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新發現教學反思

新發現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2-11 15:35:02

『壹』 教師的教學反思主要內容有哪幾條

教學反思主要內容包括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後反思。

1、教學前反思的內容包含反思確定內容、階段及具體實施方法對學生的需要和滿足這些需要的具體目標,以及達到這些目標所需要的動機、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還要對對本學科、本冊教材、本單元、本課時進行教學計劃時列出反思的關鍵項目。

2、教學中反思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可預料情況發生進行的反思以及教師在和學生互動作用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對教學計劃進行的調整。

3、教學後反思圍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策略進行。

(1)新發現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

1、愛國守法

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教師愛崗敬業

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教師關愛學生

是「師德的靈魂」。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師教書育人

是「教師的天職」。

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教師為人師表

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教師終身學習

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

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貳』 如何在新課改教學中開展教學反思

一、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方式,每一位優秀教師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學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他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

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呈現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它是我們教師成長的「催化劑」,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是區別作為技術人員的經驗型教師與作為研究人員的學者型教師的主要指標之一。

二、「教學反思」思什麼?

簡單地說,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學;別人如何教、如何學;如何在教中學、學中教的問題。教師要反思的內容很多,但以下幾方面是反思的重點。

反思成功得意之處。如教學中引起師生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上一些精彩的師生對答、學生爭論等;教學思想方法和教學原則運用的體會; 教法改革和臨時應變的教學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進和創造性的處理。這些可供以後教學時參考,有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的功效。

反思失誤之處。側重審視自己課堂教學的失誤之處,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策。如問題情境的創設有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學習活動的組織是否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沒有流於形式;是否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等等。對他們進行回顧、梳理,並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教學時的借鑒,同時找到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和教學新思路,寫出改進的策略和「二度設計」的新方案。

反思學生見解。學生的一些獨特見解猶如智慧的火花,不僅能啟發同伴,對教師的教學也有開拓思維的良好作用。如課堂上學生的獨特見解、學生的精彩回答、學生的創新思維等都源於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源於學生對世界的獨特感受,是十分豐富的可貴的課程資源,也是教師可利用的寶貴教學資料。

反思學生的問題和建議。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也必然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是個別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些是教師意想不到的,還有一些是富有創新性的。可能有的問題一時難以解答,教師就應及時記錄下來這些問題,並及時反思,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對症下葯。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經驗,另一方面也能促進自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時,還關注了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和體現了教學民主意識。還有對於學生的教學建議也應該做必要的記錄和反思。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總結發揚教學的成功經驗,改正彌補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三、怎樣進行「教學反思」?

(一)選准反思對象

「教學反思」的主要對象有:回顧反思、記錄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理念;觀摩反思同事的教學行為和理念,參與集體交流研討,診斷自己或同事的教學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分析反思公開發表的課堂實錄(課例)意圖、理念,對比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別人成果的可資借鑒之處。

(二)熟悉反思過程

反思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也有人以經驗學習理論為基礎,將教師反思分為以下四個環節:具體經驗—→觀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積極的驗證。在此過程中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

(三)明確反思方式

1. 內省式反思,即通過自我反省的方式來進行反思,可通過反思日記、課後備課、成長自傳等方式完成。

2. 學習式反思,即通過理論學習或通過與理論對照進行反思。

3. 交流式反思,即通過與他人交流來進行反思,可用觀察交流、學生反饋、專家會診和微格教學等方法。觀摩交流,即教師之間相互觀摩,根據交流觀摩的實際情景,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反饋,即教師通過從學生那裡了解到的自己教學效果情況,分析提出改進措施,使之達到學生期望的效果。專家會診,即專業研究人員、學校領導、同行教師定期對教師教學行為會診,從中發現教師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並通過共同研究來解決問題。微格教學,即以少數學生、教師或專家為對象,在較短的時間內嘗試做小型的課堂教學,並把教學過程製成錄像,課後反復觀看交流,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

4. 研究式反思,即通過教學研究來進行反思。以研究的態度從事教學、以研究的視角反思教學、以反思的成果改進教學。

(四)掌握反思方法

1. 自我提問法

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後如何處理」等。備課時,盡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在計劃時間內回答完問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出現理解分歧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怎樣的策略與措施更有效」,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後,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

2. 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後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通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3. 教學診斷法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省法或小組「頭腦風暴」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後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4. 交流對話法

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群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集體備課時,教師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讀、教材處理、教學策略、學生學習等方面遇到的疑點與困惑,請大家幫助分析、診斷、反思,並集思廣益提出解決辦法。這樣合作反思、聯合攻關,可達到相互啟發、資源共享、共同成長的目的。

