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教孩子唱歌
1、唱歌要用「氣」唱,練練深呼吸吧,剛開始唱高音不要用很大的力,(用氣)輕唱上去後,再穩定用力。
2、練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樂錄影帶,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時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練 。
3、發聲練習是歌唱發聲的一種綜合性基本技能的訓練,學習唱歌必須以最基本的發聲練習開始。 做獲得氣息支點的練習,體會吸與聲的配合,利用科學的哼唱方法,體會並調節自己的歌唱共鳴。
4、在歌唱訓練中「打開喉嚨」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環節,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好壞。「打開喉嚨」也就是將喉頭穩定在正確的位置上,口蓋積極向上收縮成拱形,舌根放鬆,平放在下牙齒後,牙關打開,下巴放鬆自然放下而稍後拉,這時候的喉嚨是打開的。
(1)兒童唱歌教學擴展閱讀
其他注意事項
1、正確的發聲要與正確的咬字、吐字相結合。
通過字、聲結合的練習來提高唇、齒、舌的靈活運動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動地表現歌曲和情感和內容。
2、在歌唱發聲時,還要注意對音準、節奏的訓練,通過發聲練習,逐步掌握連、頓、強、弱等全面的歌唱發聲技巧,豐富歌曲的表現手段,增強歌曲演唱能力。
3、每次練習時,都要保持正確的歌唱姿勢,正確的歌唱姿勢是進入良好歌唱狀態的前提。
4、在練聲、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雜念,(要有良好的歌唱慾望),要充滿信心、放鬆自如地進入歌唱狀態,否則是唱不好歌的。
2. 兒童歌唱教學有哪些策略
幼兒園歌唱教學策略的研究
2015-05-26 | 幼兒 教學 歌唱
目前,新的教育觀念已經深入到每個教師的心靈,但是,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如有些教師較重視技能技巧的訓練,忽視審美能力的培養,穿新鞋走老路現,在教學過程中,眼中無兒童,鑒於此,提出了對幼兒園歌唱教學策略研究的課題。
一、多元歌唱教學模式
我們應本著「系列層次活動」式的「多層次介入」的程序,讓幼兒從「多渠道參與」、「多角度感受」,從而探索出系列多元的歌唱教學模式,在不斷的研討—實踐—反思—再研討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探索出一系列多元歌唱教學模式。
1、選擇多元的教育材料,豐富幼兒的音樂生活
本著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原則,我們可以嘗試從多方位去發展幼兒歌唱活動的資源。並將資源進行了分類、篩選,建立了五個資源庫,即優秀的中國兒童歌曲資源庫、民歌歌曲資源庫、外國優秀歌曲資源庫、時尚流行歌曲資源庫、戲曲資源庫。
2、多元歌唱教學模式的探索
在確立了歌唱活動材料選擇的定位後,我們可以借鑒、融合許卓婭的系列活動理論和預知學習理論,並以這兩大理論體系為支撐,以多元智能為依據,進行多元歌唱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我們可依據歌唱材料的分類,總結出一系列的多元歌唱教學策略。
二、多元的歌唱教學策略
1、優秀兒童歌曲的教學策略
傳統經典的兒童歌曲是在人類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長期積淀下來的精品,這類歌曲不僅具有鮮明的兒童特點和較高的藝術性,其內容與形式也是極其豐富的。(1)角色探究法。針對有情節有角色的歌曲,讓幼兒在探索歌曲中不同角色的表達和情感的過程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2)音畫轉換法。藉助能為幼兒所理解的圖畫、符號、幫助幼兒理解歌曲,通過互動,可以幫助幼兒有效地記憶歌詞、表達情感。(3)情景互動法。藉助歌曲所表達的意思來設置情境,讓幼兒參與到情境中來,通過在情景中的游戲、談話學習歌曲。(4)暢想生成法。在簡單理解詞意基礎上不直接教歌詞,而是引導幼兒通過大膽想像,經過過濾、組織來創編歌詞生成歌曲,促進幼兒創新精神。
