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中班繪本教案《快樂是什麼》
活動目標: 1.在閱讀畫面語言的基礎上欣賞故事,感受故事表達的溫情。 2.理解故事角色對快樂的認識,能尋找並發現自己生活中的快樂。 3.學慣用"××的快樂是……"的句式完整地說出自己或他人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將繪本《快樂是什麼》製作成PPT (插入與畫面相匹配的音樂數段),微笑表情圖,大字卡:"××的快樂就是……"、"快樂是什麼?"。 2.事先向幼兒發放"快樂調查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出示快樂的表情)看,這是什麼表情?人的心情怎樣就會微笑? 師:當我們心情高興、快樂時,就自然會在臉上流露出微笑。老師今天很開心,很快樂,因為我能和小朋友在一起。老師知道你們一定也有很多快樂的事情,你願意大聲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嗎?誰來說說,你什麼時候很快樂? 幼:我在做游戲的時候很快樂。 幼:畫畫時我很快樂。 師: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快樂,快樂真是一種美好的感覺。可是有一隻小老鼠, (點擊封面)它經常問媽媽:快樂是什麼?(出示字卡)想知道鼠媽媽是怎麼回答的嗎?我們一起來看書吧。 二、閱讀感知 1、師:(點擊第一頁)猜猜這是什麼季節?你從哪裡看出來的?(引導幼兒觀察櫻花盛開的景象。) 師:對,這是一個春天的早晨,小老鼠伸著懶腰走出家門,回過頭問媽媽:快樂是什麼?鼠媽媽回答:快樂就是在春天的早晨一打開門,頭頂便嘩啦啦落下來一陣櫻花雨。 什麼是櫻花雨? 幼:櫻花花瓣飄落下來,好像下雨一樣。 師:說得真好,櫻花是很美很美的一種花,櫻花雨落在頭上會有什麼感覺? 幼:會很香,還很舒服。 (教師引導幼兒復述"鼠媽媽"的話並加上動作。) 2、師:(點擊第二頁)瞧,小老鼠在干什麼? 師:小老鼠啊,把山坡當成了滑梯,他在滑滑梯呢!山坡上長滿了藍色的風鈴草(點圖)。長滿了草的山坡,踩上去會有什麼感覺? 幼:軟軟的。 師:對啊,如果不小心滑倒,也不會摔痛。所以小老鼠一不小心滑倒了,他還捧著肚子笑呢!這時,他問媽媽:"快樂是什麼?"鼠媽媽說:"快樂就是在藍色風鈴草中滑下山坡,一次又一次。"(帶幼兒一起學說鼠媽媽的回答。) 3、師:(點擊第三頁)喲,這老鼠母子倆什麼事這么開心呀? 幼:他們在盪鞦韆。 師:小老鼠緊緊抱著鼠媽媽,無限開心地問:"快樂是什麼?"鼠媽媽會怎麼回答呢? 幼:她說快樂就是把鞦韆盪得高高的,和小鳥飛得一樣高。 師:你猜對了。鼠媽媽說:"快樂就是盪著鞦韆,像鳥一樣飛進高高的雲端。"你們盪過鞦韆嗎?喜歡盪鞦韆嗎?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這種感覺:緊緊抱著媽媽,盪起來(隨音樂做盪鞦韆的動作)。快樂嗎? 4、師:(點擊第四頁)畫面上除了小老鼠,還有誰?他們在做什麼? 幼:小老鼠騎著自行車,在追大母雞。 師:嗯,他們在游戲。咦,鼠媽媽在哪裡呢?(請幼兒找出來。) 師:鼠媽媽在遠遠看著呢!你們想鼠媽媽這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小老鼠問"快樂是什麼",鼠媽媽會怎麼說?(幼兒爭相發言。) 幼:快樂就是鼠寶寶玩得很開心。 幼:鼠寶寶開心,他的媽媽就很快樂。 師:不錯,鼠媽媽說:"快樂就是看你開心地玩,吸著鼻涕舔棒棒糖。" (幼大笑)誰會學鼠媽媽的話?(請個別幼兒復述。) 5、師:(點擊第五頁)什麼季節到了?冬天到了,外面飄著雪,非常寒冷,可是小老鼠家裡卻是暖烘烘的。這母子倆為什麼這么高興? 幼:他們在喝著熱湯。 師:小老鼠的小肚肚吃得像西瓜一樣圓。"快樂是什麼?"小老鼠舔著手指,摸著西瓜一樣圓的小肚肚問。這時,鼠媽媽會說快樂是什麼呢? 幼:快樂就是外面很冷,家裡很熱。 師:"熱"可以說成"暖烘烘"。鼠媽媽說:"快樂就是在飄雪的冬夜,家裡暖烘烘的,有香噴噴的青豆湯喝。"(帶幼兒學說鼠媽媽的話。) 6、師:(點擊第六頁)小老鼠把頭靠在鼠媽媽的身上,他們在看什麼? 幼:他們看著太陽落山了。 師:對,他們在看夕陽。你覺得這時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幼:很安靜,很舒服。 師:"快樂是什麼?"小老鼠又問。"快樂就是靜靜地看海,靜靜地看夕陽,靜靜地和你在一起。" 師:鼠媽媽說和誰在一起很快樂?來,我們也來感受一下這種快樂一一(音樂起)把頭靠在媽媽的肩膀上,靜靜地,靜靜地……真舒服啊! 三、欣賞故事 師:小老鼠一直在問媽媽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對,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快樂是什麼》。那現在小朋友就當小老鼠,老師就是鼠媽媽,我們一起欣賞故事,分享他們的快樂,好嗎?小老鼠們要記住:每換一個地方,你們都要問媽媽--快樂是什麼?(提醒幼兒問時要用開心、好奇的口吻。)好,開始。(師生合作,分角色講述故事。)
❷ 幼兒園小班繪本美術教案西紅柿女孩
活動目標:
1、害羞,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特徵。有效的調節策略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害羞心理。
2、讓我們一起,理解害羞、學會傾聽、換位思考、表達尊重。
活動准備:
ppt課件、紙、記號筆
、
繪本《西紅柿女孩》
活動環節: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圍繞「害羞」進行討論:你害羞過嗎?遇到什麼事會害羞?
