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湖心亭看雪教案 "與"字寫出什麼景象 答案
★《湖心亭看雪》連用三個"與"字寫出雪後湖上冰花彌漫,天、雲、山、水連成一片的雄渾蒼茫 的景象。
附:湖心亭看雪教案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彙,培養古文的閱讀理解能力。
2.揣摩文中藉助白描手法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敘事、寫景、抒情交融的寫作特色。
3.體會人物語言的妙處,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理解文章運用白描來寫景的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寫景與敘事、抒情的關系。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請學生先交流自己積累的有關雪景的詩詞)前幾天,我們隨酈道元遊了「三峽」;跟蘇軾「夜遊承天寺」;同周密一起「觀錢塘潮」,今天就讓我們和張岱到「人間天堂——西湖,去《湖心亭看雪》」。
(多媒體顯示:背景西湖雪景。教師提示:現在讓我們走進張岱的世界。)
多媒體顯示張岱相關資料:
張岱( 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蝶庵、天孫,明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過著布衣優游的生活。明亡以後,消極避居浙江剡溪山中,專心從事著述,窮困以終。《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即寫於他明亡入山以後,書中緬懷往昔風月繁華,追憶前塵影事,字里行間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他文學創作以小品文見長。文筆清新生動,饒有情趣,風格獨特。
張岱曾有《自題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忠臣耶怕痛,鋤頭耶怕重,著書二十年耶而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沒用?」覆瓮,比喻著作毫無價值,只可以作蓋醬罐用,多用為謙詞。作者在自嘲中諷世罵時,顯示自己的卓然獨立。
明白:張岱乃異鄉之客;亡國之人。
二、朗讀感知
1.設置背景音樂,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把握字音及停頓。提示:
更( gēng)定 毳(cuì)衣 霧凇(sōng)
沆(hàng)碭(dàng) 一芥(jiè) 喃(nán)喃
2.學生自由朗讀,揣摩領會朗讀技巧。
3.學生個讀,要求讀得正確流暢,師生點評。
4.學生分組讀,相互點評。
5.學生分組展示,要求讀得抑揚舒緩,並參照注釋,藉助工具書,疏通文句,粗知大意。
(1)學生自讀課文,疏通文句並質疑。
關鍵詞如:俱絕、更定、獨往、強飲、痴……
(2)組內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並解難。
(3)全班集中質疑、答難。
6.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1)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中心內容。
討論明確: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
(2)敘事是本文的線索,請在文中找出記敘的要素。
合作交流明確(多媒體顯示):
時間:崇禎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後的更定時分。
地點:西湖的湖心亭。
人物:作者張岱,兩「客此」的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奇遇。
三、品讀賞析
請學生從文中找出最感興趣的描寫雪景的文字:
討論,交流,多媒體顯示。
1.「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合作交流,意譯文句。此句用白描手法,以生動傳神的 15 個字,描繪出了大雪三日後奇特的夜間雪景。這也是作者在湖中劃船時看到的總體的視覺形象,是一個十分闊大而又混沌難辨的白色世界。三個「與」字將天、雲、山、水連成一片雄渾蒼茫的雪白世界。作者的視點由上而下,四種景物渾然一體的特點,僅用「一白」輕輕一點,便境界全出矣!「一」在此應理解為「全」。
學生齊讀該段文字,閉目、想像畫面。
2.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在天地「一白」雄渾闊大的背景之下,作者將視線收近,從天、雲、山、水,到長堤,到湖心亭,到舟,到人,在天地混沌的雪白世界中關注到幾個有活力的「湖上影子」。此為由大到小,以小襯大,也是用白描手法。這一句僅用了四組數量詞,就將湖上景物生動逼真地勾畫出來。視點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一痕」到「一點」到「一芥」再到「兩三粒」,筆墨精到,情致畢現。在蒼茫天地之間,那長長的橫跨西湖中間的蘇堤,也只是一道淡淡的凸痕罷了。那湖心亭在作者眼裡僅成了一個點。而比起湖心亭來,作者的小船更小了,不能稱「一葉」了,只能稱「一芥」。看來「一芥」比「一點」更小了。而小船中的人當然比小船更小,又拿什麼來比呢?唯有用「粒」來形容其小了。讀到此處,我們自然不難想見作者獨行於茫茫雪夜中所感到的「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栗」的人生徹悟。
教師提示:這段文字寫景運用了白描手法,那麼,何謂「白描」?
明確:白描是一種描寫的方法。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是指一種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線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畫法。作為一種描寫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徵,以質朴的文字,寥寥幾筆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白描用於寫人,只需三言兩語即可勾畫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態,使讀者如見其人。白描用於寫景,只需幾筆就可勾勒出一幅鮮明的圖畫,使人如臨其境。白描用於寫事,也只要幾筆就可使事態畢現,生動形象。
教師講解: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徵來寫,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長與短、點與線、方與圓、多與少、大與小、動與靜簡潔概括。表現出悠遠脫俗的情味。
3.師生共同回顧本單元的寫景段落,找出使用白描技法的文句。
明確:《三峽》中「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直寫山「連」;「夏水襄陵,沿泝阻絕」直寫出大水猛漲,江水汪洋。而其他部分的文字,如《三峽》中三峽春冬秋景的描繪、《答謝中書書》對四季常景和一日變景的描繪、《記承天寺夜遊》中對庭院月夜小景的描寫、《觀潮》中四幅畫面的描寫等都用的渲染烘托的手法。
教師提示:白描這種描寫方法不僅局限於寫景,也常用來寫人。
教師可提示:你們可曾聽過蘇軾《飲湖上初晴雨後》中的兩句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淡汝」就是白描;「濃抹」就是渲染烘托,二者是兩種相對的描寫技法。
4.多媒體顯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畫面。
明確:濃抹(渲染烘托)。
快速判斷下列句子哪些是「淡妝」,哪些是「濃抹」 。
(1)微風早經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
(2)那烏鴉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
(3)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5)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6)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豪雄。
(7)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月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8)千里鶯啼綠映紅,山村水郭酒旗風。
5.學生背誦西湖雪景的句子,總結作品的語言特色:簡練自然質朴、不事雕琢。
四、悟讀體味
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特色。
1.學生齊背課文。
2.獨立思考,合作討論,問題探究。
(1)作者在寫景時用白描手法,文字極其簡練,為何開頭交待時間及看雪背景卻極費筆墨?
明確:開頭作者用明代年號紀年,說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終是沒有滅亡的。他以明代遺民的視角來看世界,自然會有一種孤標傲世,遺世獨立的情懷和風致。「大雪三日」一句,以聽覺表現出西湖在大雪後一片靜寂的情景,而作者偏要選這最靜寂的凌晨時分去看雪景,以示自己的孤懷雅興。
(2)從「獨往湖心亭」中的「獨」字可見是一人前往,為何又寫「舟中人兩三粒」,結尾又寫舟子?是否矛盾?