2、外國歌曲的教學策略
為培養幼兒接納、尊重多元文化與藝術,通過多元教學模式,幼兒不僅能輕松地學會演唱,還引發出幼兒對國外的風俗習慣、建築風格、語言、貨幣等系列的生成活動。(1)游戲協作法。根據歌曲的民風特點,創設相應背景的游戲情境,通過參與游戲活動,感受歡快的氣氛,讓幼兒在協作、交流中學會大膽、自由的演唱歌曲。(2)填充創造法。在理解歌曲民俗特點及其背景的基礎上,通過創編、填充歌詞或旋律來學習演唱歌曲,讓幼兒在一步步參與中不知不覺的學會歌曲。(3)對比欣賞法。藉助圖片、幻燈、媒體等途徑來展示歌曲的背景及風格,通過與本地歌曲的對比,學習演唱不同風格特點的外國民歌,充分表達自己的理解感受,讓每個幼兒得到不同成度的熏陶,培養發展幼兒的藝術潛能。(4)喚醒自主法。通過幼兒提供嘗試不同形式的演唱方法,讓幼兒積極主動探索,豐富幼兒音樂經驗。
3、民族歌曲的教學策略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歌曲資源十分豐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歌曲的風格非常鮮明,其韻味、旋律以及歌詞中的語言都有極強的感染力,讓幼兒在民歌的海洋中徜徉,將提升幼兒的藝術素質,並使幼兒在體驗、感受民族歌曲的同時,增強幼兒的民族意識。(1)發掘笑料——多種表演法。尋找民歌中詼諧逗趣的內容,並以此為切入點,引出教學內容,讓幼兒通過表演,熟悉旋律與歌詞體驗幽默情緒,感受歌曲的風格。(2)層層切入——多渠道參與法。不同民族、地域的民歌在語言上往往具有突出的特點,這些與幼兒生活經驗和環境不同的語言特色,對幼兒來講是有極大吸引力的。
4、戲曲的教學策略
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其藝術性和思想性極高。隨著中國傳統文化進課堂的要求,我們讓幼兒通過感受名家名段,體驗多種戲曲風格和文化,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1)詩韻交融法。將唐詩與戲劇曲調相結合,讓幼兒體驗唐詩美的同時,感受戲曲旋律的美,使詩與曲相互襯托,相互交融,提升幼兒對傳統文學的欣賞能力,這種方法可根據不同的詩風配不同的曲調。(2)角色體驗法。通過欣賞體驗不同角色的外形、聲音、動作,讓幼兒體驗京劇中生、旦、花臉等行當的特點。
5、流行歌曲的教學策略
時尚這一詞正在逐漸被現代人士認可,如《東北人都是活雷鋒》、《讓愛住我家》、《波斯貓》,讓幼兒與環境互動、與文化互動、與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音畫時尚法,充分利用媒體資源,讓幼兒通過欣賞MTV、FLASH、MP3等形式學習健康、有趣的流行歌曲。
總之,多元的歌唱教學模式,使原本枯燥的歌唱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減輕了教師教與幼兒學的負擔,激發了幼兒的學習動機,促進了幼兒情感、創造性的發展,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幼兒的自主性得到了發揮,課堂成為「喚醒」和「激勵」的地方,在教師的「喚醒」和「激勵」下,使幼兒進入表現音樂的最佳狀態。
3. 小班幼兒如何教他們學唱歌
- 對於小班孩子,他們第一次接觸正規的歌唱教學,如何才能使孩子們用心、用情,主動...(二)運用多種方法,提高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幫助幼兒掌握唱歌技能。
4. 孩子學唱歌,應該幾歲開始學比較好
兒童的訓練不同於成人。簡單的把成人的訓練方法用在孩子們身上,是極為不當的。它會導致孩子們的嗓音變得嘶啞,引發咽炎等有關病變。許多從事學校音樂教學的老師己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開始學習和採用更科學完善的教學手段來訓練孩子的歌唱。而那種不分年令,不分大小一鍋端的做法,是聲樂教學中不可取的。