2、害羞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怎麼想?怎麼做)
二、現場采訪,嘗試記錄
1、小朋友會害羞,你覺得大人會害羞嗎?(爸爸媽媽老師)
2、鼓勵幼兒勇敢地和陌生的老師交流,詢問她們是否有害羞的時候,並嘗試記錄。
3、交流:大人們會害羞嗎?什麼時候會害羞?
4、介紹調查結果:
——共同交流,調查的人害羞什麼?第一個老師害羞怕什麼,第二個老師又害羞什麼
...展開活動目標:
1、害羞,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特徵。有效的調節策略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害羞心理。
2、讓我們一起,理解害羞、學會傾聽、換位思考、表達尊重。
活動准備:
ppt課件、紙、記號筆
、
繪本《西紅柿女孩》
活動環節: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圍繞「害羞」進行討論:你害羞過嗎?遇到什麼事會害羞?
2、害羞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怎麼想?怎麼做)
二、現場采訪,嘗試記錄
1、小朋友會害羞,你覺得大人會害羞嗎?(爸爸媽媽老師)
2、鼓勵幼兒勇敢地和陌生的老師交流,詢問她們是否有害羞的時候,並嘗試記錄。
3、交流:大人們會害羞嗎?什麼時候會害羞?
4、介紹調查結果:
——共同交流,調查的人害羞什麼?第一個老師害羞怕什麼,第二個老師又害羞什麼
——你害羞的時候會怎麼樣?幼兒:臉紅、躲藏、撒嬌
三、尋找解決害羞的方法
1、害羞的時候,有些什麼好辦法可以讓我們勇敢一些,讓害羞變的很小很小?(你會有什麼好辦法)?
2、觀察課件,幫助幼兒歸納與梳理.收起
❸ 幼兒園繪本教案:《花園里有什麼》
教材簡解:
《里有什麼》是一本圖文並茂的繪本,它有別於一般的科普讀物,帶領孩子們走進一個精彩奇妙的世界裡。讓我們跟隨著書中的主人公去觀賞形形的花草樹木,去聞一聞花草的芳香,去聽一聽蟲兒的鳴叫,去感受清涼的微風。全書以一種新的視角傳遞給孩子如何調動各種感官去認識周圍的世界,引領孩子學會探索、研究的方法,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享受著大自然珍貴的饋贈。
目標預設:
1.愉快的閱讀圖畫書,感知里有什麼小可愛。
2.重點觀察主角人物的動作、表情、感受畫面所富有的童趣,並用動作表現。
3.嘗試使用形容詞描述在里的感受。
重點:觀察主角人物的動作、表情、感受畫面所富有的童趣。 難點:怎樣感受看不到的東西並表述出來。 設計理念:
一、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的發展。
現在的繪本閱讀已不再局限於語言的范疇,可以挖掘出其中豐富的知識內涵,《里有什麼》涉及到了認知和探索、語言的韻律和節奏、熱愛大自然的社會情感,能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的發展。
二、提高幼兒的前閱讀能力。
1.能夠將繪本中的信息與現實生活相。 2.通過想像對書中的內容進行猜想和預測。 3.願意與同伴交流分享閱讀的經驗和感受。 設計思路:
這本書吸引我們的是它輕快、富有童趣的繪本語言。它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卻又蘊藏著許多令人驚喜的小細節,而且一切都不是一下就能洞悉明白。活動前我們帶領孩子走進大自然,讓他們先去感受里一切生命的原生態的面貌。在閱讀繪本的時候,孩子們會不由自主地回憶起在里觀察到的東西,閱讀變得自然、真實。在了解有時看的到、有時看不到內容時,我們先讓孩子去自主閱讀,從繪本中尋找答案,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交流閱讀中意想不到的發現,彼此分享閱讀的的經驗和感受。對於看不到的東西,我們使用音頻、視頻等多媒體課件,調動孩子的感官去感知,並鼓勵孩子們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很快解決了這個比較抽象、寫意的問題。最後的音、畫、聲的有機結合讓孩子體驗著閱讀的美感和韻味。
教學過程:
一、和幼兒討論有關的經驗。
孩子們,春天來了,幼兒園的里會有什麼呢?(老師帶領幼兒在幼兒園里散步。)
小朋友們,早上我們在幼兒園的里散步,你發現里有什麼? 二、閱讀圖書,感知里看得到的小可愛。 1.地面上看得到的。
(1)這里也有一個,猜猜裡面會有什麼?(幼兒猜想里有什麼。)
(2)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有什麼呢?
