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膠州秧歌基本動作教學

膠州秧歌基本動作教學

發布時間:2021-02-12 13:18:29

Ⅰ 舞蹈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口傳身授教學:

口傳身授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話傳身教顧名思義就是用「講」和「形''對舞蹈進行講說與指導的一種方式方法。「講」就是用說的方式對舞蹈形式給學生們進行講解,鑒定舞蹈形式的一個基礎,「形」就是舞蹈老師用身體做出舞蹈動作直接傳授給學生的一種方式。

舞蹈老師不僅要教授正確的舞蹈動作和技巧,更是傳授各種舞蹈種類的知識,以及與其他舞蹈種類的比較,還有關於對於音樂的理解與感覺等。這樣才能讓學生理解舞蹈的內涵,更快更好地建立舞蹈的審美觀。

單一動作教學:

1、完整教學法

把整個動作或成套動作從頭至尾不分部分或段落完整的教授,叫完整教學法。它廣泛運用於那些相對簡單、易學的動作。實際上並不是只有簡單的動作才使用完整法教學,只要在動作技術與學生的水平相適應的時候,都可採用完整法進行教學。

因此,事先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這些基礎包括已學過的單個動作或聯合動作,掌握新動作所應具備的身體素質條件等。例如學習藏族舞蹈玄子里的長靠動作,學生首先要掌握下肢的屈伸韻律和手臂的動作,這些都是實施完整教學法的基礎。

2、分解教學法

按動作各時期的界限,把—個完整的動作沿橫向拆開,分解為在時間上、部位上和方向上互相銜接的若幹部分,然後結合起來掌握完整動作,這就是分解教學法。分解法主要用於較復雜的動作,其中包括聯合動作。

這些動作一般協調性要求較高,參與動作的部位較多,動作方向較為復雜。舞蹈中大部分動作是可以分拆開來控制的,這就為使用分解法教學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

組合動作教學:

1、逐漸分散法,就是每學習一段後及時附加到前面一部分內容中,把已經掌握的各部分動作及時合並起來,最後達到完全聯合成組合的目的。這種方法在分段教學的基礎上保持了局部完整的概念和動作連接的完整性。

2、反復分解法,就是用「滾雪球」的方法,逐漸增加動作內容,並且每一次都要從第一個動作進行重復,直到成套動作學完為止。這種方式的缺點是教受的過程和時間會延長,但卻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動作記憶,並會對組合有一個整體性把握。

3、匯總分解法,把組合練習中的所有動作拆分成單一動作。分開來一個一個教給學生,最後再進行匯總,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舞蹈組合。這種方法適用於較簡短的組合練習,如果組合太長,學生很難立刻從整體對其有一個整體性把握。

(1)膠州秧歌基本動作教學擴展閱讀:

在舞蹈教學中,舞蹈教學理論的理性化思維就是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學工作的理論依據。用教學方法指導教學實踐,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幾十年來,舞蹈教學方法在其傳承的過程中,教學理論應當成為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而不應該成為其在探索過程中的羈絆。

教師欲求教學方法設計和控制的科學化,必須對其教學內容的本質具有科學的認識,一旦認識有了偏差勢必得不出科學的方法論,更談不上科學的指導和控制舞蹈教學,相反,會導致教學的盲目性。

參考資料:網路-舞蹈教學

Ⅱ 膠州秧歌特點

膠州秧歌特點:

膠州秧歌音樂是以各類曲牌形成的一種曲牌體的小戲版音樂,以十一個風權格迥異的曲牌所組成。以徵調式為主,以商羽調式為輔的交叉調式是膠州秧歌音樂調式的特點。

膠州秧歌音樂的調式特點,是以民族調式徵調式為主以商羽調式為輔的交叉調式的運用出現。同時,打擊樂演奏是膠州秧歌音樂的又一特色。膠州秧歌的擊樂演奏除了舞蹈部分的開場鑼鼓和掂倉扭子外,還有一個包括四個扭子的秧歌牌子。

(2)膠州秧歌基本動作教學擴展閱讀:

膠州秧歌分兩種流派:

1920年,秧歌藝人陳鑾增把武術動作技巧揉進秧歌中,使其具有粗獷豪放火爆的風格,群眾稱之為"武秧歌",又稱東路秧歌。把以劉彩為代表,以嫵媚抻展細膩見長的秧歌稱為"文秧歌",又稱西路秧歌。後來文武兩派相互競爭,又相互學習,到2012年逐漸融為一體。

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民間稱「扭斷腰」、「三道彎」,是山東省三大秧歌之一。膠州秧歌有230多年的歷史,清代膠州包煙屯趙姓、馬姓兩家於1764年逃荒關東,沿途乞討賣唱,逐漸形成一種邊舞邊唱的形式。

Ⅲ 膠州秧歌都有什麼風格特徵

膠州秧歌是不上蹺的純秧歌會,與高蹺秧歌大體一致。膠州秧歌有其獨特的角色結構和表演形式。一共有十餘個人物,除了文凡、吳凡、漁夫、樵夫,其他都是雙份的(頭陀,二弟兩個,鑼鼓四個)。整個演出分「堆山子」、「走場」、「別籬笆」、「逗場」和「演唱」五部分。

膠州秧歌是一種戲曲,不是一種簡單的歌舞藝術形式和范疇。它有劇本,道具,曲牌,演員和職業。這是一種活潑的音樂劇。這種形式多樣、文化內涵豐富的地方戲曲不能形成在一個人口不足100戶的偏僻村落里,而應該是圍繞膠州海洋文化。

從其曲牌、行當等藝術因素分析,膠州秧歌的形成是經歷了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這與南宋以來雜劇和曲牌唱法有關。根據膠州秧歌的曲牌、角色、表演形式和地域文化特點,推測膠州秧歌與元雜劇有著密切的關系,其起源時間至少應在宋元末。



(3)膠州秧歌基本動作教學擴展閱讀:

1860年後,在膠州秧歌的基礎上,創立了秧歌小戲,1957年,膠州秧歌進京演出,博得好評。之後,全國150個文藝團體先後來膠州市學習膠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學院還將膠州秧歌列為必修課程。1991年的「中國首屆秧歌大賽」中,膠州秧歌獲優秀獎。

膠州秧歌音樂的調式特點,是以民族調式徵調式為主以商羽調式為輔的交叉調式的運用出現。同時,打擊樂演奏是膠州秧歌音樂的又一特色。膠州秧歌的擊樂演奏除了舞蹈部分的開場鑼鼓和掂倉扭子外,還有一個包括四個扭子的秧歌牌子。

Ⅳ 誰不說俺家鄉好 膠州秧歌分解教學

要看教學視頻

Ⅳ 膠州秧歌的風格特點

膠州秧歌特復點:

膠州秧歌音樂是以制各類曲牌形成的一種曲牌體的小戲音樂,以十一個風格迥異的曲牌所組成。以徵調式為主,以商羽調式為輔的交叉調式是膠州秧歌音樂調式的特點。

膠州秧歌音樂的調式特點,是以民族調式徵調式為主以商羽調式為輔的交叉調式的運用出現。同時,打擊樂演奏是膠州秧歌音樂的又一特色。膠州秧歌的擊樂演奏除了舞蹈部分的開場鑼鼓和掂倉扭子外,還有一個包括四個扭子的秧歌牌子。

(5)膠州秧歌基本動作教學擴展閱讀:

膠州秧歌分兩種流派:

1920年,秧歌藝人陳鑾增把武術動作技巧揉進秧歌中,使其具有粗獷豪放火爆的風格,群眾稱之為"武秧歌",又稱東路秧歌。把以劉彩為代表,以嫵媚抻展細膩見長的秧歌稱為"文秧歌",又稱西路秧歌。後來文武兩派相互競爭,又相互學習,到2012年逐漸融為一體。

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民間稱「扭斷腰」、「三道彎」,是山東省三大秧歌之一。膠州秧歌有230多年的歷史,清代膠州包煙屯趙姓、馬姓兩家於1764年逃荒關東,沿途乞討賣唱,逐漸形成一種邊舞邊唱的形式。

