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教學工作管理的原則
《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指出,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是提高勞動者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基礎建設。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也指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但需要大批高等科學技術的專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萬受過良好職業教育的中、初級人員。所以,搞好職業技術教育,提高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學質量,關繫到未來勞動者的素質,關繫到中華民族的興盛,國家的富強。
職業中學肩負著培養具有相當於高中文化程度、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中、初級技術人才的艱巨而光榮的歷史任務。但是,職業高中教育才艱難地走過它近二十年的坎坷歷程。20世紀80年代初,一部分普高改制為職業中學,走著近似普高模式的職業教育路子。1991年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工作會議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迅速發展,但由於社會及職教內部的設備、師資等多方面的原因,職業教育出現了大面積的滑坡。打工熱的退潮,下崗族的壯大,就業對職高生素質要求越來越高。
職業教育要走出困境,必須改變觀念,在提高辦學水平上下功夫。由於職業中學一般由普通中學改制而來,校長是普通中學的校長,教師是適應普通中學教學的師范大學畢業生,所以,不管教師的教學,還是領導對教學的管理,不少職業中學或是沒有走出普通中學的教學、管理模式,或是完全放棄普通中學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管理經驗,而處於無所適從的地步。
那麼,職業中學教學管理與普通中學教學管理有什麼差異呢?相對學生劃線錄取、升學目標明確、教材統一規范的普通中學而言,職業中學生員質量的參差性,各專業目標的非統一性,教學過程的多樣性,教材的可選擇性,導致了職業中學教學管理的復雜性。普通中學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勵機制及教學管理模式在職業中學教學管理中都顯得十分無能為力。
要調動職業中學教師教學的積極性,要有一套較科學的職業中學教學評估體系,要有一套適應於職業中學生員基礎、專業差異、學科特點的教學管理模式,對教育主管部門,對校長,不能不說是一大值得研究的課題。
筆者試圖從學校管理、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及考核等角度,探求職業中學教學管理的一些原則。
第一, 教學目標管理與教學過程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這里所說的目標指高中階段的教學目標。普通中學的教學效果,畢業考試與升學考試是兩把重要的尺子。人均分、及格率、優生率、升學率,等等,校長可以根據本校實際情況,橫向以同類學校為參照,縱向以本校往年生源為參照,提出較為明確的教學目標。圍繞這個目標,充分調動每位教師的積極性,共同為完成教學目標而改革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當然,普通中學為完成教學目標,也必須重視教學過程的管理。但是,職業中學由於他自身的特殊性,各專業各學科要求不同,同屬文化課的語文、數學、英語,不同專業也有不同的要求,更不用說專業課。學生的成績很難單純用分數來衡量。因此,必須把教學目標管理與教學過程管理結合起來,並十分重視過程管理。對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實習指導、考核考試各個環節,定時檢查,嚴格要求,認真總結。針對職業中學師資力量不強,教學研究成果相對普通中學較少的特點,讓教師集體備課,相互聽課,經常進行教學研究。把教學管理落實到每個教師身上,落實到每堂課的教學上。讓學生畢業時,學有所得。
第二, 理論教學管理與實作教學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普通中學各學科的教學,雖有部分學科為學好知識,必須重實驗,但總的說來,學生主要是從書本上學習前人的成果,打好進一步學習、研究的理論基礎。職業中學的學生要學文化課,學習專業理論課,相對普通中學而言,職業中學十分重視實作課的教學。所以,學校教學管理,既要求教師備好理論知識的教學教案,又要根據專業學科特點,要求教師做好實作示範的操作課前准備。如服裝專業的教師必須自己親自動手製作、設計服裝;計算機專業的教師要熟練操作電腦;車工、鉗工、電工的專業教師要會動手操作。在上課時,教師要講要實作,考試考核既要考理論又要考實作。學校教學管理如果不根據職高特點,不注意實作教學管理,學生就不能具有實際動手能力,而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恰恰是職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志。所以,學校教學管理,備課要看實作,上課要看實作,輔導要看實作,考核要看實作。要把教師的實作教學作為重要方面進行檢查、落實。
