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新聞教學設計

新聞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2-10 12:46:54

1. 新聞閱讀與實踐 新聞是什麼 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①引導學生了解新聞的定義、要素、特點、結構、傳播媒體,激發學生閱讀新聞的興趣,培養閱讀新聞的習慣和初步的傳媒素養;
②指導學生對新聞材料進行篩選、提煉,嘗試寫作一句話新聞、新聞導語,培養學生初步的傳媒素養,並訓練學生篩選、提煉、評判的思維能力,語言概括表達能力和語文實際運用能力。
2、教學重點:
①引導學生了解新聞的定義、要素、特點、結構、傳播媒體;
②引導學生理解新聞的「倒金字塔」式結構特點,指導學生對新聞材料進行篩選、提煉,嘗試擬寫一句話新聞和新聞標題,從而訓練學生篩選、提煉、評判的思維能力、語言概括表達能力和語文實際運用能力。
3、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新聞的真實性與傾向性的關系。
(注意: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等的設計,要注意融合三個維度,不能割裂、油水分離、甚至相互沖突。)
4、教學方法:
(教師引導、講解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教師方法指導與學生寫作訓練相結合)
1、引導、啟發學生自主探究新聞材料從而得出關於新聞相關知識的結論,從而加深對新聞的認識;
2、指導學生嘗試寫作一句話新聞、新聞導語,從而訓練學生篩選、提煉、評判的思維能力和語文實際運用能力。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聞傳媒
1、調查采訪:
(教師模仿報社記者,對學生進行采訪。)
(1)你經常看新聞嗎?說說看新聞的好處?
看新聞很重要:
(1)獲取信息,擴大視野,增長見識。(積累作文素材
(2)提高思維的敏銳性和思想的洞察力。(分析與預見冊能力)
(2)你最喜歡通過什麼傳播媒體看新聞?說說你喜歡的這種傳媒有什麼特點?
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
報紙:
①容易保存,可以反復閱讀
②有很強的閱讀自由度
③適合於嘗試解釋信息
④缺點:時效性差,讀者有限,感染力相對較弱
電視:
①長於紀實再現,時效性強
②轉瞬即逝,不利於保存;
按順序播放,選擇性差
廣播:
①用描述性話語,創造視覺圖像,使人身臨其境
②口語化,重復關鍵信息
③缺點:轉瞬即逝,不利於保存;按順序播放,選擇性差
網路:
①快速,及時(滾動報道,即時翻新)
②網路新聞標題比傳統新聞標題更簡潔和追求眼球效應(分層隱藏,由頁到層的革命)
③網路報道生動活潑,趣味性更強
④網路新聞往往是動態的、聯系的
⑤網路新聞更為多樣,報道更為立體(滾動新聞、視頻、圖片、相關資料、評論)
⑥網路新聞發揮技術優勢,增強了媒體與受眾、受眾與受眾的互動(評論欄、評分欄)
2、展開辯論:
辯題:網路媒介會不會代替報紙?
正方:報紙會滅亡
反方:報紙不會滅亡
正方:
網路新聞的多媒體內容,形式豐富多樣。
網路新聞及時性強,可以滾動報道,即時翻新。
網路新聞不需要紙,更適合環境保護的需要。
反方:
報紙可以在公交車上閱讀。
閱讀網路新聞所需要的設備(如電腦)成本太高,報紙便宜。
報紙是言行商投放廣告的理想媒介。
網上閱讀對視力有損害。
目前,二者是各佔一部分秋色,甚至可以相互藉助、共同發展。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網路媒介會不會徹底擊敗報紙,就要靠時間來檢驗了。
二、新聞的定義
討論探究:
提供幾組關於「新聞」的解釋,探討「新聞」的含義。
1、關於「新聞」概念的幾種解釋,說說你的理解:
(1)《現代漢語詞典》釋「新聞」為:①報紙或廣播電台等報道的國內外消息:新聞廣播/采訪新聞。②指社會上最近發生的新事情。
