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班體育《攀登練習》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利用器械練習助跑跨跳等動作,發展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回。
2、引導幼兒積極動腦,積答極探索新玩法,提高幼兒克服困難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3、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遵守活動規則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活動准備:
1、與幼兒人數相等的頭飾、球及紙棒(紙棒分為紅、綠兩種)。
2、場地布置:
第一組:輪胎架起竹梯用紙棒擺放一條小河(20厘米)一堆果子
第二組:走木樁用紙棒擺放一條小河(30厘米)一堆果子
第三組:輪胎堆成的小山用紙棒擺放一條小河(40厘米)一堆果子
3、錄音機,磁帶
4、活動前檢查場地上是否安全,幼兒的衣著、鞋襪是否合適。
⑵ 爬高登高有危險的小班教案
活動過程:
一、了解遇到高興或者不高興的事情 等各種情況都可以向版別人傾訴。權
1、幼兒遷移自己的經驗,為哭泣的幼兒想解決辦法。
出示圖片:哭泣的孩子
大家看看,這張圖片上有誰?他怎麼了?
請小朋友想想辦法,怎麼才能讓他不哭呢?」
2、引導幼兒展開討論,想出多種方法去幫助圖片上的小朋友。
3、讓幼兒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自己的情感體驗,知道把不高興的事情 ,
放在心裡是很難過的,而且還容易生病。
知道傾訴的內容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傾訴的人也可以是不同的。
小結:大家可以把自己高興的、不高興的、難過的、愉快的等等很多很多事情告訴別人。你可以告訴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好朋友、老師,告訴你想告訴的一切人。
這樣大家可以了解你、幫助你,還可以分享你的快樂或者幫你解決問題。
⑶ 小班《爬呀爬》的教案
渴臨不同的制式對於播放有啥要求
真正的運動者總是盼望比賽。如果把困難看作對自己的詛咒,就很難在生活中找到動力。狗翁
⑷ 求艦船攀登示教作業教案
使用六米拉梯攀登訓練塔課程教案
1.課目:使用六米拉梯攀登訓練塔。
2. 目的:熟悉拉梯的性能,學習拉梯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動作要領。
3. 內容:運送拉梯,架設拉梯,攀登拉梯。
4. 方法:講解示範,組織練習。
5.時間:大約90分鍾。
6.要求:①堅持練為戰的思想②嚴格訓練,嚴格要求③認真聽講,仔細觀摩④做好保護措施,防止人員受傷,防止器材損壞。
7.場地器材劃分:場地,訓練塔樓前。器材,六米兩節拉梯
一、 進行作業准備(15分鍾)
1. 集合整隊,清點人員、器材,請示報告,檢查器材裝備 2. (宣布作業提要)進行思想動員 3. 組織練習前的熱身准備活動
二、 講解示範(35分鍾)
(一)目的意義
熟悉拉梯的性能,學習拉梯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動作要領 (二)場地器材設置標准
1. 場地設置。在訓練塔前對應窗口處設置一條寬2米的跑道,在32.25米處標出起跑線,在距離訓練塔0.8---1.3米處標出豎梯線
2. 器材設置。在起點線位置平放一架六米拉梯,弓背朝下,梯腳與起點線標齊 3. 器材介紹。兩節拉梯,由上下兩節梯和滑動裝置組成,主要由竹製,重31.5千克,每節有13個梯蹬,每個梯蹬間距為30厘米。 (三)操作程序(先講解,後示範)
學員在起點線一側3米處列橫隊。 1. 聽到「前兩名出列」的口令後,兩名戰斗員跑步出列到拉梯一側兩端立正站好。 2. 聽到「准備器材」口令後,戰斗員檢查器材,然後回原位站好。
3. 聽到「預備」口令後,戰斗員用單手(雙手)握梯,做好操作準備。
4. 聽到「開始」 的口令後,兩名戰斗員提起拉梯,上至肩部扛梯,右手扶梯跑向訓練塔,在豎梯線內將梯豎起,第一名戰斗員扶梯,第二名戰斗員拉梯,將梯架設在窗檯後攀登進入窗內,雙腳著地,面向外立正喊「好」。
5. 聽到「收操」口令後第二名戰斗員按攀梯的相反順序下到地面,與第一名將拉梯扛至起點線,放回原處成立正姿勢。
6. 聽到「入列」口令後,兩名戰斗員跑步入列站好。 (四)動作要領(邊講解,邊示範) 第一個階段:運送拉梯
1. 持梯:兩名戰斗員單手(雙手)分別握住拉梯前後第二(三)梯蹬的外側,兩腿成丁字步半蹲,身體側向前,目視前方做好准備。
2. 肩梯前進:兩名戰斗員同時將拉梯向上旋轉90度,扛在肩上,右手扶梯跑向
訓練塔。
3. 下肩翻梯:在距豎梯線大約10米的時,兩名戰斗員同時將梯下肩,向左旋轉90度,使拉梯成水平放置,弓背朝上。第一名戰斗員雙手握梯梁一側,將梯腳壓低,同時第二名戰斗員雙手握梯梁兩側將梯半平舉於頭上。
4. 豎梯:到達豎梯線內,第一名戰斗員向下按壓梯腳,同時第二名戰斗員將梯向前上方推,把梯豎起。 第二個階段:架設拉梯
1. 扶梯:第一名戰斗員以右腳為軸向左轉到梯身後側雙手扶梯梁,使梯站穩。 2. 拉梯:第二名戰斗員躍起抓住拉繩雙手將第二節梯拉到第五蹬以上。 3. 鎖梯:將拉繩放開一段距離,使撐腳卡在在第五蹬上,鎖住拉梯。
