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光的直線傳播教學反思

光的直線傳播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2-15 23:38:34

⑴ 初三光學知識~

二、基礎練習 做下面一組填空題:1.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太陽、月亮、燭焰、眼睛和鑽石等物體中屬於光源的是太陽、燭焰。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在我國古代墨經中記載著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實驗,並明確提出了光的直線傳播。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質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三、復習過程(1)、光的直線傳播1、光源:定義: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分類:自然光源,如 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 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 本身不會發光,它不是光源。2、規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3、應用:① 激光準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後面形成黑色區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當地球 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如圖:在月球後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環食。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實驗早在《墨經》中就有記載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 關。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例題1(2006 北京)如圖1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於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例題2 (2006連雲岡)下列現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線傳播解釋的是( )A.樹在水中的倒影 B.立竿見影C.冰透鏡向日取火 D.魚翔淺底 例題3 (2006樂山)如圖所示,在開鑿大山隧道時,工程師們常常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使掘進機沿直線前進,保證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這主要利用了( )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曲線傳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例題4 (2006 大連)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若光源是圓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則成的像是_________形的。四、堂上練習(一).填空題1.光在均勻介質中沿 傳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千米/秒。2.太陽與地球相距1.5×108千米/秒,則太陽光傳到地球需 秒。(二).選擇題3.關於光的直線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光只有在空氣中才沿直線傳播(B)光在任何情況下都沿直線傳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線傳播(D)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五、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⑵ 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有哪些

1、教學設計的基本環節有哪些? 教學設計是主要依據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進行分析、計劃並做出具體安排的過程。我認為有效的教學設計應主要圍繞下面幾個主要環節:理解《課程標准》、把握教材體系、分析學情、設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難點、精選教學資源、選擇教學方式和方法、編排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活動等環節。 ★理解課程標准。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分析教科書,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環節。 ★把握教材體系。不僅要了解每一課的內容和具體的知識內容,還應分析每一課的結構、內容與單元主題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知識點在學科知識體系中的位置或地位,每個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等。 ★分析學情。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是否採用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是教師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 ★設定教學目標。設定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和關鍵環節。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組織和實施的依據,具有引領和指導的作用。需要設定的教學目標,包括學生的學習目標(三維目標)、教師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的重點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學科基礎知識。教學重點,也即重點知識。在每課中均處於核心的地位,具有統領性、代表性、典型性等特點。教學難點需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確定,而非教師的教學角度。是學生在學習本課內容時,可能存在認知障礙、理解困難或實踐難度大的知識內容。教學難點的確定,應是知識學習與學習方法、技能的訓練和培養相結合的最佳契合點。 ★精選教學資源。在充分利用教科書材料的同時有必要再精選一些材料,使其起到補充教科書材料不足, 或彌補教科書材料單一、抽象、靜態等缺憾,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知。選擇教學方式和方法,經常採用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有講授式、組織研討活動、自主探究活動等。設計課堂教學過程和活動教學過程和活動,是學科課堂教學設計的主體。課堂教學過程,是指教師組織教學的程序和環節,也是學生學習和認知的程序和環節。 ★選擇教學方式和方法。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教學經常採用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有:講授式,組織研討活動、探究活動等。 ★編排教學過程和設計教學活動。本部分是教學設計的核心,應把教學內容、教學進程、學生活動、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及教學指導策略表達清楚,可附教學流程圖。常態(常規)教學設計包括以下內容: 一、明確教學內容:包括教材版本、學科、單元、課時及課題。 二、確定教學目標:即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就是任務,教學目標應該是可以預測的,這是教師確定教學目標的出發點,可測的目標才能給學生指出明確的學習方向。 三、確定教學重點難點:這是教學設計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定不能偏離主幹知識,學生學不會的,應該有辦法讓學生學會。 四、選擇教法:即教師如何「教」。「教無定法」,教師個人教學的藝術特點是確定教學實施策略的基礎。教師如何創設教學情境,採用什麼樣的教學用具,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學」,使學生主動發展,全面發展,這是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考慮的問題。 五、導學方法:即學生如何學,採取怎樣的「學」的策略,才會保證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六、教學准備:與本節教學相關的工具,如課本、掛圖、多媒體等。 七、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一節課的導入,不僅為教師講授新課作鋪墊,即為進入新課學習提供背景,還應具有引發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興趣,激發他們積極主動學習的功能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是課堂教學的主幹部分,也是一節課的核心部分。 (三)體驗發現: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體驗發現,鞏固提高。 (四)拓展延伸:由課內遷移到課外,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學生的人文素質。 (五)課堂小結:是對一節課所學知識的系統歸納和總結。教師也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的水平,通過積極的引導,將教學的這個環節交由學生完成。使他們既重現和復習了剛剛學過的知識,又在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一次訓練的機會。 八、板書設計:依據課程標准和教材要求,力求以盡可能簡練、精當地文字、符號、線條、圖形、圖表等表現手法,真實、全面、准確地反映豐富而復雜的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概括教學內容,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九、教學後記(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學設計的延伸,也是教學設計的必要環節。客觀公正的教學反思不僅能矯正教學行為,還能提高教學能力,也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2、學情分析都包含哪些方面? 我認為,教師應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學情分析: 一、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學習新內容之前,學生原有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備應達到一定水平,這是學生學習新知識和形成新能力的必要條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的成效。 二、了解學生的心裡需求。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學生的心裡需求就是非智力因素之一,它是學情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對學生的「可能」進行預測。新課程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學習方式,增加了教學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這不僅為課堂教學的精彩生動提高了廣闊的空間,而且對課堂教學的預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關注課堂效果。真正的學情源自於課堂,最有效的學情分析應是對課堂教學的高度關注。 五、觀察課後效果。對學生課後的聯系也是進行學情分析的重要依據,從學生對待練習的熱情,可以感知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從學生完成練習的質量,可以看出學生對課堂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態度,這對確定學生再學習的起點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3、請對「光的反射」一節課進行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光現象》第二節,這節課的設置是在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光的反射現象。因此,本節知識的學習,它既是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的延伸,又是理解平面鏡成像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光的折射定律的基礎,在光學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是本節課的核心,探究活動實驗方法能更好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通過科學探究過程來理解光的反射規律,進而把物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光路的可逆性、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學習是現實生活與物理知識相互聯系的完美體現,可以充分展現物理知識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對光現象有一定的認識但不深入。在第一節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後,知道了不是所有的物體都發光。但對於為什麼能看見物體並不十分清楚。前面學生已經探究過光的直線傳播規律,老師讓學生事先收集光的反射方面的信息並交流,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利用游戲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在課堂中表現了對有關光的現象的濃厚興趣。 三、教法分析: 由於學生剛學完光的直線傳播,對光的現象已有一些簡單的認識,針對素質教育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本節採用實驗探究、觀察分析、總結歸納、啟發式教學法。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通過實驗演示、觀察分析、啟發對比、總結歸納得出規律。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進行演示實驗和多媒體的模擬實驗的觀察,使學生在頭腦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體生動的感性認識為基礎掌握知識,而不是生硬地死記硬背,同時在觀察中培養能力,開展思維訓練重視知識的應用,緊密聯系實際。