Ⅵ 膠州秧歌的舞蹈特點

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民間稱「扭斷腰」、"三道彎",是山東省三大秧歌之一。膠州回秧歌有答230多年的歷史,清代膠州包煙屯趙姓、馬姓兩家於1764年逃荒關東,沿途乞討賣唱,逐漸形成一種邊舞邊唱的形式。返回故鄉後,經多年相傳,不斷改進,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員10人分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個行當,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擺隊、正挖心、反挖心、兩扇門等,伴奏樂器除嗩吶外,還有大鑼、堂鼓、鐃鈸、小鑔、手鑼等,唱腔曲牌有30餘個。1860年後,又在膠州秧歌的基礎上,創立了秧歌小戲,有35個劇本。1957年,膠州秧歌進京演出,博得好評。嗣後,全國150個文藝團體先後來膠州市學習膠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學院還將膠州秧歌列為必修課程。1991年的"中國首屆秧歌大賽"中,膠州秧歌獲優秀獎。我覺得..不好學.我就是學民族舞的..跳不好真的好難看哦.

Ⅶ 膠州秧歌的五大特點要素是

膠州秧歌體態動律的基本特徵和動律特點
膠州秧歌動律特點,可概括為「抻、韌、碾、擰、扭」五大特點。「抻」是起動或達到極點空間時動作形態的瞬間持續,而表現出一種力的延伸感。如:丁字擰步向前,上推扇,身旁轉扇;丁字擰步後退,跨旁轉扇,遮羞橫拉扇,就表現丁字擰步的「抻」。因為換腳擰步過程快,姿態形成過程慢,因此在上推扇時,把韌勁推向身體各部位,從腳到膝、腰、肩、頭、雙肩、指間,直到神經末梢,展現給觀眾的是肢體漸漸伸展,給人一種神韻豐厚飽滿之感。
「擰」:是指以腰為軸,向外擰轉形成的「三道彎」體態。腳下的「擰」作為動作的發力點,使膠州秧歌形體線條彎曲柔和,舞蹈動作輕柔,但不失勁健挺秀,奔放灑脫。
「碾」是在形成或移動重心的過程中,膝蓋被推動,反射在腳部的旋轉力上。「碾」的律動特點,在舞蹈動作上,主要呈現在腳部。如丁字擰部、提擰部、丁字三部等。這些腳步動作,舞動時,由於先內側後外側的碾轉同時膝部則以先開後關、或先合後開的轉動及腳步一關一開的快速變化,又由於舞者大腿與膝內側擰動抬起時,支撐著主力腿的腳跟提起,而動力腿下踩時,主力腿又有控制地向外側擰動落腳跟、再落腳的邊緣,從而使其動作呈現了「碾」的律動特徵,同時呈現出另一種重抬輕落的力度美感。
膠州秧歌的一舉一動、一招一式都在一個「扭」字上,所謂「扭」是動力腳腳掌和腳跟的碾動做運動的支點,從而波及腰和上身各部位的扭動而形成的,形成流動中「三道彎」曲線特徵,也和原來舞蹈踩矮蹺有直接關系。
「韌」是在流動的動作變形中,表現出的一種力的性格,是通過小臂的繞8字,手推翻碗的有機配合,訓練了身體上下的協調性和內在控制身體的能力,給人以不間斷的里的延伸美感。
「擰、碾、扭、韌、抻」不是單獨表現的,而是身體各部按一定次序,依次向上下同時進行,構成統一和諧的運動,它形成收與伸、強與弱極鮮明的對比動感特點,是舞蹈生動細膩,更具魅力。膠州秧歌調動全身各部位「擰、碾、扭、韌、抻」,使女性演員的舞蹈動作重抬(抬起來較快)、落輕(腳落地而輕)、走飄(扭動運行飄逸),活動起來扭斷腰。

Ⅷ 膠州秧歌舞蹈為什麼一定要用扇子或手絹

以下是山東膠州秧歌的基本概況,之所以要用扇子和手絹等多種道具,也是民間歷史文化的一種發展必然結果,更是一種戲劇也是以中國民間舞蹈,就像是維族舞蹈有鼓,藏族舞蹈有水袖和熱巴舞蹈的鼓,朝鮮族的鼓等是一樣的性質的!