(3)看到的有丁香花、酢醬草、金盞菊,以及小小的椰子樹,還有??還有??,
小結:哎呀!太多了,我們都說不完啦! 2.地下看得到的。
翻開土地來看看,裡面有什麼呢?(直接指著畫面提問)
哇,這是樹的根,這是草的根,這是還在睡覺的小蟬,這是蚯蚓挖的、這是小螞蟻的家、這是小螞蟻的蛋,還有??還有什麼藏在泥土裡?
請你發揮想像來告訴我吧。
小結:原來里的很多東西都藏在泥土裡來,要翻開土地才能發現, 三、幼兒自主閱讀,找到有時看得到有時看不到的東西。
1.有一些東西,有時看得到,有時看不到,你知道那是什麼嗎?請你拿起這本書,翻一翻,仔細地找一找,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2.提出閱讀的要求。
(1)放在腿上,一頁一頁地翻看。
(2)自己看,把看到的東西放在心裡,待會和大家交流。
(3)請幼兒拿著書上來介紹自己的發現,一定要告訴大家在第幾頁,全體幼兒翻到那一頁共同閱讀。
(4)介紹連頁,提醒其他幼兒注意傾聽介紹。 3.理解繪本中有時看得到,有時看不到的東西。
咦,我的書上怎麼找不到這些東西呢,請你幫我來找一找。(引導幼兒發現兩本書的不同)
看,像藏在樹葉下面的毛毛蟲,藏在草叢里的蚱蜢,以及停在花朵上面的小蝴蝶,這些東西不動的時候很難被發現,要仔細觀察才能發現,要耐心等待才能發現,但它們還是看得見的。
四、運用感官探索、感受看不到的東西。 不過,有些東西是真的看不到的。那是什麼呢?
感受涼涼的微風、聞一聞花草的清香,聽一聽蟲子的叫聲(播放班得瑞《森林交響曲》中蟲叫的音頻)
小結:原來「涼涼的微風」是看不見的, 「花兒的清香」是看不見的, 「蟲兒的叫聲」是看不見的,它們要用身體才感受得到;要用鼻子聞得到;要用耳朵才聽得到。
五、總結(播放課件——蟲鳴、花草抽芽、蟬寶寶睡覺) 噓——拉長耳朵仔細聽,你有沒有聽到小蟲鈴鈴的叫聲。 噓——睜開眼睛仔細看,你有沒有看到花草正在抽芽。
噓——翻開泥土仔細瞧,你有沒有看到土裡的蟬寶寶正在睡香香甜甜的午覺。
噓——噓——噓——
小聲點,不要嚇跑了里各種看得到、看不到的小可愛。
六、分別呈現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暗示兩個不同的,請幼兒分類哪些是看得到的,哪些是看不到的。
我們一起來幫助里這些看得見、看不見的東西分一分類吧。 多美呀,這一切只要用心就能感受得到。(貼上愛心標志) 七、完整欣賞《里有什麼》。
春天的大自然多美呀!寫這個故事的人,畫這個故事的人,還有我們讀故事的人,心情都變好了。
現在就讓我們再一次用心的欣賞這個美好的故事吧。 (幼兒邊觀看課件邊欣賞配樂故事)
❹ 如何運用繪本有效開展幼兒園美術活動
1
能吸引與打動人的繪本。
如中班美術活動「我的連衣裙」所用的繪本回圖案簡單,文字不多,答簡潔明了,會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快樂的情緒。正如作者西卷茅子自己說的那樣:這是一本真正畫給幼兒們看的圖畫書。作者先畫完,然後再填上文字,她認為:圖畫書的畫要足以帶給孩子快樂,只要孩子覺得畫好玩就行。繪本要能打動孩子、打動老師,運用在教學中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
富於想像的繪本。
運用在美術活動中的繪本應該是富於想像的。又如大班繪本美術活動「小腳丫」,繪本簡單的畫面中蘊含著深刻的哲學內涵,描繪的故事新鮮有趣,平和親切,表現出獨特的審美視角。以一雙小朋友的小腳丫為原型變成了拱形橋、樹林、房子……繪本圖畫中出色的創意和聯想讓孩子們展開了想像的翅膀,繪畫出一幅幅有趣的作品。
