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繪本有什麼特點
繪本,外來語,即圖畫書,該詞語取自日語中圖畫書的叫法 "えほん"的漢字寫法「絵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指一類以繪畫為主,並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
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培養多元智能。繪本是發達國家家庭首選的兒童讀物,國際公認「繪本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
特點:
1、圖畫具有完整性。
繪本中的「圖」並不是插圖,也不是與文字脫離的配圖,「圖」本身就可以表達一個完整的內容,簡單地說,光看圖也可以明白故事的內容。
2、圖畫和文字的完美結合。
兒童繪本將圖畫和文字完美地結合,彌補了兩者的缺憾,發揮兩者的優勢。圖畫要首先考慮怎樣直接地、快速地吸引讀者;而文字表達時,需要對圖畫進行精要的、傳神的表達。
3、內容充滿趣味,主題富含哲理。
無論是圖畫還是文字都妙趣橫生。兒童能夠在這樣的童話故事或者生活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快樂。
(1)繪本教學定義擴展閱讀:
繪本可以最大程度的給孩子帶來知識,建立孩子對世界的認知,繪本不僅包括故事,還包括愛,友誼,合作,感恩等等人類的感情。親子閱讀,並不是陪孩子看繪本這么簡單,而是一個引導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過程。
孩子是對小汽車感興趣,還是對小動物感興趣;孩子喜歡和諧的大結局,還是喜歡跌宕起伏的探險。讀繪本幫助你發現孩子,了解孩子。繪本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更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在孩子小的時候,作為教師和家長首先要考慮的是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與習慣。
圖畫語言比文字元號更加直觀,更加符合兒童形象性思維的特點,更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繪本畫面精美,富有內涵,能給孩子藝術審美的熏陶。目前優秀的繪本多數是世界上知名插畫家的作品,不僅繪畫精美,而且內涵豐富,繪本閱讀使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
藝術審美能力不斷提升,而這種能力的提升不單單是憑借文字閱讀獲得的。繪本能激活孩子的想像力,有助於孩子創造力的培養。繪本故事恆跨國界,穿越各種文化背景,透過文字與圖畫,孩子得以進入不同的世界,使孩子對故事情節展開豐富的聯想,讓想像力和創造力無限擴大。
『貳』 繪本的定義
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日文稱「愛好恩」,當用漢字為繁體的「繪本」,顧名思義就是「回畫出來的書」答。即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現在市面上的繪本圖書以低幼兒童閱讀為主,內容涉及文學、教育、科普等。成人繪本方面如幾米、錢海燕等都是近年來出現的繪本作家。繪本溯源於中國,可能早期日本人將中國的佛經(經變圖),繪卷(法華經)當成繪畫書,後來發展成現在的繪本。這個名詞出現有十年左右,繪本其實就是圖畫書,為了避免與圖書混淆,後來才習慣使用這個由日本傳入的名詞。
少兒繪本 圖片(13張)當然,還有成人的繪本 ,其價格也比較成人化,孩子們一般也看不懂,所以不去買。
『叄』 如何理解繪本的概念及其特性
