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進行主題單元教學設計
如何進行小學主題單元教學的設計或開發,我們有了一些新的進展,有了新的思想,以下幾種供參考。
一、「主題」,不一定是一個思想教育的概念,「主題」的歸納不一定僅僅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思想品德形成,還關注學生運動能力發展、技能形成。主題設計不能勉強,不能為了靠「主題」犧牲十分有意義的教學內容,不能狹義的理解「主題」的意思。特別是在對有些運動技能、體能發展針對性較強的教學內容進行開發時,就不能硬要挖掘它的思想,硬要給它歸納一個思想主題,那樣就會發現它內在蘊含的思想是復雜的有時還是有矛盾的。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對主題單元教學設計的誤解,而且這種強加給學生的「思想主題」,只會讓孩子感到幼稚甚至討厭。
二、主題單元教學設計是整合課程資源教學,進行教學設計有效開發的過程。是根據《課程標准》實施的水平目標,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教育教學的一般規律,以主題為線索,開發和重組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連續課時單元教學的教學方式的開發過程。
三、應體現《課程標准》學習領域水平目標達成的針對性,知識技能教學的連貫性,以及生本化、生活化等特性。要將整個教學置於具體的生活情境之中進行有效設計和有效實施,要有利於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意義建構和能力發展,要重視學生運動技能的綜合運用和實踐體驗,要有利於學生提高理解和運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識。
四、主題單元教學設計以一個單元進行整體設計,而不是進行孤立的一堂課的設計。它需要從多角度整體關注教材、研究教材,使一個單元的教學富於完整性和積極意義。這一做法,是一種基於滿足學生主動發展的教學設計,是一種基於對學生生命尊重的設計。需要我們重新思考:知識如何傳遞?課堂教學的設計如何進行的問題?我們不能再孤立的進行一堂課的教學設計,需要學會在一個主題下,通過對一個單元或一個章節教材的重新整合,精練目標,優化過程,讓學生積極體驗,主動發展。
五、開展主題單元教學設計需要重新審視一堂課的教學到底能給學生的發展、知識或技能的掌握帶來多大影響的問題?過去,我們實施教學時,總是想到:這節課要完成哪些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本節課要給學生帶來怎樣的發展,要完成這些任務教學時間夠不夠,等等。其實,體育知識、技能的掌握以及學生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的發展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些教學任務,我們不能奢望一節課完成。開展單元教學研究有助於我們突破原有課堂的視域,拓寬課堂的邊界,真正從知識、技能的內在聯系,從學生的真實發展來組織和實施課堂教學。
② 什麼是單元教學設計
單元教復學設計就是設計者制從一章或是一個單元的角度出發,根據章節或單元中不同的知識點的需要,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形式和教學策略,通過一個階段(而不是一個課時)的學習讓學習者完成對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單元的學習。 在教學內容上,一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是針對適合在一個課時內實施的學習內容進行教學設計,而單元教學設計主要是對教材中的一章或一個『單元等知識結構相對完整和綜合的學習內容進行設計;在課時安排量上.一節課的教學設計是指利用一個課時就能完成的,而單元教學設計一般需要多課時完成;在教學形式上,一節課教學設計一般只有一種,而單元教學設計則根據單元或是章節中不同知識點的需要,一般會包括有種多教學形式。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單元教學設計的優勢在於打破了個別知識點之間的壁壘,不但關注如何讓學習者_掌握個別的知識點,同時也重視讓學習者理解一章或是一個單元中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部聯系_,這種系統教學設計的方法,既幫助了教師整體把握章和單元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也更方便學習者理清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形成體系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堅固的知識結構。