5. 案例研究法

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通過閱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形式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後對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既可以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也可以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如發表於《中小學管理》2005年第1期上的《一次失敗的集體備課》案例分析,就是一個用案例分析法對一次集體備課行為的失敗原因與啟示進行多角度、全方位反思解讀的典型案例。

6. 觀摩分析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以後教這一課時,會如何處理……通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提高。如前不久我觀摩一位實習教師《我的讀書生活》一課,遇到這樣一個情況:教學完成後,教師請學生談談閱讀的體會,學生們紛紛發言:「我喜歡讀書,因為我覺得讀書有無窮的樂趣。」「我用一句名言概括我的閱讀體會:『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書雖然很苦很累,但為了將來的生存和發展,又必須下苦工夫讀書。」「我覺得讀書苦中有樂。」正在興頭上,班上一位後進生「霍」地站起來大聲說:「讀書苦,讀書累,讀書還要交學費。」引得全班鬨堂大笑,部分同學還點頭表示贊同,教室里一下子炸開了鍋。實習教師慌了神,不知怎樣應對,只好微笑著以一句「這就是你的體會?」草草收兵。可不能小看這個小插曲。因為它可以檢驗出教師是否具有教學機智,又關繫到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還關繫到教師是否對學生成長堅持了正面引導。這就是一個很有反思研討價值的失敗案例。

7. 總結記錄法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呈現的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安排是否合理,教學方法運用是否得當,學生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是否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訓練,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其成敗得失的原因何在?還有什麼困惑?等等。把這些想清楚,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五)養成反思習慣

教師的成長過程也就是不斷反思、重構自己對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基本看法的過程。讓教師真正意識到並切身體驗到反思對其專業發展的作用,對於督促教師自覺進行反思、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自身也應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培養持之以恆的精神、創造良好的反思氛圍,養成自覺反思的好習慣。

四、「教學反思」只是課後才做的事情嗎?

其實不然,教學反思應貫穿於教師的整個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教學反思」不單單是教學經驗、教訓的總結,它是伴隨整個教學過程的監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就一節課而言,教學反思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而不應只是課後才做的事。課前反思可以明確目標,加強自覺實踐;課中反思可以調控教學,提高教學效益;課後反思可以使教學經驗理論化,促進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一句話,時時是反思之時,處處是反思之地。

五、如何寫好「教學反思」?

(一)從文體結構上,我們建議把「教學反思」看成「一事一議」的實用性議論文。其寫作結構可以概括為「教學實例——得失(成敗)分析——理性思考」,第一、二部分是「反」,第三部分是「思」。第三部分是重點,應詳寫,盡量寫出深刻的切實可行的方案策略。

一般來說,首先敘述具體的教學活動(應簡略些),接著分析在這一活動中自己的成敗得失之處,最後針對成敗得失,結合新課程、新理念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二)從寫作內容上看,大致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選擇話題來寫「教學反思」:

1.寫成功之處。如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有意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把他們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寫不足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地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時的參照物。

3.寫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5.寫「再教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本節課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何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新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術;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總而言之,寫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

『叄』 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一、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方式,每一位優秀教師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學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他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

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呈現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它是我們教師成長的「催化劑」,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是區別作為技術人員的經驗型教師與作為研究人員的學者型教師的主要指標之一。

二、「教學反思」思什麼?

簡單地說,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學;別人如何教、如何學;如何在教中學、學中教的問題。教師要反思的內容很多,但以下幾方面是反思的重點。

反思成功得意之處。如教學中引起師生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上一些精彩的師生對答、學生爭論等;教學思想方法和教學原則運用的體會; 教法改革和臨時應變的教學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進和創造性的處理。這些可供以後教學時參考,有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的功效。

反思失誤之處。側重審視自己課堂教學的失誤之處,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策。如問題情境的創設有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學習活動的組織是否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沒有流於形式;是否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等等。對他們進行回顧、梳理,並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教學時的借鑒,同時找到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和教學新思路,寫出改進的策略和「二度設計」的新方案。

反思學生見解。學生的一些獨特見解猶如智慧的火花,不僅能啟發同伴,對教師的教學也有開拓思維的良好作用。如課堂上學生的獨特見解、學生的精彩回答、學生的創新思維等都源於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源於學生對世界的獨特感受,是十分豐富的可貴的課程資源,也是教師可利用的寶貴教學資料。

反思學生的問題和建議。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也必然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是個別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些是教師意想不到的,還有一些是富有創新性的。可能有的問題一時難以解答,教師就應及時記錄下來這些問題,並及時反思,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對症下葯。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經驗,另一方面也能促進自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時,還關注了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和體現了教學民主意識。還有對於學生的教學建議也應該做必要的記錄和反思。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總結發揚教學的成功經驗,改正彌補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三、怎樣進行「教學反思」?