明確:這里並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為之。在作者看來,茫茫眾生不可為伍,比如舟子,雖然存在卻猶如不存在,這反映了他文人雅士的孤傲,也是作者強烈的自我意識、自我情懷的一種寫照。
(3)本文題為《湖心亭看雪》,為何第二段卻詳寫湖心亭奇遇?
明確:本文的主體內容是看雪,這是作者計劃之中的樂事。可是未曾料到在湖心這還能有此奇遇,三人情懷契合,相逢何必曾相識,自然令作者喜不自禁。這是看雪事件的延續,又是令作者大喜的事,當然要寫。
(4)「問其姓氏」,「客」卻未答姓氏,僅寫其籍貫及來由,何故?
明確:客人未答姓氏,可能有難言之隱。可能如作者一樣孤高傲世,不屑與他人相識,因此回答時故意語焉不詳,只答「是金陵人氏,客此」。他可能也是明代遺民,客居在這里,不便明言。
(5)作為一篇游記,作者是怎樣處理寫景、敘事、抒情的關系的?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敘事是行文的線索。作者開頭用儉省的筆墨交代了看雪的時間、目的地、天氣狀況,中間交代了游蹤「到亭上」「及下船」,並且記敘子湖心亭巧遇一事。
但是敘事中處處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西湖經歷三天大雪後,人鳥聲俱絕,空闊的雪景使天地間呈現出一股肅殺、冷寂,作者偏偏此時去賞雪,可見他此時的心態及與眾不同的情趣。再如「獨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兩三粒」,看似矛盾,實則展示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雖是敘事,但重在抒情,有獨自賞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驚喜,有分別的傷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悅。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點,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點,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觀雪的雅趣,顯得悠遠脫俗,卓然獨立。此正謂: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寫景、敘事、抒情融於一爐,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五、拓展升華
教師小結: 風景不殊,山河頓異;城邦猶是,人民復非。「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經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應該能夠理解作者的「痴」了吧!他痴迷於雪中的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更痴於雪中的情及俗之外的雅情雅趣。但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那種消極避世的情緒,我們應該批判地對待、歷史地分析、辯證地借鑒。讓我們一起背讀課文,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再次體味作者的雅情雅趣,感悟作者的故國之思。
六、課堂練習
提問:柳宗元的《江雪》描寫的也是雪景,也寫到人的活動,體會它和本文在描寫手法和表達感情上的不同之處。
學生共同回憶《江雪》,背誦「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學生思考、交流。明確:在描寫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的手法,景為人設。
在表達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超凡脫俗的感情,《江雪》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孤獨感。
七、布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課文。
2.完成「研討與練習」第三題。
教後反思:教學千法,朗讀為本。葉聖陶老先生根據文言文學習的特殊性,曾經說過:「學習文言,必須熟讀若干遍,勉強記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誦才行。」也就是說,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讀來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學,誦讀尤為重要。學起於思,思起於疑,疑則誘發探索,通過探索,才能發現真理。對字詞的疏通,可採用質疑法,讓學生利用注釋,藉助工具書。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指點解詞的方法。
㈡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的教學設計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選自《且介亭雜文》,屬於魯迅的後期雜文。這篇雜文就當時對抗日前途悲觀失望的論調提出義正辭嚴的批判,既猛烈抨擊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國民黨反動派,又熱情歌頌了英勇斗爭的中國人民,對中國前途充滿信心。文章短小精悍,寫法靈動,語言犀利,帶有強烈的諷刺意味。
教學本文,可從寫法和語言兩方面突破。首先應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理清思路的基礎上,理解駁論文的思維流程,深層探討課文的意蘊,體會這篇駁論文在寫法上的特點;其次應組織學生揣摩語言,理解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體味魯迅雜文尖銳犀利、富於戰斗性和嘲諷意味的語言特點。
課堂教學可採用誦讀法、品讀法、討論探究法、比較閱讀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用心感知,深入體驗,反復品味,深入思考,最終形成自己的心得和評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積累詞語,掌握「玄虛、誆騙、懷古傷今、為民請命」等詞的讀音、詞義,並學會運用。
⑵ 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意,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2、能力目標:
⑴ 學習本文的結構嚴謹、波瀾起伏的藝術特色,學習反駁論證。
⑵ 品味語句,體會尖銳犀利、富於戰斗性和嘲諷意味的語言特點。
3、德育目標: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為祖國美好的明天而奮斗。
【教學重點】
1、揣摩語句,理解深層含意。
2、掌握反駁論證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關鍵語句,體會魯迅雜文的語言魅力。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深入感知,增強感悟。
2、品讀法:
品讀課文,理解其寫法和思想內涵。
3、討論探究法:
在學生互動交流的基礎上,對幾個問題變換角度思考,拓展思維。
4、比較閱讀法:
在比較中完成對知識的遷移或延伸。
【教具准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整體感知,理清思路,理清駁論文的思維流程,理解課文的深層含意,體會這篇駁論在寫法上的特點。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1、設計一:
學習立論文之後,我們會遇到新問題:有時候說服自己並不困難,可說服別人真的好難!這就需要另一種准確表達自己觀點的方式:駁論。讓我們先向魯迅先生學一學這一技巧。
2、設計二:
我們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讀到魯迅先生對自由、快樂生活的嚮往。是的,魯迅先生是一位畢生追求中華民族獨立自由、興盛、騰飛的堅強戰士。1936年,魯迅先生去世時,上海民眾在他的遺體上覆蓋了寫有「民族魂」三個大字的白布,以表達對魯迅先生的敬仰。魯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極大的現實意義。今天,我們學習魯迅先生的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再次聆聽先生的教誨。
3、設計三:
多媒體顯示:
網路笑話:買汽車
孩子:媽媽,你為什麼不買汽車呢?
媽媽:買不起呀。
孩子:那怎麼才能買上小汽車呢?
媽媽:你現在好好學習,長大後就可以買小汽車了。
孩子:那你小時候為什麼不好好學習呢?
這個笑話,孩子的反駁很精彩,媽媽聽了以後肯定會瞠目結舌,繼而哈哈大笑。
駁論是一種與立論相對的論證方式。《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就是一篇駁論文。
假如你面對「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錯誤論調,你將怎樣批駁?