(評:1是狹義的新聞體裁「消息」;2是新發生的事件本身。)
(2)《辭海》對新聞的解釋是:①報社、通訊社、廣播電台、電視台等新聞機構對當前政治事件或社會事件所作的報道。要求迅速、及時,真實,言簡意明,以事實說話。形式有消息、通訊、特寫、記者通信、調查報告、新聞圖片、電視新聞等。②指被人當作談助的新奇事情。如《紅樓夢》第一回:「眾人當作一件新聞傳說。」 (評:1是廣義的各種新聞體裁作品;2是新奇事件本身。)
(3)新聞(news)就是東(East)西(West)南(Spitj)北(North)四面八方的信息匯集。
(評:指各種新信息(事件)本身。)
(4)新聞就是「關於突破事物正常軌道或出乎意料的事件的報道」。
(評:指異常性事件的報道。)
(5)「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評:指異常性事件本身。)
(6)韋氏網路全書:第一,它指「消息」,凡是最近發生的事兒、新知識和新信息都可以算是「news」;第二,它專指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路等大眾媒體上發表的對新近乃至現時發生的事件的報道。
(評:1是「消息」,即狹義的新聞;2是廣義的新聞。)
2、探究歸納「新聞」這一概念的三方面的基本含義:
(1)一是新聞的實質特徵,有人概括為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
(評:即新發生、新發現的事件本身)
(2)二是各種新聞體裁的報道形式的總稱,包括消息、通訊、特定、報告等;
(評:即廣義新聞各種體裁作品)
(3)三是專指消息這種體裁,包括簡訊、電訊等。
(評:即狹義新聞體裁「消息」)
我們選修《新聞閱讀與實踐》一書側重於第二層含義,即主要指的是各種體裁的新聞作品。(評:即廣義新聞)
三、新聞的要素
1、新聞的六要素:
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要把一個事件報道明確,必須要說清楚哪些要素?
新聞也是一種敘事性文體,記敘的六要素也就是新聞的六要素。
新聞的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即:「5W+H」
何人?(Who?)
何時?(When?)
何地?(Where?)
何因?(Why?)
何事?(What?)
如何?(How?)
可概括為一句話:某人某時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現了某種結果。
2、訓練:擬寫一句話新聞。
一句話新聞,就是運用一句話,最大限度地完成報道任務的新聞。
(1)閱讀下面新聞材料,擬寫一句話新聞,不超過30個字。
中新網7月6日電中國人民銀行今日在其網站上發布公告,稱定於2008年7月8日發行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鈔一張。紀念鈔面值10元,與現行流通人民幣具有相同職能,與同面額人民幣等值流通。
Who陳述對象:中國人民銀行
What做何事:發行奧運紀念鈔
When何時:7月8日
再補充其他關注要點:面值10元,等值流通
答案:一句話新聞:7月8日央行將發行10元奧運紀念鈔,具有流通職能。
(2)全國高考試題:
用一句話(不超過30個字)概括以下一則新聞的要點。
①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德國漢堡大學的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發現了一顆已有140億年歷史的恆星。②它的形成能夠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③這顆恆星被編為HE0107—5240。④其罕見之處在於:與其他歷史稍短的恆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時產生的幾種簡單元素組成的,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顆不含金屬元素的恆星。Who陳述對象:德國漢堡大學的天文學家