第三, 全面發展教學管理與特長教學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各學科全面發展,全體學生主動學習,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普通中學、職業中學都要求學生全面發展,以適應今後的學習和工作。職業中學在讓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要求學生要有一技之長。專業不同,當然專長不同,即使同一專業,也鼓勵學生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特長。如服裝專業的學生,對服裝製作、服裝美術、服裝制圖、服裝材料、服裝設備、服裝設計等等學科都要有所了解。學生應該有自己的專長,或服裝製作工藝特別精細,或服裝設計非常新穎美觀,或服裝材料搭配具有特色,或服裝設備檢修相當在行,或懂服裝生產,或精服裝經銷,那麼,這些各有特長的職高服裝專業畢業生將不愁在社會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學校教學管理,既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考慮,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又要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特長,要鼓勵教師對學生進行特長培養。學校要組織特長表演、競賽等,讓學生去掉自卑,真正具有一技之長。
第四, 量化管理與模糊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馬克思說過:「一門科學只有在成功地應用數學時,才算達到完善的地步。」職業中學在教學管理中盡量進行量化管理,要認真吸取普通中學管理中適用的東西。但是,職業中學由於上述的原因,在辦學及教學上有極大的活動空間。雖然在教學管理上有不少考核內容可以量化,但的確有些東西,諸如教師實作的准備,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對教師教學的學生反映優劣之類,都無法量化,或不宜量化。那麼,對那些無法量化或不宜量化的,不能定量分析,就只能定性分析了,或只好「模糊」了。當然,這種「模糊」,並非不分優劣,只是管理上有粗有細而已。其實,在教學管理中,情感的投入,領導者對教師的某項工作的一句表揚或提示,比起有些項目一分兩分的斤斤計較更能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職業中學教學管理中值得研究的問題很多。我們只有根據各校的具體情況,實事求是,處理好教學管理中的各種矛盾,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提高職業中學教學質量,職業中學就會有希望。
『貳』 課堂教學管理原則有哪些
僅供參考:
一、切實加強課程管理。
要嚴格按照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課程、課時計劃,把各種課程開全開足,決不隨意加課減課。把教師在課程計劃執行中有無違規現象,作為評選先進的依據,並與獎懲掛鉤。
學校對每天的教學活動實行全天候管理,校長、教導主任、值班教師每天從早讀、晨會開始到放學結束,進行巡視檢查,如發現私自調課、不按教學常規上課,課堂環節脫節、不完整,隨意上自習進行或未按規定時間放學等現象,都作為教學事故記錄在案,並根據「一評三考」獎懲條例進行處理。
二、切實加強課堂教學管理
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要根據各年級、各學科學生的基礎和不同特點,制定教學目標,使向40分鍾要質量的口號真正落實到每一堂課,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教師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積極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針對本校教師課堂教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現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把功夫下在課前。
教師上一堂課並不難,上一堂有質量的課就不容易,經常上高質量的課就更不易,其功夫應該下在課前。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雖然我們備課是直接,但也要仔細研究備課,寫好批註與反思。必要時採取集體討論的方式備課。必須嚴格做到六個統一,即統一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資料、測驗考試和教學目標。
第二、把力量放在課內。
教師每堂課盡可能做到優質高效,必須遵守幾點原則:(1)必須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2)必須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3)必須當堂檢查、反饋和鞏固。
教導處對課堂教學質量的管理辦法是:(1)隨堂聽課,不打招呼,聽後個別交換意見,提出要求和建議。(2)對於不帶教案,作業未批改上課的要按照「一評三考」的實施辦法嚴肅處理。(3)組織教師評選優質課活動,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全校教師都可以聽,然後進行評課,共同研討課堂教學改革的經驗和做法。
第三、把補困加在課後。