生1:事實勝於雄辯。中國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強大、科學的發展與進步均可證明,21世紀是中國的舞台。申奧成功、加入WTO、國足出線、「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喜事不斷,中國人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自豪。中國正如一顆冉冉升起的巨星,光芒萬丈。這難道能說」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生2:這是一種蓄意的詆毀,通過惡意損害黨的形象,傷害民眾的感情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讓我們看看70年前魯迅先生是如何批駁這一荒謬的論調的。
二、資料助讀
多媒體顯示:
本文收入《且介亭雜文》,屬於魯迅的後期雜文。魯迅寫此文之前的一個月,就發燒,「自覺肋痛」,肺病已相當嚴重。文章寫完之後的兩個多月,寫了《病後雜談》,還致信楊霽雲,自稱是在敵人和「戰友」的夾攻下「橫戰」。可見健康的惡化與精神的壓力並未影響他對世事的熱忱關注。
本文寫於「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後。中國近代本來就國運積弱,屢遭欺侮,「九一八」事變又在許多中國人心中投下失敗的陰影,國內悲觀論調一時甚囂塵上。當時資產階級《大公報》發表社論,指責中華民族失去了自信力,為國民黨反動政府推卸責任。針對這一觀點,魯迅先生憑著對社會現狀的洞悉,發出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
駁論文簡介
議論文從論證的方式上看,一般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立論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提出並闡明自己的見解或主張。駁論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發表議論,批駁片面的、錯誤的甚至反動的見解或主張。
一般說來,批駁對方的論點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直接批駁論點,即先舉出對方的荒謬論點,然後用正確的道理和確鑿的事實直接加以批駁,揭示謊言同事實、荒謬與真理之間的矛盾。二是通過批駁論據來駁倒對方的論點。論據是支撐論點的,論據駁倒了,論點也就站不住腳了。三是通過批駁對方的論證來駁倒對方的論點。論述一個問題,論點和論據之間必須有內在的邏輯關系,否則論點就站不住腳。通過駁論證來駁論點,就是揭穿對方的論據與論點之間無內在邏輯關系,即所持論據證明不了論點,其論點不能由論據推出。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掌握正確讀音:
選兩個學生投影顯示積累的詞語:
搽:塗抹。
玄虛(xuán):用使人迷惑的形式來掩蓋真相的欺騙手段。
省悟(xǐng):認識上由模糊到清楚,由錯誤到正確。
渺茫:因無把握而難以預期。
誆騙(kuāng):用謊話騙人。
懷古傷今;不滿現實,追懷古代的事情。
為民請命:代老百姓請求保全性命或解除困苦。
自欺欺人:欺騙自己和他人。
脊樑(jǐ)
2、學生速讀課文,畫出正確的論點和論據(多媒體顯示):
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麼?作者為什麼認為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麼?依據是什麼?
學生思考、交流,明確: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之所以認為它是錯誤的,因為信「地」信「物」信「國聯」,從未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拜佛,則是自欺了。
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並未失掉自信力和中國人在」,因為有過去和現在的事實為證。
四、精讀課文,突出重、難點
1、誦讀1~5段,討論探究:
⑴ 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麼還要再承認對方說的都是事實?
⑵ 第4段有一部分加點的文字,國民黨檢察官曾刪掉這段文字,這說明了什麼?
學生四人一組討論、交流,明確:
⑴ 首先承認對方說的是事實,但通過分析事實,發現對方孌說的其實不是自信力的問題,否認對方的觀點。這是駁論的一種形式,由「真實存在」的依據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對方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不成立,這是駁論證,它欲擒故縱,先「抬」後「貶」,好像抖包袱,吊起讀者的胃口,達到諷刺的效果。要駁論證關鍵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因為對方會由於利益的驅動或認識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實掩蓋了真相,這就需要明斷是非,撥亂反正,所以駁論證比駁論點、論據更能體現智慧的力量。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事實有時並不勝於雄辯,我們一定要有推理判斷能力,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意識,才可以明辨是非,不被歪理所迷惑。
⑵ 「求神拜佛」恐怕是國民黨在山窮水盡時自欺欺人的最後一招。魯迅是個現實感很強的人,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揭露了上層統治者大搞求神拜佛來掩蓋自己投降賣國的反動本質,使他們陷入捉襟見肘之地,這自然觸到了國民黨的痛處。從這段文字也可看到魯迅的境況,但他不憚於在槍林彈雨中為民眾奔走呼號,無私無畏的精神令人欽佩。
2、品讀6~8段,討論探究:
⑴ 作者是如何立論的?請簡述作者的思路。
⑵ 「中國的脊樑」是指什麼人?為什麼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
學生思考、討論,明確:
⑴ 第6段承上啟下,正面立論:「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7、8段熱情歌頌從古到今有自信力的「中國的脊樑」,從而駁倒對方,這是間接批駁。
⑵ 「中國的脊樑」是指踏踏實實地為民族進步而奮斗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樑」,他們代表著廣大民眾的利益。
他們的犧牲不能為大家所知道,原因有三個:第一,他們在追求自由、理想和民族解放的過程中總是被統治階級鎮壓、暗殺,他們的精神不能被很好地宣傳彰顯;第二,由於中國長期的專制奴役統治,「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值,至多不過是奴隸」(《燈下漫筆》),許多事情自然無權知道真相;第三,近代以來的許多社會變革大多缺乏對廣大民眾的宣傳發動,對於為他們的自由、尊嚴而犧牲的先驅者,他們大多表現出「看客」的心態。
教師提供相關材料,多媒體顯示:
「九一八」事變之後,中國共產黨於9月20日和22日連續發表宣言,發出」組織群眾的反帝運動,發動群眾斗爭,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斗號召。在黨的號如和領導下,全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日運動,堅決反對蔣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到12月,曾發生三次大規模的學生請願運動。
許多熱心的青年往南京去請願,要求出兵;然而這須經過極辛苦的試驗,火車難坐,露宿了幾日,才給他們坐到南京,有許多隻好用自己的腳走。到達南京,卻不料就遇到一大隊曾經過訓練的『民眾』,手裡是棍子、皮鞭、手槍,迎頭一頓打,使他們只好臉上或身上腫起幾塊,當作結果,垂頭喪氣地回家,有些人還從此找不到,有的是在水裡淹死 。
(摘自魯迅《且介亭雜文·中國文壇上的鬼魅》)
3、學生齊讀第9段,研討以下問題:
「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這一句話中,「狀元宰相」「地底下」分別指什麼?