(一)選准反思對象

「教學反思」的主要對象有:回顧反思、記錄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理念;觀摩反思同事的教學行為和理念,參與集體交流研討,診斷自己或同事的教學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分析反思公開發表的課堂實錄(課例)意圖、理念,對比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別人成果的可資借鑒之處。

(二)熟悉反思過程

反思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也有人以經驗學習理論為基礎,將教師反思分為以下四個環節:具體經驗—→觀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積極的驗證。在此過程中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

(三)明確反思方式

1. 內省式反思,即通過自我反省的方式來進行反思,可通過反思日記、課後備課、成長自傳等方式完成。

2. 學習式反思,即通過理論學習或通過與理論對照進行反思。

3. 交流式反思,即通過與他人交流來進行反思,可用觀察交流、學生反饋、專家會診和微格教學等方法。觀摩交流,即教師之間相互觀摩,根據交流觀摩的實際情景,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反饋,即教師通過從學生那裡了解到的自己教學效果情況,分析提出改進措施,使之達到學生期望的效果。專家會診,即專業研究人員、學校領導、同行教師定期對教師教學行為會診,從中發現教師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並通過共同研究來解決問題。微格教學,即以少數學生、教師或專家為對象,在較短的時間內嘗試做小型的課堂教學,並把教學過程製成錄像,課後反復觀看交流,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

4. 研究式反思,即通過教學研究來進行反思。以研究的態度從事教學、以研究的視角反思教學、以反思的成果改進教學。

(四)掌握反思方法

1. 自我提問法

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後如何處理」等。備課時,盡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在計劃時間內回答完問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出現理解分歧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怎樣的策略與措施更有效」,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後,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

2. 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後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通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3. 教學診斷法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省法或小組「頭腦風暴」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後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4. 交流對話法

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群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集體備課時,教師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讀、教材處理、教學策略、學生學習等方面遇到的疑點與困惑,請大家幫助分析、診斷、反思,並集思廣益提出解決辦法。這樣合作反思、聯合攻關,可達到相互啟發、資源共享、共同成長的目的。

5. 案例研究法

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通過閱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形式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後對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既可以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也可以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如發表於《中小學管理》2005年第1期上的《一次失敗的集體備課》案例分析,就是一個用案例分析法對一次集體備課行為的失敗原因與啟示進行多角度、全方位反思解讀的典型案例。

6. 觀摩分析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以後教這一課時,會如何處理……通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提高。如前不久我觀摩一位實習教師《我的讀書生活》一課,遇到這樣一個情況:教學完成後,教師請學生談談閱讀的體會,學生們紛紛發言:「我喜歡讀書,因為我覺得讀書有無窮的樂趣。」「我用一句名言概括我的閱讀體會:『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書雖然很苦很累,但為了將來的生存和發展,又必須下苦工夫讀書。」「我覺得讀書苦中有樂。」正在興頭上,班上一位後進生「霍」地站起來大聲說:「讀書苦,讀書累,讀書還要交學費。」引得全班鬨堂大笑,部分同學還點頭表示贊同,教室里一下子炸開了鍋。實習教師慌了神,不知怎樣應對,只好微笑著以一句「這就是你的體會?」草草收兵。可不能小看這個小插曲。因為它可以檢驗出教師是否具有教學機智,又關繫到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還關繫到教師是否對學生成長堅持了正面引導。這就是一個很有反思研討價值的失敗案例。

7. 總結記錄法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呈現的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安排是否合理,教學方法運用是否得當,學生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是否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訓練,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其成敗得失的原因何在?還有什麼困惑?等等。把這些想清楚,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五)養成反思習慣

教師的成長過程也就是不斷反思、重構自己對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基本看法的過程。讓教師真正意識到並切身體驗到反思對其專業發展的作用,對於督促教師自覺進行反思、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自身也應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培養持之以恆的精神、創造良好的反思氛圍,養成自覺反思的好習慣。

四、「教學反思」只是課後才做的事情嗎?

