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蒙台梭利教學法對幼師產生了哪些影響
蒙氏教育法基本原則:
1、 以兒童為中心。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視兒童為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
2、 不教的教育。反對填鴨教學,主張從日常生活訓練著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自發性地主動學習,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
3、 把握兒童的敏感期。順著敏感期學習的特徵,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
4、 教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教師須對孩子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對孩子發展的狀況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對孩子適性、適時的協助與指導。
5、 完全人格的培養。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協助孩子正常化。
6、 尊重孩子成長步調。沒有課程表和上下課時間,使孩子能夠專注地發展內在的需要。
7、 混齡教學。不同年齡孩子會相互模仿、學習,養成兒童樂於助人的良好社會行為。
8、 豐富的教材與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過"工作",從自我重復操作練習中,建構完善的人格。
9、 摒除獎懲制度。採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養孩子正在萌芽的尊嚴感。
10、 爆發的教學成果。採取尊重孩子內在需求的方式,讓孩子適時、適性地成長,短期內不易察覺成果,但卻會在某一時間以爆發的力量彰顯出孩子內在心智的成長。
蒙台梭利教育的特點
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具有巨大的潛能,他生命的發展是走向獨立。通過具體的練習如生活基本能力練習、五官感覺練習、智能練習(語言、數學、科學)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
蒙氏教室是一個小社會的雛形,孩子在其中學會尊重別人,接受別人,學習如何分享自己學會的知識技巧,學會如何領導別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養兒童情感智商的環境。
蒙台梭利課程,包括感覺、動作、只能、語言和道德發展等,使個體成為一個身心統整合一的人。"自由"與"紀律"合一,"個性"與"群體"兼顧。啟發幼兒使他們有能力解決困難,適應新的環境,達到自我構建和心智發展。
蒙氏教育的原則:
以兒童為主 --為的孩子打造的一個以他們為中心,讓他們可以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
充分的教具提供 -- 孩子是靠感官來學習的,我們提供給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發他的內在潛能。所以,設計一個適合孩子的生長環境,應該是能提供豐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誘發他自我學習的樂趣。
不"教"的教育 -- 反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育,而主張籍由良好的學習環境,亮麗豐富的教具,讓兒童主動去接觸、研究,形成智慧。
把握敏感期的學習 -- 0~6歲的兒童,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出現對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種"敏感期"。蒙台梭利科學幼教法強調掌握兒童"敏感期",而給予適切的學習。
蒙台梭利教育擁有一套蘊含無限教育價值的學具,這套學具利用幼兒感覺的敏感性,透過可供幼兒操作的教具,讓孩子們輕松愉快的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吸收許多抽象的概念。尊重幼兒重復練習的特性,所有學具幼兒可以反復操作,滿足幼兒生理心理上的需要。
教師居於協助啟導的地位 -- 教師必須放棄傳統自以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從旁適時地給予兒童協助與引導,讓兒童成為教育的主體,使他們動頭腦、有智慧。
父母才是真正的關鍵 -- 孩子的教育,並不只限於學校一隅,整個社會環境的影響,更是無所不在。在心愛樂園的親子課堂中,家長不僅可以學到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還可以和寶寶一起上課,在課程中增進親子感情。
蒙氏教育的價值: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獨特魅力源於對兒童的充分研究與了解,遵守兒童的敏感期,激發兒童潛能,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發展孩子獨立、自信、專注、創造等能力,為將來孩子的成長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蒙氏教育法遍及歐洲大陸,也走向了世界,蒙氏教育法推廣百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理論不斷完善和發展,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認同,在美國、歐洲、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學前教育發達國家極受關注,蒙台梭利學校已遍及一百多個國家。
