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心理學教學設計

心理學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14 23:53:09

教學設計時如何體現心理學知識

教學設計作為一門科學是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布魯納與奧蘇貝爾的認知學習理論對此有著重要影響。其實,教師在上課前都是要備課的,這也可以看成是初級的教學設計,然而,傳統教學中的備課主要是以教材的內容為主,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選擇主要憑借各人的經驗,缺乏科學依據。簡單地說,教學設計是在教學開始之前對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因素(如:學生特點、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媒體設置等等),進行預先籌劃,精心構造,創設教學情境,以期達成教學目標的系統化設計。要詳細地分析教學設計的過程,需要對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主要內容、操作過程進行系統研究,才能為靈活運用奠定基礎。 一、中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 課堂教學設計如果按時間分為長期與短期的兩種,也可分為學期、單元、課時設計三種。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在一節課內的教學設計。如果按課堂教學的對象來分,可分為班級集體授課設計、班級小組授課設計、個別化教學設計等幾種。若按場地分,可分為教室授課設計、圖書館教學設計、室外考察的教學設計等等。當然還可以按教學的知識目標來區分,如陳述性知識的設計、程序性知識的設計、策略性知識的設計等。不論哪種教學設計,都應當服從以下幾方面要求:
(一)教學設計的目標要求 在設計課堂教學目標時必然會遇到的問題是:教學目標如何解決班級整體目標與個體目標的矛盾。如果教學內容的思考性比較強,個體學習的差異相對比較大時,這一矛盾就會更加突出。面對這一矛盾,我們傳統的做法是設計時以整體目標為依據,適當彌補個體學習困難的學生,如在提問時設計相對淺顯的問題,或者留出適當的時間對他們進行個別點撥。然而,可以預見的事實是,淺顯的問題既會使學生們產生「回答這類問題的學生無能」的暗示,又會使他們很難有面對困難的機會與勇氣;而留出的時間常因教學內容較多而無法兌現。因此,這兩個方法雖然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並不能解決問題。對某一段知識的學習不太適應的學生,常常上課時因為遇到一處無法及時解決的問題,而影響了後面知識的學習,使學習進度落後於大多數學生,長此以往,一個學習困難的學生可能會產生了。現代教學理論強調教學設計的個別化要求,這一要求並不是說教學方式的個別化,而是強調在集體授課時,應當將幫助個體學習作為教學設計的重要目標,因為,並不只是學習困難的學生有課堂學習的困難,學習優秀的學生也會遇到,不過,他們的困難可能是教師教的內容他已經掌握了,或者他的某一個想法與眾不同,可又遇到了困難,不能當眾向老師提問。個別化要求正是用來解決這一問題的。 由於教學過程是多因素構成,因此在進行設計時,有時可能為了考慮某幾個因素,而忽視了其它因素的作用。教師的考慮越周到,設計的教學過程越會貼近學生學習的實際。但是,教師在大量考慮教學過程中的種種問題時,必須對這些問題及可能在教學時發生的現象認真分析研究,篩選最值得與學生討論的問題與可能出現的現象,准備好方法與對策,尤其重要的時要明確每一個問題與方法的直接目標,在教學時通過及時反饋來了解個別學習的情況,這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同時教師還要將每一個直接目標與長遠計劃相對比,以形成連貫性的教學設計,為實現長期設計奠定基礎。
(二)教學設計的人際互動要求 班級集體授課方式在師生間或學生間的人際互動方面應當注意形成積極而協調的關系。首先在師生間,相互關系有這樣幾種方式:(1)主從型。即教師處於主導的支配地位,學生則處於被支配或服從的地位;(2)合作型。教師與學生有共同的目標,為達到目標,雙方能夠互相配合、相互讓步、忍耐;(3)主從—合作型。這是師生間一種互補、對稱的混合型的人際關系,如果合作因素超過主從因素,則是比較理想的方式;(4)競爭型。這是一種既使人興奮、緊張,又使人不安、消耗精力的人際關系;(5)主從—競爭型。這種關系常常包含主從型與競爭型中的缺點,關系變化不定,既讓人緊張又讓人不安。前四種方式都有其優點,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依據客觀因素給自己與學生的關系定位,關鍵在於將相互關系變成互動關系。教學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知識目標的達成,教師在許多方面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如:敢想敢幹、認真嚴謹的研究精神;積極進取、樂觀寬容的人生態度等等。一般情況下這些個性品質方面目標在教學設計時不會考慮,人們更多地考慮知識技能方面的目標。師生互動的要求則提醒教師們注意自己的態度對學生的影響,甚至某些非言語行為(如面部表情、手勢等等)都應當考慮在不同的情境中的作用。師生互動的目的是讓學生處於積極學習的狀態,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要作出分析,了解用何種方法可以使他們處於積極的狀態。