What做何事:在銀河系中發現了一顆恆星
再補充其他關注要點: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顆不含金屬元素的恆星
三、新聞的特點
1、真實性:
(1)真實性是新聞報道的第一準則,是新聞的生命。
例①:國外媒體充滿偏見的假新聞。
記者調查揭穿達賴所謂「中國軍人扮僧侶」謊言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4月5日播出):日前,有國外媒體稱:有中國軍人扮成僧侶,並刊登出一幅「數十名武警手裡抱著喇嘛的僧袍」的照片。一經刊出,即引起很多網友的質疑。最後確認,這是一張2001年拍攝的照片,與「3.14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完全無關。
照片一發出就引起了人們的質疑。記者圍繞這張照片進行了調查。
確認這張照片是2001年9月,武警西藏總隊官兵在拍攝電影《天脈傳奇》過程中,充當群眾演員,分發演出服時拍攝的。記者找到了照片中的兩位戰士。他叫劉鵬勃,當年是一級士官,現在已經提干擔任武警拉薩支隊某中隊副指導員。
武警拉薩支隊某中隊副指導員劉鵬勃:當時這士官就是我。這個照片是2001年9月中旬,我們參加《天脈傳奇》這個電影充當的群眾演員,這張照片具體內容就是我們當時在領取劇服,當時我們穿的是八七式軍服,面料是布的,我們現在,2006年5月1號以後,我們部隊的服裝已經換了,換成仿毛料的,當時還沒有胸標,我們現在有胸標,還有臂章。
照片上的這名戰士名叫邵洪,2004年12月他就已經復員,現在在拉薩市工作。
退伍戰士邵洪:2001年9月份,中旬拍的《天脈傳奇》,主要是當時天氣比較熱,就是穿的夏常服,八七式的,而且當時的周圍的群眾都穿得比較單薄
另據記者調查,照片中三輪車上藍色簾布是2004年10月份以前的款式。2004年月10月以後,拉薩市的人力三輪車全部統一使用這種藍、紅、綠相間的簾布。
(讓學生說):國際影響,對中國形象的貶損!
例②:周老虎假新聞事件。
《華南虎照事件始末》
2007年10月12日,陝西省林業廳公布華南虎照,稱在鎮坪發現野生華南虎;
10月15日,有網友質疑照片經過合成而出,一時間被熱捧;
10月23日,周正龍與陝西林業廳一行向國家林業局匯報「拍虎經過」;
11月16日,四川一網友指出虎照原型出自一幅年畫;
12月3日,包括神探李昌鈺在內的六方專家共同為虎照鑒定,得出照片中老虎為假老虎;
2008年1月14日,國家林業局專家赴鎮坪調查;
2月3日,陝西林業廳就未按程序草率發布華南虎信息向公眾致歉;
6月29日,陝西省政府宣布華南虎照系周正龍造假。
2008年6月29日上午10點,陝西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華南虎照片事件」調查結果:
鎮坪縣農民周正龍拍攝的「華南虎」照片是一個用老虎畫拍攝的假虎照。涉嫌詐騙犯罪的周正龍已被公安機關提請檢察機關批准逮捕;
「華南虎照片事件」涉及的13名相關公務人員受到處理,其中林業廳副廳長朱巨龍、孫承騫被免職;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王萬雲、信息宣傳中心主任關克被撤職;陝西省林業廳去年10月做出的「周正龍提供的華南虎照片是真實的」和「對周正龍獎勵2萬元」的行政決定被撤消;陝西省鎮坪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幹部李騫因虛造華南虎照片勘驗報告等嚴重失職行為被開除公職。
(讓學生說)「周老虎」假新聞的影響:
1、「周老虎」這條假新聞欺騙了13億中國人,在國內外造成巨大惡劣影響:不單是敗壞了陝西的形象,更是政府公信力的喪失!重創了中國新聞的真實性,重創了政府的誠信!給中國政府形象帶來很大的危害!國人還相信國內的新聞和各級政府嗎?國外還相信中國人、中國政府和中國的事情嗎?