4. 靠梯:第一名戰斗員向後拉,第二名戰斗員同時向前推將梯靠在窗檯稍靠右側 第三個階段:攀登拉梯
1. 上梯:第二名戰斗員在梯靠好接著就將左腳踏在第三蹬上,右手抓住合適位置的梯蹬。
2. 逐級攀登:左手右腳,右手左腳,一步一蹬,逐級攀登。
3. 躍上窗檯:當到達拉梯頂端時,左腳踩在第13梯蹬上,右手抓住第一梯蹬,左手抓窗檯左側,躍上窗檯。
4. 轉身著地:迅速轉身跳入窗內,立正喊「好」。 (五)動作要求
1. 持梯時不得移動拉梯。
2. 肩梯前進時兩名戰斗員要步調一致,前面的不拉,後面的不推,不跑出跑到線外。
3. 豎梯時梯腳必須在豎梯線內。 4. 兩撐腳必須鎖牢,才可上梯。
5. 梯子靠窗時要正不得越出窗框,梯子上端必須超出窗檯兩個梯蹬。 (六)計時標准
計時從發出「開始」口令至第二名戰斗員雙腳著地喊好。 優秀:10秒;良好:13秒;及格:16秒。
三、 組織練習(40分鍾)
1. 場地劃分
訓練塔前,一班對應一個窗口。 2. 練習方法
由班長組織,兩人一小組輪流實施。 3. 練習要求
聽從指揮,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做好保護工作。 4. 小結講評
⑸ 求攀登示教作業教案
活動目標:
1、感知蘋果寶寶的顏色、大小;嘗試進行分類擺放。
2、初步體專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屬
活動准備:
1、大的紅蘋果若干 ,小的紅蘋果若干; 大的綠蘋果若干,小的綠蘋果若干,
2、大的綠籮筐1個;小的綠籮筐1個,大的紅籮筐1個,小的紅籮筐1個。
3、害蟲圖片與葉子,果樹
⑹ 登高 .教案
1.登高》是杜甫詩集中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詩,寫於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的秋天,是詩人流寓夔州時為深秋登高有感而作。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應麟《詩藪·內編》)。全詩寫登高所覽之景,雄渾蒼莽;在闊大雄健的氣象之中,滲透著一股勃鬱之氣。通篇語言凝煉,聲調鏗鏘,氣韻流轉,對仗工整。抒寫詩人內心郁結不舒的愛國情感和羈旅愁思,悲憤而不過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藝術上是很見功力的。
詩由寫景開頭,十四個字勾勒出一幅登高遠眺的壯闊圖景。時當深秋,晴空如海,登高仰視,愈覺其迢迢無極,所以說「高」;夔州一帶,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長嘯,空谷傳響,哀轉不絕,所以說「哀」;深秋九月,潭寒澗肅,沙洲小渚,孤零冷落,所以說「清」;風霜高潔,水落石出,所以說「白」。因為台高,故愈覺其風大,所以說「急」;風大則水鳥低飛盤旋,所以說「回」。用字遣詞都極其貼切。「天高」「沙白」「猿嘯」「鳥飛」,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峽秋季特徵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詩,不但形象鮮明,使人讀了如臨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極雄渾高遠,飽含著詩人無窮的情思。
三、四兩句寫遠眺之景,從大處落筆,上句寫山景,承首句;下句寫江景,承次句。山上江中,往復交織,構成一幅非常生動的三峽秋景圖,深秋風大,所以聞落葉之「蕭蕭」;峽深流急,所以見波濤之「滾滾」。「落木」而以「無邊」來形容,則見其境界之闊大;「長江」而以「不盡」來形容,則見大江之無窮。在極其蕭颯荒涼的景象中,又充滿著一種渾灝奔放的氣勢。兩句又多用雙聲迭字,讀來音調鏗鏘,充滿著聲韻之美。
「深於言情者,正在善於寫景」。以上四句寫景,確實有力地烘託了詩人的心情,寫出了詩人登高望遠的悲秋之意,卻又不直接使用「悲秋」的字面,而是將這種悲愁之情滲透在具體的畫面之中。詩中所描寫的這些自然景物,既具有客觀事物的具體特徵,季節特徵,同時也飽含著詩人特殊的感情色彩,表現了詩人特定的心情。啼猿作為一種動物,本身並不具有人的感情,但在「艱難苦恨」中的詩人聽來,猿啼聲卻充滿著一種凄哀的情調。同樣,那滾滾的長江,蕭蕭的落木,盤旋的飛鳥,冷清的小渚,也無一不起著渲染環境氣氛、烘托詩人情緒的作用。「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文心雕龍·物色》),更何況眼前這一片凄涼肅殺的景色?自然更使得詩人觸景生情、引起相應的心理活動與感情變化了。而這種心理活動與感情變化,又反過來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所以詩中的景物已不同於自然的景物,它是詩人主觀化了的客觀景物。在文學作品中,當景物的描寫體現了作者特殊感情的時候,當作者的主觀感覺和景物的客觀特徵得到和諧統一的時候,它對讀者所產生的藝術魅力,就不是一般地描摹景物的詩句所能比擬的了。