(具體的就要結合實際了,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㈡ 求老師發個現成的心理學教案,最好詳細專業點的,謝謝了。

心理學教案
學習方法:誰的發現多 [適用年級]
三年級
[理念闡述]
觀察力是構成智力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觀察是人們獲得一切知識的首要步驟,也是開拓智慧的大門,發展創造才能的基礎。達爾文曾經這樣評價自己,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觀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眾人之上。正是這種觀察力,為他提出生物進化論提供了條件。可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於學生學習知識,認識世界,對於開發學生的潛力及其未來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也是心理輔導活動的重要內容。
觀察力的形成和發展要經歷一個從不自覺到自覺、從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小學生在觀察事物的時候,常常會表現出不全面、不具體、不仔細的特點,他們往往見大不見小,見近不見遠,見顯不見隱、見粗不見細,並在整體和局部的綜合觀察上表現出不足。小學的觀察能力是隨年齡增長而逐步發展的,因此激發觀察興趣,指導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是小學生心理輔導經常而持久的任務。
[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觀察能力。
2、通過觀察訓練,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活動准備]
1、准備若干盒印泥
2、准備活動用圖片。
3、准備一首小詩歌。

[活動設計]

環節

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引題

《西遊記》里的美猴王孫悟空有一雙火眼金睛,什麼都瞞不過它的雙眼。當然,那是神話。但是一個人的眼力卻是可以鍛煉出來的,眼力好,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觀察能力強,也就是看得清晰,看得准確,看得細致,看得完整。今天,我們就通過游戲來練練自己的觀察力。

以孩子喜歡的人物——孫悟空,談話引入,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活動(一)游戲

游戲方式:
准備一隻印泥盒,學生每組也准備一隻印泥盒,然後要求同學們注意觀察教師的一舉一動並盡量進行模仿,看誰模仿得最正確。
教師用食指蘸上印泥給學生看一下,然後快速把中指按在臉上,要求學生也照著教師的樣子去做。當學生們把手指按在臉上後,教師又低下頭快速重復了三次上述的動作。學生模仿。(這時很多學生的臉上出現了紅印泥)
小結:
老師在按臉的時候,以將有印泥的食指換成了干凈的中指。臉上按上紅印的同學正是由於觀察不細致,只注意到老師按臉的大動作,而沒有看到換指的小動作。有些同學途中發現,為時以晚,臉上已經按上紅印了,而臉上沒有按紅印的同學觀察就比較細致。他們不僅認真看,而且注意到了老師的每一個細小動作。這才是正確的觀察方法。

此活動的目的是測測學生的觀察能力
通過游戲,
臉上一點印泥也沒有的學生說明觀察最細致,臉上按了紅指印的學生說明觀察就不夠細致了。

三、活動(二)看圖,

出示奇怪的公雞圖
1、先不同別人商量,想想圖上畫的是什麼?把答案寫在括弧里( )
2、再仔細看看,這幅圖有那幾種動物組成。答案( )
3、跟同伴交流,你的答案對不對,對了幾個?
4、與同伴交流得高分的原因:
A、 因為看的時候能按一定的順序。
B、 因為看的時候能集中注意力。
C、 因為看的時候比較仔細。
D、 因為看的時候能展開合理的想像。