4-6歲的孩子屬於幼兒時期,沒有必要讓孩子參加訓練班之類的學習。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理解能力十分薄弱,而嬌嫩的聲帶又處於發育時期,稍有不慎,就會使孩子的聲帶受到破壞。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好讓其自然發展。幼兒園老師和家長,可以讓孩子多欣賞和學唱一些兒歌,讓其對音樂產生興趣。培養一定的樂感。這與學鋼琴是大不一樣的。家長切不可操之過急。
7-9歲的孩子,仍然以節奏、音準、對歌曲的理解等諸方面加強對孩子的影響。學習唱歌的基本知識,學會小聲唱歌。重要的還是要保護聲帶。學唱的歌曲,要以兒童歌曲為主。切忌讓孩子唱難度較大的成人歌曲。更不要讓孩子模仿大人的聲音去唱一些通俗歌曲。
10-15歲的孩子,是兒童嗓音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兒童都要經歷變聲期。男孩大約12-14歲,女孩大約13-15歲,聲音產生變化。這個期間的聲帶經常充血,水腫。這是自然生理現象。但是如果不注意,用大本嗓大聲唱歌,則會加劇聲帶的疲勞,最後導致聲帶肥厚。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唱歌的話,絕對應該小心。避免出現意外。
國際上著名的兒童聲樂教育家提出了兒童美聲的訓練方法。顯然,這種訓練方法不同於成人的方法。要求孩子們用帶有頭腔共鳴的假聲來歌唱。這對於孩子們的嗓音保護,對孩子們將來的藝術成長,是極其重要的。經過這種訓練的孩子的嗓音柔美,有穿透力,聲音的表現力強。嗓音不易疲勞。目前,在國內,許多大中城市的優秀的童聲合唱團就是用這種方法訓練孩子們的。而這種訓練方法,對於處於變聲期的孩子,尤為重要。
5. 如何教幼兒唱歌的方法
游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在愉快的游戲中學習唱歌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您不妨試試。那麼,作為爸爸、媽媽怎樣抓住機會,在游戲中教孩子唱歌呢?下面介紹幾則方法:
1、創設情景:
(1)以「娃娃家」游戲的形式,孩子做「媽媽」「爸爸」,讓孩子邊抱著娃娃哄「寶寶」睡覺,邊學唱搖籃曲。可啟發孩子想想說說,媽媽抱著寶寶哄寶寶睡覺心裡是怎麼想的,該怎樣唱搖籃曲。接著問:「寶寶快睡著了,媽媽唱歌的聲音會是怎樣的呢?」讓孩子置身於情景中,很快就能掌握了唱搖籃曲的方法,知道唱搖籃曲要親切、溫柔,隨著樂曲情緒的變化逐漸地變輕、變慢。媽媽要以「外婆」口吻稱贊孩子,「真能幹,一邊哄寶寶,一邊唱歌,真是個好媽媽」,使孩子嘗試成功的愉悅。
(2)以「開汽車」的游戲形式,將幾張小椅子拼接成汽車,蛋糕盒的底盤當駕駛用的方向盤,讓孩子做司機,爸爸、媽媽做乘客。邊玩開汽車的游戲,邊教孩子學唱《小司機》、《讓座》。爸爸媽媽和孩子可以調換角色,舉一反三,學唱類似的歌曲。
2、唱歌接龍:
開始就告訴孩子游戲的方法,先完整地唱一二遍,讓孩子對所學的歌曲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再逐句教孩子唱,當孩子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內容後,爸爸媽媽就來做唱歌接龍的游戲,一人接著唱一句,直到唱完,這樣就能使孩子在學唱時注意力集中,積極地記憶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3、猜謎唱歌:
爸爸、媽媽先唱一遍歌曲,讓孩子對整首歌有一個初步的印象,然後玩猜謎游戲,即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讓孩子猜出大概意思,接著概括成一句歌詞教孩子唱。如教歌曲《小朋友想一想》,當做兩手抱拳伸得長長的在體前晃動的動作時,孩子就猜出「大象鼻子最最長」;當做兩手分別伸出、兩指放在額旁、蹦蹦跳跳的動作時,孩子就猜出「兔子耳朵最最長」。用這種方法教孩子既學會了唱歌,又學會了表現動作,而且興致極高。
年輕的爸爸、媽媽,以上只是舉幾個例子,相信您們一定會受到啟發,找到更多的在游戲中教孩子唱歌的好方法。
6. 怎樣訓練兒童歌唱