③ 如何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教學設計的成功與否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否,也對後續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做好單元教學設計,可以從整體上把握這一單元的知識,使教師對整個單元或整章知識的結構都有著很清楚的認識,會讓你知道在什麼時候講到什麼程度,會讓你更好的把握教材,解讀教材,進一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會讓學生對一個模塊或一個單元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理解,讓學生能夠知道本單元在高中數學中的地位以及與前邊學過的章節和後續章節的聯系,就會有目的、理解性的去學習了。 目前新課程對數學教學設計有如下要求:
1.教學設計要充分體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2.教學設計要突出對數學思考、情感態度的設計。為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對話;讓學生參與廣泛的合作與交流。
3.教學設計要促進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包括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獲取,數學方法的應用,數學思想的吸收和數學情感的投入。提高學生的素養,就必須化知識為智慧,積文化為品質。
4.教學素材要來源於現實。來源於現實生活,來源於學生的數學現實。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發生在身邊的數學,就會產生親和力。
5.教學設計要體現知識的生成、發展和應用的過程,要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
6.教學內容呈現的形式要豐富多彩,要注重學習情境的創設,如故事、場景、動畫、游戲、實驗等。
7.教學內容設計要有彈性,要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8.教學媒體設計要有針對性,要為我所用,提高效率,要在激發興趣、突破難點上做文章,要避免形式主義。
所以說單元教學設計不僅對教師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對學生學習本單元的基礎知識也是大有益處的。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教師都應提倡單元教學設計。
那麼單元教學設計究竟需要設計什麼?
一、首先是單元教學內容的分析,就是確定要教什麼。把單元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單元內的知識點、各知識點之間的結構、體現的思想方法,以及完成學習任務需要的從屬知識技能、與本單元相關的知識和思想方法等進行分析。這其中包括:1.單元主要內容及課時分配;2.單元教材編寫意圖(含課標要求理解分析):教材中的單元知識走向和邏輯鏈,特別是每一節課內容在單元中的地位,教材編寫的意圖等方面;3.單元教材內容的數學核心思想。教學內容分析應該建立在教師良好的數學素養之上。可以在教學組內或學區中心集體研討,或專家的指導下完成。
二、其次是學生情況的分析,教師要了解學生學習心理,認知水平,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學習起點的能力與學習特點等。包括:1.學習該單元學生已有知識背景(包括知識技能和方法);2.學習該單元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3.學生學習該單元內容可能的困難;4.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性、學習習慣和學法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分析應該有「前測」作為科學依據,不能僅憑經驗判斷。學生分析是個性化的工作,不能由他人的結果簡單代替自己的學生分析。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的「前測」往往可以通過訪談實現,可以是抽樣,也可以是有針對性的,如對於學困生做特別的訪談,可能會發現他們身上所具有的學習要素。學生分析應體現在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的設計上。
三、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學目標包括:1.知識與技能;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度價值觀、重點、難點。教學目標是為學生的「學」所設計,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教學目標的達成服務的。教學目標是個性化的,又是尊重數學學科發展需要和學生未來學習需要的。同時,教學目標的制定應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思考,但具體形式不一定逐條對應。教材分析和學生分析是教學目標制定的依據和前提。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教學目標在學生分析之前和之後往往存在差異。如果對教材分析的要求越透徹,對學生分析的要求越科學和規范,教學目標的設計就越不是一件簡單而迅速的工作。教學目標應該在後期的教學活動中得到實在的落實,不能只寫不做,特別是設計意圖中應該逐步闡釋活動是如何通過組織與實施在為達成目標服務的。