通過看圖,再測學生的觀察力。同時讓學生明白:提高觀察能力,觀察時要集中注意力,並能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認真仔細的觀察。

四、活動(三)觀察力訓練

1、 觀察細致性訓練
(1)說出下面圖畫畫的是什麼?各處於什麼狀態?
指名說
(2)說出下面各圖中少了什麼東西,並把缺少的部分畫出來。

填表:在兩分鍾內,我畫出了幅圖中缺少的部分。
其中畫對了幅,畫錯了幅。
獎勵:教師給全對的同學戴上「紅」帽子,稱他們為「火眼金睛」。
小結:戴上小「紅」帽的同學觀察最細致。
2、觀察概括性訓練
(1)把下面兩幅畫的內容用一個成語寫下來。

你寫對了嗎?(學生把寫好的成語舉起,讓教師檢查)。
獎勵:教師給寫對的學生戴上「小獎牌」。
(2)把下面三幅畫的內容用一個成語說出來。

你說對了嗎?說對了請你也戴上「小獎牌」。
小結:戴上「小獎牌」的同學能把觀察到的東西概括出來,真能幹!
3、順序性觀察訓練
(1)今天是安安的生日。她請了英英、美麗、小鳳和貝貝來她家吃蛋糕。她們都來了,4個人的腳印清清楚楚的印在地上。請您當一回偵探,通過觀察地上的腳印,弄清4個人到達安安家的先後順序。

填表:先來到安安家的是、接著、然後是、最後是。
你填對了嗎?
獎勵:教師給填對的同學獎勵一面「小紅旗」。
(2)下面四幅畫的順序標號不對,請你仔細觀察一下,重新排列它們的順序。
正確的排序是、、、。
你排對了嗎?排對了請你也拿出一面「小紅旗」。
提高要求:
重排後,根據圖中內容說一個小故事。
小結:拿到小紅旗的同學,你們觀察時都能按一定的順序。真不錯!

人的觀察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培養和鍛煉得到發展和提高的,本活動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進行觀察地指導和訓練,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促進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
通過觀察,學生把看到的,想到的,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對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幫助。

五、學詩,總結。

學會觀察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又應該怎樣進行觀察,讓我們來學一首詩《我們愛觀察》

我們從小愛觀察,
學習觀察好處多:
增長知識靠觀察,
學習寫作靠觀察,
科技發明靠觀察。

我們從小愛觀察,
認認真真又細致,
全全面面又概括,
細心觀察有順序,
我們從小愛觀察,
勤動手來勤動腦,
長大成為科學家。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訓練,我們可以看到,原來臉上印上黑指印的同學,現在也帶上了「小紅帽」,「小獎牌」或拿到了「小紅旗」。說明大家的觀察力都提高了。今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養成善於觀察的好習慣,使我們成為真正的火眼金睛。

通過學習小詩來理解觀察的好處和方法,並對全文做了很好的總結。

自控能力的培養:做情緒的主人
一、教學目的:情緒對人的學習和生活影響很大,教育學生要做情緒的主人,才能適應社會生活;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掌握調控情緒的方法,做一個快樂的小學生。
二、教學准備准備活動中所要用的各種情景問題。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三年級小學生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對交往過程中的糾紛、誤會不善於處理,表現為遇事容易沖動,感情用事,從而影響同學關系,自己也很苦惱。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控制情緒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做一個令人喜歡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情感,遇到不同的事,就會有不同的感受,但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這樣在與同學的交往中,才不會感情用事,在學習和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