五、六兩句由上文寫景很自然地過渡到抒情。兩句寫出自己身多疾病長期漂泊的艱難處境和秋景蕭瑟觸景生悲的愁苦心情。「萬里悲秋常作客」,這是就空間方面說,即所謂「橫說」;「百年多病獨登台」,這是就時間方面說,即所謂「縱說」。兩句承上啟下,點出全詩主旨。在結構上,則層層遞進,步步轉折,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容。宋人羅大經說:「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處也;『獨登台』,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八意,而對偶又精確。」(《鶴林玉露》乙編卷十五)作客登台,已有遊子思鄉之意,加上萬里漂泊,百年多病,則孤零悲苦之情便得到更進一層的描寫。秋風蕭瑟,已令人觸景生哀,更何況又值垂暮之年抱病登台呢?由於採用了這種層層遞進的頓挫筆法,蘊藏在詩人內心深處的沉鬱悲抑的感情便更深刻有力地表達出來了。深厚的感情,來自豐富的生活,詩中反映的雖是詩人的個人遭遇,但讀者卻可從中窺見戰亂時代廣大人民的苦難。
尾聯兩句是寫自己窮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上句寫自己艱苦備嘗,白發彌添;下句寫自己潦倒日甚,多病纏身。全詩就在沉重的感嘆聲中收結,結得悲憤深沉,而又寄慨遙深。「艱難苦恨」四個字不僅指作者自己萬里作客,衰年多病的艱辛境況和身世遭遇,同時也指當時社會的動盪不安,廣大人民的辛酸痛苦。「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正是這一切「艱難苦恨」,才使他頭上的白發愈來愈多,而現在又已衰年多病,獨自登台,心情自然更加落寞,更加痛苦了。此時正須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之故而不得不暫停飲酒,這樣一來,詩人內心自然更沉鬱不舒了。這種曲折頓挫的筆法,既使文勢有波瀾,也使感情表達更為深刻、沉痛。
杜甫自己曾說過:「晚節漸於詩律細。」(《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登高》確實是這樣一首精於詩律的好詩,歷來備享盛譽。從藝術表現角度上看,本篇的獨到之處可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仗工穩,音調鏗鏘。即胡應麟所謂「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穿,一氣呵成」(《詩藪·內編》卷五),詩一開頭就以對仗領起,不僅對得自然、工整,而且還用了一句中自相對偶的當句對法,(如以「風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尾聯兩句雖不全對,但句法布局卻極整齊。這種結構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僅符合於美學上的所謂均齊,給人以一種神清目爽整飾對稱的美感,而且使全詩曲折頓挫,在抑揚有致的韻調中,表達出詩人需要抒發的感情。同時詩中又多用雙聲迭字,旋律優美,音節和諧,大大加強了詩的珠走泉流而又回環往復的音樂美。如尾聯「艱難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並列結構,在聲調上卻具有抑揚頓挫四聲的特色,讀時應一字一頓;「潦倒」「新停」為雙聲迭韻,在聲調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節顯得特別鏗鏘嘹亮,讀時應兩字一頓。「繁霜鬢」對「濁酒杯」,其聲調的妙用,也在所謂「抑揚抗墜之間」。讀者密詠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濁的韻調之中,體味出詩人顛沛流離的痛苦心情。
二是寫景抒情筆法錯綜變化卻又相互照應。前四句寫景,是所謂「詩之媒」;後四句抒情,是所謂「詩之胚」。落筆的角度雖然不同,但都圍繞著詩的中心——「悲秋」。一三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山景;二四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江景。而在寫景之中,又有聲(風聲猿啼聲)有色(沙白渚清),有動(鳥飛葉落)有靜(洲渚)。五、七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悲苦;六、八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詩的內容上又是互相緊密聯系的。全詩情景交融,渾然一體,中間雖有如此豐富的內容,如此復雜的感情,但筆勢卻如「百川東注於尾閭之窟」,一氣直下,造成了一個既有變化又和諧統一的藝術整體。
2.登高》賞析