陝西的政府官員為什麼一路開綠燈?第一,我們不排除他合謀的可能性,就是合謀策劃製造陝西鎮平有野生華南虎這樣一個假象,來向中央騙取巨額撥款,要成立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另一方面就是說,他沒有和周正龍合謀造假,但是他在這個照片的過程中故意放縱了這個行為,甚至把他推到前台來,讓上級也好,讓人民也好,以為這有野生華南虎,然後來提升他的政績,或者是建立自然保護區。
2、「周老虎」事件的所謂水落石出,再一次證明了網路力量和民意表達的強大,從中看到了中國未來的希望:
(1)促使2008年5月1日,中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實行,條例規定,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應當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則。
(2)最後中央介入,處罰了13名政府公務員!堅持正義的信念:假丑惡必敗,真善美必勝!
(3)新聞工作者的傾向性與事實表現的傾向性要一致。
討論探究:
書本:「里根兒子領取失業救濟金」新聞事件的不同標題與不同解讀?
學生討論回答。(不同媒體的報道傾向:媒體觀點傾向)
結論:
傾向性:經過主觀選擇和加工,受生活背景、文化程度、習俗觀念等因素的影響,純粹的客觀、真實是不存在的。新聞工作者的傾向性與事實表現的傾向性要一致。
(3)「合理的想像」並不符合新聞真實性的原則。
討論探究:
書本:帽子與頭發,黃繼光的心理活動。
結論:
新聞界基本達成共識:「合理的想像」並不符合新聞真實性的原則。
2、時效性:
簡單的說,就是新和快。要是新近發生或發現的事件,而且報道的速度要快。
上午的頭條,就是下午的末版;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
3、重要性:
信息:有的有用,有的無用。
新聞重要性:要滿足讀者需要,也就是看新聞的人很關心的,或對他來說有幫助的。
4、其他:
以書上《14歲的小斌在網上玩游戲》為例,讓學生談感受說特點:
(1)新鮮感(獨特,新穎)
(2)異常性(獨特,新穎,不同一般人一般事,還包括趣味性、可讀性、人情味)
(3)接近性(年齡、身份、心理、事件)
(4)顯著性(在接近性基礎上而比較特殊的一個)
四、新聞的結構
1、「倒金字塔式」結構:
標題
導語
主體
背景
結語
新聞的結構一般分為五部分: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其中標題、導語、主體是新聞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①標題:標題是用來概括新聞的主要事實的,要求准確、凝練、新穎、醒目。形式有單行標題,多行標題:
引題(引標):交待形勢,烘托氣氛,說明背景等。
正題(主標):對一則消息內容的高度概括。
副題(副標):往往是重要事實結果的提要。
②導語:是新聞開頭的第一句話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聞的主要內容。
③主體:是新聞的軀干,是對導語的進一步擴展,要用充分的事實表現主題。
④背景:是新聞發生的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
⑤結語:是交代新聞事件結果的話。可有可無,視具體情況而定。
2、新聞報道為什麼要「打破順序」?
新聞要求簡潔、凝練,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充分的信息;在所有新聞要素中,強調那些「含金量」最大的內容。
「七秒鍾效應」:要用最吸引人的信息一下子抓住受眾的注意力。
如讀者看過導語後,不用看下文,就能了解消息的主要內容,這種結構形式的特點避免了消息寫作中把最重要、最新鮮的事實淹沒在大量一般性事件中,突出了「七秒鍾效應」。
3、訓練:擬寫新聞導語(壓縮語段)