學生明確:「狀元宰相」指統治階級的御用文人。魯迅曾評述御用文人「他的幫法,是在血案中而沒有血跡,也沒有血腥氣;他的功能就是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變革社會的積極力量,因為它來自民眾,故稱「地底下」,在當時,這股力量指還處於地下斗爭狀態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革命力量。把「狀元宰相」「地底下」相對比,可以看出魯迅的「立人」精神,民本思想。
4、教師總結:
本文的寫法很獨特,用駁論證的方法直接批駁,又用正面立論的方法間接批駁,從而徹底駁倒對方的謬論,說理全面、深刻、有力。
五、說話訓練
請運用駁論就以下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1、勤能補拙。
2、失敗是成功之母。
學生思考、交流。
六、布置作業
1、分析下文所用的修辭手法,積累並仿寫: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有拚命硬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2、請為下面的兩個似乎有些矛盾的名言找論據,證明它們各自的合理性:
⑴ 我之所以有所創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⑵ 盡信書不如無書。
〖參考答案〗
1、修辭手法有:比喻、排比、引用。仿寫略。
2、⑴ 如:貝多芬是世界公認的樂王。他一生中有九部交響曲,其中被人推崇的是後七部,而前兩部大體上是仿效莫扎特、海頓的風格。但是,他說,如果沒有前兩部,人們就不會聽到悲壯的《命運》、雄悍的《英雄》、優美的《田園》、令人沸騰的《第九交響曲》。在寫下這些鴻篇巨作之前,在世界音樂中心 ──維也納,他認真學習了巴赫等音樂大師的傑作,博採眾長。
⑵ 李時珍生活的明朝,中國傳統醫學已經相當發達了,醫書葯典汗牛充棟。李時珍在讀書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經驗及對有經驗的醫生、葯農的訪問,發現了前人的許多謬誤,產生了醫人先醫書的想法,寫成了《本草綱目》。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揣摩語言,理解關鍵語句的深層含意,體味魯迅雜文尖銳犀利、富於戰斗性和嘲諷意味的語言特點;鏈接生活,體驗反思;延伸拓展,開闊視野。
〖教學步驟〗
一、揣摩語言,體味深義
1、體味語句的深義,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⑴ 多媒體顯示:
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國人」的含義:
① 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樑。
② 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③ 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著「自欺力」。
④ 於是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⑤ 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後,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學生思考,明確:
① 指極少數頑固分子以外的中國人民;
② 指廣大人民;
③ 指國民黨反動統含者及其御用文人;
④ 指所有的中國人;
⑤ 指國民黨反動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⑵ 學生自選例評析:
示例:標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聚焦當時社會熱點問題,把要談的對象「中國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嗎」直接放在標題上,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和閱讀慾望;以問句的形式出現,看以懸而不論,實際上既有對錯誤論調的反詰,又有對自己觀點的自信,同時也包含對大眾的關切、詢問。
示例:「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有拚命硬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哪些人是中國的脊樑呢?一種是不求名利,埋頭苦幹,創造社會財富和燦爛文化,推動歷史前進的廣大勞動人民和創造發明家,如畢升、李時珍等;一種是不怕流血犧牲,反抗反動統治的革命者和堅持抗戰抵禦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陳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飛、文天祥等;一種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顧個人安危、為解除和減輕人民疾苦而奔走呼號、為民請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關漢卿、譚嗣同、夏明翰、劉胡蘭等;一種是歷盡艱辛、奮不顧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顯、玄奘等。稱他們為「中國的脊樑」,用比喻高度評價了那些在歷史上起進步作用的人們,形象生動,具體可感。
2、學習語言技巧,體會諷刺意味,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⑴ 體味第一段中的三個副詞「總」「只」「一味」,它們能否互換位置?為什麼?
明確:不能。「總」寫出了國民黨政府誇耀地大物博時的洋洋自得的心理,同時又暗示了其底氣不足,因為誇來誇去只有一樣,且惟恐別人不知。「只」是抓救命稻草時的「執著」,仰人鼻息之狀躍然紙上。「一味」則體現了萬般無奈之下只有祈求鬼神的沉迷心理。三個副詞准確地寫出了國民黨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事實,極富諷刺意味。
⑵ 揣摩「自欺力」「他信力」造語的新奇:
「自欺力」「他信力」是作者的新造詞,用「自」和「他」「信」和「欺」兩組反義詞衍義造成,與「自信力」對照,表現出極其深刻的諷刺意味。
⑶ 品味第8段「……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於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總」寫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程度,並間接謳歌「中國的脊樑」堅貞不屈的戰斗精神。「簡直」表達了作者的激憤之情,真正失掉自信力的是那些以祈禱解救國難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舉辦「時輪金剛法會」的國民黨官僚和社會名流。
二、說話訓練,聯系實際,回顧反思
課文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有拚命硬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這一類人們」,在上世紀30年代,「有確信,不自欺」「在前仆後繼的戰斗」。在今天,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呢?請說一段話,作一番介紹。
學生暢所欲言。
他們是科學家,如華羅庚、李四光、鄧稼先、袁隆平、陳景潤……
他們是體育健兒,如鄧亞萍、王楠……
他們是抗擊非典的英雄們,如74歲高齡抗戰在「非典」第一線的姜素椿和那些光榮倒下的鄧練賢、葉欣、梁世奎、李曉紅……
他們是做著飛天夢的數代航天人……
……
多媒體顯示:
多有「不恥最後」的人的民族,無論什麼事,怕總不會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然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的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
(摘自:魯迅《這個和那個》,收入《華蓋集》)
學生若有所思。
教師總結:各種災害與中國歷史相生相伴,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一百多年的近代史,每一章都充滿著正義與邪惡、謊言與真實、光榮與恥辱、凝聚與散漫、頑強與脆弱、為公與為私……的斗爭,中華民族始終未被鬥倒趴下,始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相信自己。「神舟」五號遨遊於太空,中國飛天,在最高最遠的廣闊舞台上做了一次最完美的亮相,為我們的民族自豪吧,為我們的祖國驕傲吧!