四、單元教學活動的設計。
教學活動就是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所設計的活動。包括:1.活動內容;2.活動的組織與實施;3.活動的設計意圖;4.活動的時間分配預設。除了以上幾點外還應注意教法與學法的設計。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是指教學活動開展的具體形式,包括學生學習方式—獨立學習,還是合作學習,還是建立在獨立學習基礎上的合作學習,還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獨立學習等方式。教師活動的開展—提問或提出任務,組織合作學習,組織交流,講授等方式。活動材料的准備,如學具(寫明具體材料、數量等)、教具、課件等。而活動的設計意圖是為教學活動和活動的組織實施進行辯護,辯護的出發點是分析它們是否促成了學生教學目標的達成。不能簡單地主觀臆斷是為目標服務,應該有一定的理由—數學的、教學的。更不應該寫成一些沒有針對性,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口號式的「普遍真理」。
五、教學評價設計。
主要是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它包括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檢測不同層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課堂教學形成性測試和總結性測試的設計。總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的重要區別之一是前者重在得出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後者重在分析影響學生學習進步的原因。過去評價主要是在教學過程結束後進行,而實際上,要想學生在最後的總結性評價中獲得好的成績,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形成性評價,也就是要將總結性評價轉化為形成性評價,其標志就是:在教學過程之前基於評價設計教學目標。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我頗有感觸,以前寫教案和教學設計都是要學哪了才寫哪,最多就是超前幾小節再寫寫教案,可是在後來的教學過程中發現,每小節的內容以及題型都是和前後幾小節內容和題型相互聯系著演變,內容聯系還容易理解和掌握,但題型之間聯系和演變確實只有通過整章或者整個單元的連貫掌握,才會真實體會它們之間內容以及題型演變的過程。在進行了單元教學設計後,教師對整個單元或整章知識的結構有了很清楚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就自然的使學生明白了本單元的知識結構以及發展過程。單元教學設計就是將教師工作重心前移,也就是要將主要精力從做題復習移到教學設計上,新的課程標准告訴我們: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必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各種精心准備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和促進思維的發展,實現課程的新理念。
④ 如何進行單元教學設計 實現課堂整合
「整合單元教材」就是指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實施的一種以單元為整體進行的備內課、教學活動容.以單元話題為依託,整合單元教材中的選文,從整體到部分最後在回歸整體的綜合性教學活動.
——題記
時光的腳步匆匆,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覺已經將整合單元教材進行了兩年,真如一位不知道姓名的人說的那樣: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沒有想不到的.當我想到要將單元的教材進行整合後,亦步亦趨中,感受到了迷惘,也收獲到了一些快樂,先將快樂與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都能夠幫助解除心中的迷惘.
一、整合單元的教材,根據單元的主題去查閱資料,學生的視野更開闊.
六年級的孩子們已經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思想,如果開始之初,他們在預習的時候查閱相關的資料是不假思索的索取,大篇幅的列印資料展現在你的面前,讓你看到的是他們的熱情與積極進取,但是,今天的他們,在預習的時候,查閱與主題相關的資料的時候,他們學會了取與舍.
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主題是美麗的家園.當你在「網路」中輸入「美麗的家園」的時候,點擊回車鍵,在你的面前會出現幾百條甚至上千條、萬條的相關的資料.
