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泊船瓜洲 板書設計
泊船瓜州
北宋 王安石
京口 瓜州 一水 間
鍾山 數重山
又「專綠」
照我還
思鄉屬心切
⑵ 《泊船瓜洲》中的「間」應如何讀
《泊船瓜洲》中的「間」應讀作jiān,是間隔之意。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鍾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
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里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
詩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綠,這固然是春風吹綠的,但是那蔥綠的禾苗難道不是變法措施產生的實效嗎?
但是官場是險象環生的,詩人望著這瓜洲渡口,也望著鍾山的明月,發出了「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慨嘆,詩人是想早點離開是非黑白顛倒的官場,離開那丑惡,腐朽的地方體現作者希望重返那沒有利益紛爭的家鄉,很有餘韻。這首詩不僅借景抒情,
情寓於景,情景交融,而且敘事也富有情致,境界開闊,格調清新。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在修辭上的錘煉。
其中「綠」字可以體會到詩人用詞的修飾,把吹改為綠,為的是生動,在這之前王安石也有多次斟酌推敲這個字,曾試過滿,過等字,但最後還是把這個字改成了「綠」。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⑶ 泊船瓜洲教案!!!!!!!!!!急!!!!!!!!!
學習目標:
1.自選方法學習古詩, 「讀讀、背背、議議、畫畫、寫寫」。
2.運用查閱資料的方法自學,培養運用資料解決問題、處理信息的能力。
3.了解豐富多彩的祖國文化,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一、導入。
師:同學們以前我們已學過了許多古詩,回憶與月相關的古詩?
生:《靜夜思》、《楓橋夜泊》等。
師: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這一首古詩也是跟月有關的,這首詩的題目我寫在黑板上了,誰願意大聲地念給大家聽呢?好,請你來讀吧(微笑地請一學生)。
生1:(大聲地)泊船瓜洲。
師:可以,誰再來?聲音要大一點,你來(請學生)。
生2:(大聲地)泊船瓜洲。
師:非常好。再來(請學生)
生3:泊船瓜洲。
師:第一個字是多音字,在這里讀什麼?
全班:(大聲地)bǒ。
師:連著題目一起讀,一、二
全班:泊船瓜洲。
師:這是一首很著名的古詩,是宋代著名的詩人王安石寫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這節課我們要把這首詩學好,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們打算怎樣來學習這首古詩呢?要完成哪些任務呢?
生1:要了解這首詩的時代背景。
生2:要懂得題目的意思。
生3:要抓住重點詞來理解詩的意思。
生4:還要了解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5:要先讀。
生6:還要背誦。
師:好,我們就初定三個任務。(讀、理解、背誦)
(反思:「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主體」地位怎樣才能得到落實?我有意識地將學生推進學習的實踐活動中。背誦古詩,喚起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創造平等的交流機會。讓學生確定學習任務,使而後的學習變成學生自已的事。)
二、讀詩。
師:我們先說說怎樣讀,分小組讀,一個一個地讀,其他的聽,看看有沒有讀錯的志地方。讀錯的馬上幫助他糾正。清楚了嗎?
生:清楚了。
師:(課件出示配樂詩句。老師巡查、指導。)
師:(充分朗讀後)好,剛才在小組學習的時候,有沒有得到其他同學的幫助?告訴老師好嗎?
生:有。
生1:京口瓜洲一水間的「間」我讀成jiān ,同學告訴我「間」在這里是間隔的意思應讀ji?n。
師:很好,還有嗎?
生2:鍾山只隔數重山的「重」我讀成zhònɡ,同學告訴我數重是幾層的意思,所以應讀chónɡ。
師;很好。還有嗎?(沒有舉手)。沒有了,剛才小組學習的時候,同學們很認真。但我注意了,些同學讀得不是很流利,小組長就多給了這個同學機會,請他多讀一遍,非常好!這就是合作學習精神。現在敢讀給大家聽嗎?
全班:敢!,
(反思:同學之間懂得合作,互相傾聽,互幫互助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氛圍。)
生:朗讀古詩。
師:很好,語音準確。(轉載自第一範文網http://www.diyifanwen.com,請保留此標記。)聲音略低了一些,誰能讀得高一些?