此詩是杜甫大歷二年(767)秋在夔州時所寫。夔州在長江之濱。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楊倫稱贊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杜詩鏡銓》),胡應麟《詩藪》更推重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首聯對起。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秋日天高氣爽,這里卻獵獵多風。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經注·江水》)的意味。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著迎風飛翔、不住迴旋的鳥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畫圖。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經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對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入韻。沈德潛因有 「起二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格奇而變」(《唐詩別裁》)的贊語。
頷聯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徵。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索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透過沉鬱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兩聯極力描寫秋景,直到頸聯,才點出一個「秋」字。「獨登台」,則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暮年。「悲秋」兩字寫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詩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愛登台的感情,概括進一聯「雄闊高渾,實大聲弘」的對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動著的感情脈搏。此聯的「萬里」「百年」和上一聯的。「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象落葉和江水一樣,推徘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相洽。詩到此已給作客思鄉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獨的內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進離鄉萬里、人在暮年的感嘆,詩意就更見深沉了。
尾聯對結,並分承五六兩句。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使自己白發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本來興會盎然地登高望遠,現在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悲,詩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飛揚震動」,到此處「軟冷收之,而無限悲涼之意,溢於言外」(《詩藪》)。
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表現。次聯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像補充,三聯表現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四聯又從白發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此詩八句皆對。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嘗有對」,胸腹好象「無意於對」。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 「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曠代之作」(均見胡應麟《詩藪》)的盛譽,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3.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秋。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杜甫本入嚴武幕府,依託嚴武,可惜嚴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離開經營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買舟南下,本想直達夔門,卻因病魔纏身,在雲安呆了幾個月後才到夔州。如不是當地都督的照顧,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個年頭。而就在這三年裡,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體也非常不好。
