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表達了什麼
這首詩表抄達了身居外地襲的詩人,適逢重陽佳節,更加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思想感情。詩人離開生活多年的家鄉到異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單。詩人平淡地敘述自己身在異鄉,但是其中卻包含著詩人質朴的思想感情。
原文: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
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朴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教案怎麼寫
設計理念:
古詩詞猶如浩瀚的海洋,它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更是學生汲取語言營養最豐富的載體之一。本課以校本教材《瘋狂背古詩》為依託,在讀、悟、品中與詩人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從不同角度深切體會「倍思親」的深層含義,激發學生珍愛親情的感情。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學習藉助注釋理解詩意。
3、情感目標:想像畫面,在反復誦讀與融情想像中,體會詩歌所承載的感情,激發學生珍愛親情的感情,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反復吟誦,想像畫面。感受詩情。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後兩句是從「兄弟」的角度來抒發思鄉之情。
教學流程:
課前熱身:
瘋狂背古詩(《靜夜思》至《泊船瓜州》)
一、緊扣詩眼,從「心出發。
1、訪生:明月何時照我還?
明月何時照我還?
在遙遠的古時候,當深深的思念,濃濃的鄉愁湧上心頭,許多詩人就用手中的筆來表達心中的無盡思念,著名詩人王維就寫下一篇流傳千古的思鄉佳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讀題、釋題
題目很重要。是我們走進課文、走進古詩中的一扇門,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麼?
①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重陽節的資料。
②藉助注釋理解「山東」不是指現在的我國山東省,而是指華山以東,詩中指作者的家鄉山西省。
③題目中有一個生字——憶
a、你是怎麼記住它的?豎心旁表示什麼?
b、組詞(回憶、記憶……)
c、題目中是指誰回憶誰?
3、再讀課題
從題目中,我們知道這首古詩寫的是詩人在重陽節這一天回憶起了家鄉的親人。他的心情可能會是?生讀題。
心情也可能是?生讀題。
是的,此時的王維可能難過,也可能略覺孤單,帶著你的理解齊讀詩題。
回憶源於內心,詩人在重陽節回憶起親人會有著怎樣的情感呢?讓我們到詩中去感受。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地讀古詩,讀准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生字的認讀。
3、多形式讀古詩。
三、想像畫面,由「意」入心
1、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
15歲那年,王維就離開了家鄉,來到京城長安想取得功名,實現個人的理想,寫此詩時王維只有17歲,恰逢重陽佳節,作者孤身漂泊於繁華熱鬧的帝都,倍感孤單,非常思念家鄉親人。
2、17歲的王維身處「異鄉」作為「異客」是什麼滋味呢?哪個字最能體現詩人孤獨、苦悶的心情?在書中圈出。
①學生匯報,板書:獨組詞(單獨、獨自……)
沒錯,詩中的這個「獨」字就是「獨自」的意思。
②漢字是會說話的,仔細看看「獨」字,它的背後隱藏著一幅幅畫面,透過它你看到一幅幅怎樣的畫面?讓我們插上想像的翅膀,走進王維當年的生活,尋找一幕幕他那孤獨的身影。
出示句式,生想像說話:
遠在異鄉,當王維____時,卻只能____。
根據學生補充的內容體會情感,引發朗讀這一詩句。
③由此可見,當王維吟誦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詩句時,他心中該是多麼的酸楚啊!
角色互換:王維啊王維,當身邊的親人都團聚時,你這個異鄉異客只能幹什麼?你的心情?帶著感受讀。
王維啊王維,當別人三五好友,呼朋引伴時,你這個異鄉異客只能幹什麼?此時的你?帶著你這份感情讀。
王維,此時的你在想著誰?念著誰?讀出你的思念.