蒙台梭利的兒童觀
從發展的觀點出發,蒙台梭利認為'兒童是一個發育這的機體和發展著的心靈;兒童發展的時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幼兒處在不斷生長和發展變化的過程之中,而且主要是內部的自然發展。在這個連續的自然發展過程中,幼兒的發展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發展。
在蒙台梭利看來,幼兒身體內含有生氣勃勃的沖動力。正是這種本能的自發沖動,賦予他積極的生命力,促使他不斷發展。一是主導本能,這種本能對於處在生命初創時期的嬰兒提供指導和保護,甚至決定物種的生存。二是工作本能,這是人的基本特徵。幼兒正是通過不斷的工作在進行創造,使他自己得到充分的滿足,並形成自己的人格。它既能使人類更新,又能完善人類的環境。
在心理方面,幼兒心理發展既有一定的進程,又有隱藏的特點。蒙台梭利認為,幼兒是一個"精神(心理)的胚胎"。因為每一嬰兒都有一種創制本能,一種積極的潛力,能依靠他的環境,構築一個精神世界,所以,幼兒不僅作為一種肉體的存在,更作為一種精神的存在。每個幼兒的精神也各不相同沒,各有自己的創造性的精神。
在蒙台梭利看來,在幼兒的心理發展中會出現各種"敏感期"。她說:"正是這種敏感期,使兒童用一種特有的強烈程度去接觸外部世界。在這時期,他們對每樣事情都易學會,對一切充滿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發展正是建立在幼兒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礎上的。
1.秩序的敏感期 從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現一直持續到四歲。這是幼兒的一種內部的感覺,以區別各種物體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物體的本身。
2.細節的敏感期 幼兒在2-3歲時會表現出對細節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細節上。這表明幼兒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兒和成人具有兩種不同的智力視野。
3.協調性敏感期 這是在幼兒發展中最易觀察到的一個敏感期。幼兒通過個人的努力學會走路,並逐漸取得平衡和獲得穩健的步伐。應該在2到3歲時出現。
4.觸覺敏感期 幼兒會朝著外界的物體伸出小手。這個動作的最初推力代表幼兒自我進入外部世界之中。這正是通過手的活動,幼兒才能發展自我,發展自己的心靈。
5.語言的敏感期 2個月左右幼兒就開始吸收語言,他所獲得的語言是他從周圍環境中聽到的。當他說第一句話時,並不需要為他准備任何特殊的東西。在蒙台梭利看來,語言能力的獲得和運用,是幼兒智力發展的外部表現之一。
蒙台梭利強調指出,應該注意幼兒的心理發展和生理的發展之間的密切的關系。她說:"如果心理的壓抑會影響新陳代謝,並因此降低了一個人的活力的話,那可以肯定,相反的情況也會發生,富有刺激的一種心理體驗能夠增加新陳代謝的速度,並因而促進一個人的身體健康。"
㈡ 什麼是蒙氏教育法
蒙氏教育法是一種復全面提升兒制童素質,發展兒童潛能的教育方法,又名蒙氏教學法,全名蒙特梭利教學法。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積極的、不斷發展的、具有無窮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務是激發和促進兒童的「內在潛力」的發展。
(2)蒙氏三步教學法擴展閱讀:
蒙氏教育法認為兒童不是成人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蠟,教師和父母必須認真研究、觀察兒童、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在兒童自由與自發的活動中,幫助兒童獲得身心發展。據此,蒙特梭利為學前兒童設計出一整套有效引導兒童迅速成長的訓練方法。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操作性極強的、完整的教育體系。他不但能完成對兒童的早期智力開發,而且能全面提升兒童的身心素質。蒙特梭利非常重視兒童智力早期開發,但是反對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育,蒙特梭利學校主張以自我教育為主,在教育活動中,兒童是主體、是中心。
㈢ 運用任意一種蒙台梭利教具舉例說明蒙台梭利教學法中三段式教學法的重要性,跪求
一個人缺失了感情或沒有情感,沒有健全的人格人性。沒有健康的人文教育,其知識和回技能只會成為危害答社會和人類的東西。因此,教育應當面向人文和人性,面向愛的真善美。一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同時也給人文科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人文教育理當更人文地在經濟建設活動中獲得發展的資源和發揮積極廣闊的作用。從歷史的角度看,工業的迅速崛起,不僅給人類生活帶來繁榮,也為社會帶來了經濟的發展。
㈣ 談談對蒙氏教學的認識
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具有巨大的潛能,他生命的發展是走向獨立。通過具體的練習如生活基本能力練習、五官感覺練習、智能練習(語言、數學、科學)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