對於兒童來說六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進行初級的訓練,有些條件較好的孩子經教師測試過後也可專進行訓屬練。在初學階段主要進行一些兒童歌曲、簡易的發聲練習在次基礎上8歲左右可進入中級的訓練,進行一些較難的作品的學習。
特別應該提到的是變聲期,不分男女變聲期大約在12歲左右,男孩明顯一些。處於變聲期的孩子應當注意盡量預防感冒或其他咽喉疾病;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的練習;不要讓自己太疲勞。
希望通過學習使每個孩子都能夠享受到歌唱的樂趣。
7. 如何訓練兒童聲樂
一、初學階段的訓練時的現象很多家長都說過:我的孩子唱歌跑調,節奏不在點兒上,像他這樣的,能唱歌嗎?其實兒童在初級階段唱歌時,就存在著音準及節奏不穩的現象,起因很多,如:歌曲速度較快或較慢、節奏較復雜、音域太高或太低、對歌曲的熟悉程度等,都會影響到音準和節奏。演唱歌曲的先決條件是音準和節奏,因此訓練音準和節奏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要重視視唱練耳。耳朵聽不準音,就談不上唱准音;演唱時跟不上音樂節奏,就談不到表現音樂。因此,基礎視唱訓練和聲樂訓練要一同抓起,對音準、節奏有了准確的認識之後,在演唱歌曲時,才有可能表達出歌曲的內容。唱歌跑調還受其它方面的影響,如:歌唱氣息支持不夠、歌唱位置不夠、換聲點沒有充分的准備等等,通過不斷加強歌唱技巧的訓練,才能正常地發揮出演唱技巧及演唱風格。二、平時單項的訓練兒童理解事物能力較差,沒有概念性,兒童對身體上的歌唱器官大多沒有感覺,如對呼吸器官、發聲器官、共鳴器管、以及唇、齒、舌、牙、喉等,基本上是模糊的,對控制身體各歌唱器官的能力更是比較差。這些就只能依靠老師以生活中的感覺和豐富的想像力來啟發他們,來訓練歌唱器官的協調及配合。運用單項練習來進行聲樂訓練,可以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聲樂技巧。例:歌唱呼吸練習、放鬆喉部練習,咬字吐字練習、歌唱時面部自然放鬆練習以及歌唱時的表現能力練習等,分別進行單項練習,學生會有更深刻的概念性。 呼吸練習:最初接觸聲樂的兒童,不知道歌唱呼吸是怎麼回事,開口就唱,如何運用氣息呢?我們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親身體驗,讓學生回憶感受一下引導學生做一些表演,如上體育課時跑步後氣喘吁吁時的樣子,模仿的基本像時,讓他出說說身體的感受嗎?還有腰部有什麼樣的感覺呢?你能邊表演邊發出聲音嗎?你能在唱不同音高時,同樣使用上這些感覺嗎?你的聲音和腰部是如何配合的呢?兒童能把這些感受記得非常牢固,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聲樂技巧的興趣,又達到了學習聲樂的目的。咬字吐字練習:唱歌和說話一樣,要求咬字吐字清晰,在唱歌時必需運用歌唱語言的方式來咬字吐字。對於歌曲中的每個字,聲母咬的要准確、快速,聲母咬完之後,馬上與韻母迅速結合,立刻唱出每個字的韻母。在比較抒情的歌曲中不急於歸韻,過早的歸韻就會出現沉重的鼻音,當在快唱完這個字的韻尾處時,再快速歸韻,這樣有利於歌唱聲音的連貫和感情的充分表達,從而提高整部歌曲的完整性。打開喉部練習:在訓練中要求學生喉部打開時,如直接給他們說要把喉部打開,小朋友是不能理解,可以給他們那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事物來給他們打比方,如:當你唱歌的時候你要想想老師在你嘴巴裡面放了一個雞蛋(是豎著放的),你的喉嚨有什麼樣的感覺?學生會很好奇的試一試、想一想,然後你告訴他,這就是喉部放鬆的感覺。面部自然放鬆練習:在歌唱時要注意麵部的自然放鬆,一般來說,當面部保持微笑狀態時,面部器官便會處在比較理想的位置,微笑時,笑肌被抬了起來。當笑肌隨著微笑抬起後,口腔內部的硬顎和軟齶也會同時抬起,喉嚨在這種狀態下也就自然打開,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歌唱狀態。學唱過程中,特別是初學期,要經常對著鏡子練習,檢查是否有面部緊張狀態,當出現不正常的狀態時,要及時加以糾正,一旦形成不良的習慣,就很難改掉,這樣會直接影響學習歌唱的進度。