⑶ 光是怎樣傳播的教學反思及專家點評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運用實驗驗證理解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難點是運用光的直線傳播理論來解釋影子的形成。
學生根據前面兩課的學習,可以理解影子的形成是由於物體擋住了光源的緣故。如何讓學生理解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並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理論來解釋影子的形成,理解陰影部分為什麼沒有光線進去呢?
首先我讓學生作出了猜測,學生都知道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我再播放光照射物體的圖片讓學生思考:光是沿直線的形式傳播嗎?
接下來,為了驗證學生的猜想我安排了兩個實驗,實驗由簡到難,層層推進。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做書本上介紹的這個實驗——光穿小孔。在這個實驗中學生都發現只有讓三個小孔對齊,才能使光通過在最後的紙屏上產生光斑,這就驗證了光的直線傳播。再引導學生,移動小孔紙板進行觀察,學生通過實驗發現移動後,在最後的紙屏上不能出現光斑了,光斑出現在移動的那塊小孔紙板上了,從而驗證了光只沿直線傳播。為了使學生能清楚的看見光的直線傳播路徑,我為學生再演示了第二個實驗:煙箱實驗。在一個透明的長方體盒子中噴入少許的煙後,用一直激光筆對著煙箱照射,學生可以清晰的看見一條筆直的光,又進一步驗證: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最後,我拿出一根直管、一根彎管和學生玩了一個小游戲。在6小組中各選一位學生上來分別用直管和彎管來看教室的白熾燈燈光,最後,6位學生得出的結論都是相同的——直管能看見燈光,彎管看不見燈光。這樣就從反面驗證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通過光的這一特性就能合理的解釋影子的形成其實就是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整堂課,其實內容都很簡單,就是如何一步步加深驗證,對於學生來說可能興趣更大,因為這堂課注重更多的是探究的過程。
這節課我也總結了一下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 要遵循學生的認知過程,運用實驗、有效的提問、引導和討論等策略;

2. 將學生帶入生活情景,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激起學生的探知慾望,引導學生探索;

3. 同時輔以相關課件如:日食、月食的形成,指導學生對生活中的有關現象進行歸納。

4. 要給學生閱讀課本和記憶基本概念的過程,給點時間讓學生記憶基本概念和規律;講例子耗的時間太多,我覺得課後思考的方式更好。

⑷ 胡艷《光是怎樣傳播的》

《光是怎樣傳播的》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運用實驗驗證理解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難點是運用光的直線傳播理論來解釋影子的形成。
學生根據前面兩課的學習,可以理解影子的形成是由於物體擋住了光源的緣故。如何讓學生理解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並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理論來解釋影子的形成,理解陰影部分為什麼沒有光線進去呢?
課始我讓學生作出了猜測,學生都知道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我在追問:生活當中觀察到的哪些現象讓你們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學生回憶生活中看到的直線形式的光。這個過程每個班的情況都不同,有的班生活經驗很豐富,能舉出很多例子,有的班則生活經驗貧乏。因此,配以書本圖片使學生發現,原來生活中就的確存在著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實際上就已經使學生初步信服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接下來為學生安排了兩個實驗,實驗由簡到難,層層推進。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做書本上介紹的這個實驗,學生都發現只有讓三個小孔對齊,才能使光通過在最後的屏上產生光斑, 這就驗證了光的直線傳播。再引導他們,移動小孔板進行觀察,學生通過實驗發現移動後,在最後的白屏上不能出現光斑了,光斑出現在移動的那塊小孔板上了,這樣就從反面驗證了光只沿直線傳播。在驗證光的傳播路線時,除了書上介紹的這個實驗,其他的學生很難說出其他方法,缺少發散思維。於是我用書本捲起來的動作引導,讓學生利用平時的知識自己設計實驗,這樣利於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後來學生大多想到利用空心塑料管、吸管、把書本捲起來等來設計實驗證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學生通過實驗發現,當管子是直的時候用手電筒照射可以在桌上或其他地方得到光斑,而吸管弄彎以後就不能看到關斑了。這樣就能得出我們的結論: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影子的形成其實就是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學生只能明白光傳播過去被擋住了,所以就得不到光斑,只有影子了,但他們不能想到其實應該是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因此只能引導他們想像如果光能轉彎饒過物體,也就是說光不一定按照直線傳播時,那是不是同樣可以饒過物體後在物體對面出現光斑,而我們只看到影子的產生,因為光是直線傳播的,它是不會轉彎的。這里,我覺得以雨點打下來,被傘擋住後,傘下面就是乾的,以這樣一個生活實況來比喻,給學生的理解可能起到一定幫助。
整堂課,其實內容都很簡單,就是如何一步步加深驗證,對於學生來說可能興趣更大,因為這堂課注重更多的是探究的過程。