繪本也叫圖畫書,「繪本」這個詞來自於日文,與英文對應的是「picture book」。從一般意義上講,繪本或圖畫書所指的對象是相同的,即那些圖文緊密結合的圖書。有意思的是,繪本這個詞在世界范圍比較通行的理解是「為兒童」創作的圖書,但在大陸,繪本這個詞的最初流行反而是與「為成人」創作的繪本有關,盡管在此之前國內的有識之士已經「為兒童」的繪本創作、編輯和推廣做了很多自覺地努力。本文所談的「繪本」,不包括那些為成人所作的書,盡管筆者不反對成人去閱讀那些專門為孩子創作的繪本,也不認為那些為兒童創作的繪本的讀者僅僅局限於較小的年齡范圍。
繪本作為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它源自於作者的直覺,它憑借作者心靈的力量對事物進行整體性的把握。直覺的特點是形象的,用以表現作者直覺感受的東西只能是意象,並且具有獨特性。創作是形象而具體的, 而概念卻是理性的、邏輯的。用理性的、邏輯的語言去概括形象的、極富個性化的創作,這本身就是一個困難。理論總也不可能准確地指涉對象本身。繪本本身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它多姿多彩,博大精深,每一種理論都受到歷史的局限,都只能站在一個特定的點上給它下定義,要讓一個固定的有局限的概念去闡釋不斷發展變化的繪本創作和發展過程,也是難以做到的。這也是繪本概念難於精確把握的原因。
近年來,因為工作的緣故和作為父親的緣故,筆者接觸、購買並且為孩子讀過大量的繪本,所以在下筆前腦中馬上涌現出無數繪本的影像,它們中的每一本都是作者個人生命體驗和藝術體驗的獨特表達,他們如此富有藝術的個性,而又能夠超越作者的時代被廣泛流傳;它們承載了許多人類共同的價值,同時又以孩子能夠接受和喜愛的方式呈現出來,每一本繪本都提供了一個可以讓孩子進入遨遊的獨特世界。筆者認為探討繪本的特點和它的多元價值應該從每一本書出發,去仔細分析每一本繪本,而不只是企圖去尋求「普遍」的繪本概念、特點和價值。
在接下來的文字里大家還將看到,在世界繪本創作、出版和研究領域已經有無數的大師做了各個層面的工作,只是他們的工作沒有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如果通過本文能夠讓更多的同仁了解到這些大師們的努力和他們工作的價值,並且由此把繪本這個充滿神奇魅力的禮物經由老師和父母帶給孩子,這大概是本文所能夠做的最有價值的努力了;另一方面,盡管繪本解釋起來是如此的困難,而且也許無法給出繪本的最終定義,本文還是力圖從「繪本的構成和呈現形式」、「作為兒童讀物(特別是作為兒童文學)的繪本」、「繪本的歷史性考察」「現代意義繪本的誕生與發展」等幾個不同的視角來理解和描述繪本的一些特性,希望能夠對有志於此的同仁有所啟發。
繪本的結構和呈現形式
繪本中的圖畫
「繪本里有非常出色的文章,非常出色的圖畫。」(松居直),從圖書結構的角度來分析,繪本里有文字和圖(無字書是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但是繪本不同於一般有文字、有圖畫的書;繪本里的圖畫、文字和圖文關系是有特定要求的。兒童文學家彭懿在他的新作《圖畫書閱讀與經典》中指出,「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的。在繪本里,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書的生命,甚至有很多繪本是一個字也沒有的無字書。」
所以,就繪本而言,「畫」是它的生命線,兒童憑借圖畫來讀懂故事的脈絡或者理解圖畫提供的知識、信息,因此繪本的畫不是插圖,它不是只為了表現文字已經表白的那部分內容,不是作為文字的「助手」來出現,而是它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創作,它的內涵甚至比文字講述的更豐富。繪本通過視覺來吸引孩子,繪本中的繪畫誠然可以作為獨立的繪畫作品來欣賞,但它不僅僅是通過線條和色彩的配合或對於構圖和形式審美而引起孩子的愉悅,兒童與繪本中的繪畫的關系,首先是在畫上看出故事或知識、信息,對他來說這就是讀書的最初入口,畫引起孩子的興趣。如果畫上表現出故事,孩子的眼睛是會發現它的。