指導:導語往往是新聞事件的高度概括,使讀者看過導語後,不用看下文,就能了解消息的主要內容,這種結構形式的特點避免了消息寫作中把最重要、最新鮮的事實淹沒在大量一般性事件中,突出了「七秒鍾效應」。
導語:是新聞開頭的第一句話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聞的主要內容,是新聞事件的高度概括。是導語「金字塔式」結構的最上層,是新聞的核心。
要求以簡約、精煉的文字,把所要報道的新聞事實的要點和要旨揭示出來,以喚起讀者的注意,並引出新聞事實的主體。可看作標題和正文之間的一個中介成份。
例①:
閱讀下面新聞材料,請擬寫新聞導語(不超過100字)。
玉柴職工為抗震救災捐款91萬元
四川汶川大地震牽動著每一個玉柴人的心。5月15日,由黨委和工會統一部署,玉柴集團舉行了抗震救災捐款儀式。公司領導晏平董事長、股司李天生總經理、集司古堂生副總經理、劉碧清副董事長、股司梁萍書記等公司領導帶頭捐款。各單位紛紛響應,在捐款中,物流公司捐款數額達9.2萬元,銷售公司捐款7.8萬元,發動機一廠捐款6.2萬元,地處外地的玉柴海南公司、廈門公司、專汽公司、桂林工程公司,以及從玉柴主輔分離的單位如服裝公司、康源公司、紙品公司等也紛紛響應,積極捐款。
心系災區,職工捐款熱情高漲,紛紛奉獻愛心,20 元,50元,100元,200元……,金額不在多少,在於時刻牽掛災區的愛心。吳宗海是玉柴冷加工廠的一名普通員工,家境並不寬裕的他,捐出1020元,朴實的他說,我通過電視看見四川大地震傷亡很慘重,感到很難過,看到很多人去抗震救災,感到很感動,我只是捐一點錢,盡一點社會責任。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玉柴員工,用實際行動實踐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傳遞自己對災區人民的關愛。現在,員工的捐款總額已上升至91萬元,而捐款還在源源不斷的涌來。
答案:導語:四川汶川大地震牽動著每一個玉柴人的心。5月15日,玉柴集團舉行了抗震救災捐款儀式,一萬多名職工僅用一天時間就捐出91萬余元,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愛的奉獻贊歌。
例②:
全國高考題
廣播稿要求通俗、口語化,一聽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廣播稿時,有四處非改動不可,寫出這四處的序號。(2分)
自從(a)我省西部(b)地區發生強烈地震(c)以來,本市各界(d)對震災(e)以後的人民生活十分關心,積極開展賑災(f)活動,捐款累計(g)已逾100萬元之巨(h)。我廠原來已經捐款(包括捐贈衣服、物品折款(i))8萬元,昨天又捐款2萬元。這些錢物已經轉送(j)到了災區(k)。
答案:仔細分析這段話的劃線詞語其實是比較符合上下文語境的,但是在「廣播稿」這個外部語境的制約之下,好多地方就顯得不得體了。「廣播稿」要求通俗,口語化,一聽就明白。「賑災」與「震災」同音,聽廣播分不出來。「逾100萬元之巨」不合通俗、口語化的文體要求,要改成「超過100萬元」。括弧中的話也不能讀出來,也不符合「廣播稿」的要求。
五、課堂總結
1、了解新聞的相關知識(傳媒,定義,要素,特點,結構),學會閱讀新聞,養成多看新聞的習慣,積淀傳媒素養。
(1)新聞傳媒:報刊、電視、廣播、互聯網。
(2)新聞定義:指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路等大眾媒體上發表的對新近乃至現時發生的事件的報道。
(3)新聞六要素:即「5W+H」: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可概括為一句話:某人某時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現了某種結果。
(4)新聞的特點:真實性、時效性、重要性、其他(新鮮感、異常性、接近性、顯著性)
(5)新聞的結構:「倒金字塔式」結構。
標題
導語
主體
背景
結語