⑸ 人教版初二上冊物理光學內容的一課時教學設計

《光的直線傳播》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一)本課特點、地位及作用:
本課的內容是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教材第四章光現象,第一節光的直線傳播。
物理課程標准把光學的內容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的重要內容。《光的直線傳播》是本冊教材第四章光現象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對光有了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來初步認識光學的基礎知識即光的直線傳播,使學生對光的直線傳播規律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光學的興趣,為光學的兩大重點內容「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學習奠定基礎,而且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天然關源和人造光源兩類;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過程與方法:觀察光在空氣中和水中傳播的實驗現象,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閱讀「科學世界: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實的科學態度;通過親身的體驗與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後續學習打基礎;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於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
難點:引導學生經歷觀察、思考、猜想、探究的過程,總結光的直線傳播的規律。
(四)教具與學具:
多媒體、鐳射筆、滴少許牛奶的水、空氣清新劑、果凍、蠟燭、白紙等。
二、教學方法:
教法:考慮到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剛剛接觸物理學的八年級學生,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且好動、愛說,所以在教學中,我給他們充分的動手和表達的時間和空間,並且新課標還強調,要讓學生從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體驗、探究,從探究中總結物理規律。我綜合運用啟發式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探究實驗教學法、活動教學法等來促進學生對新知的建構。
學法: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我還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使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融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方法為一體,我注重對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設計情境:投影幾組調兵山美麗景色的圖片,我們能看到這些美麗的景色必須有光射入我們的眼睛,從而引出光現象的教學。
學生欣賞圖片,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激發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介紹光源的概念,引導學生把光源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
學生列舉生活中能發光的物體,排除疑義,並把它們分分類。投影幾種天然光源的圖片(出示幻燈片)。
問:教室的屏幕是不是光源?誰是光源?投影儀發出的光是沿什麼路徑傳到屏幕上的?
出示幾張光沿直線傳播的圖片,請同學們猜想光是怎麼樣傳播的?
學生思考,觀察圖片,說出自己的猜想。
問:你在生活中看到過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嗎?
學生舉例,想辦法如何能看到光的徑跡。
演示:讓光照到牆上,看到一個亮點,看不到光的傳播徑跡,向光照射的方向噴水霧。
問:光在介質中都是沿直線傳播的嗎?
出示探究過程:
1、讓光從直吸管的一端射入,觀察另一端白紙上的現象,讓光從彎吸管的一端射入,觀察另一端白紙上的現象。
2、讓光射入滴有少量牛奶的水中,觀察光的傳播路徑。
3、讓光射入果凍中,觀察光的傳播路徑。
學生分組實驗,觀察現象,總結規律。
提出疑問:光總是沿直線傳播嗎?出示圖片,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的現象。播放視頻:光在不均勻介質中的傳播情況。
學生觀察圖片和視頻,描述現象,總結光沿直線傳播要在同種均勻介質中。
問:如何把光的傳播徑跡在紙上畫來呢?例如畫一太陽光芒四射,讓學生試著畫。引出光線的概念。
播放視頻:手影表演。問:你能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影子是怎麼形成的嗎?動畫展示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過程。
觀看,思考,解釋影子的形成原因。討論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生活中還有更意想不到的現象,出示小孔成像器材,讓學生猜想白紙上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出示樹蔭下的光斑,問是什麼形狀?是誰的像?引導學生區分影子和小孔成的像。
學生分組操作,描述現象,並用畫圖的方法解釋小孔成像現象。
介紹激光準直,播放動畫。
講台上放置點亮的蠟燭,每個學生兩只手各拿一張帶有小孔的紙,讓眼睛通過小孔觀察光源,在什麼情況下,你能通過小孔看到蠟燭的燭焰?
學生操作並回答:當眼睛、小孔、燭焰在一條直線上時。
問:由此,你會聯想到哪些生活中的情景呢?學生列舉生活中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問:下雨天雷聲和閃電同時同地發生,為什麼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出示表格和數據。
學生分析光速大於聲速,學生閱讀教材,填表。
(三)歸納概括
讓學生進行總結,互相補充,完善知識體系。回顧本節課的知識點,加深印象。
(四)鞏固應用
投影出示,學生思考,回答
(五)拓展延伸
如果沒有了光,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光不再沿直線傳播,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展開想像,深化理解。
(六)板書設計:
第四章第一節光的直線傳播
天然 條件
現象
光源 直線傳播 應用
人造 光速

四、教學反思
在《光的直線傳播》一節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我成功的培養了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1、在以往的對本節的教學中,常常只是簡單介紹或略做演示了事。但在本節的教學中,我改變了舊的教學方式,提供大量器材,給學生適當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動腦設計,經歷實驗過程,並在其中去想,去說,去做,去表達,去感悟,去探索光的傳播特點。通過實驗探究學生初步體會到了「提出問題——實驗探究——得出結論——解釋(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現象——應用結論」的科學研究方法。將對學生今後的實驗研究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2、學生在進行探究的過程中,自己在思考之後,自己選取儀器,設計實驗,並想到了一些非常有創意的方法,說明只要給學生充分發揮的時間和空間,就會激起他們的創新潛力。