不管你是如何想念親人,你仍在異鄉,不管你是怎麼的孤獨,你仍然是異客,帶著此時的感受,齊讀第一句。
3、即使生活在繁華的都市,即使滿腹才華被他人賞識,孤單無助的王維仍是一名生活在異鄉的異客,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親人,這是魂牽夢繞的思念啊!尤其是在過節的時候,這思親之情更是深切,詩人把滿腹思念都傾吐在哪句詩中了?(生讀:每逢佳節倍思親)
①整首詩中,這一句流傳最為廣泛,每個字都凝結著詩人的情感和心血。再讀,哪個字或詞觸動了你的心弦?(板書:倍思親)
②換詞體會情感
「每逢佳節更思親」、「每逢佳節又思親」、「每逢佳節倍思親」
a、讀一讀,你發現三句詩有什麼區別?你覺得哪個字用的好,為什麼?
b、「倍」組詞(加倍、雙倍……)
在這里「倍」指的就是「加倍」。一個「倍」字,既表現出今日思親之情的強烈,又表現出王維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家鄉親人。
c、用你的朗讀表達出王維的這份思念。(個別讀、師評價,齊讀)
③「每逢佳節」指的僅僅就是重陽節嗎?還可能是中國的哪些傳統節日?
是的,不管是中秋還是除夕,它都是家人團聚的大好時機。人們都說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我們邊讀邊想,在不同的節日里。遠在異鄉的王維都會看到什麼?想些什麼?
引導學生抓住詩人的心情、神情說開去:
每逢__節,我看到__,想起家鄉的親人,____。
④配樂《九月九的酒》,指導朗讀。
平常也就罷了,而佳節來臨時,別人家舉杯暢飲、慶祝團圓,而詩人卻只能孤獨的回憶這一幅畫面,怎能不會使他每逢佳節倍思親呢?
家鄉人、家鄉事都如放電影般頻頻從王維的腦海中盪過,這些都令他刻骨銘心、難以忘懷,他怎能不每逢佳節倍思親呀!
17歲的他還是一個孩子呀,就已經背井離鄉。生病時沒人照顧,遇到困難沒人幫忙,因為獨在異鄉為異客,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
好一句「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千多年來,它道出了多少天涯遊子對家鄉、對祖國的思念啊!
每當國慶佳節,還在他鄉的莘莘學子,會在心底默默地念起:____。
中秋來臨,遠在外地求職謀生的人們,會對著明月訴說:____。
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歡聚一堂,異國的海外遊子,會面向祖國的方向深情地訴說:____。
4、此情此景,讓你不禁還想起了誰的詩(生補充古詩接龍中積累的思鄉詩。)
課件逐一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州》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外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睹物思人,看到人家都登高遊玩,他會想到誰?
6、家鄉親人的一舉一動那麼清晰地浮現在眼前,卻不能真實地擁抱、交談,這種痛苦的滋味真令人心碎呀!盡管心中倍思親,可他都只能面向東方,含淚誦讀: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角色互換:兄弟啊,看著這漫山遍野的茱萸,你想起了誰?
你會對他說什麼?(可以引用詩句)
你想祝願他?
②是呀!家鄉的親人團聚在一起,他們又何嘗不在思念著王維呢?登高遠眺,無限的牽掛、擔憂、思念湧上心頭,他的親人們一定也會面向西方,大家喊出(屏幕出示)每逢佳節倍思親.,遍插茱萸少一人。
餘音式朗誦,這幅畫面中最令人遺憾的是少一人,少一人是詩人王維此時最大的痛,也是家鄉親人們心底最大的痛,「少一人」在王維和兄弟們的心中不斷地撞擊著,我們共同來表達他們心中無奈地吶喊,一組讀後兩句詩,其他三組接連重復「少一人」。
四、回扣詩眼,感悟詩「心」
1、回頭再看看「憶」字,單單指的就是回憶嗎?更多的是一份思念。
2、王維思念親人,所以當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時,王維就想到自己:獨自異鄉為異鄉,每逢佳節倍思親。
又一個離家的重陽節,王維獨自登上異鄉的高山,回想起遍插茱萸的團圓場面,大聲地吟誦著: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看不見的是深深的鄉情,舍不棄的是濃濃的親情,當我們身在遠方,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時,我們也不禁吟誦(生齊讀古詩)。
五、升華情感,深入人心
1、詩歌,不僅可吟也可唱,讓我們跟著曲調把王維那份思鄉之痛傾訴出來吧。播放歌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學生跟著一起唱。
2、短短的四句詩,僅僅28個字,將道不盡的離愁,訴不完的思鄉,曲折有致地鋪展在我們面前。歷經1000多年,當我們今天再次讀起它的時候,湧向心頭的又豈止是感動?在不知不覺間我們也走進了這濃濃的鄉愁中,今後無論我們走到哪裡,同學們都不要忘記親人,不要忘記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啊!