2、嘗試擬寫一句話新聞、新聞導語,提高篩選、提煉新聞材料的敏銳性和語言概括表達能力。
(1)擬寫一句話新聞:
根據新聞六要素把主要新聞事實概括為凝練的一句話:
某人某時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現了某種結果。
(2)擬寫新聞導語:
是新聞開頭的第一句話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聞的主要內容,是新聞事件的高度概括。
要求以簡約、精煉的文字,把所要報道的新聞事實的要點和要旨揭示出來,以喚起讀者的注意,並引出新聞事實的主體。

2. 《新聞是什麼》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①引導學生了解新聞的定義、要素、特點、結構、傳播媒體,激發學生閱讀新聞的興趣,培養閱讀新聞的習慣和初步的傳媒素養;
②指導學生對新聞材料進行篩選、提煉,嘗試寫作一句話新聞、新聞導語,培養學生初步的傳媒素養,並訓練學生篩選、提煉、評判的思維能力,語言概括表達能力和語文實際運用能力。
2、教學重點:
①引導學生了解新聞的定義、要素、特點、結構、傳播媒體;
②引導學生理解新聞的「倒金字塔」式結構特點,指導學生對新聞材料進行篩選、提煉,嘗試擬寫一句話新聞和新聞標題,從而訓練學生篩選、提煉、評判的思維能力、語言概括表達能力和語文實際運用能力。
3、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新聞的真實性與傾向性的關系。
(注意: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等的設計,要注意融合三個維度,不能割裂、油水分離、甚至相互沖突。)
4、教學方法:
(教師引導、講解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教師方法指導與學生寫作訓練相結合)
1、引導、啟發學生自主探究新聞材料從而得出關於新聞相關知識的結論,從而加深對新聞的認識;
2、指導學生嘗試寫作一句話新聞、新聞導語,從而訓練學生篩選、提煉、評判的思維能力和語文實際運用能力。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聞傳媒
1、調查采訪:
(教師模仿報社記者,對學生進行采訪。)
(1)你經常看新聞嗎?說說看新聞的好處?
看新聞很重要:
(1)獲取信息,擴大視野,增長見識。(積累作文素材)
(2)提高思維的敏銳性和思想的洞察力。(分析與預見冊能力)
(2)你最喜歡通過什麼傳播媒體看新聞?說說你喜歡的這種傳媒有什麼特點?
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
報紙:
①容易保存,可以反復閱讀
②有很強的閱讀自由度
③適合於嘗試解釋信息
④缺點:時效性差,讀者有限,感染力相對較弱
電視:
①長於紀實再現,時效性強
②轉瞬即逝,不利於保存;
按順序播放,選擇性差
廣播:
①用描述性話語,創造視覺圖像,使人身臨其境
②口語化,重復關鍵信息
③缺點:轉瞬即逝,不利於保存;按順序播放,選擇性差
網路:
①快速,及時(滾動報道,即時翻新)
②網路新聞標題比傳統新聞標題更簡潔和追求眼球效應(分層隱藏,由頁到層的革命)
③網路報道生動活潑,趣味性更強
④網路新聞往往是動態的、聯系的
⑤網路新聞更為多樣,報道更為立體(滾動新聞、視頻、圖片、相關資料、評論)
⑥網路新聞發揮技術優勢,增強了媒體與受眾、受眾與受眾的互動(評論欄、評分欄)
2、展開辯論:
辯題:網路媒介會不會代替報紙?
正方:報紙會滅亡
反方:報紙不會滅亡
正方:
網路新聞的多媒體內容,形式豐富多樣。
網路新聞及時性強,可以滾動報道,即時翻新。
網路新聞不需要紙,更適合環境保護的需要。
反方:
報紙可以在公交車上閱讀。
閱讀網路新聞所需要的設備(如電腦)成本太高,報紙便宜。
報紙是言行商投放廣告的理想媒介。
網上閱讀對視力有損害。
目前,二者是各佔一部分秋色,甚至可以相互藉助、共同發展。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網路媒介會不會徹底擊敗報紙,就要靠時間來檢驗了。
二、新聞的定義
討論探究:
提供幾組關於「新聞」的解釋,探討「新聞」的含義。
1、關於「新聞」概念的幾種解釋,說說你的理解:
(1)《現代漢語詞典》釋「新聞」為:①報紙或廣播電台等報道的國內外消息:新聞廣播/采訪新聞。②指社會上最近發生的新事情。
(評:1是狹義的新聞體裁「消息」;2是新發生的事件本身。)
(2)《辭海》對新聞的解釋是:①報社、通訊社、廣播電台、電視台等新聞機構對當前政治事件或社會事件所作的報道。要求迅速、及時,真實,言簡意明,以事實說話。形式有消息、通訊、特寫、記者通信、調查報告、新聞圖片、電視新聞等。②指被人當作談助的新奇事情。如《紅樓夢》第一回:「眾人當作一件新聞傳說。」 (評:1是廣義的各種新聞體裁作品;2是新奇事件本身。)
(3)新聞(news)就是東(East)西(West)南(Spitj)北(North)四面八方的信息匯集。
(評:指各種新信息(事件)本身。)
(4)新聞就是「關於突破事物正常軌道或出乎意料的事件的報道」。
(評:指異常性事件的報道。)
(5)「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評:指異常性事件本身。)
(6)韋氏網路全書:第一,它指「消息」,凡是最近發生的事兒、新知識和新信息都可以算是「news」;第二,它專指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路等大眾媒體上發表的對新近乃至現時發生的事件的報道。
(評:1是「消息」,即狹義的新聞;2是廣義的新聞。)
2、探究歸納「新聞」這一概念的三方面的基本含義:
(1)一是新聞的實質特徵,有人概括為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
(評:即新發生、新發現的事件本身)
(2)二是各種新聞體裁的報道形式的總稱,包括消息、通訊、特定、報告等;
(評:即廣義新聞各種體裁作品)
(3)三是專指消息這種體裁,包括簡訊、電訊等。
(評:即狹義新聞體裁「消息」)
我們選修《新聞閱讀與實踐》一書側重於第二層含義,即主要指的是各種體裁的新聞作品。(評:即廣義新聞)