三、延伸拓展,比較異同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讀《中國人的智慧叢書》
李 恪
寫下這個題目,心中立刻便有了一種不痛快。談中國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昂,不能平靜,大概誰也不能否認,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文化。一種古老的文明賡續至今,葆有它的活力和生機,這已是絕無僅有。就憑這一點,我們就有理由自豪。然而我們常常並不能自豪,而是有點自卑,有的人甚至自卑到極致──中國人簡直要失掉自信力了。
自豪以致自大
大約明代以前,中國在許多技術方面,領先於世界。甚至到清初,我們還以「天朝大國」自詡。但是西方轟轟烈烈的文藝復興、工業革命我們並不知曉。到了晚清,他們的自鳴鍾的確有點意思,那不過是匠作的巧技而已,愛不釋手之餘,我們還可以冷冷地訕笑那些蠻夷。但是,鴉片戰爭一起,我們知道了,洋鬼子船炮利器,我們縱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十八般武藝,再加上忠義之士的視死如歸,也終究無濟於事。敗了,割地賠款搭笑臉,不敢再惹洋大人。而仁人志士發憤而起,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興洋務、辦廠礦、譯洋書、謀立憲,以至辛亥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然而「天朝大國」的故事並沒有結束。曾幾何時,提到中國,就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殊不知,地大物並不博,人口多並不是好事。提到中國,就是「四大發明,燦爛文化」,殊不知,近代來,外國四百大發明也不止;文化有燦爛的地方,也有不燦爛、甚至魯迅說的「吃人」的地方。說到外國,就是腐朽垂死,水深火熱,我們要解放全人類,要讓他們過上像我們一樣幸福美滿的生活── 姑不論失掉自信力否,首先就失去了平常心。
由自大到自卑
自大使我們付出了沉痛的教訓。且不說清廷的割地賠款搭笑臉,「文革」中大批崇洋媚外,讓我們十分「解氣」之後,國門打開,我們驀然看到,門外並不是水深火熱、暗無天日,中華民族之外,還存在著許多勤勞勇敢善良聰明的民族,在我們戰天斗地、你死我活的時候,他們一刻也沒有停留地創造著同樣燦爛的文化。不能不承認,在許多方面,西方遠遠地走在了我們的前頭。不是曾痛斥過「外國的月亮圓」的論調嗎?到國外一看,因為他們早就注意到環境污染問題,月亮的確要更圓更亮一些。
於是我們開始檢點我們賴以生存的文化,感到莫名的悲涼。「五四」時期,有人建議廢除漢字,有人實行廢除孔教,從師夷之長以制夷到改革開放,百餘年來,仁人志士未曾一刻停止過探索真理,而崇尚西方之風,也愈來愈烈,甚至提出全盤西化的觀點。如果說初期的崇尚還只是洋火洋油洋布洋面的階段,那麼,後來的崇尚則幾乎滲透到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各個層面,使人不忍一一列舉。中國的確是個大國、窮國、古國,它的發展與崛起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之事,然而它畢竟是我們的祖國,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必須自強不息,才能揚眉吐氣。
中國人的智慧
失望和放棄不是中國人的習慣。那麼,中國人還能不能崛起,能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讓我們沿著歷史,做一次中國人的智慧的巡禮吧。
《中國人的智慧叢書》共8冊,洋洋大觀,在不同的學科里,記述了中國科學技術的優秀成果。不僅有震古爍今的四大發明,而且有太多太多的不為人知的發明創造。這些成果,早巳為國際科學史界所肯定,做出這些成果的科學家,也早已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
比如關於煉焦的發明,叢書介紹:中國最早的用煤煉鐵的記錄,見於公元4世紀的《釋氏西城記》;成書於1650年前後的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識》,記載了煉焦及用焦炭煉鐵的全過程。為了證明這項技術的發明權屬於中國人,叢書 (《揭示物質變化》分冊)列出了8個國家的最早記錄,它們都在18或19世紀,結論不證自明。
在記述了水稻專家袁隆平的成果後,叢書(《播撒綠色希望》分冊)引用了國外的評論: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斯瓦納森博士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 !」日本專家甚至把雜交水稻和四大發明並列,把雜交水稻稱為「中國對人類作出的第五大貢獻」。
古代,中國有大多的祖沖之、李時珍、徐霞客……我們當然可以引為自豪;現代,如果中國人多一些華羅庚、李四光、袁隆平……則我們何需自卑!
中國人的自信
有這樣一個故事:記者采訪一個少年,問他長大後的理想是什麼,少年毫不猶豫地回答:「去美國留學!」有的人看了,感到有點鼻子酸;有的人看了,憂心如焚。是啊,這不是有點不爭氣嗎?實際上,孩子嚮往美國,並不可怕,說明美國的確有它先進的東西,而見賢思齊,正是我中華民族的長處。
這樣的事,只可能出現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如果還是封閉的昨天,我們將無法想像美國有什麼好處。如果我們總是認為外國是人間地獄,那才是十分可怕的事情。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在這奮起直追的年代裡,發感慨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中華民族斗不是劣等民族,過去曾經輝煌過,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創造新的輝煌。我們在痛定思痛,發現我們已經落後了很遠之後,才會更加義無反顧地走現代化的道路──而支撐我們的力量源泉,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也許有人會問:現在已是互聯網時代、知識經濟時代了,再來重讀過去的輝煌,是不是有點夜郎自大、自我陶醉?我不這樣認為,自信,將永遠是一種力量的源泉。上世紀80年代,陳景潤不知鼓舞過多少人,這些人不一定都要成為陳景潤,但,陳景潤會成為一種觀念,一直激勵著這一代人,並永遠給這一代人以啟迪。《中國人的智慧叢書》的意義,也許正在於此吧。
(原載:《中華讀書報》2001年2月14日)
這一篇文章與課文相比,寫法有什麼不同?
學生討論、交流。
學生明確:這是一篇讀後感,直接批駁論點,用事實說理,與課文寫法不盡相同。
四、課堂小結
學習本文,一方面我們掌握了駁論的寫法,另一方面理解了魯迅先生精深的思想和寬廣的襟懷,讓我們永遠銘記先生的教誨,用堅挺的身軀迎接生活的挑戰,用堅不可摧的自信迎接時代的挑戰,為使我們的民族躋身於世界強民族之林而努力奮斗。
五、布置作業
1、整理課上的發言,寫一篇題為《由脊樑引起的思索》的文章。
2、請閱讀下面三個材料,分析這三個材料側重點及適應論點的不同:
⑴ 愛國詩人陸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侵略的時代,他渴望祖國統一,直到臨終,還念念不忘復興中原。他在《示兒》詩中雲:「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⑵ 文天祥被俘後,元軍一再逼迫他投降,文天祥便毅然寫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作了回答,表現了堅定的民族氣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⑶ 魯迅先生為了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年輕時東渡日本尋找救國的真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自題小像》中的兩句詩,表達了誓為中國人民獻身的革命精神。
〖參考答案〗
上述三例都引述了人物的詩作,都包含了「愛國」的內容,但是作為論據來說,這三個材料蘊含的主旨是有著細微差別的:例⑴表明的是渴望光復失地的愛國思想;例⑵反映的是為民族利益不惜犧牲生命的崇高的民族氣節;例⑶揭示的是立志為國出力、報效祖國的革命獻身精神。這種差別從所引的詩句和材料的語言表述中可辨析出來。因此,同樣論述愛國的文章,如果提出的論點側重於渴望收復被侵略者掠奪的國土,應用例⑴;如果側重於不怕犧牲、誓死捍衛祖國,應用例⑵;如果側重於拯救多難的祖國,將個人的前途同祖國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則應用例⑶。經過篩選辨析,使之最切合論點的需要,才稱得上是最恰當的論據。
㈢ 求長春出版社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以及六年級上冊的教案、參考書電子版.