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全體學生完全掌握所學的知識是不現實的,總會有那麼幾個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跟不上其他同學。教師決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而且更要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學校將會建議採取如下措施:(1)建立後進生成長檔案;(2)任課教師必須對任課班中的後進學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學時要分層次教學;(3)教師須利用課余時間對後進學生進行個別輔導;(4)經常與後進學生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只要他們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第四,精選課堂教學例題、習題、作業題。
1、作業的形式要多樣,可分口頭、書面、思考、製作、測量、觀察、調查等,中高年級學生適當布置一些課外閱讀作業,力求能開拓學生知識面,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
2、作業的內容要精選,份量適當,難易適度,並具有層次性、思考性、應用性、開放性。嚴格按照上級規定,控製作業總量,既不加重學生負擔,又能保證練習質量。課堂作業必須當堂完成。
3、作業的規格要統一,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做到書寫工整、格式規范、步驟清楚、書面整潔。
4、批改作業要及時、認真、細致、不漏批錯批。當天的作業當天批改,作文必須在下次習作前批改結束,作文批改要有總批和眉批,批語要有針對性、指導性,字跡要工整。
5、重視作業的講評,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要及時講評和糾正。對好的作業要予以表揚,同時督促學生訂正錯誤,對無力訂正的學生應進行面批。
我們要求教師對課堂教學的例題、習題和學生作業題做到精選精改,注重效率。
第五、堅持學月檢查制度
每學月對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等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每次檢查要有結論、檢查人要簽名,加蓋學校公章並做詳細記載。每次檢查後,學校要在教師會上總結,對工作做得好的要表揚鼓勵,對存在的問題要實事求是地提出,限期整改。
第六、加強過程管理。
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除了平時的常規檢查,隨堂聽課外,加強對個別教師、不安心教學教師的管理。採取分階段、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轉變其思想,提高其業務能力。方法為:一聽(聽課堂教學);二看(看備課筆記、作業批改);三座談問卷(開學生座談會、問卷調查,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四總結提高(在上述調查基礎上,指導其總結成功的教學經驗,以發揚光大;指出其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改進措施和意見)。全面解決教和學之間存在的實際問題,保證學校教學活動有秩序、高質量地正常開展,有培養全體教師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教學作風,加強課堂教學管理。
第七、教師操作。
教師要耐心細致做好後進生的思想工作,讓後進生樹立信心。堅持日常轉化。任課教師每周利用課余時間,與後進生進行談話,補習至少一次,在課堂上教師對差生要多啟發誘導,多提問差生,多檢查他們的課堂作業。對他們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進行鼓勵,讓他們找回自尊和自信,樹立起奮發向上的動力。最後一名差生進步了,整體質量就自然會水漲船高。
第八、自我提升。開展「一幫一、齊進步」結對子活動,後進生主動找「先進生」,取得他們的幫助,提高自身的成績。
第九、家庭協助。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號召家長每日檢查孩子的作業,幫助孩子弄懂學習內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學習成績。
第十、落實新課改理念,課堂教學要實現「四個轉變」:一是由重教向重學轉變。要求教師從學情出發,根據學生設計課堂教學,並合理運用教學手段和方法,注重學法指導;在評價一節課的優劣時,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學生是否學會了學習,學的是否投入、是否精彩。二是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改變教師直接將結論拋給學生,再布置相應習題讓學生進行強化訓練的做法,倡導教師注重揭示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和觀察分析中自己歸納,得出結論。三是由重傳授向重指道轉變。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學法指導,並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要學會傾聽和等待,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四是由落實一維目標向實現三維課程目標轉變。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叄』 學校管理的基本原則包括哪些
學校管理原則是學校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管理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准則。學校管理原則是長期的學校管理的實踐中形成的,並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而不斷地增加新的內容,形成新的體系。依靠並正確地運用學校管理的原則,可以使學校管理工作獲得極大的成功。學校管理原則是學校管理規律的反映,必須有一定的客觀依據,才能使之具有科學性和指導性意義。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學校管理原則