生:朗讀古詩。
師:讀得流利。
生:繼續讀。
三、理解。
師:好,看來我們第一個任務完成得不錯,大家讀得認真,在讀的過程中你們一定讀懂了不少的內容。現在我們看第二個任務;理解。請同學們給合注釋和手邊的資料討論,看看你們弄懂了哪些字、詞、句的意思?還有哪些讀不懂的提出來小組討論。如果小組同學不能解決的問題,你可以離開座位找你認為最有水平的同學來解答,開始。
全班:(學生按要求合作學習、討論。)
(反思:給予充分的時間,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討論,對這首古詩無疑是一種好辦法。)
師:(巡視,逐一到小組傾聽、指導。)
師: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匯報一下你的讀書收獲,好嗎?
生:我知道了這首詩的意思……
生:我知道了泊船瓜洲的意思。
師:很好。其他同學呢?
生:我知道了「京口」在長江南岸,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鍾山:現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師:誰能將詩中「瓜洲」、「京口」、「鍾山」按方位畫一個簡圖?
生:學生自由畫圖。
師:老師巡視。然後請畫好的同學到黑板上畫一畫。(學生爭先恐後、躍躍欲試。)
生:學生到黑板上畫圖。
師:我們共同來看一看,畫得怎樣?
生:畫得很好,把它們的位置畫准確了。
師:剛才老師發現有一個同學畫得也很棒,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生:學生到黑板前展示。
師:同學們還讀懂了什麼?
生: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師:你是從哪裡知道的?
生:我是從「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兩句詩知道。
師:詩人要「還」到哪裡呀?
生:家鄉。
師:對。從這一詩句中我們知道作者非常地想回到家鄉。你能把詩句這個意思讀出來嗎?同學們聽一聽,看看是不是很著急回去?
生:(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師:讀得如何?
全班:一般。
師:(微笑地對生)你可以再讀。
生1:再讀。
師:怎麼樣啦?
生:有進步了。
師:誰來幫助他?
生2:讀
師:再讀一遍。
生2:有感情地朗讀。
師:很不錯了。誰再來?
生3:讀
師:讀出些意思了。誰再來?
生4:再讀。
師:讀得很棒,把意思讀出來了。聰明的孩子一下子就聽出來,要把哪些字讀好?
生:又綠了。
師:還在嗎?
生:何時、照、還。
師:很好。全班同學試試看。
生:齊讀。
師:不錯。再讀。
生:齊讀。
師:很不錯,還知道了什麼?
(反思:營造一個寬松的氛圍。在民主、平等的環境中,學生敢說、敢評,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互相評價,肯定優點,提出不足,相互促進,這是我們所追求的。)
生:我讀懂了京口和瓜洲只隔著一條江?
師:哪個字是長江的意思?
全班:水。
師:哪個字是「隔著」的意思?
全班:間。
師: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這說明它們之間的距離怎樣?
全班:很近。
師:(微笑對著生5)我們想聽你能不能把很近的意思讀出來,想想怎麼讀?(停一會兒)開始,好嗎?
生5:讀。
師:要著重把什麼字突出來念,可以表示兩者距離很近呢?
生5:讀。
師 :有進步了,誰再來讀?
生6:讀。
師:特別是有些字…
全班:間。
師:還有什麼?
全班:一水。
師:很好,(提高聲音向全體同學)讀。
全班:朗讀。
師:全班朗讀全詩。
全班:有感情地朗讀。
師:讀出意思來了。現在可以把不理解的問題提出來呢?