四、注重自信心及歌唱表現力方面的培養在兒童學習聲樂的過程中,給他們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甚至於一個微笑都可以影響到小朋友。聲樂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發聲方法的掌握也是逐漸建立和形成的,在課堂上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不可用刺激性的語言,這樣會損傷學生的自尊心,使其對學習唱歌失去自信心。學生的學習進步是階段性的,練聲曲和歌曲都要適合此階段的程度,不能只想著拔高程度,不然這樣會給兒童造成心理負擔,最終會導致學生對聲樂產生一種厭惡的心理。所以在少兒聲樂教學中不可忽視他們的心理特點,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成長。聲樂是表演藝術,發聲方法是歌唱表演的基礎,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是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歌唱表現力,教會學生理解歌詞及音樂,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來表現作品。不但要教會孩子們「會唱」,還要教會學生可以適當的嘗試自己地歌曲力度、、速度、情感的變化等的一些小小的處理。因此,注重學生歌唱時的表現力,讓他們做到聲情並茂的演唱。是我在平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將會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的總結、反思及探索。希望在今後的兒童聲樂教學上能盡我的微薄之力,培養出更多祖國的花朵。
8. 如何進行幼兒園歌唱教學
幼兒園歌唱教學對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促進幼兒情感發展具有重要內 的意義.當前幼兒園容歌唱教學在幼兒歌唱作品選擇、氛圍營造、空間設置、圖譜設計、組織方式等方面存在問題.幼兒園教師應該選擇生動活潑的作品,營造溫馨宜 人的氛圍,合理布置教學空間,巧妙利用圖譜,靈活運用組織策略,才能保證幼兒園歌唱教學
9. 如何教4歲從來沒有學過音樂的孩子唱歌
音樂啟蒙越早越好,正規音樂學習最好從5-6歲開始
音樂啟蒙越早越好,因回為聽音樂/唱歌答是促使孩子早期語言和認知能力發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這件事從0歲就可以開始,也在美國的公共早教課上占據了極大的比重。
正規音樂學習(尤其是樂器學習)最好從孩子5-6歲再開始,因為這時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才能勉強達到樂器學習的基本要求。在此之前,讓孩子多聽、多唱、多跳,帶孩子去專門的兒童音樂會,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比起正規的音樂訓練更為重要。
嬰兒一出生就會對特定的旋律有所反應
舒緩、溫柔的音樂能幫助嬰兒進入夢鄉
有節奏感的音樂會讓幼兒跟著一起手舞足蹈(我見過很多老人帶著小朋友邊唱邊跳小蘋果)
媽媽的哼唱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撫焦躁和腸痙攣的孩子等
奧爾夫音樂教育法,強調對孩子音樂教育需要重視參與性、綜合性、即興性和人本性,可以簡單理解為:
以游戲的形式代替傳統的勤學苦練模式;
將「唱、跳、說、演」同時引入學習中,讓孩子能綜合地學習音樂、舞蹈、文學、戲劇等內容;
肯定並鼓勵幼兒的即興創造;
在藝術教育中關注孩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全面發展等。
10. 如何讓孩子愉快的唱歌