蒙氏教室是一個小社會的雛形,孩子在其中學會尊重別人,接受別人,學習如何分享自己學會的知識技巧,學會如何領導別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養兒童情感智商的環境。
蒙台梭利課程,包括感覺、動作、肢能、語言和道德發展等,使個體成為一個身心統整合一的人。「自由」與「紀律」合一,「個性」與「群體」兼顧。啟發幼兒使他們有能力解決困難,適應新的環境,達到自我構建和心智發展。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獨特魅力源於對兒童的充分研究與了解,遵守兒童的敏感期,激發兒童潛能,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發展孩子獨立、自信、專注、創造等能力,為將來孩子的成長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
關於如何設計一個幫助兒童能夠良好發展的環境,蒙氏說的最具體的就是:「兒童之家」。我們現在就簡單扼要地介紹給中國的母親們。
1、它必須像個家
蒙氏說:「所謂『兒童之家』是指能夠供給孩子發展機會的環境(註:不要誤會為孤兒收容所),這種學校並沒有一定的規格,可以按經濟情況與客觀環境而定。」
「不過它必須像個家。」也就是說,不能光是一兩間同樣大小的教室,必須有幾個房間,有庭院,院子里有遮風避雨的設備……孩子可以在戶外活動,讓他們放些自己喜愛並能自己照顧的小花小草、小動物和小擺設。
「家」中的主要房間是智力活動的「工作室」。另外,再配上較小的浴室、餐廳、會客室、健身房、休息室等讓孩子活動和生活的空間。
當然,像台北這寸土寸金的地方,生活居住空間狹小,不是每個父母都擁有如此庭院式的房子,所以只要是你能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庭氣氛,為他安排一間「工作室」,陳設些經你慎選的益智玩具(最好不要是市面上的電動玩具)以及他的「工作」成績;另外的一間是專用的卧室兼起居室。並且要常常帶他到野外去踏青,以補沒有院子的不足,這樣也就是一個很好的蒙台梭利教育環境了。
2、以幼兒為中心
「家」中設備的主要特色就是,一切以孩子為主。不但教具內容要適合孩子智力發展的階段,所有的硬體設備也都以孩子的高度為標准,因為在兒童之家內,一切事務都由孩子們自己動手來完成。
3、從最簡單的說起:
食:吃飯的桌、椅、匙、抹布、手布……等,都應適合孩子的尺寸,你只要設想:從孩子一上飯桌,到吃飯完後下桌的中間會經過哪些手續?而哪些是過程中所需用的物品?以及它們的大小、輕重等等,都必須是適合孩子使用的。
衣:是否已為他安排了一個高度適中的衣櫃,讓他可以輕易地打開,將自己的衣物放入、掛好……
住:假如家中有六、七個月大的嬰兒,你是否能為他安排一大片可供他爬的空間(或客廳改造,卧房改造),至於到嬰兒會走以後,客廳、卧室都應特別設計,隨孩子的成長而准備、改變……。
行:除了為他安排了各類適用的小鞋外,是否在門外安排了一個空間,可讓他把自己的鞋子放整齊……。為什麼要以孩子為中心設計環境呢?因為我們的安排,不是只看見近程目標(適合他活動),而是為了培養他能夠一切自己動手,不會依賴他人的「獨立」性格。 我想說一句不客氣的話,現在大部分的媽媽往往太小看了自己的孩子,以為她二歲半的「寶貝」什麼都不會,其實,他不但會自己擦鼻涕、折衣服、脫鞋子,還會打掃環境呢!
關鍵就在你是否大膽而耐心地給他機會「自己做」,並成功地引導他「去做」,「如何做」。
4、布置要安全、美觀、有秩序
至於所有的硬體安排,必須要注意到安全性,例如:你給孩子用的椅子,應避免用夾層的,因為孩子還無法控制重量,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夾傷,最好是固定型的。陳設的架子是否穩固,
門是否釘牢等等,都是大人必須細想周慮的重點。
要想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和養成他愛好整潔的習性,設備布置的美觀與否也是重點之一。應該要朴實亮麗,而不是「昂貴的,就是最好的」,太過的奢華耀目或復雜靈巧對孩子並沒有好處,只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有秩序」,並不只是說每樣東西都有條不紊。而是更進一步地指陳設的順序,都經過大人考量過小孩的接受程度、需要,使用上以及歸還是否能夠方便而言。因為秩序對幼兒的意義重大,幼兒會在有秩序的環境中,容易經由「自己的觀察」,找出自身之外物與物以及自己和它們之間的關系,藉以促增心智的吸收。同時,有秩序、愛整潔的習性,也都是經由美好的環境而培養的。
總之,預備好的環境應也是具有文化素養的地方。
它能
1.充分發揮孩子的生命力。
2.保護孩子,給他安全感。
3.供給孩子自由活動的場所。
4.讓孩子感覺親切,並具有一定的美感。
5.有限制──主要目的是讓孩子適應,而不是因為好奇而吸引他。
6.有秩序,要隨孩子成長的需要而有漸進地變化。所以要給孩子智能上的啟發,環境中的設計和整備是第一步要您下番功夫的。
㈤ 為了比較「傳統式教學法」與我校所創立的「三步式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共選100名學生隨機分成兩個班,每
(Ⅰ)抄設女生為x,則
解得x=45名,∴女生抽取45人.…(4分) (Ⅱ)列聯表如下:
K 2 =
由此可知,有99%的把握認為這兩種教學法有差異.…(12分) |
㈥ 蒙氏早教教學的主要方法和內容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具體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八大方面的核心內容,分別為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數學教育和語言、社會知識、生活知識、自然知識、科技知識的教育。蒙氏教育中有特殊的教具和方法,使寶寶們在快樂的游戲中完成這些知識領域的學習。
