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班科學課《多姿多彩的魚》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斗魚、黑魔鬼魚、倒游鯰魚等有趣的魚的特徵。
2.對各種各樣的魚產生好奇內心和探究的願容望。
重點難點:
認識斗魚、黑魔鬼魚、倒游鯰魚等有趣的魚的特徵。
活動准備:
掛圖:《多姿多彩的魚》
幼兒用書:《多姿多彩的魚》。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翻閱幼兒用書,觀察各種魚的外形特徵並和同伴交流。
你最喜歡哪種魚?為什麼?和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三、出示掛圖,請幼兒描述各種魚的外形特徵,教師向幼兒介紹這些魚的特別之處。
1.掛圖上有什麼魚?你認識它們嗎?
2.這條魚長什麼樣子?你知道它是什麼魚嗎?
3.這條魚和其他魚有什麼不同地方呢?(教師引導幼兒了解掛圖中各種魚有趣的特點)
四、請幼兒討論哪種魚最特別。
1.每一種魚都認為自己最特別,你覺得哪種魚最特別呢?
2.水族館里還有很多很有趣、很特別、很厲害的魚,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一看哦。
五、小結。
B. 多姿多彩大自然幼兒園談話記錄
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在於大自然的美麗
以及繽紛的色彩
在於動物的活潑
C. 小班社會科學教案大自然真美妙
[教材簡解]
大班主題活動《大自然的語言》是孩子非常喜歡的一個主題,因為大自然奇趣盎然。藍天白雲,風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規律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條件,為人類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兒生活在絢麗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新奇:"天上為什麼會下雨?""風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雲會有各種形狀?""樹林里有什麼秘密?"等等問題層出不窮,本節活動我將孩子們帶到大自然中,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各種感官來探秘自然、了解自然。
[目標預設]
1.引導幼兒運用感官探求自然之謎,並能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對自然的了解和感受。
2.在游戲過程中感知自然與人類生存的重要性,並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
3.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各種感官探究自然,並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
難點:通過游戲等形式與幼兒共同探秘自然,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設計理念]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告訴我們:"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讓我們給孩子多一些參與機會;多一點參與的空間;多一點實現需要的滿足!
[設計思路]
孩子天生是個探險家,與其在教室內帶領孩子觀看各類圖片,不如讓孩子置身於自然之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六大解放",促使我利用一次郊遊,帶領孩子通過"摸摸大自然"、"聽聽大自然"、"記錄大自然""呼吸樹的游戲"等環節,引導幼兒關注大自然現象。在體驗和想像空間的同時,為幼兒創設更為廣闊的自由表現和表達的空間,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自然現象的認識。感觸大自然的神奇,傾聽大自然的語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體驗大自然的魅力,激發他們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從而讓他們了解自然現象與人類的關系,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智慧的種子。
[活動准備]
1.與家長共同為幼兒准備野外生活所須攜帶的物品,每人一個背包。
2.彩紙、筆若干。
[教學過程]
一、摸摸大自然的身體找一塊安全地帶,幼兒自由結伴二人一組,一位用布蒙住眼睛,由另一幼兒帶他去摸摸大自然里的東西,感覺一下大自然中各種東西是乾燥的還是潮濕的;是硬的還是軟的,然後互換角色。(當不用視覺時,觸覺會更加靈敏,小花小草青苔石頭樹根等都能給幼兒帶來不同的感受。)集體討論:你摸到什麼東西?是什麼樣感覺?請幼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游戲:猜猜我摸的是什麼?請幼兒描述觸摸大自然的感覺,讓同伴猜測物體。