意義
管理原則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制定依據
長期的學校管理的實踐中形成的
作用
依靠並正確地運用學校管理的原則
制定依據
學校管理原則是學校管理規律的反映,屬於人們主觀認識的范疇,它必須有一定的客觀依據,才能使之具有科學性和指導性意義。
(1)社會主義制度、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中國社會主義教育的性質、目的、任務等等,都是制定中國學校管理原則的依據。
(2)教育的規律和學校管理的實踐。學校管理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發展,學校工作必須以教學為中心全面安排,學校必須堅持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相結合的規律,這些都是被教育和管理的實踐所反復證明了的。
作用
正確的學校管理原則,是學校教育和管理規律的反映,是學校管理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對人們的管理活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學校管理原則決定著學校管理的方向和效果,對實現學校培養目標、完成學校任務起著重要的作用。
『肆』 課堂管理有哪些基本原則
(一)目標導向性原則
良好的課堂教學管理目標可使師生的心理同步、思維定向,使師生的活動有共同的指向,成為教學中的行為方向。
(二)規范性原則
課堂教學管理的規范化、常規化、過程化、和科學化,有利於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課堂活動,有利於學生完成課堂活動計劃。
(三)整體性原則
課堂教學活動是由教師、學生和環境共同組成的小型社會,課堂是學習活動的大環境,任何課堂活動都應該以謀求課堂整體發展為導向,無論是課堂教學環境的設置、課堂教學時空的安排、課堂事務的處理、課堂活動的進行,都要顧及課堂的整體效應,追求課堂管理的質量。
(四)靈活性原則
課堂教學管理應根據學生條件、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變化而進行必要的調整。要把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與真實性,多樣性與有效性有機結合。
(五)發展性原則
課堂教學管理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素質發展,教學質量提高。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來確定課堂教學管理的目標,立足於引導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營造師生互動的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和探索。
(4)教學管理原則擴展閱讀:
課堂管理的任務比較復雜。一般認為,課堂管理包括課堂人際關系管理、課堂環境管理、課堂紀律管理等方面。課堂人際關系的管理指的是對課堂中的師生關系、同伴關系的管理,包括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確立群體規范、營造和諧的同伴關系等。
課堂環境管理是指對課堂中的教學環境的管理,包括物理環境的安排、社會心理環境的營造等;課堂紀律管理指的是課堂行為規范、准則的制訂與實施,應對學生的問題行為等活動。
課堂規則是形成良好課堂紀律的前提條件,必須認真細致地制訂課堂規則。制訂課堂規則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滿足基本的要求。
(1)課堂規則應符合四個條件,即簡短、明確、合理、可行。首先,規則和常規一定要簡明扼要,使學生能迅速記住。其次,規則要明確、合理。如「注重自己的行為」,這種規則對於學生而言是不明確的,難以起到約束與指導作用。最後,規則應具有操作性。
(2)課堂規則應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充分討論,共同制訂。課堂規則不可由教師憑個人好惡獨斷設立,而應經過學生的討論與認同。學生通過參與討論,共同制訂課堂規則,就會自覺遵守並樂於承擔責任。
(3)課堂規則應少而精,內容表述以正向引導為主。教師要對所制訂的課堂規則進行歸納、刪改,避免那些不相關或不必要的規則,制訂出盡量簡明的、最基本的、最適宜的規則,一般以5~10條為宜。
如果不夠全面,也應等學生學會一些規則後再逐步增加內容。規則內容的表述堅持正面引導為主,多用積極的語言,如「希望……」、「建議……」等,少用或不用「不準……」、「嚴禁……」等語句。
(4)課堂規則應及時制訂和不斷調整。教師應抓住學期開始的機會,制訂課堂規則。在開學之初就與學生共同討論,了解學生的狀況和學習方式,徵求學生對課堂規則的意見,與學生共同分享教師的需要與要求。在實施過程中要不斷進行檢查,並根據各方面的具體情況加以補充、修改和調整。
參考資料:網路——課堂管理
『伍』 課堂教學管理有哪些原則
課堂教學管理有哪些原則
(一)目標導向性原則
良好的課堂教學管理目標可使師生的版心理同步、思維定權向,使師生的活動有共同的指向,成為教學中的行為方向。
(二)規范性原則
課堂教學管理的規范化、常規化、過程化、和科學化,有利於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課堂活動,有利於學生完成課堂活動計劃。
(三)整體性原則
課堂教學活動是由教師、學生和環境共同組成的小型社會,課堂是學習活動的大環境,任何課堂活動都應該以謀求課堂整體發展為導向,無論是課堂教學環境的設置、課堂教學時空的安排、課堂事務的處理、課堂活動的進行,都要顧及課堂的整體效應,追求課堂管理的質量。