松居直先生談到對圖畫的要求時說「我選擇的標準是他的畫能不能講故事。他光會畫情節是不夠的,必須能夠理解情節,另外還要跟故事的背景聯系起來。」所以,繪本中的圖畫應該能夠「講述」、必須能夠表現圖書的內容、主題和細節,富有藝術表現力、有豐富的細節等待孩子去發現,並能夠和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連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引起孩子的共鳴。繪本里的圖畫不能視為獨立的繪畫藝術,它不能讓孩子僅停留在欣賞繪畫的地步,它要使孩子以畫為線索進入另一個世界、要在孩子心中創造一個立體的世界。繪本里圖畫的「講述」的功能、或者語言功能、「不需要文字,圖畫就可以講故事」的能力,是繪本對「圖」的基本要求。
繪本還強調畫面的連貫,即畫與畫之間的銜接、連續,在規定的幾十頁內,畫面要形成一個連續的視覺映像,這種銜起著推進故事、將讀者帶入情節發展中的作用。同時,要不斷展開故事,就需要不斷地保持和發展形象,注重在圖畫之間埋下線索。繪畫要能表情豐富的講故事、生動地展開情節,還必須具有動感和節奏。這些要求,尤其在「無字書」中顯得尤為突出,去除了文字的輔助,無字書挑戰了作者如何單純用圖畫為孩子說故事的能耐:要讓無字書不致變成畫冊,無字書必須作到圖象時空及故事結構嚴謹、啟發情感或激發思考與想像力,還要能兼顧孩子發現的樂趣。
美國凱迪克獎和英國凱特.格林納威獎是世界權威的繪本大獎,我們可以從它們評選優秀繪本的標准來進一步了解繪本對「圖」的要求。凱迪克獎的標准:是否使用優秀的藝術技巧?圖畫是否能夠巧妙的呈現此書的故事、主題或概念?圖畫的風格是否非常適合此書的故事、主題或概念?透過圖畫,是否能完整傳遞出書中的故事情節、角色、氣氛與訊息?凱特.格林納威獎標准:圖畫選擇的媒體材料是否恰當?畫家的個人風格是否有創意而且獨特?風格是否有利於表現主題?整本書的畫風是否一致?
繪本中的圖文關系
對於繪本中的圖文關系,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表述:「圖畫與文字相互依存」「圖畫與文字交織表達」「圖畫和文字共同承擔敘事的責任」等,松居直先生在《我的繪本論》有一個形象的表述「文乘圖」,而不是「文加圖」。這個乘號,不僅僅表明繪本中圖文的內在關系,比如繪畫的畫法、風格等要根據故事或或講述內容的要求來選擇,要服務於內容,具有內在的一致性要求,或者說是互相協調地結合、水乳交融、和諧的關系;再比如圖文具有相互補充、映照、甚至反襯的關系。同時也是對它們外在呈現形式的要求,從封面到環襯、扉頁、正文、封底,圖畫和文字的搭配關系都要符合「美」或「藝術」的要求,關注細節,並且有助於要表達的主題和內容。《東方娃娃》雜志社資深繪本編輯龔慧瑛認為「好的繪本是一個完美的姻緣。」換句話說好的繪本是一種文字與圖畫相結合的藝術品。正如戴維·劉易斯(David Lewis)在《閱讀當代繪本:圖繪文本》的導論中歸納:「長久以來,對於繪本這種形式的基本特徵取得了一個廣泛的共識,就是它結合了兩種不同的表現模式--圖畫(pictures)與文字(word)--成為一個復合的文本(composite test)。」培利·諾德曼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說:「一本繪本至少包含三種故事:文字講的故事、圖畫暗示的故事,以及兩者結合後所產生的故事。」對於圖文關系,英國凱特.格林納威獎的評選標準是:排版上圖文整合程度如何?圖文是否彼此呼應?圖是否有利於解釋文、或者只是裝飾作用?書中要有傳達的信息,圖畫是否正確且清晰?
繪本的整體設計
作為完整的圖書藝術,僅僅關注圖畫、文字還是不夠,正如松居直所說:「我認為繪本是一個造型藝術,它有各種形狀,繪本必須根據故事來選擇正確的形狀。而且重量和印刷也不一樣……..書是非常有意思的造型藝術。」盡管,繪本的關鍵在於創造性的文圖配合,但作為物質形態,書關繫到大小、開本、紙張、形狀、輕重、裝訂、印刷、裝幀…….等諸多問題,所以,要從文、圖、製作等綜合的角度來考察繪本的特點,也就是對於整體製作的藝術性要求,讓孩子真正從中感受到書的魅力。還是以英國凱特.格林納威獎的標准為例:格式(字體、字型、間距)適當與否?格式有助於集中(還是分散)讀者注意力?書的尺寸是否適當?封面、扉頁、書名的作用如何?視覺印象上看圖書是否帶給讀者新體驗?或者能反映讀者既有的體驗?視覺藝術的品質如何?帶給讀者的整體印象如何?