六、作業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2、讀讀王維的另一首思鄉詩《雜詩》。
3.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獨自在他鄉做他鄉的客人,每到歡慶佳節時,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我在遙遠的異鄉想像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編輯本段]釋義
1、九月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民間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
2、憶:想念。
3、山東:指華山以東(今山西),王維的家鄉就在這一帶。
4、異鄉:他鄉。
5、倍:加倍,更加。
6、遙知:遠遠的想到。
7、登高: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民間有登高避邪的習俗。
8、茱萸:又名越椒,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傳說重陽節扎茱萸袋,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
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注釋:
1、異鄉:他鄉、外鄉。
2、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3、佳節:美好的節日。
4、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5、茱萸: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
這首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
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都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這種力量,就是來自它的朴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
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
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
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
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裡面。
「異鄉為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
在自然經濟佔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
「異鄉」「異客」,正是朴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
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
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迴,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
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後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後勁不足。
這首詩的後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
作者採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盪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茱萸,又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
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但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
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
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
好像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
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
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
5.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賞析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1], 遍插茱萸少一人[2]。
【賞析】
王維是早熟的詩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他從十五歲開始作詩,二十歲以前便寫出了《洛陽女兒行》和《桃園行》等佳篇。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他十七歲作的,立即成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廣泛為人們傳誦。王維弟兄共五人,他居長,另有兩個妹妹。作這首詩時,他初次離開了家鄉,詩中表達了他思念親人的深情。
詩以直抒思鄉之情起筆。「獨在異鄉」,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境,對於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境特別敏感。「異客」則更強調了遊子在異鄉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獨」和兩個「異」字組在一句詩里,大大加深了主觀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日,這思念就愈加轉深和增強了。「倍」字用得極妙,是聯繫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這兩句構成全詩的一個層次,是從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思親之情的。
清人沈德潛以為詩的後兩句「即陟岵詩意」(《唐詩別裁集》卷十九)。的確,二者在表現方法上頗有相似之處。《詩經·魏風·陟岵》末章有雲:「陟彼高岡,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夢想親人,轉而擬托親人也想念自己。王維詩中也用了這種表現方法,以「遙知」使詩意的發展來個急轉,轉到從親人的角度來加深表現兩地相念之情。「遙知」以下全是想像,揣想這重陽佳節到來之時,親人們定同往年一樣登高飲酒。這緊扣了詩題,也點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節」的具體所指了。作者料定,當親人團聚一起歡度重陽節而「遍插茱萸」之時,會記起他這客處異鄉的遊子的。結句將全詩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親,而其情自見,給人留下想像的餘地。
王維的詩,有字句不苟、渾然天成、音調諧美的特點,這已在他的這篇少作中略露端倪了。宋人朱熹說:「古人詩中有句,今人詩更無句,只是一直說去。這般詩一日做百首也得」(《朱子語類輯略》卷八)。他鄙薄宋詩的意見固然偏頗,但所贊賞「古人詩中有句」還是有道理的。所謂詩中有句,是合觀全詩自為一體,而其中的佳句又獨具意義,可以單獨流傳。王維這首小詩就屬詩中有句,它的前兩句在人們的傳誦中,成了人們思親情感的普遍概括。所以,每當人們在節日思親時,便很自然吟誦這兩句詩了。
[1]登高:傳說晉人桓景從仙人費長房學道,長房對他說:「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桓景依言登高,果然避免了災禍。後遂以九日登高為習俗。
[2]茱萸(yu予):一名越椒,又稱吳萸,芳香植物。古人以九月九日為上九,又叫重陽節。這時茱萸之實氣味香濃,色赤似椒子,相傳折來插在頭上可以避穢惡之氣和抵禦寒leng