長春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全套教案,共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網路搜索「飛翔教學資源網」就可以到我們網站
一 正氣歌
1—1 蘇武牧羊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蘇武受到的苦難,產生對蘇武的崇敬之情。
2.能夠根據注釋,用自己的話說出課文的意思。
3.認識3個生字,學會4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通過品味詞句,使學生真切體會蘇武威武不屈的精神。
[教學准備]
幻燈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導入
今天我們進入《蘇武牧羊》的學習,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你查找的關於蘇武的資料和信息。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排除讀音障礙;
2.理解難度詞語;
3.讀准音詞,再讀全篇。
三、概括主要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主要講述的蘇武在北海邊經受的身體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堅定的態度。第二部分講述的是蘇武心靈上受到的殘酷的折磨和他堅貞不屈的態度。
四、整體朗讀全詩
第二課時
一、請大家自讀課文,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蘇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呢?
(苦、艱難、生不如死等相關詞語)
二、請大家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蘇武生活的窮困與愁苦,你對他的處境有怎樣的感受?
三、蘇武的哪些經歷讓你感到心酸?找出來並談一談你的體會。
相機指導:相機引導
1.「雪地又冰天」雪落地而不化,可見天氣已經寒冷,而又結冰,可見天氣(十分寒冷),而牧羊又在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我們學過《第一場雪》,文中提到,西。。。,可見天氣(特別寒冷)。在這樣的天氣里,就是錦帽貂裘,也難以抵抗寒風的侵襲呀,可是我們的蘇武,那個並沒有料知自己會被扣押的蘇武,他穿著什麼呀?難以禦寒的布衫,他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十九年,228個月,6935天,別說一天,每一秒都是痛苦的煎熬!這不能不使我們感到心酸。
2.這「難中難」僅僅是雪地與冰天,也就罷了,蘇武又隨時面臨著什麼的威脅?一個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渴了只能吃雪,餓了只能吞氈,這么冷的天,如果能喝上一口熱水,對於蘇武來說,過分嗎?這么冷的天,吃上一口娘做的家常飯,過分嗎?悲,我們的蘇武,只能吃冰冷的雪,冰冷的雪,怎能幫助他禦寒?我們的蘇武,他只能吃難以下咽入肚後難以消化的毛氈!這根本不能稱做食物的東西,怎能幫助他禦寒?同學們,蘇武只是一個普通人啊,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啊,而不是一塊沒有知覺的石頭,他的感覺並不遲鈍,這一切,怎能不讓我們感到心酸?
四、想像一下,歷盡難中難,他還可能遇到哪些困難?屈服了嗎?
1.這就是蘇武,一個怎樣的蘇武?
(雖然歷盡了……,但是他卻一心想著……;雖然歷盡了……,但是他卻一心想著……)
五、身處異鄉的蘇武,當聽到匈奴吹著的音樂,會想些什麼?
那是不能與母親相見的愁苦,這愁苦整整十九年。這十九年裡,沒人知道,蘇武的頭發已如娘親一樣雪白。那是與妻子不能相見的愁苦,這愁苦整整十九年。盡管思親如此愁苦,但我們的蘇武卻任……(生接讀)
六、加上了一個「任」字讓你感受到了什麼?
再加上一個任字,可見這時的情景,雖然蘇武的處境讓我們感到心酸,但他的精神卻讓我們感到敬佩。
七、帶著心酸,懷著敬佩,讓我們伴著音樂,讀一讀全篇課文。
八、歷史不能忘記,在浮華與堅守之間,北海的蘇武,那流放於荒山野原的鐵血男兒,用不屈與錚錚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詮釋,忘卻富足,成就氣節;銘記祖國,造就偉大。
九、板書設計
蘇武牧羊
窮苦堅貞不屈
(心酸)(敬佩)
1——2 過零丁洋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
2.結合資料理解詩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崇高氣節。
3.理解課後兩組詩句的意思。
4.認識一個生字,學會兩個生字。
教學重點
1、通過閱讀理解課文,感受文天祥寧死不屈的堅定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准備:
1、 查閱有關文天祥的資料。
、文天祥生平簡介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1236年生於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鄉富田村。其父愛讀書,也很重視孩子們的學業,設法聘名師就教。文天祥無論寒暑都要在貼滿格言警句的書齋中與弟弟一起誦讀、寫作、談古論今。18歲時,文天祥獲廬陵鄉校考試第一名,20歲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鷺洲書院讀書,同年即中選吉州貢士,隨父前往臨安(今杭州)應試。 在殿試中,他作「御試策」切中時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負,被主考官譽為「忠君愛國之心堅如鐵石」,由理宗皇帝親自定為601名進士中的狀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簡介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號文山,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歲考中狀元,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祥興元年(1278年)冬,在廣東潮陽兵敗被俘。元將勸他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絕。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終堅貞不屈,被元軍殺害。其作品有《正氣歌》、《指南錄》、《過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三、簡介寫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與元軍作戰於廣東潮陽一帶,不幸在五坡嶺被俘。元軍把文天祥囚於船上,元將勸他寫信招降宋將張世傑,文天祥拒絕。經過零丁洋時,他面對浩渺滄海,感慨國家命運,於是寫下了這首詩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學生聽讀范讀錄音,強調學生注意朗讀節奏、重音及感情基調。
五、教師進行適當的朗讀提示。
六、學生嘗試有感情地朗讀詩文,感知詩文主要內容。
七、指名個別學生朗讀,師生對其朗讀進行適當點評。
八、學生齊讀詩作,增強對詩歌內容的感知。
九、組織學生結合課本注釋,逐句閱讀理解詩作,引導、幫助學生說說詩文的大意。
1、首聯回顧了詩人怎樣的經歷?
明確:一是讀經書入仕途(狀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戰鬥了四年。
參考譯文:我這一生辛辛苦苦,靠著精通一種經書,並通過考試才進入了政界,可是卻在兵荒馬亂中渡過了四個年頭。
2、頷聯「風飄絮」「雨打萍」比喻什麼?
明確:「風飄絮」比喻國家命運慘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參考譯文:祖國的大好河山被敵人踐踏得支離破碎,象被狂風吹散的柳絮一樣;自己的一生動盪不安,象被風吹雨打的浮萍一樣浮沉不定。
3、頸聯兩個「惶恐」,兩個「零丁」各有什麼含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前者各表地名,後者各表心緒。表達對抗戰局勢的憂恐不安和對自身處境的自憐、哀怨。
參考譯文:兵敗撤退渡過惶恐灘時,與部下談起那些危難經歷,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敵手,將士們死的死,散的散,隻身被押解渡過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尾聯表明了詩人怎樣的氣節?
明確:表明詩人捨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崇高民族氣節。
參考譯文:人生自古誰無死,我寧願讓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永照史冊,也決不屈服於敵人的刀下!
教師小結:「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千古傳誦的名句,是詩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贊歌。確是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
十、品味探究: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一句?試說說自己的看法。
十一、拓展延伸
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正氣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節操。
十二、鞏固練習
1、《過零丁洋》一詩押韻,韻腳是。
2、《過零丁洋》前三聯與尾聯在感情格調上有何區別?