所以,從繪本的包含的元素和各元素之間的關系來看,繪本乃是用創造性的方法把語言和繪畫這兩種藝術以特定的形式綜合在一起形象地表現為書這種獨特的物質形式。
『肆』 什麼是幼兒繪本課程
繪本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的幸福感和美感,通過圖畫來解釋描繪故事。是故事教育的更立體的表現。幼兒園用繪本進行閱讀課程在國內已經很多年了,園所的反應都很好。比較知名的有」愛的小腳印「、」分享閱讀「、」幸福的種子「等
『伍』 什麼是繪本 有什麼特點
繪本,外來語,即圖畫書,該詞語取自日語中圖畫書的叫法 "えほん"的漢字寫法「絵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指一類以繪畫為主,並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
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培養多元智能。繪本是發達國家家庭首選的兒童讀物,國際公認「繪本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
特點:
1、圖畫具有完整性。
繪本中的「圖」並不是插圖,也不是與文字脫離的配圖,「圖」本身就可以表達一個完整的內容,簡單地說,光看圖也可以明白故事的內容。
2、圖畫和文字的完美結合。
兒童繪本將圖畫和文字完美地結合,彌補了兩者的缺憾,發揮兩者的優勢。圖畫要首先考慮怎樣直接地、快速地吸引讀者;而文字表達時,需要對圖畫進行精要的、傳神的表達。
3、內容充滿趣味,主題富含哲理。
無論是圖畫還是文字都妙趣橫生。兒童能夠在這樣的童話故事或者生活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快樂。
(5)繪本教學定義擴展閱讀
意義:
繪本最值得強調的就是它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它出現於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中期開始充分發展,是新時代出現的、由傳統的高品位的文學和藝術交織出的一種新樣式。
繪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為少,對作者的要求更高:它必須精練,用簡短的文字構築出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須風趣活潑,符合孩子們的語言習慣。因此,繪本的作者往往對文字仔細推敲,再三錘煉。
更值得一說的是圖,繪本利用圖講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屬於高雅層次、僅供少數人欣賞的繪畫藝術帶到了大眾面前,尤其是孩子們的面前。這些圖都是插畫家們精心手繪,講究繪畫的技法和風格,講究圖的精美和細節,是一種獨創性的藝術。
繪本中要讀的絕不僅僅是文字,而是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欣賞繪畫。 當然,繪本不能立竿見影地實現我們對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繪本中高質量的圖與文,對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像力、創造力,還有情感發育等等,都有著難以估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專家一致認為:繪本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形式。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認為,孩子認知圖形的能力從很小就開始慢慢養成。雖然那時的孩子不識字,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圖能力,如果這時候家長能有意識地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繪本,營造溫馨的環境,給他們讀文字,和他們一起看圖講故事。
那孩子們從剛開始接觸到的就是高水準的圖與文,他們將在聽故事中品味繪畫藝術,將在欣賞圖畫中認識文字、理解文學。比起那些一閃而過、只帶來一時快感的快餐文化,欣賞繪本無疑是一種讓眼睛享受、讓心靈愉悅、讓精神提升的美妙體驗。
『陸』 繪本閱讀教學目標設計的特點有哪些
按照何克抗教授關於教學設計的定義,教學設計就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因為他說到的「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的原理轉換成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環節進行具體計劃」和「創設教與學的系統『過程』或『程序』.」這個「轉換」和「創設」不是課本和課程標准所提供的,也不是管理層統一布置要求的,而是教學親自完成的.教師要想方設法把教材包含的知識轉變成學生的素質能力,並且讓受教者感受到學習過程的愉快,這不是件簡單和輕而易舉的工作.「除了表演之外,教師不僅必須全面掌握作曲、歷史、即興創作和理論,而且必須能夠幫助學生在迄今為止的更大程度上在音樂領域獲得能力.這意味著有發展前途的教師不僅要在音樂研究的各個方面達到要求,而且要學會如何把這些方面教給學生.音樂的內容不新,但把這些內容全面教給學生的企圖,雖然只是在適宜在水平上,卻代表著一種新的挑戰」.(《教師准備與有自由選擇的K—12音樂標准》[美]塞繆爾、赫普著、林軍譯.摘自《音樂教育》2002年2期,33頁)因此,音樂教學必須首先設計好教學的方案,這個方案中不僅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更主要的是包括了教學方法和師生雙向活動內容的教學程序.而這個教案就是教師的創造性勞動成果,它能最能體現一個教師的創造性能力.