⑤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與數學單元主題教學設計的區別
【單元教學設計】
對整個單元的教學的課時分配、
教學進度的安排。
【單元主題教學設計】
對主題教學採用的形式、
使用的方法、達到的要求、
等等,做具體的安排。
⑥ 如何進行初中數學學科單元教學設計
一.單元教學設計的意義
教學設計是我們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做一個設計,有一個設計就會使我們做的更加主動。
單元設計,首先什麼是單元,比如說一章,比如說一個模塊,比如一個模塊里的一塊面,比如說一元二次方程這章,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一個完整的內容來進行設計。當然,也可以做跨章節的內容的教學設計。比如說一次函數,我們可以把一次函數這章分為三塊,一塊是平面直角坐標系,函數知識初步,一塊是一次函數的知識,第三塊是反比例函數的內容。函數知識是初中的一個重點,怎麼樣對這些進行教學設計,我們有一個整體的思考非常重要。
另外,老師應該能夠關注關於方法和能力方面的單元教學設計。比如計算,我們就可以考慮一下,作為一個計算能力,在初一、二年級里,怎麼樣進行設計。使得我們的學生從小學的水平,能夠有一個明顯的提升。我們可以分析一下,支持計算能力的,在課程中有哪些載體。然後在這些載體中,應該如何幫助學生提升他的計算能力。所以我想這樣的一些思考,都是單元教學的設計的很重要的內容,與我們傳統單元的教學設計的內容,需要開拓一點,視野開拓一點。在單元教學設計,有一個,或者有兩個核心的主題詞,第一個是整體,第二個是效率。
我覺得做好單元教學設計,會使你知道在什麼時候,我講到什麼程度,我後面還會對這件事情有所解釋的。當然現在對單元教學設計的思考范圍還是更大一些。比如對有一些概念,比如說弧度的概念,我們也可以對他有一個單元的思考。因為絕不是說講弧度的定義的時候,才會涉及到弧度。只能這樣就無法向學生解釋清楚為什麼加人弧度概念等等,所以我們應該以一個整體的觀點來思考我們整體的教學。這樣會提高教學效率。
二.單元教學設計的含義
單元教學設計:對教材中的章或單元等相對完整、綜合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
一課時教學設計:對適合在一節課內實施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
三.單元教學設計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1)以單元或章為單位,體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
(2)體現單元學習的完整性
(3)體現單元學習的層次性
(4)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教師主導、學生探究相結合
(5)注重單元內容的綜合運用
(6)提供評價方法及模板……
四.如何進行單元教學設計
(1)基本結構框架
(2)新課程標准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要充分考慮本學段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裡特徵,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充分考慮數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的實質;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使學生體驗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尋求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
4.學生分析:習慣、態度、對學過內容的掌握
5.教材分析
(1)教材分了17個學時講授,2個學時復習,寫出具體課時安排
(2)可能遇到問題
6.教學設計的一些問題
(1)什麼內容以教授為主
(2)如何利用學過的知識
(3)如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利用符號語言梳理學過內容
(4)讓學生總結一些好的案例:比較不同語言表述同一對象
(5)如何提示學生「實數和二次根式」在後面學習中的作用
(6)「實數和二次根式」將伴隨學生經歷從初中到高中學習的過渡,在教學設計中關注以下問題:①學生的學習習慣;②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③幫助學生梳理學習過的內容
7.教學反思、總結
(1)收集一些教學案例
(2)與自己教學比較
(3)完成一個總結
(4)修訂自己的教學設計
⑦ 單元教學設計如何進行
單元教學設計進行:
教學設計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教學設計的成功與否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否,也對後續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做好單元教學設計,可以從整體上把握這一單元的知識,使教師對整個單元或整章知識的結構都有著很清楚的認識,會讓你知道在什麼時候講到什麼程度,會讓你更好的把握教材,解讀教材,進一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會讓學生對一個模塊或一個單元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理解,讓學生能夠知道本單元在高中數學中的地位以及與前邊學過的章節和後續章節的聯系,就會有目的、理解性的去學習了。
目前新課程對數學教學設計有如下要求:
1.教學設計要充分體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2.教學設計要突出對數學思考、情感態度的設計。為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對話;讓學生參與廣泛的合作與交流。
3.教學設計要促進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包括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獲取,數學方法的應用,數學思想的吸收和數學情感的投入。提高學生的素養,就必須化知識為智慧,積文化為品質。
4.教學素材要來源於現實。來源於現實生活,來源於學生的數學現實。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發生在身邊的數學,就會產生親和力。
5.教學設計要體現知識的生成、發展和應用的過程,要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
6.教學內容呈現的形式要豐富多彩,要注重學習情境的創設,如故事、場景、動畫、游戲、實驗等。
7.教學內容設計要有彈性,要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8.教學媒體設計要有針對性,要為我所用,提高效率,要在激發興趣、突破難點上做文章,要避免形式主義。
所以說單元教學設計不僅對教師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對學生學習本單元的基礎知識也是大有益處的。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教師都應提倡單元教學設計。
⑧ 什麼是單元教學設計它與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區別和聯系