㈢ 心理健康教學教案

讓我們同行——中學心理教案
2004-4-30
活動理念闡述
處於青春期的高中生對於異性交往的問題是非常敏感而好奇的,本節課的設計就是要讓學生思考:在異性交往的過程中,每向前邁出一步我們都是需要慎重考慮的。教學活動過程
一、明鏡台:
1、看動畫《女人是老虎》,討論「為什麼小和尚覺得吃人的老虎最可愛?」
設計意圖:在青春期有異性交往的需要是正常的。
2、討論:在高中階段是男女同坐好還是同性別坐好,好在何處?
設計意圖:異性交往有其優點,如個性彌補,學業彌補。
二、智慧泉:
1、小游戲:學生自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氣球吹起來。
思考:慢慢變大的氣球等待它的命運是什麼?氣球的大小寓意是什麼?
設計意圖:暗示學生男女異性交往有時就像逐漸變大的氣球,一旦掌握不好就會爆炸,變成碎片無法挽回。
2、看四幕小品劇《男生、女生》。第一幕:玩耍;第二幕:煩惱;第三幕:抉擇;第四幕:結局
第一幕場景:課後學生討論去遊玩。
問題:高中階段還有哪些屬於這類異性交往?
第二幕場景:一男生對一女生頗有好感,為此感到煩惱不已,於是向朋友請教是否應該向這位女生表達愛慕之心。
討論:如果你是這位男生的好朋友,你的態度是什麼?為什麼?
第三幕場景:男生表達了自己的好感,同時又委託他人詢問女生是否可以成為朋友?
討論:該女生是否應該與男生繼續深入交往下去?
第四幕場景:三種選擇:a.兩人有早戀傾向,頻繁互通電話,結伴郊遊。b.兩人還是普通同學。c.兩人見面也不打招呼。
討論:哪種結局比較好,為什麼?
設計意圖:針對每一幕出現的問題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介入總結:在異性交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幾個階段。1、人際交往(友誼)———2、產生好感(愛慕)———3、表達好感(行動)———4、深入發展(深化)———5、進入角色(早戀)。
教師提問:(略)
三、啟思錄:
活動設計:
1、引用《十七歲不哭》里的一句話,表明教師觀點。
2、聽歌:《同桌的你》———回憶這種朦朧心境時的美麗情愫。
設計者:
馮冬怡,杭十四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者,目前就讀於浙江大學心理系研究生課程班,並於2002年取得國家勞動部認可的心理咨詢員資格認證。曾榮獲杭州市心理輔導優質課比賽一等獎。

