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雨的教學建議
1課前。 教師可以准備課文插圖的彩色掛圖以及優美的輕音樂,以創設情境,輔助朗讀。有條件的還可以剪輯製作類似本課所描繪的山林雨景的錄像片或簡單的動畫片段。
2.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個性化地感悟上,教師無須做過多的分析和講解。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語言的優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情感。可以按以下思路展開教學:
(1)初讀課文,梳理內容。通過初讀,使學生明確課文是按雨前、雨中、雨後的順序來描寫山雨的,在梳理內容的同時,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2)再讀課文,品味賞析。可以帶著「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這一問題,要求學生再讀課文,畫一畫有關句子,並體會作者蘊含的情感及語言表達的特色。然後組織交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描寫山雨的音韻美和色彩美的句子,通過反復朗讀,領悟作者通過觀察、傾聽,引發了奇特的聯想、想像,並運用了比喻等多種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山雨的獨特感受,優美抒情的語言背後所表現的是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這部分教學,教師無須進行過多的分析和講解,重點要保證學生朗讀的時間,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化,賞析語言、體味情感都要通過學生的讀來落實。
(3)背誦積累,拓展延伸。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熟讀成誦,甚至可以摘錄優美的句段。鼓勵學生在平時的習作中學習作者細致觀察、用心傾聽,並通過聯想和想像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也可向學生推薦相關的其他美文,豐富積累。
3.本課教學應鼓勵學生帶著個人的感受、體驗,從不同角度進行自讀交流。如,描寫雨中山林的部分(第5~7自然段),從理解內容的角度看,可體會山雨連續不斷地灑向山林的岩石、樹葉、綠草,聲音如「優雅的小曲」般動聽,使山林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綠」之中;從體會表達的角度看,作者是通過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引發了獨特的聯想,採用比喻等手法寫出了雨聲的音韻美和山林的色彩美,把山雨寫活了;從領悟情感的角度看,可以悟出因為作者愛山雨,所以普普通通的雨聲在他聽來才會像「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所以那綠色才能「流進眼睛」「流進心胸 」。此外,要讓學生運用不同方法交流,可以用自己的話談閱讀感受,也可以用聲情並茂的朗讀展示自己的閱讀體驗。
4.有的學生囿於生活體驗和生活環境的限制,對山雨、雨中山林的描寫可能會有陌生之感。對此,教學中可引導他們一邊讀一邊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大膽想像,還可利用插圖或影視資料為他們提供幫助。 四、教學案例 《山雨》這篇課文,我以指導朗讀貫穿全文的教學,先由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然後問:「誰能把優美動聽的雨聲變成朗讀聲來告訴大家?」孩子們在同學們的配樂朗讀聲中,閉上眼睛想像。當孩子們睜開眼時,紛紛描述著自己的想像:「我幻想自己是一滴一滴的雨,在樹葉上丁當丁當地敲著,實在太好聽了。」「我幻想著山雨把每一塊岩石,每一片樹葉都淋濕了。」「我幻想著當山雨落在每一片樹葉、每一棵綠草的時候,它一定非常開心!」一個又一個學生富有韻味的朗讀聲,讓大家描繪出了一幅幅令人嚮往的山林雨景圖。
Ⅱ 《山雨》的主要講什麼
這篇略讀課文描抄寫了一場山雨襲降臨的情形。這場山雨使山林比往日更加鮮麗、清新、幽靜,表達了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課文是按雨前、雨中和雨後的順序寫山雨的。先寫山雨悄然而至的情景,再寫雨中山林的美景,最後寫山雨過後的景象。