(四)靈活性原則
課堂教學管理應根據學生條件、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變化而進行必要的調整。要把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與真實性,多樣性與有效性有機結合。
(五)發展性原則
課堂教學管理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素質發展,教學質量提高。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來確定課堂教學管理的目標,立足於引導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營造師生互動的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和探索。
『陸』 課堂管理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一)目標導向性原則
良好的課堂教學管理目標可使師生的心理同步、思維定向,使師生的活動有共同的指向,成為教學中的行為方向。
(二)規范性原則
課堂教學管理的規范化、常規化、過程化、和科學化,有利於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課堂活動,有利於學生完成課堂活動計劃。
(三)整體性原則
課堂教學活動是由教師、學生和環境共同組成的小型社會,課堂是學習活動的大環境,任何課堂活動都應該以謀求課堂整體發展為導向,無論是課堂教學環境的設置、課堂教學時空的安排、課堂事務的處理、課堂活動的進行,都要顧及課堂的整體效應,追求課堂管理的質量。
(四)靈活性原則
課堂教學管理應根據學生條件、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變化而進行必要的調整。要把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與真實性,多樣性與有效性有機結合。
(五)發展性原則
課堂教學管理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素質發展,教學質量提高。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來確定課堂教學管理的目標,立足於引導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營造師生互動的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和探索。
(6)教學管理原則擴展閱讀:
課堂管理的任務比較復雜。一般認為,課堂管理包括課堂人際關系管理、課堂環境管理、課堂紀律管理等方面。課堂人際關系的管理指的是對課堂中的師生關系、同伴關系的管理,包括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確立群體規范、營造和諧的同伴關系等。
課堂環境管理是指對課堂中的教學環境的管理,包括物理環境的安排、社會心理環境的營造等;課堂紀律管理指的是課堂行為規范、准則的制訂與實施,應對學生的問題行為等活動。
課堂規則是形成良好課堂紀律的前提條件,必須認真細致地制訂課堂規則。制訂課堂規則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滿足基本的要求。
(1)課堂規則應符合四個條件,即簡短、明確、合理、可行。首先,規則和常規一定要簡明扼要,使學生能迅速記住。其次,規則要明確、合理。如「注重自己的行為」,這種規則對於學生而言是不明確的,難以起到約束與指導作用。最後,規則應具有操作性。
(2)課堂規則應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充分討論,共同制訂。課堂規則不可由教師憑個人好惡獨斷設立,而應經過學生的討論與認同。學生通過參與討論,共同制訂課堂規則,就會自覺遵守並樂於承擔責任。
(3)課堂規則應少而精,內容表述以正向引導為主。教師要對所制訂的課堂規則進行歸納、刪改,避免那些不相關或不必要的規則,制訂出盡量簡明的、最基本的、最適宜的規則,一般以5~10條為宜。
如果不夠全面,也應等學生學會一些規則後再逐步增加內容。規則內容的表述堅持正面引導為主,多用積極的語言,如「希望……」、「建議……」等,少用或不用「不準……」、「嚴禁……」等語句。
(4)課堂規則應及時制訂和不斷調整。教師應抓住學期開始的機會,制訂課堂規則。在開學之初就與學生共同討論,了解學生的狀況和學習方式,徵求學生對課堂規則的意見,與學生共同分享教師的需要與要求。在實施過程中要不斷進行檢查,並根據各方面的具體情況加以補充、修改和調整。
『柒』 課堂管理的原則有哪些
一、切實加強課程管理。
要嚴格按照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課程、課時計劃,把各種課程開全開足,決不隨意加課減課。把教師在課程計劃執行中有無違規現象,作為評選先進的依據,並與獎懲掛鉤。
學校對每天的教學活動實行全天候管理,校長、教導主任、值班教師每天從早讀、晨會開始到放學結束,進行巡視檢查,如發現私自調課、不按教學常規上課,課堂環節脫節、不完整,隨意上自習進行或未按規定時間放學等現象,都作為教學事故記錄在案,並根據「一評三考」獎懲條例進行處理。
二、切實加強課堂教學管理
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要根據各年級、各學科學生的基礎和不同特點,制定教學目標,使向40分鍾要質量的口號真正落實到每一堂課,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教師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積極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針對本校教師課堂教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現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把功夫下在課前。
