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大班語言《我的民族》老師評課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開篇之作,是一篇抒情散文。課文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我對於呂老師這節語文課的看法,有以下三點:
一、三年級,識字和寫字在中年級仍然是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和低年級不一樣,三年級必須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識字的能力。本課的生字較多,涉及的新詞語也比較,識字方面,在課文教學中,要先把詞語表中的詞語先全部讀准確讀流利才在詞語中學習生字。在指導書寫方面,也不可能一個個的讓學生去模仿,除了指導難寫的字外,其他的都放手讓學生在課後去掌握。
二、在學習文本時,教師沒能抓住主問題進行教學,課文中並沒有寫孩子們是怎樣上課的,但呂老師應該抓住這一點,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民族小學的同學們上課時的情景。孩子們就會各抒己見,十分踴躍,有的會說:「他們聽得目不轉睛。」有的會說:「他們積極舉手發言,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有的說:「他們把課文讀得又整齊又動聽。」……
三、整堂課總體感覺教學環節還是比較清晰的,但重點不突出。雖然一些教學設計比較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很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但我也覺得老師在課堂上的語言有時還顯得有些繁瑣,缺乏准確性,科學性。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提問語言、過渡語言、激勵語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師細心斟酌,多加錘煉,精心准備。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調動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課堂上快樂地學有所得!
⑵ 我的民族小學寫了上課下課的什麼氣氛
《我們的民族小學》通過描寫邊疆的一所小學里(充滿祥和、歡樂的氣氛,反映了學校生活的幸福和美好),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友愛),使下課後的(熱鬧)氣氛與上課時的(安靜)氣氛形成強烈的對比。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人教新課標版小學三年級上學期第一組第1篇課文。2018年教材改版,改版後更名為《大青樹下的小學》。
課題用「我們的」來修飾「民族小學」,表達了作者的自豪之感合贊美之情。課文緊緊圍繞一個「情」字行文,內容與文題相互呼應,渾然一體。
(2)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課文原文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鍾聲敲響了。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古老的銅鍾,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
作者簡介
生平簡介:吳然,1946年生,原名吳興然,雲南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高中畢業後,當過工人和小學教師。現任雲南省作協常務理事,昆明兒童文學研究會副會長。
文學成就:作品曾獲中國作協第二、五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
主要作品:《歌溪》《一碗水》《走月亮》《小鳥在歌唱》等。
⑶ 小學語文我們的民族小學教案
1、我們的民族小學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 認識「壩、傣」等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
2.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 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
教學重難點: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下面我們舉行一個「少數民族風情」展示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了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徵、生活習俗。
2.視學生介紹情況,教師利用課後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3.評選最佳學生,頒發小獎品。
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就有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願意不願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
3.教師配樂范讀。選擇具有雲貴民族風情的樂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等配樂。
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該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壩(bà) 絨球花 傣(dǎi)族 景頗(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絢麗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狸
第四自然段:鳳尾竹 搖晃(huàng)
分組朗讀,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後進行比賽。
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 指名讀生字,新詞。
2、 指導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
a.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並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範。
b.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
教學過程: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急需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發現民族小學的美和課文的美。
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著這部分課文,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學生讀後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後的活動等方面想像、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像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教師評點後再指名練習。
d.配樂朗讀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鍾聲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像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麼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後交流。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隻小鳥、蝴蝶或者一隻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朗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麼做?
反復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麼?操場會是怎麼的一幅情景?想像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麼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了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麼美麗的民族小學,多麼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板書: 1、我們的民族小學
穿戴不同 語言不同
共同學習 共同游戲
熱愛團結
⑷ 小學教學反思
參考這些內容吧:或在這個網址看看吧。http://www..com/s?ie=gb2312&bs=%D3%A2%D3%EF%CB%C4%BC%B6%BE%AD%B5%E4%BE%E4%D7%D3&sr=&z=&cl=3&f=8&wd=%D0%A1%D1%A7%D3%A2%D3%EF%BD%CC%D1%A7%B7%B4%CB%BC&ct=0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
一、在中國,英語是外語,不是二語,不可習得。
在中國,很多人忽視了英語是一門外語,而不是第二語言,是英語學習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客觀原因。
那麼,第二語言與外語究竟有什麼區別?它們是同一概念不同風格的用語,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對英語教學的效果會產生怎樣的作用?