《膠州市文化志》載東小屯「馬、趙二姓,棄家闖關東。在逃荒路上,從乞討賣唱,後改為邊舞邊唱,逐漸形成了一些簡單的舞蹈程式和具有膠州地方色彩的小調,他們重返家鄉後,經過代代相傳,提煉加工,至清朝中期,逐漸成為定形的舞蹈秧歌,」此說忽略了關鍵問題「秧歌」一詞的由來。秧歌,起源於農業勞動,是南方勞動人民插秧所唱的勞動小曲。膠州所以有南方秧歌,是因為膠州在唐宋時期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北宋時期作為北方唯一設置市舶司的碼頭,與江南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與南方商業貿易的往來,南方的文化藝術如秧歌等勞動小曲也隨之傳至北方。膠州秧歌應該是引進江南地方曲調,吸收了北方雜劇的精華,形成的新藝術形式。
膠州秧歌從藝術形式和類別上看,是一種戲劇,不是單純的舞蹈和歌唱。它有劇本,有道具,有曲牌,演員有行當,是一種形式活潑的歌舞劇。這樣一個形式多樣、文化內涵豐富的地方劇種,不可能形成於一個不足百戶的邊遠村莊,而應該是圍繞膠州海運文化應運而生。從其曲牌、行當等藝術因素分析,膠州秧歌的形成是經歷了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它與南宋以來的雜劇、曲牌演唱有關,筆者根據膠州秧歌的曲牌、角色、表演形式以及流傳地域文化特徵等因素推斷,膠州秧歌與元雜劇有著密切的關系,其起源的時間至少應在宋末元初。
膠州秧歌劇與雜劇有關的一個重要證據是膠州秧歌劇的表演形式。膠州大秧歌是廣場(街頭)四方連續的可視性表演形式,演員表演面對的是叫周觀眾。據考證,這種表演形式來自於早期的戲劇。顧學頡著《元明雜劇》:「近年在晉、陝、豫交界地區發現的宋遼金元時代的戲台遺址,不下十來處之多。其中最早的名為『舞亭』,是個建築在露台上而的亭子,可供四面觀眾觀看。」這說明中國戲劇的前身,是從民間廣場表演藝術發展而成的。膠州秧歌劇一直保留了廣場藝術(街頭)形式至解放初,後被文藝工作者在不斷借鑒其表演藝術形式的同時,把具有完整內容性的表演部分刪去戲劇部分,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就這樣被人們遺忘了,但惟一能夠窺見其古老形式的是演出前打場子的舞蹈部分。

(僅供參考)

Ⅸ 膠州秧歌的舞蹈技巧

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民間稱「扭斷腰」、"三道彎",是山東省三大秧歌之一。版膠州秧權歌有230多年的歷史,清代膠州包煙屯趙姓、馬姓兩家於1764年逃荒關東,沿途乞討賣唱,逐漸形成一種邊舞邊唱的形式。返回故鄉後,經多年相傳,不斷改進,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員10人分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個行當,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擺隊、正挖心、反挖心、兩扇門等,伴奏樂器除嗩吶外,還有大鑼、堂鼓、鐃鈸、小鑔、手鑼等,唱腔曲牌有30餘個。1860年後,又在膠州秧歌的基礎上,創立了秧歌小戲,有35個劇本。1957年,膠州秧歌進京演出,博得好評。嗣後,全國150個文藝團體先後來膠州市學習膠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學院還將膠州秧歌列為必修課程。1991年的"中國首屆秧歌大賽"中,膠州秧歌獲優秀獎。我覺得..不好學.我就是學民族舞的..跳不好真的好難看哦.

閱讀全文

與膠州秧歌基本動作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