師:(沒有舉手的學生)看來都懂了,讓老師來考考你們吧!課件出示(據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作者作詩過程中曾改多次,最後定稿時才用了「綠」字。試想像,作者可能用過哪些字,為什麼最後用「綠」字?)小組討論。
生:小組討論學習。
師:巡視,逐一到小組傾聽、指導。
師:小組交流。
生:可能用過「吹」字,只說明春風的到來,而不能看出江南變綠。
生:可能用過「到」「過」字,只是說春風來過江南,而「綠」字用得好,它表現出春天到來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景象。
師:「綠」字給讀者以鮮明的色彩感和生機感,表現出春天到來後長江南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
生:還有,春天來了江南變美,詩人就會思念家鄉。
師:是呀!明媚的春光更引發詩人想回家看看的念頭。
生:「綠」字用得好。
師:一個「綠」字表達了眼前一片景、胸中無限情,一一個「綠」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絕句,一個「綠」字,使王安石改字成千古佳話。同學們應該學習王安石的這種精神,平時作文時應注意用字、用詞的准確性,養成善於推敲善於修改的習慣。
(反思;課中放手讓學生學習、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
師:冬去春又來了「我」沒有回到家鄉。同學們知道了這些內容,朗讀就一定不一樣了。現在我們重新把詩句讀一遍,要把詩的意思讀出來。自由朗讀,開始吧。
全班:自由朗讀。
師:誰願意讀一讀?
生:朗讀全詩。
師:「春風」、「明月」、「綠」、「何時」讀得很好。誰再來讀?
生:朗讀全詩。
師:非常好,很聰明!我們一起來讀,一、二、
全班:齊聲朗讀全詩。
師:好。同學們,再讀詩句有沒有產生新的一些問題呢?
生:京口和瓜洲很近,和家鄉只隔幾重山,為什麼不能回家鄉呢?
師:這是個十分有水平的問題,王安石為什麼這么想念家鄉,為什麼 又不回去呢?思考一下,你們找的資料有談到這個問題的嗎?
全班:紛紛看自己的資料。
師:我補充一些資料(轉載自第一範文網http://www.diyifanwen.com,請保留此標記。)給大家看,看完後回答問題。(發資料,每一個學生一張)
全班:閱讀自己和老師發下來的資料。
師:巡視、輔導。
師:看完了嗎?
全班:看完了。
師:請告訴你知道的情況。
生 1:知道在什麼地方寫下這首詩的,泊船瓜洲時寫的,是在江邊。
師:這時詩人正做什麼事情?
生 2:去赴任的路上,所以說是在赴任路上寫的。
師:還知道些什麼呢?
生 3:我還知道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師:他詩寫得好啊。還知道什麼?
生 4:王安石原來是不想赴任的。
師:恩,兩次推辭皇帝都沒批准,所以、、、
生 4:所以他在江邊寫下這首詩時,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鄉。
師:非常好啊!怪不得他剛出來就這么憂愁、憂傷。他前面的路是一條艱辛的路啊!這一去呀,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了。同學們請注意,最後一句他用了什麼標點符號?
全班:句號。
師:他不是在問,而是在心裡、、、
全班:想。
師:對,想自己的蹉跎,想、、、(請一學生)
生 5: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
師:是啊,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這首詩充滿了了憂愁。現在,我們再來讀,感受就不一樣了,(作手勢) 我們再讀。
三、背誦。
全班:(讀)
師:不太好,同學們要體會王安石的心情啊。
全班:(再讀,很有感情地)
師:非常的憂愁,這一去呀,不知何時返回家鄉了。會背誦了嗎?
全班:會!
師:我們一起試一下,憂愁地背誦啊。
全班:(一起背誦)
師:很好,我們的任務完成了沒有?
全班:完成了。
四、延伸。
師:我要特別表揚你們,你們是自己完成了任務。現在,布置作業。(王安石是我國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許多作品膾炙人口。找一找有關王安石寫的詩讀一讀。)
(反思:逐步引導學生學習利用閱覽室、圖書館、網路等查閱資料,培養初步的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補充閱讀資料:
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時期的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少年時代,聰穎好學,年輕時就中了進士。他的詩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做地方官時,曾向朝廷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北宋神宗皇帝 非常賞識他,1069年調王安石任參政知事,第二年升任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期間,大刀闊斧地推行改革,並在對西夏作戰中取得了勝利。但王安石推行的改革,遭到朝廷內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三年後,他辭去了宰相的職務,回到了南京的家中,寄情於山水。
一年後,皇帝又招王安石進京任宰相,他兩次推辭而未獲批准。這年春天,55歲的王安石從南京出發,上京赴任。有一天晚上,夜宿瓜洲江邊,感時傷景,寫下了《泊船瓜洲》這首詩。重任宰相一年後,王安石再次被罷免,又回到了南京,過起了隱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