其實不然,教學反思應貫穿於教師的整個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教學反思」不單單是教學經驗、教訓的總結,它是伴隨整個教學過程的監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就一節課而言,教學反思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而不應只是課後才做的事。課前反思可以明確目標,加強自覺實踐;課中反思可以調控教學,提高教學效益;課後反思可以使教學經驗理論化,促進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一句話,時時是反思之時,處處是反思之地。

五、如何寫好「教學反思」?

(一)從文體結構上,我們建議把「教學反思」看成「一事一議」的實用性議論文。其寫作結構可以概括為「教學實例——得失(成敗)分析——理性思考」,第一、二部分是「反」,第三部分是「思」。第三部分是重點,應詳寫,盡量寫出深刻的切實可行的方案策略。

一般來說,首先敘述具體的教學活動(應簡略些),接著分析在這一活動中自己的成敗得失之處,最後針對成敗得失,結合新課程、新理念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二)從寫作內容上看,大致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選擇話題來寫「教學反思」:

1.寫成功之處。如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有意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把他們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寫不足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地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時的參照物。

3.寫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5.寫「再教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本節課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何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新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術;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總而言之,寫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

『肆』 如何開展教學反思更有價值

一、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方式,每一位優秀教師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學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他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
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呈現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它是我們教師成長的「催化劑」,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是區別作為技術人員的經驗型教師與作為研究人員的學者型教師的主要指標之一。
二、「教學反思」思什麼?
簡單地說,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學;別人如何教、如何學;如何在教中學、學中教的問題。教師要反思的內容很多,但以下幾方面是反思的重點。
反思成功得意之處。如教學中引起師生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上一些精彩的師生對答、學生爭論等;教學思想方法和教學原則運用的體會; 教法改革和臨時應變的教學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進和創造性的處理。這些可供以後教學時參考,有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的功效。
反思失誤之處。側重審視自己課堂教學的失誤之處,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策。如問題情境的創設有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學習活動的組織是否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沒有流於形式;是否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等等。對他們進行回顧、梳理,並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教學時的借鑒,同時找到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和教學新思路,寫出改進的策略和「二度設計」的新方案。
反思學生見解。學生的一些獨特見解猶如智慧的火花,不僅能啟發同伴,對教師的教學也有開拓思維的良好作用。如課堂上學生的獨特見解、學生的精彩回答、學生的創新思維等都源於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源於學生對世界的獨特感受,是十分豐富的可貴的課程資源,也是教師可利用的寶貴教學資料。
反思學生的問題和建議。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也必然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是個別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些是教師意想不到的,還有一些是富有創新性的。可能有的問題一時難以解答,教師就應及時記錄下來這些問題,並及時反思,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對症下葯。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經驗,另一方面也能促進自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時,還關注了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和體現了教學民主意識。還有對於學生的教學建議也應該做必要的記錄和反思。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總結發揚教學的成功經驗,改正彌補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三、怎樣進行「教學反思」?
(一)選准反思對象
「教學反思」的主要對象有:回顧反思、記錄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理念;觀摩反思同事的教學行為和理念,參與集體交流研討,診斷自己或同事的教學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分析反思公開發表的課堂實錄(課例)意圖、理念,對比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別人成果的可資借鑒之處。
(二)熟悉反思過程
反思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也有人以經驗學習理論為基礎,將教師反思分為以下四個環節:具體經驗—→觀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積極的驗證。在此過程中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
(三)明確反思方式
1. 內省式反思,即通過自我反省的方式來進行反思,可通過反思日記、課後備課、成長自傳等方式完成。
2. 學習式反思,即通過理論學習或通過與理論對照進行反思。
3. 交流式反思,即通過與他人交流來進行反思,可用觀察交流、學生反饋、專家會診和微格教學等方法。觀摩交流,即教師之間相互觀摩,根據交流觀摩的實際情景,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反饋,即教師通過從學生那裡了解到的自己教學效果情況,分析提出改進措施,使之達到學生期望的效果。專家會診,即專業研究人員、學校領導、同行教師定期對教師教學行為會診,從中發現教師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並通過共同研究來解決問題。微格教學,即以少數學生、教師或專家為對象,在較短的時間內嘗試做小型的課堂教學,並把教學過程製成錄像,課後反復觀看交流,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
4. 研究式反思,即通過教學研究來進行反思。以研究的態度從事教學、以研究的視角反思教學、以反思的成果改進教學。
(四)掌握反思方法
1. 自我提問法
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後如何處理」等。備課時,盡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在計劃時間內回答完問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出現理解分歧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怎樣的策略與措施更有效」,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後,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
2. 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後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通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3. 教學診斷法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省法或小組「頭腦風暴」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後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4. 交流對話法
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群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集體備課時,教師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讀、教材處理、教學策略、學生學習等方面遇到的疑點與困惑,請大家幫助分析、診斷、反思,並集思廣益提出解決辦法。這樣合作反思、聯合攻關,可達到相互啟發、資源共享、共同成長的目的。
5. 案例研究法
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通過閱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形式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後對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既可以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也可以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如發表於《中小學管理》2005年第1期上的《一次失敗的集體備課》案例分析,就是一個用案例分析法對一次集體備課行為的失敗原因與啟示進行多角度、全方位反思解讀的典型案例。
6. 觀摩分析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以後教這一課時,會如何處理……通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提高。如前不久我觀摩一位實習教師《我的讀書生活》一課,遇到這樣一個情況:教學完成後,教師請學生談談閱讀的體會,學生們紛紛發言:「我喜歡讀書,因為我覺得讀書有無窮的樂趣。」「我用一句名言概括我的閱讀體會:『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讀書雖然很苦很累,但為了將來的生存和發展,又必須下苦工夫讀書。」「我覺得讀書苦中有樂。」正在興頭上,班上一位後進生「霍」地站起來大聲說:「讀書苦,讀書累,讀書還要交學費。」引得全班鬨堂大笑,部分同學還點頭表示贊同,教室里一下子炸開了鍋。實習教師慌了神,不知怎樣應對,只好微笑著以一句「這就是你的體會?」草草收兵。可不能小看這個小插曲。因為它可以檢驗出教師是否具有教學機智,又關繫到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還關繫到教師是否對學生成長堅持了正面引導。這就是一個很有反思研討價值的失敗案例。
7. 總結記錄法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呈現的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安排是否合理,教學方法運用是否得當,學生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是否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訓練,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其成敗得失的原因何在?還有什麼困惑?等等。把這些想清楚,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五)養成反思習慣
教師的成長過程也就是不斷反思、重構自己對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基本看法的過程。讓教師真正意識到並切身體驗到反思對其專業發展的作用,對於督促教師自覺進行反思、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自身也應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培養持之以恆的精神、創造良好的反思氛圍,養成自覺反思的好習慣。