119中學心理健康教案
119中學心理健康教案
姓名 戴淑敏 性別 女 學校 哈119中學 學年 初一
年齡 45 教齡 26 科目 心理健康 時間 2005.4.
課題 托起你的夢想
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1.感受「夢想催人前進和奮起」。 能力目標: 2.樹立自我成長的目標。德育目標: 3.學習自我目標管理,設計實現夢想的方法和途徑。過程與方法:1.教師簡述,導入本課 2.分享故事:「名字的故事」 3.游戲:「流星下的願望」 4.故事交流:夢想的價值 5.討論與分享:我們為什麼沒能達成自己的目標呢? 6.教師總結
教學重點 讓學生感受夢想的美好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習如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引導、分析、體驗、
教 案 設 計
學 生 活 動 教 學 記 實 教 師 活 動
看大屏幕學生講述「名字的故事」。小組交流,再集中全班交流。學生填寫「流星下的願望」。 閱讀「夢想的價值」。 小組展開情景討論和分享自己的經歷。全班交流。朗誦小詩:如果生命是一條小溪,你希望它湍急還是平緩呢?如果生命是一片綠野,你希望它廣闊還是狹小呢?如果生命是一角天空,你希望它高遠還是低矮呢?平緩的溪流只會使遠行船隻擱淺,狹小的草地長不出奇葩異草,低矮的天空又缺少一份深邃博大。開拓生命,其實就是托起你的夢想。 一、 導入新課二、講授新課 1、平凡的名字,蘊涵著偉大的夢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夢想是我們成長路上的一顆啟明星,催我們前進,催我們奮起!讓我們從今天起就播下夢想的種子。2、敢於夢想,是實現夢想的先決條件。現在,我們已擁有這么多美好的夢想,那麼,如何讓夢想不再遙遠呢?收回「流星下的願望」。隨機抽取,進行交流,教師進行適當指導和點評。3、小結:人因夢想而偉大,沒有夢想的人生是最枯燥乏味的人生。而那些只會做夢卻不去實踐的人,就像那個賣夢的孩子一樣,無論多麼美麗的夢想都會與他失之交臂。實踐夢想的第一步,當然是要把夢想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4、 師生歸納:讓「美夢成真」的秘訣:(1)、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即把夢想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和實際行動,不能好高騖遠。(2)、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即切切實實地去落實一個個具體的目標,不能急於求成。)(3)、時時檢討,保持彈性。(即常常檢查目標落實情況,並因時因地因人適當調整目標,不能一成不變。)(4)、量力而為,適可而止。(即夢想和各個時期的目標都必須適合自己。目標不能過低,也不宜過高。一般說來,最適合的目標就像摘果子一樣,「跳起來才能摘到的果子最甜!」)(5)、長程短程,互相配合。(即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互相協調,銜接有序,實現夢想。)三、課堂小結1、 要想不斷成長,僅有遠大夢想是不夠的,還要有合理的目標和計劃。2、 計劃應有時間長度的區別,你需要10年乃至一生的長遠目標,也需要1年、1月、1天、甚至1小時的計劃,因為小計劃的實現,是實現大計劃的保證。3、 用積極的行動實實在在地落實你的目標。當你未能實現目標時,一定要分析原因,並加以改進。4、 可以從學習(包括將來的職業)、生活兩方面來設想你的未來。5、 為你自己制定一個一個月的改進計劃,就從今天開始。 教師簡述,倒入本課在美國一座黑人教堂的牆上,刻著這樣一句話:「在這世界上你是獨一無二的一個,生下來你是什麼,這是上帝給你的禮物,你將成為什麼,這是你給上帝的禮物。」你是什麼,是上帝給你的禮物,你無法選擇;你將成為什麼,則是你給上帝的禮物,全由你自己做主。那麼,你將成為什麼呢?你想過這個問題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話題。 要及時肯定學生名字故事中蘊涵著的「夢想」的美好和「夢想」對自我成長的積極影響。教師引導:古老相傳,當流星劃過天空時,我們許下的願望是可以實現的。假如現在流星正劃過天空,你有時間許下5個讓自己變得更美好的願望,這5個願望一定能在現在或將來實現。它們可以是具體的,可以是抽象的…從故事中你獲得了什麼想法和感受?你還聯想到了什麼?播放歌曲《蝸牛》。教師引導、組織,及時表揚,在歌曲聲中最後總結。「小小的天 有大大的夢想 我有屬於我的天 任風吹乾 流過的淚和汗 總有一天我有屬於我的天。」開拓生命,其實就是拖起我們的夢想。心中有明確的目標,堅定執著地朝著目標努力,你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的藍天!
第五課 托起你的夢想板 1、我 Show 你 Show書 2、自我探索設 3、怦然心動計 4、心心點燈