第5、6、7自然段,寫雨中的山林,是全文的重點。這三個自然段從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三個方面,描述了雨中山林美景。
教學重點是了解雨中和雨後山林的美景及其特點。
Ⅲ 山雨解析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像和聯想、清新的筆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後的順序寫的。全文共10個自然段,第1至4自然段寫雨來。
主要描寫了山雨來得突然,由遠而近的雨聲如無字的歌謠飄然而起;第5至7自然段寫雨中,主要著筆於山雨帶來的音韻美和色彩美,突出描繪了如「小曲」「音符」般美妙的雨聲,以及雨中山林那令人難以忘懷的綠色;第8至10自然段寫雨後,通過對鳥兒啼囀、雨珠滴落的聲響描繪。
突出了雨後山林的幽靜。課文語言生動形象,作者善於通過視覺和聽覺所及,發揮合理而新奇的想像和聯想,並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出山雨的特點。如,將雨來時由遠而近、逐漸清晰的聲音比作「無字的歌謠」,將雨至時雨絲飄灑在山林的聲音比作「優雅的小曲」。
將雨過時雨珠滴落的聲音比作「一場山雨的余韻」,恰如其分地表現了不同時段的山雨所表現出的不同的特點,突出了山雨所特有音韻美,寄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了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3)山雨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作者通過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引發了獨特的聯想,採用比喻等手法寫出了雨聲的音韻美和山林的色彩美,把山雨寫活了;從領悟情感的角度看,可以悟出因為作者愛山雨,所以普普通通的雨聲在他聽來才會像「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作者介紹:
趙麗宏出生在上海北京東路的一條普通的弄堂里,他的父親受過幾年私塾教育,粗通文墨,能記帳,能寫信。母親是一位醫生。五歲的時候趙麗宏已經能夠進行獨立閱讀,小學時閱讀了大量的經典著作,並能夠背誦大量的中國古代詩歌。
1964年,趙麗宏上中學時期,泰戈爾的《飛鳥集》成為他最喜歡的作品之一。有一年暑假,由於胳膊骨折在家養傷,用兩個月的時間,趙麗宏讀了五十多本書,每天一本。1968年,趙麗宏中學畢業後下鄉插隊,去了他的故鄉崇明島。
書籍匱乏的鄉下,讓酷愛讀書的他難以適應。之後由於當地農民對他的關心和幫助,讓他感覺到生活的充實,開始用文字來描述所見所聞。
Ⅳ 契遜山雨意思
意思是:山中下了一夜的雨,風在樹林頂端怒號。我不知道溪水是不是漲了,只是發覺釣魚專的小屬船更高了。
《山雨》是宋代的一首借景抒情的五言絕句詩,作者是契遜。
原文:
一夜山中雨,林端風怒號。
不知溪水長,只覺釣船高。
(4)山雨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元順帝至正十八年(1358)紅巾軍克上都,逼大寧,契伯遼遜為避亂,攜子弟逃至高麗。詩是作者避居高麗時的作品。本詩形象生動,語調明快,不假雕飾,純乎自然之趣,寫得十分含蓄,但詩中其實表達了內心的凄涼苦寂,隱含著對時局的憂患。
賞析
山雨感情更為豐富,詩人是以一個山行者、山雨的親驗者的寫的,其感情也隨著雨前、雨中、雨後景物描寫的變化而變化。
雨前,詩人野行,心曠神怡,這從「宜」字等可感受到。雨中,他「馬上衣巾任沾濕」,婉地表達了遇雨而喜雨之情。雨後,目睹山峰青翠重現、萬瀑齊飛的奇景,詩人直抒胸臆,以一「奇」字,既明言雨後山景之奇妙,又直抒詩人的驚奇之情。
全詩直抒胸臆與借景抒情相結合,將詩人的感情抒寫得淋漓盡致。
Ⅳ 小學人教實驗版語文六年級上冊《山雨》學習指導!!!!!!!!!!!!!!
山雨
來得突然——跟著那一陣陣濕潤的山風,跟著那一縷縷輕盈的雲霧,雨,輕輕悄悄地來了……
先是聽見它的聲音,從很遠的山林里傳來,從很高的山坡上傳來——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並且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雨聲里 想起了李商隱的詩 瀟灑停回汀 依微過短亭 氣涼先動竹 點細未開萍 稍促高高燕 微疏的的螢 彷彿就是寫著我此刻的感覺。雨,使這山中的每一塊岩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闋(qùe)又一闋優雅的、帶著幻想色彩的小曲 ……「此曲只應天上有」呵!