這首詩就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在這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那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臨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曠世之作。
句解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嘯,十分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迴翔。首聯兩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且句中自對,無一虛設。這是詩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構成一幅悲涼的秋景圖畫,為全詩定下了基調。登高而望,江天本來是開闊的,但在詩人筆下,卻令人強烈地感受到:風之凄急、猿之哀鳴、鳥之迴旋,都受著無形的秋氣的控制,彷彿萬物都對秋氣的來臨惶然無主。「風急」,夔州位於長江之濱,三峽之首的瞿塘峽之口,素以水急、風大著稱。 「猿嘯哀」,巫峽多猿,鳴聲凄厲。當地民謠說:「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渚」,水中的小塊陸地。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奔流不盡的長江,洶涌澎湃,滾滾奔騰而來。 頷聯為千古名句,寫秋天肅穆蕭殺、空曠遼闊的景色,一句仰視,一句俯視,有疏宕之氣。「無邊」,放大了落葉的陣勢,「蕭蕭下」,又加快了飄落的速度。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它的境界非常壯闊,對人們的觸動不限於歲暮的感傷,同時讓人想到生命的消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恆。透過沉鬱悲涼的精工對句,顯示著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我萬里漂泊,常年客居他鄉,對此秋景,更覺傷悲;有生以來,疾病纏身,今日獨自登臨高台。頸聯是詩人一生顛沛流離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頓挫之神。詩人從空間(萬里)、時間(百年)兩方面著筆,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聯雄闊高渾的對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脈搏。語言極為凝煉,乃千古名句。宋代學者羅大經《鶴林玉露》析此聯雲:「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處也;獨登台,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八意」,即八可悲:他鄉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萬里作客,三可悲;又當蕭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齒,一事無成,五可悲;親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獨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時世艱難,生活困苦,我常恨鬢如霜白;濁酒銷憂,卻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尾聯轉入對個人身邊瑣事的悲嘆,與開篇《楚辭》般的天地雄渾之境,形成慘烈的對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潦倒」,猶言困頓衰頹,狼狽失意。 新停濁酒杯:一般解釋為戒酒,不妥。「停」是表示某種動作狀態延續途中的一時中斷,這一句是說,我一人登台,獨飲濁酒,無親朋相伴,慢慢舉起銷憂解愁的酒杯,停在嘴邊——我的身體已承受不了啦,至今飲酒不斷、未曾有過停杯體驗的我,不禁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愕然。新,指初次出現。「濁酒」是相對於「清酒」而言,是一種帶糟的酒,就像今天的米酒,古時稱之為「醪」。
評解
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渾涵汪茫的七言律詩。前兩聯寫登高聞見之景,後兩聯抒登高感觸之情。由情選景,寓情於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而格調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高渾一氣,古今獨步。