其實,我們知道,second 1anguage與first language相對,而foreign 1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是與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相對的。
first language和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的共同特點是:(1)最早習得的語言,常常是在家庭環境中習;(2)熟練程度高。語言直覺強。
second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的共同特點是:(1)是一種雙語現象;(2)在掌握的時間順序上次於第一語言;(3)熟練程度一般不如第一語言;(4)習得方式一般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或自學。
首先,在語言環境方面,第二語言與外語有著根本的差別。第二語言學習者一般都有一個比較自然的語言環境。周圍有眾多的該語言的本族語使用者。由於種種原因,他們之間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聯系。同時,由於該語言可能是「官方語言的一種(如英語、法語在加拿大,英語在印度等),新聞媒介、官方文件、廣告等等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比較真實和自然的語言環境,而「外語」學習者一般來說則很難有這樣的語言環境。
其次,從語言輸入來看,第二語言學習者一方面有自然的語言環境,另一方面,如果他通過課堂教學學習該語言,教師的語言程度、同學的語言程度等都給他提供了較理想的「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其中包括「針對外國人的談話」(foreigner talk),「教師語」(teacher talk)、「同伴語」(peer talk)等;
而外語學習者則不同,他一般不可能得到foreigner talk之類的輸入,由於外語教師語言水平總體上不能與第二語言教師相比,teacher ta1k的質量和數量都不如第二語言教學課堂, peer talk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
英語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是二語教學還是外語教學,還有一個重要標志,那就是看當地學校的課程是不是用英語授課。如果除了英語課,其他課程用母語講或大部分用母語講,英語教學就是英語外語教學(TEFL)。顯然在中國,英語是外語,而不是第二語言,中國缺乏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環境。母語可以習得,二語也能習得,但外語是不能習得的。
而在我們的小學英語課上過多的強調了情景的創設,甚至是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於產生了虛假的情景。很多老師抱著在這樣的情景中給孩子們以自然習得英語的期望,原本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在35分鍾的英語課上,老師用外語授課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學生能開口說外語的時間又有多少?有多少學生的家庭有外語環境,有多少學生父母懂外語,學生在課余時間主動或被動接觸外語的機會又有多少?我們盡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學英語教學觀摩課,在這些觀摩課上英語教師和學生配合的天衣無縫,聽說讀寫的操練樣俱全,加上朗誦,短劇,多媒體演示,教學者為之興奮,聽課者為之激動。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語教學中,這樣的課又有多少呢?這本帳,從事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心中應該是很明白的。
二、小學英語教學應較多地採用採用認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觸真實的語言,進行真實的交流,靠大量重復模仿,強化記憶,養成習慣。視聽法、聽說法、交際法都屬於直接法。以直接法為主進行教學,一定要有語言環境,要有高水平的師資,班額要小,學習和使用英語的機會要多。認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於缺乏語言環境,學習途徑主要是通過理性思維,學習語音、語法、詞彙知識,掌握語言規則,指導聽說讀寫,舉一反三,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語言能力。英語在中國是外語,中國學生學英語,不論是小、中、大學,都不能採用二語教學類型,而要以語言知識為拐杖,在運用經驗學習的同時,要注意理性認知;對於小學生尤其要培養他們可持續發展的語言學習能力,不能排斥語言知識。
而在我們現實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有限的師資力量,教師水平的相對低下,語言環境的缺乏,大規模的班級授課,都告訴我們直接法的教學方法不適合目前的小學英語的教學實際。
三、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靠唱歌游戲去學習,因為培養興趣主要是為了學習英語。小學生學習英語不是英美的移民學習英語,則只有不斷學到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才可能培養持久的興趣。而目前小學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鍾的英語課,單靠唱歌游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游戲應該作為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小學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盡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小學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四、 小學英語教學不應排斥基本的語言規則
傳統英語教學中佔主導地位的教學方法是語法翻譯法和聽說法。語法規則的講解和操練成了傳統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隨著交際教學法的興起,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有所削弱。到了80年代,有的語言學者公開排斥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反對在任何教學階段控制語法教學項目的做法。他們認為,只要在課堂上提供有意義的交際,語法就會被學習者自動習得。受此觀點影響,80年代有一段時期,語法教學曾一度在部分外語課堂消失了。然而,物極必反,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反思,人們終於意識到了削弱甚至取消語法課的弊端,因又重新思考語法在語言交際以及在外語課堂中的地位與作用。
⑸ 我們的民族小學讀後感
通過讀課文,我感受到同學們在這所學校學習、生活得非常幸福、快樂。
這所民族小學雖然古老卻很美麗,同學們非常喜歡他們的學校,喜歡他們的老師、同學,還有哪些可愛的動物和學校的一草一木;同學們學習都非常刻苦、認真,他們的學習態度連那些動物、植物都被感動了,不忍心打擾他們,而且還想跟著一起學習;下課了,同學們在一起玩兒的非常開心,那種快樂、友愛的氣氛感染了大家,也招來了很多小動物。
我喜歡這所學校,喜歡那座古老的銅鍾、高高的大青樹、還有輕輕搖動著的鳳尾竹,喜歡老師和同學們友愛相處的氣氛,喜歡和大家一起刻苦的讀書、快樂的游戲。我那麼嚮往,我真想加入這個集體,跟大家一起享受這些幸福、快樂!