第一、日常生活教育。
蒙氏早教中的日常生活教育主要從7大方面著手,分別為:1.培養幼兒掌握基本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2.培養幼兒獨立性、自主性、專注力、手眼協調能力、自信心;3.引導幼兒學習禮貌用語;4.培養幼兒大小肌肉的靈活性;4.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控能力5.培養幼兒交往、合作意識;6.培養幼兒健康的情緒、情感。
第二、感官教育
感官教育一直是蒙氏早教的重點內容,主要包括8大方面:1.訓練幼兒各種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2.訓練幼兒辨別力及手眼協調能力;3.訓練幼兒觀察、分類能力,培養注意力;4.建立幾何圖形意識,自由拼組;5.培養幼兒審美能力;6.培養幼兒學習興趣及求知慾望;7.培養幼兒初步的責任感,促進幼兒個性、社會性的發展;8.培養幼兒社會適應能力,學會做事,學會生活。
第三、數學教育
蒙氏早教中的數學教育通過操作活動,將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幼兒易於理解。主要包括:1.培養幼兒初步的數量概念;2.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3.進行加、減、乘、除運算;4.學習空間、時間概念;5.學習守恆。
第四、科學文化教育
科學文化教育包括:1.培養幼兒愛科學的情感;2.培養幼兒掌握認識事物的方法;3.培養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4.引導幼兒接觸周圍世界。增強環保意識,獲得科學經驗;5.學習民族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
第五、語言教育
語言教育包括:1.培養幼兒認讀能力;2.培養幼兒書寫能力;3.培養幼兒聽、說能力;4.欣賞文學作品;5.培養幼兒早期閱讀;6.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第六、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包括:1、培養對美工區的興趣和對美的敏銳感知能力;2、開發幼兒的創造性,能運用多種材料、工具,大膽表現自己內心感受和認識;3、發展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和小肌肉的精細動作能力;4、體驗發現的樂趣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㈦ "蒙台梭利教學法"的名詞解釋誰知道急急急
蒙台梭利教學法是由義大利教育家瑪莉亞·蒙特梭利博士傾其畢生經歷所創造的專。其教屬學法的精髓在於培養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在蒙氏教室里,有豐富多彩的教具,它們都是根據兒童成長發展敏感期所創立的適宜兒童成長的「玩具」。
蒙台梭利教學內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數學教育、語言教育、科學文化教育等內容。孩子通過自我重復操作蒙氏教具創新建構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訓練。
(7)蒙氏三步教學法擴展閱讀:
蒙台梭利於1897時開始發展她的學說和方法,她進修羅馬大學的教育學課程,閱讀二百年前的教育理論。1907年,她在自己位於羅馬的住宅內開設了其第一個教室。剛開始,蒙台梭利將自己工作的基礎建立在對兒童的觀察之上,還有對他們可行的環境實驗,材料和課程。她經常提到她的工作是「科學的教育法」。
蒙台梭利在她的平生繼續擴展工作,發展了從出生至24歲的心理發展的全面的模型,這亦是給處於0至3歲,3至6歲和6至12歲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的教育方法。她為12至18歲和更大的孩子寫書和演講,但是,這些方案在她的有生之年未獲發展。
㈧ 蒙台梭利教育法中 什麼叫三步卡
三步卡,又稱三段卡
是蒙台梭利教育中常用的一種兒童學具。在專業的蒙台梭利教學中版,三步卡又被權稱為A卡、B卡和AB卡。在蒙台梭利教學法中,A卡是一件事物的形象圖片;B卡是一件事物的名稱;AB卡是一件事物的圖像和名稱的組合卡。
實際上,三步卡是蒙台梭利教育精髓的一種具體體現,蒙台梭利教育法告訴我們,在對學齡前兒童實施教育行為時,作為老師,我們必須將抽象的符號和具體的食物之間建立一座橋梁,而三段卡,就是具體食物與抽象符號之間的橋梁。
㈨ 蒙氏裡面類似三段式教學的教學法有哪些
蒙特梭利的三段式教學法是蒙氏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方法,它是根據「特殊內教育之父」塞根的名稱容練習三階段而來的。這種方法簡潔明確,用它來教幼兒認識名稱,可以避免幼兒產生混淆和挫折感。
名稱的學習如果能配合具體實物的操作,會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在蒙特梭利的三階段教學法中,成人應配合具體的刺激物(實物)來進行名稱教學。
通常,我們同時表示兩種不同的刺激物,能帶給幼兒最佳的學習效果。因為,當幼兒看見兩個不同的實物時,會努力去辨別兩者的差異,所以有助於記憶的累積,相反,如果只有一個刺激物,由於沒有辨別異同的需要,會影響記憶的累積。但是如果同時呈現三個刺激物。卻又負擔過重,使得學習效果不如兩個刺激物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