⑹ 光是怎樣傳播的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光是怎樣傳播的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光是怎樣傳播》教案設計
一、激趣引入
1師:同學們,你們見過那些光呢? 生:日光,燈光,
2、師:觀察真仔細,那這些光線是怎樣傳播的呢?生描述。
(同意)師說:真的嗎?我覺得光線可能是曲線傳播的,可能是波浪線啊!
(不同意)師:看來大家的看法不統一了。
二、提出問題,創設情境 :
1、師:那能說說你的想法嗎?(詢問不同意見的同學)
生:自由說。(正面的,表示懷疑 真的?是這樣嗎?噢?有沒有不同意見?)生:反駁
2、師:那光線究竟是怎樣傳播的呢?今天讓我們來研究一下。(出示幻燈:光是怎樣傳播的)
三、設計實驗驗證:
1、同學們有了猜想,那接下去就要我們設計實驗方案來驗證我們的猜想。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用什麼實驗方案。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2、請同學們來匯報自己小組里討論出來的方案。
生:拿一根彎的管子,用燈光從一頭照過去,如果另外一頭能看見光,就說明光是彎曲的,如果看不見那就是直射的。
生:拿幾張紙,在紙上打孔,再拿一張沒有打孔的紙放在最後,看光能不能通過孔射到最後一張紙上,如果能說明光是直射的。
3、師:同學生的方法真不錯,那我們就選擇第二位同學的方法。請小組長到我這里領取材料,我們就試試看,開始吧!(師巡迴指導)
4、反饋。
師:孩子們,成功了嗎?說說你們是怎麼做的?(生說實驗過程,三到四組)
生1:把一張小孔板放在中間,讓光源對著小孔,光斑就射在了屏上。再放第二張,讓兩個小孔下統一在一條直線上,第三張也是如此。
生2:把三張小孔板貼在一起,讓三個小孔成一條直線,讓光源射過去,光斑也可以出現
生3:把三張小孔放在桌面上,用眼睛來調整,讓三個小孔成一條線。
5、師:那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三孔位於一線,光斑出現在屏上。
三孔不在一線,光斑被擋住 。
6、教師出示幻燈,演示光通過小孔射到最後一張紙上的全過程。
學生得出結論:光是直線傳播的
四、進一步驗證
1、師:剛才的實驗已經能證明光是直線傳播的了,可科學結論的得出需要反復驗證,最好能用多種 方法驗證,我們能用前面第一位同學說的方法來驗證這個結論嗎?
生:能!
2、請前面這位同學再具體說說實驗方法。
3、師:說說你們是怎麼做的?(生描述或者演示)
生:用鐳射筆對准管的一端,打開光源,看光是不是還能通過管子照出。
4、師:你們觀察到了什麼現象?
生:讓彎管變彎時,光就只能照到彎曲的地方,不能從另一端出來了。
5、師:都是這種現象嗎?這個現象能說明什麼?
生:光是直線傳播的。
五、觀察光束
1、師:你們能想辦法讓我們親眼看到筆直的光柱嗎?
生:把手貼近物體,上下擺動,出現光柱
生:晚上把手電筒射向遠方,會有光柱。
生:找一個有煙的地方,然後射出光會出現光柱。
2、師:同學們的這些方法都不錯,大家可以回家試一試。我這里也有一個方法能讓大家看到光柱。
杯子里放點淡墨水,然後把燈貼著玻璃杯。
4、師:看到什麼了?生:一道筆直的光柱
師:現在我們可以回答《光究竟是怎樣傳播的》這個問題了嗎?(指課題)
生:可以,光是直線傳播的。(板書)
六、聯系生活實際
1、師:孩子們,你在生活中見過筆直的光路嗎?說說在那裡見過?
生:回答(車燈,舞台上的燈,陽光,大霧天的燈)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圖片,一起來看看吧! (出示圖片)。
生:這些圖片都說明光是直線傳播的。
2、師:現在我們能解釋影子是怎樣產生的,為什麼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
學生嘗試回答。
七:鞏固作業
1、 完成課堂作業。
2、 當堂校對作業。
教學的思:
這篇課文是光單元中的第三課,整個光單元的知識點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都很簡單。如果我們教師把重點放到對知識點教學上的話,那麼這節課最多20分鍾就上好了,而且學生們都能很熟練的掌握「光是直線傳播的」這一概念。但這對學生思維的發展起不了什麼作用。因此,作為科學教師我們就要想辦法,如何去深挖教學內容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根據你上的內容,我覺得在上到後面光束的時候,你完全可以學生拿出紙筆設計畫一畫,學生甚至可以展開聯想從地球上畫一束激光射到月球上。不必拘泥我們教師的答案,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我還看到過這么一個實驗,在一桶水的某一個地方開一個孔,讓水從孔中流出來,讓後用手電筒從一定的角度照下去,我們會看到光線不是直線傳播,而是會隨著水流彎曲起來非常有趣。我們可以把這個實驗做給學生看,這時就會顛覆學生前面得出的「光是直線傳播的」這一概念,讓學生的思維產生碰撞,在碰撞中得到發展。

