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敬畏生命教案

敬畏生命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5 02:49:00

⑴ 《敬畏生命》的教案

教學內容和步驟

導入新課感知課文理出文章脈絡整體感知課文,揣摩、把握關鍵詞語揣摩導引思考生活關注自然 (一同學們所熟悉的」種子」為話題)我們在小學學過一篇課文,叫作《種子的力》,種子的力量有多大呢?雖然我們在課堂上不能用科學方法計量,但那篇文章理由過生動的描述,想必大家還能回憶起來。種子發芽可以頂破人力無法打開的人的顱骨,還能繞過堅硬的頑石,從石縫中曲曲折折的鑽出地面,令人不能不佩服它們不屈不撓的精神。有一類種子是靠纖維傳播的,比如柳樹、蒲公英,如果仔細觀察這類種子的傳播過程,你會產生怎樣的聯想呢?今天我們來讀台灣女作家張曉風的一篇散文,看看他是怎樣看待這一自然現象,並從中吸取精神養分的。1. 請同學們分段並朗讀課文,老師注意正音反饋2. 要求同學思考:(1) 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2) 標出暫時不理解的句子3. 明確:文章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1-2自然段描寫 所 見到的景物,第3-5段寫自己的感受.4. 正音: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要求學生注意下列帶點字 的讀音. 纖維 奢侈 渾然不覺 湖畔5.練習:集體朗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1. 思考:文章第一部分敘述了一件什麼事,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將作者所描述的景象復述出來。(思考的目的在於要求學生把握文中的關鍵語句,練習概述文章要義)明確:「湖邊有幾棵樹正在飄散一些白色纖維,大團大團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飄到草地上,有些飄入湖水裡。」「好幾個小時過去了,那些樹仍舊渾然不覺地 在飄送那些小型的雲朵,、、、、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樣。」思考文章第二部分:這件事引起了我怎樣的感想?找出能顯示做作者心理狀態和思想感情的語句。明確:詞語:詫異,震撼,折服,敬畏,碰撞,感動語句:我幾乎第一次遇見生命 我不能不被生命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而感動。(1) 做著「詫異」的原因是什麼?她究竟被什麼所感動?為什麼說生命是的投資是「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明確:樹不分晝夜的飄送種子,為撒播後代竭盡自己的全力,而成功率卻極小。(2)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不停地接觸各種生命,打作者為什麼說「我幾乎是第一次遇見生命」?這里的生命有什麼深刻的內涵?明確:句子中的生命不僅指生命的現象,更強調生命的本質意義,作者以前對身邊的生命形式並不經意,更沒有去思考它們的本質意義,而這次飛絮飄種的情景引發作者第一次對生命的意義形式和本質進行思考。使她從中領會到生命的本質意義------在於無私的傳遞聲明,不惜代價,不求回報。 (3)「那顆種子曾遇見了一片土地」,「土地」指什麼?教會她怎樣敬畏生命?怎樣理解作者含蓄表露的思想感情? 明確:「土地」比喻「心田」計後面所說「一個過客的心之峽谷」。敬畏應是「敬重不敢輕視」。作者由植物傳遞生生不息的執著,「投資」之巨大,感悟到生命傳遞的神聖,生命價值的可貴,從而得到人生的啟迪。 引發學生思考文章的實際意義,以及我們在社會生活中游沒有輕視生命的現象? 作家們往往從大自然中得到感悟,吸取精神的營養,我們從提高認識和積累寫作素材的角度,談談人於自然的關系。 提示:1、提醒學生防範社會上出現的青少年吸毒、輕生、游戲人生等不良現象。 2、引導學生和關注大自然 ,發現人於自然的共同之處,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