這首律詩很特別,其四聯句句押韻,皆為工對,且首聯兩句,又句中自對,可謂「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寫景而言,有工筆細描(首聯),寫出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的形、聲、色、態,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寫,卻生動形象,精煉傳神;有大筆寫意(頷聯),傳達出秋的神韻。抒情則有縱的時間的著筆,寫「常做客」的追憶;也有橫的空間的落墨,寫「萬里」行程後的「獨登台」。從一生飄泊,寫到余魂殘骨的飄零,最後將時世艱難歸結為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錯綜復雜手法的運用,把詩人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蒼涼,表現得沉鬱而悲壯。難怪明代胡應麟《詩藪》說,全詩「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⑺ 部隊攀登抓繩上教案
使用六米拉梯攀登訓練塔課程教案
1.課目:使用六米拉梯攀登訓練塔。
2. 目的:熟悉拉梯的性能,學習拉梯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動作要領。
3. 內容:運送拉梯,架設拉梯,攀登拉梯。
4. 方法:講解示範,組織練習。
5.時間:大約90分鍾。
6.要求:①堅持練為戰的思想②嚴格訓練,嚴格要求③認真聽講,仔細觀摩④做好保護措施,防止人員受傷,防止器材損壞。
7.場地器材劃分:場地,訓練塔樓前。器材,六米兩節拉梯
一、 進行作業准備(15分鍾)
1. 集合整隊,清點人員、器材,請示報告,檢查器材裝備 2. (宣布作業提要)進行思想動員 3. 組織練習前的熱身准備活動
二、 講解示範(35分鍾)
(一)目的意義
熟悉拉梯的性能,學習拉梯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動作要領 (二)場地器材設置標准
1. 場地設置。在訓練塔前對應窗口處設置一條寬2米的跑道,在32.25米處標出起跑線,在距離訓練塔0.8---1.3米處標出豎梯線
2. 器材設置。在起點線位置平放一架六米拉梯,弓背朝下,梯腳與起點線標齊 3. 器材介紹。兩節拉梯,由上下兩節梯和滑動裝置組成,主要由竹製,重31.5千克,每節有13個梯蹬,每個梯蹬間距為30厘米。 (三)操作程序(先講解,後示範)
學員在起點線一側3米處列橫隊。 1. 聽到「前兩名出列」的口令後,兩名戰斗員跑步出列到拉梯一側兩端立正站好。 2. 聽到「准備器材」口令後,戰斗員檢查器材,然後回原位站好。
3. 聽到「預備」口令後,戰斗員用單手(雙手)握梯,做好操作準備。
4. 聽到「開始」 的口令後,兩名戰斗員提起拉梯,上至肩部扛梯,右手扶梯跑向訓練塔,在豎梯線內將梯豎起,第一名戰斗員扶梯,第二名戰斗員拉梯,將梯架設在窗檯後攀登進入窗內,雙腳著地,面向外立正喊「好」。
5. 聽到「收操」口令後第二名戰斗員按攀梯的相反順序下到地面,與第一名將拉梯扛至起點線,放回原處成立正姿勢。
6. 聽到「入列」口令後,兩名戰斗員跑步入列站好。 (四)動作要領(邊講解,邊示範) 第一個階段:運送拉梯
1. 持梯:兩名戰斗員單手(雙手)分別握住拉梯前後第二(三)梯蹬的外側,兩腿成丁字步半蹲,身體側向前,目視前方做好准備。
2. 肩梯前進:兩名戰斗員同時將拉梯向上旋轉90度,扛在肩上,右手扶梯跑向
訓練塔。
3. 下肩翻梯:在距豎梯線大約10米的時,兩名戰斗員同時將梯下肩,向左旋轉90度,使拉梯成水平放置,弓背朝上。第一名戰斗員雙手握梯梁一側,將梯腳壓低,同時第二名戰斗員雙手握梯梁兩側將梯半平舉於頭上。
4. 豎梯:到達豎梯線內,第一名戰斗員向下按壓梯腳,同時第二名戰斗員將梯向前上方推,把梯豎起。 第二個階段:架設拉梯
1. 扶梯:第一名戰斗員以右腳為軸向左轉到梯身後側雙手扶梯梁,使梯站穩。 2. 拉梯:第二名戰斗員躍起抓住拉繩雙手將第二節梯拉到第五蹬以上。 3. 鎖梯:將拉繩放開一段距離,使撐腳卡在在第五蹬上,鎖住拉梯。
4. 靠梯:第一名戰斗員向後拉,第二名戰斗員同時向前推將梯靠在窗檯稍靠右側 第三個階段:攀登拉梯
1. 上梯:第二名戰斗員在梯靠好接著就將左腳踏在第三蹬上,右手抓住合適位置的梯蹬。
2. 逐級攀登:左手右腳,右手左腳,一步一蹬,逐級攀登。
3. 躍上窗檯:當到達拉梯頂端時,左腳踩在第13梯蹬上,右手抓住第一梯蹬,左手抓窗檯左側,躍上窗檯。
4. 轉身著地:迅速轉身跳入窗內,立正喊「好」。 (五)動作要求
1. 持梯時不得移動拉梯。
2. 肩梯前進時兩名戰斗員要步調一致,前面的不拉,後面的不推,不跑出跑到線外。
3. 豎梯時梯腳必須在豎梯線內。 4. 兩撐腳必須鎖牢,才可上梯。
5. 梯子靠窗時要正不得越出窗框,梯子上端必須超出窗檯兩個梯蹬。 (六)計時標准
計時從發出「開始」口令至第二名戰斗員雙腳著地喊好。 優秀:10秒;良好:13秒;及格:16秒。
三、 組織練習(40分鍾)
1. 場地劃分
訓練塔前,一班對應一個窗口。 2. 練習方法
由班長組織,兩人一小組輪流實施。 3. 練習要求
聽從指揮,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做好保護工作。 4. 小結講評
⑻ 武警部隊抓繩攀登教案
活動目標:
1、在參加活動中通過觀察和討論,了解在家庭環境專中活動時的安全注意事項。。屬
2、根據已有經驗,在木偶表演中,發現他人活動的危險,並積極為他們提出安全建議。
活動准備:
1、事先與住在幼兒園附近的幼兒家長聯系
2、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