⑺ 初二物理光現象的總復習教案

2010年物理中考復習教案:光現象
一、單元復習目的
(1)、知識目標
1、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利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物理現象。
3、識記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進行作圖。
5、掌握平面鏡成像及其應用。
6、掌握光的折射現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2)、能力目標
1、 培養理論聯系實際,進行自主學習,探索研究的能力。
2 、培養學生利用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增強學生團體間的合作、交流意識。
二、教學重點:
理論聯系實際,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光現象。
三、復習內容
本章講述光現象。重點是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本章內容包括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凹鏡和凸鏡的作用及這些知識的應用。
四、知識梳理
光源
光的直線傳播 光的傳播特點、光速
實例及應用
色光
顏料
光的反射定律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鏡成像
定義
規律現象 基本知識
凸透鏡 對光的作用
成像規律及應用
透鏡 凹透鏡 基本知識
紅外線 對光的作用
紫外線
五、教學課時: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通過光的直線傳播的學習,應了解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還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
二、基礎練習
做下面一組填空題:
1.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太陽、月亮、燭焰、眼睛和鑽石等物體中屬於光源的是太陽、燭焰。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在我國古代墨經中記載著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實驗,並明確提出了光的直線傳播。
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質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三、復習過程
(1)、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定義: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分類:自然光源,如 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 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 本身不會發光,它不是光源。
2、規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應用:
① 激光準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後面形成黑色區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當地球 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
如圖:在月球後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
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環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實驗早在《墨經》中就有記載小孔成像成
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 關。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
例題108如圖1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於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例題2 08)下列現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線傳播解釋的是( )
A.樹在水中的倒影 B.立竿見影
C.冰透鏡向日取火 D.魚翔淺底
例題3 (08)如圖所示,在開鑿大山隧道時,工程師們常常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使掘進機沿直線前進,保證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這主要利用了( )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曲線傳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例題4 08)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若光源是圓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則成的像是_________形的。
四、堂上練習
(一).填空題
1.光在均勻介質中沿 傳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千米/秒。
2.太陽與地球相距1.5×108千米/秒,則太陽光傳到地球需 秒。
(二).選擇題
3.關於光的直線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光只有在空氣中才沿直線傳播
(B)光在任何情況下都沿直線傳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線傳播
(D)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五、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通過光的反射的學習,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特點,會畫光反射的光路圖。
二、基礎練習
1.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 、 、 。
2.入射光線與鏡面成30°角,則反射角是60°。若將鏡面轉動,使入射角成40°,此時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夾角是80°。
3.平行光射到物體表面,能發生反射現象。由於物體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們通常把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於物體表面對光線發生了漫反射的緣故。
三、復習過程
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於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類:
⑴ 鏡面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仍然平行
條件:反射面 平滑。
應用: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生了鏡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向著不同的方向 ,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應用: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於光射到物體上發生漫反射的緣故。
學習光的反射定律時,要注意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因果關系。回答問題時,不要說成「入射角等於反射角」。因為先有入射角後有反射角,反射角由入射角決定,所以應該說:「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圖中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r=∠i。還要注意到在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任何一條光線都遵守反射定律,即使在發生漫反射時,每一條光線還是遵守反射定律的。
例題1 08)下列敘述中的「影」,屬於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C )
A.立竿見「影」 B.畢業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離
例題 2 08)一束光線射在平面鏡上,與鏡面的夾角為30°,則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A.60° B.90° C.120° D.150°
例題 3 08) (1)根據光的反射規律,畫出圖12中光線AO經平面鏡反射後的反射光線,並在圖中標出反射角大小;
例4 08)如圖所示,平面鏡前有一發光點S,從S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後經過A點,請作出光路圖。
四、堂上練習
(一)填空題
1.當入射光線跟鏡面的夾角是30°時,反射角的大小是 ,要想使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成80°,入射角的大小應是 。
2.能夠從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物體表面發生的緣故。這時,每一條反射光線都 反射定律。
(二).選擇題
3.反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60°,則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為( )
(A)30° (B)60° (C) 90° (D)120°
4.如圖5-8,入射光AO與鏡面成30°夾角,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反射角是60°
(B)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之間夾角為120°
(C)入射光線AO與法線間夾角是60°
(D)反射角是30°
(三).作圖題
1.在圖1中,已知入射線OA畫出經過兩個平面鏡反射的光線,並在圖中標明每次反射的反射角。
2.在圖2中,已知入射光線與其中一塊鏡面夾角是30°,兩塊平面鏡夾角是60°,畫出這條光線在兩鏡間的反射光線。

五、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一、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通過光的反射的學習,要掌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會畫平面鏡成像的光路圖。
反射定律是光學中的重要規律,是理解平面鏡、球面鏡作用的基礎,是本章的重點。對光的反射定律的知識要有全面的理解。
二、基礎練習
1.平行光射到物體表面,能發生反射現象。由於物體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們通常把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於物體表面對光線發生了漫反射的緣故。
2.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是正立的;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的大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
3.球面鏡分凹鏡和凸鏡兩種,凹鏡能使平行光線會聚在焦點,使焦點發出的光平行射出。凸鏡能使光線發散。
三、復習過程
(1)平面鏡:
1、成像特點:①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虛像。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③像、物大小相等
④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2、「正立」「等大」「虛象」「像、物關於鏡面對 稱
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4、作 用:成像、 改變光路
5、實像和虛像: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
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
⑵球面鏡:
定義:用球面的 內 表面作反射面。
性質:凹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 會聚在
一點;從焦點射向凹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應 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

定義: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質:凸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凸鏡所成的象是縮小的虛像
應用:汽車後視鏡
例題1 08) 下列設備主要利用平面鏡來工作的是( )
A、潛望鏡 B、顯微鏡 C、照相機 D、電影機
例題2(08)下列有關光的現象中,正確的說法是:( )
A.陽光下,微風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這里蘊含著光的反射現象
B.汽車在夜間行駛時,應打開駕駛室里的電燈
C.人在照鏡子時,總是靠近鏡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時,平面鏡所成的像會變大
D.在暗室里,為了能從鏡子中看清自己的臉部,應把手電筒正對鏡子照射
例308) 「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說,猴子看到井中有個月亮(如圖6),以為月亮掉進井水中了,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中出現月亮屬於光的反射現象
B.水中出現月亮屬於光的折射現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二、 堂上練習
(一).填空題
1.一個人立於平面鏡前2米處,此人在鏡里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 的像。人與像之間的距離是 米。
2.物體與在平面鏡內的像相距9米時,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為 米,如果以1米/秒的速度正對鏡面運動則像將以 的速度朝 方向運動。這過程像的大小將 。(以地面為參照物)
3.醫生檢查耳道時,戴的是 鏡是利用該鏡對光的 作用。汽車的觀後鏡要選用 鏡,這是因為它比同口徑的平面鏡有 觀察范圍。
4.把凹鏡對著太陽,太陽的平行光被凹鏡反射後 於一點,這一點叫做凹鏡的 。
(二).選擇題
5.關於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離平面鏡越遠,經平面鏡所成的像越小
(B)平面鏡所成的像總是與物體等大
(C)若像與物之間的距離增大20厘米,則物體要向平面鏡靠攏10厘米
(D)平靜的水面相當於一個平面鏡,岸邊的景物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
6.能對光線起發散作用的是( )
(A)凹鏡 (B)凸鏡(C)平面鏡
(三)、作圖題
1、08)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的像A′B′。
2、08)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四)實驗題。
1、08)如圖所示,某小組用甲、乙兩個相同的蠟燭、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他們在實驗中發現,無論怎樣移動點燃的甲蠟燭,在玻璃板的另一側都可以使乙蠟燭與甲蠟燭的像完全重合。他們進一步測量了兩蠟燭到玻璃板之間的距離,記錄數據如下表所示。
次數 距離
甲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cm 乙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cm
1 13 13
2 14 14
3 15 15
根據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1)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選填「實」或「虛」)像;
(2)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的大小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3)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4)物體逐漸遠離平面鏡時,它的像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08)小紅同學在做「觀察平面鏡成像」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一前一後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於比較像與物 的關系;
(2)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 的關系;
(3)移去後面的蠟燭B,並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 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
三、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一、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本節也是光現象,講述的是折射現象和物體的顏色的初步知識,是選學內容。研究光的折射現象是理解透鏡作用的基礎,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許多光現象的基礎。
4、光源發生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氣,發生折射現象時,折射
角大於入射角。(填「大於」「小於」或「等於」)
5.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氣的界面上發生反射和折射
時,它們的光路圖如右圖所示,其中 NN』是界面,
右側是玻璃,BO是入射光線,OC是反射光線,OA
是折射光線。
四、復習過程
(1)光的折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現象。
2、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⑵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與法線兩側。
⑶ 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屬於近法線折射。
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屬於遠法線折射。
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質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在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4、應用:從空氣看水中的物體,或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看到的位置比實際位置 高
例題1:08)下列四個現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釋的是( )
A、用放大鏡觀察細小物體 B、小孔成像
C、燈光下的手影 D、山在水中的倒影
例題2:(08)下圖中描述的現象屬於光的折射的是( )

