學數學新教學方法介紹

(一)發現法

發現法是由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50年代至60年代初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

1、發現法的基本含義及特點

發現法是指教師不直接把現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根據教師和教科書提供的課題與材料,積極主動地思考,獨立地發現相應的問題和法則的一種教學方法。

發現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較,有以下幾個特點:

(1)發現法強調學生是發現者,讓學生自己去獨立發現、去認識,自己求出問題的答案,而不是教師把現成的結論提供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被動的吸收者。

(2)發現法強調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作用。學生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於他們對所學課程具有內在的興趣。發現法符合兒童好玩、好動、好問和喜歡追根求源的心理特點,遇到新奇、復雜的問題,他們就會積極地去探索。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利用新奇、疑難和矛盾等引發學生的思維沖突,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主動地去探究和解決問題,改變了以往傳統教學法僅利用外來刺激促發學生學習的做法。

(3)發現法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為潛在的、間接的。由於該法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教師提供的各種學習材料、直觀教具等,自己去觀察,用頭腦去分析、綜合、判斷、推理,親自去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潛在的、間接的。

㈨ 我國現在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最先進的

中國的課堂模式符合中國國情.是最先進的。

㈩ 江蘇的教學改革成功了嗎現在最先進的教學模式是什麼

對於江蘇的教學來改革現在還無法自說是成功了或是失敗了,因為判斷一個地方教學質量的好壞並不是僅僅靠短短的一段時間的教學成果的好壞就可以的,這是一個長期考察的過程。
好的教學模式應該是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模式。
對於最先進的教學模式,現在並沒有定論,大多數人認為西方的教學模式是現在最先進的教學模式,不過我個人認為只有學生與老師關系和諧的教育模式才是先進的。

閱讀全文

與先進教學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