㈣ 心理健康課的教案設計

換一種角度,換一種心情
——樹立正確看待、解決問題的觀念
教學目的:
1. 使中學生能正確認識各種事物、情緒(狂喜,悲傷)的發生,學會以不同的眼光(積極的)去看待它。
2. 幫助學生樹立以積極、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應如何看待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情緒。
樹立正確的看待、解決問題的觀念。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樹立以積極、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解決問題
教學對象:處於青春期的初中,高中學生
教具:投影儀,電腦
教學方法:提問,討論,活動學習
教學過程:
1.問題導入:給學生看兩張心理學上的兩歧圖。提問:為什麼一開始沒有發現其中的奧妙?
2.闡述課題——換個角度看問題。
3.舉例說明任何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樣的,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引發不同的情緒和心境。(舉古人-花的例子,或半杯水的例子)
半杯水:樂觀的人,看到桌上的半杯水,會說:呵呵,還有半杯水啊,真好。
悲觀的人,看到桌上的半杯水,會說:咳,只剩下半杯水了。
4.強化主題。對剛才的例子讓學生討論,說說其產生的原因。再次引出課題,對其強化。
5.怎麼換個角度看問題才是科學的?
積極的看問題 改變注意、認知的對象 注意觀察、把握生活(美好的方面) 創新性
5.活動:邀請四個學生(最好是男生)上來,要求四個人不能用腳支撐身體也可以使四個人同時比較穩當的支撐在地面上。 備註:較好的方法四個人用手支撐在地上,腳放在另一個人的身上。
6.活動的思考:此看來,我們如果換一種思考的角度,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因此我們要常常學會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問題。
7.討論:怎樣樹立樹立正確的看待、解決問題的觀念
一是知足常樂。人生是否快樂,關鍵看你是否知足。俗話說欲壑難填,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一種慾望滿足了還會有更多的慾望滋生,若慾望太多太高,則永遠得不到滿足和快樂。在各種滿足不了的慾望面前,我們需要換一個角度去理解。這樣會讓我們好過不少。
其次是心理換位。各執己見往往是人與人之間矛盾沖突的重要原因。人們在生活中難免會與家人、朋友、同事、學生或者領導產生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分歧。這種矛盾和分歧會使人傷心氣憤,若矛盾雙方都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可能還會導致過激的言行,致使人際關系惡化,而人際關系惡化是非常有害於心理健康的。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需要心理換位:試著站到對方立場上去思考,你就會發現其實對方的觀點也不無道理。
第三是要學會轉移認知對象。當我們因某個問題而困擾,因某個偶發事件而過度緊張和焦慮時,不妨暫時將自己的注意力強行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去。有些問題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越煩惱,想得頭腦也僵化了,這時如果轉換一種活動內容,也就換了一種心情,你就有可能如釋重負。
第四是要合理宣洩。比如找人傾訴,當心裡感到困擾時,找個可以信賴的朋友說上一通,只要對方願意耐心傾聽,你的心理壓力就會減輕很多。又比如寫日記,當身邊沒有可傾訴的對象時,把滿腔的話語付諸筆端。另外,每個人總會有一些隱秘的東西是不能與人分享的,不妨拿出一紙一筆,在上面盡情揮灑,怎麼寫都不要緊,寫什麼都不要緊,寫出來的東西通順不通順都不要緊,寫完了,氣消了,寫下的「成果」 當場撕毀也好,留待日後細細咀嚼也好,都沒關系,但是你的心情卻可能輕松許多。再如聽聽音樂,唱唱歌,不過癮時大喊幾聲,以排遣心中久積的郁悶和慵怠。實在覺得沒法子,找個沒人的地方或者躲到被窩里大哭一場,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第五是自我安慰。魯迅筆下的阿Q雖然愚昧可笑,但他那種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卻使他雖然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卻感覺不到痛苦。當我們遭遇突如其來的沉重精神打擊時,為防止精神崩潰,我們可以學學阿Q,不妨也來一個自欺欺人,對自己說一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8.教師總結,再次點題。