例3 (2006吉林)如圖所示,畫中人出現了錯誤判斷.以下四幅光路圖中,能正確說明產生這一現象原因的是 ( )

(2)從實驗知道,太陽發出的白光通過棱鏡後,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在白紙屏上形成彩色光帶,叫做光譜。彩色光帶的顏色按順序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這表明,白光不是單色的,而是由各種色光混合成的。
通過棱鏡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單色光,由單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復色光。復色光分解單色光的現象,叫做光的色散。
關於物體的顏色,要知道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不透明體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
關於色光的混合,要知道紅、綠、藍是色光的三原色,它們可以混合出各種色光束。
關於顏料的混合,要知道紅、黃、藍是顏料的三原色。它們可以混合出各種顏色來。
例題408下列關於光現象的一些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太陽光通過棱鏡後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B.斜插在盛水玻璃杯里的鉛筆看上去好像在水面處折斷了,是由於光的反射造成的
C.三原色顏料混合後與三原色色光混合後的顏色是一樣的
D.用照相機照相時,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照相機鏡頭後會在膠卷上形成一個放大的實像
例5 (2007吉林)關於物理知識的應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電視遙控系統使用的紅外線是不可見光
B.醫院殺菌用的紫外線是可見光
C.雷達天線發射和接收的是無線電波
D.醫生用超聲波為人們檢查身體
五、堂上練習
(一)作圖題:
1、08) 如圖8所示,是一條經水面反射後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其入射光線及與人射光線對應的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2、 08) 一束光射向一塊玻璃磚。畫出這束光進入玻璃和離開玻璃後的徑跡。

(二)選擇題
1.下列現象中,屬於光折射現象的是( )
(A)平靜的河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B)晚上燈光下,牆壁上出現人影
(C)筷子斜插入水,在水下的部分看起來向上彎折了
(D)人們看到平面鏡中自己的像
(三)、實驗題。
1、08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光的折射規律時,將光從空氣分別射入水和玻璃,測得數據如下表:

空氣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
0° 17° 24° 30°

分析表格中的數據,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規律。請寫出一條: 。
2.08) 小明通過實驗研究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的現象,圖2是他根據實驗現象畫的光路圖,改變入射角的大小,他發現空氣中的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當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的現象是 ,你猜想的依據是 。
六、教學反思

⑻ 五年級上冊科學《光是怎樣傳播的》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運用實驗驗證理解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難點是運用光的直線傳播理論來解釋影子的形成。
學生根據前面兩課的學習,可以理解影子的形成是由於物體擋住了光源的緣故。如何讓學生理解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並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理論來解釋影子的形成,理解陰影部分為什麼沒有光線進去呢?
首先我讓學生作出了猜測,學生都知道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我再播放光照射物體的圖片讓學生思考:光是沿直線的形式傳播嗎?
接下來,為了驗證學生的猜想我安排了兩個實驗,實驗由簡到難,層層推進。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做書本上介紹的這個實驗——光穿小孔。在這個實驗中學生都發現只有讓三個小孔對齊,才能使光通過在最後的紙屏上產生光斑,這就驗證了光的直線傳播。再引導學生,移動小孔紙板進行觀察,學生通過實驗發現移動後,在最後的紙屏上不能出現光斑了,光斑出現在移動的那塊小孔紙板上了,從而驗證了光只沿直線傳播。為了使學生能清楚的看見光的直線傳播路徑,我為學生再演示了第二個實驗:煙箱實驗。在一個透明的長方體盒子中噴入少許的煙後,用一直激光筆對著煙箱照射,學生可以清晰的看見一條筆直的光,又進一步驗證: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最後,我拿出一根直管、一根彎管和學生玩了一個小游戲。在6小組中各選一位學生上來分別用直管和彎管來看教室的白熾燈燈光,最後,6位學生得出的結論都是相同的——直管能看見燈光,彎管看不見燈光。這樣就從反面驗證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通過光的這一特性就能合理的解釋影子的形成其實就是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整堂課,其實內容都很簡單,就是如何一步步加深驗證,對於學生來說可能興趣更大,因為這堂課注重更多的是探究的過程。
這節課我也總結了一下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 要遵循學生的認知過程,運用實驗、有效的提問、引導和討論等策略;
2. 將學生帶入生活情景,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激起學生的探知慾望,引導學生探索;
3. 同時輔以相關課件如:日食、月食的形成,指導學生對生活中的有關現象進行歸納。
4. 要給學生閱讀課本和記憶基本概念的過程,給點時間讓學生記憶基本概念和規律;講例子耗的時間太多,我覺得課後思考的方式更好。