十三、作業
1、熟誦並默寫這首詩。
2、課外積累與「人生自古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類似的表達「愛國」、「壯志」的詩詞名句。
1——3 《獄中題壁》、 《自題小像》
㈣ 大班古詩《答人》教案怎麼寫
《答人》唐·太上隱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譯文】我偶爾會來到松樹下,頭枕石頭睡覺。深山中沒有日歷,所以到了寒氣消失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㈤ 七年級語文復習教案怎麼寫
七年級(下)
1、石榴
一、作者:郭沫若,詩集《女神》
二、主題:抓住石榴火紅、熱烈、充滿活力(夏天的心臟)的特徵,歌頌了石榴質朴鐫逸的風度,不畏炎陽直射的品格,充滿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
三、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使說明的事物更形象,更富有動感
例如:秋天來了,它對於自己的戲法好象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來,露出一口的皓齒。
作用:採用了比喻兼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而動感地說明了石榴成熟時的情狀。
四 、懂得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來介紹自己所喜歡的植物。
五、字詞:奇崛 枯瘠 柔媚 犀利 忍俊不禁 豐腴 爭妍斗艷 束縛
2、海燕 鄭振鐸
一、主題:通過對故鄉的燕子(春景圖)及海上的燕子(海天圖)的對比描寫,表現了作者淡淡的(如輕煙似的)鄉愁,及對家鄉、對祖國的眷念不舍。(睹物生情,寓情於景)
二、記敘順序:倒敘
三、字詞:鐫妙 憩息 融融泄泄 憂戚 蹇劣
四、背誦第一段、第八段
3、白鵝 豐子愷
一、主要內容:先通過對比生動形象地展示白鵝高傲的特徵,而後從叫聲、步態、吃飯等方面來寫白鵝的高傲
二、字詞:左顧右盼 猥鄙 冥頑 叫囂 局促 凈角 窺伺 躡手躡腳
不勝其煩 勝饌 分娩 三眼一板 岑寂 奢侈
4、鶴群
一、中心:課文通過對空中飛過的一群鶴作細致而生動的描寫,熱情謳歌了鶴群翱翔空中的美姿和團結戰斗、友愛互助的精神。
二、特點:1、分別從群體、個體兩個角度對鶴群進行描寫
2、把鶴放在群體中進行描寫,突出表現鶴的「團隊精神」
3、多處採用擬人的手法
4、三個場面:鶴群翔空、鶴鷹大戰、救助傷鶴
三、字詞:煦煦 絡繹不絕 翌日 蜿蜒 無可言喻 颶風 綺麗
剽悍 束手無策 無濟於事 佇立 凝眸 優哉游哉
5、魯迅自傳
一、魯迅在人生道路上經歷了三次重大的人生轉折,(實業救國—醫學救國—文藝救國),反映了魯迅先生憂國憂民的愛國思想。
二、魯迅先生的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回憶青少年時期的往事。 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 詩《自題小像》:「寄意寒星全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三、字詞:籌辦 侮蔑
6、毛澤東的少年時代 埃德加.斯諾
一、文體:傳記分為兩類 1、自傳 2、傳(評傳),本文屬於評傳
二、文中毛澤東的形象:志向遠大,喜歡讀書,擅長思考,有獨立見解,堅強,有反抗意識
三、語言幽默、生動,符合人物性格特徵
四、字詞: 克勤克儉 慷慨 引經據典 指摘 恫嚇 馴服 曉諭
危言聳聽 怒不可遏 居喪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7、第一千個球
一、作者:貝利,巴西著名足球運動員,有「球王」之稱
二、字詞:生涯 滂沱 墮落 相提並論 無地自容 輕舉妄動
8、少年愛因斯坦
一、少年愛因斯坦:對科學和真理充滿好奇,愛讀書,愛思考,愛提問,愛鑽研
二、字詞:孤僻 涓涓 靦腆 遏止 躍躍欲試 流連忘返 怡然自得 井然有序
寫作——寫傳記
借用傳記體的形式來作文。自傳,一般要寫出自己的姓名、生年、籍貫、家庭、愛好和主要經歷,還可以寫自己的理想,寫對人生和社會的看法。為別人寫傳記,除了記述其主要經歷外,還可以作簡要的評述,也可以側重記述幾個典型事例,如《第一千個球》。
9、駱駝尋寶記 陳伯吹
一、主題:通過駱駝尋寶的故事,揭示了要想獲得成功必需有堅定的信念、百折不撓的毅力,戰勝困難的勇氣的道理,歌頌了「為大家謀福利」的崇高精神。
二、寫作手法:1、對比:如,各種動物的半途而廢與駱駝的堅持到底進行對比,突出駱駝堅定的信念,及百折不撓的毅力,戰勝困難的勇氣。)
2、反襯:如,用獅子等的強反襯駱駝(跛腳)的弱,突出駱駝的精神
3、善於抓各種動物的特徵進行描寫
三、駱駝的寶是「變沙漠為綠洲的寶」,你所尋求的「寶」是什麼?