㈤ (心理學課程)動作技能教學設計,怎麼做

教學設計的含義
教學設計這一術語,指的是把學習與教學原理轉化成對於教學材料、活動、信息資源和評價的規劃這一系統的、反思性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教學設計者就像工程幣。他們都需要基於那些已被證明是成功的原理,來規劃自己的工作——工程師所依據的是物理定律,教學設計者所依據的是教學和學習的基本原理。他們都要努力設計一些方案,讓這些方案不僅能夠發揮作用,而且對終端用戶產生吸引力。無論是工程師還是教學設計者,他們都要確定解決問題的程序步驟,並以此來引導自己的設計決策。
通過這一系統過程,工程師和教學設計者都可以描繪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什麼樣的。通常,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一項完成的產品。他們都需要為方案寫具體的說明計劃),但是並非一定要把具體的說明轉化成產品。他們通常要把自己的方案提交合專長於製作的人(對工程師來說,他是建築承包商;對教學設計者來說,他是軟體開發者或者媒體製作專家)。對於許多教學設計者來說,情況確實如此。但是,某些教學設計者,例如具備製作技能(計算機編程,視頻製作,印刷材料的開發)的人,可能是自己把這些具體說明轉化成最終的教學材料。課堂中的教師,通常執行自己的教學計劃。但是無論如何,一旦完成了具體說明,教學設計者就要開始產品製作或實施計劃。
在設計過程中,追求十全十美既不應作為目標,也不是明智之舉。人們很容易產生這樣的假定:經過深思熟慮,教學設計者就可以開發出完美無缺的設計。比特羅斯基(Petroski,2003)曾經這樣申明:任何設計都有不足之處,這包括最精緻、最受認可的設計。與建築工程師和工藝設計者一樣,教學設計者也要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分析、規劃、實施和評價,使自己的工作達到質量最佳、缺陷最少,並且需要從錯誤中學習如何提高。
無論運用什麼樣的媒體來實施教學,進行細致、系統的設計規劃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學的媒介不是教師,或者沒有教師的教學來彌補教學材料的不足,細致的設計就極為關鍵了。當教學媒介不能立即得以修改(如印刷材料、視頻材料、基於計算機的教學),那麼基於教學原理來進行設計,就變得非常重要。在設計這些教學材料的過程中,任何疏忽都是難以彌補的,因為此時教學正在通過教學媒體來傳輸。當主要媒體是教師或培訓者時,或者當教師、培訓者在教學中主要扮演協調者的角色時,高質量的教學設計也同樣會使人受益匪淺。實施教學之前所進行的系統規劃與之後的反思,都可以從教學設計原理和過程中獲得提示信息,得到教學設計原理、過程的引導和組織。教師與培訓者的精心設計,可以使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分配出更多的心理資源,對教學做必要的修改。由於學習者的先行經驗不同,在動機、行為和管理方面可能存在問題,加上教學中偶然事件的發生,因此對教學計劃進行臨時性的修改通常是必要的。

㈥ 哪些教學設計體現了心理學的相關原理

第一節
課堂管理的心理學原理及策略一...教學系統有一定的目標,這個目標是通過對...教學設計是一個分析教學問題,設計解決方法...背景范疇或設計環境是我們確定,研究,...

㈦ 心理學教學設計

心理健康教案《請讓我來幫助你》教學目標:克服依賴心理,學會寬容別人。發現同學的缺點能當面指出。初步培養自
教學重點:初步培養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的能力。
教學難點:消除依賴心理,學會寬容別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我們在學校里一起生活、學習。你覺得開心嗎?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學犯錯誤了,你會怎麼辦? 引出:打小報告(板書)
2、如果,在學校里有人欺負你了,你又會怎麼辦?
3、你在哪些情況下,會去報告老師?(教師隨意板書)
二、看小品,明理。
1、小品1:下課了,同學們在玩,小亮無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問緣由,就跑去向老師報告,說小亮打他,急得老師放下要批改的作業本,去處理這件事。
看完請學生說小明是怎麼做的?對不對?為什麼?
2、小品2:有一位家長在和老師交談,冬冬總是插進來說話,使老師和家長都無法談話。
看完請學生說冬冬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3、 教師小結
剛才兩位同學的做法,都是不對的,不僅把同學之間發生的一些小事誇大,還影響了老師辦公。所以我們「不要動不動就打小報告」(板書)
4、行為指導
如果你是他們,你會怎麼做?請你幫他們一下好嗎?
板書:請讓我來幫助你
三、行為指導。
剛才我們同學說了好多事都要報告老師。那我們現在再來想想,有哪些事我們可以不報告老師,讓我們來自己解決?
1、看板書指導。並貼上小紅花。
2、指名表演。
(1) 小亮和同學吵架了,小明看見了,進行勸阻。
(2) 老師在辦公,小艷看見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本想告訴老師,但思考了一下就走過去勸阻。
(3) 小亮不小心碰翻了小艷的鉛筆盒,摔斷了幾只鉛筆,小艷原諒了他。
四、表揚與獎勵
1、誇誇我們班能主動幫助同學的學生。
2、誇誇能寬容別人的學生。
3、誇誇能自己的事自己想辦法解決的學生。
五、總結、唱歌
今天這堂課,使你學到了什麼本領?是呀,只要我們都有一顆寬容別人的心,自己的事自己想辦法解決,我們就會快快長大,變得更能幹,這個世界也會變得更美麗。
全班齊唱《請讓我來幫助你》