唱歌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孩子,當他們高興時就會情不自禁的唱起歌來,用以表達自己愉悅的心情。然而,在多年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在唱歌時表現的很被動,只是在老師的帶領下一邊又一邊的唱;雖然在老師問「喜歡不喜歡唱這首歌」時,孩子們能條件反射似的給予回答:「喜歡」,但仍表情默然東張西望,在老師的言語提醒下雖有所表示,但這些不是孩子發自內心的喜悅。這種「師教我學、師說我聽」的教學模式已很不適應當前教育發展的形式。《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玩是幼兒的天性」「要發現、保護和引導幼兒固有的天性」「引導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可見,倡導孩子主動學習,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採取一些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來調動幼兒學唱歌曲的主動性,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新審視歌唱教學活動,我認為應該打破傳統的歌唱教學模式,注重教與學的協調統一。
一、選擇幼兒喜歡的歌曲,激發幼兒學唱的好奇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首歌曲是否適合幼兒唱,首先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兒學唱的興趣和慾望。在幼教雜志及教材上,有好多幼兒歌曲。但並不一定都適合孩子們學唱。如表現為:歌詞陳舊復雜、幼兒難於理解,還有的歌曲內容孩子很陌生,這樣就影響孩子學唱歌曲的興趣。因此歌曲的選擇,對孩子的學唱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有的放矢的選擇歌曲。我認為只要幼兒感興趣的、健康的、能給幼兒帶來愉快情緒的歌曲就適合幼兒歌唱。
二、由動作引導進行新歌教學活動
由動作引導的新歌教學活動,就是組織幼兒做動作開始活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適用於詞曲簡單、多重復,歌詞內容有直接描述動作過程,賦予動作性。如,在進行歌曲《蝴蝶找花》較長活動時,先讓孩子進行「蝴蝶找花」的游戲,讓孩子分別扮演「蝴蝶」和「花」,借歌詞內容進行游戲,並利用游戲活動學習伴隨歌詞朗誦,再進行學習唱歌和相關的游戲活動。這樣不僅使幼兒學唱興趣濃,而且還能夠使平淡的新歌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
三、在唱歌教學活動中創設良好的活動氛圍
在教唱活動中教師應給孩子們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寓教於樂,同時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以充分調動孩子參與唱歌活動的積極性,讓孩子感受自然美,自發的模仿和學習,甚至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活動,讓孩子輕松的學唱歌曲。如,歌曲《幸福拍手歌》是一首活潑、歡快、節奏性很強的歌曲。在學唱歌曲前,我便有意識的在孩子們自由活動時播放這首歌曲,那歡快、跳躍性的旋律,以及那拍拍手、跺跺腳等歌詞,很快吸引著孩子們的興趣,他們一邊哼唱一邊做起了相應的動作。我故作驚訝地對孩子們說:「你們真了不起,老師沒教就會唱了。」孩子們在表揚和鼓勵下,感受了成功的喜悅,自信心大增;一些平時不大表現的孩子也投入到了歌唱活動中,和大家一起「瘋」了起來。在進行歌場教學活動時,我嘗試著不用琴來伴奏,而是讓孩子們自由的拍手、拍腿,邊拍邊清唱歌曲,擁有節奏的拍打增強孩子們學唱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態度、眼神、動作語調等也是營造教學氛圍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安排的一切活動都要富於感染力,建立輕松、相對自由的教學氛圍,以及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能讓每個孩子產生積極學唱歌曲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