6.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道理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1)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2) 每逢佳節倍思親。(3) 遙知兄弟登高處,(4) 遍插茱萸少一人。(5)[1]編輯本段注釋譯文作品注釋 (1)九月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民間很器重這個節日,在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傳說能以此避災。憶:想念。山東:指華山以東(今山西),王維的家鄉就在這一帶。 (2)異鄉:他鄉。 (3)倍:加倍,更加。 (4)遙知:遠遠的想到。登高:指民間在重陽節登高避邪的習俗。 (5)茱萸:又名越椒,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重陽節時有佩戴茱萸的習俗。[1]作品譯文 意譯 我在異鄉做客人的時候,每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思念起家鄉。雖然我人在他鄉,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故鄉的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現少了我一人不在。[1] 韻譯 獨自流落他鄉,長做異地之客。 每逢佳節良辰,越發思念眷親。 遙想今日重陽,兄弟又在登高。 他們佩帶茱萸,但是少我一人。[2]編輯本段作品賞析 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衷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獨無親。[3] 詩的第一句用了「獨」、「異」兩個字,分量下得很足。詩人對親人的思念,對他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裡面。「異鄉為異客」,不過是說在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佔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詩人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他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朴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描寫就顯得十分自然。這種體驗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用的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迴,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後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後勁不足。這首詩的後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會顯得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詩人採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盪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詩人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也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就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重陽節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他自己不在內。好像遺憾的不是他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他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中有「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的句子,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維的詩似乎更不著力。 這首詩中,「獨在異鄉」,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境,對於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境特別敏感。「異客」則更強調了遊子在異鄉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獨」和兩個「異」字組在一句詩里,大大加深了主觀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日,這思念就愈加轉深和增強了。「倍」字用得極妙,是聯繫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這兩句構成全詩的一個層次,是從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思親之情的。 清代沈德潛認為詩的後兩句「即陟岵詩意」(《唐詩別裁集》卷十九),二者在表現方法上頗有相似之處。《詩經·魏風·陟岵》末章里說:「陟彼高岡,瞻彼兄兮。兄日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夢想親人,轉而擬托親人也想念作者自己。王維詩中也用了這種表現方法,以「遙知」使詩意的發展來個急轉,轉到從親人的角度來加深表現兩地相念之情。「遙知」以下全是想像,揣想這重陽佳節到來之時,親人們定同往年一樣登高飲酒。這緊扣了詩題,也點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節」的具體所指了。詩人料定,當親人團聚在一起歡度重陽節而「遍插茱萸」之時,會記起他這客處異鄉的遊子的。結句將全詩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親,而其情自見,給人留下想像的餘地,最後兩句運用對寫法寫詩人自己的想像,更突出他的思念。[1]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王維畫像王維,字摩詰,原籍太原祁縣(今屬山西),父輩遷居於蒲州(今山西永濟)。進士及第,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王維的詩明凈清新,精美雅緻,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維摩詰居士,心向佛門。雖為朝廷命官,卻常隱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居士生活。王維又是傑出的畫家,通曉音樂,善以樂理、畫理、禪理融入詩歌創作之中。蘇軾稱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著名代表。他生於公元701年,死於761年,唐朝詩人,外號「詩佛」。今存詩400餘首。王維精通佛學,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1張)《維摩詰經》,是維摩詰向弟子們講學的書,王維很欽佩維摩詰,所以自己名為維,字摩詰。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受禪宗影響很大。[4]
7.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賞析《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內弟登高處,遍插容茱萸少一人。
【註解】:
1、登高: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民間有登高避邪的習俗。
2、茱萸:一種植物,傳說重陽節扎茱萸袋,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
【韻譯】:
獨自流落他鄉,長做異地之客,
每逢佳節良辰,越發思念眷親。
遙想今日重陽,兄弟又在登高,
他們佩帶茱萸,發覺少我一人。
【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