教師上一堂課並不難,上一堂有質量的課就不容易,經常上高質量的課就更不易,其功夫應該下在課前。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雖然我們備課是直接,但也要仔細研究備課,寫好批註與反思。必要時採取集體討論的方式備課。必須嚴格做到六個統一,即統一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資料、測驗考試和教學目標。
第二、把力量放在課內。
教師每堂課盡可能做到優質高效,必須遵守幾點原則:(1)必須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2)必須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3)必須當堂檢查、反饋和鞏固。
教導處對課堂教學質量的管理辦法是:(1)隨堂聽課,不打招呼,聽後個別交換意見,提出要求和建議。(2)對於不帶教案,作業未批改上課的要按照「一評三考」的實施辦法嚴肅處理。(3)組織教師評選優質課活動,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全校教師都可以聽,然後進行評課,共同研討課堂教學改革的經驗和做法。
第三、把補困加在課後。
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全體學生完全掌握所學的知識是不現實的,總會有那麼幾個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跟不上其他同學。教師決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而且更要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學校將會建議採取如下措施:(1)建立後進生成長檔案;(2)任課教師必須對任課班中的後進學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學時要分層次教學;(3)教師須利用課余時間對後進學生進行個別輔導;(4)經常與後進學生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只要他們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第四,精選課堂教學例題、習題、作業題。
1、作業的形式要多樣,可分口頭、書面、思考、製作、測量、觀察、調查等,中高年級學生適當布置一些課外閱讀作業,力求能開拓學生知識面,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
2、作業的內容要精選,份量適當,難易適度,並具有層次性、思考性、應用性、開放性。嚴格按照上級規定,控製作業總量,既不加重學生負擔,又能保證練習質量。課堂作業必須當堂完成。
3、作業的規格要統一,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做到書寫工整、格式規范、步驟清楚、書面整潔。
4、批改作業要及時、認真、細致、不漏批錯批。當天的作業當天批改,作文必須在下次習作前批改結束,作文批改要有總批和眉批,批語要有針對性、指導性,字跡要工整。
5、重視作業的講評,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要及時講評和糾正。對好的作業要予以表揚,同時督促學生訂正錯誤,對無力訂正的學生應進行面批。
我們要求教師對課堂教學的例題、習題和學生作業題做到精選精改,注重效率。
第五、堅持學月檢查制度
每學月對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等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每次檢查要有結論、檢查人要簽名,加蓋學校公章並做詳細記載。每次檢查後,學校要在教師會上總結,對工作做得好的要表揚鼓勵,對存在的問題要實事求是地提出,限期整改。
第六、加強過程管理。
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除了平時的常規檢查,隨堂聽課外,加強對個別教師、不安心教學教師的管理。採取分階段、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轉變其思想,提高其業務能力。方法為:一聽(聽課堂教學);二看(看備課筆記、作業批改);三座談問卷(開學生座談會、問卷調查,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四總結提高(在上述調查基礎上,指導其總結成功的教學經驗,以發揚光大;指出其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改進措施和意見)。全面解決教和學之間存在的實際問題,保證學校教學活動有秩序、高質量地正常開展,有培養全體教師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教學作風,加強課堂教學管理。
第七、教師操作。
教師要耐心細致做好後進生的思想工作,讓後進生樹立信心。堅持日常轉化。任課教師每周利用課余時間,與後進生進行談話,補習至少一次,在課堂上教師對差生要多啟發誘導,多提問差生,多檢查他們的課堂作業。對他們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進行鼓勵,讓他們找回自尊和自信,樹立起奮發向上的動力。最後一名差生進步了,整體質量就自然會水漲船高。
第八、自我提升。開展「一幫一、齊進步」結對子活動,後進生主動找「先進生」,取得他們的幫助,提高自身的成績。