⑼ 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 聲音是怎麼傳播的 教學設計

《光的傳播》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本節通過讓學生們收集相關的資料(圖片、文字、實物),知道生活、生產中有各種各樣的光源。通過對資料和實物的分析,還可以得到光源的共同特性——發光體。然後通過學生的探究實驗讓學生明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教材中用激光引導掘進方向的圖,示意性展示了光直線傳播的應用。教材以聲音在空氣中速度大小為基礎,從「光的傳播比聲音快」的感悟中,了解光的傳播速度。「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作為「科學世界」內容給出,以弘揚科學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用光速的知識理解自然世界,拓展性地理解一些天文知識,了解最大的長度單位——光年。

以探究光的直線傳播條件為核心,重視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是處理本節課教學內容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從教學模式上突出「探究」,讓學生參與以「探究」為目的的實驗活動。讓學生去想,去說,去做,去表達,去感悟。將「光的傳播」作為探究課來處理,可以強化課題的方法教育功能和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養。將本課題的教學變為師生共同參與的探究課。設計引入課題從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開始討論,以激發學生認識光的興趣並對學生進行勞動創造人類文明的思想教育。問題提出後,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通過實驗研究,讓學生自己歸納出光的直線傳播的條件,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時,對於一些抽象的物理現象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直觀化,讓學生從直觀的物理現象中自行探究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參與探究的狀態之中,充分展現物理課教學的特點和魅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
2.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 =3×108m/s。

(二)過程與方法
1.觀察光在空氣中和水中傳播的實驗現象,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2.閱讀「科學世界 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後續學習打好基礎;
3.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於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教學資源】
1.演示:小激光燈、手電筒、演示課件;
2.學生探究實驗器材:小激光燈、果凍、水、蠟燭、手電筒、帶孔的紙板、地球儀、乒乓球等。

【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

引入課題 清晨,太陽冉冉升起,萬丈光芒映紅了朵朵朝霞,給大地帶來了光明和色彩,夜晚,華燈初放,世界依然是奼紫嫣紅,五彩繽紛。還記得剛結束不久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彩燈和焰火讓人嘆為觀止。大家能不能說說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的確,光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多姿多彩的美麗世界。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色彩斑斕的光世界。 回憶、思考並交流。 聯系實際提出問題,激發興趣,引起注意。

進行新課 1.光源

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禮花的圖片。

光是從哪裡來的呢?

我們把能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自然界和人類生活中有很多能發光的物體,它們都是光源,誰能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呢?

為了使用方便,人們研究並製造了人造光源,它的發展有一段很長的歷史,請看圖片展示:原始人用篝火照明,後來又出現了火把、油燈、蠟燭,現在又有了更方便的各種電燈,人造光源還在發展和改進。

2.探究光的直線傳播的條件

請看老師手中的小激光器,它發出的光在遠處的牆上產生一個亮點(演示)。請大家猜測,光源發出的光是怎樣傳播的呢?

他的猜想正確嗎?在生活中,你們見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嗎?舉例說明。

回答得很好,但要想確切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同學們必須自己去探究.因為我們這節課的課題就是研究探索「光的傳播」的。

激疑:對呀!你提出的問題很有創意.我們就是要通過這次實驗來探索日常生活中光的傳播問題,現在開始實驗。

把不同小組實驗中探索的共同問題投影在屏幕上,開始提問學生:

(1)光可以在哪些物質中傳播?這些物質有什麼共同特點?

(2)光在這些物質中是沿什麼路徑傳播的?

(3)光總是沿著這樣的路徑傳播嗎?有沒有條件限制呢?……

讓學生展示不同的答案,同時給以適當的評價(表揚或補充)。

在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到結論以後,我利用自己製作的教具來進一步演示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該教具是一個大的不透明的紙箱,五個面封閉,只有一個面中間挖空,貼上透明塑料膜。操作時,把教室的燈熄滅,拉上窗簾,保證外界環境較暗,然後將點燃的香從旁邊一個面開的小口伸入箱子,待煙霧充滿箱子時,再把激光筆從小口射入箱子,可以在透明薄膜的面清晰看到光在煙霧中沿直線傳播。

我們生活在地球,它周圍的大氣並不均勻,請看從大氣層外射向地面的陽光還是沿直線傳播的嗎?(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早晨太陽光線的偏轉)

3.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光的直線傳播在實際生活中有什麼應用?

設疑:有一個問題請大家討論,開鑿火車隧道時為了防止鑿出的隧道不直,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有辦法解決嗎?

教師點撥,教師用微機模擬激光準直來鑿隧道,並演示掘進機在激光束的引導下工作)

設疑:請同學上來表演手影。

請看,這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光學現象,誰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釋一下?

能否根據影子的形成,說明汽車的前燈為什麼安裝在車頭的下部?(提示:夜間行車,燈光照射的路面一片光亮,表明路面是平坦的;如果有黑影,說明路面是坎坷不平的)

對學生的回答加以贊賞性的評價。

設疑:老師還知道同學們最愛看動畫片,請看:播放《寶蓮燈》

這一片段中發生了什麼自然現象?

激疑:你相信月亮確實被天狗吃了嗎?用多媒體動畫模擬演示日食、月食的成因。

4.光的傳播速度

(設疑)光的傳播速度到底有多大呢?很早以前就有人感興趣,讓我們先來看一個自然現象:(播放雷鳴閃電動畫)打雷時閃電和雷聲實際是同時發生的,我們先聽到雷聲還是先看到閃電?

激疑:這說明了什麼?