四、字詞:攜手 嫉妒 嬉戲 饒舌 對峙 溫馨 淙淙 潺潺 鄙夷
高瞻遠矚 踽踽獨行 花團錦簇 養尊處優 水泄不通
㈥ 大班古詩《答人》教案
原文
答人
【唐】太上隱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譯文】
我偶爾會來到松樹下,頭枕石頭睡覺。深山中沒有日歷,所以到了寒氣消失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注釋】
1、答人:這是太上隱者回答人家問話的詩。據《古今詩話》記載:「太上隱者,人莫知其本末,好事者從問其姓名,不答,留詩一絕雲。」
2、偶:偶然。
3、高枕:兩種解釋,一作枕著高的枕頭解,一作比喻安卧無事解。
4、歷日:指日歷,記載歲時節令的書。
5、寒:指寒冷的冬天。
【語譯】
偶然來到松樹底下,找塊石頭安穩的睡上一覺。因為山中沒有日歷,只曉得冬去春來,但卻不知道現在是何年何月。
【格律】
這首五言絕句的用韻方式為首句不入韻平起式;其韻腳是:一先,可「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刪一先」通押。還有一定啊
偶來松樹下,
⊙○○●●,
高枕石頭眠。
⊙●●○△
山中無歷日,
○○○●●,
寒盡不知年。
⊙●●○△
(說明:○平聲 ●仄聲⊙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鑒賞】
如果說陶淵明身居魏晉,慨想羲皇,主要是出於對現實的不滿;那麼,唐人嚮往那據說是恬淡無為的太古時代,則多帶浪漫的意味。唐時道教流行,此詩作者大約是其皈依者。據《古今詩話》載,這位隱者的來歷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當面打聽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卻寫下這首詩。詩人這里以自己的隱居生活和山中的節氣變化,向人們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高人形象。
首聯「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這與其說是「答人」,毋寧說是有點像傳神的自題小像。「偶來」,其行蹤顯得非常自由無羈,不可追躡。「高枕」,則見其恬淡無憂。「松樹」、「石頭」,設物布景簡朴,卻富於深山情趣。
在這「別有天地非人間」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像中的遠古社會,「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陶淵明《桃花源詩》)「寒盡」二字,就含四時成歲之意。而且它還進了一步,雖知「寒盡」歲暮,卻又「不知年」。這里當含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從「無歷日」演繹而來,意即「不解數甲子」(唐人詩句:「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二層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猶《桃花源記》的「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見詩中人不但在空間上獨來獨往,在時間上也是無拘無礙的。到這里,「太上隱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絕無閑字易,有餘味難。」(劉熙載《藝概》)此詩字字無虛設,語語古淡,無用力痕跡;其妙處尤在含意豐茸,令人神遠。李白《山中答俗人問》寫問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覺高逸。此詩則連問答字面俱無,旁若無人,卻又是一篇絕妙的「答俗人問」。只不過其回答方式更為活潑無礙,更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掛角,無跡可求」之感。
【作者簡介】
太上隱者。唐代詩人、隱士。隱居於終南山,自稱太上隱者,姓名及生平不詳。
㈦ 求一份介紹魯迅先生的教案
《魯迅自傳》公開課教案
教學目標:1.能說出傳記特別是小傳的特點,課後能嘗試進行小傳寫作。
2.了解文章大致內容並就有關問題展開討論。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具選擇: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採用投影儀和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步驟及設想:
一. 教師導入:對於魯迅先生我們應有所了解,我們已學過他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小說《社戲》等,但對他的生平我們還知之甚少,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魯迅先生簡要介紹自己從1881到1930年間的主要事跡的文章―――《魯迅自傳》,正是對此的一個補充。老師故意將「傳」音讀錯,引起學生注意。然後解釋說:自傳者,就是自我宣傳的意思,諸位說自傳,有什麼理由嗎?然後釋詞:1. 傳記:記錄某人生平事跡的文字。2. 傳略:比較簡略的傳記。3. 自傳:敘述自己的生平經歷的書或文章。引導學生查字典解決。既然傳記都是記錄生平事跡的,那麼生平事跡那麼多,怎麼記錄呢?看來還要下一番刪繁就簡的功夫,選擇生平事跡中有重要意義的事實來寫。像《魯迅自傳》(實際上應該算傳略)跨度五十年,而全文卻不滿千字,如果不作一番精心的剪裁,勢必容納不下。正如著名作家柳青所言,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地方只有幾步,魯迅先生正是抓住這「緊要的幾步」,勾勒出自己的人生軌跡的。同學們可看書對照,在《阿長與山海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些紀實性的散文中寫到的事情,《魯迅自傳》中有沒有提到?
教師明確:兒時的狀況,魯迅先生只用一句話帶過:「聽人說,在我幼小時候,家裡還有四五十畝水田,並不愁生計。」這和上文的內容有一致之處:比如家裡能請保姆、生活無憂無慮等。但具體細節則無法涉及。哪怕長媽媽給我買來《上海經》對兒時的我震動是那麼大。那麼,《魯迅自傳》中究竟記錄了自己生平的哪些重要事實呢?導入新課。
二. 昨天布置了一些作業,即課後練習一:根據課文所提供的材料,列表梳理魯迅在1881年到1930年間的主要活動。教師出示列表,學生校正。明確:
主要活動列表(使用投影儀或多媒體)
年代
歲數(虛歲)
主要活動
1881年
1歲
生於浙江省紹興府城裡一姓周的家裡
1893年
13歲
家道變故,居住在親戚家
1898年
18歲
離紹興,往南京求學
1899年
19歲
考入江南水師學堂,半年後改入礦路學堂
1902年
22歲
到日本留學,進鮮台醫學專門學校
1906年
26歲
中止在鮮台醫學專門學校求醫,決心從事文藝事業
1909年
29歲
回國,在杭州的兩級師范學堂里做化學和生理教員
1912年
30歲
在紹興中學堂做教務長
1919年
32歲
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部員,移入北京,兼做北大、師大及女子師大的國文系講師
1926年
46歲
為躲避段琪瑞執政府迫害,南下到廈門大學做教授
1927年
47歲
1926年到廣東中山大學做教授,1927年4月辭職,9月出廣東 其後一直住在上海
不必在這上面糾纏過多。可簡要概括一下:少年時家道變故,青年時外出求學;在南京進學堂;在日本,先求醫,後從文。回國後,青年以至中年,先以教師、公務員為職業,業余從事著述寫作,後以寫作為生,為自由職業者。魯迅先生的一生既是平凡的又是偉大的,魯迅先生之所以能著作立身,影響深遠,是與魯迅先生青少年時代就樹立的為國為民的遠大理想是分不開的,正如其《自題小像》一侍中所表明的:「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闇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濺軒轅。」這種理想指引著魯迅先生對自己的人生道路進行了多次選擇,同學們能不能圍繞著魯迅先生青年時期的三次選擇這個主題讀書並提出自己的疑問,小組討論解決。並將有意義的問題和自己不能理解的問題提出,班上結解決。教師充當組織者和咨詢者。
三. 同學們如有其他疑難問題,可提出並在班上有選擇的討論解決。
四. 課後進行小傳寫作練習,為自己的父母或祖父母寫份小傳。
㈧ 魯迅 自題小像 原文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注釋】
作於專:(1903年)
許壽裳《懷屬舊》:「1903年他(魯迅)二十三歲,在東京有一首《自題小像》
贈我。」魯迅於1931年重寫時題:「二十一歲時作,五十一歲時寫之,時辛未
二月十六日也。」
①寒星:宋玉《九辯》:「願寄言夫流星兮,」荃不察:屈原《離騷》:「荃不察
余之衷情兮。」
靈台:(書面語)心靈。神矢,愛神的箭。 故園:祖國。荃不察:化用《離騷》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荃,香草名,隱喻國君。察,體察。中,內心。薦:獻,進獻祭品。軒轅:黃帝,上古帝王,中華民族的始祖,代指中華民族。這首詩是魯迅21歲寫的,51歲重寫。在30年中很少寫詩,從這以後才開「詩戒」。這是他言志的宣言。盡管祖國在黑暗中,我沒有理由不愛她。雖然滿腔熱誠不被理解,我只管奉獻我青春的熱血。何等堅貞、猛烈的愛啊。這是《吶喊》和《彷徨》的先聲,也是魯迅畢生奮斗的標燈和旗幟。30年過去,魯迅無愧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