四、「教學反思」只是課後才做的事情嗎?
其實不然,教學反思應貫穿於教師的整個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教學反思」不單單是教學經驗、教訓的總結,它是伴隨整個教學過程的監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就一節課而言,教學反思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而不應只是課後才做的事。課前反思可以明確目標,加強自覺實踐;課中反思可以調控教學,提高教學效益;課後反思可以使教學經驗理論化,促進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一句話,時時是反思之時,處處是反思之地。

五、如何寫好「教學反思」?
(一)從文體結構上,我們建議把「教學反思」看成「一事一議」的實用性議論文。其寫作結構可以概括為「教學實例——得失(成敗)分析——理性思考」,第一、二部分是「反」,第三部分是「思」。第三部分是重點,應詳寫,盡量寫出深刻的切實可行的方案策略。
一般來說,首先敘述具體的教學活動(應簡略些),接著分析在這一活動中自己的成敗得失之處,最後針對成敗得失,結合新課程、新理念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二)從寫作內容上看,大致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選擇話題來寫「教學反思」:
1.寫成功之處。如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有意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把他們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寫不足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地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時的參照物。
3.寫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5.寫「再教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本節課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何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新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術;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總而言之,寫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

『伍』 幼兒園小班語言,我發現的線教學反思

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的方法。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為重要部分。 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為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作為教師,對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只講一遍的而要講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而我在講《水果屋》的時候,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經發現有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在來看,其實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為宜,因為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陸』 幼兒中班教案光與影教學反思