釋疑:由於光的傳播速度很大,所以測定光的轉播速度是非常困難的。第一個測量光速的科學家是伽利略,但遺憾的是他失敗了。後來經過幾代科學家的不懈努力,測出的結果一次比一次精確,現在公認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常用字母c表示。

「光年」什麼意思?是什麼的單位? 太陽、火把、手電筒等都是能夠發光的物體。

太陽、閃電、電燈、蠟燭、螢火蟲……

是沿直線傳播的
見過,比如電影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是直的,手電筒射出的光也是直的,在有霧的天氣里,可以看到從汽車頭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現在有的建築物上打的光束也可以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
我們在郊遊時,老師曾說過看起來清澈見底,不太深的池水,不會游泳的人可千萬不要下去,因為它的實際深度可能很深,容易發生危險。眼睛受騙,是不是說明光不一定是沿直線傳播的?

教室里各組學生選用已准備好的小激光器、水、果凍、蠟燭、手電筒、帶孔的紙板、三球儀等器材進行實驗。各組選擇的器材不同,實驗的步驟不同,探究的問題不同,遇到的問題也不同,氣氛異常活躍,此時教師要適當地向學生指導和點撥。

學生1:光可以在空氣、水、果凍等介質中傳播。

學生2:光在這些介質中都是沿直線傳播。

學生3:這說明我們剛才的猜想是正確的。

學生4:光在空氣這一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水中也沿直線傳播,如果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它在分界面處不沿直線傳播,並演示用激光通過有粉筆末的空氣進入水中時光線不是直的。

學生5:這說明光必須在同種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

學生6:用准備好的三張帶孔的紙板,孔中間穿一條細線,看見燈光時細線處於直線,就說明光在同種介質(空氣)中沿直線傳播。

學生1:通過動畫演示可知:早晨,當太陽在地平線以下時,我們就看見了它,就是因為不均勻的大氣使光線變彎了的緣故。

學生2:光在同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

學生3:(釋疑總結)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是光在同種且均勻的介質中。

檢查排直隊,打靶瞄準時(動畫演示)要「三點一線」等。

學生討論

學生討論後得出結論:光在均勻介質沿直線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後面光不能達到的區域便形成了影子。

由作圖可知,對於同樣高的障礙物,如果光線從較高的地方射向障礙物,其影子比較短;光線從較低的地方射向障礙物,其影子比較長.影子長一些有助於司機看清前面路面的凹凸情況,所以汽車的前燈要安裝在車頭的下部。

月食。

學生討論、交流後回答:

學生1: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中間並成一直線時,太陽的光被月亮擋住,地球表面上某些地區短時間內看不到太陽就出現日食。

學生2:地球運行到月球與太陽的中間並成一直線時,太陽光被地球擋住,不能射到月亮上,月亮上出現陰影,出現月食。

先看到閃電。

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大得多。

閱讀「科學世界——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

光年指光在一年內所走的路程。是路程的單位。

以生產和生活中的自然現象為對象,

讓學生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

引起懸念,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



培養學生觀察、實驗技能,讓學生深入探討、自主探索和總結物理規律。

發掘生活中的問題和現象,啟發學生思維,在變化的情景中,激發學生去探究。用科學知識解釋實際生活中的現象。

通過現象,發現本質原因。

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鞏固深化 同學們都在路燈下走過(動畫演示一個人在路燈下走過時的情形),請大家仔細觀察,這里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看誰能最先發現。

誰能用學過的知識解釋:為什麼人的影子會發生長短變化呢?

教師鼓勵,多媒體輔助演示。

還有什麼問題呢?

你提的問題很好!請同學們觀看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墨翟的介紹,並欣賞小孔成像的動畫演示。

(啟發)通過圖片介紹和動畫演示,你了解到了什麼?

(引申)同學們在明確小孔成像的特點和原理後,還可用白熾燈和不透光的紙觀察燈絲的像,根據小孔成像製作針孔照相機,這個「小實驗」及「小製作」留給大家去研究。

人的影子會發生長短變化。

學生回答。

小孔成像是怎麼回事?能利

用這節課的知識解釋嗎?

我們知道墨翟是世界上第一個論述光的直線傳播規律,並最早進行小孔成像實驗的科學家。

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的能力和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梳理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在知識上有什麼收獲?

你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哪些問題?

你在能力上有什麼提高?

對學生的回答加以肯定,並做適當的評價。

學生回答。 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讓學生帶著教材走向生活實際。

課外拓展 1.小製作:根據小孔成像製作針孔照相機。

2.社會小調查:生活中的光的直線傳播現象。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讓學生走進社會,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板書設計】

第一節 光的傳播
一、光源
自然光源:太陽 螢火蟲 水母
人造光源:蠟燭 燈泡 火把
二、光的傳播: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應用:激光準直 影子 日食、月食
三、光速:c =3×108m/s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主要是讓在學生自己選擇器材進行實驗探究。學生通過自主設計實驗、探究實驗之後,「發現」了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從中掌握了探索物理知識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科學實驗素質。這樣的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悟」的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當然,這只是學生接觸到光學的第一個規律,但從本節實驗中學生所學到的探究方法,將對今後的實驗研究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節課,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反思:一、實驗過程要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否則實驗現象會不明顯,可能會讓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二、對實驗現象的提問,問題不能過於泛濫,每一個問題都要有具體的點,而且課前要先把問題的順序列好,做到心中有數,否則容易造成提問的混亂;三、多就地取材製作教具,不但能提高教學質量,而且能激發學生動手實踐的興趣;四、本次探究實驗是學生接觸的第一個實驗,所以要求不必過嚴,只要在實驗中滲透探究的基本思想即可。
由於本節課內容貼近生活,所以我比較注重給學生的一個信息是:物理是有趣而且有用的,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從一開始就消除學生害怕物理的心理。同時創設這樣一個輕松的環境讓學生交流討論,也能夠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培養他們的溝通能力。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實驗,是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態度,同時也讓他們在小組中鍛煉與人團結協作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展示了有關光現象的一些圖片和視頻,讓學生通過感性認識領略物理的魅力蘊含於生活中,培養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的習慣。而我自己動手製作教具,也是為了告訴學生,物理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應該盡量把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最後還給學生介紹了科學家的故事,是人文教育的部分,目的是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成果的肯定,並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以此從多方面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教育。

閱讀全文

與光的直線傳播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