雨使山林改變了顏色。在陽光下,山林的色彩層次多得幾乎難以辨認,有墨綠、翠綠,有淡青、金黃,也有火一般的紅色。在雨中,所有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雨中的綠色,在畫家的調色板上是很難調出來的,然而只要見過這水淋淋的綠,便很難忘卻。記憶宛若一張乾燥的宣紙,這綠,隨著絲絲縷縷的微雨,悄然在紙上化開,化開……
去得也突然——不知在什麼時候,雨,悄悄地停了。風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變得非常幽靜。遠處,一隻不知名的鳥兒開始啼囀起來,彷彿在傾吐著浴後的歡悅。近處,凝聚在樹葉上的雨珠繼續往下滴著,滴落在路畔的小水窪中,發出異常清脆的音響——
丁——冬——丁——冬……
彷彿是一場山雨的余韻。
一、教材說明
這篇略讀課文描寫了一場山雨降臨的情形。這場山雨使山林比往日更加鮮麗、清新、幽靜,表達了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課文是按雨前、雨中和雨後的順序寫山雨的。先寫山雨悄然而至的情景,再寫雨中山林的美景,最後寫山雨過後的景象。
第5、6、7自然段,寫雨中的山林,是全文的重點。這三個自然段從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三個方面,描述了雨中山林美景。
教學重點是了解雨中和雨後山林的美景及其特點。
二、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用一邊讀一邊想像的方法和提問題的方法學習課文,感受山雨的特點,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4.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三、教學建議
1.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描寫了一場山雨的過程,表達了作者獨特的感受。教學這篇課文,一是放手讓學生閱讀課文,從逐漸流利地朗讀到邊讀邊想像課文所描述的情境,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和韻味,到逐漸有感情地朗讀;二是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能夠把讀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和老師、同學討論。
2.學生自讀課文時,教師可予適當的提示:課文描寫了山雨的過程,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寫出了山雨的什麼特點?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小組合作交流,一是交流自己從課文中了解些什麼,二是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聽。通過自主朗讀、思考和合作交流,使學生了解課文的描寫順序和山雨的特點:課文是按雨前、雨中、雨後的順序寫的。雨前主要寫雨聲,寫它來得突然;雨中主要寫雨聲和山林的綠,寫山雨帶來的音樂美和色彩美;雨後主要寫鳥聲和雨珠,主要表現山林的幽靜。在學生整體感知山雨的特點後,可引導看看插圖或課件演示,讓學生再次形象地感受山雨,邊看邊想像山雨到來時的情景。
3.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可引導學生把讀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小組合作交流,教師作適當的指導。對學生讀不懂的地方,不要求學生作透徹的理解,只要求經過討論,大體上有個了解。如:
(1)「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由遠而近……」
這句話是寫雨聲,從「神奇」可以領會到山雨來得突然,沒有任何跡象。
(2)「飄飄灑灑的雨絲……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這句話用打比方的方法寫出了雨聲的音樂美,表達了作者喜歡山雨的情感。
(3)「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雨中山林綠的喜愛的情感。
(4)「記憶宛若一張乾燥的宣紙,這綠,隨著絲絲縷縷的微雨,悄然地在紙上化開,化開……」
宣紙,一種適宜畫中國畫和表現中國書法的紙。這句話,作者用打比方的方法表現對山雨後的山林的綠的強烈印象,表達作者喜愛山雨的情感。
在學生探討重點語句後,對課文內容會有一種新的認識。此時,再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好朋友聽,會有更好的效果。
解詞:叫鳴,鳥宛轉地鳴叫:
Ⅵ 課文《山雨》解析與資料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帶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像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課前准備
1. 讀不同作家寫雨的作品。
2.准備優美抒情的輕音樂作品。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只要細致觀察,用心傾聽,你一定能發現美。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作者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後描繪的自然景觀。
揭示課題:山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准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 並理解這個詞。
啼 (tí)囀(zhūàn)
(3)談談對課文的初步印象。
(4)思考:作者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觀察到了什麼?傾聽到了什麼?找到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朗讀賞析,深入感悟
(1)作者聽到了什麼?觀察到了什麼?請用課文里的話回答。(先是聽見山雨的聲音,接著看到山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
(2)感悟山雨的音樂美。
①讀讀寫山雨聲音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a沙啦啦,沙啦啦——
b像一曲 / 無字的歌謠,神奇地 / 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 / 清晰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這里將雨聲比作「無字的歌謠」,從這奇特的想像中表達作者對山雨的無比喜愛。)
c雨聲里,山中的每一塊 / 岩石、每一片 / 樹葉、每一叢 / 綠草,都變成了 / 奇妙無比的琴鍵。
(這里作者把岩石、樹葉、綠草比作琴鍵。)
d飄飄灑灑的雨絲 / 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 / 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 / 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作者將灑落的雨絲比作「輕捷柔軟的手指」,把雨聲比作「優雅的小曲」。)
②小結。作者通過大膽而又奇特的想像,寫出了山雨的音樂美,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同時也帶給我們一個廣大的想像空間,引起我們產生無限美好的遐想。
(3)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讀讀這些寫雨色彩的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
①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這里實寫雨的色彩——綠,給人清新的感覺。)
②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是作者對雨色的想像。)
(4)這篇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板書:雨前、雨中、雨後)
這場山雨是在人們不知道的情況下,悄悄地、悄悄地來,於是山林中演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隨著這優美動聽的聲音,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綠得耀眼,綠得透明。而後,它又悄悄地、悄悄地走了,只留下了它的余韻。
(5)感情朗讀,加深理解。
三、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1)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熟讀成誦。
(2)向學生推薦相關寫雨的課外美文,豐富積累。
Ⅶ 《山雨》先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山雨》這篇課文是按(雨中)(雨來)(雨後)的順序寫山雨的。先寫(雨的聲音),接著寫(雨的顏色),最後寫(雨的余韻)。
Ⅷ 我需要《山雨》這篇課文的課堂筆記·
山雨 作者:趙麗宏
☆比喻句
第五自然段
本體: 岩石.樹葉.綠草 雨絲 雨的聲音回
喻體: 琴鍵答 手指 優雅的小曲
(屏)住呼吸:(bǐng) (啼囀):(tí zhuàng)
啼囀:婉轉動聲地啼叫。
最後一段令人回味無窮。
(1-4) (5-7) (8-10)
雨起 → 雨中 → 雨後
美句: ①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雲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②雨聲里,山中的每一塊岩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
Ⅸ 《山雨》課堂筆記
山雨
來得突然——跟著那一陣陣濕潤的山風,跟著那一縷縷輕盈的雲霧,雨,輕輕悄悄地來了……
先是聽見它的聲音,從很遠的山林里傳來,從很高的山坡上傳來——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並且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雨聲里 想起了李商隱的詩 瀟灑停回汀 依微過短亭 氣涼先動竹 點細未開萍 稍促高高燕 微疏的的螢 彷彿就是寫著我此刻的感覺。雨,使這山中的每一塊岩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闋(qùe)又一闋優雅的、帶著幻想色彩的小曲 ……「此曲只應天上有」呵!