在教學內容上:一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是針對適合在一個課時內實版施的學習內容進行教學設計權,而單元教學設計主要是對教材中的一章或一個單元等知識結構相對完整和綜合的學習內容進行設計在課時安排上:一節課的教學設計是指利用一個課時就能完成的,而單元教學設計一般需要多課時完成在教學形式上:一節課教學設計一般只有一種,而單元教學設計則根據單元或章節中不同知識點的需要,一般包括多種教學形式
⑨ 單元教學設計的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
1.單元教學設計要有整體性。整體性主要體現在教學目標的設定和教學內容的整合。
2.單元教學設計要有相關性。相關性主要體現在課型的選擇與教學目標和內容相關;教學方法與教學目標和內容相關;教學活動與教學活動之間和教學目標相關。
3.單元教學設計要有階梯性。階梯性主要體現在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要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綜合,從基礎到提高,活動的要求體現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4.單元教學設計要有綜合性。綜合性主要體現整個單元教學能否體現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包括單一目標與五維教學目標綜合,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綜合,單一技能與多項技能綜合。
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
不論哪一種教學設計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個基本要素:教學任務及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 新課程標准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因此,目標的主體顯然應該是教師與學生。
教學目標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它與傳統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訓練是截然不同的。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描述中,要把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考慮到。 包括下列六個方面的內容和要求
1、教材分析
⑴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
⑵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學期的學習內容和本單元中的地位與作用。
2、學生分析(學習需要分析)
⑴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對學生有什麼的分析)。
⑵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對學生缺什麼的分析)。
⑶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對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障礙的分析)。
3、教學目標分析
⑴知識與能力。
⑵過程與方法。
⑶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教師還要注意教學目標的表述方法
第一種:從教師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標。(把教師作為主體)舉例:「使學生掌握…知識」、「教會學生…技能」、「培養學生…能力(習慣)」等等。
第二種:從學生學習的角度提出的目標。(把學生作為主體)舉例:「通過學習,能說出……」、「通過學習,能理解……」、「通過學習,能分析歸納……」、「通過學習,將形成……」,等等。
顯然,第一種表述方法,是把學生置於一種非自主性的被動客體地位,難以激發其學習熱情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第二種表述方法,是以學生為主體,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多運用賦予情感、鼓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教學重點與難點
⑴教學重點。
⑵教學難點。
5、教學方式
確定進行課堂教學所要採取的教學策略、方法與技巧。
制定和選擇教學策略的依據:
第一,依據教學的具體目標與教學內容。
第二,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
第三,依據教師本身的素養。
第四,依據教學時間和效率的要求
6、教學環境和教學用具
⑴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准備。
⑵教學用具的設計與准備。 包括下列四個方面的內容和要求:
1、課前探究設計
設計出引導學生進行課前准備和探究的問題與方案。
2、新課導入設計
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導語。教學導語的設計要圍繞「凝神、起興、點題」三個方面的作用而進行設計。
3、教學結構(板書結構)設計
⑴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結構(板書結構)。
⑵寫出每步設計的設計目的(設計意圖,不要搞表格)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②從學生的問題出發營造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並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
③設計出師生互動方式(只是設計,而不是學生的具體活動)。
④爭取准備兩、三種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教學安排。
⑤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處理,發掘出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及育人作用。
⑥課堂教學要減少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學生的分組活動。
4、課堂總結設計
⑴設計出針對知識目標的系統的回憶鞏固問題及方案。
⑵設計出發散、擴展、升華學生思維的問題及復習鞏固方案。 1、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2、對教學設計的評價
①教學目標實現了沒有?
②教育、教學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了嗎?通過什麼方式轉化?
③有沒有創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學資源?
④教學設計最突出的亮點是什麼?存在的問題和症結在哪裡?
⑤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策略。