3. 新聞類文章的教學設計關鍵是什麼

關鍵在於必須按照課堂所授內容進行相應的實踐,以檢驗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

教師根據每內節課的主要內容容,布置相關的寫作訓練實踐,在課外完成並製作成演示文稿,然後,在下一次課,由老師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挑選出部分作業先由同學們發表意見,教師當堂點評。每一次訓練的基本要求必須按照課堂所授內容進行相應的實踐,以檢驗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

根據每次課的內容,老師布置相應的同步訓練實踐。每一位同學都必須寫出一份作業,並製作成演示文稿,在規定時間內,下一次上課前發進老師的郵箱,教師從中選出幾篇進行點評。每次寫作訓練實踐都由教師進行考核,並記入期末考試總成績。

(3)新聞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新聞類文章教學的相關要求規定:

1、通過理論教學與緊密結合採寫實踐活動,使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新聞采寫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培養學生識別和發現有價值新聞的能力。

2、掌握基本的采訪方法和技巧,熟悉基本新聞體裁的特點和寫作要求,具備新聞寫作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礎上,鍛煉學生獨立、從容地完成一些采訪活動與寫作任務。

4.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優秀教案

《奧斯維源辛沒有什麼新聞》這篇課文,這是一篇新聞作品,曾獲得普利策新聞獎。從情感到表達都堪稱一篇佳作。教案如下:

1、教學目標:

理解新聞寫作中記者的感情蘊含其中的寫法。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學重點:

羅森塔爾通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來傳達他們的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鮮明感情;品味新聞中富有意蘊的句子的含義。

3、教學難點:

通過參觀者的語言、動作和神態洞察他們的內心感受,理解參觀者的感受,同時體會戰爭中人類面對的災難。

4、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談話法。

5、教學過程:

通讀全文,找出本篇新聞作品的標題、導語、背景、主體、結尾,並說說每部分都寫了什麼。明確按照空間順序:毒氣室——焚屍爐——女牢房——不育試驗室——紀念牆——絞刑室。引導學生劃出參觀者在參觀不同地點時的動作和表情。

6、師生共同總結:

明確:一批批的參觀者在奧斯維辛都會看到同樣的東西,得到同樣的感受,那樣震驚,那樣窒息,那樣憤怒。羅森塔爾突破了「客觀報道」「零度寫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作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定,傳達出每一個良知者的共同心聲。

5. 奧斯維辛並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
一、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學習內容分析
(一)教回材分析:本課文選自答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該單元系新聞和報告文學單元。《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打破了客觀報道的傳統,與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講述自己以及周圍參觀者的所見所感,字里行間灌注著自己的情感。
(二)學情分析:初中已學過新聞作品,平常也經常接觸新聞,對它並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閱讀和欣賞能力。高一的學生情感比較豐富,調動他們的情感體驗,融入悲情題材作品的難度不是很大。並且他們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6. 怎樣了解新聞載體教學設計

教案和教學設計都是事先設想的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學措施的簡要說回明;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答經發生的教學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接近,它們都是對教學情景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則是有所選擇的。

7.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新聞的內容要素和結構特點;理解作者獨特的寫作視角內,把握作者的容情感。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准確、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新聞寫作的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把握文章所蘊含的情感和深遠內涵,正確引導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正視歷史,正確理解法西斯的罪惡,不要忘記歷史,珍惜現在和平安定的生活;培養學生關心國內外大事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法西斯的罪惡; 培養學生准確、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關心國內外大事的習慣。

2.教學難點

   准確理解作者的寫作視角;掌握新聞寫作技巧,學會新聞寫作。

三、教學設想

1、課時安排

閱讀全文

與新聞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