第九、家庭協助。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號召家長每日檢查孩子的作業,幫助孩子弄懂學習內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學習成績。
第十、落實新課改理念,課堂教學要實現「四個轉變」:一是由重教向重學轉變。要求教師從學情出發,根據學生設計課堂教學,並合理運用教學手段和方法,注重學法指導;在評價一節課的優劣時,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學生是否學會了學習,學的是否投入、是否精彩。二是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改變教師直接將結論拋給學生,再布置相應習題讓學生進行強化訓練的做法,倡導教師注重揭示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和觀察分析中自己歸納,得出結論。三是由重傳授向重指道轉變。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學法指導,並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要學會傾聽和等待,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四是由落實一維目標向實現三維課程目標轉變。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捌』 淺談課堂教學管理中的基本原則(800字)
1、目標原則
課堂管理應當有正確而明晰的目標,它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保證,最終指向教學目標。為了有效地貫徹目標原則,教師在課堂上應當運用恰當的方式,使全體同學明了每堂課的教學目標,讓師生雙方都能明確共同努力和前進的方向。目標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響和制約師生的課堂活動,能起積極的導向作用。並且,目標使學生成為積極的管理參與者,對於發揮學生自覺的求知熱情,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也具有積極意義。
作為課堂管理者的教師,課堂上所實施的一切管理措施,包括組織、協調、激勵、評價等,都應當努力服務於設定的教學目標;課堂管理的成敗得失,也應當以教學目標的實現作為衡量依據。有的教師忽視教學目標對課堂管理的制約作用,片面追求課堂管理的表面現象,如過分強調安靜的氣氛、一律的坐姿、劃一的行動等等,而當這些管理要求脫離了教學目標之後,卻可能成為窒息學生學習積極性、抑制思維的不良影響因素。實際上教師在課堂管理中主動激起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各種內外「沖突」,比如分歧、爭論等,或適度允許一些「出格」行為表現的存在,不僅不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成功進行,而且會促成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我們只有在目標原則的指導下,才能避免課堂管理的形式主義,創造出真正優化的課堂管理。
2、激勵原則。
就是在課堂管理時,通過各種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熱情。貫徹激勵原則,首先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努力創設和諧愉悅的教學氣氛,創造有利學生思維、有利教學順利進行的民主空氣,而不應把學生課堂上的緊張與畏懼看作管理能力強的表現。
激勵原則還要求教師在課堂管理中發揚教學民主,鼓勵學生主動發問、質詢和討論,讓學生思維流程的浪花不斷跳躍激盪;那種把課堂管理看成是教師一統天下,不讓學生的思維越雷池半步的做法,不利於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
當然,貫徹激勵原則並不排除嚴格要求和必要的批評。有說服力的批評其實也是對學生的激勵。我們應當正確運用激勵手段;強化課堂管理,使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進行課堂學習。
3、反饋原則。
運用信息反饋原理,對課堂管理進行主動而自覺的調節和修正,是反饋原則的基本思想。
課堂管理的具體要求和措施只有建立在班級學生思想、學習特點的基礎上,才能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這首先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的起始環節——備課過程中,認真調查教育對象的具體狀況,分析研究必要的管理對策。我們發現在一般的備課過程中,對課堂管理的設計是普遍忽視的,致使作為必須參與教學過程的課堂管理缺乏明確的意識導向,從而在管理環節上出現問題時措手不及,甚而影響教學進程或削弱教學效果。
課堂管理的反饋原則,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斷運用即時信息來調整管理活動。由於課堂教學是在特定的時空內,面對著的是幾十個活生生的學生,這是一個多因素彼此影響和制約的復雜動態過程,總可能出現各種偶發情況。因此,教師應當不斷分析把握教學目標與課堂管理現狀之間存在的偏差,運用自己的教育機智,因勢利導,確定課堂管理的各種新指令,作用於全班同學,善於在變化的教學過程中尋求優化的管理對策,而不應拘泥於一成不變的管理方案。
『玖』 教學管理的原則有哪些
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比較復雜的工作。學校管理者是按照教育規律、教學過程特點、教學原則等為原則來進行教學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