《光與影》一課意在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物體的變化,感知光影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和空間感。通過光影的捕捉,觀察,回憶,思考,初步學會用光與影來表現物體,培養綜合創作的能力。用情用心用美體驗光與影,拓展發散思維,綻放充滿愛的智慧之光,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上課前,我就在想要如何給學生展示光影之間互相追逐,互相依賴的母子關系。光用課件的話,我覺得二維的圖片並不能很好的幫助我向學生講解光影知識的微妙之處。所以,我拿上美術教室里的一個圓柱體切面,帶上手機,製作了一個簡易的類似影棚一樣的小盒子就走進了教室。
教室的燈光暗下去,我把圓柱體切面放置在簡易的影棚里,手機的閃光燈一開,光影立顯。隨即我調動光源,從頂光,測光,背光,散光,強光等各個方面向學生展示影隨光動,光影相隨的現象。黑白的展示格中,白色的亮部,最深的明暗交界處,隨著光不斷變化的影子都引起了學生強烈的探知欲。然後,我再從現象引申到原理,從黑白的單色光影過度到彩色的萬千世界。
素描的基礎是對形的把握和明暗的表現兩個方面。不足之處是我在講授新課的時候沒有把造型方面的內容做一個完善的講解,單純的偏重了光影的講解。這導致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對形的把握並不太好。另一方面,孩子對素描畢竟是陌生的,我從最基礎的握筆方法開始講起,但是第一次嘗試很少有成功的案例。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孩子們對光影的理解還是比較透徹的。作業中,亮部,高光,明暗交界線,投影都有了初步的表現。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還發現,我在處理語言之間過度處還是不太擅長,有的地方轉的比較僵硬。這些不足仍舊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改善,不斷進步。

『柒』 小班「我發現的線」課後反思

教學反思

教師首先根據小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准備了直觀形象的毛線讓幼版兒看看、玩玩並以和權毛線一起跳舞的形式感知毛線柔軟的特性。 接著為了進一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在愉快的 音樂 聲中教師和幼兒玩變魔術的 游戲 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意變出各種物體不僅滿足幼兒好動的特點想像力、創造力也得到了發展。 最後為了不減幼兒的興致進一步拓展幼兒的經驗又引導幼兒為小動物織毛衣加深幼兒了解毛線與生活的關系。 本 活動 以玩字貫穿整個過程充分體現了寓教於樂生活、游戲中幼兒積極參與興趣高漲情緒愉快。從而把活動氣氛推向**完成一個精美的結局。

『捌』 新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一)選准反思對象
「教學反思」的主要對象有:回顧反思、記錄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理念;觀摩反思同事的教學行為和理念,參與集體交流研討,診斷自己或同事的教學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分析反思公開發表的課堂實錄(課例)意圖、理念,對比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別人成果的可資借鑒之處。
(二)熟悉反思過程
反思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也有人以經驗學習理論為基礎,將教師反思分為以下四個環節:具體經驗—→觀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積極的驗證。在此過程中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
(三)明確反思方式
1.內省式反思,即通過自我反省的方式來進行反思,可通過反思日記、課後備課、成長自傳等方式完成。
2.學習式反思,即通過理論學習或通過與理論對照進行反思。
3.交流式反思,即通過與他人交流來進行反思,可用觀察交流、學生反饋、專家會診和微格教學等方法。觀摩交流,即教師之間相互觀摩,根據交流觀摩的實際情景,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反饋,即教師通過從學生那裡了解到的自己教學效果情況,分析提出改進措施,使之達到學生期望的效果。專家會診,即專業研究人員、學校領導、同行教師定期對教師教學行為會診,從中發現教師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並通過共同研究來解決問題。微格教學,即以少數學生、教師或專家為對象,在較短的時間內嘗試做小型的課堂教學,並把教學過程製成錄像,課後反復觀看交流,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
4.研究式反思,即通過教學研究來進行反思。以研究的態度從事教學、以研究的視角反思教學、以反思的成果改進教學。

『玖』 幼兒園大班安全發現小偷怎麼辦教學反思

《遇到壞人怎麼辦》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看法交流不同意見,合作意識和遵守規則的意識得到鍛煉和提高,最後幼兒都達成一致觀點,壞人來了要選擇躲避 是最安全的,提高了安全意識。另外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鍛煉和提高,目標完成了。 不足:這堂課設計主要是引導幼兒通過討論能形成自己對「遇到壞人,怎麼辦?」深入的理解。可是整堂課中出現了許多問題: 1、多媒體課件不夠清楚; 2、在「智力大比拼」這個環節對幼兒組織調控欠佳,個別幼兒只顧自己說話,而沒有真正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令到這個教學環節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3、在語言表達藝術方面,我急需增強;有點給大娃娃上課的感覺。 4、在教學設計上,應該更體現創新,盡量使形式多樣、有效,適合幼兒的年齡認知特點。 5、由於緊張,出現了許多不必要的肢體語言。 總之,在日後的教學中,我將吸取這次教學的教訓,從幼兒角度出發,設計出更有效的教學活動;在語言藝術上,平時多訓練自己,多聽老教師課,在教學技能上,多向其他老師學習,使自己盡快進步。

閱讀全文

與新發現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