二、聽聽大自然的聲音。
在較清靜的地方,教師和幼兒一起坐下來,將眼睛閉上一兩分鍾,讓心慢慢靜下來,讓幼兒仔細聽周圍有什麼聲音,用語言表達個人感受。(風聲、鳥鳴、水聲……)三、印下大自然的痕跡1.帶幼兒尋找各自喜歡的樹,每選擇一棵用彩筆把樹皮和紋理拓印在白紙上。每位幼兒可拓印出獨一無二的作品。教師可以鼓勵他們來尋找不同種類的樹干或樹葉來拓印。
2.找一棵大樹。教師可以讓幼兒討論,一共要多少人才能把樹圍住?還可以仔細找找看,有哪些動物是把這棵樹當成"家"的?樹上樹下有小鳥、螞蟻、毛毛蟲等居住嗎?讓幼兒表達觀察這棵樹的感想:大樹有多大年紀了?身旁可能發生什麼故事?最後,教師讓幼兒用白紙把樹圍住,各自拓下樹的一部分紋理,這些紙可以帶回去後平排連結起來,向幼兒展示樹的圓周長度。
四、呼吸樹的游戲1.讓幼兒在大樹蔭下作深呼吸,自由地與幼兒討論樹的功能:它可以供人們遮蔭遮雨、供給人們食物,也是許多動物的家;樹根又可以使泥土固定,吸收水分,天下雨時,才不會造成洪水和山崩。另外,樹還可以使空氣清新。"呼吸樹"的游戲,就是讓幼兒了解,樹林對於我們的呼吸是何等的重要。
2.在空地上由部分幼兒扮演樹木,以各種姿勢站立;另一部分幼兒扮演各種動物,教師則當砍樹的樵夫。
3."動物"們只有站在"樹"的旁邊才能呼吸5秒鍾(既慢數五下),然後要用手捏住鼻子與閉氣直到跑到另一棵樹旁才能呼吸(因為每個數釋放出來的"氧氣"有限)。當幼兒在大樹之間移動時,教師開始"砍樹",被砍倒的"樹"要假裝倒下,這樣動物就不能再靠近那棵樹呼吸了。
4.游戲過程中,樹逐漸減少,幼兒會感到"呼吸"愈來愈不容易,當"樹"全被砍倒時,"動物"們也就會昏倒了。
5.游戲結束後,教師可讓幼兒說說自己的感覺,並進行小結。
[活動反思]:
《探秘美妙大自然》從一次郊遊入手,在引導孩子看看、摸摸、找找、玩玩的過程中,融入了科學、語言、健康、社會等多方面的內容,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興趣很高,整個過程都是在具體有趣的活動中實現的。幼兒在活動中觀察能力、思維表達能力、表現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發展,孩子們在活動中的體驗是快樂而滿足的!
D. 小班教案《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教學反思怎麼寫
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是了解多姿多彩的植物,對常見的植物進行分類,認識各種植物的結構是與它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
我們首先對教材進行了分析,課本在驅動頁之後是參觀植物園。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我校有植物園,但植物相對不多我們改為觀看錄像進行考察和實地考察相結合,以錄像考察為主。活動2給植物分類,我們也作了相應的調整,刪去了一些當地不常見的植物種類,增添了家庭和野外常見的植物種類。下面就本節課的幾個方面做一個反思。
深入自然,開放課堂
學習者要想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即達到對該知識所反映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聯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習者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所以,科學學習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生接觸第一性材料。讓學生觀察實物和活體和看標本、掛圖和視頻材料結合。我們的設想是半開放課堂,課前讓學生走出教室,深入自然,通過親身經歷去獲取科學知識,去體驗科學、感受科學、理解科學,同時讓孩子們受到大自然的熏陶,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美好情感。課前我們就對當地的一些植物作了調查。對一些不太清楚的植物我們還查了資料,盡可能做到心中有數。我們選擇了一個山坳作為錄像的內容。因為這里植物種類豐富,且各類植物分布相對集中,環境形態也較齊全。
由於課本上是先讓學生參觀學校植物園的各個區域。在植物園里,各種植物是根據各種類的特點分片集中種植的,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容易搞清灌木和喬木、陰生植物和陽生植物的特點。但在大自然里,植物是自然分布的,並不存在嚴格的分區。所以,我們在活動1里,先讓學生觀察和比較松樹和黃荊這兩種代表性樹木的特點,認識喬木和灌木;然後又觀察蕨、苔蘚和油菜籽、栗樹這兩類植物的特點和生長環境,認識陰生植物和陽生植物的特點。