『柒』 繪本漫畫的定義
其實繪本簡單地說就是把文字都藏到繪制的畫里去了,讓人看漫畫的過程回(繪本也包含答有少量文字)中領悟到一些真諦,產生感悟,不一定要很深奧,但一定能夠傳達某些寓意,這就是比較好的繪本作品了.
參考資料:漫友論壇.
代表作品:幾米或寂地的作品<MY WAY>
『捌』 繪本是什麼
繪本,簡而言之就是通常所說的圖畫書,它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它的內容選材貼近孩子生活,充滿童趣;畫面精緻考究,情節連貫;形式多樣,有橫開本,豎開本,還有洞洞書,觸摸書,立體書等,更適合孩子全方位地參與閱讀。
(1)繪本通過圖文結合來講故事,圖畫就是孩子通往故事國的密碼,就算不識字,哪怕是一本無字繪本,僅僅通過讀圖孩子們也能講內容了解個大半,閱讀對他們來說沒有障礙。
(2)繪本多取材於孩子熟悉的生活內容和形象,讓孩子容易產生親近感和認同感。
(3)繪本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幾乎涉及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於解決孩子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8)繪本教學定義擴展閱讀
繪本十七世紀誕生於歐洲,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繪本圖畫書的主流傳向了美國,繪本圖書迎來了黃金時代。五六十年代,繪本開始在韓國、日本興起,七十年,台灣也開始了繪本閱讀,隨後引起繪本閱讀的熱潮。
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培養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紀,繪本閱讀已經成了全世界兒童閱讀的時尚。
繪本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孩子的觀察力、語言能力,更是全面幫助孩子構建精神世界,培養多元智能的必備讀物,故而繪本成為國際公認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是孩子們的「人生第一書」。
『玖』 什麼叫繪本
定義:
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即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專,並附有少屬量文字的書籍。
歷史溯源:
繪本溯源於中國,可能早期日本人將中國的佛經(經變圖),繪卷(法華經)當成繪畫書,繪本其實就是圖畫書,為了避免與圖書混淆,後來才習慣使用這個由日本傳入的名詞。
分類:
① 有聲繪本
② 電子繪本
③ 繪本雜志
發展:
繪本十七世紀誕生於歐洲,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繪本圖畫書的主流傳向了美國,繪本圖書迎來了黃金時代。五六十年代,繪本開始在韓國、日本興起,七十年,台灣也開始了繪本閱讀,隨後引起繪本閱讀的熱潮。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培養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紀,繪本閱讀已經成了全世界兒童閱讀的時尚。
『拾』 探討如何實現小學語文繪本教學的有效性
論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閱讀是一種收集資料以及處理資料的重要手段,人們可通過閱讀的形式認識世界、發散思維、獲取情感體驗以及審美體驗,在課堂上的定義可被解釋為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閱讀教學的開展可提高學生對詞語、言語的把握,同時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對閱讀資料的信息獲取能力等,是學生今後對語文把握的重要教學基礎,因此如何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目前較多小學教師的重要研究性方向。下面筆者將根據相關的調查分析進行可行性措施的探討,力圖為小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實施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議。一、創設教學情境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特性尤其突顯在小學階段的學生身上。據了解,小學階段學生的課上注意力集中較為薄弱,自製能力較差,但是其具有極強的好奇心以及探究的精神,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因此作為小學階段的教師,應該充滿掌握學生的階段性特點,從小學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徵出發,設置具有階段性特點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進而充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忱,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慾,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學情境的設定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學方式之一,教學情境是通過根據教學內容設定具有一定氛圍的教學環境,通過環境的情感帶動促使學生受到積極地影響。