㈧ 有沒有有趣的心理學教案

識別說謊人的實驗
「請你好好看我,我像是說謊的人嗎?」
常常聽到有人這么說。確實,當和對方相互注視著時,說謊是不容易的,但不是不可能。
一個人要想掩飾自己的感情和聲音,首先要做的是調節自己的表情。那麼怎樣才能識破臉上一本正經的說謊者呢?
埃克曼和普利森兩位研究人員,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拍下了一位正在說謊的人的照片,然後給人看,讓人判斷此人是否在說謊。
照片有三張,分別是這個人的頭部、頸部以下和全身。回答結果如下:
l.看過頭部照片的人,大多數對這個人給予較好的評價,諸如開朗。有人情味、友好、熱情。好人、正直等等。
2.看到頸部以下照片的人,大多數給予否定的評價,諸如緊張、神經質、迷糊。有心計。令人擔憂等等。
3.看到全身照片的人,則評價為有活力、易變、機敏等等。
從實際情況來看,看到頸部以下照片的人的評價最正確,看出了這個人在說謊。而看到頭部照片的人,則被巧妙地拖進了圈套。
據此埃克曼提出撒謊人的本來面目在其下半身最容易顯露,尤其是腳部,接著是手,而臉上最難看出。 不管是什麼人,當他撒謊或擁有某種秘密時,多少都會陷入良心的譴責或不安,最易顯露其內心的地方則是一般人最不注意的身體下半部。

從眾實驗
心理學家阿希(1952)做了一個從眾的經典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只有一個人是真正的被實驗者,他面臨著來自其他幾個人的壓力。想像你參加了實驗組,任務是對線條的長短進行區分,7個人組成一個小組,大家圍坐在桌子旁,你排在第六位。
研究者要求每個小組成員報告三條線中哪一條與標准線一樣長(如圖),一共有三組。在第一組實驗中,你前面的5個人與你期待的回答一樣:A線與標准線一樣長,這個答案不是很明顯嗎?第二組線也很好判斷。怎麼,你感覺乏味了吧?
但是,在下一組實驗中,盡管答案還是那麼明顯,但是第一個人給出了錯誤答案,他說B線與標准線一樣長。當第二個人給出同樣的答案後,你突然會坐直身子,再次檢查那線的長度。第三、第四、第五人也給出了同樣的錯誤答案,你開始懷疑到底是你瞎了還是他們瞎了。當輪到你的時候,你會怎樣報告呢?
什麼是正確答案,我現在不肯定?
正確答案到底是小組成員說的那條線還是我自己的眼睛看到的那條線呢?
是相信多數人的判斷,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
在確信多數人的判斷是錯誤時,能否堅持自己的獨立性?
這就是著名的阿希實驗,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我們總是傾向與跟隨大多數人的想法或態度,以證明我們並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與一個群體之中。阿希從1951年開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復這項實驗,結果發現:
大約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試始終保持獨立性,無從眾行為;
約有15%的被試平均作了總數四分之三次的從眾行為;
所有被試平均作了總數三分之一的從眾行為。
你和你的同學們也可以試驗一下,放學後,幾個人同時抬頭看天空,並不停地討論著什麼,不一會兒,相信就有好多好奇的同學像你們一樣,抬頭看天,雖然他們並沒有看到什麼!

閱讀全文

與心理學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