⑵ 如何應用ppt投影,交互電子白板等信息技術手段開展課堂教學設計

將信息技術應用於語文教學,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語文教育的本質,了解語文學科教學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學中的重難點所在,了解傳統教學的優點和局限性,找准整合點,才能充分運用信息資源上出具有語文味的語文課,實現教學最優化。
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語文課中的運用,我們現在還處於初級階段,實施過程中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例如應該如何減少教師對於多媒體課件的過度依賴;如何才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回歸「語文味」,而不是「技術味」;如何才能在網路環境教學當中真正發揮大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讓他們成為形式上的「參與者」,實質上的「旁觀者」等等。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如何把握好一個「度」的問題,這需要我們首先從思想上切實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一切以學生的需要為根本出發點,讓技術為人服務,而不是讓人被技術牽著鼻子走。其次,需要在語文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從情境設置、突破重難點、學練結合、拓展延伸等環節上尋找兩者的最佳整合點,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綜上所述,任何時候都應為了語文課的教學而進行教學手段的改革,而不應該是為了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而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是否使用信息技術應是有目的的,它取決於教師的教學組織需要。
1、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是要將信息技術看作是進行語文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主要在語文學科的學習活動中有機結合使用信息技術,以便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要達到「整合」的目標,老師不僅要熟練掌握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質,了解語文學科教學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學中的難點所在,了解傳統教學的優點和局限性,結合技術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值得注意的是:整合不等於混合,它強調在利用信息技術之前,教師首先要清楚課程教學的目的、需求,以及信息技術的自身特點,設法找出信息技術在哪些地方能提高這堂課的學習效果,能使學生完成哪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能做到卻效果不佳的學習任務,然後才能決定用整合模式進行教學。並不是所有的課都適合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如:2000人教版試用修訂本第二冊的一篇課文——《敬畏生命》,寫的是作者在印第安那州的一個湖邊見到樹不斷飄送白色纖維——種子的情景,及由此洞察到的生命的來之不易和為了延續生命所做出的無私的奉獻。課文的主題是歌頌生命的,而題目「敬畏生命」這個概念對於初一學生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這樣表達的用意,體會「敬畏生命」的含義,我就採用了生物學科,思想品德學科中有關生命知識的內容進行了多學科的整合教學,並用信息技術製作成了一個以《敬畏生命》為主題的個人網站,讓學生在我的引導下進入網站學習,這樣就很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教學目的。
2.信息技術應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基本認知工具。在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中,強調信息技術服務於課上的具體任務。學生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在學習中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並且對這種工具的使用要像鉛筆、橡皮那樣順手、自然。這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信息素養。如,在網路課《敬畏生命》一課中,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生命的投資是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這個學習難點,設計需要學生上網查看人的生命形成的過程。這不僅能解決本文的學習難點,也從生物學角度讓學生自己體會到生命的來之不易。在本課教學設計的「拓展」部分,為了讓學生知道自己應「敬畏生命」,需要讓學生上網查看一些有關學生**的新聞材料,看後,讓學生在留言板上用最簡潔的話輸入自己的感想——自己應該如何對待生命,方便大家討論。這兩部分內容,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信息素養,就無法更快、更好地完成本課的學習內容。
3.能力培養和知識學習相結合的教學目標。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要求,和其他課程整合一樣:學生學習的重心不再僅僅放在學會知識上,而是轉到學會學習、掌握方法和培養能力上,包括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如,在《敬畏生命》一課中,我設計的學習目標如下:首先是語文知識和能力方面。讓學生了解作者的情況,思考並討論寫作思路,再對文中的重點語句進行點撥,討論對這些語句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在多學科整合方面。藉助互聯網上生物學科中有關生命形成的內容,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生命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系互聯網上一些學生**的新聞資料,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和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而珍視生命、熱愛生命。再次,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網上獲取知識信息的意識。這樣的設計,不但讓學生學到了語文課知識,也有了上網查尋語文方面的知識信息的意識。更有了網上也可獲取其它知識信息的意識。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技能逐漸遷移到其他領域。
4.「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新型的教學模式,均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被看作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習的許多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材料來實現。所以,我設計的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課,都是教師進行引導、點撥,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這樣,教學過程不再是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主動探究、發展、創造的過程。如:《秋魂》(初中語文新教材第一冊十四課)的教學設計中,利用多媒體,將秋天的肅殺、凄涼及文中所描寫、歌頌的「秋實」、「秋色」、「秋味」、「秋風」、「秋葉」、「秋土」、「秋景」均用圖片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自己從視覺角度去體會作者筆下秋之美,再適當配以舒緩的音樂——鋼琴曲《秋日私語》,讓學生朗讀這篇散文詩,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只需在欣賞和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啟發學生理解文中的「秋魂」,再引導學生學會詮釋自己心目中的「秋魂」,甚至是「春魂」、「夏魂」,乃至「冬魂」。
5.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和諧統一。信息技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實踐平台,利用它實現相同的目標,我們可以採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同時,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學目標固定後,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務來實現,每一位學生也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來完成同一個任務。這種個別化教學策略對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進行因人而異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但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要求人們具有協同工作的精神。同樣,在現代學習中,尤其是一些高級認知場合(例如復雜問題的解決、作品評價等)要求多個學生能對同一問題發表不同的觀點,並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協作完成任務。而網路環境正為這種協作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在《敬畏生命》一課中,關於作者的情況,我先展示網上作者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快速閱讀,並抓住主要信息點,再讓學生在留言板上輸入自己所掌握的作者的關鍵信息,用大屏幕把留言全部展示後,學生討論誰輸入的信息最重要;然後,教師點評。學習完課文內容後,我又讓學生上網查看一些學生**的新聞材料;一段時間後,教師讓學生在留言板上用最簡潔的話輸入自己看後的感想,自己應該如何對待生命。教師進行聯網讓學生開展討論。通過討論引導學生去思考,並得出該如何對待生命的結論。這種討論正是協作式的學習。這樣的協作學習不但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得出應掌握的關鍵內容。又能了解、掌握更多的思想和知識。

閱讀全文

與敬畏生命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