❺ 幼兒園繪本故事《一起玩形狀游戲》教案
《形狀游戲》以一家四口為主角,有霸道、愛說冷笑話的爸爸,明理但是鬱郁寡歡的媽媽,還有一對小兄弟。安東尼·布朗特別指明那個弟弟就是他。這一家人的目的地是美術館,由於去美術館是媽媽要求的生日活動,一開始只有媽媽興致盎然,爸爸和兩兄弟則是勉強跟去。之後,隨著媽媽的解說與引導,弟弟開始有了興趣,接著哥哥和爸爸也越來越進入狀況,甚至一起走進了畫里。終於,大家頗有收獲,愉快地離開美術館。
【媒體評論】
在本書中,安東尼·布朗運用一家人衣服色調的變化,來描繪心情的轉變與逐漸融入畫中的過程。整本書的色彩由一開始的灰藍、淺棕漸次明朗,加上人物服裝一個接一個地鮮艷起來,使得畫面彩度增加,整個場景一掃陰霾,顯得繽紛亮麗。而圍在圖畫四周的框線也有類似的作用,剛開始一家人都被厚重的外框圍繞,漸漸地,外框不見了,只剩美術館里裝裱著名畫的框,最後,一家人回家的場景突破了框線,往外延伸,無限寬廣…… 在過去的作品裡,安東尼·布朗一直和小讀者玩著視覺的游戲,啟迪孩子敏銳地觀察圖畫,從搜尋與解讀之中得到讀圖的樂趣。而這本書的設計也包含了練習讀圖的幾個步驟:首先,他在圖書中隱藏小東西,比如美術館建築上的棒球選手浮雕、蘿卜狀的柱頭、館內的茶壺等等,引發讀者搜尋的興趣。然後詳細解說一幅館藏作品——奧古斯圖斯·艾格(Augustus Egg)的《過去與現在 作品一》(Past and Present No.1)讓讀者明白畫中的細節往往是畫家隱藏寓意的線索,是詮釋一幅畫的契機。之後,他借著17世紀的《柯蒙迪雷女士們》(The Cholmondeley Ladies)這幅畫,以及自繪的兩幅拿破崙肖像,讓讀者玩「找一找,有什麼不一樣?」的游戲。接著,他又把名畫里的世界換成一家人身臨其境的場景,並且相互對照,造成視覺上的諧趣,鼓勵讀者找出其中的差異。類似這樣的比較不僅出現在左右對頁,也安排在前後頁上,比如書名頁上的圖畫,就是後來出現的彼得·布萊克(Peter Blake)所畫的《戴了徽章的自畫像》,而畫中人既像作者,也像故事裡的爸爸。有心的讀者如果仔細尋找,會發現幾乎每幅畫面都藏有小小的驚喜,好像是作者與讀者分享的小秘密,而且每次翻閱,都會有新發現。這樣的練習,不僅讓讀者的視覺越發敏銳,對圖畫書的思考越發細密,也更了解畫家的用意。 顯然,在這個與小朋友互動的「視覺入徑」活動中,安東尼·布朗不僅訓練孩子觀察圖畫,還教他們玩基本的圖像游戲,也就是作為書名的「形狀游戲」。游戲的示範和成果出現在封面、內頁和前後的環襯頁中。這個游戲看似簡單,卻很能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換句話說,就是帶領小朋友由先前觀賞的階段,進入到自己創作的階段。而觀賞別人的作品與嘗試創作,本來就是藝術最重要的兩個方面。安東尼·布朗自己說,他的圖畫創作正是由這個從小學會的形狀游戲演變而來!
【作者簡介】
安東尼·布朗,在圖畫書的園地深耕多年,不斷運用圖畫書拉近孩子與藝術間的距離。倫敦的泰德藝廊和教育中心認同他的努力與成就,邀請他從2001年6月到2003年3月之間,擔任駐館作家和畫家,使他能夠利用泰德藝廊里的資源,親自帶領倫敦市區小學的一千位小朋友認識藝術作品,而這本圖畫書也是整個活動的成果之一。這些參與「視覺入徑」(Visual Paths)活動的孩子與藝術互動的經驗是這本圖畫書的主要內容;此外,在書的前言和結尾處,安東尼·布朗都暗示這本書也具有自傳色彩,因為他巧妙地把自己的童年經歷融入故事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