在建立喬木和灌木、陰生植物和陽生植物的概念之後,我們轉入活動2,讓學生觀察整個區域的所有植物,並考慮它們屬於哪一類。這一任務的目的是讓學生多認識一些當地常見的植物種類,知道植物的名稱,並對兩種植物的分類方法進行驗證。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在這個環節學生活動非常積極,興趣濃厚。各小組找的找、記的記、問的問、爭論的爭論,一個個都沉浸在觀察和探究的氛圍之中。
由於活動充分,在接下來的匯報中,學生的發言果然都「成果」迭出,令人興奮。
小組合作,資源共享
在活動2和活動3里,我們都採用了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比如活動2,要求學生考察活動區域的植物,了解其名稱,對其生活環境進行記載,並採集一些有代表性的植物進行分類。三、五人一組,既起到互相補充、相互啟發的作用,又能讓學生人人參與。有的小組找到一種不認識的植物,有的同學就留下來記載這種植物的特點和生長環境,有的同學就去問別的同學或老師。在活動3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給植物分類時,學生之間往往為了一種植物到底屬於哪一類發生爭論。這種爭論是學生思維的碰撞,常常迸出智慧的火花,能促使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問題。
尊重學生,激發創新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發現,除了對少量的錯誤進行點撥之外,其餘的屬前概念水平的問題,我們並不對其作過多的解釋。如有的學生把植物分成可盆栽和不可以盆栽兩類並不十分科學,但學生能這樣分,是他這個年齡的理解,我們並不對其予以否定。這樣做,對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E. 學前班語言美麗的大自然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了解大自然色彩的豐富性,知道彩虹七種顏色的名稱。
2、會和同伴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對美麗的大自然的感受。
3、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激發幼兒的藝術興趣。
活動准備:
教具:各色水果糖、多媒體及課件、錄音機及音樂磁帶、作業展示板等
學具:水彩筆(蠟筆)、剪刀、彩紙、膠水、大張鉛化紙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品嘗各色水果糖,說說吃了什麼顏色的糖?覺得味道怎樣?
2、課件展示大自然景色,讓幼兒欣賞,從中找一找更豐富的色彩。
3、欣賞二段音樂,讓幼兒說說音樂里表現的是什麼顏色?你是怎樣聽出來的?
4、導入正題,教師:色彩居然具有這么大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表現《美麗的大自然》吧!老師想起了一種自然現象,叫彩虹,誰能說出彩虹顏色的名稱來?(幼兒回答)將幼兒分成七組,分別以顏色命名。
5、欣賞小朋友作品三幅(電子幻燈片),說說它是用什麼方法來表現自然的?
6、展示材料,讓幼兒討論如何用這些材料來表現大自然的色彩美。
7、幼兒創作,教師分組巡迴指導。尊重幼兒意願,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重新組合每組的陣容,開始用色彩來進行創作。
8、展示每組作品,進行交流。每組派一名小朋友當解說員,其他人和老師當觀眾,一起參觀《美麗的大自然》畫展。
9、欣賞大師作品。教師:世界在我們的眼裡是多麼新鮮、神奇和美麗,藝術大師們也用豐富的色彩表達著對大自然的熱愛。(以電子幻燈片形式讓幼兒欣賞3―4幅作品,並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結束語:原來大師的想法和我們很多小朋友是一樣的,只要大家經常用發現的眼光尋找生活中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不久你們也肯定能成為藝術大師。最後,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發現去感受更多更美的色彩吧!
活動自評:本次活動處處突出了幼兒的主體性,先讓幼兒通過看、聽、說來感受自然界顏色的豐富,再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材料來表現七彩自然,各組幼兒自由組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彼此介紹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每一個環節老師都尊重幼兒的意願,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在活動中老師還藉助多媒體課件將大自然的景色展示於幼兒眼前,後與音樂欣賞結合,更加深了幼兒對色彩的感受,最後展示大師的作品又較好地激發了幼兒繼續創作的願望。總之,本活動運用多種手段,巧妙地將各種資源統合在七彩自然這一內容中,使幼兒獲得了多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