===============================================================
我們上完了《我們的民族小學》這一課,我有一些話說: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是以自豪的心情寫的,所以我讀完課文,心裡感覺非常自豪,課文的內容是:早上,從某些地方走來了一些小學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這個學校都成了好朋友。我最喜歡這兩句話了,你們猜為什麼?因為第二句話說了,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都成了好朋友,這就說明他們有許多友誼。
要是我們的學校都和他們一樣該多好啊!
===============================================================
我喜歡這所民族小學,因為那自然環境非常好,有古老的銅鍾,搖搖晃晃的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還有小鳥、蝴蝶、猴子和山狸等一大群動物當朋友,茂盛的植物使空氣十分清新。所以我喜歡這所民族小學。
我喜歡這所民族小學,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兒有許多少數民族學生,會有許多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民族服裝、語言和習慣,那一定很有趣。因為前兩大原因,所以我喜歡民族小學。
⑹ 人教版《我們的民族小學》說課
《我們的民族小學》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下午好,我是小學語文組X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對本課的教學設想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首先談一談我對於教材的理解,《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本組課文的專題是在快樂的生活里,我們一天天長大,引導學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我們的民族小學》是的一篇抒情散文,抒發了作者自豪與贊美的感情,一個「情」字貫穿全文。課文按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上課,下課,文末點題的順序描寫了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充分體現了學校的美麗、團結和充滿歡樂。課文通過描寫這所民族學校,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二、說學情
三年級是第二學段的起始段,本篇課文是本冊教材的第一組課文中的第一篇,學生處於低年級和中年級兩個年段語文學習的介面處,要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來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年級的語文學習,逐步完成由低年級向中年級的學習過渡,讓學生初步養成較為穩定的學習習慣,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語文積累,從而提升語文學習的能力。如何給第二學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則是我們作為教師應著力思考的問題。
三、教學目標
根據對於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生情況的了解,設立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鍾、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初步了解民族小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反復地朗讀和討論,提高學生的閱讀及說話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文章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體悟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三維教學目標的確立,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定為通過反復的閱讀能夠掌握文中的生字詞和體會小學的美麗。難點則為通過理解文章內容,能夠熱愛祖國,熱愛各民族。
五、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目標,我本堂課主要採用朗讀法、探究討論法、情境設置法。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首先,我打算以歌曲《愛我中華》導入,並播放視頻。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介紹自己了解的民族。接下來順勢導入本堂課的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本篇文章的興趣。
(二)誦讀課文,整體感悟
播放音樂並且范讀,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畫出每段不認識的生字詞。接下來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課件展示本堂課需要重點掌握的生字詞。讓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歸納概括本文主要出現了哪幾個場景。教師進行總結。這樣做有利於學生把握散文的整體結構,理解形散神不散的意義。
(三)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研讀賞析。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接下來讓學生分組朗讀,分段朗讀課文,找到每一個自然段的關鍵詞句,進行圈畫討論。在上課與下課的場景描寫中作者並沒有具體的描寫出學生都在做什麼,此處可讓學生自由討論,他們認為每一位學生都在做什麼。下課也可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聯想。讓同學們在分好的組里討論,總結出自己的答案,這里就可以體現課標中「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然後,讓同學們一起朗讀最後一段,提問學生體會到了什麼。學生進行自由回答,學生可能會說我們的民族很和諧,大家的生活很美好,學校的景色很美麗等。由此發言,教師進行歸納總結,我們要熱愛自己的民族,五十六個民族要團結在一起。這樣做的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引導他們熱愛各個民族。
(四)拓展發現,鞏固提升
讓學生動筆畫一畫這所民族小學的人物和景色。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在於拓展各方面的能力,旨在通過語文課堂,能夠掌握更多的技能,並通過各種方式去理解文章內容。
(五)作業布置
課下搜集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下堂課我們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將課上課下有機融合在一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七、板書設計
最後,說一說我的板書設計。本堂課的板書比較注重直觀簡潔,重點突出,便於學生理解記憶。
我們的民族小學
以上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老師的聆聽。
⑺ 我們的民族小學 內容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回生,有傣族的,有景頗答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鍾聲敲響了。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古老的銅鍾,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
⑻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案怎麼寫
劃分細節,一部分一部分的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