雨使山林改變了顏色。在陽光下,山林的色彩層次多得幾乎難以辨認,有墨綠、翠綠,有淡青、金黃,也有火一般的紅色。在雨中,所有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雨中的綠色,在畫家的調色板上是很難調出來的,然而只要見過這水淋淋的綠,便很難忘卻。記憶宛若一張乾燥的宣紙,這綠,隨著絲絲縷縷的微雨,悄然在紙上化開,化開……
去得也突然——不知在什麼時候,雨,悄悄地停了。風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變得非常幽靜。遠處,一隻不知名的鳥兒開始啼囀起來,彷彿在傾吐著浴後的歡悅。近處,凝聚在樹葉上的雨珠繼續往下滴著,滴落在路畔的小水窪中,發出異常清脆的音響——
丁——冬——丁——冬……
彷彿是一場山雨的余韻。
一、教材說明
這篇略讀課文描寫了一場山雨降臨的情形。這場山雨使山林比往日更加鮮麗、清新、幽靜,表達了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課文是按雨前、雨中和雨後的順序寫山雨的。先寫山雨悄然而至的情景,再寫雨中山林的美景,最後寫山雨過後的景象。
第5、6、7自然段,寫雨中的山林,是全文的重點。這三個自然段從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三個方面,描述了雨中山林美景。
教學重點是了解雨中和雨後山林的美景及其特點。
二、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用一邊讀一邊想像的方法和提問題的方法學習課文,感受山雨的特點,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4.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三、教學建議
1.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描寫了一場山雨的過程,表達了作者獨特的感受。教學這篇課文,一是放手讓學生閱讀課文,從逐漸流利地朗讀到邊讀邊想像課文所描述的情境,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和韻味,到逐漸有感情地朗讀;二是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能夠把讀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和老師、同學討論。
2.學生自讀課文時,教師可予適當的提示:課文描寫了山雨的過程,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寫出了山雨的什麼特點?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小組合作交流,一是交流自己從課文中了解些什麼,二是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聽。通過自主朗讀、思考和合作交流,使學生了解課文的描寫順序和山雨的特點:課文是按雨前、雨中、雨後的順序寫的。雨前主要寫雨聲,寫它來得突然;雨中主要寫雨聲和山林的綠,寫山雨帶來的音樂美和色彩美;雨後主要寫鳥聲和雨珠,主要表現山林的幽靜。在學生整體感知山雨的特點後,可引導看看插圖或課件演示,讓學生再次形象地感受山雨,邊看邊想像山雨到來時的情景。
3.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可引導學生把讀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小組合作交流,教師作適當的指導。對學生讀不懂的地方,不要求學生作透徹的理解,只要求經過討論,大體上有個了解。如:
(1)「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由遠而近……」
這句話是寫雨聲,從「神奇」可以領會到山雨來得突然,沒有任何跡象。
(2)「飄飄灑灑的雨絲……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這句話用打比方的方法寫出了雨聲的音樂美,表達了作者喜歡山雨的情感。
(3)「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雨中山林綠的喜愛的情感。
(4)「記憶宛若一張乾燥的宣紙,這綠,隨著絲絲縷縷的微雨,悄然地在紙上化開,化開……」
宣紙,一種適宜畫中國畫和表現中國書法的紙。這句話,作者用打比方的方法表現對山雨後的山林的綠的強烈印象,表達作者喜愛山雨的情感。
在學生探討重點語句後,對課文內容會有一種新的認識。此時,再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好朋友聽,會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