以《秋姑娘的信》一課為例,若在展開此教學活動時正好是秋季,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在校園里探索、欣賞秋季風景的方式促進學生對秋季風景以及秋季小動物的生活特點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對此教學內容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對此教學內容的學習質量;若不是處於秋季階段,教師可以通過藉助多媒體予以學生觀看屬於秋季的圖片或是秋季的動畫視頻,增加學生對秋季的感官認識,進而可以幫助學生對此篇課文的理解以及把握,同時通過多媒體的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求知慾,進而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二、巧用示範性教學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自我學習、探究的過程中尚未掌握到較為成熟的技能,但是其模仿能力極強,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性進行教學方式的調整。示範性教學就是其最好的選擇,所謂示範性教學就是通過榜樣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競爭意識,但是這里所說的示範性並不是通過教師本身來進行示範,從而使教學獲得成效,而是通過學生之間的示範展開。據了解,示範性教學在以往的閱讀課堂上是常見的教學手段之一,但是其教學成效不佳的原因就是在教學活動展開的過程中將示範的主體位置交給教師,讓教學活動圍繞著教師來展開,因此反而降低了教學的傳授成效,而通過學生之間進行示範模式,則可以改變教學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地位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春到梅花山》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前先找尋相關的課文朗讀音頻,然後在課上予以學生進行聽覺的欣賞,鼓勵學生跟著音頻的播放進行模仿,接著可以任意選取幾位學生進行課文朗讀的示範,並強調其中應注意的詞語以及情感的代入,例如其中的「挨著」「涌動」等,要凸顯一種梅花爭妍的心態以及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通過幾位學生的示範激發其他學生的朗讀興趣以及競爭意識,教師可以將學生之間進行分組,採用小組之間的比賽形式來促使學生競爭意識的有效形成,從而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水平以及情感的把握。三、增加閱讀活動據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僅僅依靠簡單的教科書形式以及教師的經驗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閱讀的活動少之又少,而閱讀教學是一門具有視覺、思維等綜合性活動量較大行為,僅僅通過教科書來獲得閱讀的技能,達到提高閱讀的質量,是遠不能得以實現的,尤其是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因此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適當的增加學生的閱讀活動,可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進行,讓學生通過豐富的閱讀活動來鞏固課堂的閱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感受能力以及對閱讀教材的把握能力,進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以《好學的爸爸》一課為例,該篇課文主要是通過闡述「爸爸」的好學行為,從而培養學生好學的意識以及激發學生好學的興趣,教師除了在展開此教學活動時予以學生講解「爸爸」的行為外,還可以通過更多的課外閱讀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好學行為以及學習的能力,因為單一的教科書內容很難直接促使學生掌握到其中的寓意,因此予以更多的閱讀活動進行輔助性促進,可以在日積月累以及環境的影響下促使學生了解到書中的寓意。例如圍繞著「好學」主題來展開閱讀活動,與學生討論平時生活中的學習行為,討論閱讀過的課外書籍內容以及書中的寓意,還可以為學生推薦具有「爸爸」同樣好學品行主人公的閱讀刊物,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水平。古人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閱讀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於讓人從求知到獲知,再到有知。長期的閱讀不僅可以使人從書中磨煉自我的意志、洗滌自我的心靈、提高自我的品位,而且還可以為人們積累知識,培養欣賞的能力等。小學是接觸新事物、培養一切能力以及興趣的階段,因此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更應重視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